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三年(2022-2024)中考歷史真題分類匯編
專題25封建時代的亞洲國家
2024年
1.(2024?新疆?中考真題)日本平城京和唐朝長安城的宮城都坐北朝南,都有東西兩市、棋盤式街道,甚
至連名稱與走向都相同。能夠解釋這一現(xiàn)象的是()
A.大和政權的建立B.幕府統(tǒng)治的強化
C.大化改新的影響D.明治維新的推動
【答案】C
【解析】根據(jù)題干“日本平城京和唐朝長安城的宮城都坐北朝南,都有東西兩市、棋盤式街道,甚至連名稱
與走向都相同”和所學知識可知,6-9世紀,日本積極吸收中國文化。中國文化直接影響著日本,推動日本
進行改革。從646年開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稱“大化改新”。所以,以上現(xiàn)
象是大化改新的影響的結果,C項正確;5世紀,在本州中部興起的大和政權基本實現(xiàn)了統(tǒng)一。大和國的最
高統(tǒng)治者稱為“大王”,大王依靠貴族統(tǒng)治全國,不符合題意,排除A項;幕府首領“征夷大將軍”名義上由
天皇任命,但實際上天皇大權旁落,成為一種禮儀性的擺設,幕府將軍實際上把持著國家大權,不符合題
意,排除B項;1868年,明治政府開始實行一系列改革,以西方為榜樣,全面改造日本,史稱“明治維新”,
不符合題意,排除D項。故選C項。
2.(2024?黑龍江牡丹江?中考真題)“在世界歷史上,很難在什么地方找到另一個自主的民族如此成功地有
計劃地汲取外國文明。”能夠印證這一觀點的是()
A.羅馬擴張B.城市自治C.大學興起D.大化改新
【答案】D
【解析】依據(jù)題干“一個自主的民族如此成功地、有計劃地汲取外國文明?!辈⒔Y合所學知識可知,646年,
孝德天皇頒布詔書,大化改新開始,大化改新主要向中國學習,從政治、經濟等方面進行改革,經過改革,
日本從奴隸社會發(fā)展成為一個中央集權制的封建國家,大化改新能體現(xiàn)“自主的民族如此成功地、有計劃地
汲取外國文明”,D項正確;羅馬帝國的征服與擴張促進了文明的交流,與題干不符,排除A項;13世紀西
方許多城市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自由與特權,成為自治城市,與題干不符,排除B項;隨著經濟的發(fā)展,12
世紀西歐的教育與學術出現(xiàn)了新的氣象,大學的興起被認為是歐洲中世紀教育最美得花朵,與題干不符,
排除C項。故選D項。
3.(2024?廣西?中考真題)阿拉伯帝國時期出現(xiàn)了“百年翻譯運動”,學者翻譯了大量的古印度、波斯和古希
臘的醫(yī)學、天文學、數(shù)學典籍。這有助于阿拉伯帝國()
A.科技的發(fā)展B.文學的興盛C.社會的轉型D.制度的革新
【答案】A
【解析】根據(jù)材料中“學者翻譯了大量的古印度、波斯和古希臘的醫(yī)學、天文學、數(shù)學典籍”,并結合所學知
識可知,數(shù)學、物理、化學、生物、醫(yī)學、氣象、天文、地理等都屬于科學技術領域,可以得出,“百年翻
譯運動”有助于阿拉伯帝國廣泛吸收其他文明的科技成果,推動阿拉伯帝國科技的發(fā)展,A項正確;材料主
要體現(xiàn)阿拉伯帝國吸收他國的科技成果,與“文學興盛”之間沒有必然聯(lián)系,排除B項;材料沒有提到阿拉
伯國家的社會轉型,排除C項;科技發(fā)展與制度革新之間沒有必然的聯(lián)系,排除D項。故選A項。
4.(2024?河南?中考真題)12世紀,阿拉伯人的著作《積分和方程計算法》《醫(yī)典》等傳入歐洲,并成為
歐洲各大學的教科書。可見,古代阿拉伯()
A.統(tǒng)治疆域遼闊B.翻譯事業(yè)興盛C.文化成就顯著D.大學教育普及
【答案】C
