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華東師大版必修2歷史下冊月考試卷含答案_第1頁
2024年華東師大版必修2歷史下冊月考試卷含答案_第2頁
2024年華東師大版必修2歷史下冊月考試卷含答案_第3頁
2024年華東師大版必修2歷史下冊月考試卷含答案_第4頁
2024年華東師大版必修2歷史下冊月考試卷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裝…………○…………內…………○…………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外…………○…………裝…………○…………訂…………○…………線…………○…………第=page22頁,總=sectionpages22頁第=page11頁,總=sectionpages11頁2024年華東師大版必修2歷史下冊月考試卷含答案考試試卷考試范圍:全部知識點;考試時間:120分鐘學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級:______考號:______總分欄題號一二三四五六總分得分評卷人得分一、選擇題(共6題,共12分)1、漢初有“楚越之地,無凍餓之人,亦無千金之家”,自南宋起,江浙地區(qū)已成為人才密布區(qū),有“財賦之地,人物淵藪”的說法,導致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是A.中國古代政治重心的南移B.中國古代經濟重心的南移C.中國古代軍事重心的南移D.中國古代教育重心的南移2、“乙未(光緒二十一年)以后,士習日囂,無賴者混跡報館,奮髯抵掌,議評國政。津、澳、閩、粵、湘、漢之間,私署地名,大張旗幟,以次流衍,都二十余家,而《時務報》蔓延最廣。”《時務報》主要倡導的是A.維新變法B.民主共和C.自強求富D.民主科學3、如圖是《解放畫報》1921年10月第16期的一幅漫畫;畫中老太教訓女子:“社交國事女孩兒家不準開問的”,最上邊是作者題詞:“這種束縛女子的言語,她再愿意服從的么”。漫畫可用來說明當時。

A.封建思想根深蒂固B.女性獨立意識覺醒C.洋布洋裝逐漸流行D.國民革命轟轟烈烈4、官營手工業(yè)在古代手工業(yè)生產中占有優(yōu)勢;它的主要特點是。

①生產范圍廣;規(guī)模大;分工細致。

②主要生產武器和供官府;貴族消費的生活用品。

③占據技術人才等方面優(yōu)勢;生產不計成本。

④主要是為市場生產精美商品和為對外貿易提供精品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5、史學家趙儷生將中國古代社會經濟的發(fā)展高度概括為三個拐彎。其中的“第三個拐彎,發(fā)生在公元8世紀之末,綿延至第9、第l0世紀。它沖破自然經濟的錮閉,是貨幣交流逐漸增多,商業(yè)、手工業(yè)逐漸發(fā)達的一個轉折點”。這一觀點強調A.經濟政策的延續(xù)性B.經濟發(fā)展具有區(qū)域性C.經濟發(fā)展的活躍性D.經濟形態(tài)的突破性6、為了解決斯大林模式給蘇聯經濟造成的困難,從赫魯曉夫、勃列日涅夫到戈爾巴喬夫都進行了經濟改革。他們改革的共同點是A.把農業(yè)生產作為改革重點B.鼓勵多種所有制共同發(fā)展C.發(fā)展重工業(yè)以進行軍備競賽D.力圖解決計劃經濟造成的弊端評卷人得分二、填空題(共3題,共6分)7、請正確選擇對應的選項。

(1)青銅時代。A.戰(zhàn)國時期。

(2)鐵器時代B.商周時期。

(3)蒸汽時代C.第二次工業(yè)革命。

(4)電氣時代D.第一次工業(yè)革命。

(5)危機時代E.美國“大蕭條”8、古都長安是漢、唐陸上“絲綢之路”的東端,泉州則是宋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它們是連接中國與世界的橋梁。右圖中長安和泉州的位置編號分別是___和_____。

