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大班數(shù)學游戲教案《小鳥分窩》
大班數(shù)學游戲教案《小鳥分窩》
1、大班數(shù)學游戲教案《小鳥分窩》
【活動目標】
1、了解鳥類分窩的生活習性。
2、把握6的組成,嘗試用數(shù)字和符號加以表示。
3、發(fā)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4、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shù)學題目。
【活動準備】
1、6個鳥窩圖片(4個大小不同、2個大小相同)。
2、18只小鳥圖片。
3、記錄表幼兒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交流各種鳥窩
價值分析:通過經(jīng)驗交流來了解不同的鳥筑巢地點也各不相同。
1、了解鳥窩的涵義
(PPT:出示漢字鳥窩)
提問:認識嗎?什么是鳥窩?
小結:鳥窩就是小鳥的家。
2、交流四種不同鳥窩的地點
提問:你們知道他們的家在哪里嗎?
燕子的家在墻角邊:老鷹的家在懸崖上;喜鵲住在樹枝上;海鷗的家在海邊。
小結:不同的鳥會艱據(jù)不同的生活習性選擇不同的地方造他們的家。
二、小鳥分家家
價值分析:了解6只小鳥不同的分窩方法。
1、兩個大小相同的鳥窩。
提問:喜鵲媽媽在礴林的鳥窩里生了6只小鳥,它們在一個鳥窩擠不下,鳥媽
媽和小鳥們又造了一個窩,怎樣讓6只小鳥分別住在2個鳥窩里,怎樣住才合適、
舒服呢?
小結:6只喜鵲寶寶分兩個相同大小的窩住,一個窩住3只,另一個窩也住3
只。謝謝你們喜鵲媽媽的6個寶寶終于有舒舒服服的家住了。
2、一大一小不同的鳥窩。
提問:燕子媽媽也有6個寶寶,他們也造了兩個鳥窩,他們的兩個鳥窩怎么
樣?一大一小的兩個鳥窩怎么住才舒服呢?
小結:原來同樣6只小鳥不同大小的兩個鳥窩,分法不一樣。鳥窩大住的小鳥
多,鳥窩小仔的小鳥少。大鳥窩里住5只,小鳥窩里住1只。
3、大小差不多的兩個鳥窩。
提問:黃鶯媽媽的6個孩子也長大了,它們也造了兩個大小相差不多的鳥窩該
怎么住呢?
小結:6個黃鶯寶寶分兩個大小不一樣的窩住,一個住4只,一個住2只,
三、記錄小鳥分家的情況,了解6的組成
價值分析:嘗試用數(shù)字符號表示6的組成。
1、看看說說三家小鳥分窩時用了哪幾種分法。
提問:三家小鳥分窩用了哪幾種方法。
小結:三家小鳥分窩用了三種不同的方法。
2^了解記錄表
(出示大記錄表)
提問:記錄表上有什么?(引導幼兒了解記錄表。)
(重點理解):這個符號像什么?表示什么意思呢?
小結:從上往下看是分,從下往上看是合,這是分合的符號。
3、幼兒操作發(fā)現(xiàn)6的不同分合方法。
(1)記錄要求:把三家小鳥分窩的方法都記錄在記錄紙上,但不能重復記
錄。
(2)幼兒交流
提問:請你們來說說你記錄表上三家小鳥分窩的方法。
小結:原來6只小鳥分窩的三種方法可以有5種記錄方式。
活動延伸:
冬天來臨了,越來越多的鳥都會飛去南方筑巢,鳥窩里的小鳥也越來越多,7
只、8只、9只、10只,那么多小鳥,鳥媽媽該怎樣分才能讓小鳥在鳥窩里住得舒
服呢?請大家試試,幫鳥媽媽動動腦筋。
2、大班數(shù)學教案《等分》
活動目標:
L感知、嘗試將規(guī)則圖形二等分、四等分。
2.通過分蛋糕游戲感知理解圖形的分合變化。
3.在數(shù)學活動中體驗探索發(fā)現(xiàn)的快樂。
4.進一步提高幼兒對數(shù)學活動的興趣及動手操作能力。
5?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等分的樂趣。
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能通過游戲操作把圖形等分。
活動難點:感知理解一個圖形能夠分成相同的幾部分。
活動準備:
1.幼兒操作學具:每小組若干正方形和長方形彩紙。剪刀,黑色
水彩筆。每組一個空的小籃子。
2.教具:自編故事《小熊過生日》,講述小熊過生日請朋友吃蛋
糕,隨著來訪朋友的人數(shù)多少需要用不同的方法平分蛋糕。自制正方
形、長方形蛋糕圖片,小熊、小豬、小馬、小牛圖片。教師用正方形
和長方形白紙若干張。水彩筆。黑板。事先畫好的分割完成圖(見教
材,去掉分割長方形的不等梯形)。
活動過程:
一、復習拼圖,感知回顧圖形的分合關系。
1.用大小不一的三角形、長方形,找到一樣的朋友拼成正方形、
長方形。
2.幼兒操作的時候教師參與觀察了解幼兒的拼法,了解現(xiàn)有經(jīng)
驗。
故事引入,初步感知分蛋糕。
1.小熊過生日請朋友吃正方形的蛋糕,來了一只小豬好朋友,兩
個人怎么分吃蛋糕?
教師鼓勵幼兒設想分蛋糕的方法,說明要把蛋糕分成兩個一樣大
的部分,傾聽幼兒表達想法,詢問用什么方法才能使蛋糕分好的兩塊
是一樣的,肯定幼兒的設想并請幼兒前來嘗試用紙嘗試對角折、對邊
折的方法折出印痕、畫線條,詳細講解過程,使幼兒看見正方形蛋糕
被“畫”成了兩個三角形和兩個長方形,將圖形留在黑板上,問問幼
兒在哪里見過這樣的圖形。
2.教師小結:先把正方形對角和對邊折紙、再畫線的方法可以把
正方形蛋糕分成兩塊一樣的。
二、初步嘗試操作。
1.給小熊分蛋糕。幼兒用剛才看見的方法用剪刀把正方形彩紙
折、畫、剪成二等分圖形,把分好的圖形放在小組桌子中間的小籃子
里。
2.幼兒分割的時候,教師觀察、互動,和幼兒交流討論自己是怎
樣分的,分好的兩塊蛋糕是不是一樣大的,給幼兒分好的圖形拍照。
3.看照片小結幼兒的成功嘗試,說明一塊蛋糕分成了兩塊一樣大
的,幼兒會發(fā)現(xiàn)在正方形里,對邊折的時候豎線和橫線分割出的圖形
是一樣的。
4.故事繼續(xù),圖形引申。
——教師:小熊和小豬都喜歡吃蛋糕,小熊的蛋糕很快吃完了,
其實小豬也帶了蛋糕:長方形蛋糕!這該怎么分呢?
一一鼓勵幼兒思考用剛才折紙的經(jīng)驗進行對角折、對邊折、畫線
條。
一一發(fā)現(xiàn)長方形折后和正方形蛋糕的形狀不同,也發(fā)現(xiàn)橫對邊折
和豎對邊折折出的圖形是不一樣的,把折好、畫好線條的圖形和正方
形的一起陳列,觀察它們的不一樣。
——幼兒把長方形圖形剪成二等分圖形,放在小籃子里。
一一幼兒操作的時候,教帥給剪好的圖形拍照。
5.觀看照片小結。長方形也可以分成兩個一樣的圖形,分享交流
大家是怎樣分的。
三、運用已有經(jīng)驗探索四等分,提升思考和實踐能力。
L教師:又來了兩個好朋友,小馬和小牛,他們也帶了正方形和
長方形的蛋糕來祝賀。4個人怎么分蛋糕?
2?根據(jù)幼兒意愿例如先分正方形。師生討論怎樣把一個正方形分
成4個一樣的。教師:剛才我們用了對角折、對邊折的方法,折了一
次?,F(xiàn)在要分成4份,還是用這個方法嗎?怎么折?折幾次?
請幼兒示范,如對角折紙、畫出線條。
還可以怎么折?另取一張紙,對邊折紙。
一—還有其他方法嗎?如幼兒說不出,教師可以鼓勵幼兒思考折
疊的不同方向,或者說出自己和大家不一樣的辦法,進行示范。
3.長方形的蛋糕怎樣分成4份呢?
--------請幼兒示范折紙、畫出線條。
一—還能怎么折?另取一張紙。
還有其他方法嗎?如幼兒說不出,教師可以鼓勵幼兒思考折疊的
不同方向,或者說出自己和大家不一樣的辦法,進行示范。
一一把折好、畫出線條的圖形出示在黑板上。
4.問問幼兒在哪里見過這樣的圖形?都是正方形和長方形變化出
來的,它們和剛才只折一次的圖形有什么不一樣?
