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學習筆記 《西方經濟學(微觀部分)》(第6版)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1-155_第1頁
考研學習筆記 《西方經濟學(微觀部分)》(第6版)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1-155_第2頁
考研學習筆記 《西方經濟學(微觀部分)》(第6版)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1-155_第3頁
考研學習筆記 《西方經濟學(微觀部分)》(第6版)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1-155_第4頁
考研學習筆記 《西方經濟學(微觀部分)》(第6版)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1-155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9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規(guī)劃教材,是我國眾多高校采用的經濟學優(yōu)秀教材,也被眾多高校(包括科研機構)指定為提供免費下載,免費升級):1.高鴻業(yè)《西方經濟學(微觀部分)》(第6版)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附2.高鴻業(yè)《西方經濟學(微觀部分)》【教材精講+考研真題解析】講義與視頻課程【303.高鴻業(yè)《西方經濟學(微觀部分)》(第5版)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課后習題+章4.高鴻業(yè)《西方經濟學(宏觀部分)》(第6版)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附5.高鴻業(yè)《西方經濟學(宏觀部分)》【教材精講+考研真題解析】講義與視頻課程【306.高鴻業(yè)《西方經濟學(宏觀部分)》(第5版)配套題庫【名??佳姓骖}+課后習題+章本書是高鴻業(yè)《西方經濟學(微觀部分)》(第6版)教材的配套e書,嚴格按照高鴻業(yè)《西方經濟學(微觀部分)》(第6版)教材內容進行編寫,共分11章,主要包括以下內容:(1)整理名校筆記,濃縮內容精華。每章的復習筆記以高鴻業(yè)主編的《西方經濟學(微觀部分)》(第6版)為主,并結合國內外其他微觀經濟學經典教材對各章的重難點進行了整(2)解析課后習題,提供詳盡答案。本書參考大量相關輔導資料對高鴻業(yè)主編的《西方經濟學(微觀部分)》(第6版)的所有課后習題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和解答,并對相關重要知(3)精選部分名校近年考研真題。為了強化對重要知識點的理解,本書精選了名校近年考(4)名??佳姓骖}名師精講及點評【5小時視頻講解】,輔導名師鄭炳老師精講指定高鴻業(yè)《西方經濟學(微觀部分)》教材為考研參考書目的名校考研真題,并予以精彩點評,指(5)最新筆記和課后習題答案,可免費升級獲得。本e書每年都會進行修訂完善,補充最|經濟類()提供全國各高校經濟類專業(yè)考研考博輔導班【同門師兄師姐一對一輔導(網授)、網授精講班等】、3D電子書、3D題庫(免費下載,免費升級)、全套資料(歷年真題及答案、筆記講義等)、經濟類國內外經典教材名師講堂、考研教輔圖加研究生入學考試指定考研考博參考書目為高鴻業(yè)主編的《西方經濟學(微觀部分)》的考1.視頻講解:高清視頻名師獨家講解經典考題2.720度立體旋轉:好用好玩的全新學習體驗3.質量保證:每本e書都經過圖書編輯隊伍多次反復修改,年年升級4.免費升級:更新并完善內容,終身免費升級5.功能強大:記錄筆記、答案遮擋等十大功能(1)e書閱讀器——工具欄豐富實用【為考試教輔量身定做】(2)便箋工具——做筆記、寫反饋【獨家推出】(3)答案遮擋——先看題后看答案,學習效果好【獨家推出】6.品種齊全:包括全部資格職稱考試、、主要包括:資格職稱e書、、,共2萬余種,每天新上線約30種e書,每天下載約1萬次。()是一家為全國各類考試和專業(yè)課學習提供輔導方案【保過班、網授班、3D電子書、3D題庫】的綜合性學習型視頻學習網站,擁有近100種考試(含418個考試科目)、194種經典教材(含英語、經濟、管理、證券、金融等共16大類),合計近萬小時的面授班、網授如您在購買、使用中有任何疑問,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竭誠為您服務!全國熱線:(8:30~次日0:30),(8:30~次日0:30)(經濟類)編輯部經濟學考研有深入研究,《西方經濟學考研真題與典型題詳解》(微觀部分、宏觀部分)、經濟學考研強化班內部講義——要點精編、考題透析及名師點評(微觀部分、宏觀部分)等第一部分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第2章需求、供給和均衡價格第3章消費者選擇第4章生產函數第6章完全競爭市場第7章不完全競爭的市場第8章生產要素價格的決定第9章一般均衡論和福利經濟學第10章博弈論初步第11章市場失靈和微觀經濟政策第二部分名??佳姓骖}名師精講及點評[視頻講解]十八、信息不完全和不對稱第一部分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1.經濟學的定義(1)稀缺經濟學所說的稀缺是指在給定的時間內,相對于人的需求(欲望)而言,經濟資源的供給總(2)資源的有效配置人們如何進行選擇來使稀缺的或有限的資源生產各種商品和服務2.經濟學的基本問題(1)生產什么產品,各生產多少?面對稀缺的經濟資源,人類需要權衡各種需求的輕重緩(2)用什么方法去生產?由于各種生產要素一般都有很多用途,各種生產要素之間也大多不盡相同。經濟社會必須在各種可供選擇的資源組合中,確定哪一種組合是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生產方法。(3)生產出來的產品如何在社會成員之間進行分配?因為資源存在稀缺性,沒有人能獲得他想要的一切,因此每個社會都必須建立某種機制來分配產品。(4)何時生產?何時生產是指資源利用的時間配置,即發(fā)展計劃。正因為資源的稀缺性,所以必須做好動態(tài)規(guī)劃,以達到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目的。這四個問題被稱為資源配置問題。不同的社會經濟制度解決這四個基本經濟問題的方式是不二、經濟學的分析方法1.規(guī)范分析和實證分析實證分析研究實際經濟體系是怎樣運行的,它對經濟行為做出有關的假設,根據假設分析和陳述經濟行為及其后果,并試圖對結論進行檢驗。簡言之,實證經濟學回答了“是什么”的問規(guī)范分析是從一定的社會價值判斷標準出發(fā),根據這些標準,對一個經濟體系的運行進行評價,并進一步說明一個經濟體系應當怎樣運行,以及為此提出相應的經濟政策。簡言之,規(guī)2.靜態(tài)分析、比較靜態(tài)分析和動態(tài)分析靜態(tài)分析:在均衡分析中,一般假定自變量是已知和固定的,來考察因變量達到均衡狀態(tài)的條件和在均衡狀態(tài)下的情況。比較靜態(tài)分析:對變化前后自變量條件下的因變量進行比較,但不考察從原均衡狀態(tài)到新均衡狀態(tài)的變化過程。動態(tài)分析:在引進時間變化序列的基礎上,研究不同時點上的變量的相互作用在均衡狀態(tài)的形成和變化過程中所起的作用,考察在時間變化過程中均衡狀態(tài)的實際變化過程。3.均衡分析與邊際分析在經濟分析中,均衡指的是這樣一種狀態(tài):各個經濟決策主體(如消費者、廠商等)所做出的決策正好相容,并且在外界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每個人都不愿意再調整自己的決策,從而不再改變其經濟行為。