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級中學名校試卷PAGEPAGE1廣西桂林市普通高中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檢測歷史試題(本試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75分鐘)注意事項:1.答題前,務必將自己的姓名、班級、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規(guī)定的位置上。2.答選擇題時,必須使用2B鉛筆將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標號。3.答非選擇題時,必須使用0.5毫米黑色簽字筆,將答案書寫在答題卡規(guī)定的位置上。4.所有題目必須在答題卡上作答,在試題卷上答題無效。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約4500年前,在山西南部出現(xiàn)面積約280萬平方米的古城,擁有宮城、宮殿建筑、高等級墓地、天文臺或祭天建筑,以及倉儲區(qū)、手工業(yè)區(qū)等?!渡袝虻洹酚涊d帝堯以德治協(xié)和天下。這說明當時我國()A.完全進入階級社會階段 B.進入文明起源時期C.開始進入父系氏族公社 D.正式進入文明時代【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正向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約4500年前(中國)。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山西南部出現(xiàn)古城,擁有宮城、宮殿建筑、高等級墓地、天文臺或祭天建筑,以及倉儲區(qū)、手工業(yè)區(qū)等,《尚書·堯典》記載帝堯以德治協(xié)和天下,表明形成了一套比較系統(tǒng)的文明,已具備國家的初始形態(tài),這是文明起源的重要標志之一,B項正確;當時國家尚未正式形成,“完全”表述過于絕對,排除A項;父系氏族公社時期大約開始于新石器時代晚期,距今約五千年前,材料所涉及的時間可能早就已經進入父系氏族公社,排除C項;我國是從夏王朝開始進入文明時代的,排除D項。故選B項。2.《史記·夏本紀》寫道:“益讓帝禹之子啟。”《戰(zhàn)國策·燕策一》記載:“啟與支黨攻益,而奪之天下,是禹名傳天下于益,其實令啟自取之。”這反映()A.家天下局面形成 B.權力繼承從傳親發(fā)展到傳賢C.公天下局面出現(xiàn) D.權力承繼從世襲發(fā)展到禪讓【答案】A【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夏朝(中國)。據題干“《史記·夏本紀》寫道:‘益讓帝禹之子啟?!稇?zhàn)國策·燕策一》記載:‘啟與支黨攻益,而奪之天下,是禹名傳天下于益,其實令啟自取之。’”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反映了啟取代了原本按照禪讓制應由益繼承的帝位,這實際上打破了傳統(tǒng)的禪讓制,開啟了“家天下”的局面,A項正確;權力繼承從傳親發(fā)展到傳賢與史實不符,應從傳賢到傳親,排除B項;材料反映從公天下到家天下,是家天下局面的開始,排除C項;材料反映從禪讓到世襲制,排除D項。故選A項。3.“烽火戲諸侯”典故敘述,周幽王為博得愛妃一笑,點燃烽火臺,各地諸侯以為犬戎進攻,都帶本部兵馬急來救駕,諸侯們在得知無事后憤然而歸。這從側面說明當時()A.君主權力高度集中 B.分封制趨于瓦解 C.血緣政治趨向崩潰 D.西周統(tǒng)治還能維持【答案】D【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西周(中國)。材料“各地諸侯以為犬戎進攻,都帶本部兵馬急來救駕”,說明周王還有號召力,西周統(tǒng)治還能維持,D項正確;西周時期尚未實現(xiàn)最高權力的集中,而且中央集權建立是在秦朝,排除A項;材料反映的是分封制仍然發(fā)揮作用,而非崩潰,分封制趨于瓦解是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排除B項;根據材料可知,血緣政治在當時仍起到了一定的維系作用,排除C項。故選D項。4.如圖為出土于陜西的青銅器何尊,其內底鑄銘文122字,提到周武王滅商后決定建都,“宅茲中國”。這是關于“中國”一詞最早的實物見證?!爸袊币辉~的含義最有可能是()何尊及銘文中的“中國”A.西周外服 B.西周的封國 C.天下的中心 D.殷商的都城【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正向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西周時期(中國)。結合所學內容可知,“宅茲中國”大意為我要住在天下的中央地區(qū),所以“中國”一詞的含義最有可能指的是天下的中心,C項正確;西周實行的是分封制,商朝實行內外服制,排除A項;西周的封國中沒有“中國”這個封國,排除B項;西周時期“中國”指的是天下的中心,而不是商朝都城,排除D項。故選C項。5.商鞅變法期間,強制將大家庭拆散為個體小家庭:凡一戶有兩個兒子,到年齡必須分家,獨立謀生,否則要加征賦稅,且禁止父子兄弟同室居住。該措施()A.提高了秦軍隊戰(zhàn)斗力 B.削弱了秦對基層的控制C.廢除了宗法血緣關系 D.推動了小農經濟的發(fā)展【答案】D【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次題干的提示詞,可知這是影響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商鞅變法期間(中國)。由材料“商鞅變法強制將大家庭拆散為個體小家庭:凡一戶有兩個兒子,到年齡必須分家,獨立謀生,否則要加征賦稅,且禁止父子兄弟同室居住”可知,商鞅變法的這一措施促進了一家一戶為單位的小農經濟的發(fā)展,D項正確;提高戰(zhàn)斗力是在商鞅變法的“獎勵軍功”措施的效果,排除A項;據所學可知,商鞅變法是加強中央集權,而不是削弱了秦對社會的控制,排除B項;材料中沒有提及廢除宗血緣關系,且“廢除”過于絕對,排除C項。故選D項。6.戰(zhàn)國時期,關于“禮”和“法”,有思想家主張“無德不貴,無能不官,無功不賞,無罪不罰?!边@體現(xiàn)的是()A.孟子的“仁政”思想 B.墨子的“尚賢”思想C.韓非子的“法治”主張 D.荀子“隆禮重法”主張【答案】D【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戰(zhàn)國時期(中國)。根據本題材料信息,材料的主旨是把“禮”“法”結合起來,獎罰分明,D項正確;孟子的“仁政”思想主要強調統(tǒng)治者要以民為本、施行仁政,與題干內容不符,排除A項;墨子的“尚賢”思想任用有才能的人,反對世卿世祿制,與材料論述無關,排除B項;韓非子的“法治”主張強調以嚴刑峻法來治理國家,題干中雖有“無罪不罰”但重點在于“無德不貴,無能不官,無功不賞”,并非單純強調法治,排除C項。故選D項。7.統(tǒng)一中國后,秦始皇推行“書同文”政策,對篆體漢字進行了系統(tǒng)整理,使其規(guī)范定型,除此之外,秦朝還進一步從書寫方面力求簡易,在全國推廣隸書。先秦古字經過這次整理后,字體結構得到簡化定型。這()A.對推行法令和傳播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B.對陸路交通暢通和控制地方發(fā)揮了重要作用C.為中國封建社會的度量衡制度建立奠定了基礎D.對完善大一統(tǒng)國家統(tǒng)治機器發(fā)揮了直接作用【答案】A【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影響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秦朝(中國)。