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廣東實驗中學2024-2025學年(上)高一級期中考試歷史本試卷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部分,共11頁,滿分100分,考試用時75分鐘。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將自己的姓名、考號填寫在答題卷上。2.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卷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試卷上。3.非選擇題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卷各題目指定區(qū)域內的相應位置上;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的答案;不準使用鉛筆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無效。4.考生必須保持答題卡的整潔,考試結束后,將答題卷收回。第一部分選擇題(共75分)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50小題,每小題1.5分,共7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1.考古發(fā)現,良渚古城周邊存在大規(guī)模水利系統,河道、灌水孔排水槽,規(guī)劃有致;存在眾多寬大田埂縱橫交錯,蔓延近8萬平方米:在古城核心莫角山南側還發(fā)現了20萬千克的稻谷堆積。這表明當時該地區(qū)()A.精耕細作農業(yè)特征已出現B.階級分化已經日益明顯C.早期國家形態(tài)的初步顯現D.農耕生產內部分工細化2.2022年6月,四川廣漢三星堆8號“祭祀坑”新發(fā)現一件頂尊蛇身銅人像,專家將這件文物命名為“鳥足曲身頂尊神像”(如圖)。銅人像具有古蜀文明的特征,方座銅器是先周文化的代表,而尊是中原文化的代表。材料表明()A早期中華文明呈現多樣性和開放性B.巴蜀地區(qū)青銅制造業(yè)技術更為發(fā)達C.西周時期商業(yè)貿易出現跨區(qū)域交流D.先秦時期手工業(yè)生產實現了標準化3.商朝的國家管理實行內外服制,內服指商王直接控制的王畿地區(qū),外服指商王間接控制的方國和部族,商王與方國形成聯盟關系;西周實行分封制,“封建親戚,以蕃屏周”,形成天子一諸侯-卿大夫-士金字塔型的等級結構,周王成為天下共主。這一變化反映出()A.周王將地方權力收歸中央B.國家政權由松散趨于嚴密C.奴隸制國家政權得以確立D.血緣關系與政治關系疏遠4.下面西周制度示意圖中,①②③應填寫的分別是()A.宗法制、分封制、禮樂制B.分封制、宗法制、禮樂制C.分封制、禮樂制、宗法制D.禮樂制、宗法制、分封制5.公元前578年,晉國與齊、衛(wèi)、魯等國組成聯軍西進伐秦,周簡王亦派大夫率軍助戰(zhàn),秦迎戰(zhàn)于麻隧,秦敗。麻隧之戰(zhàn)是春秋史上規(guī)模較大的戰(zhàn)役。據此推知()A.周王室衰微禮崩樂壞B.列國中晉國實力最強C.晉勝后實現兼并天下D.秦敗后開啟富強之變6.如表所示是戰(zhàn)國時期部分國家的變法措施。由此可推知,這些措施()魏國李悝變法廢除世襲制、井田制韓國申不害變法鼓勵百姓多開荒地、多種糧食秦國商鞅變法“廢井田,開阡陌”,承認土地私有A.實現了富國強兵B.鞏固了法家地位C.推動了社會轉型D.完善了基層治理7.歷史學家費正清指出“東周社會經歷了巨大變化,經濟、政治都得到迅速的發(fā)展......人的思想現在可以自由馳騁了......”。關于這一時期的思想發(fā)展說法正確的是()A.孟子主張“德治”“民貴君輕”B.