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五章
化工生產中的重要非金屬元素第二節(jié)氮及其化合物第3課時硝酸[明確學習目標]1.通過硝酸與不活潑金屬、非金屬反應,認識硝酸的強氧化性。2.通過比較濃硝酸與稀硝酸性質的差異,認識濃度、反應條件對反應產物的影響。3.知道氮的氧化物(NOx)、硫的氧化物(SO2)是主要的大氣污染物及防治措施。[核心素養(yǎng)對接]1.通過濃、稀硝酸性質的不同培養(yǎng)學生變化觀念。2.通過研究氮的化合物、硫的化合物的污染,提高學生的科學態(tài)度與社會責任意識。課前篇
·
自主學習固基礎一、硝酸的性質
[知識梳理]1.物理性質
純硝酸為________色、有________氣味的液體,沸點________,________揮發(fā),在空氣中呈“白霧”狀。無刺激性低易2.化學性質(1)酸性:屬于強酸,具有酸的通性,如CaCO3與HNO3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不穩(wěn)定性:見光或受熱易分解,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aCO3+2HNO3===Ca(NO3)2+CO2↑+H2O
4HNO3=======4NO2↑+O2↑+2H2O
△或光照(3)強氧化性[實驗5-8]實驗裝置實驗操作如上圖所示,在橡膠塞側面挖一個凹槽,并嵌入下端卷成螺旋狀的銅絲。向兩支具支試管中分別加入2mL濃硝酸和稀硝酸,用橡膠塞塞住試管口,使銅絲與硝酸接觸,觀察并比較實驗現(xiàn)象。向上拉銅絲,終止反應實驗現(xiàn)象加入濃硝酸時,固體溶解,產生紅棕色氣體,溶液呈藍色加入稀硝酸時,固體溶解,有無色氣泡產生,在試管上部觀察到淺紅棕色,最后試管內氣體變?yōu)闊o色,溶液呈藍色①與金屬反應硝酸具有強氧化性,能與除________、________以外的大多數(shù)金屬反應。a.Cu與濃HNO3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u與稀HNO3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金鉑Cu+4HNO3(濃)===Cu(NO3)2+2NO2↑+2H2O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b.與Fe、Al反應:________時濃硝酸可使鐵、鋁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而________,所以可以用________容器或________容器盛放濃硝酸。②與非金屬反應碳與濃硝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常溫鈍化鐵制鋁制C+4HNO3(濃)=====CO2↑+4NO2↑+2H2O△二、酸雨及防治1.SO2與NO2的主要來源(1)SO2:主要來源于______________和某些含硫的金屬礦物的燃燒或冶煉。(2)NO2:主要來自于汽車尾氣。煤、石油2.危害(1)引起大氣污染,直接危害人體健康。(2)溶于水形成________。酸雨3.酸雨(1)概念:________的降雨。(2)成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溶于雨水形成的。(3)危害①直接破壞農作物、森林、草原,使____________酸化。②加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電纜的腐蝕。pH<5.6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它們在大氣中發(fā)生反應后的生成物土壤、湖泊建筑物、橋梁、工業(yè)設備、運輸工具
[自我排查](1)金屬與硝酸反應無H2放出是因為硝酸中N元素的化合價處于最高價態(tài),其得電子能力強于H+(
)(2)碳、銅分別與濃硝酸反應,濃硝酸均只表現(xiàn)強氧化性(
)(3)濃硝酸能用鐵制容器或鋁制容器存放是因為鋁、鐵與濃硝酸不反應(
)(4)向濃硝酸中滴加石蕊溶液,現(xiàn)象為先變紅后褪色(
