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李賀詩歌中的色彩藝術(shù)》3700字(論文)_第1頁
《淺談李賀詩歌中的色彩藝術(shù)》3700字(論文)_第2頁
《淺談李賀詩歌中的色彩藝術(shù)》3700字(論文)_第3頁
《淺談李賀詩歌中的色彩藝術(shù)》3700字(論文)_第4頁
《淺談李賀詩歌中的色彩藝術(shù)》3700字(論文)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jié)束,剩余2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淺談李賀詩歌中的色彩藝術(shù)目錄TOC\o"1-2"\h\u27458淺談李賀詩歌中的色彩藝術(shù) 121383一、神圣華美,清冷寂寥 119200二、色彩綺麗,斑駁奇詭 225641三、哀艷瑰奇,心旌搖曳 410403參考文獻 6李賀是中國文學史上著名的浪漫主義詩人,素有“長吉鬼才”的美稱。作為唐中后期詩歌風格過渡時期的代表人物,李賀的詩歌以其奇特而深刻的想象、豐富多彩的修辭、突兀而詭譎的風格而著稱。最早對李賀風格作出評價的是杜牧,李賀的詩作,既有“時花美女”的艷麗,也有“恨怨悲愁”的清冷,還有“虛荒誕幻”的古怪風格。之后,也有許多學者、詩詞鑒賞家對李賀的詩作進行了不同程度的評價,但都是仿效杜牧的評語,著重突出李賀的冷艷、怪異的風格。在顏色的選用和使用上,還體現(xiàn)了冷色、艷色、奇色,這是它特有的顏色藝術(shù)。一、神圣華美,清冷寂寥李賀詩歌想象十分豐富,筆下往往有種種不同凡響、奇形怪狀的神仙精怪之處,而尊貴秀麗的神女形象卻格外受到其青睞。諸如女媧,西王母,瑤姬,秦妃,湘神等,從李賀諸多詩篇中均能找到其綽約飄渺之影。這些神女具有不同的功能,根據(jù)李賀詩所描述的神女的屬性,筆者大致把她們劃分為兩類:一為神性凜然,完美無缺的無垢天界女神,一為融人性于一爐,冷冷清清,郁郁寡歡的自然女神。在李賀逸所想象的神仙世界里,天界萬物令人魂牽夢繞,這里神女出塵絕世而又無可挑剔。比如《神弦別曲》中的“南山桂樹作君亡,云衫淺污紅脂花”巫山神女瑤姬的容顏,更是讓桂花為之傾倒。再比如《天上謠》里“卷簾北窗少,窗前植桐青鳳少”中的秦妃弄玉,一輩子都不會有凡人那般的任何牽掛。其中“紅脂”與“青鳳”,都采用了色彩詞匯。而道教神話中,以西王母為代表的天界神女,是掌天界諸仙之首,李賀的詩篇中,西王母的身影最多。身為天界至高女神和瑤池之主,西王母身份高貴,形象無比絢麗,又有廣大神通,如《瑤華樂》中西王母所作《瑤華樂》詩就是周穆王轟轟烈烈在瑤池向王母求仙問藥的故事中,“神母”指的就是西王母?!碍傜姮幭事段?,玄霜絳雪何足云”,王母送周穆王甘露及仙藥于瑤池宴,于她亦不足掛齒。擁有這樣恢弘的儀仗、仙家般的能力,周穆王就算貴為天子,比起王母來也只會越發(fā)襯托出自己完美圣潔。其中“霜雪”用來強調(diào)其完美圣潔。與神性凸顯,至高無上的天界神女相比較,李賀作品中另一種生在山水自然間的神女卻如平凡凡間女子,除容貌不老之外,還會產(chǎn)生戀慕,期許,失望和寂寥之情,而《帝子歌》里湘水之神湘妃對帝子的殷切期盼,在帝子姍姍來遲的場景里,卻難以掩飾失望之意。由于融人性于一爐,這種神女形象已不再是距離感十足,略帶凄冷憂郁卻使其更添風韻,比如“長眉凝綠千年間,涼堪老鏡里鸞”,江海女神貝宮夫人便有著歲月沉淀已歷經(jīng)滄桑之美,其中“凝綠”的采用了色彩詞。蘭香神女更具有這種自然女神的典型性,作為李賀家鄉(xiāng)所信仰的山神,被表現(xiàn)得貼近現(xiàn)實,精致嬌柔?!