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備戰(zhàn)2025年中考語文一輪復習古代詩歌閱讀(全國通用)專題15:八下課內古詩詞閱讀精練一、選擇題1.(2024·天津·一模)閱讀古代詩歌,回答下面問題。關雎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參差荇萊,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一項是(
)A.“關關雎鳩,在河之洲”這兩句詩以灘頭水畔的一對一唱一和、相親相愛的雎鳩鳥來起興,引出女主人公的一片情思。B.“參差荇菜,左右流之”點出了小伙子所戀的就是那位在河邊采荇菜的有著美好姿態(tài)的姑娘。C.詩歌采用了雙聲疊韻的連綿詞,如“窈窕”“參差”“輾轉”,以增加詩歌音韻的和諧美和描寫人物的生動性。D.這首詩寫的是小伙子對心上人思念、追求的過程,以及“求之不得”的痛苦?!敬鸢浮緼【詳解】本題考查對詩歌的理解和賞析。A.有誤。結合“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可知,這兩句詩以灘頭水畔的一對一唱一和相親相愛的鳩鳥來起興引出男主人公對窈窕淑女的一片情思,并非女主人公的一片情思。A項中“引出女主人公的一片情思”表達有誤。故選A(2024·新疆烏魯木齊·一模)閱讀古代詩歌,回答下面問題。蒹葭《詩經·秦風》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對這首詩歌的理解不恰當的一項是(
)A.《蒹葭》是一首抒情詩。詩中寫深秋露重霜濃,水邊蘆葦蒼蒼,一位癡情的戀者徘徊岸邊,思慕的人兒卻在水一方。B.詩歌的開頭均以景物起興,蘆葦、霜露、秋水與“伊人”的形象交相輝映,渾然一體,形成了一個完整的藝術世界。C.本詩采用重章疊句的形式不僅增強了詩歌的節(jié)奏感、音樂感,形成了一種回環(huán)往復的美,還起到了深化意境的作用。D.《蒹葭》抒發(fā)了追求者對“伊人”的無限情意,表現出他對愛情和婚姻大膽執(zhí)著的追求,感情坦率樸素,熱情濃郁?!敬鸢浮緿【詳解】本題考查理解分析能力。D.“《蒹葭》抒發(fā)了追求者對‘伊人’的無限情意,表現出他對愛情和婚姻大膽執(zhí)著的追求,感情坦率樸素,熱情濃郁”表述錯誤。表現了對愛情和婚姻大膽執(zhí)著的追求,感情坦率樸素、健康明朗、熱烈濃郁的詩是《關雎》?!遁筝纭芬辉妱t含蓄委婉地抒發(fā)了對“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無限情意,全詩充滿難言的惆悵和傷感;意境含蓄,場景朦朧,情感韻味更加濃郁。故選D。3.(2024·山東淄博·二模)對下面兩首唐詩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甲】題破山寺后禪院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此都寂,但余鐘磬音?!疽摇恐窭镳^王維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A.甲詩首聯寫詩人在“清晨”“初日”的時候“入古寺”,點明了出游的時間和地點。B.甲詩尾聯采用以聲襯靜的表現手法,寫禪院周圍極為寧靜,只剩下鐘和磬的聲音。C.乙詩三四句的意思是:詩人不知道竹林的深遠,幸好有明月照亮,才不至于迷路。D.乙詩用詞造句、寫景寫人都平淡自然,仿佛信手拈來,達到“詩中有畫”的境界?!敬鸢浮緾【詳解】本題考查理解辨析詩文內容能力。C.有誤,“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句意是密林之中無人知曉我在這里?只有一輪明月靜靜與我相伴;故選C。(2024·新疆·一模)閱讀古代詩歌,回答下面問題。卜算子?詠梅陸游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以“卜算子”為詞牌的詞,形式以五言為主,間或七言,句式富有變化。B.“驛外斷橋邊”點明梅的生長環(huán)境偏僻,“更著風和雨”突出其處境惡劣。C.詞中“妒”的意思是“嫉妒”,作者以“妒”寫梅,使梅具有了人的情思。D.詞以獨特的抒情方式詠梅,讀者可以從中感受到作者真實的內心世界?!敬鸢浮緾【詳解】本題考查學生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的能力。C.“作者以‘妒’寫梅”理解不準確,“妒”是指百花的嫉妒,而不是梅,梅是樸實無華、不慕虛榮的,它不與百花爭春,在寒冬就孤傲挺立開放,一任群花去嫉妒。故選C。二、詩歌鑒賞(一)(2024·河南鶴壁·模擬預測)班級舉行朗誦比賽,小語準備在比賽中朗誦《關雎》一詩,請你幫他完成以下任務。關雎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5.小語要用《關雎》參加朗誦比賽,但是對朗讀的感情基調變化有些困惑,請你結合具體語句進行分析。6.“悠哉悠哉,輾轉反側”兩句到底該重讀“悠”還是“輾轉”,小語有些猶豫。談談你的看法。【答案】5.①前四句,河邊邂逅淑女,一見鐘情,應該讀出欣喜,用高昂的語調去讀;②中間八句,寫男子對淑女的相思和求而不得,應該讀出焦灼與失望,用低沉的語調去讀;③最后八句,寫男子想象與意中人熱戀的美好時光和舉行婚禮的歡樂場面,應該讀出憧憬與愉悅,用高昂的語調去讀。6.示例一:應該重讀“悠”?!坝啤笔菓n思的樣子,運用反復,淋漓盡致地表現了男子的相思之苦,所以應該重讀。示例二:應該重讀“輾轉”?!拜氜D”是動作(細節(jié))描寫,生動形象地表現了男子夜不能寐的相思之苦,應該重讀?!窘馕觥?.本題考查內容理解。根據“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意思“關關和鳴的雎鳩,棲息在河中的小洲。賢良美好的女子,是君子好的配偶”可知,寫的是男子河邊邂逅淑女,一見鐘情,應讀得高昂響亮,以表達人物內心的激動和驚喜之情;根據“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意思“參差不齊的荇菜,在船的左右兩邊摘取。賢良美好的女子,日日夜夜都想追求她。追求卻沒法得到,日日夜夜總思念她。綿綿不斷的思念,叫人翻來覆去難入睡。”可知,寫的是男子對淑女的相思、追求的過程和求而不得的結果,應讀得低沉緩慢,以表現人物焦灼與失望的心情;根據“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的意思“參差不齊的荇菜,在船的左右兩邊摘取。賢良美好的女子,彈琴鼓瑟來親近她。參差不齊的荇菜,在船的左右兩邊去挑選它。賢良美好的女子,敲起鐘鼓來取悅她”可知,寫的是男子想象與意中人熱戀的美好時光和舉行婚禮的歡樂場面,應再次讀得高昂輕快,以表現人物對未來的憧憬及愉悅之情。6.本題考查詞句賞析。從兩種重讀中,選取一個觀點,談出理由即可?!坝圃沼圃?,輾轉反側”意思是:綿綿不斷的思念,叫人翻來覆去難入睡。示例1:應該重讀“悠”。悠,憂思的樣子。這句是說思念綿綿不斷?!坝啤弊址磸瓦\用,加重了感情色彩,生動形象地表現了男子對于心中的女子苦苦追求,卻求而不得,只得日日思念,輾轉難眠?!坝啤弊旨斜憩F了男子的相思之苦。故應重讀。示例2:應該重讀“輾轉”。輾轉,即反側。反側,猶翻覆。這是對男子的細節(jié)描寫,男子因為追求淑女卻求而不得,內心痛苦,所以才難以入睡,所以“輾轉”生動形象地表現了男子追求女子,求而不得的相思之苦。故應重讀。(二)(2024·廣西玉林·一模)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下面小題。關雎《關雎·周南》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7.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詩歌寫一個男子對女子的思念和追求過程,表現了求之不得的焦慮和想象求而得之的熱鬧情景。B.“君子好逑”寫出主人公對意中人的向往,希望她能成為自己理想的伴侶。C.詩中的人物是有修養(yǎng)、有高雅興趣的“君子”和有美好內心的賢良“淑女”,表明這是一種與美德相聯系的婚姻理想。D.這首詩和《蒹葭》一樣,都采用了“興”的表現手法,借大自然的景物起興,直接抒發(fā)對心中理想對象的強烈思念和執(zhí)著的追求。8.《詩經》多采用重章疊句的形式。請結合詩中女子勞動的內容說說這種形式的作用?!敬鸢浮?.D8.示例:《詩經》中多采用重章疊句的形式,如《關雎》中“參差荇菜,左右流之”、“參差荇菜,左右采之”、“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等句,通過反復吟詠女子采摘荇菜的勞作場面,既增強了詩歌的音樂感和節(jié)奏感,又深化了詩歌的意境,表達出男子對女子思慕愛戀的摯烈情感。【解析】7.本題考查詩歌的理解和分析。D.有誤。這里并非“直接抒發(fā)對心中理想對象的強烈思念和執(zhí)著的追求”,而是借雎鳩和荇菜等自然景物來引起對淑女的美好形象的描繪,并通過這些景物來烘托出主人公對淑女的深深思念和追求。故選D。8.本題考查詩歌寫作手法。本題主要考查對《詩經》中重章疊句形式的理解,以及這種形式在詩歌中的作用。重章疊句是《詩經》中常見的藝術手法,它表現為詩歌中某些句子或段落的重復出現,這些重復并非簡單的復制,而是帶有一定的變化,通過重復與變化相結合的方式,強化詩歌的節(jié)奏感,深化詩歌的意境,表達更豐富的情感。示例:《詩經》中采用的重章疊句形式,在《關雎》中得到了充分體現。如“參差荇菜,左右流之”、“參差荇菜,左右采之”、“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等句子,通過反復吟詠女子采摘荇菜的勞作場面,一方面增強了詩歌的節(jié)奏感和音樂美,使詩歌更具韻律感;另一方面,這種形式的重復與變化,不僅深化了對女子勞作場景的描繪,更通過勞作場景的重復出現,強化了男子對女子思慕愛戀的摯烈情感,使詩歌的意境更為深遠。