9、1980年,_____________(何省何縣何公社)成為我國第一個取消人民公社的地方。評卷人得分三、判斷題(共5題,共10分)10、連線。

(1)漢A晉商。

(2)唐B紙幣。

(3)宋C曲轅犁。

(4)明D青瓷A.正確B.錯誤11、商朝實行“工商食官”政策,將商人集中起來,驅使他們?yōu)檎铡.正確B.錯誤12、古代的揚州屬于沿海城市。A.正確B.錯誤13、17世紀的荷蘭被稱為“海上馬車夫”。A.正確B.錯誤14、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和“關貿總協定”構成了戰(zhàn)后支撐世界經貿關系的三大支柱。A.正確B.錯誤評卷人得分四、材料分析題(共4題,共24分)15、經濟交往是人類文明進步的基石。在浩浩蕩蕩和充滿矛盾的全球化過程中;國與國;民族與民族之間休戚與共,合作才能共贏。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1651年;英國議會頒布《航海條例》,這是此類保護主義措施中的第一個。該法案規(guī)定:凡進入英國或其殖民地港口的商船,必須是英國或該殖民地所有,其船員只能是該船所屬地的臣民;歐洲商船可以進入英國港口,但只能攜帶本國商品,配備本國船員。隨后幾年,英國通過與荷蘭的戰(zhàn)爭以及和瑞典;丹麥、葡萄牙等國簽訂商約,為資產階級的對外貿易開辟了道路。

——選編自(美)林肯·佩恩《海洋與文明》、人民版《歷史》必修二閱讀材料,概括英國為開辟“資產階級的對外貿易”道路所采取的方式。結合所學,指出英荷戰(zhàn)爭的性質。16、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農業(yè)集體化運動在廣大農村普遍開展起來后,加之城鄉(xiāng)差別逐漸顯現和自然災害的出現,農村一些人員開始向城市流動。1957年前后,農民入城風氣達到高潮。當時正值農業(yè)集體化運動的關鍵時期,阻止農民流入城市成為全國上下非常重要的工作。1957年年底,中共中央、國務院聯合發(fā)出《關于制止農村人口盲目外流的指示》,嚴厲要求各地采取有效措施來制止農村人口盲目外流。1958年,國家就出臺了《戶口登記條例》,嚴格限制農村戶口人員遷往城市。材料二由于經濟“大躍進”的需要,大批從農村招工導致城市人口迅速增長。糧食高產的泡沫吹破之后,嚴重的經濟衰退,導致國家被迫精簡城市人口,大量城鎮(zhèn)居民被強制向農村遷移?!拔母铩鼻捌?,戶籍遷移的主要流向是城市戶口向農村的遷移,主要表現是兩個人群的戶籍遷移:其一是上山下鄉(xiāng)知識青年;其二是城市“反動分子”?!拔母铩北l(fā)后,大批被打倒的干部和以前曾被確定為“反動分子”的人被發(fā)送到農村。農村到城市的戶籍遷移制度逐漸固化。據統(tǒng)計,1949年我國僅有136座城市,至“文革”結束時近30年時間才增加至191個,平均每年增加不足2個?!拔母铩眲倓偨Y束后的幾年,國家戶口遷移政策依然沒有明顯變化。不過,為了穩(wěn)定社會秩序,國家先后出臺了一些“農轉非”政策。各地相繼放松了對下鄉(xiāng)知識青年因病、殘和困難回城的限制,這個時期從農村轉回城鎮(zhèn)的知識青年有650多萬人。國家還出臺了老職工子女“頂替接班”政策,進一步開大了“農轉非”的口子。據統(tǒng)計,從1978~1983年,5年內全國辦理子女頂替約有900萬人。材料三20世紀90年代,隨著計劃經濟逐漸退出和市場經濟的興起以及國家城市化進程建設,城鄉(xiāng)經濟十分活躍,城市第二、三產業(yè)相當興盛。此時,國家糧食生產豐足,糧食供應已與戶口脫鉤,農村人口進城經營工商業(yè)活動的人員數量很多,要求在城市落戶的呼聲非常強烈?!暗?992年上半年,全國幾乎每一個省份都出現了交錢辦理城鎮(zhèn)戶口現象。據公安部對全國17個省區(qū)950個市(縣)的不完全統(tǒng)計,共辦理收費‘農轉非’戶口248萬人,每個戶口收費從2千元到4萬元不等”?!陨喜牧险幾浴冬F代中國戶口遷移制度變遷的經濟因素》材料四據有關學者測算,改革開放30多年來,勞動力流動對GDP的貢獻率超過了20%。而越是流動人口聚集的地區(qū),他們的貢獻率就越高。目前,流動人口中的農民工已經成為我國諸多產業(yè)如制造業(yè)、服務業(yè)、建筑業(yè)的主力軍,為城市的發(fā)展做出了重大的貢獻。農村人口的城鎮(zhèn)化將對拉動投資、消費具有明顯的積極作用。不僅如此,將更多的農村人口納入城鎮(zhèn),還有利于縮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對社會穩(wěn)定的維護與和諧社會的構建都有著重要的意義。——摘編自《放開戶籍限制釋放經濟活力》

