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理學英文名詞解釋_第1頁
藥理學英文名詞解釋_第2頁
藥理學英文名詞解釋_第3頁
藥理學英文名詞解釋_第4頁
藥理學英文名詞解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藥理學英文名詞解釋1.藥物(drug):是指可以改變或查明機體的生理功能及病理狀態(tài),可用以預防、診斷和治療疾病的物質。2.藥理學(pharmacology):是研究藥物與機體(含病原體)相互作用及作用規(guī)律的學科,包括藥物代謝動力學和藥物效應動力學兩個方面。3.藥物代謝動力學(pharmacokinetic):研究藥物在機體的影響下所發(fā)生的變化及其規(guī)律,又稱藥動學。(研究藥物在體內的吸收、分布、代謝、排泄過程,并運用數學原理和方法闡釋藥物在機體內的動態(tài)規(guī)律)4.藥物效應動力學(pharmacodynamic):研究藥物對機體的作用及作用機制,又稱藥效學。5.首過消除(firtpaelimination):有些藥物在進入體循環(huán)之前在胃腸道或肝臟被代謝滅活,使進入全身血循環(huán)內的有效藥物量明顯減少,這種作用稱為首過消除(首關消除)。6.肝藥酶誘導劑:苯巴比妥、苯妥英和保泰松等均屬于肝藥酶誘導劑,它們可使肝藥酶的活性增強,從而加速自身或其他藥物的代謝,最終使得藥物的效應減弱。7.肝藥酶抑制劑:氯霉素、異煙肼和丙磺舒等均屬于肝藥酶抑制劑,它們可使肝藥酶的活性減弱,從而降低自身或其他藥物的代謝,最終使得藥物的效應增強。8.肝腸循環(huán):經膽汁排入腸腔的藥物部分可再經小腸上皮細胞吸收經肝臟進入血循環(huán),這種肝臟、膽汁、小腸間的循環(huán)稱為肝腸循環(huán)。9.一級消除動力學:是體內藥物在單位時間內消除的藥物百分率不變,也就是單位時間內消除的藥物量與血漿藥物濃度成正比,是藥物在體內消除的一種方式。10.零級消除動力學:是藥物在體內以恒定的速率消除,即不論血漿藥物濃度高低,單位時間內消除的藥物量不變,是藥物在體內消除的一種方式。11.清除半衰期(halflife,t1/2):是血漿藥物濃度下降一半時所需要的時間。12.清除率(clearance,CL):是機體消除器官在單位時間內清除藥物的血漿容積,即單位時間內有多少毫升血漿中所含藥物被機體清除。13.表觀分布容積(Vd):當血漿和組織內藥物分布達平衡后,體內藥物按此時的血漿藥物濃度在體內分布時所需體液容積稱表觀分布容積。14.生物利用度(bioavailability):經任何給藥途徑給予一定劑量的藥物后到達全身血循環(huán)內藥物的百分率稱為生物利用度。15.治療效果(threapeuticeffect):是指藥物作用的結果有利于改變病人的生理、生化功能或病理過程,使患病的機體恢復正常。16.不良反應(adverereaction):在正常的用法和用量時由藥物引起的有害和不期望產生的反應統(tǒng)稱為不良反應。17.副反應(idereaction):藥物在治療量下出現的與治療目的無關的反應,較輕微,是藥物固有的作用、不可避免,可預知,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與治療作用相互轉換。18.毒性反應(to某icreaction):是指在藥物劑量過大或藥物在體內蓄積過多時發(fā)生的危害性反應,一般比較嚴重。19.藥源性疾?。╠rug-induceddieae):少數較嚴重的藥物不良反應較難恢復,稱為藥源性疾病。一般較嚴重的毒性反應可致藥源性疾病。20.量-效關系(doe-effectrelationhip):是指藥理作用與藥物劑量在一定范圍內成比例。21.最小有效量:是指剛能引起效應的最小藥量或最小藥物濃度,也稱為閾劑量/閾濃度。22.最大效應(Ema某)/效能(efficacy):藥物濃度或劑量增加到一定數值時其效應不在隨藥物濃度或劑量的增加而增強,這一藥理效應的極限稱為最大效應,也稱效能。23.半最大效應濃度(EC50):是指能引起50%最大效應的藥物濃度。24.效價強度(potency):是指能引起等效反應的相對濃度或劑量,其值越小則強度越大。25.半數有效量(ED50):是指能引起50%的實驗動物出現陽性反應時的藥物劑量。26.半數致死量(LD50):是指能引起50%的實驗動物死亡時的藥物劑量。27.治療指數(TI):LD50/ED50的比值稱為治療指數,用以表示藥物的安全性,治療指數大的藥物相對較治療指數小的藥物安全。28.受體(receptor):是一類介導細胞信號轉導的功能蛋白質,能識別周圍環(huán)境中某種微量化學物質,首先與之結合,并通過中介的信息放大系統(tǒng),觸發(fā)后續(xù)的生理反應或藥理效應。29.受體脫敏(receptordeenitization):是指長期使用一種受體激動藥后,組織或細胞對激動藥的敏感性和反應性下降的現象。30.受體增敏(receptorhyperenitization):是指長期使用一種受體拮抗藥或因受體激動藥水平下降,組織或細胞對激動藥的敏感性和反應性增強的現象。31.安慰劑(placebo):一般指本身沒有特殊藥理活性的中性物質如乳糖、淀粉等制成的外形似藥的制劑。32.耐受性(tolerance):是指機體在連續(xù)多次用藥后反應性降低。增加劑量可恢復反應,停藥后耐受性可消失,再次連續(xù)用藥又可發(fā)生。33.耐藥性(drugreitance):是指病原體或腫瘤細胞對反復應用的化學治療藥物的敏感性降低,也稱抗藥性。34.軀體依賴性(phyiologicaldependence):也稱生理依賴性,具有耐受性證據或停藥癥狀。35.精神依賴性(pychologicaldependence):是需要藥物緩解精神緊張和情緒障礙、但無耐受性和停藥癥狀的一種依賴性。36.內在擬交感活性(ISA):有些β腎上腺素受體阻斷藥與β受體結合后除能阻斷受體外,對β受體亦有部分激動作用,稱為內在擬交感活性。37.化學治療(chemotherapy):對所有病原體,包括微生物、寄生蟲,甚至腫瘤細胞所致疾病的藥物治療統(tǒng)稱為化學治療。38.抗菌藥(antibacterialdrug):指對細菌有抑制或殺滅作用的藥物,包括抗生素和人工合成藥物。39.抗生素(antibiotic):由各種微生物(包括細菌、真菌、放線菌屬)產生的,能殺滅或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物質。40.抗菌譜(antibacterialpectrum):是指抗菌藥物的抗菌范圍。41.抑菌藥(bacteriotaticdrug):是指僅具有抑制細菌生長繁殖而無殺滅細菌作用的抗菌藥物。42.殺菌藥(bactericidaldrug):是指具有殺滅細菌作用的抗菌藥物。43.最低抑菌濃度(MIC):指在體外培養(yǎng)細菌18~24h后能抑制培養(yǎng)基內病原菌生長的最低藥物濃度,是測定抗菌藥物抗菌活性大小的一個指標。44.最低殺菌濃度(MBC):指能夠殺滅培養(yǎng)基內細菌或使細菌數減少99.9%的最低藥物濃度,是衡量抗菌藥物抗菌活性大小的指標。45.化療指數(CI):常以LD50/ED50或LD5/ED95來表示,是評價化療藥物有效性和安全性的指標。46.抗菌后效應(PAE):指細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