【解析】根據(jù)題干“12世紀,阿拉伯人的著作《積分和方程計算法》《醫(yī)典》等傳入歐洲,并成為歐洲各大
學的教科書?!笨芍?,歐洲各大學將阿拉伯人的著作定為教科書,說明阿拉伯文化成就突出,影響世界,C
項正確;題干反映的是文化成就,與統(tǒng)治疆域無關,排除A項;題干信息未涉及翻譯的相關信息,排除B
項;僅從題干信息無法說明阿拉伯大學教育普及,排除D項。故選C項。
5.(2024?貴州銅仁?中考真題)歷史事實是對歷史人物或事件的客觀敘述。歷史解釋是對史實的分析或評
判。下列選項中屬于歷史解釋的是()
A.公元前8世紀,希臘出現(xiàn)了城邦
B.公元前5世紀,羅馬頒布了《十二銅表法》
C.阿拉伯人為世界文化的發(fā)展作出了卓越貢獻
D.公元前4世紀,亞歷山大建立起橫跨歐、亞、非三大洲的大帝國
【答案】C
【解析】根據(jù)題干“歷史事實是對歷史人物或事件的客觀敘述。歷史解釋是對史實的分析或評判”和所學可知,
阿拉伯人為世界文化的發(fā)展作出了卓越貢獻,是對阿拉伯人傳播世界文化這一事件的評價,屬于歷史解釋,
C項正確;公元前8世紀,希臘出現(xiàn)了城邦,是對希臘的客觀敘述,屬于歷史事實,排除A項;公元前5
世紀,羅馬頒布了《十二銅表法》,是對羅馬的客觀敘述,屬于歷史事實,排除B項;公元前4世紀,亞
歷山大建立起橫跨歐、亞、非三大洲的大帝國,是對亞歷山大帝國的客觀敘述,屬于歷史事實,排除D項。
故選C項。
6.(2024?陜西?中考真題)對下圖兩大帝國的相似之處,表述正確的是()
A.疆域都橫跨亞、非、歐三洲B.都實行哈里發(fā)中央集權統(tǒng)治
C.都實行封君封臣制D.都是奴隸制帝國
【答案】A
[解析】根據(jù)材料“古代羅馬的擴張示意圖”“阿拉伯帝國示意圖”等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古代羅馬的擴
張示意圖》中帝國的版圖橫跨歐、亞、非三洲,地中海成為羅馬帝國的“內湖”,《阿拉伯帝國示意圖》中阿
拉伯帝國版圖橫跨亞、歐、非三大洲,8世紀成為當時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帝國,因此材料所述兩大帝國疆域
都橫跨亞、非、歐三洲,A項正確;哈里發(fā)指歷史上伊斯蘭國家的統(tǒng)治者,古代羅馬帝國沒有哈里發(fā),排
除B項;阿拉伯帝國沒有推行封君封臣制度,排除C項;阿拉伯帝國(632年—1258年)是阿拉伯半島上
的阿拉伯人于中世紀創(chuàng)建的一系列伊斯蘭封建王朝,而不是奴隸制帝國,排除D項。故選A項。
7.(2024?甘肅蘭州?中考真題)中國的造紙術、指南針、火藥等重大發(fā)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都是由阿
拉伯人傳入歐洲的。這說明阿拉伯人()
A.創(chuàng)造了獨特的阿拉伯文化B.擔當了溝通東西方文化的角色
C.壟斷了亞歐之間的商貿D.善于學習其他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
【答案】B
【解析】根據(jù)題干和所學知識可知,阿拉伯人擔當了溝通東西方文化的角色,為世界文化的發(fā)展作出了卓
越貢獻。中國的造紙術、指南針、火藥等重大發(fā)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都是由阿拉伯人傳入歐洲的,B
項正確;阿拉伯人創(chuàng)造了獨特的阿拉伯文化,但題干并沒有體現(xiàn)這一點,排除A項;阿拉伯人擔當了溝通
東西方文化的角色,而不是壟斷了亞歐之間的商貿,排除C項;題干意在強調阿拉伯人的傳播作用,沒有
涉及阿拉伯人是否善于學習其他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排除D項。故選B項。