(1)結合材料一并聯系所學知識;分析1958年國家出臺限制農村人口流入城市的原因。

(2)結合上述材料,評析戶口遷移制度與經濟發(fā)展的關系。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南洋兄弟煙草股份有限公司,是1905年由簡照南、簡玉階兄弟創(chuàng)辦于香港,當時資本為10萬港元。由于缺乏技術,并受到英美煙草公司的競爭,于1908年虧損停業(yè)。1911年起,公司轉虧為盈。1918年改組為南洋兄弟煙草股份有限公司,向北洋政府注冊,并將企業(yè)中心由香港移至上海。公司于1919年向社會招股,資本擴大為1500萬港元,簡氏家族以占總股份的60%而控制企業(yè)。在此期間,公司最大的競爭者英美煙草公司曾3次企圖吞并它而未果。南洋兄弟煙草股份有限公司,是1905年由簡照南、簡玉階兄弟創(chuàng)辦于香港,當時資本為10萬港元。由于缺乏技術,并受到英美煙草公司的競爭,于1908年虧損停業(yè)。1911年起,公司轉虧為盈。1918年改組為南洋兄弟煙草股份有限公司,向北洋政府注冊,并將企業(yè)中心由香港移至上海。公司于1919年向社會招股,資本擴大為1500萬港元,簡氏家族以占總股份的60%而控制企業(yè)。在此期間,公司最大的競爭者英美煙草公司曾3次企圖吞并它而未果。——編自《南洋兄弟煙草股份有限公司史料》等

材料提供了一個中國近代企業(yè)發(fā)展的案例,蘊含了現代化的諸多啟示。從材料中提煉一個啟示,并結合所學的中國近現代史知識予以說明。(要求:觀點明確,史論結合,言之成理。)1927年以后,國民政府實行有利于外商的稅收政策,使南洋公司處于不利地位。1937年4月,官僚資本低價收買公司股票,由宋子文任董事長。1937年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后,上??倧S毀于“八·一三”炮火。1945年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上海廠恢復生產。1951年2月實行公私合營。18、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1933年3月4日,剛剛就任美國第32屆總統(tǒng)的羅斯福要求國會授予他“一件惟一足以應付目前危機的武器,這就是,讓我擁有足以對緊急事態(tài)發(fā)動一場大戰(zhàn)的廣泛行政權?!?月8日,聯邦儲備委員會宣布:凡2月1日以后向銀行提取過黃金,而到下周一為限還不退回儲存的,銀行便公布其姓名。幾小時之內,各地銀行門前又排起了長龍,如上周爭先提款的情景一般。3月9日晚,羅斯福簽署《緊急銀行法》。當晚國家印制局添雇375名職工,印鈔機全部開工。不出一周,13500家銀行復業(yè),交易所又重新響起了電鑼聲——摘自〔美】威廉·曼徹斯特《光榮與夢想:1932-1972年美國社會實錄》材料二

(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簡述《緊急銀行法》的主要內容,概括指出羅斯福新政對戰(zhàn)后美國及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社會;經濟改革的影響。

