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失败,请重新加载试试~

部編版七年級語文上冊期末復習詩歌鑒賞易錯題附答案解析(已排版可直接打?。第1頁
部編版七年級語文上冊期末復習詩歌鑒賞易錯題附答案解析(已排版可直接打?。第2頁
部編版七年級語文上冊期末復習詩歌鑒賞易錯題附答案解析(已排版可直接打印)_第3頁
部編版七年級語文上冊期末復習詩歌鑒賞易錯題附答案解析(已排版可直接打?。第4頁
部編版七年級語文上冊期末復習詩歌鑒賞易錯題附答案解析(已排版可直接打?。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部編版七年級語文上冊期末復習詩歌鑒賞易錯題

附答案解析(已排版可直接打?。?/p>

1.閔讀《觀滄?!?,完成問題。

觀滄海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1)本詩作者曾出現(xiàn)在以下哪個篇目中()

A.《武松打虎》B.《煮酒論英雄》

C.《朝花夕拾?五猖會》D.《勞山道士》

⑵下列詩句與本詩中所描述的季節(jié)不才目圓的一項是()

A.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清到碧霄。

B.遙憐故園菊,應傍戰(zhàn)場開。

C.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D.終古高云簇此城,秋風吹散馬蹄聲。

⑶這是一首寫景抒情詩,統(tǒng)領全篇寫景的一個字是“寫景時,先寫島

上的次寫海面上的,最后寫天空中的日月星辰。本詩的情感基調是

古詩閱讀,完成下面小題。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李白

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2.對這首詩的理解,不憎學的一項是()

第I頁共158頁

A.古代尊右卑左,因此本詩中“左遷”即貶官,王昌齡于天寶年間被貶為龍標

縣尉。

B.首句“楊花落盡”寫出了春光消逝時的蕭條景況;杜鵑泣血悲鳴,進一步渲

染環(huán)境氣氛的黯淡,凄楚。

C.次句“過五溪”,可見遷謫之荒遠,道路之艱難,表達詩人對友人遠謫的關

切,同時也流露出詩人對隱居生活的向往。

D.起首二句看似平淡,實際卻包含著比較豐富的內容,起到多方面的作用:它

既寫了時令,也寫了氣氛。

3.在“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一句中,詩人運用了擬人、想象、

情景交融等手法,請任選一個角度,賞析作者的情感。

閱讀下面兩首古詩,完成問題。

天凈沙?秋思

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秋詞(其一)

劉禹錫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云上,

便引詩情到碧霄。

4.欣賞上面兩首古詩,說法舂接的一項是()

A.《天凈沙?秋思》中,詩人把富有特征的景物直接組合在一起,營造出特別的

第2頁共158頁

氛圍。

B.《天凈沙?秋思》中,“小疥流水人家”一句描寫了愜意小景,使秋意不再那

么悲涼。

C.《秋詞(其一)》中“逢秋悲寂寥”的常情與“秋日勝春朝”的新見,形成鮮

明對比。

D.《秋詞(其一)》中“排”是推開的意思,表現(xiàn)鶴振翅高飛、沖破云霄的力度

和氣勢。

5.朗讀時語調的高低常常與作品表達的內容或抒發(fā)的情感有關。在朗讀上面兩

首古詩的最后一句時,你準備如何處理語調的高低?請說明理由。

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下面小題。

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

岑參

強欲登高去,無人送酒來。

遙憐故園菊,應傍戰(zhàn)場開。

6.人們在重陽節(jié)大多喜歡登高,詩人登高為什么卻說是“強欲”?