8.(2024?湖北武漢?中考真題)九(3)班開展歷史主題辯論會,正方辯手準備了下列論據(jù)材料。由此判斷,
他們陳述的觀點是阿拉伯帝國()
數(shù)學:將印度人創(chuàng)造的計數(shù)法改造成“阿拉伯數(shù)字”,并傳入歐洲
文學:《天方夜譚》生動反映了帝國境內各族人民以及印度、中國等東方各國人民的生活習俗和風土人情
醫(yī)學:《醫(yī)學集成》總結了希臘、波斯和印度的醫(yī)學知識,長期被歐洲醫(yī)學界奉為經典
-A.注重法治建設B.壟斷亞非歐貿易
C.建立國際秩序D.溝通東西方文化
【答案】D
【解析】根據(jù)題干“將印度人創(chuàng)造的計數(shù)法改造成“阿拉伯數(shù)字”,并傳入歐洲《天方夜譚》生動反映了帝
國境內各族人民以及印度、中國等東方各國人民的生活習俗和風土人情”“《醫(yī)學集成》總結了希臘、波斯和
印度的醫(yī)學知識,長期被歐洲醫(yī)學界奉為經典”等內容可知,題干主要反映了阿拉伯帝國對東西方文化的傳
遞,D項正確;題干沒有提及注重法治建設、壟斷亞非歐貿易、建立國際秩序的內容,強調的是溝通東西
方文化,排除ABC項。故選D項。
9.(2024?黑龍江綏化?中考真題)擔當溝通東西方文化的角色,為世界文化的發(fā)展作出了卓越貢獻的是()
A.雅利安人B.日耳曼人
C.阿拉伯人D.意大利人
【答案】C
【解析】根據(jù)題干信息“擔當了溝通東西方文化的角色,為世界文化的發(fā)展作出了卓越貢獻”,結合所學知識
可知,阿拉伯人擔當了溝通東西方文化的角色,為世界文化的發(fā)展作出了卓越貢獻。中國的造紙術、指南
針、火藥等重大發(fā)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都是由阿拉伯人傳入歐洲的,C項正確;雅利安人、日耳曼人、
意大利人,與題干信息“擔當了溝通東西方文化的角色,為世界文化的發(fā)展作出了卓越貢獻”都不符,排除
ABD項。故選C項。
023年
1.(2023?遼寧阜新?中考真題)“部民”變“公民”,“大和”變“日本”,“奴隸制”變“封建制”,這些變化源于()
A.大化改新B.彼得一世改革C.明治維新D.1861年農奴制改革
【答案】A
【解析】根據(jù)所學可知,646年,日本仿照唐朝制度進行大化改新,日本由奴隸社會進入到封建社會,A項
正確;彼得一世改革揭開了俄國近代化的序幕,明治維新使日本走上資本主義道路,1861年農奴制改革使
俄國走上資本主義道路,排除BCD項。故選A項。
2.(2023?湖北?中考真題)從7世紀中期開始,日本人的服飾、飲食、建筑、生活習慣、社會風俗以及日
本的政治、經濟制度都有中國唐朝的印記。古代日本出現(xiàn)這種狀況的主要原因是()
A.大和統(tǒng)一B.大化改新C.幕府統(tǒng)治D.明治維新
【答案】B
【解析】根據(jù)題干中“從7世紀中期開始,日本人的服飾、飲食、建筑、生活習慣、社會風俗以及日本的政
治、經濟制度都有中國唐朝的印記”,結合所學知識,從646年開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進行了一
系列改革,史稱“大化改新”,可以得出,日本的政治、經濟制度都有中國唐朝的印記的主要原因是大化改新,
B項正確;大和統(tǒng)一是指5世紀在本州中部興起的大和政權基本實現(xiàn)了統(tǒng)一,與唐朝無關,排除A項;幕
府統(tǒng)治開始于12世紀晚期的日本,排除C項;明治維新是指1868年日本明治政府以西方為榜樣,全面改
造日本的改革,與唐朝無關,排除D項。故選B項。
3.(2023?黑龍江綏化?中考真題)從646年開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稱()
A.“百日維新”B.“大化改新”