(2)20世紀美國資本主義經濟一直處于變與不變的狀態(tài)之中。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概括20世紀90年代美國經濟運行的新變化。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指出美國經濟一直沒有改變的是什么?評卷人得分五、論述題(共1題,共8分)19、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1840年鴉片戰(zhàn)爭前后,林則徐、魏、徐繼畬等人先后著書立說,介紹鐵路知識帝國主義列強紛紛謀求在中國修建鐵路,以便把他們的侵略勢力從中國沿海伸向內地,并為此展開了種種活動,如1865年英商在北京宣武門外修建了一條長約0.5公里的展覽鐵路,廣為宣傳,但都遭到清政府的拒絕。1876年,英國商人采取欺騙手段擅自修筑了一條吳淞鐵路,但這條鐵路經營一年多就被清政府贖回拆除了。五年后,在洋務派的主持下,于1881年開始修建唐胥鐵路,從而揭開了中國自主修建鐵路的序幕。此后在臺灣修筑了臺北到基隆港和到新竹的鐵路?!幾灾袊F路網《中國鐵路發(fā)展歷程》材料二下圖為中國鐵路營業(yè)里程變化圖

材料三新中國火車機車的發(fā)展歷程

根據上述材料,提煉一個對中國近代或現代鐵路交通發(fā)展認識的觀點,并結合所學知識進行說明。(要求:觀點正確,史論結合。)評卷人得分六、簡答題(共2題,共14分)20、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綜合國力迅速增長。請你談談,中國進一步發(fā)展有哪些獨特的優(yōu)勢?21、進入現代以來;世界處于不斷發(fā)展變革調整之中,人類面臨許多共同挑戰(zhàn)。在應對挑戰(zhàn)中,大國承擔起了重要責任。

1947年;美國;中國等23個國家在日內瓦簽署了《關稅與貿易總協定》。

簡述《關稅與貿易總協定》簽署的歷史背景和意義。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6題,共12分)1、B【分析】【分析】

【詳解】

根據材料可知漢初是南方“楚越之地,無凍餓之人,亦無千金之家”,到南宋時候江浙成為“財賦之地”,反映了中國古代經濟重心的南移,故選B;ACD在材料中沒有體現,排除。2、A【分析】【詳解】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創(chuàng)刊于1896年8月9日的《時務報》,是戊戌維新時期宣傳維新思想最有力、影響最廣的刊物,也是中國人創(chuàng)辦的第一份雜志,因此A正確;民主共和與辛亥革命有關,B排除;自強求富與洋務運動有關,C排除;民主科學與新文化運動有關,D排除。故選A。3、B【分析】【詳解】

根據“社交國事女孩兒家不準開問的”“這種束縛女子的言語,她再愿意服從的么”可得出傳統(tǒng)的觀念已經不能再束縛當時女性的思想了,女性也關心國家的政治,說明女性的獨立意識增強,B項正確;材料強調的是女性獨立意識已經家在了封建思想,排除A項;材料討論的不是服飾,排除C項;1921年沒有國民革命,排除D項。故選B項。4、B【分析】資金雄厚、規(guī)模經營,分工細致,主要生產武器和供官府、貴族消費的生活用品,占據人才、技術等方面的優(yōu)勢,生產不計成本,這些都是官營手工業(yè)的特征,故選B;是為市場生產精美商品和對外貿易提供精品的應該是私營手工業(yè),故排除含有④的選項。5、C【分析】【分析】