均衡分析包括局部均衡分析和一般均衡分析。在均衡狀態(tài)下,當事人決策的最優(yōu)化是通過邊際分析實現的。三、微觀經濟學與宏觀經濟學1.微觀經濟學的研究對象微觀經濟學是經濟學的一個重要分支,又被稱為“小經濟學”。它以單個經濟單位(居民戶、廠商及單個產品市場等)為研究對象,研究單個經濟單位的經濟行為,以及相應的經濟變量的單項數值如何決定。微觀經濟學的核心問題是價格問題,主要內容包括價格理論、消費者行為理論、生產理論、成本理論、廠商均衡理論、收入分配理論、福利經濟學以及一般均衡理論等。微觀經濟學對個體經濟單位的考察,是在三個逐步深入的層次上進行的。第一個層次是分析單個消費者和單個生產者的經濟行為。它分析單個消費者如何進行最優(yōu)的消費決策以獲得最大的效用,單個生產者如何進行最優(yōu)的生產決策以取得最大的利潤。第二個層次是分析單個市場的價格決定。這種單個市場價格的決定,是作為單個市場中所有消費者和所有生產者的最優(yōu)經濟行為的共同作用的結果而出現的。第三個層次是分析所有單個市場價格的同時決定,這種決定是作為所有單個市場相互作用的結果而出現的。顯然,微觀經濟分析所涉及的經濟變量都是個量,也正是從這個意義上,它才被稱為微觀經濟學或個量分析。2.宏觀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業(yè)的經濟資源總量的使用情況是如何決定著一國的總產量(國民收入)或就業(yè)量;二是產品3.微觀經濟學與宏觀經濟學的聯系和區(qū)別微觀經濟學采取個量分析的方法,它假定資源利用已解1.西方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是什么?人的欲望和需求是無窮無盡的,而滿足這些需要的經濟資源(包括它們生產的產品)在一定便使用稀缺的或有限的資源來生產各種商品和服務并把它們分配2.人類歷史上的資源配置方式有哪幾類?哪一類的經濟效率較高?答:(1)迄今為止,人類歷史上的資源配置方式主要有以下四種類型:(2)上述四種類型的資源配置方式中,市場經濟的經濟效率較高。市場機制是解決資源優(yōu)3.為什么西方微觀經濟學又稱為價格理論,西方宏觀經濟學又稱為國民收入決定理論?答:(1)微觀經濟學以單個經濟單位(家庭、企業(yè)和單個產品市場)為考察對象,運用個(2)宏觀經濟學以整個國民經濟活動作為考察對象,運用總量分析方法,研究社會總體經4.略述西方經濟學的雙重性質。你認為應當怎樣正確對待西方經濟學?答:(1)西方經濟學的雙重性質(2)對西方經濟學應持有的正確態(tài)度5.你能舉出一些正確借鑒西方經濟學取得成果的例子和誤解或誤用它造成受損的例子嗎?1.稀缺(scarcity)(中央財大2000研)答:經濟學所說的稀缺是指在給定的時間內,相對于人的需求(欲望)而言,經濟資源的供資源(包括物質資源和人力資源)有限,這種有限的且為獲取它必須付出某種代價的物品,資源(土地、勞動、資本品,如機器、技術知識)來生產各種商品并把它們分配給不同的社2.規(guī)范分析(復旦大學2000研;云南大學2008研)它回答這樣的問題:為什么要做出這種選擇,而不做出另一種選擇?不同于實證分析的是,這些規(guī)范前提,甚至接受那些被實證分析的嚴密性所掩蓋著的錯誤規(guī)范,那么,無論在實證3.均衡(中山大學2002研)4.比較靜態(tài)分析(山東大學2011研)1.為什么稀缺性是產生經濟問題的根源?(中山大學2003研)答:(1)稀缺性指人們的欲望總是超過了能用于滿足欲望的資源的狀態(tài)。這里的稀缺不是(2)稀缺性是客觀存在的。人類之所以有經濟行為,之所以要從事生產、分配、交換、消(3)由稀缺性產生的經濟問題主要有:第一,生產什么。面對稀缺的經濟資源,人們需要2.談談經濟學中的靜態(tài)分析、比較靜態(tài)分析和動態(tài)分析。(社科院研究生院2003研)(1)靜態(tài)分析是指考察在既定的條件下某一經濟事物在經濟變量的相互作用下所實現的均衡狀態(tài)。例如,在均衡價格決定模型中,在需求曲線和供給曲線給定的情況下,二者的交點即為均衡點,此時的價格為均衡價格,此時的數量為均衡數量,沒有外力的情況下均衡點不再發(fā)生變化,這就是靜態(tài)分析。(2)比較靜態(tài)分析是指考察當原有的條件或外生變量發(fā)生變化時,原有的均衡狀態(tài)會發(fā)生什么變化,并分析比較新舊均衡狀態(tài)。例如,在均衡價格決定模型中,當外生變量的變化使得需求曲線或供給曲線的位置發(fā)生移動時,均衡點的位置也會隨之發(fā)生變化,對新舊均衡點的分析比較就是比較靜態(tài)分析。(3)動態(tài)分析是指在引進時間變化序列的基礎上,研究不同時點上變量的相互作用在均衡狀態(tài)的形成和變化過程中所起的作用,考察在時間變化過程中均衡狀態(tài)的實際變化過程。例如,蛛網模型就是一個典型的動態(tài)分析。3.試述馬歇爾經濟學說的特點。(北師大2003研)答:馬歇爾經濟學說的特點包括:(1)馬歇爾經濟學說的最大特點是它是集新舊經濟學之大成的折衷主義。馬歇爾在否定古典經濟學的基礎上,吸收和利用邊際學派等的方法論和理論觀點,對舊的供求論、生產費用論、資本生產力論、節(jié)制論等經濟理論加以改造,綜合成一個新的理論體系。(2)馬歇爾經濟學說的理論體系,是以人的主觀心理因素為基礎的。馬歇爾認為人類從事經濟活動無非是基于兩種動機的行為:追求“滿足”,促進人類的經濟行為;避免“犧牲”,制約人類的經濟行為。(3)運用所謂“連續(xù)原理”分析社會經濟現象。連續(xù)原理是指各種社會經濟現象之間沒有明確的嚴格區(qū)別,它們之間存在連續(xù)的關系。馬歇爾認為各種經濟現象都是互相決定的,沒有起決定作用的東西。(4)運用邊際增量分析方法分析各種經濟因素之間的關系。馬歇爾認為,產品的生產、交換和分配同產品的“邊際增量”之間存在一定的連續(xù)的函數關系。同時,馬歇爾還把邊際增量的分析方法運用在價值論和分配論上,甚至推廣到其他經濟問題上,如生產過程中各類資源的配置、各生產要素相互配合的替代原則等。(5)運用局部均衡分析方法來分析相反經濟力量之間的關系。馬歇爾認為,動態(tài)均衡雖然是經濟學研究的最終目標,但它比靜態(tài)均衡更為復雜,況且近代生活的正常狀態(tài)是靜態(tài)而不是動態(tài)的,所以靜態(tài)均衡應是經濟研究的起點和基礎。依據此觀念,馬歇爾把各種經濟指標的數量,特別是價格和分配份額的決定都歸結為相反力量相互沖擊和制約而形成的均勢問題。馬歇爾經濟學說中的許多內容都成了現代微觀經濟學的基石,但是也存在與現實不符,需進一步改善的地方。簡述西方經濟學的發(fā)展歷程。(蘭州大學2009研)答:西方經濟學從它的產生一直到現在,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演化和發(fā)展過程,大致經歷了重商主義、古典經濟學、新古典經濟學、凱恩斯主義以及后凱恩斯主義階段。現對各個階段簡單介紹如下:(1)重商主義重商主義盛行于15~17世紀中期。該學派的主要觀點是:“黃金白銀是財富的象征,認為財富的積累必須借助于商業(yè)貿易的發(fā)展,一個國家應該在國與國之間的貿易上鼓勵出口,限制進口”。該學派專注于流通領域的研究。(2)古典經濟學古典經濟學主導的時間段大致為17世紀中葉到19世紀70年代,代表人物為亞當·斯密、大(3)新古典經濟學新古典經濟學輝煌的時期為19世紀70年代到20世紀30年代,代表人物有英國的杰文斯、奧地利的門格爾、法國的瓦爾拉斯(三人被稱為邊際三杰)。將古典經濟學推向成熟的則是??怂沟拇碜鳌秲r值與資本》以及薩繆爾森的《經濟學分析基礎》的代表作為馬歇爾1890年出版的《經濟學原理》。該學派起源于杰文斯、門格爾、瓦爾拉(4)凱恩斯主義(5)后凱恩斯主義后凱恩斯主義興起于20世紀70年代,代表人物有貨幣數量論集大成者弗里德曼、理性預期創(chuàng)始人盧卡斯等人。20世紀70年代出現經濟停止增長、失業(yè)加劇的滯脹局面,打破了凱恩第2章需求、供給和均衡價格1.微觀經濟學的研究對象(1)單個消費者和單個生產者的經濟行為;(2)單個市場的均衡價格的決定;(3)所有單個市場均衡價格的同時決定。