老子主張無為而治,小國寡民C.墨子主張“兼愛”“性本善”D.韓非子主張“法治”,逍遙自在8.據史書記載,秦始皇修筑長城,歷時五年,動用了約三十萬勞動力,這個數字相當于全國男勞動力的十分之一。秦朝有如此大規(guī)模的動員和組織能力,主要是由于()A.實行思想專制的政策B.確立中央集權制度C.修筑通往各地的馳道D.制定完備嚴苛法律9.有學者指出,秦統一以前,“中國”只是一個籠統的概念,并無確切的范圍和實際的組織。直到秦統一、“中國”二字才有具體的表現,代表著一個具有明確政治制度的龐大帝國和明確地理區(qū)域的廣大國土和民眾。據此可知,秦的統一()A.鞏固了大一統的體制B.促進了疆域的不斷擴展C.避免了分裂割據現象D.有利于國家認同的構建10.費正清在《中國:傳統與變遷》中寫道:秦統一后,原六國舊貴族仍忠于他們的王室,精英知識分子也對禁錮諸子學說的政策不滿,平民百姓不堪遠征和大興土木的負擔,秦王朝便分崩離析了。他意在強調()A.六國舊貴族勢力的隱患B.秦朝覆滅原因的多樣性C.精英知識分子的重要性D.秦朝統治缺乏文化認同11.有學者認為:“文景之治”的和平繁榮景象下潛藏著一系列巨大的,甚至是顛覆性的風險,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未統一”與“偽統一”的并存。“未統一”是指漢朝前期并未將秦朝的全部領土都納入統治,而“偽統一”則是指()A.對匈奴采取“和親”政策B.思想上實行的“無為而治”C.郡國并行下的諸侯林立D.在西域采取“羈縻”政策12.西漢初年,丞相輔佐皇帝,總管全國政務,并且參與國家重要的決策,皇帝對很多決策不能親自做決定,需要征得丞相的同意。漢武帝時期設立中朝,讓身邊的近臣參與重大問題的決策,并監(jiān)督丞相在內的外朝官員。這一變化表明()A.行政中樞的權力發(fā)生轉移B.尚書臺成為決策中心C.外朝徹底失去了行政權力D.朝議制度逐步規(guī)范化13.漢武帝下令取消郡國的鑄幣權,改由中央政府水衡都尉的屬官鐘官、辨銅、技巧三官負責鑄造五銖錢,又把全國各地的私自鑄造的貨幣全部運到京師進行銷毀,規(guī)定非三官所鑄造的錢幣不得流通。這一舉措()A.削弱了諸侯國的勢力B.實現了貨幣在全國流通C.打擊了土地兼并現象D.建立了完備的金融體系14.司馬遷在《史記》中以黃帝為華夏第一帝,并將秦、楚、越以及中國四邊匈奴族、南越族、東越族、西南夷等的祖先一同納入華夏同祖共源的世系中。這反映出當時()A.大一統的思想潮流B.中央與地方權力的制衡C.民族間矛盾的消除D.官修史書取得重大突破15.公元227年,諸葛亮認為:“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興復漢室,還于舊都”。曹操指出“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據此可推知,該時期()A.分裂割據中仍存在強烈的統一觀念B.戰(zhàn)亂導致民族矛盾的加劇C.中央政府與地方軍閥間的矛盾激化D.大一統觀念已經深入人心16.魏晉南北朝的譜學是記錄家世、培養(yǎng)家族子弟責任心和進取心的重要教材,因而成為家學的重要內容。同時,還出現了一些專門研究譜學的家族,比如南朝賈氏在朝廷的支持下,“廣集百氏譜記,專心治業(yè)”。當時譜學的興盛()A.反映了門閥士族的發(fā)展B.促進了社會階層間的流動C.消除了察舉制度的弊端D.體現出儒家思想面臨挑戰(zhàn)17.魏晉時期,麥、菽(豆類)等北方農作物在南方大量種植,江南地區(qū)的農作物由水稻一收轉向稻麥雙收,糧食產量大幅度增加,長江流域成為重要的糧食產區(qū)。出現這一狀況的原因是()A.南北分裂局面的結束B.北方人民的大量南遷C.夏秋兩次納稅的實施D.經濟重心南移的完成18.《資治通鑒》載:609年至610年,隋煬帝在洛陽舉行大會。“于端門街盛陳百戲,戲場周圍五千步,自昏達旦,終月而罷,所費巨萬......胡客或過酒食店,醉飽而散,不取其直,曰:“中國豐饒,酒食例不取直!胡客皆驚嘆?!