)??一、微判斷??二、嘗試解答分析銅與濃硝酸、稀硝酸的反應,思考硝酸的濃度對還原產物有何影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反應中,濃硝酸的還原產物是NO2,稀硝酸的還原產物是NO,一般來說硝酸的濃度越低,還原產物的價態(tài)越低。三、微訓練1.已知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則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Cu做還原劑,HNO3做氧化劑B.HNO3在該反應中只有部分表現(xiàn)出了氧化性C.每生成22.4L(標準狀況)NO有3mol電子轉移D.如果有8molHNO3被還原,則生成了2molNOD解析:根據(jù)反應知,A正確;HNO3在該反應中既表現(xiàn)酸性又表現(xiàn)氧化性,B正確;根據(jù)雙線橋分析,該反應每生成2molNO轉移6mol電子,C正確;HNO3被還原生成NO,若有8molHNO3被還原,則生成8molNO,D錯誤。2.回答下列問題。(1)有時在實驗室看到的硝酸顯黃色,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實驗室保存硝酸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銅與足量濃HNO3反應時,表現(xiàn)酸性的硝酸與做氧化劑的HNO3物質的量之比為________。硝酸見光或受熱發(fā)生了分解,生成的NO2溶于濃硝酸所致保存在棕色試劑瓶中,并置于陰涼處1∶1
(3)銅粉放入稀硫酸溶液中,加熱后無明顯變化,但加入某鹽一段時間后,發(fā)現(xiàn)銅粉質量減少,則該鹽不可能是________(填序號)。A.FeCl3 B.NaClC.KNO3 D.Cu(NO3)2B
(4)一定量的濃硝酸與足量的銅充分反應,生成氣體的成分有___________,寫出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向反應后的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如果Cu還能繼續(xù)反應,寫出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O2、NOCu+4H++2NO3-===2NO2↑+2H2O+Cu2+、3Cu+8H++2NO3-===3Cu2++2NO↑+4H2O
3Cu+8H++2NO3-===3Cu2++2NO↑+4H2O(5)從某金屬粉末(含有Au、Cu、Ag)中分離出Au,加入的試劑是______________,寫出Ag參與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往兩支分別裝有淺綠色的Fe(NO3)2和FeSO4溶液的試管中分別逐滴加入稀鹽酸時,溶液的顏色變化應該為:Fe(NO3)2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eSO4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稀硝酸3Ag+4HNO3(稀)===3AgNO3+NO↑+2H2O淺綠色變棕黃色不變色課堂篇
·
重點難點要突破研習1硝酸的性質
[重點講解]1.硝酸的酸性(1)與指示劑反應:稀硝酸使石蕊溶液由紫色變成紅色。濃硝酸使紫色石蕊溶液先變紅(H+的作用)后褪色(強氧化性)。(2)與堿反應,如Fe(OH)3+3HNO3===Fe(NO3)3+3H2O。(3)與堿性氧化物反應,如CuO+2HNO3===Cu(NO3)2+H2O。(4)與弱酸鹽反應,如CaCO3+2HNO3===Ca(NO3)2+CO2↑+H2O。2.硝酸的強氧化性(1)本質HNO3中的+5價氮元素具有很強的得電子能力。(2)規(guī)律①硝酸的濃度越大,反應溫度越高,其氧化性越強。②還原劑一般被氧化成最高價態(tài)。(3)具體表現(xiàn)①硝酸與金屬的反應a.除Au、Pt等少數(shù)金屬外,硝酸幾乎可以氧化所有的金屬。如3Ag+4HNO3(稀)===3AgNO3+NO↑+2H2O。b.活潑金屬與HNO3反應不生成H2,HNO3的濃度不同,還原產物不同。活潑金屬―――→NO2―――→稀硝酸NOc.常溫下濃硝酸、濃H2SO4能使Fe、Al鈍化。濃硝酸濃硝酸②硝酸與非金屬的反應反應規(guī)律:非金屬單質+濃硝酸―→最高價氧化物或其含氧酸+NO2↑+H2O如C+4HNO3(濃)=====CO2↑+4NO2↑+2H2O③硝酸與還原性化合物的反應硝酸的強氧化性還表現(xiàn)在可以氧化具有還原性的化合物或離子,如HI、HBr、SO2、Fe2+、FeO、Br-、I-、S2-、SO32-等均能被HNO3氧化。△