5.幼兒操作把正方形和長方形四等分。教師觀察幼兒的操作,幫
助個別幼兒進一步梳理折紙分割的方法,對幼兒的細心提出積極的鼓
勵和肯定。并為幼兒的操作結果拍照。
——在長方形四等分中,幼兒可能會有豎著等分的現(xiàn)象,使得長
方形被分成了4個長細條,這也是一種分法,教師應予以說明和肯
定。
6.觀看照片小結。把正方形和長方形分成4份,要用到和分成2
份一樣的方法,但需要多折、多畫、多剪,分好的幾個圖形就是一樣
的。
四、回顧、總結。
L在黑板上豎排出示正方形和長方形圖片各一張,和幼兒一起回
顧、討論二等分、四等分的方法。
2.隨著幼兒的回顧、表達,教師在每個圖片的的右側貼上事先畫
好的分割完成圖,如對應正方形圖片的是一張畫著一條對角線的正方
形,畫著一條中間分割線的正方形,畫著兩條對角線的正方形,畫著
空心十字線的正方形,畫著豎線分割成四塊的正方形。長方形同理出
zj\O
3.師生共同觀看,用歸納、表述的方式整理思考,鞏固習得經(jīng)
驗。
延伸活動:
1、把幼兒操作剪好的小圖形分類、壓膜,放在科學區(qū)域,供幼兒
練習拼圖和分割,鞏固對圖形分合的經(jīng)驗認識。
2、在數(shù)學活動中繼續(xù)開展圖形認知活動。
3.鼓勵幼兒在家里找一找由幾個小圖形拼成一樣家具等的物品將
數(shù)學經(jīng)驗運用到生活中去,又使幼兒的生活經(jīng)驗能夠遷移到后續(xù)數(shù)學
活動中,不斷增長新經(jīng)驗。
小百科;等分等量劃分。另“等分”就是將一個物體或數(shù)量等分幾
份的一種解題方法。運用這種方法解答有關多邊形的面積問題,常會
使人有“柳暗花明”的感受。
3、大班教案《小鳥小鳥》
活動目標:
1、在理解歌曲內(nèi)容的基礎上學唱歌曲,唱準歌曲的長
音、跳音及休止符。
2、體會小鳥在春游的快樂情緒,并能積極的投入與表
現(xiàn)。
3、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
的樂趣。
4、能唱準曲調(diào),吐字清晰,并能大膽的在集體面前演
唱。
環(huán)境創(chuàng)設:
幼兒每人一個小鳥頭飾。
重點與難點:
掌握3/4的節(jié)奏和“啦”的唱法。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活動
師:昨天你們?nèi)ゴ河?,在春游的時候看到了什么漂亮的
風景?
師:春天的風景真美啊!小鳥也去春游了,聽聽他們看
到了哪些漂亮的風景?
二、欣賞歌曲
1、小鳥在春游的時候也看到了很多漂亮的風景,不過
小鳥不說,它要用唱歌的方法告訴你們,請你們聽聽好。
2、教師示范唱一遍
(1)小鳥去了哪些地方?(把孩子聽到的東西按順序
表現(xiàn)出來)
(2)我們學著小鳥用好聽的聲音把漂亮的風景唱出來
好嗎?
(3)幼兒跟唱歌曲
提出要求:
(1)小鳥它要飛過很高的山岡去唱歌,所以我們要把
歌聲唱的高一點,這樣在地面上的小朋友才能聽到小鳥的歌
聲。
(2)引導幼兒注重“啦”的唱法:里面有長音、跳
音、和休止符
三、小鳥在游玩
1、今天小鳥們看到這么多漂亮的風景,都非常的開
心,他們唱著好聽的歌,跳著美麗的舞繼續(xù)去春游。我們也
來做小鳥,比比看誰的歌聲最動聽,誰的舞姿最美麗好嗎?
2、幼兒學做小鳥邊唱邊飛。
四、復習音樂游戲:套圈
要求幼兒自由結伴三人一組邊唱邊游戲。
4、大班數(shù)學課教案《分南瓜》含反思
活動目標:
1、學習2、3、4的分解組成。
2、通過觀察,尋找發(fā)現(xiàn)數(shù)的組成規(guī)律。
3、繼續(xù)體驗總數(shù)與兩個部分數(shù)之間的關系。
4、讓幼兒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樂趣。
5、通過各種感官訓練培養(yǎng)幼兒對計算的興致及思維的
準確性、敏捷性。
活動準備:
南瓜圖片若干,藍綠色的籃子圖片各一張,4以內(nèi)數(shù)字
卡片若干,分合符號
活動過程:
一、游戲:碰球一教師交代游戲規(guī)則和要求一集體,小
組,個人練習
二、學習4的分解組成
1、認識南瓜出示南瓜圖片一這是什么?數(shù)一數(shù)有幾
個?
2、分南瓜出示藍綠色的籃子圖片一請把南瓜分給藍綠
色的籃子,可以怎么分?(個別幼兒操作)一誰還有不一樣
的分法?
3、記一記一誰有好辦法把分南瓜的事記錄下來?
一請幼兒用數(shù)字和分合符號記錄在黑板上
4、念一念一幼兒認讀分合式,先說分后說合
三、出示操作紙,師幼共同了解操作要求一給弟弟妹妹
分蔬菜,注意不遺漏,不重復
四、根據(jù)幼兒完成情況講評。
教學反思:
通過本次教學活動,讓我了解了孩子對數(shù)學都很薄弱,
為了能夠使他們對數(shù)學感興趣,我準備在以后的數(shù)學活動中
多加游戲,做到讓幼兒在玩中樂、玩中學的目的。真正讓幼
兒成為學習的主人,不斷提升幼兒的自主探究能力。
5、大班數(shù)學教案《我會分》含反思
設計意圖:
為了激發(fā)幼兒對數(shù)學活動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
操作能力。使幼兒積極操作探索“2個、3個、4個物體分
成兩部分”的方法和記錄方法,并能用數(shù)的組成式記錄。
活動目標:
1、知道2、3、4的分解、組成,認識分解和符號。
2、能積極操作探索“2個、3個、4個物體分成兩部
分”的方法和記錄方法,并能用數(shù)的組成式記錄。
3、激發(fā)對數(shù)學活動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動手操作能力。
4、激發(fā)幼兒學習興趣,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快樂,并感受
集體活動的樂趣。
5、初步培養(yǎng)觀察、比較和反應能力。
活動重點難點:
1、重點:知道2、3、4的分解、組成,認識分解和符
號。
2、難點:能積極操作探索“2個、3個、4個物體分成
兩部分”的方法和記錄方法,并能用數(shù)的組成式記錄。
活動準備:
1、演示教具:雪花片操作教具一套、數(shù)字和分合號卡
片一套、黑板一塊。
2、幼兒人手一套雪花片操作圖、雪花片若干、數(shù)字卡
片和分合號卡片一套。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教師:“小朋友們好!今天呀老師帶來了幾個數(shù)字寶
寶,我們一起來看看它們是誰?(教師出示數(shù)字卡片2、
3、4、)
2、幼兒答。2、3、4、
3、提問:那小朋友們想一想,在生活中2、3、4這三
個數(shù)字寶寶可以表示什么呢?
4、幼兒回答。
二、基本部分
1、教師:那今天呀徐老師不僅給小朋友帶來了三個數(shù)
字寶寶,而且徐老師還要請小朋友來玩一個游戲,名字叫:
我會分。在玩游戲前,我們先來認識下游戲要用到的操作
圖,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2、教師出示雪花片操作圖。
3、提問:請小朋友仔細觀察一下,圖片上有什么?它
表示什么?
4、幼兒答。
三、學習分合式
1、提問:“剛才小朋友一眼就看出了圖片上有雪花片
之外,還有兩個小盤子,那小朋友有沒有看到上面有個符
號?”.
2、教師告訴幼兒這個符號有個好聽的名字叫分成號,
帶領幼兒用手做出分解符號的樣子。
3、提問:“這每一副圖上要我們小朋友做什么呢?”
4、師幼集體討論。
5、教師:現(xiàn)在請小朋友來動動你的小手,現(xiàn)在每個小
朋友的位置上都有跟老師一樣的三幅操作圖,請小朋友用你
桌子上的雪花片來試一試,我會分,2個雪花片、3個雪花
片、4個雪花片,可以怎么分?