因此,重章疊句的運用在《關雎》中起到了深化主題、豐富情感、增強詩歌藝術效果的作用。(三)(2024·廣西賀州·一模)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下面小題。關雎《詩經》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9.下面關于詩作內容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關雎》是《詩經》首篇,描繪了君子對淑女追求的過程,即從急切思慕到實現婚姻。B.“求”是全篇中心,第三章寫求而不得的憂思,是全篇關鍵,最能體現全詩的精神。C.“參差荇菜,左右流之”一句運用雙聲詞寫景物狀物,增強了詩歌的節(jié)奏感和音韻美。D.文中的“君子”德行美好,“窈窕淑女”賢淑善良,他們的相遇是心靈深處美好的契合。10.《詩經》中的比興,為后世的樂府、銘文等人才創(chuàng)作提供了學習的曲范,請在原文中找到這樣的句子,并分析其在創(chuàng)作中的妙處。【答案】9.B10.運用比興的藝術手法。如本詩開頭用“關關雎鳩,在河之洲”來起興,引出“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使人由成雙成對的雎鳩鳥聯想到淑女是君子的佳偶,由雎鳩鳥的和鳴聯想到君子對淑女的思念。以荇菜左右流動,很難采摘,興淑女之難求;又以荇菜既得而“采之”、“芼之”,興淑女既得而“友之”、“樂之”等。這種手法的優(yōu)點在于寄托深遠,能產生文已盡而意有余的效果?!窘馕觥?.本題考查理解詩歌內容。B.“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是全篇中心,表現男子對女子的愛慕之情以及男子對女子瘋狂的相思與追求,總領全文的中心思想,統攝全詩。本項表述不當;故選B。10.本題考查理解詩歌的寫法。所謂“興”,即先從別的景物引起所詠之物,以為寄托。這是一種委婉含蓄的表現手法。結合“關關雎鳩,在河之洲”“參差荇菜,左右流之”“參差荇菜,左右采之”“參差荇菜,左右芼之”,可知:本詩運用比興手法。以關雎鳥相向合鳴,相依相戀,興起淑女配君子的聯想;以荇菜左右流動,很難采摘,寫出了少女采荇菜的忙碌和姿態(tài)的優(yōu)美,使詩歌充滿動感和生機,表現了女子的勤勞,增加青年男子對女子的思慕和愛戀,興淑女之難求;又以荇菜既得而“采之”、“芼之”,興淑女既得而“友之”、“樂之”等,“琴瑟友之”寫出了男子以彈琴奏瑟,喻其相會相處時的和諧愉快;“鐘鼓樂之”則是男子對結婚的場面的設想,表達了對“淑女”思念、夢寐以求的愛慕渴求之情。這種手法的優(yōu)點在于寄托深遠,能產生文已盡而意有余的效果。(四)(2024·陜西·模擬預測)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下面小題。蒹葭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黃鶴樓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xiāng)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11.小語讀這兩首詩感到極富有音韻美,請你結合兩首詩句,舉例說明它們的音韻特點。12.小語發(fā)現《蒹葭》開頭和《黃鶴樓》結尾描寫的景物都很凄清,但作用并不相同。請你幫他說明這兩處寫景句作用有何不同?【答案】11.示例一:這兩首詩都使用雙聲疊韻詞,音韻和諧,讀來朗朗上口。比如“蒹葭”“黃鶴”均是雙聲詞。示例二:使用疊詞,聲調鏗鏘,音韻清朗,富于音樂美。如“蒼蒼”“悠悠”“歷歷”“萋萋”等詞。示例三:詩句押韻,讀來朗朗上口,富于音樂美。如《蒹葭》押“ang”韻,《黃鶴樓》押“ou”韻。12.《蒹葭》開頭以景起興,渲染出蕭索凄迷的氛圍,為人物的活動提供了特定的背景,烘托出所思不見的悵惘之情;《黃鶴樓》結尾句情景交融,將“鄉(xiāng)愁”之情與“日暮”“煙波”之景相交融,由景生情,更添濃濃鄉(xiāng)愁?!窘馕觥?1.本題考查煉字。這兩首詩采用了一些雙聲疊韻的連綿字,以增強詩歌音調的和諧美。如“蒹葭”“黃鶴”。詩中還巧妙地運用了如“蒼蒼”“萋萋”“采采”“悠悠”“歷歷”這樣的疊詞,增強了詩歌的節(jié)奏感、音樂感,使得詩句聲調鏗鏘,清朗和諧,富于音樂美。另外,結合“蒼”“霜”“方”“長”“央”的韻腳,可知《蒹葭》押“ang”韻,結合“樓”“悠”“洲”“愁”的韻腳,可知《黃鶴樓》押“ou”韻。詩句押韻,富有節(jié)奏感和韻律感,便于人們記憶、誦讀和吟唱,也便于相互傳誦。12.本題考查理解景物描寫的作用。“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意思是大片的蘆葦青蒼蒼,清晨的露水變成霜?!拜筝巛螺拢茁段磿劇币馑际翘J葦凄清一大片,清晨露水尚未曬干。“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意思是河畔蘆葦繁茂連綿,清晨露滴尚未被蒸發(fā)完畢。深秋露重霜濃,水邊蘆葦蒼蒼,營造了迷茫凄婉的意境。都是描寫景物的句子。“為霜”“未晞”“未已”寫深秋露重霜濃,水邊蘆葦蒼蒼,營造了迷茫凄婉的意境。結合“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等句子可知,為主人公追尋心愛的女子的活動提供了特定的背景,烘托出所思不見的悵惘之情。《黃鶴樓》結尾句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以夕陽西下,煙波飄渺,望不見歸鄉(xiāng)之路,不禁引發(fā)詩人的鄉(xiāng)愁?!班l(xiāng)愁”之情與“日暮”“煙波”之景相交融,由景生情,融情于景,作者以自問自答的方式,又以“愁”字結尾,準確地表達了日暮時分詩人登臨黃鶴樓的心情,將詩人的鄉(xiāng)愁之情充分表現出來,言有盡而意無窮。(五)(2024·湖南·模擬預測)閱讀《蒹葭》,按要求回答問題。蒹葭
《詩經》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13.下面對詩歌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所謂伊人,在水一方”,這是實寫之詞,伊人在河水的那一方,他因此上下追尋。B.《蒹葭》全詩不著一個思字、愁字,讀者卻可以體會到詩人那種深深的企慕和求而不得的惆悵。C.“白露為霜”、“白露未晞”、“白露未已”以及“道阻且長”、“道阻且躋”、“道阻且右”等意思相同,這種表達方法加強了詩歌的感情色彩。D.《蒹葭》這首詩動靜結合,描摹傳神,詩中景物如蒹葭、霜露、秋水、小道、湄、涘等,都是動態(tài)寫照。14.重章疊唱是《詩經》典型的藝術特色,請簡要分析這首詩重章疊唱的表達效果?!敬鸢浮?3.B14.全詩三章,采用重章疊唱的形式,一唱三嘆,節(jié)奏鮮明,旋律優(yōu)美,而且還顯示了主人公情感的逐層加深,具有強烈的感染力?!窘馕觥?3.本題考查詩歌內容理解。A.“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意思是:意中之人在何處?就在河水那一方。描繪的是可望難即的藝術意境,是虛寫。不是實寫,選項表述錯誤;C.“白露為霜”意思是露水變成了霜;“白露未晞”意思是露水還不曾變干;“白露未已”意思是露水還沒有干;“道阻且長”意思是道路艱險而且很漫長;“道阻目躋”意思是道路艱難而且高而陡;“道阻且右”意思是道路艱難而且向右曲折。只能說“白露為霜”“白露未晞”“白露未已”以及“道阻且長”“道阻且躋”“道阻且右”等意思相近?!鞍茁稙樗薄鞍茁段磿劇薄鞍茁段匆选币约啊暗雷枨议L”“道阻且躋”“道阻且右”等意思相同有誤,選項表述錯誤;D.《蒹葭》這首詩,動靜結合,描摹傳神,詩中景物如蒹葭、霜露、秋水、小道、湄、涘等,都是靜態(tài)描寫,而歌者忽上忽下尋求伊人,伊人忽隱忽現,這是動態(tài)的描摹,如此動靜結合,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選項中“都是動態(tài)寫照”表述錯誤;故選B。14.本題考查詞句賞析。根據前三章“蒹葭蒼蒼,白露為霜”“蒹葭萋萋,白露未晞”“蒹葭采采,白露未已”可知,每章均用這種句式,只變換一個字,是回環(huán)復沓(重章疊句)的表現手法,是音律和諧,產生一種回環(huán)往復的美,展現了一幅河上秋色圖,起到了很好的氣氛染和心境烘托作用。(六)(2024·福建泉州·模擬預測)閱讀下面詩作,完成下面小題。【甲】式微《詩經·邶風》式微式微,胡不歸?微君之故,胡為乎中露?式微式微,胡不歸?微君之躬,胡為乎泥中?【乙】梁甫行曹植八方各異氣,千里殊風雨。劇哉邊海民,寄身于草野。妻子象禽獸,行止依林阻。柴門何蕭條,狐兔翔我宇。15.下列對這兩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甲詩以質問的語氣,直抒胸臆,堪稱“饑者歌其食,勞者歌其事”的典范。B.甲詩“式微式微”是運用反復的手法,在反復中強調天氣不好,不宜勞動。C.乙詩是詩人被貶后看到下層人民貧困生活,有感而發(fā),寫下的慷慨激憤之作。D.乙詩的開篇寫自然現象,其實意在提醒最高統治者應普降恩澤,施惠于民。16.這兩首詩分別描繪了什么樣的景象來表達對老百姓的同情?請簡要概括?!敬鸢浮?5.B16.甲詩描繪了“勞役者日落天黑還在露水中泥地里勞作的景象”來表現;乙詩描繪了“百姓流離失所(艱苦生活)、家園荒蕪的景象”來表現。(意思接近即可)【解析】15.A.根據詩句“式微式微,胡不歸(天黑了,天黑了,為什么還不回家)”可知,“式微式微”不是強調“天氣不好”,而是天黑了。故選A。16.本題考查分析詩歌內容,體會詩歌描繪的畫面。【甲】詩以“式微式微,胡不歸?起調:天黑了,天黑了,為什么還不回家?詩人緊接著便交待了原因:“微君之故,胡為乎中露”“微君之躬,胡為乎泥中”。意思是說,為了君主的事情,為了養(yǎng)活他們的貴體,才不得不終年累月、晝夜不輟地在露水和泥漿中奔波勞作??