(3)硝酸與變價金屬(如Fe)反應,根據(jù)硝酸量的多少分別得到高價、低價或兩種價態(tài)共存的混合物。Fe(少量)+4HNO3(稀)===Fe(NO3)3+NO↑+2H2O;3Fe(過量)+8HNO3(稀)===3Fe(NO3)2+2NO↑+4H2O。4.硝酸與金屬反應的守恒計算[特別提醒]銅與HNO3反應時,消耗HNO3的物質的量n(HNO3)耗=2n(Cu)+n(NOx),其中n(Cu)指參加反應的銅的物質的量,n(NOx)指反應生成的NO或NO2或二者混合氣體的物質的量。
[探究活動]硝酸是一種具有強氧化性、腐蝕性的強酸。[實驗]
探究濃硝酸、稀硝酸與銅的反應實驗裝置實驗操作如上圖所示,在橡膠塞側面挖一個凹槽,并嵌入下端卷成螺旋狀的銅絲。向兩支具支試管中分別加入2mL濃硝酸和稀硝酸,用橡膠塞塞住試管口,使銅絲與硝酸接觸,觀察并比較實驗現(xiàn)象。向上拉銅絲,終止反應實驗現(xiàn)象加入濃硝酸時,固體溶解,產生紅棕色氣體,溶液呈藍色加入稀硝酸時,固體溶解,有無色氣泡產生,在試管上部觀察到淺紅棕色,最后試管內氣體變?yōu)闊o色,溶液呈藍色
[問題探討]1.加入濃硝酸時生成的紅棕色氣體是什么?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提示:紅棕色氣體是NO2,化學方程式為Cu+4HNO3(濃)===Cu(NO3)2+2NO2↑+2H2O。2.加入稀硝酸時,產生的無色氣體是什么?在試管上部為什么氣體的顏色由無色變?yōu)闇\紅棕色?寫出上述反應過程的化學方程式。提示:無色氣體是NO;在試管口無色的NO與O2反應生成紅棕色的NO2;反應過程的化學方程式為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2NO+O2===2NO2。3.將足量的銅加入一定體積的濃HNO3中,最終得到氣體的成分是什么?為什么?提示:NO2和NO的混合氣體;原因是Cu與濃HNO3反應生成NO2,隨著反應的進行,HNO3的濃度變小,Cu再與稀HNO3反應生成NO。4.裝置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什么?寫出NO2與NaOH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提示:吸收氮的氧化物,以防污染環(huán)境;2NO2+2NaOH===NaNO3+NaNO2+H2O。5.濃硝酸為什么貯存在棕色試劑瓶中?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提示:濃HNO3見光分解,故為了避光,需貯存在棕色試劑瓶中;4HNO3=====4NO2↑+O2↑+2H2O。光照
[舉一反三]1.某稀溶液中HNO3和H2SO4的物質的量濃度分別為3.0mol·L-1和2.0mol·L-1。取該溶液20mL,加入3.2g銅粉,充分反應后,產生的氣體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約是(
)A.0.75L B.0.336LC.1.5L D.0.448LA解析:20mL溶液中:n(H+)=0.14mol,n(NO3-)=0.06mol,n(Cu)=0.05mol。依據(jù)離子方程式計算:3Cu+8H++2NO3-===3Cu2++2NO↑+4H2O3mol8mol2mol2×22.4L0.05mol
0.14mol
0.06molV(NO)三者反應時,H+與NO3-均過量,依據(jù)Cu的物質的量可得V(NO)≈0.75L。2.(雙選)下列關于硝酸的認識正確的是(