7.詩歌的后兩句是怎樣表達詩人的思想感情的?請簡要分析。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次北固山下

【唐】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8.下列對詩歌內容的理解有俁的一項是()

A.此詩以對偶句開始,“客路”與尾聯(lián)的“鄉(xiāng)書”“歸雁”,遙相照應,詩人對故

園之思流露于字里行間。

B.“風正一帆懸”把平野開闊、大江直流、風平浪靜等的景色表現(xiàn)了出來。

第3頁共158頁

C.歲暮臘殘,一個晴明的、處處透露著春天氣息的夜晚,作者還飄泊在外。

D.頷聯(lián)寫詩人在岸邊所見的景色,“潮平”,兩岸才顯得寬恒;“風正”,帆才有

懸空的態(tài)勢。

9.下列對詩歌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這首詩借景抒情,細致地描繪了長江下游開闊秀麗的早春景色,表達了詩人

對祖國山河的熱愛,對故鄉(xiāng)和親人的思念。

B.作者無意說理,卻在描寫景物、節(jié)令之中,蘊含著一種自然的理趣。

C.頸聯(lián)寫景逼真,敘事確切,表達出一種積極向上、傷感哀怨的復雜感受。

D.尾聯(lián)緊承三聯(lián)而來,見雁思親,遙應首聯(lián),全篇籠罩著一層淡淡的憂思,間

接抒發(fā)了作者對故鄉(xiāng)的思念之情。

10.閱讀《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遇有此寄》,完成問題。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李白

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1)李白是代詩人,在(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題目中寫出了創(chuàng)作

的緣由:。

(2)這首詩開頭便擇取兩種富有地方特征的事物和,烘托出一種

氣氛。

(3)“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表現(xiàn)了李白豐富的想象力,請你結合

詩句進行賞析。

閱讀下面的唐詩,完成下面小題。

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

[唐]岑參

強欲登高去,無人送酒來。

遙憐故園菊,應傍戰(zhàn)場開。

1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牛頤的一項是()

A.詩中“送酒”化用有關陶淵明的典故。這里反用其意,表明行軍凄涼。

第4頁共158頁

B.“故園菊”其所負載的意義單純是惜花和思鄉(xiāng)。

C.第三句開頭一個“遙”字,是海染自己所在地和故園長安相隔之遠,更見思

鄉(xiāng)之切。

D.這首詩構思精巧,情韻無限,是一首言簡意深、耐人尋味的抒情佳作。

12.成長的過程中總會遇到艱難險阻,這時候我們要學習“故國菊”的什么精神?

13.閱讀詩歌,完成問題。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李白

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1)這首詩的前兩句,詩人寫到了“①”和“②”兩樣景物,以此來

點明事情發(fā)生的時節(jié),也傳達出詩人③的感情。

⑵讀詩可能會遇到不同的版本,本詩最后一句還有一個版本是“隨風直到夜郎

西”,你認為哪一個更好?請說明理由。

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下面小題。

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

岑參

強欲登高去,無人送酒來。

遙憐故園菊,應傍戰(zhàn)場開。

14.詩歌的第二句運用了典故,請簡要賞析。

15.請說說詩歌第三句中的“故園菊”寄托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閱讀下面這首詩,回答問題。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所寄

李白

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16.這首詩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第5頁共158頁

17.請你對“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作簡要賞析。

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下面小題。

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

岑參

強欲登高去,無人送酒來。

遙憐故園菊,應傍戰(zhàn)場開。

18.古人寫詩講究煉字,常有一字傳神之妙。請簡要分析詩歌第三句中“遙”字

的表達效果。

19.這首詩與孟浩然《過故人莊》“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中都有“菊”這

個意象,它們有什么不同?

次北固山下

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卷入舊年。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20.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lián)以對偶句發(fā)端,寫了洋人回鄉(xiāng)看到的家鄉(xiāng)景色。

B.頸聯(lián)寫景:海日從殘存的夜色中緩緩升起,又一年春日從寒冬中悄然生發(fā),

包含新事物必將取代舊事物的哲理。

C.尾聯(lián)運用設問的修辭手法,抒寫了思鄉(xiāng)之情。

D.這首寫景詩描寫了作者客游他鄉(xiāng)的羈旅之情,表達出作者放眼山川的博大胸

懷。

21.這首詩中即景抒情又蘊含自然理趣的兩句詩是:,

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下面小題。

夜上受降城聞笛

李益

第6頁共158頁

回樂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xiāng)。

22.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下年版的一項是()

