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06實驗:彈簧和伸長量的關系及平行四邊形法則——重難點一、實驗原理與操作1.如圖所示,彈簧在下端懸掛鉤碼時會伸長,平衡時彈簧產生的彈力與所掛鉤碼的重力大小相等。2.用刻度尺測出彈簧在不同鉤碼拉力下的伸長量x,建立直角坐標系,以縱坐標表示彈力大小F,以橫坐標表示彈簧的伸長量x,在坐標系中描出實驗所測得的各組數據(x,F)對應的點,用平滑的曲線連接起來,根據實驗所得的圖線,就可探知彈力大小與彈簧伸長量間的關系。3.實驗操作中需要注意的三個問題(1)所掛鉤碼不要過重,以免彈簧被過分拉伸,超出它的彈性限度,要注意觀察,適可而止。(2)每次所掛鉤碼的質量差適當大一些,從而使坐標點的間距盡可能大,這樣作出的圖線準確度更高一些。(3)測彈簧長度時,一定要在彈簧豎直懸掛且處于穩(wěn)定狀態(tài)時測量,以免增大誤差。二、實驗拓展與創(chuàng)新創(chuàng)新角度實驗裝置圖創(chuàng)新解讀實驗方法創(chuàng)新1.彈簧水平放置,消除彈簧自身重力對實驗的影響2.改變彈簧的固定方式,研究彈簧彈力大小與壓縮量之間的大小關系實驗器材創(chuàng)新1.用橡皮筋代替彈簧做實驗2.拉力傳感器顯示的拉力F與橡皮筋的彈力并不相等,僅為橡皮筋彈力在水平方向的分力實驗原理的遷移1.探究金屬絲的勁度系數與直徑的關系2.分別測出兩根彈簧的勁度系數3.對計算出的勁度系數與直徑對比分析,得出結論例1.(1)在“探究彈力和彈簧伸長的關系”的實驗中,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彈簧被拉伸時,所掛鉤碼越多,誤差越小B.用懸掛鉤碼的方法給彈簧施加拉力,應保證彈簧位于豎直位置且處于平衡狀態(tài)C.用直尺測得彈簧的長度即為彈簧的伸長量D.用幾根不同的彈簧,分別測出幾組拉力與伸長量,得出拉力與伸長量之比相等(2)某同學做“探究彈力和彈簧伸長的關系”的實驗,他先把彈簧平放在桌面上使其自然伸長,用直尺測出彈簧的原長,再把彈簧豎直懸掛起來,掛上鉤碼后測出彈簧伸長后的長度L,把作為彈簧的伸長量x,這樣操作,由于彈簧自身重力的影響,最后畫出的圖線可能是圖中的。A.B.C.D.2.在“探究彈力和彈簧伸長的關系”實驗中。(1)某同學使用兩條不同的輕質彈簧a和b,得到彈力與彈簧長度的圖像如圖所示。下列表述正確的是()A.a的原長比b的長B.a的勁度系數比b的大C.a的勁度系數比b的小D.測得的彈力與彈簧的長度成正比(2)為了測量某一彈簧的勁度系數,將該彈簧豎直懸掛起來,在自由端掛上不同質量的鉤碼。實驗測出了鉤碼質量m與彈簧長度l的相應數據,其對應點已在圖上標出。作出m-l的關系圖線。彈簧的勁度系數為N/m(結果保留3位有效數字)。(3)若懸掛的鉤碼的質量比所標數值偏小些,則實驗測得的彈簧的勁度系數比實際勁度系數偏。例3.在“探究彈簧彈力與形變量的關系”實驗中,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實驗步驟如下:①將彈簧左端固定,水平放置并處于自然狀態(tài),右端與細繩連接,使細繩與水平桌面平行,將毫米刻度尺的零刻度線與彈簧左端對齊,彈簧的右端附有指針,此時指針的位置如圖乙所示;②在繩下端掛上一個砝碼(每個砝碼質量),系統(tǒng)靜止后,記錄指針的位置③逐次增加砝碼個數,并重復步驟②(保持彈簧在彈性限度內),記錄砝碼的個數n及指針的位置;④用獲得的數據作出圖像,如圖丙所示,圖線斜率用a表示?;卮鹣铝袉栴}:(1)圖乙所示讀數為cm;(2)彈簧的勁度系數表達式(用砝碼質量m、重力加速度g和圖線的斜率a表示)。若g取則本實驗中N/m(結果保留3位有效數字)。(3)考慮彈簧與桌面、細繩與滑輪間有摩擦,則彈簧勁度系數的測量值與真實值相比將(選填“偏大”、“偏小”或“相等”)。變式4.某同學做“探究彈簧彈力和彈簧形變量的關系”的實驗。(1)實驗裝置如圖甲,下列操作規(guī)范的有A.實驗前,必須先把彈簧水平放置測量其原長B.