边@一記載能用以佐證隋朝()A.盛極一時,但短命而亡B.短暫統一,但影響深遠C.制度創(chuàng)新,但民不聊生D.勞役繁重,但澤被歷代19.隋唐時期民族政策比較開明,下列描述正確的是()A.唐玄宗被草原各族尊稱為“天可汗”B.東北靺鞨族首領大祚榮被封為渤??ね魿.為加強對西域的管理,設置了伊犁將軍D.唐玄宗冊封吐蕃首領松贊干布為“懷仁可汗”20.某學者提出,少數民族那種尚武勇健、粗獷豪放之氣遍布中原,漢民族受到極大的影響,使得魏晉以來的清談柔媚之風變?yōu)楸瘺隹犊?、激越豪放之氣。該學者的論述意在說明()A.傳統儒學思想的僵化和局限B.制度創(chuàng)新源于少數民族文化C.對外交流促進思想文化轉型D.民族交融對隋唐盛世的影響21.安史之亂后,唐朝皇帝在藩鎮(zhèn)普遍設立監(jiān)軍使,以“監(jiān)視刑賞、奏察違謬”。監(jiān)軍使多為久侍皇帝的宦官。唐朝皇帝的這一舉措()A.意在加強中央集權統治B.保證了地方吏治的清明高效C.加劇了外重內輕的格局D.完善了地方分權制衡的機制22.《通典》載:“開元以后,海內宴輕,士無賢不肖,恥不以文章達”。如玄宗時期的張翅,祖為刺史,父為兵部郎中,“童年以門蔭補齋郎,立志不就”,后明經及第,官至刺史。這一現象反映出當時()A.門第觀念逐漸淡化B.選官制度影響士人追求C.社會階層流動加快D.官員選拔標準日益公平23.史載唐中宗李顯因為私情,常不經兩?。ㄖ袝 ㈤T下省)而徑自封拜官職。但中宗究竟心虛難為情,所以他裝置詔敕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發(fā),而改用斜封。所書“敕”字,也不敢用朱筆,而改用墨筆。時人譏諷為“墨敕斜封”。這反映了()A.皇權受到一定的制約B.三省之間相互制約C.三省出現一體化趨勢D.科舉制度已被廢除24.史學界認為,兩稅法減輕了政府對農民的人身控制。以下史實能夠說明上述觀點的是()A.以庸代役保證農民有較充分的勞動時間B.國家一年按照夏季和秋季兩次收稅C.改變了戰(zhàn)國以來以人丁為主的賦稅制度D.賦役合并折銀征收徹底廢除人頭稅25.如圖為始建于唐朝天寶年間的石家莊毗盧殿壁畫,共繪天堂、地獄、人間、羅漢、菩薩、城隍土地、帝王忠臣、賢婦烈女等五百多身。其反映的主要時代背景是()A.儒佛道三教并行B.民族交融的高峰C.商業(yè)的高度發(fā)達D.藩鎮(zhèn)割據的時勢26.北魏政權在遷都洛陽以后開鑿的龍門石窟和鞏縣石窟中,飛天的形象變半裸上身、赤足為短衣、長裙曳地不露足的漢族女子形象;面部及身軀由肥壯變?yōu)榍迨?、窈窕;表情、舞姿改豪放為含蓄柔美。這些變化說明當時()A.佛教開啟本土化的進程B.佛教文化有強大吸引力C.民族遷移與漢化一致性D.文化心理認同開始形成27.下圖為陜西西安出土的三彩載物駱駝俑,大量考古發(fā)現駱駝俑是唐代常見隨葬品。此類陶俑可用來研究()A.駱駝成為祥瑞淵源B.西北邊疆戰(zhàn)亂頻繁C.陸上絲路貿易興盛D.畜牧業(yè)的高度繁榮宋初形成了“中書主民,樞密院主兵,三司主財務”的局面,但也出現了“財已匱而樞密院益兵不已,民已困而三司取財不已;中書視民之困,而不知使樞密減兵、三司寬財以救民困,制國用之職不在中書也”的狀況。上述文字意在說明()A.分割相權解決了宰相擅權的問題B.制度創(chuàng)新帶來了嚴重的社會危機C.分割相權加重了政府的財政負擔D.分割相權影響了政府的治理效果29.在宋代,為分割相權,由樞密院專掌軍政,但又與禁軍管理機構“三衙”分權。下列最能體現這一構想的是()A.崇文抑武,強干弱枝B.不收為兵,則恐為盜C.削奪其權,收起精兵D.事為之防,曲為之制30.“慶歷新政”時,朝廷將前代進士科注重詩賦改為策論,明經科中原來的背默經義變成闡述經書的意義和道理。王安石變法時更直接廢除明經諸科,另置明法科主考法律和斷案。據此可以推知,宋代科舉制A.更注重實用性B.抬升了科舉考試的地位C.提高了國民素質D.推動了官僚政治形成31.