A.“沙似雪”“月如霜”,運用比喻寫出沙的潔白、月的寒冷。

B.前兩句近鏡頭描寫夜晚登城所見的景象,營造出凄涼的氛圍。

C.“不知”寫出征人聞笛迷憫的心情,映襯出夜景的空寥寂寞。

D.這首詩把景色、聲音、感受融為一體,意境渾成,余味無窮。

23.這首詩歌抒發(fā)了戍邊將士怎樣的思想感情?請簡述。

閱讀《觀滄海》,按要求回答問題。

觀滄海

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24.下面對詩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詩的開頭二句“東臨碣石,以觀滄?!?,平穩(wěn)起頭,交代詩人觀海的地點、觀

察的方位。

B.詩人描寫滄海景象,有動有靜,如“水何澹澹”寫的是動景,“秋風蕭瑟”寫

的是靜景。

C.這首詩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把眼前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壯志很巧妙地融

合在一起。

D.樂府詩本是合樂的,可以歌唱。最后兩句就是為了合樂而加的,與詩的內容

沒有聯(lián)系。

25.賞析詩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第7頁共158頁

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下面小題。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城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fā)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26.詩人在詩中連用五個地名,這在絕句中是獨特的,請你將這五個地名寫出來,

并談談這樣寫的好處。

27.詩人在詩歌中展現(xiàn)了怎樣的景象?抒發(fā)了怎樣的感情?

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下面小題。

夜上受降城聞笛

李益

回樂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xiāng)。

28.詩歌的前兩句為什么把“沙”比喻成“雪”,把“月”比喻成“霜”?

29.前人在評論這首詩時認為,“吹蘆管”是理解本詩思想情感的關鍵,你同意

這一說法嗎?為什么?

閱讀下面一首詩,完成小題

觀滄海

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聳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第8頁共158頁

30.想象詩人登山臨海的情景,請用自己的話描繪詩句“水何澹澹,山島聳峙”

所展現(xiàn)的畫面。

31.沈德潛曾評價曹操詩歌“時露霸氣”,《觀滄?!愤@首詩就體現(xiàn)了這一特點,

請結合詩中畫線語句進行分析。

32.閱讀《次北固山下》,完成問題。

次北固山下

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⑴依據(jù)你對這首詩的理解,在下面的橫線上填寫恰當?shù)膬热荨?/p>

詩人離鄉(xiāng)遠游,來到北固山下,看到“①”未盡,太陰已經升起,舊年未

過,春天已經到來,不禁生出②的感慨。

⑵高適《別董大》中“千里黃云白日睦,北風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己,

天下誰人不識君”,與本詩“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都寫到了大雁。請簡要

說明兩位詩人分別借“大雁”表達了怎樣的情感。

閱讀下面一首古詩,完成下面小題。

次北固山r

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33.說說“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上下句對偶的精妙。

34.你的同桌在默寫“海日生殘夜”時,將“生”字誤寫為“升二請你幫他分

析為什么不能這樣寫,以加深他的印象。

第9頁共158頁

閱讀下面一首元曲,完成下面小題。

天凈沙?秋思

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35.“西風”這個意象經常出現(xiàn)在詩人筆下,例如李清照的“簾卷西風,人比黃

花瘦”,晏殊的“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二由此,我們可以推

斷出馬致遠這首詩歌中的“西風”有兩層含義,一是,

二是。

36.“小橋流水人家”一句寫出溫馨恬靜的景象,聯(lián)系全詩,談談作者為什么這

樣寫。

閱讀《天凈沙,秋思》回答問題。

天凈沙?秋思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37.下列對這首詩歌的表述,不千項的一項是()

A.這是一首元曲,“天凈沙”是曲牌名,與內容沒有直接關系。

B.“夕陽西下”點明了特定時間,與首句的“昏”相呼應。

C.“小橋流水人家”呈現(xiàn)一派清雅、安適的景象,并不能成為使“斷腸人”心碎

腸斷的觸發(fā)物。

D.這首元曲情景交融,將抒請主人公置于特定的畫面中,使主觀情緒和客觀環(huán)

境達到了高度的統(tǒng)一。

38.“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這兩句表達了怎樣的情感?

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下面小題。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李白

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第10頁共158頁

39.詩人通過哪些景物表達離別傷感的愁緒?(寫出兩個即可)

40.“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抒發(fā)了詩人怎樣鈍情感?