6、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7、請個別幼兒上黑板分。
8、師幼集體驗證。
9、教師:這些操作的圖片我們可以用數(shù)字把它們表示
出來。教師邊提問邊出示數(shù)字卡片。教師示范操作2個雪花
片用數(shù)字2表示出來。
10、請個別幼兒上黑板操作。
11、教師總結。
四、游戲:智慧大考驗。
五、活動結束。
活動反思:
大班數(shù)學《我會分》活動是讓幼兒區(qū)分10以內(nèi)的單數(shù)
和雙數(shù),數(shù)學對幼兒來說,是較抽象的思維概念,為了幫助
幼兒更好的理解,我把雙數(shù)比成都找到了好朋友的數(shù)字,單
數(shù)比作需要找朋友的數(shù)字,將抽象的概念生活化,具體化,
對于大班幼兒來說,有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在活動中適當
的給予引導,將游戲的方式交給幼兒,由幼兒自己理解并完
成,每一操作過程結束小結,留意到每位幼兒的學習情況,
而不僅僅只是作為一個游戲簡單的一帶而過,當幼兒出現(xiàn)錯
誤時,及時的幫助其修正,在幼兒的操作過程中,出現(xiàn)一些
不規(guī)范的操作,如個別幼兒將雙數(shù)和單數(shù)區(qū)分不清楚時候,
不能忽略這些現(xiàn)象,在后面的環(huán)節(jié)中,要給予彌補,結合
《幼兒用書》的實際生活經(jīng)驗看一看糖葫蘆哪些是雙數(shù)的,
哪些是單數(shù)的,加入了遷移生活經(jīng)驗的活動,體現(xiàn)了數(shù)學活
動的生活化。
《我會分》活動提倡的是操作性和游戲性,讓幼兒在學
中玩,玩中受益,真正體驗到操作游戲的快樂,這也是《我
會分》活動的主要目的,整個活動條理清楚,結合幼兒日常
生活經(jīng)驗來學習單雙數(shù)。在活動中引導幼兒討論操作結果,
達到了幫助幼兒整理經(jīng)驗,明確概念的目的。幼兒能積極主
動地參與到整個活動中,在操作中,幼兒能自己開動腦筋探
索知識,獲得經(jīng)驗,并運用各種感官參與,使得多種智能得
到了發(fā)展和提高。怎樣才能讓每一個幼兒熟練掌握任意數(shù)是
單數(shù)還是雙數(shù)?這是我下一步應該認真思考和探索的問題。
總之整個活動在動靜交替中進行,且結合日常生活經(jīng)驗,讓
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掌握了單雙數(shù)的概念,活動的教學
效果較好。
6、大班數(shù)學游戲活動教案《小鳥分窩》
【活動目標】
1、了解鳥類分窩的生活習性。
2、把握6的組成,嘗試用數(shù)字和符號加以表示。
3、發(fā)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4、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shù)學題目。
【活動準備】
1、6個鳥窩圖片(4個大小不同、2個大小相同)。
2、18只小鳥圖片。
3、記錄表幼兒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交流各種鳥窩
價值分析:通過經(jīng)驗交流來了解不同的鳥筑巢地點也各
不相同。
1、了解鳥窩的涵義
(PPT:出示漢字鳥窩)
提問:認識嗎?什么是鳥窩?
小結:鳥窩就是小鳥的家。
2、交流四種不同鳥窩的地點
提問:你們知道他們的家在哪里嗎?
燕子的家在墻角邊;老鷹的家在懸崖上;喜鵲住在樹枝
上;海鷗的家在海邊。
小結:不同的鳥會根據(jù)不同的生活習性選擇不同的地方
造他們的家。
二、小鳥分家家
價值分析:了解6只小鳥不同的分窩方法。
1、兩個大小相同的鳥窩。
提問:喜鵲媽媽在樹林的鳥窩里生了6只小鳥,它們在
一個鳥窩擠不下,鳥媽媽和小鳥們又造了一個窩,怎樣讓6
只小鳥分別住在2個鳥窩里,怎樣住才合適、舒服呢?
小結:6只喜鵲寶寶分兩個相同大小的窩住,一個窩住
3只,另一個窩也住3只。謝謝你們喜鵲媽媽的6個寶寶終
于有舒舒服服的家住了。
2、一大一小不同的鳥窩。
提問:燕子媽媽也有6個寶寶,他們也造了兩個鳥窩,
他們的兩個鳥窩怎么樣?一大一小的兩個鳥窩怎么住才舒服
呢?
小結:原來同樣6只小鳥不同大小的兩個鳥窩,分法不
一樣。鳥窩大住的小鳥多,鳥窩小住的小鳥少。大鳥窩里住
5只,小鳥窩里住1只。
3、大小差不多的兩個鳥窩。
提問:黃鶯媽媽的6個孩子也長大了,它們也造了兩個
大小相差不多的鳥窩該怎么住呢?
小結:6個黃鶯寶寶分兩個大小不一樣的窩住,一個住
4只,一個住2只。
三、記錄小鳥分家的情況,了解6的組成
價值分析:嘗試用數(shù)字符號表示6的組成。
1、看看說說三家小鳥分窩時用了哪幾種分法。
提問:三家小鳥分窩用了哪幾種方法。
小結:三家小鳥分窩用了三種不同的方法。
2、了解記錄表
(出示大記錄表)
提問:記錄表上有什么?(引導幼兒了解記錄表。)
(重點理解):這個符號像什么?表示什么意思呢?
小結:從上往下看是分,從下往上看是合,這是分合的
符號。
3、幼兒操作發(fā)現(xiàn)6的不同分合方法。
(1)記錄要求:把三家小鳥分窩的方法都記錄在記錄
紙上,但不能重復記錄。
(2)幼兒交流
提問:請你們來說說你記錄表上三家小鳥分窩的方法。
小結:原來6只小鳥分窩的三種方法可以有5種記錄方
式。
活動延伸:
冬天來臨了,越來越多的鳥都會飛去南方筑巢,鳥窩里
的小鳥也越來越多,7只、8只、9只、10只,那么多小
鳥,鳥媽媽該怎樣分才能讓小鳥在鳥窩里住得舒服呢?請大
家試試,幫鳥媽媽動動腦筋。
7、大班美術欣賞教案《小鳥的天堂》
活動目標:
L初步了解“云雀”,感受樂曲表現(xiàn)的快樂小鳥形象,
能用身體動作進行模仿,并嘗試用繪畫的方式給予展現(xiàn)。
2?認識口笛,了解口笛的音色,感受絲竹樂豐富的表現(xiàn)
手法。.
3.培養(yǎng)幼兒的欣賞能力。
4.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作畫習慣。
活動準備:
笛子曲“云雀”、畫有背景的畫紙四張、筆和顏料。
活動過程:
一、第一遍傾聽笛子曲“云雀”O(jiān)
(1)師:今天老師帶來一首曲子,我們一起來欣賞一
下吧,聽一聽是誰來了?
(2)幼兒欣賞。
(3)提問:A.誰來了?
B.你為什么覺得是小鳥來了?音樂聽起來怎么樣?
C.這首曲子是用什么樂器演奏的?(是什么樂器能演奏
出像小鳥的音樂)
(4)看圖片了解口笛:
a.你認識這種樂器嗎?
b.你覺得它和什么樂器比較像?哪里像?哪里不同?
c.老師介紹口笛:是最小的笛子,音色比笛子還要高。
d.師:口笛的聲音是怎么樣的?(細細高高)小鳥的聲
音呢?(也是細細高高的),現(xiàn)在你知道為什么要用口笛來
表演了嗎?(引導幼兒說說口笛的音色與小鳥的匹配)
二、傾聽音樂,模仿表演,加深對樂曲的理解。
(1)你好象聽到小鳥在干什么?
請幼兒大膽模仿小鳥的各種動作。(老師可重點指導幾
個動作如:飛翔、在樹枝上跳來跳去等,為下面繪畫作鋪
墊)
(2)學一學個別表演得好的小朋友。
師:剛才某某小鳥飛得可開心了,我們來看看他是怎么
飛的,我們一起來學一學;我還看見某某小鳥和某某小鳥在
一起,你們來表演一下好嗎?我們找個好朋友一起學一
學...
三、進一步理解樂曲。
(1)教師小結:這首曲子叫“云雀”,是用江南絲竹
里的口笛來演奏的。聽了這首曲子啊,我們就好象看到了小
鳥在藍天上飛翔,在樹林里舞蹈,特別地開心。
(2)請幼兒聽樂曲,模仿表演小鳥的各種姿態(tài)和動
作。
四、引導幼兒將小鳥歡快飛舞、嬉戲的形象畫下來。
(1)師:快樂的小鳥們,你們剛才是在哪里跳舞的
呀?
(2)師:對,樹林、花園、草地都是小鳥喜歡的地
方,是小鳥的天堂。瞧!這里也有小鳥喜歡的地方,我們一
起去看看(帶幼兒到底稿前,稍稍欣賞,選擇一個自己喜歡
的畫面)我們讓小鳥們飛上去吧,讓這里也成為小鳥的天堂
吧。
(3)幼兒合作繪畫小鳥,教師播放“云雀”,巡視指
導。
(4)展示幼兒作品,適當講評。
師:你的小鳥在哪里?它在干什么?你最喜歡哪只小
鳥?為什么
五、再次欣賞。
1.師:小鳥的天堂里真幸福啊!我也想去小鳥的天堂
了,你們和我一起去嗎?