芍自娨源藞鼍懊鑼懕憩F了勞動者被奴役的非人處境以及他們對統治者的滿腔憤懣之情?!疽摇吭娋渥印捌拮酉笄莴F,行止依林阻。柴門何蕭條,狐免翔我宇(妻子和兒子像禽獸一樣生活,盤桓在險阻的山林里。簡陋的柴門如此冷清,狐兔在周圍自由穿梭毫無顧忌)”,可知此詩描述了邊海百姓的艱難生活,比較深刻地反映了那個時代百姓生活困苦不堪的慘痛景象,表現了作者對勞動人民生活的同情。(七)(2024·福建福州·三模)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下面小題。關雎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v我不往,子寧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v我不往,子寧不來?挑兮達兮,在城闕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17.下列對這兩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關雎》全詩描繪了淑女美麗、勤勞的特點。B.《子衿》寫出了女子等待戀人久不至,滿腔期望變成怨恨。C.《關雎》這首詩描繪了想象與夢中人結婚的盛況,表達了喜悅之情。D.《子衿》全詩采用了倒敘的手法來敘寫事件。18.這兩首詩從內容上都表現了對戀人的思念之情,請從其他方面找出它們還有哪些相似處。【答案】17.B18.內容上都屬于《詩經》的“國風”,都是當時的民歌民謠;表現手法上都運用了重章疊句的藝術形式,反復詠唱;都直接抒情,感情坦率樸素、健康明朗、熱烈濃郁;都使用了疊詞,富有音韻美?!窘馕觥?7.考查詩歌理解與賞析。B.本項“滿腔期望變成怨恨”有誤,應為:濃濃的愛意不由轉化為惆悵與幽怨。故選B。18.考查比較閱讀?!蛾P雎》是《國風·周南·關雎》的一篇?!蹲玉啤肥恰对娊洝む嶏L》的一篇。兩首詩內容上都屬于《詩經》的“國風”,都是當時的民歌民謠。兩首詩都運用了重單疊句的藝術手法?!蹲玉啤饭踩?,每章四句,只有個別字做了更換,如“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縱我不往,子寧不來”?!蛾P雎》同樣如此,如“參差荇菜,左右流之”“參差荇菜,左右采之”“參差荇菜,左右芼之”,反復詠嘆,形成了一種圓環(huán)往復的美。兩首詩都直接抒情。如《關雎》中的“窈窕淑女,寤寐求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直接表達了對心上人的愛戀與思念之情?!蹲玉啤分械摹耙蝗詹灰?,如三月兮”直接表達了對心上人的思念之情。兩首詩都運用疊詞,富有音韻美。如《關雎》中“悠哉悠哉”,《子衿》中的“悠悠我心”“悠悠我思”。(2024·湖北襄陽·模擬預測)閱讀下面詩歌,完成后面小題?!炯住筷P雎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乙】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v我不往,子寧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v我不往,子寧不來?挑兮達兮,在城闕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19.下列是對這兩首詩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這兩首詩同屬于《詩經》中的《國風》部分;《詩經》也叫《詩三百》,是我國詩歌現實主義傳統的源頭。B.甲詩借景抒情,抒寫一位男子追求所愛而不及的惆悵與苦悶;乙詩直抒胸臆,表達一位女子的相思之苦。C.甲詩“悠哉悠哉,輾轉反側”這句話,運用反復的修辭,把主人公長夜難眠、思緒萬千以及相思難耐之苦表現得淋漓盡致。D.乙詩“青青子衿”“青青子佩”兩句,寫主人公對戀人衣飾的贊美。20.《詩經》經常使用比、興手法,多采用重章疊句的形式進行創(chuàng)作。請以《子衿》為例分析重章疊句的表達效果?!敬鸢浮?9.D20.《子衿》前兩節(jié)采用了重章疊句的形式,上下章節(jié)基本相同,只有“衿”“佩”“心”“思”“嗣”“來”不同,造成回環(huán)往復,余味無窮的表達效果。【解析】19.本題考查詩歌內容和手法。D.乙詩中“青青子衿”“青青子佩”的意思是:青青的是你的衣領,青青的是你的佩戴。這里是采用借代的手法,借衣飾來代指戀人,表達的是對戀人的無盡思念之情,而并不是對戀人衣飾的贊美之情;故選D。20.本題考查對重章疊句作用的理解。重章疊句:指上下句或者上下段用相同的結構形式反復詠唱的一種表情達意的方法。是詩歌的一種常見手法。本詩前兩句句型重復,字面大體相同,只是在關鍵處變換了幾個字詞,只有“衿”“佩”“心”“思”“嗣”“來”不同?!拔倚摹焙汀拔宜肌钡淖儞Q顯示了女主人公思念情感的不斷深入,“不嗣音”和“不來”的變化寫出了戀人既杳無音訊,又不見蹤影。女主人公反復詠唱,兩端埋怨之辭,以“縱我”之假設和“子寧”之反問對舉,情感在回旋中漸次加強,可以想見其相思縈懷之情。同時,形式上,回環(huán)往復,一唱三嘆,也增強了詩歌的音樂性和節(jié)奏感。(九)(2024·云南德宏·一模)閱讀下面這首古詩,完成下面小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21.對這首詩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A.這是一首五言律詩,作者王勃,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并稱為“初唐四杰”,其詩風注入新的時代氣息,既壯闊明朗又不失慷慨激越。B.詩人著一“望”字,即把目光從鎮(zhèn)控三秦的煌煌京城,移向風煙迷蒙的巴山蜀水,充滿深情厚意。C.“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寫對友人的安慰,彼此處境相同,感情一致。一股悲傷之情油然而生。D.“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這兩句承上作結:既非遠別,又同為宦游;雖別而如為鄰,別時則不應有兒女之態(tài),哭鼻子、抹眼淚。22.同是送別詩,李白在《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中所表現出的情感與本詩有所不同,請結合相關語句,分別作簡要分析?!敬鸢浮?1.C22.《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通過豐富的想象,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表達了詩人的憂愁和無奈,以及對友人的關切之情。《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開合頓挫,氣脈流通,意境曠達。一洗古人送別詩中的悲涼凄愴之情,寫得昂揚樂觀,能給朋友以安慰和鼓勵。【解析】21.本題考查詩歌內容理解辨析。C.“一股悲傷之情油然而生”有誤,頷聯“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詩人勸慰友人:我和你都是遠離故土、宦游他鄉(xiāng)的人,離別乃常事,何必悲傷呢?此次友人孤身前往蜀地,遠走天涯,舉目無親,更覺惆悵,作者在這里用兩人處境相同、感情一致來寬慰朋友,藉以減輕他的悲涼和孤獨之感。惜別之中顯現詩人胸襟的闊大,不是悲傷之情。故選C。22.本題考查情感主旨的對比閱讀。李白的“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運用寄情于景的手法,將自己的愁心寄與明月,隨風一起陪伴友人直到夜郎以西,詩人通過豐富的想象,用抒情方式抒寫志同道合的友情,給予抽象的“愁心”以物的屬性,它竟會隨人逐月到夜郎西。本來無知無情的明月,竟變成了一個了解自己,富于同情的知心人,她能夠而且愿意接受自己的要求,將自己對朋友的懷念和同情帶到遼遠的夜郎之西,交給那不幸的遷謫者。作者將自己的感情賦予客觀事物,使之同樣具有感情,也就是使之人格化,借明月以抒發(fā)旅思鄉(xiāng)愁懷舊念遠的感情,對好友進行由衷的勸勉、關懷和寬慰。王勃的“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則通過對偶和夸張的修辭手法,寫出了遠離分不開知己,只要同在四海之內,就是天涯海角也如同近處鄰居-樣,一秦一蜀又算得什么呢。詩句以理性的議論展現了友情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的特點,既闡明了只要心靈相通,即使相隔甚遠也仿佛近在咫尺的深厚情誼,又體現出詩人的樂觀豁達胸襟,抒發(fā)了詩人對朋友的寬慰之情,也道出了誠摯的友誼可以超越時空界限的哲理,給人以莫大的安慰和鼓舞。(十)(2024·甘肅武威·三模)閱讀下面詩歌,完成后面小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23.請從煉字的角度,賞析首聯中“輔”字的妙處。24.同為送別友人的詩,說說“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與“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表達的情感有何異同?!敬鸢浮?3.“輔”字形象地寫出了三秦大地護衛(wèi)著長安的景象,氣象雄偉,使詩歌開篇意境開闊。24.“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格調高昂,更顯出詩人在與友人惜別之時的高遠志趣和曠達胸懷;“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情感略顯憂傷,更多地表現出詩人對友人遠謫的關切與同情?!窘馕觥?3.本題考查詩歌的煉字。解答時要讀懂句子并賞析精彩字詞的妙處。