依據如表內容,可以得出,這一時期的我國北方少數民族政權()民族政權制度契丹遼中央“官分南北,以國制治契丹,漢制待漢人”,地方州縣制與部族制并行。黨項西夏仿宋設中書、樞密、三司分管行政、軍事、財政,又保留了原有“蕃官”體系。地方州、縣官員多由部族首領充任。女真金中央沿襲唐宋制度,地方以猛安謀克制管理游牧部族,以州縣制管理漢人。A.完成了與內地一體化的進程B.推行民族歧視和壓迫的政策C.促進了封建政治制度的擴展D.注重本民族先進制度的保留32.“元代的行中書省,就是一個行動的中央政府,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駐在這個地方來管事。如是則地方絕無權,權只在中央......換言之,是中央侵入了地方?!睋丝芍鷮嵭行惺≈贫鹊某霭l(fā)點是()A.加強中央對地方的控制B.確保蒙古貴族的特權地位C.調動地方政府的積極性D.樹立丞相的行政首腦地位33.元朝在邊疆少數民族地區(qū)的施政既有因俗、因教的一面,又以強大的政權力量加以控制。在云南、海南、遼陽、廣東等地,或是封王分民,或是派重兵駐守屯田,這一過程中,“北人則徙廣海、南人則徙遼東”,形成了民族大遷徙、大雜居的局面。元朝的這一做法()A.推動了經濟文化格局演變B.擴大了地方管理的自主權C.解決了邊疆割據分裂隱患D.加強了邊疆與內地的聯系34.如表為史書所載宋代礦冶業(yè)發(fā)展狀況()徐州地區(qū)徐州利國......冶各百余人,采礦伐炭,多饑寒亡命,強力鷙忍之民也。江西信州鉛山銅坑......故常募集十余萬人,晝夜采鑿。廣東韶州韶州四方之人,棄農畝、持兵器,慕利而至者不下十萬。這可以用來說明當時A.雇傭勞動日益普及B.小農經濟出現衰退C.地方治安秩序紊亂D.社會經濟活力增強35.學者提出,宋以前的歷代王朝稱為“頭枕三河、面向西北”的內陸國家格局。然而兩宋時期,我國開始由內陸型國家向海陸型國家轉變,于是原先“頭枕三河、面向西北”的立國態(tài)勢,一變而為“頭枕東南、面向海洋”的格局。據此可知,兩宋時期()A.傳統經濟格局改變B.對外交往范圍擴大C.海外貿易發(fā)展迅速D.朝貢體制更為鞏固36.宋之前,人們飲食方式多是一人一案、按身份尊卑等級依次而坐、嚴守禮法的分食制;到了宋代,同坐而食與共器共餐的合食制逐漸成為了主流飲食方式,在《清明上河圖》中可以看到茶肆酒館中人們圍桌面食,宋代歐陽修也用“共食唯恐后”來描繪合食。這一變化反映了()A.臨街而市制度引發(fā)社會變革B.社會經濟發(fā)展沖擊傳統觀念C.理學思想影響日常飲食風俗D.經濟重心南移促使階層流動37.宋代士大夫很少參與類似于唐代社會風行的打毽、狩獵、拔河等活動,一些如弈棋的益智類游戲成為被推崇的休閑項目。這變化()A.加劇宋代積貧積弱局面B.緣自于主流思想的演進C.體現了文官地位的變化D.受益于商品經濟的發(fā)展38.明太祖曾多次批評元朝“主荒臣專,威福下移”,認為這是元朝衰亡的重要原因。為此,他決定()A.廢除宰相B.設立內閣C.設軍機處D.密折奏事39.明代宦官魏忠賢趁明熹宗沉迷于木匠工藝時,捧章請裁,使皇帝愈加厭煩政事,宦官遂可以暗操威柄,矯旨行事。這一事件從本質上反映出明代()A.宦官專權威脅皇權B.君主專制的強化C.內閣議政功能喪失D.皇帝權力的衰落40.洪熙元年(1425年),明宣宗派周干、胡概、葉春等人巡撫南直隸,使其正式撫”之名巡視地方,“設巡撫自此始”。所謂“巡”,就是代表中央和皇帝去“分巡天下”;所謂“撫”,就是代表中央和皇帝去“安撫”“宣撫”地方。由此可知,明朝設立巡撫旨在()A.懲治地方腐敗官吏B.強化基層社會治理C.強化中央的控制力D.構建政權政治認同41.梁啟超曾評價:“鄭君之初航海,當哥倫布發(fā)現亞美利加以前六十余年......則哥倫布以后,有無量數之哥倫布......而我則鄭和以后,竟無第二之鄭和,噫嘻,豈鄭君之罪也。”梁啟超認為()A.歐洲大航海時間較早B.航海動機影響了結果C.歐洲航海技術更先進D.歐洲水手有探險精神42.隆慶五年(1571年),蒙古韃靼首領俺答汗與明朝訂立和議,接受封頁互市。