逐一增掛鉤碼,記下每增加一只鉤碼后指針所指的標尺刻度和對應的鉤碼總重C.隨意增減鉤碼,記下增減鉤碼后指針所指的標尺刻度和對應的鉤碼總重D.實驗結束后,不需要整理并復原實驗器材(2)該同學在實驗過程中,每次都待彈簧處于靜止狀態(tài)時讀出彈簧的長度,某次測量指針指在刻度尺的位置如圖乙所示;(3)該同學根據記錄的數據進行處理,描繪出彈簧的伸長量與彈力F相關的點如圖丙所示;(4)請你根據所學知識用線來擬合這些點,并根據合的線,回答以下問題:①根據所測得的數據和關系曲線可以判斷,彈簧形變長度在0~6cm范圍內彈力大小與彈簧伸長關系滿足胡克定律,這種規(guī)格彈簧的勁度系數N/m;(結果保留3位有效數字)②圖線中后半部分明顯偏離直線,你認為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變式5.小翟同學為了探究彈簧的彈力與形變量的關系,設計了如圖甲所示的裝置。實驗時,用細線將彈簧固定在左側擋板,彈簧右端的細線跨過右側的定滑輪,并調節(jié)彈簧、細線與定滑輪高度在適當位置,不懸掛鉤碼,用刻度尺測量出彈簧的長度,然后將鉤碼逐個掛在右側的細線上,記錄鉤碼的個數n,并從刻度尺上讀出相應的彈簧的總長度L,已知每個鉤碼的質量均為,重力加速度為g?;卮鹣铝袉栴}:(1)不掛鉤碼時,用刻度尺測量彈簧長度,刻度尺的讀數如圖乙所示,則該讀數為cm。(2)關于對本次實驗的操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A.實驗時,鉤碼的個數可以任意增加B.刻度尺讀數時,可以從右側斜視C.刻度尺的讀數即為彈簧的伸長量D.為了減小實驗誤差,實驗時應始終保持彈簧、細線和桌面平行(3)為了進一步探究彈簧的彈力和彈簧形變量的關系,小翟同學以彈簧的總長度L為縱軸,以懸掛的鉤碼個數n為橫軸,得到的圖線如圖丙所示,圖中標出的坐標值為已知量且均為基本單位,彈簧的原長為,彈簧的勁度系數為k=,圖丙中的圖線向上發(fā)生了彎曲,其原因為。一、實驗原理與操作1.等效法:一個力F′的作用效果和兩個力F1、F2的作用效果都是讓同一條一端固定的橡皮條伸長到同一點,所以力F′就是這兩個力F1和F2的合力,作出力F′的圖示,如圖所示。2.平行四邊形法:根據平行四邊形定則作出力F1和F2的合力F的圖示。3.驗證:比較F和F′的大小和方向是否相同,若在誤差允許的范圍內相同,則驗證了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本實驗的依據是合力與分力的等效性,在操作時要記住“三注意”和“七記錄”1.注意兩次結點O的位置必須相同。2.實驗中的兩個細繩套不要太短。3.用兩只彈簧測力計鉤住繩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條時,夾角不宜太大也不宜太小,在60°~100°之間為宜。4.兩個彈簧測力計拉橡皮條時,記錄兩彈簧測力計示數、兩繩方向和結點O的位置(五記錄)5.一個彈簧測力計拉橡皮條時,記錄彈簧測力計示數和細繩方向(二記錄)二、實驗拓展與創(chuàng)新創(chuàng)新角度實驗裝置圖創(chuàng)新解讀實驗器材與方法的創(chuàng)新1.通過應用定滑輪,改變拉力的方向2.鉤碼的總重力即為對應細繩拉力大小1.電子秤代替彈簧秤,可以直接讀出力的大小2.同一電子秤應用于(a)、(b)、(c)三個圖中,可測得三根細線中拉力的大小實驗原理的創(chuàng)新1.將橡皮筋和彈簧秤的實驗角色互換2.秤鉤上涂抹少許潤滑油,保證了橡皮筋兩側彈力大小相同,與兩側橡皮筋長度大小無關實驗原理與方法的創(chuàng)新1.用DIS實驗裝置研究支架上力的分解2.利用兩個相同的雙向力傳感器測量力例6.某同學用如圖甲所示裝置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法則。