2,師:輕輕閉上眼睛,安靜地聽著音樂,想象一下,我
們變成了小鳥,在小鳥的天堂里快樂地游戲、生活。(幼兒
安靜欣賞音樂)
3.結束課時。
活動評析:
音樂欣賞,我們應該在“賞”字上多動腦筋,達到賞
樂、賞情而賞心悅目;整合教學,我們應該在“合”字上多
下功夫,達到合理、合情、合和而天衣無縫。
8、大班音樂游戲活動教案《小鳥捉蟲》含反思
活動目的:
1、通過欣賞樂曲《小鳥捉蟲》,培養(yǎng)幼兒對音樂的感
受力,引導幼兒初步理解和想象樂曲中鳥飛和小鳥捉蟲的音
樂形象。
2、培養(yǎng)幼兒聽賞樂曲的興趣,初步讓幼兒知道ABC三
段體曲式。
3、復習《小鳥醒來了》,要求幼兒能連貫、愉快地演
唱這首歌。
4、熟悉歌曲旋律,為歌曲創(chuàng)編動作。
5、能大膽表現(xiàn)歌曲的內(nèi)容、情感。
活動準備:
1、春天背景圖一幅:圖片小鳥飛、小鳥捉蟲各一只。
2、各色正方紙,事先教幼兒會折疊小鳥頭飾。
3、配琴老師先熟悉鋼琴曲《小鳥捉蟲》。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律動進場。
(教師彈小鳥飛樂曲)幼兒依次隨著音樂飛進教室入
座,(做發(fā)音練習時請小朋友身子坐直,用自然聲發(fā)音、唱
歌)。
2、組織幼兒做發(fā)音,練習曲:《布谷鳥叫》
二、基本部分:
1、復習歌曲《小鳥醒來了》。
(1)師生齊唱一遍,(要求幼兒聲音連貫,歌曲要唱
得快樂,第一段,表現(xiàn)小鳥醒來,愉快見媽媽。第二段,表
現(xiàn)小鳥洗臉,整理羽毛,快樂的心情。第三段,小鳥作早
操,展翅高飛。最后一句要唱得慢,表現(xiàn)小鳥飛走了。
(2)幼兒聽音樂,再輕聲唱一遍。
2、欣賞鋼琴曲:《小鳥捉蟲》
(1)師:現(xiàn)在請小朋友欣賞一首很好聽的鋼琴曲。名
字是《小鳥捉蟲》,請你們聽一聽小鳥在干什么?(幼兒完
整欣賞一遍鋼琴曲)聽完整首樂曲后,啟發(fā)幼兒講出:小鳥
從飛出來-捉蟲-飛回的情節(jié)。(請1-3名幼兒回答問
題)。
(2)讓幼兒逐段欣賞樂曲。
第一段:啟發(fā)幼兒說出這段音樂表現(xiàn)出優(yōu)美舒展:春天
來了,小草、樹枝都發(fā)出了新芽,小鳥飛舞著翅膀,歡快地
在森林里自由自在地飛翔,唱歌。(教幼兒邊聽音樂邊做小
鳥飛得動作)。
第二段:請小朋友聽聽第二段跟第一段的音樂有什么不
同?小鳥在干什么?啟發(fā)幼兒講出小鳥捉蟲的情景,啟發(fā)幼
兒講出這一段音樂非常歡快:啊,草地多美,小鳥在草地上
看到有一些小蟲,高興地學著媽媽地樣子捉起蟲來。(教幼
兒邊聽音樂邊做小鳥捉蟲的動作)第三段:老師:小鳥又在
干什么?這一段音樂與第二段音樂有什么不同?啟發(fā)幼兒說
出樂曲很優(yōu)美、自由:小鳥在草地上吃了很多蟲子,吃飽
了,高高興興飛回家了。(請幼兒邊聽邊做動作)
(3)老師小結:第三段音樂與第一段完全一樣,這樣
的曲叫三段體(幼兒重復一遍三段體)。讓幼兒完整地欣賞
音樂一遍。老師用圖片教具演示、講解整首鋼琴曲。(請
2~3名幼兒敘述音樂所表達的內(nèi)容)
(4)老師拿出紙,教幼兒折疊小鳥頭飾,幼兒在鋼琴
曲《小鳥捉蟲》的音樂聲中折疊小鳥頭飾。
三、結束部分
做好的小鳥頭飾戴在頭上隨音樂做小鳥一捉蟲一鳥飛出
教室。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圍繞小鳥學捉蟲這個故事情節(jié)展開的,通過鳥
媽媽帶幼兒出來做游戲,鍛煉幼兒的基本動作,再以鳥寶寶
很餓這一問題,激發(fā)幼兒學習捉蟲的興趣,主動地探索、嘗
試捉到蟲子的方法,鍛煉踮起腳跟摘物的能力,讓幼兒在活
動過程中不僅學到本領,還能培養(yǎng)克服困難的勇氣。這正迎
合《綱要》中指出的:“用幼兒感興趣的方式發(fā)展基本動
作,提高動作的協(xié)調(diào)性、靈活性。”
在整個活動過程中,為幼兒創(chuàng)設了游戲情景氛圍,豐富
的游戲活動使幼兒注意力集中、活動積極性高、情緒激動、
心情愉快,一系列的游戲圍繞目標展開、層層深入、銜接自
然。整個活動不僅發(fā)展了幼兒的多種運動能力,也讓幼兒在
活動中了解了知識、明白了道理,同時還獲得了心理上的滿
足。
不足之處:
1、在第一環(huán)節(jié)引領幼兒游戲時,由于隊伍太長,后面
的幼兒不能清楚地看清教師的示范動作,使得少數(shù)孩子動作
凌亂,不知所措。
調(diào)整:游戲前先向幼兒講清楚,然后在進行游戲
2、游戲環(huán)節(jié)時,由于準備不夠充分,幼兒摘到的蟲子
沒處放,使得幼兒在下面的環(huán)節(jié)中過多的關注自己手中的蟲
子,影響了活動效果。
調(diào)整:課前為幼兒每人準備一個小口袋縫制在幼兒衣服
±o
9、大班游戲課教案《小鳥快快躲》含反思
【活動目標】
1、通過模仿小鳥的動作,學習躲閃,提高反應能力與
判斷能力。
2、萌發(fā)喜愛和保護小鳥的情感。
3、主動參與活動,體驗活動的快樂及成功的喜悅。
4、喜歡參與游戲,體驗。
【活動準備】
1、選一個樹木成林的地方或創(chuàng)設相關游戲情境。
2、錄音機、磁帶。
【游戲玩法】
1、三人為一組開展游戲,一邊做動作一邊念兒歌:
小鳥小鳥飛飛飛,飛到東,飛到西,(小鳥自由飛翔)
飛到草地找吃的,(蹲下找東西吃)
突然來了一張網(wǎng),(快跑)
小鳥小鳥快快躲。(找一棵樹抱住躲躲好)
2、與家人一起做游戲時,孩子扮作“網(wǎng)”時,家長可
以適時地被孩子抓住,調(diào)動孩子的游戲興趣,讓孩子體驗成
功的喜悅。
【活動過程】
一、“小鳥游戲操”
幼兒扮“小鳥”,教師扮“鳥媽媽”,聽音樂四散在場
中央飛,做動作活動身體。
如:整理羽毛(上肢運動)游戲(下蹲運動)與同伴打
招呼(體轉運動)喝水(腹背運動)等。
二、幼兒練習躲閃的動作。
1、師:小鳥正在草地上找東西吃,突然,天空中來了
一張網(wǎng),哎呀!小鳥該怎么辦呀?“快快飛走!”“躲起
來”……
幼兒討論,請個別幼兒示范動作。
2、每位幼兒自由選擇一樣物體當作自己的家,邊飛邊
探索怎樣快快地回家,不讓網(wǎng)捉到。
3、請2—3位幼兒示范游戲。
三、游戲“小鳥快快躲”,提高反應能力與判斷能力。
1、教師講解游戲規(guī)則:小鳥飛的時候,念到“飛到草
地找吃的,”就蹲下找東西吃,念到“一張網(wǎng)”就快跑找一
棵樹抱住。被捉到的“小鳥”就當“網(wǎng)人”。
2、幼兒游戲。
老師扮演“網(wǎng)”,幼兒扮演小鳥,模仿小鳥在空中飛
行,邊飛邊念兒歌:小鳥小鳥飛飛飛,飛到東,飛到西,飛
到草地找吃的,突然來了一張網(wǎng),小鳥小鳥快快藏。幼兒模
仿小鳥在林中飛行,老師扮作的網(wǎng)悄悄地躲在一旁,當兒歌
說完最后一個字時,老師馬上從一旁撲出來,張開雙臂扮作
網(wǎng)去抓小鳥,小鳥只要馬上抱住身邊的任意一棵樹即可安
全。
3、討論:在游戲中遇到的困難。
4、幼兒再次游戲。
四、放松游戲。
聽音樂做放松動作,小鳥休息。
【活動反思】
在本次活動中,我針對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為幼兒創(chuàng)
設了情景表演,讓幼兒在游戲表演中學唱歌曲,學會和同
伴結伴游戲。在表演過程中,很多小朋友都很開心,知道要