互市時,明朝必派遣僧人賜以經像,并講解經義,蒙古各部貴族“傾聽贊嘆,臨行哀戀不忍別,厚加贈遺而返”。這反映了A.蒙漢之間交流方式多元B.佛教成為蒙漢文化紐帶C.商業(yè)活動突破空間限制D.明朝實現邊境長治久安43.康熙在江寧織造曹寅的奏折上朱批:“倘有疑難之事,可以密折請旨。凡奏折不可令人寫,但有風聲,關系匪淺。小心,小心,小心,小心!”由此可見,奏折制度()A.完善了對官員的考核機制B.削弱了對地方的監(jiān)察管理C.反映了軍機處的中樞職能D.體現了君臣聯系的機密性44.清道光時,魏源說:“康熙中,收西藏,東西南北各五六千里,是已周二萬余里。又收青海,收喀爾喀,青海東西南北各二千余里,咯部東西五千余里,南北三千余里,其周又逾二萬里?!庇纱丝芍ǎ〢.盛世局面出現B.清代疆域擴大C.邊疆危機突出D.中央集權強化45.清朝前期,政府加強了對邊疆地區(qū)的控制,我國版圖得到進一步開拓和鞏固。依據下表指出清朝邊疆政策的特點是地區(qū)政策新疆平定準噶爾部叛亂;平定大小和卓叛亂;設立伊犁將軍蒙古設立盟、旗;任用蒙古王公西南改土歸流西藏冊封;派遣駐藏大臣;頒布《欽定藏內善后章程》等A.民族平等B.因地制宜C.區(qū)域自治D.蕃漢分治46.“國朝(指清朝)設關之初,......沿明之習,命曰十三行'......至(乾?。┒迥辏⒐校?,專辦夷船貨稅,謂之“外洋行”。材料中“公行”的職責是()A.征收統一國境關稅B.負責各國朝見禮儀C.打擊稽查鴉片走私D.統攬對外貿易事務47.徐光啟是上海人,中年后長期在京津地區(qū)居住和做官,其著作《農政全書》(1625~1628年撰)的正文中沒有提及玉米,只在“蜀秫”一條中用注的形式說:“別有一種玉米,或稱玉麥,或稱玉蜀秫,蓋亦從他方得種。”對此解讀合理的是,當時()A.玉米尚未開始傳入中國B.洲際物種交流較頻繁C.玉米是蜀地主要農作物D.玉米的種植尚不廣泛48.據估計,清中葉全國集市總數至少可達22000-25000個,江南的市最為著名。廣東廣西等地貿易之所多名為“墟”北方多稱“集”,“場”是四川等地集市的稱呼,“埠”是作為碼頭的市,所謂“村市為墟,水津為埠”。材料表明()A.海外貿易繁盛B.基層市場活躍C.長途販運興起D.商人群體形成49.明朝中后期,西洋鐘表隨著天主教傳入中國,到清朝前期,北京及東南沿海地區(qū)的許多城鎮(zhèn)已經開始仿制,并形成了一定規(guī)模的制作鐘表的于工業(yè)行業(yè)。到19世紀60年代后,仲表已經在廣大的中下層社會逐漸普及。這反映出當時()A.等級觀念已經崩潰B.中西交流助推社會進步C.城鄉(xiāng)生活普遍西化D.工業(yè)制造技術明顯進步50.王陽明提倡的“致良知”強調“內外合一”“知行合一”。他以“心理合一”變“攝理入心”為“從心求理”,強調人們可以從自己的內心認識天理;以“物我合一”變“以吾心求物理”為“推致吾心良知于事事物物”。據此可知,“致良知”學說()A.推動了理學價值追求的轉變B.導致了理學思維方法的變革C.改變了傳統儒學的價值追求D.實現了理學求理路徑的轉型第二部分非選擇題(共25分)二、非選擇題:本大題2小題,其中51題13分,52題12分,共25分。5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秦朝發(fā)展并確立了春秋時期萌芽的郡縣制度,即地方分為郡縣兩級,由中央直接任命官員管理地方。西漢初,大封同姓諸侯,實行郡國并行制。至漢武帝時,諸侯國實際與郡縣無異。此外,漢武帝還將天下分為十三州部,派刺史巡查地方。東漢末,州正式成為一級地方行政單位,形成州-郡-縣三級制。隋唐時期,實行州縣二級制。唐中后期,道由監(jiān)察區(qū)逐漸演變?yōu)橐患壭姓^(qū),其長官掌握軍事、人事和財政權。宋朝,地方為路-州-縣三級制。路一級不設最高長官,而是根據事務的需要分工設職,主要的官職有轉運使(負責財政,將地方賦稅轉運中央),提刑使(負責司法),安撫使(負責軍事)等。