經濟活動的人所采取的經濟行為都是力圖以自己的最小經濟代價3.對微觀經濟學的鳥瞰微觀經濟學理論體系的框架如圖2-1所示。咖、茶葉土地的地租消費者的需求消費者行為理論生產者行為理論圖2-1產品市場和生產要素市場的循環(huán)流動圖就微觀經濟學而言,整個內容就是論證斯密的“看不見的手”原理,這也就是一般均衡理論的場和要素市場的均衡。產品市場的均衡就是均衡價格理論,也就是圖2-1鳥瞰圖的上半部分,而要素市場的均衡就是圖2-1鳥瞰圖下半部分所描繪的。消費者行個框架。1.需求的概念一種商品的需求是指消費者在一定時期內在各種可能的價格品的數量。2.影響需求的因素一種商品的需求數量是由許多因素共同決定的。其中主要的因素有:(1)商品的自身價格。一般說來,一種商品價格越低,需求量就會越大。(2)消費者的收入水平。對于多數商品來說,當消費者的收入水平提高時,就會增加對商(3)相關商品的價格。當一種商品本身的價格保持不變,而和它相關的其他商品的價格發(fā)生變化時,這種商品本身的需求量也會發(fā)生變化。(4)消費者的偏好。當消費者對某種商品的偏好程度增強時,該商品的需求量就會增加。相反,偏好程度減弱,需求量就會減少。(5)消費者對商品的價格預期。當消費者預期某種商品的價格在將來某一時期會上升時,就會增加對該商品的現期需求量;當消費者預期某商品的價格在將來某一時期會下降時,就會減少對該商品的現期需求量。3.需求的表示方式需求可以用需求表、需求曲線和需求函數等形式加以表示。(1)需求函數式中,α、β為常數,且α、β>0。該函數所對應的需求曲線為一條直線。(2)需求表商品的需求表是一張表示某種商品的各種價格水平和與各(3)需求曲線4.需求規(guī)律(1)需求規(guī)律是指在影響需求的其他因素既定的條件下,商品的需求量與其價格之間存在(2)需求曲線的形狀。需求規(guī)律是對一般情況和一般商品而言的,需求曲線在通常情況下5.需求量的變動和需求的變動(1)需求量的變動變動。它在圖上反映為需求曲線上的點移動,如圖2-2所示。在其他由P下降到P,則需求由&增加到8,這種情況就是需求量的變動。圖2-2需求量的變動(2)需求的變動在商品價格不變的條件下,由于其他因素變動所引起的該商品的需求數量的變動稱為需求的變動。它在圖上反映為需求曲線向左或向右移動。比如,當收入普遍增加時,人們對同等價格商品的需求量增加,需求曲線向右移動,如圖2-3所示。從圖2-3中可以發(fā)現,價格沒有發(fā)生變化,但是由于收入的增加導致同等價格下的需求量增加。圖2-3需求的變動1.供給的概念一種商品的供給是指生產者在一定時期內在各種可能的價格下愿意而且能夠提供出售的該種商品的數量。它有兩個基本條件:一是廠商要有生產和供給的欲望,沒有生產和供給的欲望就形成不了供給;二是廠商要有供給能力,沒有供給能力也形成不了供給。2.影響供給的因素一種商品的供給數量取決于多種因素的影響,其中主要的因素有:(1)商品的自身價格。一般說來,一種商品的價格越高,生產者提供的產量就越大。相反,商品的價格越低,生產者提供的產量就越小。(2)生產的成本。在商品自身價格不變的條件下,生產成本上升會減少利潤,從而使得商品的供給量減少。相反,生產成本下降會增加利潤,從而使得商品的供給量增加。(3)生產的技術水平。在一般的情況下,生產技術水平的提高可以降低生產成本,增加生產者的利潤,從而生產者會提供更多的產量。(4)相關商品的價格。在一種商品的價格不變,而其他相關商品的價格發(fā)生變化時,該商品的供給量會發(fā)生變化。(5)生產者對未來的預期。如果生產者對未來的預期看好,如預期商品的價格會上漲,生產者在制定生產計劃時就會增加產量供給。如果生產者對未來的預期是悲觀的,如預期商品的價格會下降,生產者在制定生產計劃時就會減少產量供給。3.供給的表示方式(1)供給函數供給函數2-f(P)表示一種商品的供給量和商品價格之間存在著一一對應的關系。一般地,為了簡化分析,常常假定其他因素均不發(fā)生變化,僅考慮一種商品的價格變化對其供給量的影響,即把一種商品的供給量只看成是這種商品價格的函數,則供給函數就可以表示為:線性供給函數的通常形式為:式中,6、為常數,且6、>0。與該函數相對應的供給曲線為一條直線。(2)供給表商品的供給表是一個表示某種商品的各種價格和與各種價格相對應的該商品的供給數量之間關系的數字序列表。(3)供給曲線一般情況下,供給曲線表現出向右上方傾斜的特征,即供給曲線的斜率為正值。它們都表示商品的價格和供給量成同方向變動的規(guī)律。但是,經濟活動中也存在著特例,比如說勞動、土地、資本的供給曲線。4.供給規(guī)律(1)供給規(guī)律是指,在影響供給的其他因素既定的條件下,商品的供給量與其價格之間存在著正向的依存關系,即商品價格上升,供給量增加;商品價格下降,供給量減少。(2)供給曲線的形狀。一般地,供給曲線是向右上方傾斜的,斜率為正值。但也有例外:第一,某些只能以手工,單件生產的商品,由于生產技術的發(fā)展和規(guī)模經營,使成本銳減且大批量供給成為現實,這時雖然商品價格下降,廠商仍愿意供給更多的商品。在這種情況下,供給曲線表現為向右下方傾斜,斜率為負值。第二,當工資水平上升到一定程度,勞動者的基本生活需要得到滿足后,文化娛樂、教育、休息等就更為重要,這時隨著工資水平的提高,勞動的供給可能保持不變甚至減少。第三,某些商品的價格小幅度升降時,供給按正常情況變動;大幅度升降時,人們因不同的預期而采取不同的行動,如待價而沽,進而引起供給的不規(guī)則變化。后兩種情況的供給曲線可能表現為不規(guī)則的形狀。5.供給量的變動與供給的變動(1)供給量的變動在其他條件不變情況下,由商品的價格變動所引起的該商品的供給數量的變動稱為供給量的變動。它在圖上反映為供給曲線上的點移動,如圖2-4所示。在其他條件不變情況下,價格由P下降到P,則供給由&減少到2,這種情況就是供給量的變動。圖2-4供給量的變動(2)供給的變動商品的供給量增加,供給曲線向右移動,如圖2-5所示。從圖2-5中可以發(fā)現,價格沒有發(fā)圖2-5供給的變動1.均衡的含義2.均衡價格的決定點對應的價格為均衡價格,對應的產量為均衡產量。此時,市場出清(market-clearing)。圖2-6均衡價格的決定如果價格位于P(高于均衡價格),由此形成了超額供給8-Q?。由于大量商品的積壓,商品的價格必然下降,向均衡點E運動。如果價格位于P(低于均衡價格),由此形成了通過上述分析,均衡價格的決定實質上是市場經濟運作三大機制(價爭機制)作用的結果,其具體路徑如下:供給>需求=價格↓一企業(yè)利潤↓生產一供給<需求一價格個一企業(yè)利潤個一生產個.…=供給=需求一均衡價格3.均衡價格的變動(1)需求變動的影響(2)供給變動的影響(3)需求和供給同時變動的影響(4)供求定理4.均衡價格理論的運用(1)支持價格(2)限制價格1.彈性的一般含義領域,是用來說明經濟變量間某變量(因變量)對另一變量(自變量)變化的敏感程度。在式中,為彈性系數;△X、AY分別為變量X、Y的變動量。2.需求價格彈性(1)含義和計算公式(2)需求價格彈性:弧彈性簡單地說,它表示需求曲線上兩點之間的彈性。假定需求函數為Q-f(P),AQ和△P分別表示需求量和價格的變動量,表示需求價格彈性系數,則需求價格弧彈性的公式為:(3)需求價格彈性:點彈性②需求價格點彈性的幾何意義線性需求曲線價格點彈性的幾何意義如圖2-7所示,線性需求曲線分別與縱坐標和橫坐標相交于A、B兩點,令C點為該需求曲線上的任意一點。從幾何意義看,根據價格點彈性的線性需求曲線上的任何一點的彈性,都可以通過由該點出發(fā)向價格軸或數量軸引垂線的方法來求得。圖2-7線性需求曲線的點彈性非線性需求曲線的點彈性的幾何意義如圖2-8所示,A點的彈性系數仍用ADAC表示。先過該點作切線,將該切線視為線性需求曲線,然后再用線性需求曲線點彈性幾何解公式求解。圖2-8非線性需求曲線上點彈性的測定(4)需求價格彈性的分類不同商品的需求價格彈性系數也不同,它包括五種情形:①需求完全無彈性。當e|-0時,需求完全無彈性,無論價格怎樣變動,需求量都不會變動。其需求曲線是與縱軸平行的一條垂線,如圖2-9(c)所示。②缺乏彈性。|e.|<1,即需求缺乏彈性,它表示需求量變動的比率小于價格變動的比率,即價格每升降1%,需求量變動的百分率小于1%,生活必需品,如糧、油等大多屬于此類型。③單位彈性。。