據材料可知,秦朝推行“書同文”政策,規(guī)范定型篆體漢字并推廣隸書,這一措施,使得法令能夠在全國范圍內準確傳達和執(zhí)行,也促進了文化的交流和傳播,增強了文化認同感和凝聚力,A項正確;“對陸路交通暢通和控制地方發(fā)揮了重要作用是”是“車同軌”等措施的作用,排除B項;文字統(tǒng)一與度量衡制度建立并無直接關聯(lián),排除C項;文字統(tǒng)一對完善大一統(tǒng)國家統(tǒng)治機器有重要作用,但“直接作用”表述不準確,主要是通過對法令推行和文化傳播的作用間接完善了統(tǒng)治機器,排除D項。故選A項。8.漢初的混合政體在理念上凸顯對“周政”和“秦政”優(yōu)勢的正當繼承。但這種以血緣和硬實力為基礎的平衡缺乏穩(wěn)定性。要求變革的呼聲甚高,直到漢武帝時,才在協(xié)調地方與中央的關系等重大領域大膽地推行了制度變革。該變革是()A.建立中朝制度 B.設立刺史制度 C.頒布“推恩令” D.實行郡國并行制【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漢朝(中國)。根據材料“以血緣和硬實力為基礎的平衡缺乏穩(wěn)定性。要求變革的呼聲甚高,直到漢武帝時,才在協(xié)調地方與中央的關系等重大領域大膽地推行了制度變革”,結合所學可知,漢初實行郡國并行制,導致割據混亂,為解決“王國問題”,漢武帝大膽實行了“推恩令”,C項正確;漢武帝建立中朝制度,削弱相權,加強了君主專制,不符合“協(xié)調地方與中央的關系”,排除A項;刺史制度是對地方官員加強監(jiān)察的制度,不屬于漢初的混合政體,混合政體指郡國并行制,排除B項;漢初實行郡國并行制,漢武帝實行了“推恩令”,削弱王國勢力,加強了中央集權,排除D項。故選C項。9.有學者認為,隋唐之制度廣博紛復,然究其因素,不出三源:一曰(北)魏、(北)齊,二曰梁、陳,三曰(西)魏。能夠證明該觀點的是()A.逐漸完善均田制 B.確立九品中正制 C.開創(chuàng)中央集權制 D.廢除丞相制度【答案】A【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正向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隋唐時期(中國)。據材料“隋唐之制度廣博紛復,然究其因素,不出三源:一曰(北)魏、(北)齊,二日梁、陳,三日(西)魏”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實行均田制,隋唐時期繼承并發(fā)展了北魏的均田制,A項正確;九品中正制是魏晉時期的選官制度,隋朝廢除九品中正制,實行科舉制,唐朝完善科舉制,排除B項;秦朝開創(chuàng)了中央集權制,不符合題意,排除C項;明朝廢除丞相制度,排除D項。故選A項。10.隋“天下義倉又皆充滿”,而唐太宗卻說:“隋開皇十四年大旱,人多饑乏。是時倉庫盈溢,竟不許賑給,乃令百姓逐糧……煬帝恃此富饒,所以奢華無道,遂致滅亡……凡理國者,務積于人,不在盈其倉庫?!辈牧戏从常ǎ〢.隋朝糧食物資積儲充足 B.國富民困是隋朝的失策C.義倉遍布于全國上下 D.戰(zhàn)爭頻繁而民不聊生【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隋朝(中國)。據材料“天下義倉又皆充滿”與“隋開皇十四年大旱,人多饑乏。是時倉庫盈溢,竟不許賑給,乃令百姓逐糧”“煬帝恃此富饒,所以奢華無道,遂致滅亡”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隋朝時期國家富裕,倉庫充實,但是民眾貧窮,而隋煬帝因此奢侈是隋朝滅亡的重要原因,即國富民困是隋朝的失策,B項正確;本題主旨“隋朝的國富民窮”是隋朝的弊端,材料內容主要體現(xiàn)了隋朝的國富民困,排除A項;材料強調隋朝滅亡的原因,而不是“義倉遍置于全國上下”,排除C項;材料未涉及戰(zhàn)爭頻繁導致隋滅亡相關的信息,排除D項。故選B項。11.有學者認為,隋朝開鑿的大運河,通過長江、贛江與唐代興建的大庾嶺古道連接,形成了中原通往嶺南的國道,江西由此成為南北貫通的中軸。該學者旨在說明開鑿大運河()A.便利了南北交流 B.保障了國家主權 C.改善了自然環(huán)境 D.加強了君主專制【答案】A【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隋唐時期(中國)。據材料“通過長江、贛江與唐代興建的大庾嶺古道連接,形成了中原通往嶺南的國道,江西由此成為南北貫通的中軸”可知,大運河連接了相關大水系,促進南北之間的聯(lián)系交流,有利于強化中央集權,鞏固統(tǒng)治,A項正確;材料并未提及外部侵略,不能說明保障國家主權,排除B項;材料主要說明大運河的作用,而且僅從材料,無法得出對自然環(huán)境的改善,排除C項;材料主要說明大運河的作用,沒有涉及君主專制加強的內容,排除D項。故選A項。12.如下表,據此推斷出()朝代南方北方人口(戶)占全國戶口數比例(%)人口(戶)占全國戶口數比例(%)西漢247068519.8998578580.29唐朝392041543.2514852956.8北宋1122476062.9662429637.1A.政治中心南移加劇 B.賦稅收入方面北方逐漸超過南方C.經濟重心逐漸南移 D.唐朝時期江南經濟仍然十分落后【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古代(中國)。據表格信息可知,從“西漢——唐朝——北宋”南方的人口(戶)數量、占全國戶口數比例(%)猛增;而北方的人口(戶)數量、占全國戶口數比例(%)下降,這反映了經濟重心逐漸南移的過程,C項正確;據所學可知從“西漢——唐朝——北宋”,政治中心始終在北方,排除A項;隨著人口南方超過北方,賦稅收入方面南方也逐漸超過北方,排除B項;據表格信息并結合所學可知,唐朝時期江南經濟得到發(fā)展,排除D項。故選C項。13.宋真宗時,朝廷的文武官員為九千七百余員。宋仁宗皇祐年間(1049—1054年在位),增至一萬七余員,還不包括未受差遣的京官、使臣和守選的選人在內。宋英宗時,更是增至兩萬四千余員。該現(xiàn)象產生的主要影響是()A.提高了行政效率 B.增強了軍隊實力 C.加大了財政負擔 D.導致了冗兵問題【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影響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宋朝(中國)。據本題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結論是:宋朝時出現(xiàn)冗官現(xiàn)象,這會導致財政負擔加重,人浮于事,行政效率低下,C項正確;宋朝冗官導致了行政效率低下,排除A項;宋朝出現(xiàn)冗兵,軍隊戰(zhàn)斗力低下,排除B項;材料強調的是冗官,而不是冗兵,排除D項。故選C項。14.北宋時期,蘇州太湖畔洞庭上已經有了專門種橘專業(yè)戶,當時流傳著“左販洞庭橘,右擔彭蠡魚”的俗語。據北宋陶谷《清異錄》記載,汴京城郊的一名菜農,僅憑種菜的技術就能養(yǎng)活全家三十余口人。這反映北宋()A.契約化程度得到進一步提升 B.農產品商品化程度不斷提高C.土地兼并嚴重程度不斷激化 D.農業(yè)與家庭手工業(yè)完全分離【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宋代(中國)。題干中提到的“左販洞庭橘,右擔彭蠡魚”以及菜農能夠養(yǎng)活全家三十余口人,說明在北宋時期,農產品已經不僅僅是自給自足的生產,而是進入市場進行交易,體現(xiàn)了農產品商品化程度的提高,B項正確;材料反映的是農產品進入市場的農產品商品化,沒有涉及契約化程度,排除A項;材料體現(xiàn)的是農產品的商品化,與土地兼并沒有直接關系,排除C項;據所學知識可知,男耕女織的小農經濟仍舊是經濟的主體,農業(yè)與家庭手工業(yè)沒有完全分離,排除D項。故選B項。15.北宋年間,女真族建立一種軍政合一、兵農合一的基本社會組織,便于統(tǒng)治者控制全國,加深了本民族的封建化。這一制度是()A.三公九卿制 B.