-摘編自曾凡亮《中國古代地方行政制度沿革》材料二元代實行行省制,將自然環(huán)境差異極大的地區(qū)拼成一個省級行政區(qū),改變了依山川形便劃分的歷史傳統。行省長官雖是蒙古、色目與漢人交參任用,但平章以上得掌軍權的官吏只能由蒙古、色目貴族擔任。行省內部實行群官圓署會議制,行省官員集體參與的會議,要以與議者押署的形式定議。行省轄區(qū)內的路府州縣官員直接接受朝廷的任用、遷調等管理。此外,中央設有行御史臺和廉訪司。終元一代,行省與行御史臺及廉訪司大多處于某種程度的彼此對立、相互攻擊的狀態(tài)。有學者指出:元朝行省雖“掌國庶務,統郡縣,鎮(zhèn)邊鄙......凡錢糧、兵甲、屯種、漕運,軍國重事,無不領之”,卻極少扮演體現地方獨立性、代表地方利益的角色。-摘編自袁廷虎《關于元代行省制度教學的幾點思考》(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秦至宋地方行政制度發(fā)展的特點。(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元朝行省“極少扮演體現地方獨立性、代表地方利益的角色”的原因。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其影響。52.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大概從公元二百年到五百年之間,全球氣候發(fā)生變化,與以往相比各處都變得更為寒冷。在中國北方地區(qū)寒冷氣候出現得更......由于氣候改變的關系,草原上的民族慢慢地向南移動;核心地區(qū)的漢人,也許因為人口增加,也許因為南方土地肥沃,也慢慢向南移動。......大量的北方族群侵入南......改變了中國本來的人口結構,同樣,中國北方原來的人口在骨牌效應下,也一波一波地不斷南侵,改變了南方的人口結構。-許倬云《許倬云說歷史:大國霸業(yè)的興廢》材料二朝代南方北方人口(戶)占全國戶口數比例人口(戶)占全國人口數比例西漢247068519.8%998578580.2%唐代392041543.2%514852956.8%北宋1122476062.9%662429637.1%-摘編自楊遠《西漢自北宋中國經濟文化向南發(fā)展》(1)據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國人口南遷的兩種基本情形,并分析其原因。(2)概括材料二所反映唐宋時期的經濟現象。結合所學知識,簡析該經濟現象對文化教育的影響。答案及簡析答案1.C2.A3.B4.B5.A6.C7.B8.B9.D10.B11.C12.A13.A14.A15.A16.A17.B18.A19.B20.D21.A22.B23.A24.C25.A26.C27.C28.D29.D30.A31.C32.A33.D34.D35.C36.B37.B38.A39.B40.C41.B42.B43.D44.B45.B46.D47.D48.B49.B50.D2.(1)特點:地方行政層級逐漸增多;地方行政制度不斷演變;中央對地方控制不斷加強;地方管理體制逐漸完善。(2)原因:行省長官由蒙古、色目貴族擔任,掌握重要權力;實行群官圓署會議制,集體決策;路府州縣官員由朝廷直接管理;行御史臺和廉訪司監(jiān)督制約。影響:加強中央集權;鞏固多民族國家統一;是地方行政制度重大變革;但不利于地方自主性發(fā)揮,一定程度影響地方發(fā)展。3.(1)情形:北方少數民族南遷;中原漢族南遷。原因:北方氣候寒冷;南方土地肥沃;人口增加;民族遷徙的骨牌效應。(2)經濟現象:南方人口占比逐漸超過北方,經濟重心南移。影響:促進南方文化教育發(fā)展,文化中心南移;書院興起;南方地區(qū)科舉取士人數增多。簡析1.良渚古城水利系統、田埂、稻谷堆積等,表明出現早期國家形態(tài),C正確;精耕細作農業(yè)特征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逐漸形成,A錯誤;階級分化在材料未充分體現,B錯誤;農耕生產內部分工細化不明顯,D錯誤。