(1)實驗時,先用兩個彈簧測力計把橡皮條AO拉長,記下結點的位置O和及兩細繩的方向,然后用一個彈簧測力計拉橡皮條,將橡皮條的結點拉到,記下彈簧測力計拉力的大小、方向,實驗中,一個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如圖乙所示,則該彈簧測力計的拉力大小為N。(2)通過作圖對實驗結果處理:、表示兩個測力計互成角度的拉力,F表示平行四邊形做出的與的合力;表示用一個彈簧測力計拉橡皮條時的力,則下圖中符合實驗事實的是______。A. B.C. D.(3)某次實驗時,用兩個彈簧測力計拉橡皮條,結點到O點時,兩個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相同,兩個彈簧測力計的拉力夾角小于90°,現將其中一個彈簧測力計拉力方向不變,轉動另一彈簧測力計的拉力方向,使兩拉力的夾角減小,保持結點始終在O點位置,則轉動的彈簧測力計的拉力會______。A.變大 B.變小 C.可能先變大后變小 D.可能先變小后變大例7.某小組同學利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研究力的分解。A、B為兩個完全相同的雙向力傳感器,該型號傳感器在受到拉力時讀數為正,在受到壓力時讀數為負。A連接質量不計的細繩,并可沿固定的圓弧形軌道移動。B固定不動,通過光滑鉸鏈連接一輕桿,輕桿右端與細繩連接。調整實驗裝置使連接點O位于圓弧形軌道的圓心處,實驗過程中始終保持輕桿沿水平方向。操作步驟如下:①測量細繩與輕桿的夾角θ;②對兩個傳感器進行調零;③用另一細繩在O點懸掛一個鉤碼,記錄兩個傳感器的示數;④取下鉤碼,移動A傳感器,改變θ角,重復上述步驟,將數據記錄在表格中。F1/N1.0010.5801.002F2/N-0.868-0.2910.865θ30°60°150°(1)根據表格中數據,可知A傳感器讀數對應表中的(填“F1”或“F1”),可求得鉤碼質量為kg。(保留一位有效數字,重力加速度g取10m/s2)(2)當θ=120°時,F1=N,F2=N。(3)實驗中,讓A傳感器沿圓弧形(而不是其他形狀)軌道移動的主要目的是()A.方便改變A傳感器的示數 B.方便改變B傳感器的示數C.保持連接點O的位置不變 D.方便改變細繩與輕桿的夾角θ變式8.在“探究兩個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規(guī)律”實驗時,小明和小紅有不同的實驗方案。小明同學用到兩根完全相同的輕彈簧和一瓶礦泉水瓶。先將彈簧a一端固定在墻上的釘子A上,另一端掛礦泉水瓶,如圖(a)所示;然后將兩彈簧一端分別固定在墻上的釘子A、B上,另一端連接于結點O,在結點O掛礦泉水瓶,靜止時分別測出AO、BO與豎直方向的偏角如圖(b)所示。改變釘子B的位置,按照上述方法多測幾次。(1)在使用彈簧之前,為了測試兩個彈簧是否完全相同,則在如圖(c)所示的兩種方案中可行的是(填“甲”或“乙”)。(2)依據上述方案并根據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為畫出力的合成圖示,下列操作哪個不是必須的(選填選項前的字母)。A.實驗中標記下結點O的位置,并記錄三個力的方向B.要測量彈簧的原長C.要測量圖(a)、圖(b)中彈簧的長度D.實驗中要使結點O的位置始終固定不變(3)根據實驗原理及操作,在作圖時,圖中(選填“丙”或“丁”)是合理的。小紅同學利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來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一豎直木板上固定白紙,白紙上附有角度刻度線。彈簧測力計a和b連接細線系于O點,其下端用細線掛一重物Q。分別讀出彈簧測力計a和b的示數,并在白紙上記錄O點的位置和拉線的方向。(4)圖中彈簧測力計a的示數為N。(5)關于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請?zhí)顚戇x項前對應的字母)A.應測量重物Q所受的重力B.彈簧測力計a、b通過細線對O點作用力的合力就是重物Q的重力C.連接彈簧測力計a、b以及重物Q的細線不必等長,但三根細線應與木板平行D.改變拉力,進行多次實驗,每次都要使O點靜止在同一位置變式9.某同學利用如圖甲所示的裝置來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
