醫(yī)療垃圾處理工程環(huán)保措施可行性論證_第1頁
醫(yī)療垃圾處理工程環(huán)保措施可行性論證_第2頁
醫(yī)療垃圾處理工程環(huán)保措施可行性論證_第3頁
醫(yī)療垃圾處理工程環(huán)保措施可行性論證_第4頁
醫(yī)療垃圾處理工程環(huán)保措施可行性論證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醫(yī)療垃圾處理工程環(huán)保措施可行性論證1.1焚燒爐廢氣防治措施可行性論證1.1.1廢氣防治措施根據(jù)工程分析污染源分析章節(jié),本項目醫(yī)廢焚燒煙氣中主要污染物為酸性組份(SO2、NO2、HCl、HF等)、重金屬和二噁英。本項目使用了目前比較成熟的煙氣凈化工藝:“余熱回收+急冷中和吸附塔+活性炭吸附+布袋除塵器+堿液洗滌脫酸的工藝”。煙氣凈化處理系統(tǒng)完成燃燒煙氣的冷卻、脫酸和除塵,控制二噁英的產生,并處置了重金屬等有害物質。冷卻系統(tǒng)主要有主要由急冷塔、中和吸附塔,汽水分離煙氣再熱系統(tǒng),煙道脫酸、活性炭吸附系統(tǒng)、布袋除塵、引風機等部分組成。二燃室的煙氣進入余熱爐內一次冷卻,進入急冷塔,用霧化水霧化急冷,確保在500℃~200℃的溫度區(qū)間1秒內急冷,可有效防止二噁英的再生成。在煙道后段噴入活性炭粉,均勻的與煙氣混合,以吸收二噁英及重金屬等大分子物質,最終煙氣送入布袋除塵器除塵。再經堿液中和,使煙氣經過初步脫酸,去除大部分酸性物質。經兩次冷卻后的含水低溫煙氣,進入汽水分離裝置脫除煙氣中的大部分水分。再經煙氣再熱裝置使得后續(xù)設備不結露。再熱后的煙氣進入管道,消石灰通過消石灰噴入裝置噴入管道內與煙氣進行化學反應,進一步脫酸。處理達標后的煙氣經引風機、排氣筒排入大氣環(huán)境。(1)煙氣凈化工藝需要滿足以下要求:①反應器的高度能滿足必要的反應時間;②其反應器出口的煙氣溫度保證在后續(xù)管路和設備中的煙氣不結露;③霧化器的霧化細度保證反應器內中和劑的含水量完全蒸發(fā)。④堿溶液作為吸收液,吸收液循環(huán)使用,待吸收液接近中性后排出,然后補充配制的新堿液。(2)二噁英類、重金屬和氮氧化物的去除措施①醫(yī)療廢物完全焚燒,并嚴格控制燃燒室煙氣的溫度、停留時間與湍流工況;②廢物燃燒產生的高溫煙氣采取快速冷卻系統(tǒng),控制煙氣在急冷區(qū)間的停留時間小于1秒,快速冷卻可與噴霧干燥半干法脫酸或濕法除塵相結合;③可在中和反應器和布袋除塵器之間的煙道噴入活性炭或多孔性吸附劑,亦可在布袋除塵器后設置活性炭或多孔性吸附劑床體;④活性炭噴射裝置與布袋除塵器同時有效運行。⑤活性炭或多孔性吸附劑及相關設備,選用兼顧去除重金屬功能的設備。⑥通過醫(yī)療廢物焚燒過程的燃燒控制,抑制氮氧化物有害氣體成分的產生。(3)除塵設備煙氣凈化系統(tǒng)的末端設備選用布袋除塵器。并設置除塵器旁路和熱風循環(huán)系統(tǒng)。維持除塵器內溫度高于煙氣露點溫度20~30℃。布袋除塵器考慮濾袋材質的使用溫度、力學性能、耐酸堿腐蝕和耐水解能力、阻燃性等性能特點,袋籠材質考慮使用溫度、防酸堿腐蝕等性能特點。布袋除塵器必須采取保溫措施。廢氣經予濕混合機構進入高效文氏管,(在管口有水膜,在喉部有水霧)使噴水水滴及水膜霧化,由沖擊捕塵機構進行一次高效除塵,再經二級泡沫凈化機構進行二次充分凈化、脫酸。然后,上升氣體在除塵器內以較慢流速上升,水汽在重力和高效脫水器的作用下進行汽、水分離,潔凈氣體由彎頭脫水器最后一次脫水由排于大氣。