|e|=1,即需求是單位彈性,它表示需求量與價格按同一比率發(fā)生變動,即價格每升或降1%,需求量就相應減或增1%。其需求曲線為直角雙曲線。價格每升降1%,需求量變動的百分率大于1%。奢侈品和價格昂貴的享受性勞務多屬于此⑤需求彈性無窮大。當ke|=0時,需求彈性無窮大,在既定的價格水平上,需求量是無限的。其需求曲線是與橫軸平行的一條水平線,如圖2-9(b)所示。(5)線性需求曲線上的點彈性的特征點彈性系數值就越小。這一特征在圖2-9(a)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圖2-9線性需求曲線點彈性的五種類型(6)需求價格彈性和廠商的銷售收入由于TR=PQ,所以對于,>1的富有彈性的商品,降低價格會增加廠商的銷售收入,相反,提高價格會減少廠對于,<1的缺乏彈性的商品,降低價格會使廠商的銷售收入減少,相反,提高價格會使廠對于=1的單位彈性的商品,降低價格或提高價格對廠商的銷售收入都沒有影響。將=和:=0這兩種特殊情況考慮在內,商品需求價格彈性和廠商的銷售收入之間的綜合關系如表2-1所示。表2-1需求價格彈性和銷售收入降價增加減少同比例于價格的下降而減少既定價格下,收益可以無限增加,因此,減少增加同比例于價格的上升而增加收益會減少為零,故(7)影響需求價格彈性的因素影響需求價格彈性的因素是很多的,其中主要有以下幾個:①商品的可替代性。一般說來,一種商品的可替代品越多,相近程度越高,則該商品的需求價格彈性往往就越大;相反,該商品的需求價格彈性往往就越小。②商品用途的廣泛性。一般說來,一種商品的用途越是廣泛,它的需求價格彈性就可能越大;相反,用途越是狹窄,它的需求價格彈性就可能越小。③商品對消費者生活的重要程度。一般說來,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價格彈性較小,非必需品的需求價格彈性較大。④商品的消費支出在消費者預算總支出中所占的比重。消費者在某商品上的消費支出在預算總支出中所占的比重越大,該商品的需求價格彈性可能越大;反之,則越小。⑤所考察的消費者調節(jié)需求量的時間。一般說來,所考察的調節(jié)時間越長,則需求價格彈性就可能越大。3.需求收入彈性(1)需求收入彈性的含義與計算公式需求收入彈性表示在一定時期內消費者對某種商品需求量的變動對于消費者收入量變動的反應程度?;蛘哒f,它表示在一定時期內當消費者的收入變化百分之一時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變化的百分比。它是商品需求量的變動率和消費者收入量的變動率的比值。假定某商品的需求量Q是消費者收入水平M的函數,即Q-f(M),則該商品的需求收入彈性公式為:或者(2)需求收入彈性與商品分類如果某種商品的需求收入彈性系數是正值,即>0,表示隨著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費者對此種商品的需求量隨之增加,該商品即稱為正常品。若正常品的需求收入彈性系數大于1,則為奢侈品;若正常品的需求收入彈性系數小于1,則為必需品。如果某種商品的需求收入彈性系數是負值,即<0,表示隨著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費者對此種商品的需求量反而下降,該商品即稱為劣等品。(3)恩格爾定律恩格爾定律指出:在一個家庭或在一個國家中,食物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隨著收入的增加而減少。用彈性概念來表述恩格爾定律可以是:對于一個家庭或一個國家來說,富裕程度越高,則食物支出的收入彈性就越小;反之,則越大。4.需求交叉價格彈性(1)需求交叉價格彈性的含義與計算公式需求交叉價格彈性表示在一定時期內一種商品需求量的變動對于它的相關商品的價格變動的反應程度?;蛘哒f,它表示在一定時期內當一種商品的價格變化百分之一時所引起的另一供給價格點彈性的公式為:(2)供給價格彈性的分類①?=0,完全無彈性,其供給曲線是與縱軸平行的一條垂線。如極其稀缺、珍貴、無法復制的商品。②:<1,供給缺乏彈性,供給量變動的幅度小于價格變動的幅度。③:=1,供給為單位彈性,供給量變動的幅度等于價格變動的幅度。這也是現實中一種極端的情況。④:>1,供給富有彈性,供給量變動的幅度大于價格變動的幅度。⑤:=,供給彈性無窮大,其供給曲線是與橫軸平行的一條水平線。這是商品出現嚴重過剩時的情形。(3)影響供給價格彈性的因素①生產的難易程度。一般而言,在一定時期內,容易生產的產品,其供給價格彈性大;較難生產的產品,其供給價格彈性小。②生產規(guī)模和規(guī)模變化的難易程度。生產規(guī)模大的資本密集型企業(yè),其產品的供給價格彈性小;而規(guī)模較小的勞動密集型企業(yè),其產品的供給價格彈性大。③成本的變化。如果隨著產量的提高,只引起單位成本的輕微提高,供給價格彈性就大;如果單位成本隨著產量的提高而明顯上升,則供給價格彈性就小。④時間的差異、廠商生產能力、對未來價格的預期等都會影響供給價格彈性。1.穩(wěn)定均衡、亞穩(wěn)定均衡和不穩(wěn)定均衡經濟學根據均衡狀態(tài)的穩(wěn)定與否,將均衡區(qū)分為穩(wěn)定均衡、亞穩(wěn)定均衡和不穩(wěn)定均衡。就均衡價格模型而言,穩(wěn)定均衡指的是任何脫離均衡狀態(tài)的變動都會引起市場力量的自發(fā)作用從而推動其回到均衡狀態(tài);亞穩(wěn)定均衡指的是產生脫離均衡狀態(tài)的變動后,市場既不會使其自動回到均衡狀態(tài),也不會進一步偏離原始均衡點;不穩(wěn)定均衡指的是產生脫離均衡狀態(tài)的變動后,市場會推動其進一步偏離均衡點。2.蛛網模型需求不存在時滯,即商品的本期產量決定于前一期的價格P,即供給函數為2-f(PA),商品本期的需求量決定于本期的價格P,即需求函數為-f(P)。具體地,蛛網模型式中,α、β、6和?均為常數,且均大于零。設初期價格為B,容易推導得出。又因為在市場均衡時,均(1)收斂型蛛網,則P→P。。這說明,隨著時間t的增加,如果/<β,即需求曲線比供給曲線平緩,或者說需求彈性大于供給彈性,則實際價格P將以越來越小的幅度圍繞均衡(2)發(fā)散型蛛網當t→0,,則P→。這說明,隨著時間1的增加,如果7>β,即需求曲線比供給曲線陡峭,或者說需求彈性小于供給彈性,則實際價格P將以越來越大的幅度圍繞均衡價格P上下波動,最終無窮大偏離均衡價格,實現不穩(wěn)定均衡。把這種模型稱為發(fā)散型蛛(3)封閉型蛛網D當t→0,,則上為常數。這說明,隨著時間【的增加,如果=P,即需求曲線與D供給曲線一樣平緩或陡峭,或者說需求彈性等于供給彈性,則實際價格P將以相同的幅度圍繞均衡價格P上下波動,既不進一步偏離,也不逐步逼近均衡價格,最終實現亞穩(wěn)定均1.已知某一時期內某商品的需求函數為Q2-50-SP,供給函數為C--10+5P。(1)求均衡價格P和均衡數量,并作出幾何圖形。(4)利用(1)、(2)和(3),說明靜態(tài)分析和比較靜態(tài)分析的聯系和區(qū)別。(5)利用(1)、(2)和(3),說明需求變動和供給變動對均衡價格和均衡數量的影響。解:(1)將需求函數Q-50-SP和供給函數--10+5P代入均衡條件8=0,有:②比較靜態(tài)分析是考察當原有的條件發(fā)生變化時,原有的均衡狀態(tài)會發(fā)生什么變化,并分析比較新舊均衡狀態(tài)。也可以說,比較靜態(tài)分析是考察在一個經濟模型中外生變量變化時對內生變量的影響,并分析比較由不同數值的外生變量所決定的內生變量的不同數值,以(2)為例加以說明。在圖2-11中,由均衡點馬變動到均衡點?,就是一種比較靜態(tài)分析。它表示當需求增加即需求函數發(fā)生變化時對均衡點的影響。比較新、舊兩個均衡點馬和E可以看到:由于需求增加導致需求曲線右移,最后使得均衡價格由6上升為7,同時,均衡數量由20增加為25。也可以這樣理解比較靜態(tài)分析:在供給函數保持不變的前提下,由于需求函數中的外生變量發(fā)生變化,即其中一個參數值由50增加為60,從而使得內生變量的數值發(fā)生變化,其結果為,均衡價格由原來的6上升為7,同時,均衡數量由原來的20增加為25。