【詳解】

根據材料“公元8世紀之末,綿延至第9、第l0世紀”處于我國唐朝和宋朝時期,唐宋農業(yè)發(fā)展,“是貨幣交流逐漸增多,商業(yè)、手工業(yè)逐漸發(fā)達的一個轉折點”可見經濟發(fā)展活躍,故選C。自商鞅變法到清,漫長的封建社會中經濟政策是重農抑商政策,這與材料無關,故排除。材料里也沒有提到區(qū)域經濟,故排除B。小農經濟是封建社會的經濟形態(tài),在唐朝或宋朝始終占據主導地位,故排除D。6、D【分析】赫魯曉夫、勃列日涅夫到戈爾巴喬夫的改革都以斯大林時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經濟體制的弊端為對象,故D正確;只有赫魯曉夫改革把農業(yè)生產作為改革重點,故A錯誤;赫魯曉夫、勃列日涅夫改革并沒有鼓勵多種所有制共同發(fā)展,故B錯誤;勃列日涅夫改革發(fā)展重工業(yè)以進行軍備競賽,故C錯誤。故選D。二、填空題(共3題,共6分)7、略

【分析】【分析】

【詳解】

青銅時代是指商周時期,鐵器時代是指戰(zhàn)國時期,蒸汽時代是指第一次工業(yè)革命,電氣時代是指第二次工業(yè)革命,危機時代是指美國“大蕭條”。【解析】(1)B(2)A(3)D(4)C(5)E8、略

【分析】【分析】

【詳解】

本題考查的是漢唐時期的絲綢之路,聯系地理知識,可以知道在①處是長安,在④處是泉州,要求學生能夠史地結合,有一定的難度?!窘馕觥竣?①②.④9、略

【分析】【分析】

【詳解】

試題分析: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了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1980年,四川省廣漢縣向陽公社在全國率先取消人民公社。

考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和國有企業(yè)改革·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解析】四川廣漢縣向陽公社三、判斷題(共5題,共10分)10、B【分析】依據所學可知,晉商是明朝時期;紙幣出現于北宋時期;曲轅犁是唐朝時期;青瓷是漢代出現。11、B【分析】“工商食官”就是官府集中經營手工業(yè)和商業(yè),不是驅使他們?yōu)檎眨绢}錯誤。12、B【分析】【分析】

【詳解】

古代揚州屬于大運河沿岸的城市,不是沿海城市。故本題說法錯誤。13、A【分析】【分析】

【詳解】

17世紀荷蘭商船數超過歐洲其他國家總和,荷蘭人因此有“海上馬車夫”之稱。故本題說法正確。14、A【分析】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是根據1944年在布雷頓森林會議簽訂的《國際貨幣基金協定》成立的,其職責是監(jiān)察貨幣匯率、確保全球金融制度運作正常;世界銀行是根據1944年美國布雷頓森林會議上通過的《國際復興開發(fā)銀行協定》成立的,其職責是協助成員國經濟的復興與建設;“關貿總協定”于1947年在日內瓦簽訂,它的宗旨是通過削減關稅和其它貿易壁壘,促進國際貿易自由化。三者共同構成了二戰(zhàn)后支撐世界經貿關系的三大支柱。故本題說法正確。四、材料分析題(共4題,共24分)15、略

【分析】【詳解】

方式:根據“頒布《航海條例》”;“英國通過與荷蘭的戰(zhàn)爭以及和瑞典、丹麥、葡萄牙等國簽訂商約”等材料信息;可見:英國為開辟“資產階級的對外貿易”道路所采取的方式主要有:頒布保護主義法令;簽訂商約;戰(zhàn)爭。

性質:結合所學,從英荷戰(zhàn)爭的背景和結果兩個角度作答。從背景看,這是兩國之間圍繞商品貿易的主導權之爭。從結果看,三次英荷戰(zhàn)爭之后,荷蘭不但喪失了海上霸主地位,而且失去了北美的殖民地。【解析】方式:頒布保護主義法令;簽訂商約;戰(zhàn)爭。

性質:爭奪世界市場的商業(yè)戰(zhàn)爭;爭奪殖民地和世界殖民霸權的戰(zhàn)爭。16、略

【分析】【詳解】

試題分析:(1)材料提到;當時正值農業(yè)集體化運動的關鍵時期,阻止農民流入城市成為全國上下非常重要的工作。城市人口迅速增長。糧食高產的泡沫吹破之后,嚴重的經濟衰退,導致國家被迫精簡城市人口。結合所學知識即可概括1958年國家出臺限制農村人口流人城市的原因。