南北面官制度 C.三省六部制 D.猛安謀克制【答案】D【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正向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北宋(中國)。根據所學可知,猛安謀克制度是由女真建立的一種軍政合一、兵農合一的基本社會組織,,便于統(tǒng)治者控制全國,加深了本民族的封建化,D項正確;秦朝建立三公九卿制,排除A項;南北面官制度是契丹族確立的,排除B項;三省六部制是隋唐朝時期的政治制度,排除C項。故選D項。16.如表為宋朝高級官員出身一覽表。表中高級官員任職趨勢出現(xiàn)主要原因是()宋朝皇帝及在位時間(年)宰相副宰相總數科舉出身百分比總數科舉出身百分比太祖(960~976)6350%4375%太宗(976~997)9667%232191%真宗(997~1022)121192%1717100%仁宗(1022~1063)232296%393794%英宗(1063~1067)22100%22100%神宗(1067~1085)99100%1818100%哲宗(1085~1100)1111100%232296%徽宗(1100~1125)1313100%343191%欽宗(1125~1127)7686%161170%A.科舉制度的逐漸完善 B.宋朝重武輕文的氛圍C.統(tǒng)一安定的社會環(huán)境 D.中央集權的空前強化【答案】A【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原因題。根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宋朝(中國)。表格所示,宋朝宰相級別科舉出身占比呈上升趨勢,說明科舉制在完善,A項正確;宋朝是重文輕武的,排除B項;統(tǒng)一安定的社會環(huán)境與材料主旨無直接關聯(lián),排除C項;材料內容主要體現(xiàn)了宋朝時期科舉制的逐漸完善,與中央集權無關,排除D項。故選A項。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共52分。17.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唐朝孔穎達在《春秋左傳正義·定公十年》中說:“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華夏”連稱,本義指衣冠華美又重禮儀。華夏作為文化、政治實體,在春秋戰(zhàn)國時被周邊民族所認同。各族同源共祖的觀念得到發(fā)展?!幾匀嗣窠逃霭嫔纭镀胀ǜ咧薪炭茣鴼v史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材料二秦漢以來,以中華或中國為對象和標志的傳統(tǒng)國家認同不僅表現(xiàn)為對某一君主、某個具體王朝的認同,還開始表現(xiàn)為對超越朝代的具有歷史文化延續(xù)性的認同,也帶有傳統(tǒng)政治治理模式長期得到繼承發(fā)展,各個大一統(tǒng)王朝統(tǒng)治核心思想得以延續(xù),統(tǒng)治中心地域大體不變,疆域或縮或擴、交疊更替,作為臣民的各族卻因之不斷融合壯大、反復結為一體的治理圈之政治趨同與認同特征?!幾渣S興濤《重塑中華:近代中國“中華民族”觀念研究》(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華夏認同的內涵及其具體表現(xiàn)。(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利用史實說明秦漢至唐宋時期,“國家認同”的主要表現(xiàn),并概括其意義?!敬鸢浮浚?)內涵:中原先進的文明被少數民族所認同,認同各族同源共祖。表現(xiàn):諸侯紛爭;改革變法等等。(其他言之有理也給分)(2)表現(xiàn):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度確立、鞏固和發(fā)展,認同君主和統(tǒng)一國家;儒家思想成為主流思想,歷史文化被認同;漢承秦制等,傳統(tǒng)政治制度和治理模式被認同;以秦朝為基礎的統(tǒng)治疆域的大體固定;民族融合的認同。意義:有利于統(tǒng)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的鞏固和發(fā)展;對中華文明的綿延不斷發(fā)展起到了積極作用?!窘馕觥俊拘?】本題是特點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春秋戰(zhàn)國時的中國。第一小問內涵,據材料一“華夏作為文化、政治實體,在春秋戰(zhàn)國時被周邊民族所認同。各族同源共祖的觀念得到發(fā)展”可得出中原先進的文明被少數民族所認同,認同各族同源共祖。第二小問表現(xiàn),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諸侯紛爭、改革變法等等?!拘?】本題是特點類、影響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秦漢至唐宋時期的中國。第一小問表現(xiàn),據材料二“秦漢以來,以中華或中國為對象和標志的傳統(tǒng)國家認同不僅表現(xiàn)為對某一君主、某個具體王朝的認同”可得出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度確立、鞏固和發(fā)展,認同君主和統(tǒng)一國家;據材料二“各個大一統(tǒng)王朝統(tǒng)治核心思想得以延續(xù)”儒家思想成為主流思想,歷史文化被認同;據材料二“開始表現(xiàn)為對超越朝代的具有歷史文化延續(xù)性的認同”“還開始表現(xiàn)為對超越朝代的具有歷史文化延續(xù)性的認同,也帶有傳統(tǒng)政治治理模式長期得到繼承發(fā)展”并結合所學知識可得出漢承秦制等,傳統(tǒng)政治制度和治理模式被認同;據材料二“統(tǒng)治中心地域大體不變,疆域或縮或擴、交疊更替”并結合所學知識可得出以秦朝為基礎的統(tǒng)治疆域的大體固定;據材料二“作為臣民的各族卻因之不斷融合壯大、反復結為一體的治理圈之政治趨同與認同特征”可得出民族融合的認同。第二小問意義,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可得出有利于統(tǒng)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的鞏固和發(fā)展;對中華文明的綿延不斷發(fā)展起到了積極作用。18.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漢政府對(內附)胡人往往采取設置屬國、道、都護府等機構“因其故俗”進行安置……漢政府一般是出于這樣幾個方面考慮安置胡人的?!瓭h政府還設置了度遼將軍、使匈奴中郎將、護烏桓校尉、護羌校尉、護東夷校尉、西域都護等官職對胡人進行管理?!瓭h政府通過設置眾多處理民族事務的機構和官職對胡人進行了管理。設置伊始,情況各異,如有的機構以軍事性質為主,有的機構以安撫為主,還有的機構兩者皆重,且他們針對群體不同,但基本目的是一致的,即為了有效管理內附胡人?!幾酝跻秲蓾h時期民族政策研究》材料二唐太宗在處理民族關系方面有一套比較成熟的辦法?!顬橹匾囊稽c就是對他們真心相待,與他們建立了深厚感情,贏得了他們的愛戴。他與少數民族上層人物建立了亦君亦友的關系,既是國君,又是朋友,由此保證了民族關系良性運行?!幾源廾鞯隆吨袊褡尻P系十講》材料三宋朝十分重視對西南地區(qū)的經營管理。宋代是廣西歷史上發(fā)展較快的一個時期,但是由于廣西區(qū)內的經濟發(fā)展基礎較為薄弱,發(fā)展速度較慢,同時,區(qū)內不同地方的發(fā)展情況也各不相同,宋王朝對廣西境內不同地區(qū)的治理策略也經歷了不斷的變化、調整。在桂西北地區(qū),宋王朝主要采用“以夷制夷”的治理方法,通過設置羈縻州、縣、峒來管理地方?!