)A.濃硝酸和稀硝酸都具有氧化性B.濃硝酸與金屬反應不產生氫氣,而稀硝酸與金屬反應可產生氫氣C.因常溫下鋁和鐵不與濃硝酸反應,所以濃硝酸可盛放在鋁或鐵制容器中D.硝酸與金屬反應時,既表現(xiàn)出氧化性又表現(xiàn)出酸性AD解析:濃、稀硝酸都有氧化性,可與除Au、Pt之外的幾乎所有金屬反應,且均不產生氫氣;濃硝酸可盛放在鋁或鐵制容器中,是因為鋁和鐵在冷的濃硝酸中鈍化;在與金屬Cu等反應時,硝酸既表現(xiàn)出氧化性又表現(xiàn)出酸性。3.9.7gCu和Zn的合金與足量的稀硝酸反應,還原產物只有NO氣體,其體積在標準狀況下為2.24L。將溶液稀釋為1L,測得溶液的c(H+)=0.1mol·L-1,此時溶液中NO3-的濃度為(
)A.0.3mol·L-1 B.0.4mol·L-1C.0.2mol·L-1 D.0.6mol·L-1B解析:n(NO)=0.1mol,轉移電子的物質的量為0.1mol×3=0.3mol,n(Cu+Zn)=0.3mol÷2=0.15mol,n[Cu(NO3)2]+n[Zn(NO3)2]=0.15mol,其中所含n(NO3-)=0.3mol,溶液中的c(HNO3)=c(H+)=0.1mol·L-1,其中含n(NO3-)=0.1mol,溶液中NO3-的總濃度為0.4mol·L-1。4.下述實驗中均有紅棕色氣體產生,對比分析所得結論不正確的是(
)C①
②
③A.由①中的紅棕色氣體推斷產生的氣體一定是混合氣體B.紅棕色氣體不能表明②中木炭與濃硝酸發(fā)生了反應C.由③說明濃硝酸具有揮發(fā)性,生成的紅棕色氣體為還原產物D.③的氣體產物中檢測出CO2,由此說明木炭一定與濃硝酸發(fā)生了反應解析:①中灼熱碎玻璃起加熱作用,濃硝酸受熱分解生成紅棕色NO2,硝酸中氮元素化合價降低,必有元素化合價升高,只能為氧元素,因此,還有O2生成,產生的氣體為混合氣體,A項正確;由①可知,濃硝酸受熱分解可生成紅棕色氣體,所以②中產生的紅棕色氣體不一定是木炭與濃硝酸發(fā)生反應產生的,B項正確;③中濃硝酸揮發(fā)才能與紅熱木炭接觸,產生的NO2是還原產物,C項正確;紅熱的木炭還可與空氣中的O2反應生成CO2,所以③中檢測出的CO2不一定是木炭與濃硝酸發(fā)生反應產生的,D項錯誤。研習2酸雨及防治
[重點講解]1.SO2廢氣的兩種處理方法(1)鈣基固硫法為防治酸雨,工業(yè)上常用生石灰和含硫的煤混合后燃燒,燃燒時二氧化硫、生石灰、O2共同反應生成硫酸鈣,從而使硫轉移到煤渣中,反應原理為CaO+SO2=====CaSO3,△2CaSO3+O2=====2CaSO4,總反應方程式為2CaO+2SO2+O2=====2CaSO4?!鳌?2)氨水脫硫法該脫硫法采用噴霧吸收法,霧化的氨水與煙氣中的SO2直接接觸吸收SO2,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H3+SO2+H2O===(NH4)2SO3,2(NH4)2SO3+O2===2(NH4)2SO4。2.NOx尾氣的處理方法(1)堿液吸收法硝酸工業(yè)產生的廢氣中含有較多的NO、NO2,可采用強堿溶液進行吸收,同時獲得副產品。2NO2+2NaOH===NaNO3+NaNO2+H2ONO2+NO+2NaOH===2NaNO2+H2O[特別提醒]NO2、NO的混合氣體能被足量燒堿溶液完全吸收的條件是:n(NO2)≥n(NO)。(2)催化轉化法在催化劑、加熱條件下,氮氧化物通過與氨或CO反應轉化為無毒氣體(N2),一般適用于汽車尾氣的處理。如6NO+4NH3========5N2+6H2O6NO2+8NH3========7N2+12H2O催化劑△催化劑△3.酸雨及危害
[聯(lián)想質疑]酸雨對環(huán)境危害巨大,如圖是一座大理石雕像在六十年間的變化。
[問題探討]1.什么是酸雨?正常雨水的pH約為5.6,呈酸性的原因是什么?提示:pH<5.6的降水稱為酸雨;正常雨水呈酸性的原因是雨水中溶解了CO2,CO2與水反應生成碳酸。2.你能用化學方程式表示出硫酸型酸雨的形成過程嗎?提示:硫酸型酸雨的形成有以下兩種途徑。(1)SO2――→H2SO3――→H2SO4SO2+H2O===H2SO3,2H2SO3+O2===2H2SO4(2)SO2――→SO3――→H2SO42SO2+O2=====2SO3,SO3+H2O====H2SO4H2OO2O2H2O3.某實驗小組采集某地硫酸型酸雨的樣品,每隔1小時測定該雨水的pH,記錄結果如下表所示:結合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分析雨水樣品pH變化的原因是什么?測定時間/h012345雨水的pH5.024.864.814.744.604.60提示:該硫酸型酸雨中含有H2SO3,暴露在空氣中,H2SO3能被空氣中的O2氧化成H2SO4,雨水的酸性增強,pH下降。4小時后,雨水中的H2SO3全部被氧化,故pH不再變化。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H2SO3+O2===2H2SO4。4.酸雨的主要危害有哪些?提示:酸雨能直接損害農作物,使土壤、湖泊酸化;能腐蝕建筑物、橋梁、運輸工具及電纜等。