C.彼得一世改革D.卡德納斯改革
【答案】B
【解析】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從646年開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稱“大化改
新”。大化改新使日本發(fā)展成為一個中央集權制的封建國家,B項正確;“百日維新”是以康有為、梁啟超等
為代表的維新派在光緒帝的支持下進行的變法,發(fā)生于中國,而非日本,排除A項;彼得一世的改革,使
俄國的經濟、軍事實力大大增強,為對外擴張準備了條件,俄國一躍成為歐洲軍事強國,排除C項;卡德
納斯改革是墨西哥民族資產階級領導的反帝反封建的改革,也是20世紀初墨西哥革命后的護憲運動發(fā)展到
頂點的標志,發(fā)生于墨西哥,而非日本,排除D項。故選B項。
4.(2023?湖北宜昌?中考真題)由于武士集團的興起,從12世紀晚期開始,天皇大權旁落。日本由此進入
長達近700年的()
A.孔雀王朝統(tǒng)治時期B.斯圖亞特王朝統(tǒng)治時期
C.哈里發(fā)統(tǒng)治時期D.幕府統(tǒng)治時期
【答案】D
【解析】結合所學知識,12世紀晚期,源賴朝獲得“征夷大將軍”的稱號,設幕府于鐮倉。鐮倉幕府擁有獨
立于朝廷的政治、軍事權力,日本由此進入長達近700年的幕府統(tǒng)治時期,D項正確;孔雀王朝是古印度
摩揭陀國著名的奴隸制王朝,排除A項;斯圖亞特王朝是英國歷史上的王朝,排除B項;哈里發(fā)是指穆罕
默德去世以后,伊斯蘭阿拉伯政權元首的稱謂,排除C項。故選D項。
5.(2023?海南?中考真題)因為阿拉伯人,處于黑暗之中的西方重新找回了自己失落已久的古老文明,點
燃起文藝復興的熊熊烈焰,開啟了人類歷史的新時代,材料主要說明阿拉伯人()
A.排斥外來文化B.傳承古希臘羅馬文化
C.傳播東方文化D.深度融合東西方文化
【答案】B
【解析】據(jù)題干“因為阿拉伯人,處于黑暗之中的西方重新找回了自己失落已久的古老文明,點燃起文藝復
興的熊熊烈焰,開啟了人類歷史的新時代”并結合所學可知,材料主要說明阿拉伯人傳承古希臘羅馬文化。
阿拉伯帝國繁榮時期,哈里發(fā)重視知識,認為“人最美的裝飾是知識830年,哈里發(fā)在巴格達設立“智慧
宮”,集科學院、圖書館、翻譯館于一體。為延攬翻譯人才,以黃金支付稿酬,其重量與譯著重量相等。于
是,大量的希臘、波斯、印度的典籍被譯為阿拉伯文。B項正確;材料主要說明阿拉伯人傳承古希臘羅馬文
化,不能說明阿拉伯人排斥外來文化、傳播東方文化、深度融合東西方文化,排除ACD。故選B項。
6.(2023?江蘇鎮(zhèn)江?中考真題)我們今天使用的一些化學用品名稱,如酒精、蘇打等都源自于一個獨特的
民族,它用戰(zhàn)車把伊斯蘭教傳播到西亞、北非等地。這個“獨特的民族”是指古代()
A.埃及人B.印度人C.阿拉伯人D.日耳曼人
【答案】C
【解析】根據(jù)題干“我們今天使用的一些化學用品名稱,如酒精、蘇打等都源自于一個獨特的民族,它用戰(zhàn)
車把伊斯蘭教傳播到西亞、北非等地”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個“獨特的民族”是指阿拉伯民族。阿拉伯人足
跡遍布亞、歐、非三大洲,不但善于吸收其他文化,而且還在鉆研的基礎上加以發(fā)展,保存并傳播了許多
珍貴的古代文化,成為東西方之間文化交流的使者。C項正確;埃及人、印度人、日耳曼人與“它用戰(zhàn)車把
伊斯蘭教傳播到西亞、北非等地”不符,排除ABD項。故選C項。
7.(2023?江蘇淮安?中考真題)世界古代史上,亞歷山大東征,羅馬帝國的擴張和阿拉伯帝國的軍事征服
所起到的共同作用是()
A.刺激了西歐城市重新興起B(yǎng).促進了基督教的廣泛傳播