(2)材料提到;“文革”剛剛結束后的幾年,國家戶口遷移政策依然沒有明顯變化。隨著計劃經濟逐漸退出和市場經濟的興起以及國家城市化進程建設,城鄉(xiāng)經濟十分活躍,城市第二;三產業(yè)相當興盛。此時,國家糧食生產豐足,糧食供應已與戶口脫鉤。農村人口的城鎮(zhèn)化將對拉動投資、消費具有明顯的積極作用。不僅如此,將更多的農村人口納入城鎮(zhèn),還有利于縮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對社會穩(wěn)定的維護與和諧社會的構建都有著重要的意義。結合所學知識即可概括戶口遷移制度與經濟發(fā)展的關系:經濟模式是戶口遷移制度的基礎。再從改革開放前后兩個階段評析即可。

考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經濟建設的發(fā)展和曲折·影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影響。

【名師點睛】本題考查中國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背景下戶籍制度的改革。屬于難度較高的試題。戶籍制度,是一項基本的國家行政制度。傳統(tǒng)戶籍制度是與土地直接聯系的,以家庭為本位的人口管理方式?,F代戶籍制度是國家依法收集、確認、登記公民出生、死亡、親屬關系、法定地址等公民人口基本信息的法律制度,以保障公民在就業(yè)、教育、社會福利等方面的權益,以個人為本位的人口管理方式。當代中國的戶籍制度是計劃經濟體制的最深印痕,已經成為經濟社會發(fā)展的桎梏,迫切需要進行改革。從國民平權與政府有效管理兩個角度看,現行戶籍制度都應廢除,轉而建立以保障國民自由遷徙權為基本原則的居民戶籍登記制度。【解析】(1)原因:農村勞動力流失;阻礙農業(yè)集體化進程;優(yōu)先發(fā)展重工業(yè),依靠農業(yè)提供原始積累;新興的工業(yè)城市容納力有限.

(2)評析:經濟模式是戶口遷移制度的基礎.

改革開放之前,國家長期實行計劃經濟,在一些建設上雖然取得了很大成績,但是經濟發(fā)展緩慢,長期被糧食問題困擾著,因此嚴格控制城市人口規(guī)模,戶口遷移政策長期沒有變化,農村人口被牢牢地限制在農村.改革開放之后,隨著計劃經濟逐漸退出,城鄉(xiāng)經濟繁榮,國家逐步放開了戶籍限制,擴大城市化進程,釋放經濟活力.17、略

【分析】【詳解】

啟示可以提煉出很多,考生擇其一即可。根據材料看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環(huán)境不利于近代工業(yè)發(fā)展,可提出觀點:民族獨立是工業(yè)現代化的前提。然后,結合所學的中國近現代史民族資本主義曲折發(fā)展的史實說明論證。最后,總結得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發(fā)展艱難曲折,新中國成立,我國實現民族獨立,工業(yè)現代化快速發(fā)展?!窘馕觥渴纠簡⑹疽唬好褡濯毩⑹枪I(yè)現代化的前提。

說明:19世紀六七十年代;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工業(yè)誕生,但舊中國民族不獨立,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嚴重阻礙著民族資本主義的發(fā)展。甲午中日戰(zhàn)爭后,中國民族資本主義有了初步發(fā)展;辛亥革命后至一戰(zhàn)期間,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出現“短暫的春天”,但一戰(zhàn)后列強卷土重來,民族工業(yè)又陷入蕭條;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期間,中國民族工業(yè)遭受日美帝國主義和國內官僚資本主義的雙重打擊,陷入絕境。新中國成立后,對民族資本主義工商業(yè)合理調整,實行公私合營,民族工業(yè)得到快速發(fā)展。

由此可知;舊中國民族不獨立,工業(yè)現代化受到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阻礙;新中國民族獨立,工業(yè)現代化快速發(fā)展。