“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意思是:三秦之地護衛(wèi)著巍巍長安,透過那風云煙霧遙望著蜀川。城闕輔三秦:城闕,即城樓,指唐代京師長安城。輔,護衛(wèi)。三秦,指長安城附近的關中之地,即今陜西省潼關以西一帶?!拜o”字形象寫出三秦大地輔衛(wèi)著長安的景象,突出了雄渾闊大的氣勢,意境開闊,突出了都城長安在關中地區(qū)的環(huán)繞護衛(wèi)之下的雄渾闊大氣勢。24.本題考查對比閱讀。本詩頸聯“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意思是:四海之內有知心朋友,即使遠在天邊也如近在比鄰?!疤煅摹钡木嚯x也像“鄰居”,運用夸張的修辭手法;詩人勸慰友人不要因分別而悲傷,雖然遠隔天涯,但是真摯的友誼不會因距離的遙遠而變淡,心永遠是在一起的;意在表達真摯的友誼可以超越事件、空間的限制,滿含詩人的寬慰之意,意境曠達,抒發(fā)作者樂觀豁達的情感。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中“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意思是:我把我憂愁的心思寄托給明月,希望能隨著風一直陪著你到夜郎以西。詩人與友人即將分隔兩地,月卻處處可以見到,所以詩人將自己的愁心寄與明月。將“月”賦予人的情感,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想象新奇,風格浪漫;友人被貶地處偏遠的的龍標,詩人的“愁”既有對友人被貶的同情,又有對友人遠赴貶謫之地的擔憂、牽掛、懷念,更有一層憂愁與無奈。(十一)(2024·河南三門峽·一模)閱讀下面詩歌,完成下面小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25.下面詩句與“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所描繪景物特點最接近的一項是(
)A.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曹操《觀滄?!罚〣.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C.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錢塘湖春行》)D.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李賀《雁門太守行》)26.有同學認為這首詩中幾乎沒有寫對友人的不舍之情,所以不是一首好的送別詩。你贊同嗎?請結合詩歌內容談談你的看法?!敬鸢浮?5.A26.不贊同。示例一:詩人用兩人處境相同、感情一致來寬慰友人,借以減輕友人的悲傷和孤獨之感,于惜別之中顯現出詩人對友人的關切,同時也表現出詩人胸襟的闊大。示例二:詩人勸勉友人不要因為離別而傷心落淚,要心胸豁達,坦然面對,這顯示了詩人曠達的胸襟及與友人真摯的友情。【解析】25.本題考查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的意思是:三秦之地護衛(wèi)著巍巍長安,透過那風云煙霧遙望著蜀川,展現出一種壯闊的景象。A.該句意為“海水多么寬闊浩蕩,山島高高地挺立在海邊”,描繪的是大海的壯闊景象,一片毫秒,與例句景象特點相近;B.該句意為“無邊沙漠結成百丈堅冰,天空中慘淡的愁云也好像凝固住了一般”,描繪的是沙漠雪景,給人慘淡清冷之感,與例句景象不符;C.該句意為“幾只早出的黃鶯爭棲向陽的暖樹,誰家新飛來的燕子忙著筑巢銜泥”,描繪的是春天萬物生機勃勃的景象,與例句景象不符;D.該句意為“敵兵滾滾而來,猶如黑云翻卷,城墻仿佛將要坍塌;我軍嚴待以來,陽光照耀鎧甲,一片金光閃爍”,描繪的是戰(zhàn)爭的緊張氣氛,與例句景象不符;故選A。26.本題考查對內容的理解。解答此題,首先要明確詩歌表現了作者對誘人的不舍之情,然后結合文章具體內容分析即可。這首詩雖然沒有直接表達對友人的不舍之情,但通過其他方式表達了深厚的情誼,是一首非常優(yōu)秀的送別詩。詩的前兩句“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描寫了送別之地的壯闊景象,為全詩奠定了豪邁的基調?!芭c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詩人直抒胸臆,表達了與友人離別的不舍,但這種不舍并沒有流于表面,而是蘊含在字里行間?!昂却嬷海煅娜舯揉彙笔沁@首詩的精華所在,詩人用夸張的手法,寫出了只要兩人心意相通,即使相隔天涯海角,也像是近在咫尺一般。這兩句詩不僅表達了詩人與友人之間的深厚情誼,也表現了詩人豁達的胸襟和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最后兩句“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詩人以勸慰友人的口吻,再次表達了自己的豁達之情。他勸友人不要在分別的路口上像小兒女一樣悲傷落淚,而應該以積極的心態(tài)面對未來。整首詩雖然沒有過多地描寫離別的場景和情感,但通過對壯闊景象的描繪、對友情的真摯表達以及對人生態(tài)度的積極展現,充分體現了詩人與友人之間的深厚情誼,是一首充滿真情實感、意境開闊、格調高昂的送別詩。據此任選角度分析作答即可。(十二)(2024·云南文山·模擬預測)閱讀下面兩首詩,完成下面小題。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27.下列對詩歌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這是一首送別詩?!俺顷I輔三秦,風煙望五津”寫出了送行的地點和友人要赴任的地方,寫景氣勢宏偉,寓不必傷別之意。B.“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表現了依依不舍的傷感之情。C.“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一掃離情別緒,把纏綿的兒女之情一筆撇開,代之以豁達樂觀的感情,表現了他不平凡的胸懷和抱負,給人以莫大的鼓舞和安慰。D.“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承上作結:既非遠別,又同為宦游,雖別而如此為鄰,別時不應有兒女之態(tài)。28.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中的“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與本詩的“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表現的都是對朋友的深厚情誼。請結合詩句內容,簡要說說兩位詩人各自是如何抒發(fā)內心情感的。【答案】27.B28.李白運用寄情于景和豐富的想象,將自己的愁心寄與明月,不僅表達了詩人對友人不幸遭遇的悲痛,更體現了詩人對友人遠謫的關懷與安慰;王勃通過對偶和夸張的修辭手法,以理性的議論展現了友情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的特點,體現出詩人的豁達胸襟,抒發(fā)了詩人對朋友的寬慰之情,以及只要心靈相通,即使相隔甚遠也仿佛近在咫尺的深厚情誼?!窘馕觥?7.本題考查詩歌內容的理解與賞析。B.“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我和你同樣遠離故土,宦游他鄉(xiāng);這次離別,只不過是客中之別,又何必感傷!作者在這里用兩人處境相同、感情一致來寬慰朋友,藉以減輕他的悲涼和孤獨之感,惜別之中顯現出詩人胸襟的闊大;故有離別之意但無傷感之情;故選B。28.本題考查情感主旨的對比閱讀。李白的“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運用寄情于景的手法,將自己的愁心寄與明月,隨風一起陪伴友人直到夜郎以西,詩人通過豐富的想象,用男女情愛的方式以抒寫志同道合的友情,給予抽象的“愁心”以物的屬性,它竟會隨人逐月到夜郎西。本來無知無情的明月,竟變成了一個了解自己,富于同情的知心人,她能夠而且愿意接受自己的要求,將自己對朋友的懷念和同情帶到遼遠的夜郎之西,交給那不幸的遷謫者。作者將自己的感情賦予客觀事物,使之同樣具有感情,也就是使之人格化,借明月以抒發(fā)旅思鄉(xiāng)愁懷舊念遠的感情,對好友進行由衷的勸勉、關懷和寬慰。王勃的“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則通過對偶和夸張的修辭手法,寫出了遠離分不開知己,只要同在四海之內,就是天涯海角也如同近處鄰居一樣,一秦一蜀又算得什么呢。詩句以理性的議論展現了友情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的特點,既闡明了只要心靈相通,即使相隔甚遠也仿佛近在咫尺的深厚情誼,又體現出詩人的樂觀豁達胸襟,抒發(fā)了詩人對朋友的寬慰之情,也道出了誠摯的友誼可以超越時空界限的哲理,給人以莫大的安慰和鼓舞。(十三)(2024·云南西雙版納·一模)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下面小題。望洞庭湖贈張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欲濟無舟楫,端居恥圣明。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29.對這首詩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A.首聯以望洞庭湖起興,實寫洞庭湖夏季水勢浩大無邊的景象,著重表達了對大自然的熱愛。B.