[舉一反三]1.以下非金屬氧化物與其引起的環(huán)境問題及主要來源對應正確的是(
)C
氧化物環(huán)境問題主要來源ACO2破壞臭氧層化石燃料的燃燒BSO2溫室效應汽車尾氣的排放CNO2光化學煙霧工廠廢氣的排放DCO酸雨汽車尾氣和化石燃料的不完全燃燒解析:CO2不會破壞臭氧層,A錯誤;SO2主要引起酸雨,來源于煤的燃燒,B錯誤;CO不會引起酸雨,D錯誤。2.酸雨是對pH小于5.6的降水的統(tǒng)稱。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空氣中的SO2溶于水,最終形成酸雨B.汽車排放的尾氣、硝酸廠和化肥廠的廢氣中都含有氮氧化物C.工業(yè)廢水任意排放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D.為了減少酸雨的形成,必須減少SO2的排放量,對燃料進行脫硫處理C解析:工業(yè)廢水任意排放引起江河湖泊污染,而酸雨是由于SO2和NO2溶于水引起的。3.汽車尾氣(含CO、SO2和NO等)是城市空氣污染源之一,治理的方法之一是在汽車的排放管上裝一個“催化轉化器”,它能使CO跟NO反應生成可參與大氣生態(tài)循環(huán)的無毒氣體,并促進二氧化硫的轉化。(1)汽車尾氣中導致酸雨形成的主要物質是___________。(2)寫出在催化劑的作用下CO跟NO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SO2、NO2CO+2NO=======N2+2CO2催化劑(3)使用“催化轉化器”的缺點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排放廢氣的酸度,有可能促進了酸雨的形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于促進了SO2的轉化,生成的SO3增多,SO3+H2O===H2SO4提高了空氣的酸度解析:(2)從題目敘述中“它能使CO跟NO反應生成可參與大氣生態(tài)循環(huán)的無毒氣體”,可推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CO+2NO=====N2+2CO2。(3)使用“催化轉化器”促進SO2轉化為SO3,而SO3與H2O化合生成H2SO4,提高了空氣的酸度,促進了酸雨的形成。催化劑
演習篇
·
學業(yè)測試速達標1.下列關于濃HNO3與濃H2SO4的敘述正確的是(
)A.常溫下都不能用鐵制容器貯存B.常溫下都能與銅較快反應C.露置于空氣中,溶液質量均減輕D.露置于空氣中,溶液濃度均降低D解析:濃HNO3易揮發(fā),濃H2SO4具有吸水性,露置于空氣中,濃HNO3的質量減輕,濃H2SO4的質量增加,但二者的濃度均降低。2.下列反應中,硝酸只表現(xiàn)氧化性的是(
)A.Zn+HNO3(稀)―→B.Mg(OH)2+HNO3(稀)―→C.C+HNO3(濃)―→D.Cu+HNO3(濃)―→C解析:A項,鋅與稀硝酸反應生成NO、硝酸鋅和水,表現(xiàn)了硝酸的氧化性和酸性;B項,Mg(OH)2與硝酸反應生成硝酸鎂和水,只體現(xiàn)了硝酸的酸性;C項,C與濃硝酸反應生成CO2、NO2和水,只體現(xiàn)了硝酸的氧化性;D項,銅與濃硝酸反應生成硝酸銅、NO2和水,硝酸既表現(xiàn)氧化性又表現(xiàn)酸性。3.(雙選)室溫下,某興趣小組用如圖所示裝置在通風櫥中進行如下實驗。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實驗