C.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交匯D.使世界開始連為一個整體
【答案】C
【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亞歷山大東征、羅馬帝國的擴張、阿拉伯帝國的征服突破了地域的阻隔,溝
通了東西方經濟文化,c項正確;伴隨著西歐生產力的發(fā)展,市民階層的力量不斷壯大,西歐城市重新興起,
與題干無關,排除A項;阿拉伯帝國信仰伊斯蘭教,與“促進了基督教的廣泛傳播”不符,排除B項;新航
路的開辟使世界開始連為一個整體,排除D項。故選C項。
8.(2023?青海西寧?中考真題)阿拉伯帝國充分利用東西方文化交匯的地理優(yōu)勢,廣泛吸納印度、希臘、
羅馬和中國等地先進的文化成果,并加以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取得了輝煌的文化成就。材料說明阿拉伯文化繁榮
的原因是()
A.統(tǒng)一安定的社會環(huán)境B.注重吸收東西方文化
C.統(tǒng)治者輕視人才教育D.高度發(fā)達的經濟基礎
【答案】B
【解析】根據(jù)材料“廣泛吸納印度、希臘、羅馬和中國等地先進的文化成果,并加以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取得了輝
煌的文化成就”可知,阿拉伯文化繁榮的原因是注重吸收東西方文化,并加以創(chuàng)新和改造,B項正確;材料
并未涉及安定的環(huán)境、人才教育與經濟方面,排除ACD項。故選B項。
9.(2023?山東荷澤?中考真題)它是當時世界上疆域最遼闊的帝國(下圖),還因保存和發(fā)展古典科技成
果贏得了科學“義父”的美譽。它是()
A.亞歷山大帝國B.羅馬帝國C.拜占庭帝國D.阿拉伯帝國
【答案】D
【解析】根據(jù)所學解讀圖片,結合所學可知,這一帝國的核心在阿拉伯半島上,最后定都巴格達,8世紀達
到極盛,很明顯是阿拉伯帝國,且阿拉伯帝國因為百年翻譯運動保留了古希臘古羅馬的大量經典著作,保
存和發(fā)展了古典科技成果,D項符合題意,D項正確;亞歷山大帝國以巴比倫為首都,羅馬帝國的首都是
羅馬,拜占庭帝國的首都是拜占庭,均與圖片信息不符,排除ABC三項。故選D項。
10.(2023?湖南長沙?中考真題)中國的造紙術、指南針、火藥等重大發(fā)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都是由阿
拉伯人傳入歐洲的。這表明阿拉伯人()
A.建立了地跨亞歐非三洲的大帝國B.創(chuàng)造了獨具特色的阿拉伯文化
C.傳播了歐洲文明的成果D.擔當了溝通東西方文化的角色
【答案】D
【解析】根據(jù)材料“中國的造紙術、指南針、火藥等重大發(fā)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都是由阿拉伯人傳入歐
洲的?!北砻靼⒗嗽谥形魑幕涣鞯倪^程中充當了使者的角色,D項正確;材料涉及的是阿拉伯人在東
西方文化溝通上的角色,與建立帝國無關,排除A項;創(chuàng)造了獨具特色的阿拉伯文化與材料內容無關,排
除B項;材料展示的傳播的中國和印度文明,排除C項。故選D項。
11.(2023?湖南張家界?中考真題)2022年12月9日,習近平總書記出席中國一阿拉伯國家峰會,并指
出:中阿互相欣賞,互學互鑒,共同倡導文明對話,守護世界文明多樣性。下列屬于阿拉伯文化的是()
A.象形文字、太陽歷、金字塔B.《醫(yī)典》、《天方夜譚》、阿拉伯數(shù)字
C.《漢謨拉比法典》、楔形文字、空中花園D.《荷馬史詩》、《十二銅表法》、帕特農神廟
【答案】B
【解析】據(jù)所學可知,阿拉伯數(shù)字是阿拉伯人對世界文化的獨特貢獻。阿拉伯人改造了古印度人從。到9