類似地,利用(3)及其圖2-12也可以說明比較靜態(tài)分析方法的基本要點。(5)由(1)和(2)可見,當消費者收入水平提高導致需求增加,即表現為需求曲線右移時,均衡價格提高了,均衡數量增加了。由(1)和(3)可見,當技術水平提高導致供給增加,即表現為供給曲線右移時,均衡價格下降了,均衡數量增加了。總之,一般地有,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需求變動分別引起均衡價格和均衡數量的同方向的變動;供給變動引起均衡價格的反方向的變動,引起均衡數量的同方向的變動。2.假定表2-2是需求函數=3-1在一定價格范圍內的需求表:表2-2某商品的需求表價格(元)12345需求量0(1)求出價格2元和4元之間的需求的價格弧彈性。(2)根據給出的需求函數,求P=2元時的需求的價格點彈性。(3)根據該需求函數或需求表做出幾何圖形,利用幾何方法求出P=2元時的需求的價格點彈性。它與(2)的結果相同嗎?解:(1)根據中點公即價格2元和價格4元之間的需求價格弧彈性為=15。(2)當P=2時,^=5-1273=3,所以,有:(3)根據該需求函數可得線性需求曲線如圖2-13所示。由圖2-13,P=2時的需求價格點顯然,用幾何方法計算出的彈性值與(2)中根據定義公式求出的結果是相同的。價格(元)234562468顯然,在此利用幾何方法求出的P=3時的供給價格點彈性系數和(2)中根據定義公式求出的結果是相同的,都是,=1.5。4.圖2-15中有三條線性的需求曲線AB、AC、AD。(1)比較a、b、0三點的需求的價格點彈性的大小。圖2-15需求的價格點彈性(2)根據求需求價格點彈性的幾何方法,同樣可推知:分別處于三條不同的線性需求曲線上的a、、◎三點的需求價格點彈性是不相等的,且有<d]<。其理由在于:在8點有:5.利用圖2-16比較需求的價格點彈性的大小。圖2-16需求的價格點彈性進一步,可得:觀察并分析以上計算過程及其結果可發(fā)現,當收入函數M-aQ2(其中a>0且為常數)時,則無論收入M為多少,相應的需求收入點彈性恒等于由此可見,一般地,對于冪指數需求函數而言,其需求價格點彈性總等于冪指數的絕對值N。而對于線性需求函而言,其需求收入點彈性總是等于1。8.假定某商品市場上有100個消費者,其中,60個消費者購買該市場的商品,且每個消費者的需求的價格彈性均為3;另外40個消費者購買該市的商品,且每個消費者的需求的價格彈性均為6。求:按100個消費者合計的需求的價格彈性系數是多少?解:個人需求價格彈性與市場需求價格彈性之間的關系為:市場需求價格彈性可視為消費者在市場需求量的份額乘其需求價格彈性之和。數學證明如下(假設有兩個消費者):本題中,可將這100個消費者分為兩類,其中60個需求價格彈性相同的消費者視為一類,需求價格彈性為3,所占市場需求份額為;其中40個需求價格彈性相同的消費者視為一類,需求價格彈性為6,所占市場需求份額為。因此,這100個消費者合起來的需求價格9.假定某消費者的需求的價格彈性=13,需求的收入彈性w=2.2。求:P=200-Qa,對B廠商的需求曲線為=30-;兩廠商目前的銷售量分別為&=50,(3)如果B廠商追求銷售收入最大化,那么,你認為B廠商的降價是一個正確的行為選擇解:(1)關于A廠商:關于B廠商:(2)令B廠商降價前后的價格分別為P和碼,且A廠商相應的需求量分別為8和8,根P=300-0.5Q,=300-0.5×100=250=300-0.5Q=300-0.5×1(3)由(1)可知,B廠商在P=250時的需求價格彈性為=5,也就是說,對B廠商產顯然,TR,<TRS,即B廠商降價增加了它的銷售收入,所以,對于B廠商的銷售收入最大化的目標而言,它的降價行為是正確的。11.假定某商品的需求的價格彈性為1.6,現售價格為P=4。求:該商品的價格下降多少,才能使得銷售量增加10%?解:設該商品價格下降△P時才能使得銷售量增加10%。由需求價格點彈性計算公式有:即該商品價格下降0.25時才能使得銷售量增加10%,此時商品價格為3.75。12.利用圖闡述需求的價格彈性的大小與廠商的銷售收入之間的關系,并舉例加以說明。答:需求價格彈性指需求量變化的百分率與價格變化的百分率之比,它用來測度商品需求量變動對于商品自身價格變動反應的敏感性程度。商品的需求價格彈性與提供該商品的廠商的銷售收入之間存在著密切的關系,歸納如下:(1)對于,>1的富有彈性的商品,降低價格會增加廠商的銷售收入,相反,提高價格會減少廠商的銷售收入,即廠商的銷售收入與商品的價格成反方向的變動。這是因為,當>1時,廠商降價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增加率大于價格的下降率,這意味著價格下降所造成的銷售收入P·Q值是增加的。相反,在廠商提價時,最可用圖2-18(a)予以描述。圖2-18(a)中需求曲線上a、b兩點之間是富有彈性的,兩點之間的價格變動率引起一個較大的需求量的變動率。具體地看,當價格為P,需求量為8時,銷售收入P·Q相當于矩形OPaQ的面積;當價格為啟,需求量為8:時,銷售收入P·Q相當于矩形OPbQ:的面積。售收入增加;若廠商從b點運動到@點,則提價的結果會使銷售收入減少??梢耘e例說明這種情況。假設某商品的-2。開始時,商品的價格為10元,需求是100,廠商的銷售收入=10元×100=1000元。當商品的價格上升1%,即價格為10.10元時,由于=2,所以,相應的需求量的下降率為2%,即需求量下降為98,廠商的銷售收入=10.10(2)對于<1的缺乏彈性的商品,降低價格會使廠商的銷售收入減少,相反,提高價格會使廠商的銷售收入增加,即銷售收入與商品的價格成同方向的變動。其原因在于:<1時,說明這種情況。圖2-18(b)中需求曲線上a、b兩點之間的需求是缺乏彈性的,兩點之間價格變動率引起一個較小的需求量的變動率。價格分別為P和P時,銷售收入分別為矩形即由a點運動到◎點時,銷售收入是減少的;相反,當廠商提價,即由點運動到a點時,(3)對于=1的單位彈性的商品,降低價格或提高價格對廠商的銷售收入都沒有影響。這是因為,當-1時,廠商變動價格所引起的需求量的變動率和價格的變動率是相等的。這如圖2-18(c)所示。圖2-18(c)中需求曲線上a、b兩點之間為單位彈性。價格為P時的銷售收入即矩形OPaQ的面積等于價格為P時的銷售收入即矩形OPbQ?的面積。顯然,不管廠商是因降價由a點運動到點,還是因提價由點運動到a點,其銷售收入量是不變的。圖2-18需求價格彈性與銷售收入13.利用(教材中)圖2-1簡要說明微觀經濟學的理論體系框架。微觀經濟學便完成了對教材中圖2-1中上半部分所涉及的關于產品市場的內容的研究。為了這樣,微觀經濟學便完成了對教材中圖2-1中下半部分所涉及關于中,存在著一組價格(PR-Pn)使得經濟中所有的陛個市場同時實現供求相等的均衡狀一、名詞解釋1.需求價格彈性(武漢大學2002、2004研;江西財大2004研;電子科技大學2006研;廈門大學2008研;社科院研究生院2010研;財政部財科所2012研)增加;如果需求價格彈性小于1,即商品是缺乏彈性的,該商品銷售總收益與價格變動是同方向的,即總收益隨價格的提高而增加,隨價格的降低而減少。如果需求價格彈性等于1,2.經濟人(中央財大2005研復試;中南大學2005研)3.恩格爾定律(北師大2001研;東北大學2004研;財政部財科所2004研;對外經貿大學2006研;華東理工大學2006研;南京大學2007研;中南財大2009研;中央財大2010研)4.蛛網模型(對外經貿大學2004研;中南財大2010研;中南大學2010研)答:蛛網模型是運用彈性原理解釋某些生產周期較長的商品在失去均衡時發(fā)生的不同波動情況的一種動態(tài)分析理論。古典經濟學理論認為,如果供給量和價格的均衡被打破,經過競爭,均衡狀態(tài)會自動恢復。蛛網模型卻證明,按照古典經濟學靜態(tài)下完全競爭的假設,均衡一旦被打破,經濟系統并不一定自動恢復均衡。與均衡價格決定模型不同的是,蛛網模型是一個動態(tài)模型。它假定商品的本期產量取決于前一期的價格P,即供給函數為2-f(P),并根據需求彈性、供給彈性的不同,可以蛛網模型解釋了某些生產周期較長的商品的產量和價格的波動的情況,對實踐具有一定的指導作用。但是,這個模型還是一個很簡單的和有缺陷的模型,需要進一步的完善。