(1)該同學的實驗步驟為:①在豎直木板上鋪上白紙,木板上固定兩個光滑的定滑輪,兩個物塊通過輕繩被彈簧測力計拉住而處于靜止狀態(tài),O為OA、OB、OC三根輕繩的結點,此時彈簧測力計讀數如圖乙所示,則N;②此實驗還需記錄的有;A.兩個物塊的重力
B.OA、OB、OC的方向
C.OA、OB、OC的長度③由記錄的物理量選擇合適的標度畫平行四邊形來驗證結論是否成立;④改變彈簧測力計拉力的大小,重復實驗,再次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時,(填“需要”或“不需要”)保證結點O的位置與第一次相同。(2)如果只增大彈簧測力計的拉力F而保證其他的條件不變,當系統(tǒng)再次平衡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A.結點O的位置會向右移 B.OA與OB繩的拉力的合力不變C.OB繩與豎直方向的夾角會變小 D.OA繩與豎直方向的夾角會增大參考答案:1.BC【詳解】(1)[1]A.在懸掛鉤碼時,在不超出量程的前提下可以任意增加鉤碼的個數,故A錯誤;B.用懸掛鉤碼的方法給彈簧施加拉力,要保證彈簧位于豎直位置,使鉤碼的重力等于彈簧的彈力,要待鉤碼平衡時再讀出讀數,故B正確;C.彈簧的長度不等于彈簧的伸長量,伸長量等于彈簧的長度減去彈簧的原長,故C錯誤;D.拉力與伸長量之比是勁度系數,由彈簧決定,同一彈簧的勁度系數是不變的,不同的彈簧的勁度系數不同,故D錯誤。故選B;(2)[2]實驗中用橫軸表示彈簧的伸長量x,縱軸表示彈簧的拉力F(即所掛重物的重力大?。?,由F=kx可知,不考慮彈簧重力時圖象過原點;如果考慮彈簧自身的重力,不掛鉤鉤碼時伸長量已經不為零,故ABD錯誤,C正確。故選C。2.B0.255(0.248~0.263均正確)大【詳解】(1)[1]在F-l圖像中,圖線與l軸交點的橫坐標表示彈簧原長,故a的原長比b的小,題圖圖線的斜率表示彈簧的勁度系數,所以a的勁度系數比b的大;由于圖像沒有通過原點,彈簧的長度等于原長加變化量,彈簧的長度和彈力不成正比。故選B。(2)[2]作出m-l的關系圖線如圖;[3]由胡克定律F=kx得(3)[4]因鉤碼所標數值比實際質量偏大,且所用鉤碼越多,偏差越大,因此所作出的m-l圖線比實際情況下的圖線斜率(即勁度系數)偏大。3.(1)6.00(2)(3)偏大【詳解】(1)根據刻度尺的讀數規(guī)律,該讀數為6.00cm。(2)[1]根據胡克定律有變形得結合圖像有解得[2]結合上述與圖像有(3)由于彈簧與桌面、細繩與滑輪間有摩擦,導致彈簧的彈力大小小于砝碼的質量,結合上述可知,則彈簧勁度系數的測量值與真實值相比將偏大。4.B100超過彈簧的彈性限度【詳解】(1)[1]A.實驗前,為了防止因彈簧本身的重力造成的誤差,則必須先把彈簧豎直放置測量其原長,故A錯誤;BC.逐一增掛鉤碼,記下每增加一只鉤碼后指針所指的標尺刻度和對應的鉤碼總重,但不能隨意增減砝碼,故B正確,C錯誤;D.實驗結束后,應拆除實驗裝置,整理并復原實驗器材,故D錯誤。故選B。(4)①[2]做出擬合的圖線如圖所示根據所測得的數據和關系曲線可以判斷,彈簧形變長度在0~6cm范圍內,圖像為直線,即彈力大小與彈簧伸長關系滿足胡克定律,這種規(guī)格彈簧的勁度系數為②[3]圖線中后半部分明顯偏離直線,你認為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超過彈簧的彈性限度。5.(1)7.66##7.67##7.68##7.69##7.70(2)D(3)a彈簧所受彈力超過彈性限度【詳解】(1)由刻度尺的讀數規(guī)則可知,該刻度尺的讀數為7.66cm。