現(xiàn)象試管Ⅰ中開始無明顯現(xiàn)象,逐漸有微小氣泡生成,越來越劇烈,液面上方出現(xiàn)淺紅棕色氣體,溶液呈藍色試管Ⅱ中劇烈反應,迅速生成大量紅棕色氣體,溶液呈綠色。之后向綠色溶液中持續(xù)通入N2,溶液變?yōu)樗{色A.試管Ⅱ中紅棕色氣體為NO2,它是由硝酸發(fā)生還原反應生成的B.等質量的Cu完全溶解時,試管Ⅰ中消耗的HNO3更多C.將Cu換成Fe之后重復實驗,依然是試管Ⅱ中反應更劇烈D.試管Ⅱ中反應后溶液顏色與試管Ⅰ中的不同,是由于溶液中溶有NO2解析:A正確,試管Ⅰ中Cu與稀硝酸反應生成NO,然后NO與O2反應生成紅棕色的NO2,試管Ⅱ中紅棕色氣體為NO2,它是由HNO3發(fā)生還原反應生成的;B錯誤,試管Ⅰ中,3molCu消耗8molHNO3,試管Ⅱ中,1molCu消耗4molHNO3,故等質量的Cu完全溶解時,試管Ⅱ中消耗的HNO3更多;C錯誤,常溫下Fe遇濃硝酸發(fā)生鈍化,故試管Ⅱ中反應不明顯;D正確,試管Ⅱ中持續(xù)通入氮氣后,可以把溶液中溶解的NO2排出,溶液由綠色變?yōu)樗{色,說明試管Ⅱ中反應后溶液顏色與其溶解的NO2有關。課時作業(yè)(六)
硝酸A篇·知識對點訓練1.某化學興趣小組設計了如圖所示的濃HNO3與Cu反應的微型實驗。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擠壓塑料瓶使?jié)釮NO3進入干燥管就可引發(fā)反應B.將裝置口向上提起就可停止反應C.蘸堿液的棉花可起到吸收NO2的作用D.該裝置適用于木炭與濃硝酸或濃硫酸的反應實驗D解析:擠壓塑料瓶使?jié)釮NO3進入干燥管與銅接觸,可以引發(fā)反應,A正確;將裝置口向上提起使銅與濃HNO3分離,可使反應停止,B正確;NO2可被堿液吸收,C正確;木炭與濃硝酸或濃硫酸的反應需要加熱才能夠進行,而該裝置是在常溫下進行的反應裝置,D錯誤。2.從經(jīng)濟效益和環(huán)境保護的觀點出發(fā),由銅制取硝酸銅最適宜的方法是(
)A.Cu與濃HNO3―→Cu(NO3)2B.Cu與稀HNO3―→Cu(NO3)2C.Cu――→CuO稀HNO3,Cu(NO3)2D.Cu+AgNO3―→Cu(NO3)2CO2△解析:A項,生成的NO2會造成大氣污染,不正確;B項,生成的NO也會造成大氣污染,不正確;C項,生成等量的硝酸銅所用的原料少,比較經(jīng)濟,又不會對環(huán)境造成污染,正確;D項,硝酸銀成本較高,同時硝酸銀會對環(huán)境造成一定的污染,主要是重金屬污染,不正確。3.將銅粉放入稀硫酸中,加熱無明顯反應,但加入某鹽后,發(fā)現(xiàn)銅粉質量逐漸減少,該鹽是(
)A.硫酸亞鐵 B.硫酸鋅C.硝酸鉀 D.氯化鈉C解析:在酸性溶液中,硝酸鹽具有氧化性,能把銅氧化生成硝酸銅和NO,選項C符合題意。4.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FeO與稀硝酸反應屬于復分解反應B.常溫下Fe與濃硝酸不反應C.銅片與濃硝酸發(fā)生離子反應:Cu+NO3-+4H+===Cu2++NO2↑+2H2OD.向Fe(NO3)2稀溶液中加入鹽酸發(fā)生反應:3Fe2++4H++NO3-===3Fe3++NO↑+2H2OD解析:A不正確,F(xiàn)eO與稀硝酸反應,表現(xiàn)硝酸的氧化性和酸性,因此該反應屬于氧化還原反應;B不正確,濃硝酸使Fe鈍化屬于氧化還原反應;C不正確,離子方程式中電荷和原子不守恒;D正確,在酸性條件下Fe2+被NO3-氧化。5.將1.92g銅粉與一定量的濃硝酸反應,當銅粉完全反應時收集到氣體1.12L(標準狀況下)。則所消耗硝酸的物質的量是(
)A.0.12mol B.0.11molC.0.09mol D.0.08molB
6.某研究性學習小組設計如圖所示裝置,用濃硝酸、銅片、水三種試劑進行實驗,探究濃、稀硝酸的強氧化性并觀察它們的還原產物。(1)探究濃硝酸的強氧化性將銅片置于具支試管的底部,在分液漏斗中加入約5mL濃硝酸,往具支試管中加入約2mL濃硝酸,用排水法收集產生的氣體。