根據(jù)歌詞的內(nèi)容有禮貌地按要求進行表演,充分體現(xiàn)了幼
兒的自主性和主導地位。
10、大班數(shù)學課教案《四等分》含反思
設計意圖
本活動是根據(jù)《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引導幼兒
對周圍環(huán)境中的數(shù)、量、形、物體、空間、時間等等現(xiàn)象發(fā)
生興趣。為此,就讓幼兒通過游戲、操作、探索來對形體進
行等分。在學習和探索中引導幼兒由淺逐漸加深,并支持、
鼓勵幼兒獨立、做到舉一反三的效果來完成本次活動。
活動目標
1、激發(fā)幼兒對物體進行等分的興趣。
2、讓幼兒理解四等分的含義,學習將圓形、正方形和
長方形四等分的方法,理解整體與部分的關系和組成。
3、提高幼兒動手操作能力以及判斷推理能力。
4、培養(yǎng)幼兒對數(shù)字的認識能力。
5、讓幼兒懂得簡單的數(shù)學道理。
活動準備
教具:圓形、正方形和長方形的大卡紙,一些等分、不
等分的圖片PPt,已經(jīng)等分的紙片,固體膠
學具:圓形、正方形、長方形紙若干。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以小狗分匹薩的情景作為導入,復習圖形二等分的方
法。
二、基本部分
(一)實物四等分
1、引入四等分的問題,讓幼兒思考圓形四等分的方
法。
2、教師引入分四等分的方法,讓幼兒學習通過二次對
折得到四等分。
3、教師通過實物演示,讓幼兒初步理解四等分的含
義,即把一個物體分成一樣大的四份。
(二)圖形四等分
1、分發(fā)正方形的紙,讓每位幼兒動手探索正方形四等
分的方法。
2、啟發(fā)幼兒想出不一樣的分法。并讓幼兒講一講他們
是怎樣分的。
3、通過邀請幼兒代表將長方形用上面的幾種方法進行
四等分,總結將圖形四等分的方法,使幼兒鞏固理解四等分
的含義。
4教師出示一些等分、不等分的圖形,讓幼兒判斷四等
分。
(三)比較整體與部分的大小,部分拼成整體
1、以圓形為例,比較等分前后整體與部分的大小,感
知整體大于部分,部分小于整體。
2、出示正方形和長方形和其四等分,幼兒動手操作將
不同的四等分拼成原來的整體。
結束部分
1、教師總結四等分的含義,整體與部分的關系和組
成。
2、延伸:讓幼兒思考如何把圖形進行八等分。
教學反思:
幼兒園的數(shù)學活動相對于其他活動枯燥、單調(diào),容易使
幼兒失去學習興趣。因為這個時期的幼兒年齡小,邏輯思維
尚未發(fā)展,所以本次活動中我為幼兒創(chuàng)設了一個可操作的豐
富材料的環(huán)境,為幼兒創(chuàng)設了一個可選擇性、可操作性的空
間。使幼兒能獨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
幼兒的自主性,選擇性,獨立性得到了充分的體現(xiàn)。通過一
系列的游戲活動,達到了主題總目標預設的要求。
11、大班語言活動教案《小鳥的歌》含反思
活動內(nèi)容:
L初步感知理解散文的內(nèi)容,感受體驗作品的語言美、
意境美。
2.學習用完整連貫的語言講述,發(fā)展想象力。
3.知道鳥是人類的朋友,樹立愛護鳥的意識,萌發(fā)熱愛
大自然的情感。
4,理解散文的內(nèi)容,初步學習朗誦散文。
5,培養(yǎng)幼兒大膽發(fā)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實物投影儀一臺,幻燈片若干(配樂朗誦散文),錄音
機一臺、圖片各一張。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課題。
1、師:“小朋友,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根神奇的
魔術棒,看一看它會變什么小動物?(教師變魔術)對了!
是小鳥?!?/p>
2、師:“在大森林里,有許多許多大樹,大樹上有許
多許多小鳥,小鳥都愛唱歌,小鳥的歌會落在什么地方?
(幼兒想象表述)
3、過渡:“小鳥的歌真美!真神奇!讓我們來聽一聽散
文里是怎么說的?”
二、初步感知散文的主要內(nèi)容。
提問:
(1)小朋友,剛才聽的散文的名字叫什么?聽了這首
散文,你覺得怎么樣?
(2)散文里你聽到了什么?過渡語:小鳥的歌會落在
什么地方?那里變得怎么樣,我們再來聽一聽散文。
三、分段感知散文內(nèi)容。教師逐一出示圖片,并朗誦散
文。第一段提問:森林里有什么?大樹上有什么?它們在干
什么?第二段提問:小鳥的歌灑向哪里?在樹枝的縫隙里瀉
成了什么?小鳥的歌掉在哪里?草尖結出了什么?小鳥的歌
落在地上,地上就長出了什么?第三段提問:小鳥的歌投進
溪水里,游成了歡蹦亂跳的什么?師:“你聽,森林里到處
都是小鳥的歌。”教師小結:小鳥的歌真好聽,落到哪里,
哪里就會變得很美、很美!
四、幼兒學習朗誦散文。
(1)幼兒觀察畫面,一起輕輕地念散文。師:“我們
用優(yōu)美的聲音輕輕地念一念散文?!?/p>
(2)啟發(fā)幼兒根據(jù)畫面大膽講述來散文內(nèi)容。師:
“小朋友念的真不錯!下面請小朋友拿著圖畫紙,按著1、
2、3、4的序號把這首好聽的散文念出來,你可以念給自己
的好朋友聽,也可以念給后面的老師聽。
(3)幼兒完整念散文一遍。
五、激發(fā)幼兒的想象力。
(1)討論:小鳥的歌還會落在哪里?長出什么?
(2)師:“下課后我們把小朋友說的話,畫成美麗的
畫,然后編進散文,好嗎?”
六、結束部分。
師:“小鳥是我們的好朋友,你們喜歡小鳥嗎?我們應
該怎么樣呢?讓我們一起來做快樂的小鳥吧!”音樂《小鳥
飛》走出教室。
活動反思:
這是一篇散文,散文又被稱為美文?!懊馈笔巧⑽呐c其
他文體最大的區(qū)別。曹文軒說過這樣一段話:“美的力量絕
不亞于思想的力量。一個再深刻的思想也會變?yōu)槌WR,只有
一個東西是永不衰老的,那就是美?!彼枷氲牧α渴且环N理
性的思考,美則作用于人的情感,情感的力量在我們的生命
中更柔韌,更持久。這是是散文獨特的價值。但是對于中班
孩子來說,散文欣賞是比較難的。
我覺得它美在三點:(1)色彩的美。(2)聲音的美。
(3)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如何讓幼兒體會到這三方面
的美?《指南》中說“要引導幼兒觀察圖畫,建立畫面與故
事內(nèi)容之間的聯(lián)系。”事實上,當孩子們打開這本書,看到
這篇文章的時候,首先吸引他們的也是這幅圖。再進一步
說,首先吸引孩子的是著闖入兩眼的綠色。所以,我把觀察
順序定為由面到點:背景一一小鳥一一孩子。問題設計如
下。
1、“這是什么地方?你是怎么知道的?你喜歡這里
嗎?為什么?”調(diào)動孩子的生活經(jīng)驗,激起他們對綠樹、青
草的色彩、氣味的回憶。
2、“在綠色的森林里,你看到了誰?”是誰,而不是
什么。我想通過這點給孩子一個暗示,人類和動物處于平等
的地位,奠定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基調(diào)。
3、“這真是一只可愛的小鳥呀!說說你喜歡他什么?”