(2)A.實驗時,應保持彈簧始終處在彈性限度以內,因此鉤碼的個數應適量增加,A錯誤;B.刻度尺讀數時,應正視刻度尺讀數,B錯誤;C.彈簧的伸長量等于彈簧拉伸后的長度減去彈簧原長,C錯誤;D.為了減小實驗誤差,實驗時應始終保持彈簧、細線和桌面平行,D正確。故選D。(3)[1][2]彈簧所受的彈力等于懸掛的鉤碼的重力,即為整理得結合圖丙可知,圖線的斜率為彈簧的勁度系數為彈簧的原長為[3]圖線向上發(fā)生了彎曲,是因為彈簧所受彈力超過彈性限度。6.(1)兩彈簧測力計拉力的大小O點3.70(2)C(3)A【詳解】(1)[1][2]記下結點的位置O和兩彈簧測力計拉力的大小和方向;用一個彈簧測力計拉橡皮條將橡皮條的結點拉到O點。[3]彈簧測力計的最小分度為0.1N,需要估讀到0.01N,可知其示數為3.70N。(2)根據二力平衡條件,一定與橡皮條在同一條直線上。F是根據平行四邊形得到的合力,F一定是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線。故選C。(3)兩個分力大小相等,夾角小于90°,根據矢量三角形可知,當一個分力F2方向不變,兩分力間的夾角減小,合力F一定,則方向不變的分力F2減小,轉動的分力F1變大。故選A。7.(1)F10.05(2)0.5800.291(3)C【詳解】(1)因細繩只能提供拉力,故A傳感器的示數只能為正值,可知A傳感器對應表中的F1,對連接點O分析,結合表中數據,由平衡條件得解得(2)當θ=120°時,對連接點O分析,根據對稱性可知,所受力F1、F2的絕對值應與θ=60°時所受力F1、F2的絕對值相等,又由題意可知,此時F1、F2均為正值,故,(3)讓A傳感器沿圓弧形軌道移動的主要目的是保持連接點O的位置不變。故選C。8.(1)乙(2)D(3)丙(4)5.80(5)AC【詳解】(1)在使用彈簧之前,為了測試兩個彈簧是否完全相同,則在如圖(c)所示的兩種方案中,由于彈簧自身重力作用,甲方案會受影響,可行的是乙方案,會減小重力的影響。(2)A.實驗中標記下結點O的位置,并記錄三個力的方向,A正確,不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幸福家庭事跡簡介(17篇)
- 教師網絡安全培訓會
- 智研咨詢發(fā)布-2024年中國精密結構件行業(yè)現狀、發(fā)展環(huán)境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
- 技巧與智慧的結合
- 應急預案中的法律法規(guī)與政策解讀
- 二零二五年度文化娛樂產業(yè)個人勞務用工服務協議2篇
- 二零二五年度工業(yè)自動化設備承包合同范本集2篇
- 二零二五版消防系統(tǒng)設備租賃與維修合同
- 二零二五版生態(tài)公園委托物業(yè)管理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個人購置山地別墅及配套設施使用協議3篇
- 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急診診療專家共識2024
- 廣東省廣州黃埔區(qū)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末物理試卷(含答案)
- 2024年國家保密培訓
- 2024年公務員職務任命書3篇
- 學校安全工作計劃及行事歷
- 《GMP基礎知識培訓》課件
- CFM56-3發(fā)動機構造課件
- 會議讀書交流分享匯報課件-《殺死一只知更鳥》
- 2025屆撫州市高一上數學期末綜合測試試題含解析
- 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筆試題庫2024
- 公司印章管理登記使用臺賬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