2.銅人像融合多種文化特征,表明早期中華文明多樣性和開放性,A正確;不能說明巴蜀地區(qū)青銅制造業(yè)技術更發(fā)達,B錯誤;材料未體現商業(yè)貿易跨區(qū)域交流,C錯誤;先秦時期手工業(yè)未實現標準化生產,D錯誤。3.從商朝內外服制到西周分封制,國家政權從松散趨于嚴密,B正確;西周分封制下地方諸侯有較大權力,未收歸中央,A錯誤;夏朝已確立奴隸制國家政權,C錯誤;西周分封制以血緣關系為紐帶,D錯誤。4.西周制度中,分封制建立政治隸屬關系,宗法制維護血緣關系,禮樂制是維護工具,B正確,A、C、D錯誤。5.晉國聯合多國伐秦,周簡王派大夫助戰(zhàn),說明周王室衰微,禮崩樂壞,A正確;不能說明晉國實力最強,B錯誤;晉未實現兼并天下,C錯誤;秦敗后變法圖強,不是富強之變,D錯誤。6.戰(zhàn)國時期變法措施推動社會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轉型,C正確;變法實現富國強兵不全面,A錯誤;鞏固法家地位不是主要目的,B錯誤;完善基層治理在材料未體現,D錯誤。7.老子主張無為而治、小國寡民,B正確;孟子主張“仁政”,A錯誤;墨子主張“兼愛”“非攻”,“性本善”是孟子主張,C錯誤;韓非子主張“法治”,但不逍遙自在,D錯誤。8.秦朝有大規(guī)模動員組織能力是因為確立中央集權制度,B正確;思想專制、馳道修筑、法律完備與動員組織能力關系不大,A、C、D錯誤。9.秦統一使“中國”概念明確,有利于國家認同構建,D正確;鞏固大一統體制在材料未充分體現,A錯誤;疆域擴展不是主要強調內容,B錯誤;避免分裂割據不全面,C錯誤。10.費正清強調秦朝覆滅原因多樣,包括舊貴族、知識分子、平民百姓等因素,B正確;六國舊貴族勢力隱患不全面,A錯誤;精英知識分子重要性不突出,C錯誤;秦朝統治缺乏文化認同不全面,D錯誤。11.“偽統一”指郡國并行下諸侯林立,C正確;“和親”政策是對外政策,A錯誤;“無為而治”是思想政策,B錯誤;“羈縻”政策是對少數民族政策,D錯誤。12.漢武帝設立中朝,行政中樞權力從丞相轉移到皇帝身邊近臣,A正確;尚書臺成為決策中心在東漢,B錯誤;外朝仍有行政權力,C錯誤;朝議制度規(guī)范化不明顯,D錯誤。13.漢武帝取消郡國鑄幣權,削弱諸侯國勢力,A正確;實現貨幣全國流通不全面,B錯誤;與打擊土地兼并無關,C錯誤;未建立完備金融體系,D錯誤。14.司馬遷將各民族祖先納入華夏世系,反映大一統思想潮流,A正確;未體現中央與地方權力制衡,B錯誤;民族間矛盾未消除,C錯誤;官修史書突破不明顯,D錯誤。15.諸葛亮和曹操言論表明分裂割據中存在統一觀念,A正確;民族矛盾加劇在材料未體現,B錯誤;中央與地方軍閥矛盾不突出,C錯誤;大一統觀念深入人心不準確,D錯誤。16.魏晉南北朝譜學興盛反映門閥士族發(fā)展,A正確;不利于社會階層流動,B錯誤;不能消除察舉制度弊端,C錯誤;未體現儒家思想面臨挑戰(zhàn),D錯誤。17.魏晉時期北方農作物在南方種植,原因是北方人民南遷帶來技術,B正確;南北分裂局面未結束,A錯誤;夏秋兩次納稅與農作物種植變化無關,C錯誤;經濟重心南移完成在南宋,D錯誤。18.隋煬帝在洛陽大會展示隋朝盛極一時,但隋朝短命而亡,A正確;短暫統一影響深遠不全面,B錯誤;制度創(chuàng)新民不聊生不準確,C錯誤;勞役繁重澤被歷代不確切,D錯誤。19.唐玄宗封大祚榮為渤??ね?,B正確;唐太宗被尊稱為“天可汗”,A錯誤;清朝設置伊犁將軍,C錯誤;唐太宗冊封松贊干布,D錯誤。20.學者論述說明民族交融對隋唐盛世文化風格產生影響,D正確;未提及傳統儒學思想僵化局限,A錯誤;制度創(chuàng)新源于多種因素,B錯誤;未涉及對外交流,C錯誤。21.唐朝在藩鎮(zhèn)設監(jiān)軍使加強中央集權,A正確;不能保證地方吏治清明高效,B錯誤;加劇外重內輕格局不明顯,C錯誤;未完善地方分權制衡機制,D錯誤。22.