5.需求收入彈性(武漢大學2003、2012研;華中科大2008、2010研;中國青年政治學院2010研)答:需求收入彈性表示在一定時期內消費者對某種商品的需求量的變動對于消費者收入量變動的反應程度?;蛘哒f,它表示在一定時期內當消費者的收入變化百分之一時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變化的百分比。如果用?x表示需求收入彈性系數,用M和△M分別表示收入和收入的變動量,Q和AQ表示需求量和需求量的變動量,則需求收入彈性公式為:在影響需求的其他因素既定的前提下,可以通過需求收入彈性系數值來判斷該商品是必需品、奢侈品還是劣等品。如果某種商品的需求收入彈性系數是大于1,即>1,表示消費者對商品需求量增加的幅度大于收入水平上升幅度,則該商品為奢侈品;如果某種商品的需求收入彈性小于1,即<1,表示消費者對商品需求量增加的幅度小于收入水平上升幅度,則該商品為必需品;如果某種商品的需求收入彈性小于0,即<0,表示隨著收入水平的提供,消費者對此種商品的需求反而下降,則該商品為劣等品。1.什么叫理性人假設?試舉兩例說明微觀經濟學是建筑在這個假設基礎上的。(人大2005答:(1)所謂的“理性人”或者“經濟人”的假設是對在經濟社會中從事經濟活動的所有人的基本特征的一個一般性的抽象。它是指每一個從事經濟活動的人都是利己的,也可以說,每一個從事經濟活動的人所采取的經濟行為都是力圖以自己的最小經濟代價去獲得最大經濟利益。經濟學家認為,在任何經濟活動中,只有這樣的人才是“合乎理性的人”,否則,就是非理性的人。(2)“合乎理性的人”的假設條件是微觀經濟分析的基本前提,它存在于微觀經濟學的所有不同的理論之中。①以效用論為例,每一個理性的消費者都在追求自身效用的最大化。在這個基礎上,產生了基數效用論的邊際效用分析方法和序數效用論的無差異曲線分析方法,來確定達到消費者均衡時的條件。邊際效用分析法認為實現消費者均衡的條件是在某一特定期間內,消費者在各種商品的消費中,其所支出的最后一元錢所獲取的邊際效用皆相等:。而序數效用論通過無差異曲線和預算線來確定最佳的消費組合點,即在該點上要滿足②再有一個例子是生產論中廠商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具體而言表現在既定成本下的產量最大化和既定產量下的成本最小化,因此廠商會在滿足這個條件下進行生產。2.需求曲線斜率與需求價格彈性的關系。(中央財大2005研復試;華南理工大學2012研)答:需求價格彈性指需求量相對價格變化作出的反應程度,即商品價格變化百分之一所引起的該商品需求量變化的百分比。需求曲線的斜率是指價格和需求量的實際變化量之比。之所以用需求價格彈性而不是斜率作為反映程度的衡量工具,是因為當所使用的單位發(fā)生變化時,需求曲線的斜率就取決于所涉及的單位及其變化。需求曲線斜率與需求價格彈性的關系為:(1)需求價格彈性反映了需求曲線陡峭或平緩的程度。(2)當需求曲線所涉及的單位相同并且按同一比例繪制需求曲線時,通過某一點的需求曲線越平坦,需求價格彈性就越大;通過某一點的需求曲線越陡峭,需求價格彈性就越小。(3)當需求曲線為線性需求曲線時,線性需求曲線上的所有點都具有相同的斜率。但是,在該線性需求曲線中點的上方,需求富有彈性;在該線性需求曲線中點的下方,需求缺乏彈性;在該線性需求曲線中點,需求具有單位彈性。由此可見,直接把需求曲線的斜率和需求價格彈性等同起來,是錯誤的。嚴格區(qū)分這兩個概念,不僅對于線性需求曲線的點彈性,而且對于任何形狀的需求曲線的弧彈性和點彈性來說,都是有必要的。3.針對春節(jié)火車票一票難求的現象,請你用供求理論分析其中的原理,并據此提出解決的辦法。(西南財大2013研)答:(1)一票難求現象的經濟學解釋春節(jié)是中國傳統團圓的節(jié)日,大量外在務工人員都會選擇回家過年,而鐵路交通是返鄉(xiāng)的主要交通選擇,因此春節(jié)火車票的市場需求曲線向右平行移動的幅度很大。然而,修建新的鐵路在短期內是不容易完成的,因此,供給曲線是垂直的。在春節(jié)期間會加開一些列車來緩解供需矛盾,但是通過這種措施新增的火車票供給是非常有限的,因此,供給曲線向右移動幅度是非常小的,從而使得需求遠超于供給,出現一票難求。圖2-19一票難求現象如圖2-19所示,在春節(jié)期間,火車票的需求曲線由向右移動到。供給曲線由到,可以發(fā)現增加的座位數為,而價格由上漲到。然而由于春節(jié)期間,相對于汽車票和飛機票,火車票的價格一般比較穩(wěn)定不會上漲,因而價格會保持在,此時形成巨大的超額需求,因而會出現一票難求的現象。(2)一票難求現象的解決辦法①從供給方面,增加火車座位供給,例如多修鐵路,多加臨時車,也可以增加車廂的長度等等,同時適當的調整汽車和飛機票價,引導部分乘客選用汽車或飛機等出行方式,改善鐵路運輸的集中擁擠現象。②從需求方面,減少對地域的不平衡發(fā)展,使得更多的外出務工人員能夠在家鄉(xiāng)附近工作,從而減少春節(jié)期間對火車的需求。另外改善外出務工人員在外地過節(jié)的環(huán)境,適當予以補貼,使更多的人選擇在工作地過年或錯開回家的時間,同樣可以減少和緩解對火車票的需求。三、計算題1.已知某商品的需求方程和供給方程分別為:=14-3P,Q,=2+6P。試求該商品的均衡價格,以及均衡時的需求價格彈性和供給價格彈性。(武漢大學2006研)此時,需求價格彈性為:2.設現階段我國居民對新汽車需求的價格彈性是=-1.2,需求的收入彈性是=3.0,計(1)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價格提高3%對需求的影響;(2)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收入提高2%對需求的影響;(3)假設價格提高8%,收入增加10%。2002年新汽車的銷售量為800萬輛。利用有關彈性系數估算2003年新汽車的銷售量。(華中科大2003研;武漢大學2009研)解:(1)由需求價格彈性可知:即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如果價格提高3%,則需求將下降3.6%。,=3.0代入可得:因此,其他條件不變,收入提高2%時,需求增加6%。(3)假設價格提高8%,收入增加10%。2002年新汽車的銷售量為800萬輛。則有:AQ'=(-12×8%+3.0×10%)×800=(萬輛)即2003年新汽車的銷售量為800+163.2=963.2(萬輛)。3.假設某商品的市場需求函數為8-a-bP(a>0,b>0)。(1)求市場價格為B時的需求價格彈性。(2)當a=3,b=15時,需求價格彈性為1.5,求市場價格和需求量。(3)求出價格上升能夠帶來市場銷售額增加的市場價格范圍。(遼寧大學2012研)解:(1)當市場價格為P時,需求價格彈性為:(3)根據銷售收入與需求價格彈性間的關系可知:當需求價格小于1時,價格上升可使銷售收入上升。即有:因此,當時,價格上升能帶來銷售額的增加。俗話說:“谷賤傷農”,即糧食豐收反而會帶來農民收入的下降,請分析背后的經濟學原因,并說明政府在農業(yè)領域可以發(fā)揮哪些作用。(清華大學2005研;湖南大學2007研;北航2009研;南京財經大學2010研)答:(1)“谷賤傷農”的含義“谷賤傷農”指風調雨順時,農民收獲的糧食數量增加,但是賣糧收入反而減少的現象。該現象的經濟學邏輯是: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條件下,糧食豐收使得糧食價格下降,并且糧食價格下降的程度大于糧食產量增加的程度。造成“谷賤傷農”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在于農產品往往是缺乏需求彈性的商品。以圖2-20來具體說明。圖2-20中的農產品的需求曲線D是缺乏彈性的。農產品的豐收使供給曲線由S的位置向右平移至S的位置,在缺乏彈性的需求曲線的作用下,農產品的均衡價格大幅度地由星下降為P。由于農產品均衡價格的下降幅度大于農產品的均衡數量的增加幅度,最后致使農民總收入量減少,總收入的減少量相當于圖2-20中矩形OPEQ和OPE?Q?