通過采取以上措施,焚燒爐廢氣污染物排放均滿足《危險廢物焚燒污染控制標準》表3中相應標準,廢氣防治措施可行。1.1.2二噁英的控制技術1.二噁英的產生條件(1)燃燒爐內的生成條件:垃圾燃燒的初期,直燃式強排風的工藝工程的本身缺點,在燃燒初期和過程中會生成大量的碳氫化合物(CnHm)。它們會和空氣中的氧燃燒反應分解成CO2和H2O,但如果空氣接觸不充分,不能完全燃燒,就不能完全分解而會形成二噁英和二噁英的可變體(中間體)。(2)排氣中二噁英的生成條件:排氣中,直燃式強排風構造的工藝焚燒爐,即使沒有二噁英,但必然的具有二噁英的可變體(中間體)的存在,這些可變體(中間體)在飛灰中的氯化銅(CuCl2)等觸媒下,生成二噁英,它尤其是在300℃附近發(fā)生。2.GB型熱解氣化處理裝置的針對性措施如下:GB型熱解氣化處理裝置采用IC全過程動態(tài)模糊控制,盡量保證理論計算的熱平衡、各段空氣系數(shù)配比、設定的燃燒溫度、滯留時間和實際工況數(shù)據(jù)一致。例如:蓄熱燃燒室溫度在1100℃~1150℃,控制絕對溫度不超過1160℃(因為若超過1200℃以上,NOX會大量產生,腐蝕設備,污染空氣);擴展燃燒室設定出口溫度大于870℃(根據(jù)物料的毒性,該溫度可在870℃~1000℃隨機設定),保證了2秒鐘煙氣高溫滯留的質量。同時大于等于2秒的渦流燃燒方式,保證了最佳的燃燒過程;殘渣的系統(tǒng)的高溫(1100℃)富氧灰化工藝(亞熔融)、殘渣在該系統(tǒng)中的滯留灼燒時間大于等于3小時(隨機PC根據(jù)殘渣毒性強弱可隨機設定),這樣,就保證操作現(xiàn)場的異味及不完全燃燒的煙氣,防止了殘渣的化學味及殘渣中的二惡英等毒素對工廠環(huán)境、周圍居民環(huán)境、魚塘、農田、森林資源的不可逆危害,保證操作人員的健康,保證了殘渣的安全填埋質量。現(xiàn)在許多不具備上述功能的焚燒爐,在處理過程中,由于燃燒不完全、殘渣沒有高溫富氧灰化功能,造成燃燒過程中、出灰時灰渣有異味,對周圍環(huán)境造成污染。3.控制防止二惡英的產生的技術簡單的說,如做到完全燃燒,就能防止爐內和排氣中的二惡英和它的可變體,防止二噁英的條件一般稱為3T。①Temperature(溫度):爐內高溫保持(870℃~1150℃)。②Time(時間):充足的滯留時間,2秒以上。③Turbulence(渦流):燃燒氣體的有效混合。GB型熱解氣化處理裝置采用的是完全熱解氣化工藝,即氣體和燃燒空間是完全分離出來,在此基礎上,關鍵工藝如下:①GB型熱解氣化處理裝置采用模糊控制工藝,不僅在二燃室有助燃功能(補熱值),且能控制產氣速度。二燃室所需的熱量大小也在控制范圍,從而保證了設定溫度的貫徹始終。這一點非常重要,是一般焚燒工藝,控制工藝做不到的。②GB型熱解氣化處理裝置,具有高溫二燃室,煙氣渦流通過高溫燃燒區(qū),滯留時間不少于2秒。③二次燃燒空氣采用渦流導入,形成渦流燃燒層。氣化熱解后,殘渣通過高溫富氧灰化,殘存可燃煙氣在熱解氣化爐和二燃室完成完全燃燒,熱解氣化爐在灰化階段變成大于1100℃的富氧灼燒爐(亞熔融爐),從而保證整個過程完全燃燒的貫徹始終。由于醫(yī)療垃圾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質和各種病原菌,本項目選用的(GB-12-2000BF)型干餾氣化熱解裝置,采用二連棟熱解氣化爐方式,當一座干餾氣化爐裝滿醫(yī)療垃圾進行焚燒處理時,可將收集后的醫(yī)療垃圾投入另一座干餾氣化爐貯存,將其裝滿后再進行焚燒處理,兩個干餾爐循環(huán)交替運轉。