頷聯的“蒸”和“撼”力重千鈞,寫出了洞庭湖的氣勢和聲勢。C.頸聯即景生情,吐露心事?!坝麧币徽Z雙關,既言無舟渡湖,又說無路出仕。D.本詩是一首投贈詩,寫得很委婉,通過寫景,襯托出詩人積極進取的精神狀態(tài)。30.本詩尾聯和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中的“持節(jié)云中,何日遣馮唐”都用到了哪種表現手法?這幾句詩分別傳達了作者怎樣的心愿?【答案】29.A30.表現手法:都用到了典故,本詩尾聯主要表達了作者想要進入政界為國效力,希望得到別人引薦的心愿;“持節(jié)云中,何日遣馮唐”主要表達了作者渴望得到朝廷重用,殺敵報國的心愿?!窘馕觥?9.本題考查對詩歌內的分析。A.選項中“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以望洞庭湖起興,實寫洞庭湖秋季水勢浩大無邊的景象,并非夏季。同時,首聯雖描繪了洞庭湖的壯闊景象,但并非著重表達了對大自然的熱愛,而是借此引出后文對仕途的向往和無法實現的苦悶。故選A。30.本題考查的是對詩句的對比賞析。“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意思:閑坐觀看別人辛勤臨河垂釣,只能白白羨慕別人得魚成功。出自典故“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設喻、用典。委婉地表達了作者希望張九齡能引薦自己;“持節(jié)云中,何日遣馮唐”這是詞人以魏尚自喻,意思是說,什么時候朝廷能像派馮唐赦免魏尚那樣起用自己呢?希望朝廷能派遣馮唐一樣的使臣,前來召自己回朝,得到朝廷的信任和重用,表達了自己渴望一展抱負殺敵報國,建功立業(yè)的雄心壯志。運用典故,使表達委婉含蓄。(十四)(2023·黑龍江綏化·中考真題)賞析杜甫的《石壕吏》,按要求回答問題。石壕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墻走,老婦出門看。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聽婦前致詞,三男鄴城戍。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zhàn)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30.(1)下列對古詩的理解有誤的一項是()A.詩的前四句寫“致詞”的由來,也交代了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和地點。B.“吏呼一何怒”,從“呼”“怒”中可見差役兇橫殘暴的形象。C.詩人憎恨統治階級壓迫人民的行徑,不滿那場平叛戰(zhàn)爭。D.這首古體詩主要內容是敘事性的,但又帶有比較強的抒情色彩。(2)從整首詩看,你覺得“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一句中的人物“泣”的原因是什么?從“如聞”二字中你感受到了杜甫怎樣的形象呢?【答案】(1)C(2)原因是:婆婆被拉走,公公不在家,丈夫又死了,孩子尚年幼,生活很貧困,苦不堪言,所以“泣”;形象是:關切人民痛苦的形象?!驹斀狻浚?)本題考查內容鑒賞。C.《石壕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的思想矛盾。詩人一向憎恨統治階級壓迫人民的行徑,但當前這場平叛戰(zhàn)爭是國家和民族的安危所系,大敵當前,人民應當為此做出犧牲。正是出于這種考慮,他贊揚老婦自請應役的精神,而對統治階級爪牙的殘暴只是含蓄地予以揭露;“不滿那場平叛戰(zhàn)爭”有誤;故選C。(2)本題考查內容理解。“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意思是:夜深了,說話的聲音逐漸消失,隱隱約約聽到低微斷續(xù)的哭泣聲?!捌钡脑蚴嵌嘀氐?;聯系“老翁逾墻走”可知,公公不在家;根據“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zhàn)死”“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可知,丈夫死了,孩子尚年幼;“出入無完裙”,表現了生活的貧困;根據“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可知,婆婆被拉走,苦不堪言;據此可總結“泣”的原因?!叭缏劇敝鸽[隱約約聽到;詩人難以入眠聽著動靜,展現了詩人關切人民痛苦的形象。(十五)(2024·湖南衡陽·二模)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下面小題。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唐·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欲濟無舟楫,端居恥圣明。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32.對此詩分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A.前四句寫景,扣望洞庭湖之題,后四句抒情,表贈張丞相之意。B.頷聯是描寫洞庭湖的名句。上句以“氣蒸”顯浩闊,下句以“波撼”顯氣勢。C.頸聯和尾聯以欲渡無舟、欲釣不能,抒發(fā)了有心入仕卻無人賞識的憂憤不平。D.這首詩意在表達希望能得到張九齡引薦,但在語言運用上卻十分委婉、含蓄。33.“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一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心情和愿望?【答案】32.C33.表現了詩人愿為國家效力,做一番事業(yè),希望能得到幫助和引薦的思想感情?!窘馕觥?2.本題考查詩歌賞析。C.有誤,三、四聯表明自己要找出路卻沒有人接引,正如想渡過湖去卻沒有船只一樣,說明自己目前雖然是個隱士,可是并非本愿,出仕求官還是心焉向往的,不過還找不到門路而已。“垂釣者”暗指當朝執(zhí)政的人物,其實是專就張丞相而言,表明是自己在野之身,不能追隨左右,替其效力,只有徒然表示欽羨之情罷了。故并沒有抒發(fā)憂憤不平的情感;故選C。33.本題考查詩句賞析。“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意思是坐看垂釣之人多么悠閑自在,可惜只能空懷一片羨魚之情。“垂釣者”喻指當朝執(zhí)政的人物,其實是專就張丞相而言。這最后兩句,意思是說,執(zhí)政的張大人啊,您能出來主持國政,我是十分欽佩的,不過我是在野之身,不能追隨左右,替你效力,只有徒然表示欽羨之情罷了。這幾句話,詩人巧妙地運用了“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的典故,婉轉地向張九齡表明了自己愿為國效力的心愿,希望張丞相予以引薦。(十六)(2024·云南昭通·一模)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下面小題。石壕吏杜甫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墻走,老婦出門看。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聽婦前致詞,三男鄴城戍。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zhàn)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34.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詩的前四句寫“致詞”的由來,也交代了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和地點。B.本詩是以“耳聞”為線索,按照時間順序(暮—夜—夜久—天明)來敘事的。C.“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睆膫让娣从沉死蠇D的命運。D.詩人憎恨統治階級壓迫人民的行徑,不滿那場平叛戰(zhàn)爭。35.把詩句中的“捉人”改為“征兵”好不好?請說明理由?!敬鸢浮?4.D35.不好。不說“征兵”,而說“捉人”,如實描繪了夜里差役到村子里抓人的情形,渲染出官吏如狼似虎的氣勢,揭露了官吏的蠻橫,表達了作者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窘馕觥?4.本題考查詩歌內容理解和辨析。D.“詩人憎恨統治階級壓迫人民的行徑,不滿那場平叛戰(zhàn)爭”表述錯誤,《石壕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詩人的思想矛盾。詩人一向憎恨統治階級壓迫人民的行徑,但當前這場平叛戰(zhàn)爭是國家和民族的安危所系,大敵當前,人民應當為此做出犧牲。正是出于這種考慮,他贊揚老婦自請應役的精神,而對統治階級爪牙的殘暴只是含蓄地予以揭露;“不滿那場平叛戰(zhàn)爭”有誤;故選D。35.本題考查對詩歌詞語的運用?!坝欣粢棺饺恕币馑际怯胁钜垡估飦韽娬鞅2徽f“征兵”“點兵”“招兵”而說“捉人”,已在如實描繪之中寄寓揭露、批判之意,寫出官吏們對待百姓的兇殘和霸道,揭露了封建統治者的殘暴,體現了戰(zhàn)爭給廣大人民帶來的深重災難,表達了詩人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蓳伺袛唷白饺恕币辉~更好。(十七)(2024·福建廈門·二模)閱讀下面兩首詩歌,回答問題。式微《詩經》式微,式微,胡不歸?微君之故,胡為乎中露?式微,式微,胡不歸?微君之躬,胡為乎泥中?