啟示二:資金;技術是工業(yè)現代化的重要保障。

說明:近代民族資本主義工業(yè)資金不足;技術薄弱;制約其發(fā)展。南洋兄弟煙草股份有限公司初期因資金不足、技術薄弱難以與英美煙草公司競爭,導致虧損停業(yè)。后來改組公司,向社會招股,擴大資本,抵制了英美煙草公司將其吞并的企圖。國民政府的稅收政策,官僚資本低價收買公司股票,使其處于不利地位。新中國建立后,實行公私合營,擴大了資金來源,使其快速發(fā)展。

由此可知;只有解決了資金;技術問題,工業(yè)現代化才能騰飛。

啟示三:國家政策的調整是工業(yè)現代化的重要前提。

說明:辛亥革命后;中華民國政府實行獎勵發(fā)展實業(yè)的政策,如南洋兄弟煙草股份有限公司向北洋政府注冊,獲得發(fā)展的機遇,民族工業(yè)出現“短暫的春天”;1927年南京國民政府實行有利于外商的稅收政策,使南洋公司處于不利地位;后推行“國民經濟建設運動”,促進了民族工業(yè)的發(fā)展。新中國建立后,實行公私合營,民族工業(yè)快速發(fā)展;改革開放后,逐步實行市場經濟體制,建立現代企業(yè)制度,工業(yè)化騰飛。

由此可知,國家政策的調整是工業(yè)現代化的重要前提。18、略

【分析】【詳解】

(1)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緊急銀行法》的主要內容:禁止兌換和出口黃金;授權聯邦銀行增發(fā)鈔票、加強國家對銀行的管控。

影響:根據《緊急銀行法》的內容可知體現的是國家加強對經濟的干預;開創(chuàng)了國家干預經濟發(fā)展的新模式。

(2)新變化:根據材料二可知;美國的失業(yè)率和通貨膨脹率呈現下降趨勢。國內生產總值呈現上升趨勢,反映的是經濟持續(xù)增長。根據互聯網產值可知,美國注意發(fā)展高新技術產業(yè)。

未改變:美國政府調整的是生產關系,資本主義的本質并未發(fā)生改變,壟斷資本依然占據支配地位?!窘馕觥浚?)內容:禁止兌換和出口黃金;授權聯邦銀行增發(fā)鈔票;加強國家對銀行的管控。

影響:國家干預。

(2)新變化:發(fā)展高新技術產業(yè);經濟持續(xù)增長,通貨膨脹和失業(yè)率逐年走低。不變:美國資本主義生產關系沒有改變,壟斷資本依然占據支配地位。五、論述題(共1題,共8分)19、略

【分析】【分析】

【詳解】

考點:本題以歷史小論文的形式考查學生闡釋和論證歷史觀點的能力,該題型的特點是難度較大,但開放性強,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就本題而言,既可以提取觀點近代中國鐵路交通產生、在艱難中發(fā)展。也可以提取觀點現代中國鐵路事業(yè)發(fā)展迅速,火車機車制造走向世界先進水平。結合中國近代和現代交通運輸業(yè)的發(fā)展展開闡述,言之有理即可?!窘馕觥渴纠?:

觀點:近代中國鐵路交通產生;在艱難中發(fā)展。

說明:①近代中國遭受西方列強侵略;國家不獨立;②經濟落后,國家貧弱;③思想;科技落后,守舊勢力強大;④近代愛國人士的宣傳、推動;⑤西方列強在華修建鐵路的刺激、誘導;⑥洋務派修建鐵路的效應推動;⑦近代中國交通發(fā)展呈現明顯的半殖民地色彩;⑧促進了商品經濟發(fā)展;客觀上推動了和社會的進步。

示例2:

觀點:現代中國鐵路事業(yè)發(fā)展迅速;火車機車制造走向世界先進水平。

說明:①新中國國家獨立、社會穩(wěn)定,政府重視;②改革開放,經濟發(fā)展迅速,國力發(fā)展;③科技發(fā)展,技術創(chuàng)新;④鐵路交通不斷改善,改變了國人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