幾皂f負《論宋王朝治理桂西北民族地區(qū)的策略》(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兩漢治理邊疆的特點。(2)根據材料二、指出唐太宗贏得少數民族愛戴的主要原因。結合所學知識,列舉唐朝處理民族關系的主要方式(至少4例)。(3)根據材料三、指出宋朝經略桂西北的主要方法,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宋代治理西南邊疆的影響。【答案】(1)特點:因俗而治,采用不同民族政策;因地制宜,設置不同管理機構;多措并舉,采用政治、經濟、軍事等措施。(答對其中2點即可)(2)原因:真心相待,開明友善。方式:軍事征伐(戰(zhàn)爭);冊封首領;實行和親;設置管理機構;會盟。(答對其中4點即可)(3)方法:以夷制夷。影響:有利于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fā)展;有利于民族之間的交流與交融;推動西南邊疆地區(qū)的經濟發(fā)展和社會進步;為后世治理邊疆地區(qū)提供了借鑒。(答對其中3點即可)【解析】【小問1】本題是材料題之概括分析題。時空是漢代(中國)。特點:根據材料一“因其故俗”可分析出因俗而治,采用不同民族政策;根據材料一“漢政府通過設置眾多處理民族事務的機構和官職對胡人進行了管理”可分析出因地制宜,設置不同管理機構;根據材料一“如有的機構軍事性質為主,有的機構以安撫為主,還有的機構兩者皆重”可分析出多措并舉,采用政治、經濟、軍事等措施?!拘?】本題是材料題之概括分析題。時空是唐代(中國)。第一小問原因:根據材料二“最為重要的一點就是對他們真心相待,與他們建立了深厚感情,贏得了他們的愛戴”可得出真心相待,開明友善。第二小問方式: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唐朝處理民族關系的主要方式有軍事征伐(戰(zhàn)爭);冊封首領;實行和親;設置管理機構;會盟。【小問3】本題是材料題之概括分析題。時空是宋代(中國)。第一小問方法:根據材料三“在桂西北地區(qū),宋王朝主要采用‘以夷制夷’的治理方法”可得出以夷制夷。第二小問影響:根據材料三“宋朝十分重視對西南地區(qū)的經營管理。宋代是廣西歷史上發(fā)展較快的一個時期……通過設置羈縻州、縣、峒來管理地方”并結合所學可知影響主要有:有利于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fā)展,有利于民族之間的交流與交融,推動西南邊疆地區(qū)的經濟發(fā)展和社會進步;為后世治理邊疆地區(qū)提供了借鑒。19.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唐宋時期,在商品經濟更高程度發(fā)展基礎上,一批富民乘勢而起,形成了“富民社會”。顧名思義,“富氏”是占有財富的人。但就富民來說,“雖田連阡陌,家資在鉅萬,亦只與耕種負販者同是一等齊民”,沒有任何特權。因為沒有特權,他們主要通過租佃契約實現(xiàn)對耕種者的剝削。伴隨國家賦稅的征收方式和鄉(xiāng)里制度的變革,富民逐漸成為鄉(xiāng)村控制的主要力量。中國社會也向流動化、市場化、平民化方向發(fā)展?!案幻裆鐣敝?,從理論上說,隨著商品經濟更高程度的發(fā)展,市民階層逐漸壯大,社會將進入“市民社會”。——摘編自林文勛《中國古代“富民社會”的形成及其歷史地位》材料二文學、藝術在中國文化史上,發(fā)源甚早,但到唐宋之際,伴隨著社會政治、經濟的變革,出現(xiàn)了文化轉型期。唐朝統(tǒng)治者對世家大族的壓制,客觀上使得文化的發(fā)展失去了家族的約束和保障,以傳統(tǒng)的禮法之學漸漸崩潰,家族文化逐漸解體,文化壟斷局面逐漸被打破,個人精神逐漸得到釋放,民風漸變。到了宋朝及以后的時期,隨著選官制度的發(fā)展和科技的進步,文化逐步滲透到下層民眾中。平民文學興起,白話小說大量涌現(xiàn),市民文藝廣受歡迎。新的平民學者群體也不斷壯大,他們到處講學,儒家思想也呈現(xiàn)出一定的平民精神?!幾允Y曉光《唐文化發(fā)展進程與唐宋文化轉型的必然性》(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唐宋時期富民階層興起產生的重要影響。(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唐宋以來文化發(fā)展的主要趨勢,并分析其原因?!敬鸢浮浚?)影響:促進了租佃關系的迅速發(fā)展;影響到國家稅收制度變革;推動基層治理秩序的變化;使中國社會向流動化、市場化、平民化方向發(fā)展;激化了社會矛盾,加劇了貧富分化。(答對其中2點即可)(2)趨勢:文化向平民化、世俗化發(fā)展。原因:商品經濟的發(fā)展;門閥士族的衰落;社會階層流動加快;科舉制的影響;印刷術的進步。(答對其中2點即可)【解析】(1)本題是影響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唐宋時期(中國)。根據材料一“他們主要通過租佃契約實現(xiàn)對耕種者的剝削”可歸納出促進租佃關系的發(fā)展;根據材料一“伴隨國家賦稅的征收方式和鄉(xiāng)里制度的變革”可歸納出影響到國家稅收制度變革;根據材料一“富民逐漸成為鄉(xiāng)村控制的主要力量”可歸納出推動基層治理秩序的變化;根據材料一“中國社會也向流動化、市場化、平民化方向發(fā)展”可歸納出使中國社會向流動化、市場化、平民化方向發(fā)展;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土地兼并,激化了社會矛盾,加劇了貧富分化。(2)本題是特點類、背景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唐宋時期(中國)。第一小問問趨勢,據材料二“唐朝統(tǒng)治者對世家大族的壓制,客觀上使得文化的發(fā)展失去了家族的約束和保障,以傳統(tǒng)的禮法之學漸漸崩潰,家族文化逐漸解體,文化壟斷局面逐漸被打破,個人精神逐漸得到釋放,民風漸變。到了宋朝及以后的時期,隨著選官制度的發(fā)展和科技的進步,文化逐步滲透到下層民眾中。平民文學興起,”可知文化向平民化、世俗化發(fā)展。第二小問問原因,據材料二“但到唐宋之際,伴隨著社會政治、經濟的變革,出現(xiàn)了文化轉型期”,并結合所學可知,商品經濟發(fā)展的推動;根據材料二“唐朝統(tǒng)治者對世家大族的壓制,客觀上使得文化的發(fā)展失去了家族的約束和保障”可知,門閥士族的衰落;據材料二“到了宋朝及以后的時期,隨著選官制度的發(fā)展和科技的進步,文化逐步滲透到下層民眾中”可知,科舉制的影響;印刷術的進步。根據所學可知,從階層來說,社會階層流動加快推動文化向平民化、世俗化發(fā)展。20.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每當人類社會面臨轉型期,哪個國家的統(tǒng)治階級具有超前的創(chuàng)新意識,解放思想,成功推進國家治理的制度整體創(chuàng)新,哪個國家就把握了世界發(fā)展的先機,取得制度的優(yōu)勢,實現(xiàn)優(yōu)先發(fā)展、跨越式發(fā)展,造福本國人民。中國在農耕文明時期,其制度創(chuàng)新長期在世界領先,中國在這個時期,其飽含智慧的制度設計為中華民族的輝煌歷史提供了制度基礎?!幾詣⒖〗堋吨贫葎?chuàng)新:國家治理現(xiàn)代化的核心》根據材料,結合秦漢至唐宋的相關知識,圍繞“創(chuàng)新”擬定一個具體的論題,進行闡述。(要求:論題明確,論證充分,邏輯合理)【答案】示例論題:隋唐時期科舉制、三省六部制、兩稅法等制度創(chuàng)新推動了國家的發(fā)展強大,對后世產生了深遠影響。闡述:選官制度方面,隋唐時期開創(chuàng)了科舉制,以分科考試的方式選拔官員。科舉制使出身社會中下層的讀書人通過相對公平的考試參與政權,擴大了統(tǒng)治的基礎,提高了官員的文化素質,加強了中央集權,中國古代選官制度逐漸走向成熟與完善。中樞行政體制方面,三省六部制確立,職責分明,相互制約,可以有效履行封建國家的不同職能,標志著中央行政制度發(fā)展到一個新階段。