1.1.3排氣筒高度可行性評述本項目焚燒量為3t/d,根據(jù)《危險廢物焚燒污染控制標準》(GB18484-2001),焚燒量在300與2000kg/h之間,排氣筒最低高度為35m;另外,在本煙囪周圍200m范圍內無高建筑物,根據(jù)大氣預測結果,本項目熱解氣化系統(tǒng)煙氣排放可達標排放。因此,本項目排氣筒高度為35m,滿足標準要求。綜上分析,本項目擬采取的廢氣治理措施可行,廢氣污染物可達標排放。1.2醫(yī)療垃圾處理工程廢水治理措施可行性論證本項目排水包括生產廢水(清洗周轉箱廢水、洗車及箱體廢水、車間沖洗廢水)和生活污水。根據(jù)《市生活垃圾處理二期工程環(huán)境影響報告書》,現(xiàn)有醫(yī)療垃圾處置中心建有一座污水處理站,現(xiàn)處理污水量3.8m3/d,本項目建設后,拆除現(xiàn)有工程,技改項目污水量3.56m3/d,處理量可滿足要求。表1.2-1本項目新增廢水污染物一覽表(t/a)污染物項目生活污水沖洗廢水合計廢水量(t/a)175.21124.21299.4COD濃度(mg/L)400200223.2產生量(t/a)0.070.220.29BOD5濃度(mg/L)2007092.35產生量(t/a)0.040.080.12NH3-N濃度(mg/L)203533.9產生量(t/a)0.0040.040.044SS濃度(mg/L)350200215.5產生量(t/a)0.060.220.28由上表可知,處理后的廢水水質滿足《醫(yī)療機構水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466-2005)表2預處理標準和市污水處理廠進水水質要求。本項目污水處理站依托現(xiàn)有工程,采用生物處理方法處理廢水,污水處理工藝裝置圖見圖8.8.2-1。圖8.8.2-1三相污水處理裝置①工藝原理處理站采用的是德安三相污水處理器,是是根據(jù)三相湍流生物反應的原理設計,由生物反應器、插入式推流曝氣機、活性生物填料、沉淀集水槽和氣體生物脫臭裝置組成。插入式推流曝氣機對抽吸的空氣進行二次切割,形成大量的微小氣泡,對生物反應室內的污水進行充氧,為微生物降解凈化水中有機污染物提供氧源,同時強勁的推流水流帶動活性生物填料回旋翻動且自由移動,形成流化移動狀態(tài)。由此使氣、水、填料三者間產生湍流而充分接觸和碰撞,一方面使氧的利用率、水中有機污染物的傳質效率等大為提高,另一方面使老化的生物膜易于從填料表面脫落,便于膜的更新,使膜體保持活性。此種辦法綜合了接觸生物氧化法和生物膜流化移動床的優(yōu)點,可在去除污水中的有機污染物以及脫氮脫磷方面取得良好效果,保證了污水高效穩(wěn)定的處理效果。同時處理器內投加的高效復合微生物菌團,可以有效提高生物反應器的啟動速度,增強對處理過程中波動的適應能力,提高降解污水中難以處理成分的能力,獲得更好的處理效果。1.3醫(yī)療垃圾處理工程噪聲防治措施可行性論證本項目建設地點周邊為工業(yè)企業(yè)和空地。項目運營期噪聲污染源主要為焚燒爐、風機、空壓機、水泵及運輸車輛,噪聲源強約在80-90dB(A)之間。由5.4節(jié)的預測結果可知,采取基礎減震、空壓機和風機安裝消聲器、建筑隔聲等措施后,項目運營對廠界的噪聲晝間貢獻值在19.12-35.15dB(A)之間,廠界噪聲疊加最大值為晝間53.41dB(A)、夜間43.4dB(A),滿足《工業(yè)企業(yè)廠界環(huán)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中的2類標準,可達標排放。