石壕吏唐·杜甫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墻走,老婦出門看。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聽婦前致詞:三男鄴城戍。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zhàn)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36.(1)下列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兩首詩在句式和用韻上都比較自由,均屬于近體詩。B.《式微》通過詠嘆的方式、質問的語氣,含蓄抒情。C.《石壕吏》中作者歌頌了老婦勇于承擔苦難的精神。D.兩首詩都有較強的記敘和描寫以及作者的內心獨白。(2)請分析兩詩所表達的思想感情異同點?!敬鸢浮?1)C(2)不同:《式微》表達了作者對受奴役者的非人處境的同情?!妒纠簟繁磉_了對戰(zhàn)爭給百姓帶來巨大災難的深切同情;相同:都表達了對老百姓的同情和對統治者壓迫百姓的殘暴行徑的憎恨?!痉治觥浚?)本題考查對詩歌理解與賞析。A.有誤,兩首詩在句式和用韻上都比較自由,均屬于古體詩;B.有誤,《式微》通過反問的語氣抒情;并非是質問的語氣;D.有誤,《石壕吏》中沒有“作者的內心獨白”;故選C。(2)本題考查對詩人情感的把握。相同點:從內容上看,“微君之故,胡為乎中露?”“微君之躬,胡為乎泥中?”和“有吏夜捉人”“三男鄴城戍。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zhàn)死”“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描寫的都是苦于勞役的勞動人民的怨聲和對受奴役者的非人處境的同情。不同點:《式微》寫勞作一直到天黑而不得回家,在野露里、泥水中受罪。顯然,“胡不歸”是設問,整詩是滿腔不平的自問自答式的發(fā)泄。相當于“要不是這些當官的,怎么能這么晚了還回不了家”。由此看來,詩歌對統治者的滿腔憤懣,對受奴役者的非人處境充滿了同情。《石壕吏》是一首杰出的現實主義的敘事詩,寫了差吏到石壕村乘夜捉人征兵,連年老力衰的老婦也被抓服役的故事,揭露了官吏的殘暴和兵役制度的黑暗,對安史之亂中人民遭受的苦難深表同情。(十八)(2024·廣西·中考真題)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杜甫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俄頃風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里裂。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37.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詩歌開篇以比喻的手法生動寫出風吹茅屋、茅草紛飛的情形。B.詩人稱呼“南村群童”為“盜賊”,表明了他對群童的痛恨。C.“俄頃”兩句借描寫狂風停息的情景,營造深夜恬靜的氛圍。D.“嬌兒惡臥踏里裂”寫出了孩子睡相不好、蹬破被里的情狀。38.這首詩交織著詩人的種種痛苦和強烈的渴望,請根據詩歌內容寫出你的理解。【答案】37.D38.示例:杜甫在這首詩里描寫了他本身的痛苦,但他不是孤立地、單純地描寫他本身的痛苦,而是通過描寫他本身的痛苦來表現“天下寒士”的痛苦,來表現社會的苦難、時代的苦難。他也不僅僅是因為自身的不幸遭遇而哀嘆、而失眠、而大聲疾呼,在狂風猛雨無情襲擊的秋夜,詩人腦海里翻騰的不僅是“吾廬獨破”,而且是“天下寒士”的茅屋俱破。杜甫這種熾熱的憂國憂民的情感和迫切要求變革黑暗現實的崇高理想【解析】37.本題考查詩歌內容理解和辨析。A.有誤,“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中,一個“怒”字,把秋風擬人化,從而使下一句不僅富有動作性,而且富有濃烈的感情色彩——詩人好不容易蓋了這座茅屋,剛剛定居下來,秋風卻怒吼而來,卷起層層茅草,使得詩人焦急萬分,故采用“擬人”的手法。B.有誤,“忍能對面為盜賊”,意思是群童竟然忍心在他的眼前做盜賊。作者并不是真的痛恨他們,而是采用了夸張的手法,表達了詩人的無奈和辛酸;C.有誤,“俄頃風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這兩句詩描繪的是風停后烏云密布、天色昏暗的景象,而非“營造深夜恬靜的氛圍”;故選D。38.本題考查詩歌內容理解和情感把握。《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是唐代大詩人杜甫旅居四川成都草堂期間創(chuàng)作的一首歌行體古詩。此詩敘述作者的茅屋被秋風所破以致全家遭雨淋的痛苦經歷,抒發(fā)了自己內心的感慨,體現了詩人憂國憂民的崇高思想境界,是杜詩中的典范之作。全篇可分為四段,第一段寫面對狂風破屋的焦慮;第二段寫面對群童抱茅的無奈;第三段寫遭受夜雨的痛苦;第四段寫期盼廣廈,將苦難加以升華。前三段是寫實式的敘事,訴述自家之苦,情緒含蓄壓抑;后一段是理想的升華,直抒憂民之情,情緒激越軒昂。前三段的層層鋪敘,為后一段的抒情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如此抑揚曲折的情緒變換,充分體現了杜詩“沉郁頓挫”的風格。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不僅是一首描寫個人遭遇的詩歌,更深刻地反映了詩人對社會現實的深切關注和強烈的責任感。這首詩交織著詩人的種種痛苦和強烈的渴望:首先,詩中交織著詩人對自然災害的無奈和痛苦。秋風怒號,卷走了屋上的三重茅,使得詩人的茅屋破敗不堪。茅飛渡江,灑滿江郊,這些描繪都透露出詩人面對自然災害的無力和無奈。其次,詩中反映出詩人對群童搶茅的無奈和憤怒。群童公然抱茅入竹,唇焦口燥的詩人卻呼之不得,只能倚杖自嘆息。這里的“盜賊”一詞,實際上并非真的指群童為盜賊,而是詩人用夸張的手法來表達自己的憤怒和無奈。再次,詩中描繪了詩人生活的困苦。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里裂,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這些描繪都生動地展示了詩人生活的艱難和困苦,讓人深感同情。然而,盡管生活困苦,詩人仍然懷有憂國憂民的情懷。他渴望能有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這里的“寒士”并不單指詩人自己,而是指所有生活在困苦中的人們。詩人的這種胸懷和情懷,使得這首詩的意境更為深遠。最后,詩人在結尾處發(fā)出了強烈的呼喚:“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這種呼喚,既是對現實的控訴,也是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期待。詩人愿意為了天下寒士的幸福,寧愿自己受凍甚至死去,這種精神令人肅然起敬。綜上所述,《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是一首交織著痛苦和渴望的詩歌。它反映了詩人對自然災害、社會現實的深切關注,同時也展示了詩人憂國憂民、胸懷天下的高尚情操。據此概括作答即可。(十九)(2024·陜西西安·模擬預測)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下面小題。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節(jié)選)杜甫俄頃風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里裂。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39.下列詩句中,景物營造的氛圍與畫線句完全不同的一項是(
)A.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B.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C.小橋流水人家。(馬致遠《天凈沙·秋思》)D.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40.五一假期,同學們到杜甫草堂研學時看到了一尊清瘦微僂,手握書卷,蹙眉含淚,頭發(fā)稀疏的杜甫雕塑,請你結合初中階段學過的杜甫的詩(《望岳》《春望》《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分析雕塑中“手握書卷,蹙眉含淚”這個細節(jié)和哪一首詩最貼切,并說明理由?!敬鸢浮?9.C40.示例一:《春望》最貼切。安史之亂后,面對淪陷的山河,殘破的城池,杜甫因感時傷懷,思念家人,不禁流下了眼淚,手中握的是一封家書。雕塑的這個細節(jié)很好地表現了《春望》中杜甫所寫“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示例二:《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最貼切。晚年的杜甫年老體弱,窮困潦倒,但仍然關心民生疾苦,沒有忘記一個傳統文人的歷史擔當,他勇敢無畏地跳出了自己的人生困境,推已及人,要為天下寒士謀取溫暖。雕塑中的書卷代表杜甫作為讀書人,蹙眉含淚,對應《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的主旨?!窘馕觥?9.本題考查詩句的理解和分析?!岸眄楋L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寫傍晚秋雨之前的景色,預示了大雨即將來臨,渲染出一種暗淡愁慘的氛圍。