賦稅制度方面,唐朝中期,土地兼并導致均田制遭到破壞。唐朝政府改行兩稅法,兩稅法簡化稅收名目,擴大收稅對象,保證國家的財政收入,改變了自戰(zhàn)國以來以人丁為主的賦稅制度,減輕了政府對農民的人身控制。總之,隋唐時期的制度創(chuàng)新推動了國家治理制度的發(fā)展完善,有利于封建國家的發(fā)展和穩(wěn)定,也對后世的國家制度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窘馕觥勘绢}是材料題之評論解說題。時空是古代的中國。首先,依據材料,確定主題。根據材料“哪個國家的統(tǒng)治階級具有超前的創(chuàng)新意識,解放思想,成功推進國家治理的制度整體創(chuàng)新,哪個國家就把握了世界發(fā)展的先機”以及題干“圍繞‘創(chuàng)新’”可以確定其論題是隋唐時期科舉制、三省六部制、兩稅法等制度創(chuàng)新推動了國家的發(fā)展強大,對后世產生了深遠影響。其次,依據材料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加以證明。根據材料“哪個國家就把握了世界發(fā)展的先機,取得制度的優(yōu)勢,實現(xiàn)優(yōu)先發(fā)展、跨越式發(fā)展,造福本國人民”從隋唐時期選官制度,行政制度,與賦稅制度等制度創(chuàng)新進行說明。從選官制度說明,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選官制度方面,隋唐時期開創(chuàng)了科舉制,以分科考試的方式選拔官員??婆e制使出身社會中下層的讀書人通過相對公平的考試參與政權,擴大了統(tǒng)治的基礎,提高了官員的文化素質,加強了中央集權,中國古代選官制度逐漸走向成熟與完善;從行政體制方面說明,中樞行政體制方面,三省六部制確立,職責分明,相互制約,可以有效履行封建國家的不同職能,標志著中央行政制度發(fā)展到一個新階段;從賦稅制度說明,賦稅制度方面,唐朝中期,土地兼并導致均田制遭到破壞。唐朝政府改行兩稅法,兩稅法簡化稅收名目,擴大收稅對象,保證國家的財政收入,改變了自戰(zhàn)國以來以人丁為主的賦稅制度,減輕了政府對農民的人身控制。最后,總結歸納。總之,隋唐時期的制度創(chuàng)新推動了國家治理制度的發(fā)展完善,有利于封建國家的發(fā)展和穩(wěn)定,也對后世的國家制度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廣西桂林市普通高中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檢測歷史試題(本試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75分鐘)注意事項:1.答題前,務必將自己的姓名、班級、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規(guī)定的位置上。2.答選擇題時,必須使用2B鉛筆將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標號。3.答非選擇題時,必須使用0.5毫米黑色簽字筆,將答案書寫在答題卡規(guī)定的位置上。4.所有題目必須在答題卡上作答,在試題卷上答題無效。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約4500年前,在山西南部出現(xiàn)面積約280萬平方米的古城,擁有宮城、宮殿建筑、高等級墓地、天文臺或祭天建筑,以及倉儲區(qū)、手工業(yè)區(qū)等?!渡袝虻洹酚涊d帝堯以德治協(xié)和天下。這說明當時我國()A.完全進入階級社會階段 B.進入文明起源時期C.開始進入父系氏族公社 D.正式進入文明時代【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正向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約4500年前(中國)。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山西南部出現(xiàn)古城,擁有宮城、宮殿建筑、高等級墓地、天文臺或祭天建筑,以及倉儲區(qū)、手工業(yè)區(qū)等,《尚書·堯典》記載帝堯以德治協(xié)和天下,表明形成了一套比較系統(tǒng)的文明,已具備國家的初始形態(tài),這是文明起源的重要標志之一,B項正確;當時國家尚未正式形成,“完全”表述過于絕對,排除A項;父系氏族公社時期大約開始于新石器時代晚期,距今約五千年前,材料所涉及的時間可能早就已經進入父系氏族公社,排除C項;我國是從夏王朝開始進入文明時代的,排除D項。故選B項。2.《史記·夏本紀》寫道:“益讓帝禹之子啟。”《戰(zhàn)國策·燕策一》記載:“啟與支黨攻益,而奪之天下,是禹名傳天下于益,其實令啟自取之?!边@反映()A.家天下局面形成 B.權力繼承從傳親發(fā)展到傳賢C.公天下局面出現(xiàn) D.權力承繼從世襲發(fā)展到禪讓【答案】A【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夏朝(中國)。據題干“《史記·夏本紀》寫道:‘益讓帝禹之子啟。’《戰(zhàn)國策·燕策一》記載:‘啟與支黨攻益,而奪之天下,是禹名傳天下于益,其實令啟自取之?!辈⒔Y合所學知識可知,這反映了啟取代了原本按照禪讓制應由益繼承的帝位,這實際上打破了傳統(tǒng)的禪讓制,開啟了“家天下”的局面,A項正確;權力繼承從傳親發(fā)展到傳賢與史實不符,應從傳賢到傳親,排除B項;材料反映從公天下到家天下,是家天下局面的開始,排除C項;材料反映從禪讓到世襲制,排除D項。故選A項。3.“烽火戲諸侯”典故敘述,周幽王為博得愛妃一笑,點燃烽火臺,各地諸侯以為犬戎進攻,都帶本部兵馬急來救駕,諸侯們在得知無事后憤然而歸。這從側面說明當時()A.君主權力高度集中 B.分封制趨于瓦解 C.血緣政治趨向崩潰 D.西周統(tǒng)治還能維持【答案】D【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西周(中國)。材料“各地諸侯以為犬戎進攻,都帶本部兵馬急來救駕”,說明周王還有號召力,西周統(tǒng)治還能維持,D項正確;西周時期尚未實現(xiàn)最高權力的集中,而且中央集權建立是在秦朝,排除A項;材料反映的是分封制仍然發(fā)揮作用,而非崩潰,分封制趨于瓦解是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排除B項;根據材料可知,血緣政治在當時仍起到了一定的維系作用,排除C項。故選D項。4.如圖為出土于陜西的青銅器何尊,其內底鑄銘文122字,提到周武王滅商后決定建都,“宅茲中國”。這是關于“中國”一詞最早的實物見證?!爸袊币辉~的含義最有可能是()何尊及銘文中的“中國”A.西周外服 B.西周的封國 C.天下的中心 D.殷商的都城【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正向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西周時期(中國)。結合所學內容可知,“宅茲中國”大意為我要住在天下的中央地區(qū),所以“中國”一詞的含義最有可能指的是天下的中心,C項正確;西周實行的是分封制,商朝實行內外服制,排除A項;西周的封國中沒有“中國”這個封國,排除B項;西周時期“中國”指的是天下的中心,而不是商朝都城,排除D項。故選C項。5.商鞅變法期間,強制將大家庭拆散為個體小家庭:凡一戶有兩個兒子,到年齡必須分家,獨立謀生,否則要加征賦稅,且禁止父子兄弟同室居住。該措施()A.提高了秦軍隊戰(zhàn)斗力 B.削弱了秦對基層的控制C.廢除了宗法血緣關系 D.推動了小農經濟的發(fā)展【答案】D【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次題干的提示詞,可知這是影響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商鞅變法期間(中國)。