短m香神女廟》一詩為李長吉辭官歸隱故里昌谷,遍訪家鄉(xiāng)西、南、北三面女幾山蘭香神女廟有感所作,文字間無不洋溢著野趣自然之美,尤其是其中的“閑綠”“落紅”“新粉”等顏色詞更是體現(xiàn)了山野不同的景致。詩的結(jié)句更以點睛之筆寫蘭香神女終于乘風踏霧而歸,玉佩震山巔,此圖飄逸寂寥,正與眼前空春之愁相對應,說明蘭香神女愁怨終未消除,言有盡而意在言外,神女清高孤冷的處境是永遠不變的。二、色彩綺麗,斑駁奇詭李賀是中唐時期具有獨創(chuàng)精神的浪漫主義詩人。他有意在詩歌中塑造濃重多彩的色彩意象,使詩歌呈現(xiàn)出神奇而詭譎的色彩之美。他創(chuàng)造的色彩不是自然世界的本色,而是他內(nèi)心的色彩,這是詩人獨特的思想感情和獨特的藝術(shù)蘊涵的世界情懷。歷代詩評家對此都有著共識,嚴羽在《滄浪詩話》中寫道:“長吉之瑰詭,天地間自欠此體不得?!标懹沃赋隼钯R的詩句:“五色之秀,其光彩奪目,令人不敢相認”。李賀很善于在詩歌中運用顏色。他的詩集中,一幅色彩綺麗的圖畫就會出現(xiàn)在眼前。中國古典詩歌很少有像李賀這樣的色彩搭配。通常詩歌都如像墨水丹青,優(yōu)雅清新。但是李賀的詩卻像西方的油畫。大量顏色毫不猶豫地堆積在詩歌的畫面中。明亮和黑暗的強烈反差,使他的詩歌產(chǎn)生了色彩綺麗、驚心動魄的效果。在光影作用下,李賀詩歌最終形成了色彩綺麗的表達。如他的《殘絲曲》:垂楊葉老鶯哺兒,殘絲欲斷黃蜂歸。綠鬢年少金釵客,縹粉壺中沉琥珀?;ㄅ_欲暮春辭去,落花起作回風舞。偷芙相催不知數(shù),沈郎青錢夾城路。其中的黃蜂、綠鬢、縹粉、琥珀和青錢,這些豐富的色彩構(gòu)成了一幅色彩綺麗的畫面。名為《殘絲曲》,實為晚春曲,句句不離晚春之景,雖然色彩綺麗,但卻表現(xiàn)出一幅晚春已至,歲月不可挽回之感。李賀善于運用艷麗的語言,使詩作具有傳奇色彩、奇異、明麗、奇幻等特征。然而,李賀并非簡單地堆疊華美的辭藻,他把詞語的顏色和內(nèi)涵、思想情感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曹丕在《典論·論文》中說:“詩賦欲麗”,就是說,在說文學的時候,特別是在語言上要有文采。李賀選用了與其情調(diào)、描寫對象、思想內(nèi)容相協(xié)調(diào)的語言,使其語言的顏色、內(nèi)容、思想情感等都達到了完美的統(tǒng)一。比如用濃重的顏色描繪了悲壯、肅殺的氣氛?!堆汩T太守行》一首詩以絢麗的顏色描寫了當時的戰(zhàn)火和慘烈的戰(zhàn)局。他用的是濃重的語言:烏云、金鱗、燕脂、紅旗等,以突出戰(zhàn)爭的慘烈和悲壯。展現(xiàn)了邊疆官兵英勇頑強,浴血奮戰(zhàn),舍生忘死的愛國情懷。或以糜麗的顏色來表達帝王的奢華。三、哀艷瑰奇,心旌搖曳李賀詩歌來源于宮體,但卻開拓了另一片天地,唐趙磷對李賀的評價是:“作樂府多屬意花草蜂蝶之間,竟不遠大?!贝嗽u也未免太過狹隘了,孔子有日:“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蔽艺J為,多識鳥獸草木的名稱,是為了更好地了解這個世界,了解大自然的自然之美!而世界上的美麗,一定要透過色彩來表達。不同的顏色,能夠展現(xiàn)出不同的情緒和美,同樣的顏色,在不同的使用方式下,也會有不同的效果。正是由于李賀以非同尋常的顏色來描寫這個世界,所以他在詩壇上為我們營造了一座美輪美奐的“琉璃迷宮”,李賀的詩就像是一片琉璃,晶瑩剔透,美輪美奐。到處都是婀娜多姿的時花佳麗,宛若漫天飛舞的花朵,美輪美奐,美輪美奐,讓人浮想聯(lián)翩。