的面積之圖2-20谷賤傷農(3)政府在農業(yè)領域可以發(fā)揮的作用第3章消費者選擇1.效用的概念2.基數效用和序數效用(1)基數效用論?;鶖敌в谜撜哒J為,效用如同長度、重量等概念一樣,可以具體衡量并(2)序數效用論。序數效用論者認為,效用僅是次序概念,而不是數量概念。在分析商品(3)基數效用論與序數效用論的比較無差異曲線中。②使用的分析方法不同?;鶖敌в谜撌褂肕U,即在預算約束下求效用值的最大化作為工具;而序數效用論則使用無差異曲線、預算線作為分析工具。③均衡條件的表二、邊際效用分析1.總效用與邊際效用的概念及其數學表達公式總效用是指消費者在一定時間內從一定數量的商品的消費中所得到的效用量的總和。假定消費者對一種商品的消費數量為Q,則總效用函數為:邊際效用是指消費者在一定時間內增加一單位商品的消費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相應的邊際效用函數為:當商品的增加量趨于無窮小,即AQ→0時有:2.邊際效用遞減規(guī)律(1)邊際效用遞減規(guī)律的內容邊際效用遞減規(guī)律是指在一定時間內,在其他商品的消費數量保持不變的條件下,隨著消費者對某種商品消費量的增加,消費者從該商品連續(xù)增加的每一消費單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邊際效用是遞減的。(2)邊際效用遞減的原因一是生理或心理的原因,人的欲望雖然多種多樣、永無止境,但由于生理等因素的限制,就每個具體的欲望滿足來說則是有限的。最初欲望最大,因而消費第一單位商品時得到的滿足也最大。隨著商品消費的增加,欲望也隨之減少,從而感覺上的滿足程度遞減,以致當要滿足的欲望消失時還增加消費的話,反而會引起討厭的感覺。二是設想物品有多種多樣的用途,并且各種用途的重要程度不同,人們總會把它先用于最重要的用途,也就是效用最大的地方,然后才是次要的用途,故后一單位的物品給消費者帶來的滿足程度或效用水平一定小于前一單位。3.貨幣的邊際效用基數效用論者認為,貨幣如同商品一樣,也具有效用。商品的邊際效用遞減規(guī)律對于貨幣也同樣適用。但是,在分析消費者行為時,基數效用論者又通常假定貨幣的邊際效用是不變的。4.消費者均衡(1)消費者均衡的含義消費者均衡是研究單個消費者如何把有限的貨幣收入分配在各種商品的購買中以獲得最大的效用。也可以說,它是研究單個消費者在既定收入下實現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條件。這里的均衡是指消費者實現最大效用時既不想再增加、也不想再減少任何商品購買數量的一種相對靜止的狀態(tài)。(2)消費者均衡的條件如果消費者的貨幣收入水平是固定的,市場上各種商品的價格是已知的,那么,消費者應該使自己所購買的各種商品的邊際效用與價格之比相等,即消費者應使自己花費在各種商品購買上的最后一元錢所帶來的邊際效用相等。變的貨幣的邊際效用。以x1、X?、…、X分別表示種商品的數量,MU?、MU?、…、MU分別表示種商品的邊際效用,則消費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條件可以用公式表示為:RX?+PX?+PX.-15.需求曲線的推導基數效用論者以邊際效用遞減規(guī)律和建立在該規(guī)律上的消費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條件為基礎推導消費者的需求曲線。商品的需求價格是指消費者在一定時期內對一定量的某種商品所愿意支付的最高價格?;鶖敌в谜撜哒J為,商品的需求價格取決于商品的邊際效用:一單位商品的邊際效用越大,消費者為購買這一單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價格就越高。由于邊際效用遞減規(guī)律,隨著消費者對商品消費量的連續(xù)增加,每一單位商品的邊際效用是遞減的,因此消費者所愿意支付的價格也是遞減的。這意味著,建立在邊際效用遞減規(guī)律上的需求曲線是向右下方傾斜的。購買一種商品的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條件:對任何一種商品來說,隨著需求量的不斷增加,邊際效用MU是遞減的。于是,為了保證均衡條件的實現,在貨幣的邊際效用2不變的前提下,商品的需求價格P必然與MU同比例遞減。三、無差異曲線分析1.關于消費者偏好的幾個假定偏好是指消費者對任意兩個商品組合所做的一個排序。經濟學家對消費者偏好提出以下幾個基本假定:(1)偏好的完全性。偏好的完全性指消費者總是可以比較和排列所給出的不同商品組合。(2)偏好的非飽和性。如果兩個商品組合的區(qū)別僅在于其中一種商品的數量不同,則消費者總是偏好于含有這種商品數量較多的那個商品組合。即就商品(goods)而非厭惡品(bads)而言,人們希望是多多益善。(3)偏好的可傳遞性。如果消費者對A的偏好大于B,對B的偏好大于C,那么對A的偏好就大于C。(4)偏好的單調性。如果一個消費組合所包含的每種商品的數量至少同另—個消費組合的一樣多,那么,這個消費組合至少同另一個消費組合一樣好。(5)偏好的凸性。這里的凸性是指無差異曲線是凸的。之所以要假定消費者的偏好是凸狀的,是因為在大多數情況下各種商品是搭配消費的。正常情況下,消費者總是會愿意用一種商品去換取另外的商品,最終消費各種商品的一部分,而不是單獨一種。偏好和偏好假定為借助無差異曲線分析消費者行為提供了條件。2.無差異曲線(1)無差異曲線的含義無差異曲線是用來表示消費者偏好相同的兩種商品的所有組合的曲線?;蛘哒f,它是表示能夠給消費者帶來相同的效用水平或滿足程度的兩種商品的所有組合的曲線。如圖3-1所示,在同一條無差異曲線上的點代表了消費者認為無差異的所有可能的消費組合。圖3-1無差異曲線圖(2)無差異曲線的基本特征①在同一坐標平面上的任何兩條無差異曲線之間,可以有無數條無差異曲線。離原點越遠的無差異曲線代表的效用水平越高,離原點越近的無差異曲線代表的效用水平越低。②在同一坐標平面上的任何兩條無差異曲線不會相交。③無差異曲線向右下方傾斜,且凸向原點。3.邊際替代率及其遞減法則(1)商品的邊際替代率的含義和計算商品的邊際替代率是指在維持效用水平不變的前提下,消費者增加一單位某種商品的消費數量時所需要放棄的另一種商品的消費數量。商品1對商品2的邊際替代率的定義公式為:當商品數量的變化趨于無窮小時,則商品的邊際替代率公式為:(2)邊際替代率的幾何意義無差異曲線上某一點的邊際替代率就是無差異曲線在該點的斜率的絕對值。(3)商品的邊際替代率遞減規(guī)律在維持效用水平不變的前提下,隨著一種商品的消費數量的連續(xù)增加,消費者為得到每一單位的這種商品所需要放棄的另一種商品的消費數量是遞減的。4.無差異曲線的特殊形狀無差異曲線的形狀可以表明人們用一種商品替代另一種商品的愿意程度?,F實中可能還存在以下兩種極端情況:(1)完全替代型偏好的無差異曲線。完全替代品指兩種商品之間的替代比例是固定不變的情況。因此,在完全替代的情況下,兩商品之間的邊際替代率就是一個常數,相應的無差異曲線是一條斜率不變的直線。(2)完全互補型偏好的無差異曲線。完全互補品指兩種商品必須按固定不變的比例同時被使用的情況。因此,在完全互補的情況下,相應的無差異曲線為直角形狀。5.預算線(1)預算線的含義與數學公式表達預算線又稱為預算約束線、消費可能線或價格線,表示在消費者的收入和商品的價格給定的條件下,消費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購買到的兩種商品的各種組合。(2)預算線的變動圖3-2預算線的變動線與:軸的截距發(fā)生變化,如圖3-2(c)所示。圖3-3消費者的均衡1.價格變化的影響(1)價格—消費曲線價格為星,相應的預算線為AB,它與無差異曲線相切于效用最大化的均衡點寫。如果差異曲線U?相切于均衡點馬。如果商品1的價格再由個繼續(xù)下降為,相應的預算線由隨著商品1的價格不斷變化,可以找到無數個諸如、E和寫那樣的均衡點,它們的軌跡就圖3-4價格—消費曲線和消費者的需求曲線(2)消費者的需求曲線由消費者的價格—消費曲線可以推導出消費者的需求曲線。在圖3-4(a)中的均衡點與,商品的價格為,則商品1的需求量為。