引導孩子欣賞小鳥黃色帶藍邊的羽毛,紅紅的尖嘴,圓圓的
透亮靈活的眼睛……孩子自然會談到小鳥的歌聲。孩子們對
鳥叫有一定的感知,所以可以順勢讓孩子們學一學,
(嘰……嘰嘰喳喳……)。
4、“這么好聽的歌聲把誰吸引來了?他們在怎樣聽小
鳥唱歌?我們來學一學?!崩斫狻把鲋^”“托著下巴”。
在觀察圖片的基礎上,教師范讀散文。然后幼兒隨教師一起
“用甜甜的聲音讀故事”。之所以強調(diào)“甜甜的聲音”,是
想讓幼兒感知小鳥的歌聲“像巧克力,好甜的”。課上到這
里,一個問題讓我糾結:“像巧克力,好甜的。像天上的
云,好美的。像玫瑰花,好香的。”是語言難點,從修辭方
法來看是運用了通感。這種修辭方法的學習,是在高中,朱
自清先生那篇《荷塘月色》中的“月色并不均勻,但光與影
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痹谶@篇給中班
幼兒的散文里幼兒根據(jù)生活經(jīng)驗可以體會小鳥的歌聲像天上
的云一樣美,通過教師范讀,領著孩子朗讀,孩子可以體會
小鳥的歌像巧克力一樣甜,如何讓孩子真切的體會到“小鳥
的歌像玫瑰一樣香”呢?于是,我就設計了這樣的問題:小
鳥的歌,好甜、好香、好美,你覺得小鳥的歌是什么味道
的?來實現(xiàn)創(chuàng)編這個教學目標??墒敲鎸@個問題,孩子們
有的說像棒棒糖,有的說像花朵,思維比較局限。
5、為了使孩子的思維更發(fā)散,所以在最后繪畫環(huán)節(jié)中
我引導孩子們畫完小鳥以后,在進行添畫,想一想:你覺得
小鳥的歌聲像什么,就在旁邊畫什么。令人意想不到的是,
孩子們畫的非常好,說的也非常好。例:浩洋畫上了太陽,
我先是引導他說:小鳥的歌像太陽,暖暖的。接下來很多小
朋友就有了想法,畫了棉花糖,就說:小鳥的歌像棉花糖,
甜甜的;畫了冰糕,就說:小鳥的歌像冰糕,涼涼的------
12、大班數(shù)學課教案《分房子》含反思
活動目標:
1、能夠按要求給小動物分到合適的房子。
2、初步理解序數(shù),并能夠運用到生活中去。
3、發(fā)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4、讓幼兒懂得簡單的數(shù)學道理。
活動準備:
PPT課件,小動物圖片若干,白紙人手一張
活動過程:
一、故事引入出示PPT-2.認識小動物。
師:森林里蓋了兩棟漂亮的三層小樓房,小動物們很想
住進去??墒牵鼈兂称饋砹?,為什么呢?原來它們誰也不
想住在自己不喜歡的房子里,要重新分房子。你能幫助它們
嗎?
二、分房子
1、出示PPT-3.知道小老鼠的要求,并幫助小老鼠找到
自己的房子。
2、出示PPT-4.知道大象的要求,并幫助大象找到自己
的房子。
3、出示PPT-5.知道大公雞的要求,并幫助大公雞找到
自己的房子。
4、出示PPT-6,知道小貓的要求,并幫助小貓找到自
己的房子。
5、出示PPT-7,知道小烏龜?shù)囊螅椭觚斦?/p>
到自己的房子。
6、出示PPT-8,知道小狐貍的要求,并幫助小狐貍找
到自己的房子。
三、給小動物排排隊
1、小朋友人手一張白紙,按教師提的要求給小動物們
排排隊。
如:從左邊數(shù):大灰狼坐在第五個座位上,小兔坐在第
三個座位上,小羊不能坐在大灰狼旁邊,小狗不能坐在小老
鼠旁邊,小老鼠最小,坐在第一個座位上。這些小動物應該
怎樣坐才對呢?
2、教師可根據(jù)幼兒的完成情況適當增加難度。
教學反思:
《分房子》即讓孩子們孩子了解大自然中不同動物的存
在,激發(fā)幼兒探索的興趣。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同時,又蘊
含著深刻的哲理,各種動物生存之間簡單的關系。故事以森
林中的動物住新房為線索,提出了各種各樣的要求,而老虎
大王不能夠很好的滿足他們的需要,希望得到小朋友的幫助
而展開?;顒右浴毒V要》為指導,讓幼兒在互動式、開放
式、直觀式的教育活動中,自主地、能動地、創(chuàng)造性地學
習。讓幼兒在已有經(jīng)驗的基礎上,展開想象,說說會有哪些
不同的動物需要分房子。通過故事引出活動的主題,動物們
該住哪一間房子里,他們有什么樣要求,從而激發(fā)他們幫助
動物分房子的興趣。故事的發(fā)展是讓幼兒去主動思考、發(fā)現(xiàn)
問題、尋找答案很好的依托。作為活動的延伸,另外不同動
物的動物需要分房子,應該怎么辦,讓孩子根據(jù)動物的特
點,再一次展開思考,望孩子多關注關心動物,讓孩子繼續(xù)
有探索的機會,讓本次活動在區(qū)域活動中有體現(xiàn)。
本次活動整合了語言、常識等方面的知識,充分發(fā)揮幼
兒的自主性。讓幼兒大膽交流,鼓勵幼兒積極參與活動,讓
幼兒成為學習的主動者和成功者。
13、大班優(yōu)秀社會教案《小鳥找家》含反思
活動目標:
1、知道同伴之間應該互相關心、互相幫助。
2、在欣賞故事和實踐活動中,感受同伴間關愛的愉悅
情感。.
3、體驗合作游戲的樂趣。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5、教育幼兒養(yǎng)成做事認真,不馬虎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1、掛圖一幅,磁性教具:小鳥、星星、月亮、螢火蟲
2、玩具若干(幼兒人數(shù)一半)
活動過程:
1、活動導入:
師:有只小鳥在森林里迷路了,天黑了,它找不到回家
的路,傷心地哭了它好想媽媽,你們愿意幫助它回家嗎?怎
么幫助它呢?
2、幼兒圍繞這個主題,想像如何去幫助小鳥。
請個別幼兒大膽講述自己的想法,幫助小鳥找回家。
3、老師講述故事:小鳥找家。
師:有許多小動物也想幫助小鳥,讓我們聽聽有誰也來
幫助小鳥,它們是怎么樣幫助小鳥?
老師邊演示教具邊講述故事,讓幼兒了解故事內(nèi)容,建
議提以下問題:
(1)誰幫助了小鳥?
(2)小星星聽到了小鳥的哭聲,是怎么說的?
(3)月亮奶奶聽到小鳥的哭聲,是怎么說的?
(4)螢火蟲聽到了小鳥的哭聲是怎么幫助小鳥的?
4、引導幼兒討論小朋友之間應怎么樣互相關心、互相
幫助
師:小朋友之間需要關心和幫助嗎?什么時候?
師:你是怎么關心別人的?別人又是怎么關心你的?
5、幼兒兩兩合作玩玩具,體驗合作游戲的快樂。
老師發(fā)玩具給單數(shù)幼兒,另一半幼兒沒有玩具,讓幼兒
想想怎么玩?啟發(fā)有玩具的幼兒找沒玩具的幼兒,兩人一起
玩。在后面的環(huán)節(jié)中給幼兒展示幼兒園小朋友之間互相
幫助、互相合作的圖片,讓幼兒觀察感知,知道朋友間應該
互相幫助。
活動中還增加了表演故事情節(jié)。
活動反思:
這個活動采用了講故事形式,故事新穎動人,孩子很有
興趣,在活動過程中幼兒的積極性很高,積極主動地發(fā)言。
但在游戲環(huán)節(jié),教師的引導不夠,幼兒沒有進入游戲情境,
沒有體驗到游戲的樂趣。同時,教師在設計角色游戲時,把
頭飾給幼兒戴上,應該放到最后游戲環(huán)節(jié)佩戴。這樣幼兒較
容易進入原預設情境。
14、大班數(shù)學主題教案《三層分類》含反思
活動設計意圖:
成人很容易通過視、聽去認知某一事件或抽象概念,但
對幼兒而言,除了眼、耳之外,還必須借助觸覺、味覺、嗅
覺等感官知覺,親自操作、嘗試、摸索,得到具體經(jīng)驗才有
意義。幼兒的學習需要教師以及家長的努力與用心,為了引
發(fā)幼兒強烈的學習動機,利用玩具與游戲寓教于樂,是幼兒
最容易接受、最樂于參與的一種學習模式,而幼兒每一次玩
游戲,可能都有不同的玩法,不同的點子,無形中就培養(yǎng)了
他們靈活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數(shù)學中的分類,即是能把相同屬性的東西規(guī)定在一起。
分類可以是單一標準的,如〃那些是紅色的。分類也可以
是多重標準的,如”請找出戴帽子、穿裙子的女孩子〃,就需
要符合三種標準。耕具大班幼兒年齡認知階段特點,我們特
別設計了《三層分類》這一活動,引導幼兒能按照物品的形
狀、顏色、大小等層次進行分類。
活動目標:
1、練習按三重條件分類,并計數(shù)出總數(shù)。
2、發(fā)展幼兒視覺辨識的能力。
3、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樂趣。
4、有興趣參加數(shù)學活動。
活動準備:
1、8個形狀板(4個紅色,4個藍色。其中紅色圓形大
小各一;紅色方形大小各一;藍色圓形大小各一;藍色方形大
小各一。);
2、相同規(guī)律小魚卡片10張。
3、分組材料:A:幼兒用書《我的數(shù)學》第14頁;B:
形狀卡片若干組以及記錄紙;C:插塑玩具若干組以及記錄
紙。
活動過程:
一、以游戲的形式導入主題。
游戲:〃變裝大風吹”。
教師當主持人,幼兒圍成大圈坐下來,玩”變裝大風吹”
游戲。
主持人:大風吹!