①實驗中觀察到的能證明濃硝酸具有強氧化性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實驗探究]具支試管中溶液變?yōu)樗{色,產生紅棕色氣體②具支試管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探究稀硝酸的強氧化性①上述反應完成后,欲進一步證明稀硝酸也具有強氧化性,緊接著簡便、合理的實驗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u+4HNO3(濃)===Cu(NO3)2+2NO2↑+2H2O往分液漏斗中加入水稀釋濃硝酸,打開活塞,往具支試管內加入稀硝酸②能證明稀硝酸與銅反應的還原產物為NO的實驗現(xiàn)象是________(填字母)。A.c中收集到的無色氣體接觸空氣后變?yōu)榧t棕色B.b中產生的無色氣體接觸空氣后變?yōu)榧t棕色[實驗反思](3)某同學提出,實驗過程中若操作不慎,易出現(xiàn)倒吸現(xiàn)象。對該實驗裝置進行改進的方案:可在b與c之間連接________。B安全瓶(4)利用該裝置先進行銅與濃硝酸反應,再進行銅與稀硝酸反應的實驗,該順序的合理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利用Cu與濃硝酸反應生成的NO2排出具支試管中的空氣,有利于觀察Cu與稀硝酸反應的還原產物[問題討論](5)在用等質量的銅片分別與等體積的濃硝酸、稀硝酸(硝酸均過量)反應時,發(fā)現(xiàn)反應后所得溶液前者呈綠色,后者呈藍色。針對此現(xiàn)象,同學們提出兩種意見:①兩溶液顏色不同是Cu2+濃度的差異引起的;②前者溶液呈綠色,是因為生成的紅棕色NO2又溶于溶液中。你認為意見________(填“①”或“②”)合理(注:若填①,下題中只答Ⅰ;若填②,下題中只答Ⅱ)。Ⅰ.如果你認為①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Ⅱ.如果你認為②合理,設計一個簡單的實驗進行驗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
往藍色的Cu(NO3)2溶液中通入NO2(其他合理答案也可)解析:(5)因Cu的質量相等,濃、稀硝酸均過量且體積相等,則反應生成的Cu(NO3)2的濃度相等,溶液中的c(Cu2+)相等,故①不合理,②合理。要驗證②合理,可向Cu與稀硝酸反應后的溶液中通入NO2。7.為了證明稀硝酸與銅反應的氣體產物是NO,某同學設計了如下實驗裝置和實驗方案。實驗步驟:(1)關閉K1,打開K2,向試管中加石灰石,通過分液漏斗向其中加入一定的稀硝酸,則加入石灰石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將銅絲插入稀硝酸中,微熱大試管。該步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石灰石與稀硝酸反應生成CO2,把裝置中的空氣排盡CaCO3+2HNO3===Ca(NO3)2+CO2↑+H2O3Cu+8H++2NO3-=====3Cu2++2NO↑+4H2O△(3)充分反應后,打開開關K1,通過氣囊鼓入空氣,可以觀察到燒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證明稀硝酸與銅反應的氣體產物是NO。(4)NaOH溶液的作用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無色氣體變成紅棕色尾氣處理,以免氣體污染環(huán)境B篇·綜合提升訓練8.“保護環(huán)境,就是保護人類自己?!毕铝协h(huán)境問題與產生的主要原因不相符的是(
)①“臭氧空洞”主要是大量使用氟氯代烴等引起的②“光化學煙霧”主要是由NO2等引起的③“酸雨”主要是由空氣中CO2濃度增大引起的④“白色污染”主要是由聚乙烯塑料等引起的⑤“厄爾尼諾”現(xiàn)象主要是由空氣中CO2濃度增大引起的⑥“溫室效應”主要是由空氣中CO2濃度增大引起的⑦“赤潮”主要是由水體中P、N等元素過量引起的A.只有①② B.只有②③⑤C.全部 D.只有③解析:“酸雨”的形成主要是SO2及NOx引起,故③不正確。9.1.92gCu投入到一定量的濃硝酸中,銅完全溶解,生成的氣體的顏色越來越淺,共收集到672mL的氣體(氣體體積已折算為標準狀況下)。將盛有此氣體的容器倒扣在水槽中,通入標準狀況下一定體積的氧氣,恰好使氣體完全溶于水,則通入的氧氣的體積為(
)A.168mL B.224mLC.336mL D.504mLC解析:此題首先要理清電子的轉移情況,然后找出關系式:
整個過程相當于Cu失的e-轉移給O2,由此得出Cu和O2的關系式:2Cu~O2,計算出O2的體積。10.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①濃硝酸通常保存在棕色試劑瓶中②檢驗亞硫酸鈉溶液在空氣中放置是否變質可以先加硝酸溶液,再加氯化鋇溶液來檢驗③鋅與稀硝酸反應可以得到氫氣④足量鐵與稀硝酸反應后溶液呈淺綠色,說明稀硝酸不能氧化Fe2+⑤濃硫酸滴到紙張上,紙張變黑,說明濃硫酸具有吸水性⑥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都能形成酸雨,酸雨的pH等于5.6A.①③④ B.①②C.① D.①②⑤⑥C解析:濃硝酸具有不穩(wěn)定性,見光易分解,通常保存在棕色試劑瓶中,故①正確;硝酸具有強氧化性,能夠將SO32-
氧化成SO42-,對SO42-
的檢驗造成干擾,不能用硝酸酸化,故②錯誤;硝酸具有強氧化性,與Zn反應不產生氫氣,故③錯誤;鐵與硝酸反應生成硝酸鐵,溶液呈淺綠色是由于過量的鐵與Fe3+反應生成Fe2+,故④錯誤;濃硫酸滴到紙張上,紙張變黑,體現(xiàn)濃硫酸的脫水性,故⑤錯誤;pH小于5.6的雨水為酸雨,故⑥錯誤。正確的表述只有①,故C項正確。11.將紅熱的木炭與濃硝酸共熱產生的氣體等分為①和②兩份,第①份先通過適量蒸餾水,再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第②份直接通入少量澄清石灰水中。則澄清石灰水的變化最可能為(
)A.①不變渾濁,②變乳白色B.①變乳白色,②不變渾濁C.①變乳白色,②變乳白色D.①不變渾濁,②不變渾濁B解析:碳與濃硝酸反應產生CO2和NO2的混合氣體,而NO2可與水反應生成硝酸,故將混合氣體直接通入少量澄清石灰水中,會產生Ca(NO3)2溶液,難以得到CaCO3沉淀;將混合氣體先通過適量蒸餾水,NO2與水反應生成硝酸和NO,則NO和CO2的混合氣體再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會產生CaCO3沉淀。12.(雙選)將0.1mol銅與40mL10mol·L-1HNO3充分反應后,溶液中含amolH+,由此可知(
)A.生成的氣體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為4.48LB.生成的氣體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為1.49LC.被還原的硝酸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關于合同事務往來的文書范例
- 智慧校園建設及運營合作協(xié)議
- 職工愛崗敬業(yè)責任協(xié)議書
- 股權投資合作協(xié)議書
- 建房承包施工合同
- 特殊教育機構教育服務安全免責協(xié)議書
- 田徑體育場館租賃合同書
- 股份制組織架構優(yōu)化方案
- 全國滇人版初中信息技術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14課《數(shù)據(jù)的計算-用函數(shù)計算數(shù)據(jù)》教學設計
- 殘疾人無障礙改造協(xié)議
- 2025江西上饒經(jīng)濟技術開發(fā)區(qū)招商集團限公司招聘29人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石油行業(yè)海洋石油勘探與開發(fā)方案
- 監(jiān)察部部長崗位職責
- 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嶺區(qū)年三年級數(shù)學第一學期期末考試模擬試題含解析
- 《農機化促進法解讀》課件
- 最高法院示范文本發(fā)布版3.4民事起訴狀答辯狀示范文本
- 2023-2024學年度上期七年級英語期末試題
- 勞動保護知識培訓課件
- 山東工業(yè)職業(yè)學院《家政職業(yè)經(jīng)理人》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水果加工工廠規(guī)劃
- 十八洞精準扶貧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