閱讀《秋詞(其一)》,完成7—8題。

秋詞(其一)

劉禹錫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41.詩人首先指出自古詩家詞人因秋天(用自己的語言榻括)的特點發(fā)

出慨嘆;進而直抒胸臆,以“”表達與眾不同的觀點;接下來描繪所見

秋景,融情于景,耐人尋味。

42.古詩學習重朗讀。朗讀中語氣語調的表達,體現(xiàn)了對詩句內容和情感的理解。

請從“輕松歡快”“沉靜舒緩”“豪邁昂揚”中選擇適合的語氣語調,朗讀下面詩

句,說說這樣朗讀的理由。

(1)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2)兩個黃鵡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閱讀《天凈沙?秋思》《秋詞》,完成小題。

天凈沙-秋思

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F,斷腸人在天涯。

秋詞

劉禹錫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43.《天凈沙?秋思》中“天凈沙”是名;《秋詞》的作者劉禹錫是

________________朝人。

44.請展開想象,描繪畫線句在你腦海中呈現(xiàn)的畫面。

(1)古道西風瘦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1頁共158頁

(2)晴空一鶴排云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5.悲秋是古詩的常見主題,如《天凈沙?秋思》借助具有秋季特征的景物,沒

染了①的情境。而劉禹錫在《秋詞》中一反常態(tài),不寫悲秋,而寫②

,整首詩表現(xiàn)了詩人③的情懷。

46.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

天凈沙-秋思

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⑴請你用生動的語言描述“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所展現(xiàn)的畫面。

(2)“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請簡要分析。

閱讀《天凈沙?秋思》,完成下面小題。

天凈沙?秋思

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47.這篇作品情與景妙合無痕。詩人把富有特征的景物組合在一起,先以“枯”

“老”“昏”等修飾語,描繪了眼前所見①的深秋之景,進而以“②”一句呈現(xiàn)

一派溫馨安適的景象,映襯著游子的形單影只,隨著景物的變化,詩人的視野層

層拓開。尾句“③”一詞情感強烈,道盡游子心聲。

48.同樣是寫秋季景色,同學們認為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與曹操的《觀滄

海》所表達的情感是不同的。簡要說明兩位詩人分別借秋景表達了怎樣的情感。

現(xiàn)滄海

曹操

第12頁共158頁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李白

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49.這是一首贈別友人的詩歌。首句景中見情,詩人選取落盡的楊花和啼叫的子

規(guī)這兩種景物,既點明了當時是①時節(jié),又渲染了的氛圍,接著點明事

由,最后兩句抒情,表達詩歌主旨。

50.“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這兩句詩在情感表達上有何獨特之處?

閱讀下面兩首詩,完成下面小題。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登飛來峰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51.《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中“左遷”指;《登飛來峰》的作者是

(人名)

52.下列說法不平項的一項是()

A.“楊花”“子規(guī)”兩種意象既點明是仲春時節(jié),又烘托凄涼悲惋的氛圍,寄寓

詩人嘆飄零、感離恨的特定心境O

第13頁共158頁

B.“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運用擬人修辭,表達詩人對朋友的關切

之情。

C.“千尋塔”極言塔的高峻,寫出了詩人立足點之高。

D.“聞說雞鳴見日升”寫登飛來峰頂?shù)母咚诔侩u報曉時分,便可以看到旭日

東升。

53.《登飛來峰》中,畫橫線的句子為什么歷代被人們所喜歡?

54.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

現(xiàn)滄海

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1)請解釋以下加點詞語的意思。

①水何遁遁②山島承號

(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閱讀下面古詩,回答下面小題。

天凈沙?秋思

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55.作者用了哪些詞語來寫深秋晚景,在寫法上運用了什么手法?

56.“小橋流水人家”一句描寫出溫馨恬靜的景象,聯(lián)系全詩,談談作者為什么

這樣寫。

第14頁共158頁

57.小令中的“斷腸人”是[隹?“斷腸”二字,抒發(fā)了怎樣的思想情感?