材料表明選官制度影響士人追求,B正確;門第觀念淡化不明顯,A錯誤;社會階層流動加快不準確,C錯誤;官員選拔標準未體現日益公平,D錯誤。23.唐中宗不經兩省封拜官職心虛,說明皇權受一定制約,A正確;三省之間相互制約不全面,B錯誤;三省未出現一體化趨勢,C錯誤;科舉制度未被廢除,D錯誤。24.兩稅法改變以人丁為主賦稅制度,減輕政府對農民人身控制,C正確;以庸代役是唐朝前期制度,A錯誤;一年兩次收稅不是主要體現,B錯誤;賦役合并折銀征收在明朝,D錯誤。25.壁畫內容體現儒佛道三教并行,A正確;民族交融高峰不明顯,B錯誤;商業(yè)高度發(fā)達未體現,C錯誤;藩鎮(zhèn)割據時勢不突出,D錯誤。26.龍門石窟等飛天形象變化體現民族遷移與漢化一致,C正確;佛教本土化進程在南北朝已開始,A錯誤;佛教文化吸引力不是主要體現,B錯誤;文化心理認同開始形成不準確,D錯誤。27.駱駝俑是唐代常見隨葬品,可研究陸上絲路貿易興盛,C正確;駱駝不是祥瑞淵源,A錯誤;不能說明西北邊疆戰(zhàn)亂頻繁,B錯誤;不能體現畜牧業(yè)高度繁榮,D錯誤。28.宋代分割相權導致部門間協調問題,影響政府治理效果,D正確;未解決宰相擅權問題,A錯誤;社會危機原因復雜,B錯誤;加重財政負擔不全面,C錯誤。29.樞密院與“三衙”分權體現“事為之防,曲為之制”,D正確;崇文抑武、強干弱枝、不收為兵等與分權構想不符,A、B、C錯誤。30.宋代科舉改革注重實用性,A正確;未抬升科舉考試地位,B錯誤;提高國民素質不明顯,C錯誤;官僚政治在秦朝已形成,D錯誤。31.北方少數民族政權促進封建政治制度擴展,C正確;未完成與內地一體化進程,A錯誤;材料未體現民族歧視壓迫政策,B錯誤;未注重保留本民族先進制度,D錯誤。32.元代行省制度出發(fā)點是加強中央對地方控制,A正確;確保蒙古貴族特權地位不是主要目的,B錯誤;未調動地方政府積極性,C錯誤;丞相行政首腦地位在元朝不突出,D錯誤。33.元朝在邊疆地區(qū)施政加強邊疆與內地聯系,D正確;經濟文化格局演變不明顯,A錯誤;未擴大地方管理自主權,B錯誤;未解決邊疆割據分裂隱患,C錯誤。34.宋代礦冶業(yè)發(fā)展說明社會經濟活力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版建筑材料購銷合同書模板
- 二零二五年度臺球室租賃及品牌形象合作合同3篇
- 2025購銷合同常用文本
- 二零二五年度全新租賃房屋合同住宅押金退還管理協議3篇
- 2025年度全新出售房屋買賣貸款擔保合同3篇
- 2025年度年度全新高空纜車運營意外事故免責服務協議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智慧社區(qū)建設與運營管理協議合同范文2篇
- 2025年農村兄弟分家協議及遺產分配執(zhí)行方案
- 2025年度養(yǎng)殖場勞務合同(養(yǎng)殖場安全生產監(jiān)管)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創(chuàng)業(yè)投資股權代持專項合同2篇
- 紅藍光譜治療儀
- 四川省義務教育藝術課程設置方案
- 2024年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與對策
- 2024年江西省公務員考試《行測》真題及答案解析
- 家用除濕機產業(yè)規(guī)劃專項研究報告
- 雇人放牛合同模板
- 節(jié)能降耗知識培訓
- 人教版(2024秋)數學一年級上冊 期末綜合測試卷課件
- 牛頓迭代的并行化算法
- 2024秋期國家開放大學本科《國際私法》一平臺在線形考(形考任務1至5)試題及答案
- 2023-2024學年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區(qū)八年級(上)期末物理試卷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