幼兒:吹什么?
主持人:吹穿著紅毛衣、扎了個辮子的小姑娘。
請幼兒聽到指令后,分辨自己是否三個條件都具備,如
果是,就和主持人換位子,接下來由剛才換位子的小朋友當
主持人,要想出3個條件的指令繼續(xù)游戲。
二、單標準分類。
教師將準備的8個形狀板散放于磁性黑板上,請幼兒說
說他們看到了什么。
請幼兒將這些形狀分類。當幼兒分完一種后,引導其他
幼兒想想是否還有其他的分類方法。(如按形狀、顏色、大
小等特征分類。),并請幼兒逐一演示。
請幼兒描述自己的分類方法和步驟。
三、〃小貓分魚”。
將小魚卡片散放于磁性黑板上。請幼兒聽清楚老師的指
令,按指令給小魚分類。
(按形狀、位置、顏色三層分類。)引導幼兒和教師一
起做示范記錄。(此環(huán)節(jié)的三重特征中與上一環(huán)節(jié)略有不
同,按大小換成按位置分類,是本環(huán)節(jié)的難點,教師引導幼
兒做明確的分類記錄,幫助幼兒正確理解層次分類。)
四、幫助幼兒積累具體操作經(jīng)驗后,請幼兒分組操作。
分組活動:A組:幼兒用書第14頁操作,分小鳥。
B組:每人一份形狀卡片,練習三重特征分類,并作記
錄。
c組:每人一份插塑玩具,練習按不同的形狀、顏色、
大小進行分類,并作出記錄。
活動反思:
教材主題內(nèi)容是文具商店,如果將這一場景直接引入課
堂,學生將會被動地接受現(xiàn)有的生活常識而沒能參與發(fā)現(xiàn)這
一常識的過程,無異于肚子還沒餓就被教師喂了個飽,這樣
“吃”索然無味,這樣的教學是蒼白無力的,學生的思維空
間將會受到極大的限制。挑起學生的食欲,也就是調(diào)動學生
的積極性,新課程標準提倡教師創(chuàng)造性地利用教材而不是拘
泥于教材進行教學。教材僅僅是一個固定的載體,而知識是
開放的,是活躍的,是無處不在的。于是我設計了這樣一個
充滿童趣而又生活化的情境。遹遢大王是小朋友們熟悉而又
喜愛的卡通人物,他的出現(xiàn)立即引起了小朋友們的興趣——
發(fā)現(xiàn)問題;接下來大家齊動手幫忙整理柜子——解決問題;最
后插上紅旗一分享成功。作為學生的引導者、合作者,要
讓學生想吃,還要愛吃,更要吃好,我把握住以下兩點:注
重過程,各環(huán)節(jié)邏輯而嚴密,人人都能參與探究;注重情
感,尊重學生的自我意識,避免正面否定學生,培養(yǎng)學生積
極樂觀的態(tài)度。在這樣一個生動愉悅的教學中,領悟分類的
含義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15、大班數(shù)學課教案《數(shù)學把蘿卜分一分》含反思
【活動目標】
1、能按照物體的特征進行分類,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能
力。
2、學會發(fā)現(xiàn)物體的共同特征,并能表述。
3、培養(yǎng)幼兒樂于助人的良好品質。
4、體會數(shù)學的生活化,體驗數(shù)學游戲的樂趣。
5、了解多與少的相對性。
【活動準備】
蘿卜實物圖片若干張(顏色,大小,形狀和葉子數(shù)量不
同的蘿卜圖片),各種標記(黃綠兩種顏色標記,三片葉子
和五片葉子的標記,大小的圖片標記,圓蘿卜與長蘿卜的標
記)。
幼兒操作材料:顏色,大小,形狀和葉子數(shù)量不同的蘿
卜圖片若干;框框圖片一人一份。貼有不同特點蘿卜標記的
實物框框。
【活動過程】
一、蘿卜豐收了
出示蘿卜,將蘿卜圖片隨意貼在黑板上。教師引導幼兒
觀察,“你們看看這些蘿卜長得是什么樣的?”
“這些是兔奶奶家的蘿卜。天氣變得越來越冷,兔奶奶
想把蘿卜藏起來,你們愿意幫助兔奶奶嗎?”
二、收蘿卜
操作1、觀察實物框的標記,把蘿卜圖片放入相應框
內(nèi)。
提問:“你的蘿卜放在那個框?為什么?”
總結:把有共同特征的蘿卜放在一起,這種方法就叫做
分類。
操作2、教師引導幼兒按蘿卜特征,分類放在圖片的兩
個小框內(nèi)?!霸谀銈兊奈蛔由线€有兔奶奶采來的蘿卜,它想
請我們把這些蘿卜分類放在兩個框框內(nèi),你們看看可以用什
么辦法把這些蘿卜分放在這兩個小框里呢?”
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請幼兒表述自己分類的方法。
教師根據(jù)幼兒的表述貼上相應標記。如:按顏色分。教
師根據(jù)幼兒的敘述出示黃,綠兩種顏色標記貼在磁性筐子圖
片旁邊。
教師總結幼兒不同的分類方法。(顏色,大小,形狀和
葉子數(shù)量分類)
【活動延伸】
用分類的方法,給兔奶奶的生活帶來了方便。其實在我
們生活中為了方便,也會把許多的東西進行分類。接下去我
們一起到外面去看看,還有什么東西需要給它分分類。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下來,氣氛是較活躍的,大部分孩子也掌握了
按物體的兩個特征分類,操作也基本是正確的。但在第一過
程中,按第一特征(顏色)分類是較明顯的,按第二特征
(葉子的多少)分類時,由于葉子多少畫得不夠明顯,是在
老師的提醒下分出來的。在第三過程中,引導幼兒觀察標志
并表達出來,這個環(huán)節(jié)已在第二過程講解的很清楚了,這樣
就覺得太煩了,而且時間也不多了。另外,在黑板上操作收
蘿卜時,地里的蘿卜比應收的蘿卜多出兩個,并引導幼兒別
收錯了。由于受到書上操作材料的局限性(應采的蘑菇是剛
好的),這樣就出現(xiàn)了第三過程比第二過程簡單的現(xiàn)象。
通過這個活動,讓我認識到了教師制作教具時,應注意
可操作性。在集體操作時,教師不要偷懶,自己設計操作材
料,效果可能會更好些。
16、大班音樂故事教案《小鳥》含反思
活動目標:
1、通過創(chuàng)設情景、肢體動作、手指律動等形式,初步
感受樂曲歡快、跳躍、活潑的特點。
2、幼兒嘗試與同伴合作創(chuàng)編不同的肢體動作表現(xiàn)小鳥
玩的游戲動作。
3、體驗音樂帶來的想象,感受與同伴合作音樂游戲的
快樂。
4、鼓勵幼兒樂于參與繪畫活動,體驗繪畫活動的樂
趣。
5、鼓勵幼兒大膽正確的上色。
活動過程:
(一)情景與節(jié)奏
1、出示手偶互動,引發(fā)興趣。
2、帶領幼兒進行一些對樂曲相關的節(jié)奏練習。(如:
點點手、拍拍翅膀等)。為后面幼兒創(chuàng)編小鳥玩的游戲做準
備。
(二)師幼分享對音樂的想象與感受,幫助幼兒理解、
記憶音樂的性質與結構。(教師邊講故事邊做動作,幼兒傾
聽音樂。)
1、提問:
(1)小鳥們在草地上做了哪些動作?
(2)小朋友們看到小鳥手上的動作變了幾次?
(3)小鳥腳下的動作變了嗎?
2、教師帶領幼兒做規(guī)定的動作2次,熟悉樂曲。
(三)感受樂曲的歡快、跳躍,嘗試創(chuàng)編不同的肢體動
作來表現(xiàn)小鳥玩的游戲。
1、教師引導幼兒創(chuàng)編小鳥的上肢動作表現(xiàn)音樂。
提問:小鳥除了拍手、扇翅膀,還會在草地上做哪些動
作?