A.詩句描寫的是瀚海上欄桿外有百丈高的堅冰,愁云慘淡,凝結在萬里長空。這里也傳達了一種寒冷、蕭條、凝重的氛圍,與畫線句的氛圍有一定的相似性。B.詩句描述的是煙霧與月光籠罩著寒冷的江水和白沙,船停泊在泰淮河畔靠近酒家的地方。這里營造了一種寧靜、朦朧、稍帶寒意的夜晚氛圍,與畫線句的氛圍略有相似之處。C.詩句描寫的是小橋下流水潺潺,旁邊有人家居住。這是一種溫馨、寧靜的鄉(xiāng)村景象,與畫線句的氛圍完全不同。D.詩句描寫的是楊花已經落盡,子規(guī)在啼叫,聽說到龍標要經過五溪。這里營造了一種凋零、落寞的氛圍,因為楊花落盡通常意味著春天已過,子規(guī)的啼叫常常帶有哀傷的意味。這種氛圍略顯悲傷,與畫線句的氛圍有相似之處。故選C。40.本題考查對詩歌內容的理解。本題要求分析杜甫草堂中的一尊雕塑與杜甫的哪一首詩最為貼切,并給出理由。這需要我們深入理解杜甫的詩歌內容,特別是《望岳》《春望》和《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的情感與意象,并將之與雕塑的細節(jié)進行比對。《望岳》中,杜甫以雄渾的筆觸描繪了泰山的巍峨與壯麗。詩中“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一句,將泰山自然之美與天地造化之神奇緊密相連,用“鐘”字擬人化,賦予了大自然以情感和選擇,而“割”字則生動地描繪出泰山高峻巍峨、仿佛能將昏曉之光切開的壯觀景象。這一對偶句,不僅展現了泰山的高大雄偉,更體現了詩人對自然之美的敬畏與贊嘆。全詩通過細膩的描寫與豪放的想象,傳達了詩人積極進取的人生態(tài)度和堅韌不拔的精神?!洞和分?,杜甫以深沉的筆觸描繪了戰(zhàn)亂時期長安城的破敗與荒涼。詩中“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一句,通過“破”與“在”、“春”與“深”的對比,形象地揭示了戰(zhàn)爭對國家的破壞和對自然生命的摧殘。其中“草木深”三個字,既描繪了戰(zhàn)后城市的荒蕪,也暗含了詩人內心的沉痛與凄涼。這一聯以簡潔而凝重的語言,抒發(fā)了詩人憂國思家的情感,以及對和平生活的向往與憧憬?!睹┪轂榍镲L所破歌》中,杜甫以真摯的情感和生動的描寫,記錄了自己的茅屋被秋風吹破的經歷。詩中“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一句,不僅表達了詩人對自己不幸遭遇的無奈與哀怨,更體現了他博大的胸懷和對天下寒士的深切同情。這一聯以豪放的想象和激昂的語調,展現了詩人憂國憂民的情懷和崇高的精神追求。由題干信息可知,雕塑中的“手握書卷”可能象征著杜甫作為詩人的身份和對文化的堅守;“蹙眉含淚”則生動地展現了詩人在國難之際的憂愁與無奈。故能符合杜甫詩人形象的詩歌可以選擇《春望》或《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示例一:《春望》最貼切:在《春望》中,杜甫描繪了一幅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凄涼景象。面對戰(zhàn)亂和國家的苦難,他深感痛惜和無奈,這種情感通過“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的詩句得以抒發(fā)。雕塑中杜甫“手握書卷,蹙眉含淚”的細節(jié),與詩中的情感表達高度契合。他手中的書卷可能正是一封未寄出的家書,寄托著他對家人的思念和擔憂。而蹙眉含淚的神情,更是直接表現了他在國難之際的深深憂慮和無盡悲傷。示例二:《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最貼切: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杜甫晚年的生活雖然困苦潦倒,但他依然心系天下,不忘憂國憂民。雕塑中杜甫“手握書卷,蹙眉含淚”的細節(jié),與這首詩的主旨相呼應。他手中的書卷代表了他作為讀書人的身份和使命,而蹙眉含淚則反映了他對天下蒼生的深深關切和憂慮。這種情感正是《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所表達的理想和追求,展現了杜甫博大的胸懷和崇高的精神境界。(二十)(2024·河南周口·三模)閱讀下面一首詩,完成下面小題。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節(jié)選)杜甫①俄頃風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里裂。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诎驳脧V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鳴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41.節(jié)選部分第①節(jié)的描寫很精彩,請你結合具體內容進行分析。42.畫線句和“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都表明詩人不懼“死”,請你分析其情感表達有何不同?!敬鸢浮?1.①前兩句描寫惡劣的天氣,寫出風定云起、天色昏暗的情景,給人大雨將至的壓抑之感。②后六句描寫生活環(huán)境,寫被子破爛冰冷、屋漏濕冷,令人悲憫,更覺苦寒。42.杜甫期盼更多屋子來庇護貧寒之士,表達的是舍己為人、至死不悔的偉大精神;文天祥為留取丹心而不懼死,表達的是以死明志、為國捐軀的民族氣節(jié)?!窘馕觥?1.本題考查詩句的理解和賞析?!岸眄曪L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的意思是:一會兒風停了,天空中烏云像墨一樣黑,深秋天空陰沉迷蒙漸漸黑下來了。語句運用環(huán)境描寫,一是實寫自然環(huán)境,交代了事件發(fā)展的具體時間并渲染了大雨將至的壓抑的氛圍;二是烘托出詩人暗淡愁慘的心境,為下文敘寫屋漏淋雨的內容和表達詩人憂國憂民的偉大胸襟做鋪墊。“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里裂”用比喻修辭,寫被子破爛冰冷,透出一個“寒”字,又以“嬌兒惡臥”映襯其間,更覺苦寒不堪。令人悲憫;“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用比喻修辭,形象生動地寫出秋雨連綿細密,從側面表現出詩人的生活十分凄苦。“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兩句,一縱一收。一縱,從眼前的處境擴展到安史之亂以來的種種痛苦經歷,從風雨飄搖中的茅屋擴展到戰(zhàn)亂頻繁、殘破不堪的國家;一收,又回到“長夜沾濕”的現實。憂國憂民,加上“長夜沾濕”,詩人自然不能入睡。后六句描寫生活環(huán)境,寫出被子破爛冰冷、屋漏濕冷,令人悲憫的境況,更覺苦寒。42.本題考查詩人情感的分析?!鞍驳脧V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意思是“如何能得到千萬間寬敞的大屋,普遍地庇覆天底下貧寒的讀書人讓他們喜笑顏開”,秋風、秋雨的威力,貧困、流離失所的生活,都沒能擊垮作者。面對這樣的現實,詩人從個人“長夜沾濕何由徹”的痛苦,聯想到風雨中千千萬萬衣食無著落的窮苦百姓,從沉思中振作起來,發(fā)出“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呼喊,表現了詩人推己及人,關心人民疾苦的博大胸懷和崇高理想。“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兩句詩的意思是說自古以來,人終不免一死。但死得要有意義,倘若能為國盡忠,死后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暗ば摹笔侵赋嗉t熾熱的心,一般以“碧血丹心”來形容為國盡忠的人?!昂骨唷笔侵笟v史典籍。古時在未有紙的發(fā)明之前,要記錄軍國大事,便只能刻寫在竹簡之上;但必須先用火把竹簡中的水分蒸發(fā)出來,這樣才方便刻寫,并可防蟲蛀;后人據此引申,把記載歷史的典籍統稱為“汗青”。該句借用反問,直抒胸臆,詩句中流露出對死亡的無畏,要用自己的對祖國的赤誠之心照耀史冊,進而表達了詩人誓死為國捐軀,不畏強敵,慷慨赴死的豪情壯志,表達了他深沉的愛國之心與崇高的民族氣節(jié)。(二十一)(2024·河南洛陽·二模)閱讀下面一首詩,完成下面小題。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杜甫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俄頃風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里裂。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43.本詩畫面感、鏡頭感極強,請描述“俄頃風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所展現的畫面。44.根據范仲淹在《岳陽樓記》中的觀點,杜甫算是“遷客騷人”還是“古仁人”?請結合詩歌內容談談你的看法?!敬鸢浮?3.不一會兒工未,風停了,天空中的烏云集結,像墨一樣黑,此時已是深秋,天色陰沉迷蒙,漸漸黑了下來。44.我認為杜甫是“古仁人”。杜甫不因個人的悲慘遭遇和困苦生活而悲觀消沉。而是推已及人,希望天下寒士都能安居樂業(yè),這正是范仲淹筆下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偉大情懷的體現。【解析】43.本題考查描繪詩句展現的畫面。描繪詩句需要理解詩句的意思?!岸眄曪L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意思是一會兒風停了,天空中烏云像墨一樣黑,深秋天空陰沉迷蒙漸漸黑下來了。