由材料“商鞅變法強制將大家庭拆散為個體小家庭:凡一戶有兩個兒子,到年齡必須分家,獨立謀生,否則要加征賦稅,且禁止父子兄弟同室居住”可知,商鞅變法的這一措施促進了一家一戶為單位的小農經濟的發(fā)展,D項正確;提高戰(zhàn)斗力是在商鞅變法的“獎勵軍功”措施的效果,排除A項;據所學可知,商鞅變法是加強中央集權,而不是削弱了秦對社會的控制,排除B項;材料中沒有提及廢除宗血緣關系,且“廢除”過于絕對,排除C項。故選D項。6.戰(zhàn)國時期,關于“禮”和“法”,有思想家主張“無德不貴,無能不官,無功不賞,無罪不罰?!边@體現(xiàn)的是()A.孟子的“仁政”思想 B.墨子的“尚賢”思想C.韓非子的“法治”主張 D.荀子“隆禮重法”主張【答案】D【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戰(zhàn)國時期(中國)。根據本題材料信息,材料的主旨是把“禮”“法”結合起來,獎罰分明,D項正確;孟子的“仁政”思想主要強調統(tǒng)治者要以民為本、施行仁政,與題干內容不符,排除A項;墨子的“尚賢”思想任用有才能的人,反對世卿世祿制,與材料論述無關,排除B項;韓非子的“法治”主張強調以嚴刑峻法來治理國家,題干中雖有“無罪不罰”但重點在于“無德不貴,無能不官,無功不賞”,并非單純強調法治,排除C項。故選D項。7.統(tǒng)一中國后,秦始皇推行“書同文”政策,對篆體漢字進行了系統(tǒng)整理,使其規(guī)范定型,除此之外,秦朝還進一步從書寫方面力求簡易,在全國推廣隸書。先秦古字經過這次整理后,字體結構得到簡化定型。這()A.對推行法令和傳播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B.對陸路交通暢通和控制地方發(fā)揮了重要作用C.為中國封建社會的度量衡制度建立奠定了基礎D.對完善大一統(tǒng)國家統(tǒng)治機器發(fā)揮了直接作用【答案】A【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影響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秦朝(中國)。據材料可知,秦朝推行“書同文”政策,規(guī)范定型篆體漢字并推廣隸書,這一措施,使得法令能夠在全國范圍內準確傳達和執(zhí)行,也促進了文化的交流和傳播,增強了文化認同感和凝聚力,A項正確;“對陸路交通暢通和控制地方發(fā)揮了重要作用是”是“車同軌”等措施的作用,排除B項;文字統(tǒng)一與度量衡制度建立并無直接關聯(lián),排除C項;文字統(tǒng)一對完善大一統(tǒng)國家統(tǒng)治機器有重要作用,但“直接作用”表述不準確,主要是通過對法令推行和文化傳播的作用間接完善了統(tǒng)治機器,排除D項。故選A項。8.漢初的混合政體在理念上凸顯對“周政”和“秦政”優(yōu)勢的正當繼承。但這種以血緣和硬實力為基礎的平衡缺乏穩(wěn)定性。要求變革的呼聲甚高,直到漢武帝時,才在協(xié)調地方與中央的關系等重大領域大膽地推行了制度變革。該變革是()A.建立中朝制度 B.設立刺史制度 C.頒布“推恩令” D.實行郡國并行制【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漢朝(中國)。根據材料“以血緣和硬實力為基礎的平衡缺乏穩(wěn)定性。要求變革的呼聲甚高,直到漢武帝時,才在協(xié)調地方與中央的關系等重大領域大膽地推行了制度變革”,結合所學可知,漢初實行郡國并行制,導致割據混亂,為解決“王國問題”,漢武帝大膽實行了“推恩令”,C項正確;漢武帝建立中朝制度,削弱相權,加強了君主專制,不符合“協(xié)調地方與中央的關系”,排除A項;刺史制度是對地方官員加強監(jiān)察的制度,不屬于漢初的混合政體,混合政體指郡國并行制,排除B項;漢初實行郡國并行制,漢武帝實行了“推恩令”,削弱王國勢力,加強了中央集權,排除D項。故選C項。9.有學者認為,隋唐之制度廣博紛復,然究其因素,不出三源:一曰(北)魏、(北)齊,二曰梁、陳,三曰(西)魏。能夠證明該觀點的是()A.逐漸完善均田制 B.確立九品中正制 C.開創(chuàng)中央集權制 D.廢除丞相制度【答案】A【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正向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隋唐時期(中國)。據材料“隋唐之制度廣博紛復,然究其因素,不出三源:一曰(北)魏、(北)齊,二日梁、陳,三日(西)魏”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實行均田制,隋唐時期繼承并發(fā)展了北魏的均田制,A項正確;九品中正制是魏晉時期的選官制度,隋朝廢除九品中正制,實行科舉制,唐朝完善科舉制,排除B項;秦朝開創(chuàng)了中央集權制,不符合題意,排除C項;明朝廢除丞相制度,排除D項。故選A項。10.隋“天下義倉又皆充滿”,而唐太宗卻說:“隋開皇十四年大旱,人多饑乏。是時倉庫盈溢,竟不許賑給,乃令百姓逐糧……煬帝恃此富饒,所以奢華無道,遂致滅亡……凡理國者,務積于人,不在盈其倉庫。”材料反映()A.隋朝糧食物資積儲充足 B.國富民困是隋朝的失策C.義倉遍布于全國上下 D.戰(zhàn)爭頻繁而民不聊生【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隋朝(中國)。據材料“天下義倉又皆充滿”與“隋開皇十四年大旱,人多饑乏。是時倉庫盈溢,竟不許賑給,乃令百姓逐糧”“煬帝恃此富饒,所以奢華無道,遂致滅亡”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隋朝時期國家富裕,倉庫充實,但是民眾貧窮,而隋煬帝因此奢侈是隋朝滅亡的重要原因,即國富民困是隋朝的失策,B項正確;本題主旨“隋朝的國富民窮”是隋朝的弊端,材料內容主要體現(xiàn)了隋朝的國富民困,排除A項;材料強調隋朝滅亡的原因,而不是“義倉遍置于全國上下”,排除C項;材料未涉及戰(zhàn)爭頻繁導致隋滅亡相關的信息,排除D項。故選B項。11.有學者認為,隋朝開鑿的大運河,通過長江、贛江與唐代興建的大庾嶺古道連接,形成了中原通往嶺南的國道,江西由此成為南北貫通的中軸。該學者旨在說明開鑿大運河()A.便利了南北交流 B.保障了國家主權 C.改善了自然環(huán)境 D.加強了君主專制【答案】A【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隋唐時期(中國)。據材料“通過長江、贛江與唐代興建的大庾嶺古道連接,形成了中原通往嶺南的國道,江西由此成為南北貫通的中軸”可知,大運河連接了相關大水系,促進南北之間的聯(lián)系交流,有利于強化中央集權,鞏固統(tǒng)治,A項正確;材料并未提及外部侵略,不能說明保障國家主權,排除B項;材料主要說明大運河的作用,而且僅從材料,無法得出對自然環(huán)境的改善,排除C項;材料主要說明大運河的作用,沒有涉及君主專制加強的內容,排除D項。故選A項。12.如下表,據此推斷出()朝代南方北方人口(戶)占全國戶口數比例(%)人口(戶)占全國戶口數比例(%)西漢247068519.8998578580.29唐朝392041543.2514852956.8北宋1122476062.9662429637.1A.政治中心南移加劇 B.賦稅收入方面北方逐漸超過南方C.經濟重心逐漸南移 D.唐朝時期江南經濟仍然十分落后【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古代(中國)。據表格信息可知,從“西漢——唐朝——北宋”南方的人口(戶)數量、占全國戶口數比例(%)猛增;而北方的人口(戶)數量、占全國戶口數比例(%)下降,這反映了經濟重心逐漸南移的過程,C項正確;據所學可知從“西漢——唐朝——北宋”,政治中心始終在北方,排除A項;隨著人口南方超過北方,賦稅收入方面南方也逐漸超過北方,排除B項;據表格信息并結合所學可知,唐朝時期江南經濟得到發(fā)展,排除D項。