“石榴花發(fā)滿溪津,溪女洗花染白云”,天庭里的石榴樹開滿了河畔,仙女們沐浴著火紅的榴花,把白云都映得通紅,詩人把云彩想象成了一朵石榴,在感嘆它的神奇之處,沒有什么比這樣的色彩應用更令人贊嘆的了?!版易M塘,紅紗滿桂香”淡淡的紅色紗裙,乳白色的桂花芬芳,讓我們稍加想象,就可以充分地感受到這首詩的美。唯有以天地之心為心的詩人,才能把世界上一切事物的美麗色彩都描繪出來,使人產(chǎn)生一種情緒上的悸動,就像劉勰所說的那樣:“物欲之所動,心之所動?!蔽矣X得李賀的“琉璃之境”不應該是“五色炫耀”那樣耀眼奪目,更應該是一種“通透無暇”的自然表現(xiàn),我想,這應該是李賀“多情”的功勞,“李賀既然以“天若有情天亦老”而得名,因此,李賀的詩風與詩詞有著莫名的緣分,這種多情的人生表現(xiàn),對后世詞曲的婉約,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詩人在《秦王飲酒》中寫道:“花樓玉鳳聲嬌獰,海綃紅文香淺清?!被抢锏母杓?nèi)崦赖穆曇繇懫?,輕紗舞裙在風中搖曳,帶著淺淺的紅色和淡淡的幽香?!跋銣\清”是詩人在感受到“海綃紅文”那縹緲靈動的氣息時所產(chǎn)生的感覺,或許不是真正的味道,而是一種淡淡的幽香,一種沁人心脾的幽香,將他的精神完全滲透進去。這一句以聲寫色,以形寫色,以嗅寫色,使人產(chǎn)生一種如夢似幻的色彩流動。醉人的詩情讓意識在不知不覺中流淌,讓詩散發(fā)出一種夢幻般的顏色?!袄浼t泣露嬌啼色”“冷紅”是指秋日里的花朵,在秋風中搖擺,“啼”和“泣”兩種情緒交織在一起,既襯托出了“冷紅”的美麗,又體現(xiàn)了詩人對“冷紅”的特殊感受,這是李賀心靈與自然的交互作用?!凹t文”的“淺清”、“冷紅”的“泣露”,到處都有一種生命的流動,這種流動的色彩,或許就是這種詩的精髓,就是要賦予抽象的思想以生動、感性和流動的色彩。中唐詩壇出現(xiàn)李賀這樣一類風格獨特的詩作,一方面與唐詩發(fā)展的必然趨勢有關(guān)。從唐詩到李杜,題材廣泛,手法變化,體裁的應用,都達到了一個很高的境界。他們是一座詩詞的紀念碑,一座難以逾越的山峰。這就是中唐詩人的處境:他們可以從老一輩詩人的光輝業(yè)績中汲取教訓,在詩壇上的喧囂之后,他們能在學習的過程中保持平靜,不斷地創(chuàng)新,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學習,不斷地探索,不斷地拓展自己的領(lǐng)域。然而,李賀古怪悲涼的詩風的形成,更重要的原因在于李賀在諸多因素的影響下,憂郁、苦悶、無法釋然的心情對他的影響。這是李賀詩體起源的最重要的一面,也是我們了解李賀詩歌的關(guān)鍵所在。李賀創(chuàng)作了許多奇特、瑰麗、清新自然的詩詞,為我們留下了豐富的文字遺產(chǎn)。本文試圖從他的色彩藝術(shù)入手,了解他的主要思想和情緒,并在此基礎(chǔ)上進行新的探索,在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礎(chǔ)上,努力取得新的成果。參考文獻[1]吳清伙.桃花亂落如紅雨——李賀詩歌色彩藝術(shù)探魅[J].人文之友,2020.[2]沈子渝.淺談李賀詩歌中的"紅"[J].青年時代,2018,000(007):13-14.[3]李至柔.桃花亂落如紅雨——以色彩看李賀詩歌中的生命意識[J].漢字文化,2018(1):3.[4]段繼紅.李賀筆下瑰詭的藝術(shù)世界[J].名作欣賞:評論版(中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