閱讀下面兩首詩歌,完成小題。

【甲】

夜雨寄北

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乙】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陸游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成輪臺。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58.下列對這兩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君問歸期未有期”一問一答,包含著詩人的苦澀、無奈之情。

B.“何當”“卻話”極具口語叱,分別解釋為“何嘗”“反而說

C.“僵臥”寫作者閑居的老病狀態(tài),“孤村”也暗示詩人的孤獨。

D.“不自哀”是因為詩人還一直想著為國家戍守邊關的強烈信念。

59.【甲】【乙】兩詩最后兩句都運用什么手法,分別描繪什么情景?請簡要分析。

閱讀下面的古詩,回答問題。

次北固山下

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60.請用自己的語言描繪“潮平兩岸闊”展現(xiàn)的畫面。

61.請闡明“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蘊含的理趣。

62.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

第15頁共158頁

夜上受降城聞笛

李益

回樂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xiāng)。

(1)前兩句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⑵說說后兩句詩的意境特點及所蘊含的思想感情。

閱讀《觀滄海》,完成各題。

觀滄海

東漢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63.請加入適當?shù)穆?lián)想,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述“秋風蕭瑟,洪波涌起”所展示

的畫面。

64.請結合詩中的景物描寫,分析這首詩表現(xiàn)了詩人怎樣的形象?

閱讀下面兩首詩,完成下面小題。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第16頁共158頁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李白

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65.下列對兩首詩的內容與情感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首聯(lián)描寫友人即將離京赴任舅州,詩人遙望蜀地,視線

卻為風煙所遮,心頭萌生淡淡的傷感。

R.《聞E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題目中“左遷”指的是降職,李白聽說好友E

昌齡被貶為龍標縣尉,于是寫了這首詩。

C.《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中詩人托明月以達情,表達了他對被貶謫好友

的關切和同情,寫得深切動人。

D.《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和《聞王昌齡左迂龍標遙有此寄》皆為離別而作,兩首

詩均充滿了離愁別緒和難以釋懷的悲戚之情。

66.《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比寄》首句寫“楊花”和“子規(guī)”,有哪些作用?

閱讀下面的古詩,完成下面小題。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李白

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67.詩歌第一句點明了詩人是在時節(jié)聽聞朋友的消息。

68.詩人在“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一句中寫了哪些景物?渲染了怎樣的氣氛?

69.從修辭和情感兩個角度對“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這兩句詩進

行簡要賞析。

第17頁共158頁

閱讀下面的唐詩,完成下面小題。

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

岑參

強欲登高去,無人送酒來。

遙憐故園菊,應傍戰(zhàn)場開。

70.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平時的一項是()

A.“強欲”二字,表現(xiàn)了詩人在戰(zhàn)亂中的凄清景況。

B.“無人送酒”巧用典故,因無酒可飲,詩人頗感不滿。

C.“遙”,渲染行軍在外的自己和故園長安相隔之遠。

D.全詩樸實無華,但寄情深遠,為重陽登高詩的佳作。

71.“故園菊”這一意象,表達了怎樣的情感?請簡要分析。

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下面小題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72.請你展開想象,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所展現(xiàn)

的畫面。

73.明代胡應麟在《詩藪?內編》里說,本詩頸聯(lián)“形容景物,妙絕千古”。你

能從煉字角度說說它妙在哪里嗎?

閱讀下面詩歌,完成下面小題。

夜雨寄北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74.這首詩的體裁是七言,作者是唐代詩人o

第18頁共158頁

75.詩的后兩句,作者想象了怎樣的情景?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76.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

觀滄海

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1)“秋風蕭瑟,洪波涌起”描繪了大海怎樣的景象?

⑵賞析劃線句子,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閱讀詩歌《次北固山下》,完成各題。

次北固山下

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77.F列對本詩的理解和分析,下牛羊的一項是()

A.首聯(lián)先寫“客路”,后寫“行舟”,寫出了人在他鄉(xiāng)、神馳故里的羈旅之情。

B.“潮平”指潮水上漲,水與岸平?!帮L正”指風向既順,風力又不猛。

C.尾聯(lián)感嘆家書無法送達,喈大雁北飛表達詩人的思鄉(xiāng)之情。

D.全詩境界開闊,情景交融,借波瀾壯闊的景色表達壯志未酬的情懷。

78.“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歷來得到人們的好評,請選一個角度,對這兩

句進行簡要賞析。

第19頁共158頁

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小題。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贈汪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江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79.從修辭的角度賞析畫線句子。