故選C項。13.宋真宗時,朝廷的文武官員為九千七百余員。宋仁宗皇祐年間(1049—1054年在位),增至一萬七余員,還不包括未受差遣的京官、使臣和守選的選人在內。宋英宗時,更是增至兩萬四千余員。該現(xiàn)象產生的主要影響是()A.提高了行政效率 B.增強了軍隊實力 C.加大了財政負擔 D.導致了冗兵問題【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影響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宋朝(中國)。據本題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結論是:宋朝時出現(xiàn)冗官現(xiàn)象,這會導致財政負擔加重,人浮于事,行政效率低下,C項正確;宋朝冗官導致了行政效率低下,排除A項;宋朝出現(xiàn)冗兵,軍隊戰(zhàn)斗力低下,排除B項;材料強調的是冗官,而不是冗兵,排除D項。故選C項。14.北宋時期,蘇州太湖畔洞庭上已經有了專門種橘專業(yè)戶,當時流傳著“左販洞庭橘,右擔彭蠡魚”的俗語。據北宋陶谷《清異錄》記載,汴京城郊的一名菜農,僅憑種菜的技術就能養(yǎng)活全家三十余口人。這反映北宋()A.契約化程度得到進一步提升 B.農產品商品化程度不斷提高C.土地兼并嚴重程度不斷激化 D.農業(yè)與家庭手工業(yè)完全分離【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宋代(中國)。題干中提到的“左販洞庭橘,右擔彭蠡魚”以及菜農能夠養(yǎng)活全家三十余口人,說明在北宋時期,農產品已經不僅僅是自給自足的生產,而是進入市場進行交易,體現(xiàn)了農產品商品化程度的提高,B項正確;材料反映的是農產品進入市場的農產品商品化,沒有涉及契約化程度,排除A項;材料體現(xiàn)的是農產品的商品化,與土地兼并沒有直接關系,排除C項;據所學知識可知,男耕女織的小農經濟仍舊是經濟的主體,農業(yè)與家庭手工業(yè)沒有完全分離,排除D項。故選B項。15.北宋年間,女真族建立一種軍政合一、兵農合一的基本社會組織,便于統(tǒng)治者控制全國,加深了本民族的封建化。這一制度是()A.三公九卿制 B.南北面官制度 C.三省六部制 D.猛安謀克制【答案】D【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正向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北宋(中國)。根據所學可知,猛安謀克制度是由女真建立的一種軍政合一、兵農合一的基本社會組織,,便于統(tǒng)治者控制全國,加深了本民族的封建化,D項正確;秦朝建立三公九卿制,排除A項;南北面官制度是契丹族確立的,排除B項;三省六部制是隋唐朝時期的政治制度,排除C項。故選D項。16.如表為宋朝高級官員出身一覽表。表中高級官員任職趨勢出現(xiàn)主要原因是()宋朝皇帝及在位時間(年)宰相副宰相總數科舉出身百分比總數科舉出身百分比太祖(960~976)6350%4375%太宗(976~997)9667%232191%真宗(997~1022)121192%1717100%仁宗(1022~1063)232296%393794%英宗(1063~1067)22100%22100%神宗(1067~1085)99100%1818100%哲宗(1085~1100)1111100%232296%徽宗(1100~1125)1313100%343191%欽宗(1125~1127)7686%161170%A.科舉制度的逐漸完善 B.宋朝重武輕文的氛圍C.統(tǒng)一安定的社會環(huán)境 D.中央集權的空前強化【答案】A【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原因題。根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宋朝(中國)。表格所示,宋朝宰相級別科舉出身占比呈上升趨勢,說明科舉制在完善,A項正確;宋朝是重文輕武的,排除B項;統(tǒng)一安定的社會環(huán)境與材料主旨無直接關聯(lián),排除C項;材料內容主要體現(xiàn)了宋朝時期科舉制的逐漸完善,與中央集權無關,排除D項。故選A項。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共52分。17.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唐朝孔穎達在《春秋左傳正義·定公十年》中說:“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薄叭A夏”連稱,本義指衣冠華美又重禮儀。華夏作為文化、政治實體,在春秋戰(zhàn)國時被周邊民族所認同。各族同源共祖的觀念得到發(fā)展。——摘編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教科書歷史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材料二秦漢以來,以中華或中國為對象和標志的傳統(tǒng)國家認同不僅表現(xiàn)為對某一君主、某個具體王朝的認同,還開始表現(xiàn)為對超越朝代的具有歷史文化延續(xù)性的認同,也帶有傳統(tǒng)政治治理模式長期得到繼承發(fā)展,各個大一統(tǒng)王朝統(tǒng)治核心思想得以延續(xù),統(tǒng)治中心地域大體不變,疆域或縮或擴、交疊更替,作為臣民的各族卻因之不斷融合壯大、反復結為一體的治理圈之政治趨同與認同特征?!幾渣S興濤《重塑中華:近代中國“中華民族”觀念研究》(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華夏認同的內涵及其具體表現(xiàn)。(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利用史實說明秦漢至唐宋時期,“國家認同”的主要表現(xiàn),并概括其意義。【答案】(1)內涵:中原先進的文明被少數民族所認同,認同各族同源共祖。表現(xiàn):諸侯紛爭;改革變法等等。(其他言之有理也給分)(2)表現(xiàn):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度確立、鞏固和發(fā)展,認同君主和統(tǒng)一國家;儒家思想成為主流思想,歷史文化被認同;漢承秦制等,傳統(tǒng)政治制度和治理模式被認同;以秦朝為基礎的統(tǒng)治疆域的大體固定;民族融合的認同。意義:有利于統(tǒng)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的鞏固和發(fā)展;對中華文明的綿延不斷發(fā)展起到了積極作用?!窘馕觥俊拘?】本題是特點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春秋戰(zhàn)國時的中國。第一小問內涵,據材料一“華夏作為文化、政治實體,在春秋戰(zhàn)國時被周邊民族所認同。各族同源共祖的觀念得到發(fā)展”可得出中原先進的文明被少數民族所認同,認同各族同源共祖。第二小問表現(xiàn),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諸侯紛爭、改革變法等等。【小問2】本題是特點類、影響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秦漢至唐宋時期的中國。