項目建設不會改變區(qū)域聲環(huán)境功能。1.4醫(yī)療垃圾處理工程固廢處置措施可行性論證本項目運營過程中產生的固體廢物主要來自焚燒爐渣和飛灰、廢活性炭、污水處理站污泥以及職工日常生活垃圾。(1)焚燒爐爐渣本項目醫(yī)療廢物處置過程中,熱解爐、二燃室及余熱鍋爐產生焚燒爐渣產生量以醫(yī)廢焚燒量的15%計,約為165t/a,主要成分以SiO2、Al2O3、Fe2O3、CaO和其他無法進一步燃燒的非揮發(fā)性金屬氧化物為主,焚燒爐爐渣為一般固廢,運至填埋場填埋。(2)焚燒爐飛灰布袋除塵器收集的飛灰產生量約27t/a,主要成分為收集的焚燒爐飛灰、CaCl2、CaSO4渣和吸附了二噁英的活性炭、多余的消石灰及其他雜質。經與《國家危險廢物名錄》(環(huán)境保護部令第39號)比照,本項目焚燒爐飛灰屬于“微信廢物焚燒、熱解等處置過程產生的底渣、飛灰和廢水處理污泥”,編號HW18772-003-18,屬于危險廢物。按照危險廢物相關管理規(guī)定,企業(yè)應在廠區(qū)內設置專門的危廢暫存間,將本項目產生的飛灰收集后暫存于危廢暫存間,定期交由有資質的單位妥善處置。危廢暫存間應嚴格按照《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及相關規(guī)范要求進行設置。(2)廢活性炭在布袋除塵器前的煙氣管道中加入活性炭,用于加強對二噁英和重金屬去除效率。廢氣處理系統(tǒng)產生的廢活性炭連續(xù)工作時間參照《工業(yè)通風》(孫一堅主編,第四版)中的公式計算:式中:t--活性炭連續(xù)工作時間,h;S--平衡保持量;W--吸附劑質量,kg;η--吸附效率,通常取1.0;L--通風量,m3/h;y1--進口處有害氣體濃度,mg/m3;E--動活性與靜活性之比,近似取0.8-0.9。經計算,每千克活性炭的連續(xù)工作時間約為1.575小時,為避免頻繁更換吸附劑,一般吸附器的連續(xù)工作時間應不少于3個月。焚燒爐工作8小時,活性炭每3個月更換一次,活性炭填充量約為3.708t。廢活性炭產生量約為7.42t/a。經與《國家危險廢物名錄》(環(huán)境保護部令第39號)比照,本項目廢氣處理系統(tǒng)產生的廢濾芯和廢活性炭屬于“含有或沾染毒性、感染性危險廢物的廢棄包裝物、容器、過濾吸附介質”,編號為HW49900-041-49,屬于危險廢物。廢活性炭在本項目焚燒爐中焚燒。(4)污水處理站產生的污泥本項目污水處理站采用的是德安三相污水處理器,根據(jù)本項目廢水水質,類比同類處理工藝,本項目剩余污泥產生量約為2.4t/a。經與《國家危險廢物名錄》(環(huán)境保護部令第39號)比照,本項目焚燒爐飛灰屬于“危險廢物焚燒、熱解等處置過程產生的底渣、飛灰和廢水處理污泥”,編號HW18772-003-18,屬于危險廢物。按照危險廢物相關管理規(guī)定,企業(yè)應在廠區(qū)內設置專門的危廢暫存間,將本項目產生的污泥收集后暫存于危廢暫存間,定期交由有資質的單位妥善處置。危廢暫存間應嚴格按照《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及相關規(guī)范要求進行設置。(5)生活垃圾本項目勞動定員14人,年工作365天,垃圾產生量按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