作答時在理解句意的基礎上加上自己的想象和聯想運用通順的語言進行描繪即可。例如:過了一會兒,風停了,天空中的云像墨一樣黑,蕭瑟的深秋,天色陰沉迷蒙,漸漸黑了下來。44.本題考查理解詩歌內容和分析詩人的形象?!对狸枠怯洝分械摹斑w客騷人”因物而喜,因己而悲,把自己的得失放在心間;“古仁人”卻“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把自己的得失放在心上,而是“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把百姓的憂樂放在心頭。而杜甫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敘述自己的茅屋被秋風所破,以致全家遭雨淋的痛苦經歷,抒發(fā)了自己內心的感慨,但作者并沒有因此而頹廢消沉,而是由己及人,發(fā)出呼喊“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自己甘愿住在破屋受凍,但希望天下的寒士都能住在寬敞明亮的房子里,這體現了詩人憂國憂民的情懷。由此可以看出杜甫算是一個“古仁人”。(二十二)(2024·陜西西安·模擬預測)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下面小題。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節(jié)選)杜甫俄頃風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里裂。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45.下列詩句中與畫線句營造的氛圍最接近的一項是(
)A.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B.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C.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D.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46.小秦在對已學古詩詞進行分類時,將本詩放入《愁思·失意》一冊,你認為是否合適?請回顧全詩內容,簡要說說你的看法。【答案】45.B46.示例一:合適。本詩主要敘述了詩人秋風破屋、群童抱茅、屋破漏雨的經歷,寫出詩人凄惻愁慘的心境,詩人此時無疑是失意的。示例二:不合適。本詩雖描述了茅屋被秋風吹破的過程,表現詩人生活的不幸,但詩歌重點落在最后一段,主要表達的是詩人憂國憂民、心懷天下的寬廣胸襟和崇高理想,重點不是表達詩人自身的愁苦和失意。【解析】45.本題考查理解賞析詩句?!岸眄曪L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的意思是:一會兒風停了,天空中烏云像墨一樣黑,深秋天空陰沉迷蒙漸漸黑下來了?!霸颇薄跋蚧韬凇笨膳袛啻藭r是陰沉的天氣,即將下雨,“墨色”“昏黑”則通過顏色渲染了一種比較慘淡、凄苦的氛圍。A.“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的意思是:春潮伴著夜雨急急地涌來,渡口無人船只隨波浪橫漂。這里營造的是一種靜謐幽深的氛圍;B.“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的意思是:無邊沙漠結成百丈堅冰,憂愁的陰云凝結在長空。這里寫了冰天雪地的奇寒之景,以及天空中布滿暗淡的陰云,渲染了一片慘淡、凄苦的氛圍;C.“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的意思是:自古以來,人們遇到秋天都會感到凄涼和寂寥,我卻認為秋天要勝過春天。這里寫的是詩人不同于其他人的悲秋情懷,體現的是詩人積極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D.“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的意思是:眼看秋天到了,西北邊塞的風光和江南風光自然大不相同。頭頂的大雁又飛回南方衡陽去了,一點也沒有停留意思。通過寫西北邊塞風光和大雁又南飛,渲染了邊塞的荒涼和蕭瑟的氛圍;故選B。46.本題考查理解詩歌內容。作答時先表態(tài),合適或不合適。然后結合本詩中所體現出的情感來分析即可。例如:合適。本詩“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里裂。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寫了面對狂風破屋,天氣苦寒,詩人遭受夜雨的侵擾,身心俱疲,憂愁痛苦,最后“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期盼廣廈,希望貧苦大眾都能住上好的房子,正因為現實生活不得意,所以詩人才會有此愿望,因此這里又將苦難進行升華,更加凸顯出詩人的失意惆悵。又如:不合適。詩人在這首詩里描寫了他本身的痛苦,但他不是孤立地、單純地描寫他本身的痛苦,而是通過描寫他本身的痛苦來表現“天下寒士”的痛苦,來表現社會的苦難、時代的苦難。他也不僅僅是因為自身的不幸遭遇而哀嘆、而失眠、而大聲疾呼,在狂風猛雨無情襲擊的秋夜,詩人腦海里翻騰的不僅是“吾廬獨破”,而且是“天下寒士”的茅屋俱破。因此這首詩歌的重點不是表達詩人自身的愁苦和失意,重點是“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抒發(fā)作者憂國憂民的情感,表現了作者推己及人、舍己為人的高尚品格,以及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二十三)(2024·北京豐臺·二模)閱讀《賣炭翁》,完成下面小題。賣炭翁白居易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蓱z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夜來城外一尺雪,曉駕炭車輾冰轍。牛困人饑日已高,市南門外泥中歇。翩翩兩騎來是誰?黃衣使者白衫兒。手把文書口稱敕,回車叱牛牽向北。一車炭,千余斤,宮使驅將惜不得。半匹紅紗一丈綾,系向牛頭充炭直。47.根據你的理解,在下面橫線上填寫恰當的內容?!顿u炭翁》的序“苦宮市也”,表明此詩是要代百姓訴疾苦。詩人善用對比手法,表達諷喻之意。如:“兩鬢蒼蒼”與“十指黑”的顏色對比,將主人公①的形象直推到讀者眼前;“一車炭,千余斤”與“半匹紅紗一丈綾”在數量和重量上的懸殊,揭示了百姓“苦宮市”是因為②。48.詩中畫線句與《望岳》中“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都采用了問答的形式,但表達的內容和抒發(fā)的情感有所不同。請分別加以分析。【答案】47.示例:年老、勞苦受剝削之深重48.示例:“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通過問答強調老翁賣炭的微薄收入,只用于解決基本的溫飽問題,表達出詩人對百姓的深切同情;《望岳》的開篇問句“岱宗夫如何?”體現了詩人乍見泰山時的驚嘆仰慕之情;答句“齊魯青未了”則以泰山橫跨齊魯、青翠綿延的雄偉景象承接這一崇仰之情,表達了詩人對壯美山河的無限贊美?!窘馕觥?7.本題考查古詩內容理解分析。《賣炭翁》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表達了對宮市制度的揭露和批判。序中的“苦宮市也”點明了詩歌的主題,即詩中所描繪的賣炭翁的苦難是由于宮市制度帶給他的痛苦?!皟婶W蒼蒼”與“十指黑”的顏色對比,將主人公的年老、勞苦形象生動地呈現出來。兩鬢花白,顯示出主人公年紀已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零二五年度體育賽事官方賽事組織與管理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時尚配飾商標轉讓合同3篇
- 2025版木材加工廠租賃合同編制指南詳解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口腔醫(yī)院臨床路徑管理與優(yōu)化承包合同3篇
- 2025年度木門品牌授權與銷售合同
- 第3章 物質構成的奧秘【考題猜想】(解析版)-2023-2024學年九年級化學上學期期中考點大串講(滬教版全國)
- 課題申報參考:面向智能網聯混行交通路網的車道布局優(yōu)化研究
- 2025年度農家樂美食品牌授權與維權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版金融科技內部股東全部股權轉讓與業(yè)務布局合同4篇
- 二零二五版木方板材出口企業(yè)貿易融資合同樣本3篇
- 人教版八年級數學下冊舉一反三專題17.6勾股定理章末八大題型總結(培優(yōu)篇)(學生版+解析)
- 2024屆上海高考語文課內古詩文背誦默寫篇目(精校版)
- DL-T5024-2020電力工程地基處理技術規(guī)程
- 2024年度-美團新騎手入門培訓
- 初中數學要背誦記憶知識點(概念+公式)
- 駕照體檢表完整版本
- 農產品農藥殘留檢測及風險評估
- 農村高中思想政治課時政教育研究的中期報告
- 20100927-宣化上人《愣嚴咒句偈疏解》(簡體全)
- 4-熔化焊與熱切割作業(yè)基礎知識(一)
- 單元教學評一體化設計的探索與實踐以統編語文教材四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為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