第一小問表現(xiàn),據材料二“秦漢以來,以中華或中國為對象和標志的傳統(tǒng)國家認同不僅表現(xiàn)為對某一君主、某個具體王朝的認同”可得出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度確立、鞏固和發(fā)展,認同君主和統(tǒng)一國家;據材料二“各個大一統(tǒng)王朝統(tǒng)治核心思想得以延續(xù)”儒家思想成為主流思想,歷史文化被認同;據材料二“開始表現(xiàn)為對超越朝代的具有歷史文化延續(xù)性的認同”“還開始表現(xiàn)為對超越朝代的具有歷史文化延續(xù)性的認同,也帶有傳統(tǒng)政治治理模式長期得到繼承發(fā)展”并結合所學知識可得出漢承秦制等,傳統(tǒng)政治制度和治理模式被認同;據材料二“統(tǒng)治中心地域大體不變,疆域或縮或擴、交疊更替”并結合所學知識可得出以秦朝為基礎的統(tǒng)治疆域的大體固定;據材料二“作為臣民的各族卻因之不斷融合壯大、反復結為一體的治理圈之政治趨同與認同特征”可得出民族融合的認同。第二小問意義,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可得出有利于統(tǒng)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的鞏固和發(fā)展;對中華文明的綿延不斷發(fā)展起到了積極作用。18.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漢政府對(內附)胡人往往采取設置屬國、道、都護府等機構“因其故俗”進行安置……漢政府一般是出于這樣幾個方面考慮安置胡人的?!瓭h政府還設置了度遼將軍、使匈奴中郎將、護烏桓校尉、護羌校尉、護東夷校尉、西域都護等官職對胡人進行管理?!瓭h政府通過設置眾多處理民族事務的機構和官職對胡人進行了管理。設置伊始,情況各異,如有的機構以軍事性質為主,有的機構以安撫為主,還有的機構兩者皆重,且他們針對群體不同,但基本目的是一致的,即為了有效管理內附胡人?!幾酝跻秲蓾h時期民族政策研究》材料二唐太宗在處理民族關系方面有一套比較成熟的辦法?!顬橹匾囊稽c就是對他們真心相待,與他們建立了深厚感情,贏得了他們的愛戴。他與少數民族上層人物建立了亦君亦友的關系,既是國君,又是朋友,由此保證了民族關系良性運行。——摘編自崔明德《中國民族關系十講》材料三宋朝十分重視對西南地區(qū)的經營管理。宋代是廣西歷史上發(fā)展較快的一個時期,但是由于廣西區(qū)內的經濟發(fā)展基礎較為薄弱,發(fā)展速度較慢,同時,區(qū)內不同地方的發(fā)展情況也各不相同,宋王朝對廣西境內不同地區(qū)的治理策略也經歷了不斷的變化、調整。在桂西北地區(qū),宋王朝主要采用“以夷制夷”的治理方法,通過設置羈縻州、縣、峒來管理地方。——摘編自韋負《論宋王朝治理桂西北民族地區(qū)的策略》(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兩漢治理邊疆的特點。(2)根據材料二、指出唐太宗贏得少數民族愛戴的主要原因。結合所學知識,列舉唐朝處理民族關系的主要方式(至少4例)。(3)根據材料三、指出宋朝經略桂西北的主要方法,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宋代治理西南邊疆的影響。【答案】(1)特點:因俗而治,采用不同民族政策;因地制宜,設置不同管理機構;多措并舉,采用政治、經濟、軍事等措施。(答對其中2點即可)(2)原因:真心相待,開明友善。方式:軍事征伐(戰(zhàn)爭);冊封首領;實行和親;設置管理機構;會盟。(答對其中4點即可)(3)方法:以夷制夷。影響:有利于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fā)展;有利于民族之間的交流與交融;推動西南邊疆地區(qū)的經濟發(fā)展和社會進步;為后世治理邊疆地區(qū)提供了借鑒。(答對其中3點即可)【解析】【小問1】本題是材料題之概括分析題。時空是漢代(中國)。特點:根據材料一“因其故俗”可分析出因俗而治,采用不同民族政策;根據材料一“漢政府通過設置眾多處理民族事務的機構和官職對胡人進行了管理”可分析出因地制宜,設置不同管理機構;根據材料一“如有的機構軍事性質為主,有的機構以安撫為主,還有的機構兩者皆重”可分析出多措并舉,采用政治、經濟、軍事等措施?!拘?】本題是材料題之概括分析題。時空是唐代(中國)。第一小問原因:根據材料二“最為重要的一點就是對他們真心相待,與他們建立了深厚感情,贏得了他們的愛戴”可得出真心相待,開明友善。第二小問方式: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唐朝處理民族關系的主要方式有軍事征伐(戰(zhàn)爭);冊封首領;實行和親;設置管理機構;會盟?!拘?】本題是材料題之概括分析題。時空是宋代(中國)。第一小問方法:根據材料三“在桂西北地區(qū),宋王朝主要采用‘以夷制夷’的治理方法”可得出以夷制夷。第二小問影響:根據材料三“宋朝十分重視對西南地區(qū)的經營管理。宋代是廣西歷史上發(fā)展較快的一個時期……通過設置羈縻州、縣、峒來管理地方”并結合所學可知影響主要有:有利于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fā)展,有利于民族之間的交流與交融,推動西南邊疆地區(qū)的經濟發(fā)展和社會進步;為后世治理邊疆地區(qū)提供了借鑒。19.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唐宋時期,在商品經濟更高程度發(fā)展基礎上,一批富民乘勢而起,形成了“富民社會”。顧名思義,“富氏”是占有財富的人。但就富民來說,“雖田連阡陌,家資在鉅萬,亦只與耕種負販者同是一等齊民”,沒有任何特權。因為沒有特權,他們主要通過租佃契約實現(xiàn)對耕種者的剝削。伴隨國家賦稅的征收方式和鄉(xiāng)里制度的變革,富民逐漸成為鄉(xiāng)村控制的主要力量。中國社會也向流動化、市場化、平民化方向發(fā)展?!案幻裆鐣敝螅瑥睦碚撋险f,隨著商品經濟更高程度的發(fā)展,市民階層逐漸壯大,社會將進入“市民社會”?!幾粤治膭住吨?/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蘭州科技職業(yè)學院《循證護理實踐》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江西科技師范大學《商務智能與數據挖掘Ⅰ》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吉首大學《輕量化平臺開發(fā)》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物理】重力 同步練習+2024-2025學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級下冊
- 黑龍江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環(huán)境3S技術》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重慶郵電大學《公體戶外運動》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中央音樂學院《中醫(yī)大健康》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浙江農林大學暨陽學院《汽車電氣設備》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鄭州食品工程職業(yè)學院《德國史專題》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小學2024-2025學年度勞動技能大賽方案
- AQ 1029-2019 煤礦安全監(jiān)控系統(tǒng)及檢測儀器使用管理規(guī)范
- 太陽能驅動的污水處理技術研究與應用
- 未成年旅游免責協(xié)議書
- 預防保健科主任競聘課件
- 團隊成員介紹
- 水泵行業(yè)銷售人員工作匯報
- 《流感科普宣教》課件
- 離職分析報告
- 春節(jié)家庭用電安全提示
- 醫(yī)療糾紛預防和處理條例通用課件
- 廚邦醬油推廣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