80.李白的這兩首詩都有對于聲音的描寫,請你從“子規(guī)啼”和“踏歌聲”中,

分析詩人的不同心情。

閱讀下面的古詩,完成下面小題。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81.這首詩的作者是(人名),題目中“左遷”的意思是

82.“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抒發(fā)了詩人

之情。

閱讀下面一首詩,完成小題。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唐?李白

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83.下面對《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一詩賞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ǎ?/p>

A.首句用“楊花”和“子規(guī)”兩個景物,點明暮春時令,烘托出凄涼悲惋的氛

第20頁共158頁

圍。

B.第二句寫詩人得知摯友被。乏偏遠之地,含蓄地表現(xiàn)了詩人的驚愕痛惜之情。

C.第三四句抒情寄慨,詩人因懷才不遇而生的“愁心”,給詩中意象涂上浪漫的

色彩。

D.詩人將明月人格化,把明月看成知人意、達人情的使者,有助于情感的表達,

使詩味更加醉厚。

84.古人在詩詞中描寫情境用來營造氣氛的鳥兒很多,為什么李白獨選子規(guī)啼來

入詩呢?

85.閱讀下面的兩首唐詩,完成后面的練習。

【乙】無題李商隱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

【甲】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春蠶到死絲方盡,始炬成灰淚始

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

干。

聞道龍標過五溪。

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

我寄愁心與明月,

實O

隨君直到夜郎西。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

看。

這兩首詩都用借景抒情的寫法,結合詩歌中的兩個劃線句子分別賞析兩位詩人借

什么景抒發(fā)了什么情感?

86.在詩歌分類梳理的過程中,同學們發(fā)現(xiàn)很多詩句具有異曲同工之妙。請從下

面兩組詩句中任選一組,結合詩句的內容和情感簡要分析。

(1)“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王灣《次北固山下》);“沉舟側畔千帆過,病

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2)“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山

第21頁共158頁

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閱讀下面的唐詩和元曲,完成下面小題。

次北固山下(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天凈沙-秋思(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87.請把本詩前兩寐中描寫遠景的一句詩工整地抄寫在下面的方格里。

H+葉-訃+田

88.《次北固山下》和《天凈沙-秋思》所表達的感情有何異同?

閱讀下面這兩首詩,完成下面小題

[甲]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乙]峨眉山月歌

[唐]李白[唐]李白

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過五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

溪。流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夜發(fā)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

西。州O

89.下列對這兩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井季的一項是()A.甲詩詩題

中“左遷”是降職的意思,這首詩表達了作者被貶為龍標縣尉的悲憤之情。

B.甲詩“楊花落盡”和“子規(guī)啼”,點明時令,融情于景袁渲染了一種哀傷惆悵

的氣氛。

C.乙詩中“峨眉山”“平羌”“清溪”“三峽”“渝州”五個地名連用,讓人感覺

行船之快。

D.乙詩中“半輪秋”寫的是峨眉山上空高懸著的半輪秋月,詩人從仰望角度描

第22頁共158頁

寫了靜態(tài)之景。

90.“月”是詩歌常見的意象,這兩首詩借“月”分別表達了什么情感?請簡析。

閱讀下面古詩,回答后面小題。

次北固山下

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卷入舊年。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91.下面對這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下性事的一項是()

A.詩以對偶句開頭,點明題意,先寫“客路”而后寫“行舟”,人在江南、神馳

故里的漂泊羈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間。

B.寫船上所見景色,其中“平”“闊”“正”“懸"四字煉得好,寫出春潮涌漲、

江水浩蕩的壯觀景象。

C.最后兩句運用反問的修辭手法,抒發(fā)了詩人思鄉(xiāng)之情。

D.全詩寫景逼真,敘事確切,抒情真摯,首尾呼應,渾然一體。

92.這首詩的頸聯(lián)歷來受到好評,請你任選角度,作簡要賞析。

93.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試題。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唐】李白

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1)詩中以描寫“楊花”“子規(guī)”兩樣景物起筆,從全詩看有什么用意?