在均衡點,商品1的價格由下降為F,則商品1的需求量由增加為。在均衡點馬,商品1的價格進一步由壁下降為,則商品1的需求量由i再增加為。根據商品1的價格和需求量之間的這種對應關系,把每一個眉數值和相應的均衡點上的X1數值繪制在商品的價格—數量坐標圖上,便可以得到單個消費者對商品1的需求曲線x=f(R),如圖3-4(b)所示。2.收入變化的影響(1)收入—消費曲線系的消費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點的軌跡。如圖3-5所示,在圖3-5(a)中,隨著收入的不斷增加,預算線由AB移至A'B再移至AB",于是,形成了三個不同收入水平下的消費者效用點的軌跡,這便是圖3-5(a)中的收入—消費曲線。圖3-5(a)的收入—消費曲線是向右上方傾斜的,它表示:隨著收入水平的增加,消費者對商品1和2的需求量都是增加的。在圖3-5(b)中,采用與圖3-5(a)中類似的方法,隨著收入水平的連續(xù)增加,描繪出了另一條收入—消費曲線。但是圖3-5(b)中的收入—消費曲線是向后彎曲的,它表示:隨著收入水平的增加,消費者對商品1的需求量開始是增加的,但當收入上升到一定水平之后,消費者對商品1的需求量反而減少了。圖3-5收入—消費曲線(2)恩格爾曲線恩格爾曲線表示消費者在每一收入水平對某商品的需求量。與恩格爾曲線相對應的函數關系為X-f(4),其中,I為收入水平;X為某種商品的需求量。由消費者的收入—消費曲線可以推導出消費者的恩格爾曲線。收入—消費曲線反映了消費者的收入水平和商品的需求量;當收入水平增加為Z時,商品1的需求量增加為xi;當收入水平再增加為時,商品1的需求量增加為……,把這種一一對應的收入和需求量的組合描繪在相應的平面坐標圖中,便可以得到相應的恩格爾曲線,如圖3-6所示。圖3-6恩格爾曲線收入—消費曲線和恩格爾曲線是相對應的。如果商品1是正常品,商品1的需求量隨著收入水平I的上升而增加。在一定的收入水平上,圖3-6(b)中的商品1由正常品轉變?yōu)榱拥绕?。或者說,在較低的收入水平范圍,商品1的需求量與收入水高的收入水平范圍,商品1的需求量與收入水平成反方向的變動。1.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的含義某種商品價格變動所引起的該商品需求量變動的總效應可以被分解(1)替代效應。由商品的價格變動所引起的商品相對價格的變動,進而由商品相對價格變(2)收入效應。由商品的價格變動所引起的實際收入水平變動,進而由實際收入水平變動2.正常品的替代效應與收入效應3.劣等品的替代效應與收入效應4.吉芬品的替代效應與收入效應綜上所述,物品價格變化所引起的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如表3-1所示。商品類別替代效應與價格的關系收入效應與價格的關系總效應與價格的關系需求曲線的形狀正常品向右下方傾斜劣等品同方向變化向右下方傾斜吉芬品同方向變化同方向變化向右上方傾斜1.消費者剩余的概念2.消費者剩余的計算和幾何圖形表示圖3-7消費者剩余消費者的購買量為,在產量0到20區(qū)間需求曲線以下的面積表示消費者為購買數量的1.不確定性和風險不確定性是指經濟行為者在事先不能準確地知道自己的某種決策的結果,或者說,只要經濟行為者的一種決策的可能結果不止一種,就會產生不確定性。描述不確定性的指標有概率、期望值、方差等。在消費者知道自己某種行為決策的各種可能的結果時,如果消費者還知道各種可能結果發(fā)生的概率,則可以稱這種不確定的情況為風險。2.期望效用與期望值的效用均數。如果用P和1-P分別表示兩種結果1和發(fā)生的概率,則期望效用函數可記作EU或EU-pU(W)+(1-p)V(W)。顯然,期望效用是每個狀態(tài)中的某種效用函數PU(W)和的加權平均,代表了消費者對每個狀態(tài)的消費或收入的偏好。期望效用和期望值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后者是指消費者在不確定條件下所擁有財富的加權平均數,期望值公式為:W[p,(1-p),期望值效用=[5-]3.消費者對風險的態(tài)度(1)風險規(guī)避者當一個消費者的期望效用小于期望值效用時,他是風險規(guī)避者。他的效用函數是嚴格凹性的,其曲線斜率隨著財富的增加而變得越來越平坦。(2)風險愛好者當一個消費者的期望效用大于期望值效用時,他是風險愛好者。他的效用函數是嚴格凸性的,其曲線斜率隨著財富的增加而變得越來越陡峭。(3)風險中立者當一個消費者的期望效用等于期望值效用時,他是風險中立者。他在圖形上表現為一條穿過原點的直線??梢?,不同的消費者對待風險的態(tài)度是不同的。在現實生活中,大多數人在大多數時間里是風險規(guī)避者,人們會以各種形式避免風險。但是,有些人在某種情況下卻喜歡冒風險。真正的風險中立者可能并不多見。4.降低風險的途徑(1)多樣化選擇。多樣化選擇指消費者在計劃未來一段時間內的某項帶有風險的經濟活動時,可以采取多樣化的行動,以降低風險。(2)風險分散。投資者通過投資許多項目或者持有許多公司的股票而分散風險。這種以多種形式持有資產的方式,可以一定程度地避免持有單一資產而發(fā)生的風險,這樣投資者的投資報酬就會更加確定。(3)保險。在消費者面臨風險的情況下,風險回避者會愿意放棄一部分收入去購買保險。如果保險的價格正好等于期望損失,風險規(guī)避者將會購買足夠的保險,以使他們從任何可能遭受的損失中得到全額補償,確定收入給他們帶來的效用要高于存在無損失時高收入、有損失時低收入這種不穩(wěn)定情況帶來的效用。此外,消費者可以進行自保,一是采取資產多元化組合,如購買共同互助基金;二是向某些基金存放資金,以抵消未來損失或收入降低。(2)求商品2的價格P;(5)求E點的MRS2的值。(2)圖3-8中的縱截距表示消費者的收入全部購買商品2的數量為20單位,且由(1)已(3)由于預算線方程的一般形式為:所以,由(1)、(2)可將預算線方程具體寫為:2x+3x?=60。(4)將(3)中的預算線方程進一步整理,顯然,預算線的斜率為(5)在消費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點E上,,即無差異曲線的斜率的絕對值即3.請畫出以下各位消費者對兩種商品(咖啡和熱茶)的無差異曲線,同時請對(2)和(3)分別寫出消費者B和消費者C的效用函數。(1)消費者A喜歡喝咖啡,但對喝熱茶無所謂。他總是喜歡有更多杯的咖啡,而從不在意有多少杯的熱茶。(2)消費者B喜歡一杯咖啡和一杯熱茶一起喝,他從來不喜歡單獨只喝咖啡,或者單獨只喝熱茶。(3)消費者C認為,在任何情況下,1杯咖啡和2杯熱茶是無差異的。(4)消費者D喜歡喝熱茶,但不喜歡喝咖啡。答:(1)根據題意,對消費者A而言,熱茶是中性商品,因此,熱茶的消費數量不會影響消費者A的效用水平。消費者A的無差異曲線如圖3-9(a)所示。圖3-9中的箭頭均表示效用水平增加的方向。(2)根據題意,對消費者B而言,咖啡和熱茶是完全互補品,其效用函數是U(x而)=min{x,x。消費者B的無差異曲線如圖3-9(b)所示。消費者C的無差異曲線如圖3-9(c)所示。(4)根據題意,對消費者D而言,咖啡是厭惡品。消費者D的無差異曲線如圖3-9(d)所示。圖3-9關于咖啡和熱茶的不同消費者的無差異曲線4.對消費者實行補助有兩種方法:一種是發(fā)給消費者一定數量的實物補助,另一種是發(fā)給如圖3-10所示。在圖3-10中,MV線代表實物和其他商品的價格一定時,發(fā)放一筆現金補助所形成的預算線。如發(fā)實物,該消費者最佳消費點為C點,消費羅數量的實物和數量的其他商品,所獲效用為V;如發(fā)放現金補助讓消費者根據偏好自由選購,該消費者最佳圖3-10實物補助與現金補助5.已知某消費者每年用于商品1和商品2的收入為540元,兩商品的價格分別為P-20元是多少?每年從中獲得的總效用是多少?①解得:x=9,x=12表3-2消費者A的需求表PQ012384450表3-3消費者B的需求表PQ012345560表3-4市場的需求表P4041235650(2)由(1)中的三張需求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