(1)分別請4名幼兒創(chuàng)編小鳥玩的游戲動作,感受音
樂的節(jié)奏。
2、教師帶領幼兒做輪流玩的游戲,表現(xiàn)音樂的歡快、
跳躍。
(1)教師與全體幼兒玩輪流的游戲。(提要求:教師
做,小朋友仔細看、認真聽音樂、記動作,當老師給手勢的
時候再模仿老師做的動作做一次)
(2)教師加入2個動作與全體幼兒玩輪流的游戲。
(3)人2名幼兒當發(fā)起者,玩輪流玩的游戲。
(4)將幼兒分成4小組分別依次合音樂節(jié)奏做游戲。
(四)幼兒游戲
1、請幼兒兩人合作進行游戲,討論兩人合作可以怎樣
合作做動作?并完整的進行音樂游戲。
(1)兩個幼兒第一次合作進行游戲。
提問:
你們喜歡剛才小朋友們做的哪些動作?如果兩個人合作
怎么做?
(2)交換朋友進行兩人合作游戲。
提問:兩個人合作還可以做哪些動作?
2、討論三個或以上幼兒一組創(chuàng)編什么動作玩游戲,提
升幼兒的創(chuàng)造經(jīng)驗。
提問:你們喜歡兩個人合作的什么動作?如果更多人一
起做這個動作怎么做?
(1)嘗試第一次3-更多人——組進行合作。
(2)鼓勵幼兒創(chuàng)編更豐富的動作與朋友合作做小鳥的
動作。
3、幼兒自由選擇角色玩游戲2-3次,強化幼兒的游戲
規(guī)則和自己的角色。
(五)跟隨音樂走出教室,結束活動。
附故事:
一只瘋狂的小鳥來到草地上玩起了快樂的游戲。它一會
拍拍手,一會扇扇小翅膀。玩的很開心。突然,一只兇猛
的豬獵人竄了出來,小鳥悄悄的跟在它的后面,仔細觀察它
的動作,豬獵人做什么動作,小鳥也做什么動作,它往前
走,小鳥也往前走,后面好像有聲音,豬獵人.轉身,小鳥
們都變成了小花、小草、木頭人,逃脫了豬獵人的追趕。
活動反思:
1、以歌唱的形式導入兩個問題:在哪里有陽光?在哪
里有花香?一下子抓住了幼兒的注意力,使活動有了良好的
開端。
2、回答問題的方式設計的很巧妙,不讓幼兒用口頭語
言來回答,而用繪畫語言來回答。在幼兒作畫的同時聽賞歌
曲,調(diào)動了幼兒視、聽覺感官同時介入,提高了學習效果。
3、小鳥的介入極大地提高了幼兒的創(chuàng)編興趣,使得每
個孩子都急于將自己的美術語言用口頭語言表達出來,并轉
變成小朋友們喜歡的歌曲。
4、圖譜運用的恰到好處,既幫助幼兒理解了歌詞又幫
助幼兒記住了旋律。
5、讓能力較強的幼兒當小指揮,促進了每個孩子在不
同水平上的提高。
6、創(chuàng)編的環(huán)節(jié)可以再延長些。因為孩子感興趣,思維
可任意馳騁,創(chuàng)造力可得到最大程度的發(fā)揮。
17、大班音樂教案《小鳥小鳥》含反思
活動設計背景
韻律活動是幼兒非常喜愛的一種集體音樂活動,但韻律
活動動作多、難度大,幼兒較難掌握。本課的設計(聽聽
——說說--一玩玩--一演演幾個環(huán)節(jié))緊緊圍繞興趣是學
習的基本動力,讓幼兒感受、熟悉、理解、表現(xiàn)音樂。針對
幼兒愛聽故事的特點,我嘗試利用故事和音樂匹配,讓幼兒
對音樂的內(nèi)容和結構有初步的印象。并根據(jù)音樂設計了一份
圖譜,讓幼兒聽音樂,看圖譜,做身勢,讓幼兒在動動玩玩
中感受、理解音樂,享受音樂活動的快樂,調(diào)動幼兒學習的
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
活動目標
L在感受音樂性質的基礎上,學習用富有個性的動作表
現(xiàn)作品的故事情節(jié)、角色和音樂變化。
2.能隨音樂合拍地表演,體驗神氣、高興、害怕三種情
緒,享受情節(jié)表演帶來的樂趣。
3.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
樂趣。
4,培養(yǎng)幼兒的音樂節(jié)奏感,發(fā)展幼兒的表現(xiàn)力。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活動準備
L知識準備:活動前引導幼兒欣賞故事《有趣的生日晚
會》。
2?物質準備:《獅王進行曲》錄音磁帶、錄音機、獅王
頭像一個、披(綠巾一條、小號4個、小鼓4個、鼓錘8
根、大鼓一付、地毯一條、孔雀、長頸鹿、眼睛蛇等各種小
動物頭飾人手一個。圖譜一份。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回憶故事情節(jié),創(chuàng)編神氣、害怕、高興三種
個性化動
師:昨天老師給你們講了什么故事?
幼兒:有趣的生日晚會。
師:誰過生日?
幼兒:獅子王。
師:獅子是森林之王,它長得怎樣?什么樣的動作和表
情可以表現(xiàn)獅子神氣的樣子?(引導幼兒表現(xiàn)“神氣”)
師:小動物聽到獅子王的吼叫心里覺得怎樣?什么樣的
動作和表情可以讓人覺得你很害怕?(引導幼兒表現(xiàn)“吼
叫”和“害怕”)
師:獅子王告訴小動物今天是自己生日,不吃小動物
了,小動物覺得怎樣?什么樣的動作和表情可以讓人覺得你
很高興?(引導幼兒表現(xiàn)“高興”)
2?完整欣賞音樂,根據(jù)故事情節(jié)理解音樂性質,使音樂
內(nèi)容和故事內(nèi)容匹配。
(1)教師配樂講述故事,初步了解音樂內(nèi)容。
(2)出示圖譜,了解音樂內(nèi)容與結構。
提問:什么地方象樂隊在演奏?什么地方象獅子在走
路?什么地方象獅子在吼叫?什么地方象小動物在表演?引
導幼兒根據(jù)圖譜了解樂曲可以分成四部分(迎接、走路、吼
叫、表演)。
(3)看圖譜做聲勢練習。
引導幼兒根據(jù)圖譜上的圖象用動作表示做聲勢練習(樂
器一噠噠噠、鼓一1234567、腳步一走路、吼叫、舞蹈一拍
手)。
3.分段欣賞,引導幼兒根據(jù)故事情節(jié)和音樂性質創(chuàng)編動
作。
(1)引導幼兒創(chuàng)編各種樂隊表演動作。
提問:樂隊用什么樂器演奏?獅子王要出來了心情覺得
怎樣?怎樣表現(xiàn)興奮與激動?(幼兒創(chuàng)造性的表現(xiàn)出彈鋼
琴、敲鼓、吹笛、彈手風琴等動作歡迎獅子王的到來)
(2)引導幼兒用動作來表現(xiàn)獅王走路。
提問:誰來了?你是怎樣聽出來的?(要求幼兒跟隨音
樂的節(jié)奏用動作和表情表現(xiàn)獅子王威風凜凜的摸樣)
(3)引導幼兒用動作創(chuàng)造性地表現(xiàn)獅王吼叫和小動物
害怕動作。
提問:你們聽這是獅子王在干什么?什么樣的吼叫會使
人害怕?獅子王的吼叫一聲比一聲洪亮,小動物一次比一次
害怕,大家來試試在動作和表情上怎樣區(qū)分和變化?(引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正版授權】 IEC 61669:2015+AMD1:2025 CSV EN Electroacoustics - Measurement of real-ear acoustical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of hearing aids
- 【正版授權】 IEC 61400-3-2:2025 EN-FR Wind energy generation systems - Part 3-2: Design requirements for floating offshore wind turbines
- 【正版授權】 ISO/IEC 23090-31:2025 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Coded representation of immersive media - Part 31: Haptics coding
- 工程監(jiān)理居間合同
- 公司與個人汽車租賃合同
- 企業(yè)員工培訓合作協(xié)議
- 醫(yī)療設備購銷協(xié)議書
- 重大項目管理活動策劃方案
- 工業(yè)廠房買賣協(xié)議書
- 農(nóng)業(yè)社會化服務培訓方案
- 高中教師職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及目標
- 找人辦事協(xié)議
- 廚房油水分離器施工方案
- 禽類、水產(chǎn)品配送服務投標方案(技術標)
- (醫(yī)學課件)青蛙解剖
- 論述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的五育融合
- 第3章 環(huán)境感知技術
-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開學第一課課件ppt
- 全隱框玻璃幕墻施工方案
- 十八項醫(yī)療核心制度詳解培訓課件
- 五年級上冊信息技術教學計劃華科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