⑵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閱讀古詩,完成下面小題。

天凈沙?秋思

第23頁共158頁

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天凈沙?秋

白樸

孤村落日殘履,輕煙老樹寒鴉,一點飛鴻影下。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

94.下列對兩首小令的理解和分析有您的一項是()

A.兩首小令的作者都是元代曲作家,與關漢卿、鄭光祖合稱為“元曲四大家”。

B.《天凈沙?秋》題目雖為“秋”,整首作品卻不見一個“秋”字,卻能寫盡秋

意。

C.《天凈沙?秋思》中用“枯”“老”“昏”“古”“瘦”五個詞語傳達出衰落、頹

敗的情境特點:《天凈沙?秋》結尾兩句則用“青”“綠”“白”“紅”“黃”五種

顏色,交雜相錯,展現(xiàn)了鮮活的生氣。

D.《天凈沙?秋思》運用景物烘托的寫法,全篇采用靜景描寫;《天凈沙?秋》

作品風格獨具,用筆精深,豪放清麗,意境新穎。

95.《天凈沙?秋思》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96.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問題。

江南逢李龜年

杜甫

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jié)又逢君。

(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分析有用的一項是()

A.標題“江南”,指湖南一帶。杜甫和李龜年重逢是在潭州(今湖南長沙)。

B.詩的前兩句中,尋常見幾度聞,既寫出李、杜交往之密、友誼之深,又從一

個側面表現(xiàn)開元盛世的繁華。

C.詩的前兩句敘事,后兩句直抒胸臆,全詩運用映襯對照的手法來凸現(xiàn)主題。

D.全詩既流露出對開元盛世的留戀,又流露出風景依舊,人事全非的感慨。

(2)“落花時節(jié)又逢君”這一句詩很有名。結合寫作背景,體會“落花時節(jié)”有

第24頁共158頁

什么寓意?

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下面小題。

天凈沙?秋思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97.《天凈沙?秋思》的作者是元代戲曲作家、散曲家(人名)。

98.對這首元曲的賞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ǎ?/p>

A.這首元曲的題目是“天凈沙?秋思”,“秋思”的意思是“秋天的思考”。

B.“枯藤”句中的“枯藤”“老樹”是最有特征性的秋錄,紿人以前條、寂寞、

悲涼的感覺。

C.“小橋”一句讀來令人感到親切,可仔細想去,卻更增添了“斷腸人”的愁緒。

D.“斷腸人”句中的“斷腸人”是位“游子”,“天涯”即“極遠的地方

99.最后一句的作用是什么?

閱讀下面詩詞,完成下面小題。

天凈沙?秋思

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100.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馬致遠,號東籬,元代著名的雜劇家、散曲家,代表作有《竇娥冤》、《漢宮

秋》等。

B.讀者是隨著秋思滿腹的主人公的腳步、視線、思緒進入這幅畫卷的。

C.全曲前兩句寫眼中所見,第三句是對游子自身境況的描述,最后兩句直杼游

子的心理感受。

D.這首元曲用具有特點的景物寫秋,描繪了一幅絕妙的秋景圖,被譽為“秋思

之祖:

101.“小橋流水人家”是令人神往的一幅美景,被穿插在詩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102.“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一句抒發(fā)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第25頁共158頁

閱讀下面兩首詩,完成下面小題。

【甲】

月夜①

杜甫

今夜郵州②月,閨中只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香霧云裳濕,清輝玉臂寒。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干?

【乙】

夜雨寄北③

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注】①這首詩作于安史之亂期間,當時杜甫困居長安。②鄲州:今陜西省富縣,

杜甫作這首詩時,家人都在鄢州。③作這首詩時,李商隱在巴蜀,妻子在長安,

所以說“寄北”。

103.這兩首詩均表達了之情。【甲】詩中"”一句點

出分別。【乙】詩中"”一句點出無奈。

104.這兩首詩均采用了的手法,抒發(fā)詩人情感。

105.【甲】詩借月抒懷【乙】詩借雨抒情,請你分析“月”“雨”兩個意象的表

達效果。

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下面小題。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李白

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第26頁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