的計數(shù)法,形成了我們現(xiàn)在常用的“阿拉伯數(shù)字”,并創(chuàng)造了完整的代數(shù)學;阿拉伯人著的《醫(yī)學集成》和《醫(yī)
典》兩部書,長期被歐洲醫(yī)學界奉為經典;膾炙人口的《天方夜譚》(《一千零一夜》),構思巧妙,情
節(jié)曲折,語言優(yōu)美,是阿拉伯文學的瑰寶,B項正確;象形文字、太陽歷、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排除A
項;《漢謨拉比法典》、楔形文字、空中花園是古巴比倫文明,排除C項;《荷馬史詩》、帕特農神廟是
古希臘文明,《十二銅表法》是古羅馬文明,排除D項。故選B項。
12.(2023?湖北宜昌?中考真題)“阿拉伯人所建立的,不僅是一個帝國,而且是一種文化。”由阿拉伯人創(chuàng)
建的文化是()
A.伊斯蘭文化B.儒家文化C.瑪雅文化D.印加文化
【答案】A
【解析】根據(jù)材料“阿拉伯人所建立的,不僅是一個帝國,而且是一種文化”,結合所學知識,阿拉伯人信奉
伊斯蘭教,創(chuàng)造了輝煌的伊斯蘭文化,其中以阿拉伯數(shù)字、《醫(yī)學集成》、《醫(yī)典》、《天方夜譚》為代
表,A項正確;儒家文化屬于中國文化,排除B項;瑪雅文化印第安瑪雅人在與亞、非、歐隔絕的條件下,
獨立創(chuàng)造的文明,排除C項;印加文化是位于南美洲的文化,排除D項。故選A項。
13.(2023?重慶?中考真題)據(jù)史書記載,阿拉伯帝國時期,巴格達的市場上,有從中國運來的瓷器、絲綢
和麝香,從印度和馬來群島運來的香料、礦物和染料,從非洲東部運來的象牙、金粉等。這表明阿拉伯帝
國()
A,疆域遼闊B.貿易發(fā)達C.人口密集D.港口眾多
【答案】B
【解析】根據(jù)題意可知,阿拉伯帝國的巴格達市場上擁有東亞、東南亞和南亞、非洲各地的商品,說明阿
拉伯帝國與海外市場聯(lián)系加強,貿易發(fā)達,B項正確;材料沒有涉及阿拉伯帝國的疆域信息,得不出疆域遼
闊的結論,排除A項;材料沒有涉及阿拉伯帝國人口分布情況,得不出人口密集的結論,排除C項;港口
眾多在材料沒有體現(xiàn),只是強調貿易發(fā)達,排除D項。故選B項。
14.(2023?江蘇鹽城?中考真題)“它不僅是一種宗教信仰,而且是一種社會和政治體系以及一種普遍的生
活方式,它是阿拉伯文明獨特的印記?!辈牧现械摹八敝傅氖牵ǎ?/p>
A.佛教B.基督教C.伊斯蘭教D.印度教
【答案】C
【解析】從"'它不僅是一種宗教信仰……它是阿拉伯文明獨特的印記”'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中的“它”指
的是伊斯蘭教。7世紀初,穆罕默德創(chuàng)立了伊斯蘭教,622年,他率領一些信徒遷居麥地那,建立了一個以
共同信仰為基礎的宗教社團,即穆斯林公社。伴隨著阿拉伯帝國的擴張,伊斯蘭教向阿拉伯半島以外的地
區(qū)廣泛傳播,C項正確;佛教創(chuàng)立于古印度,基督教誕生于1世紀羅馬帝國統(tǒng)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區(qū),4世紀
末,羅馬皇帝將基督教確定為國教,促進了基督教的傳播。印度教是伴隨印度封建社會形成,種姓制度發(fā)
生新變化而出現(xiàn)的。由此可知,佛教、基督教、印度教,均與題干“‘它是阿拉伯文明獨特的印記'”不符,排
除ABD項。故選C項。
15.(2023?山東淄博?中考真題)從古至今,絲綢之路上文明交流的步伐從未停息。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新華社北京2023年4月3日電
近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復信參加“藝匯絲路”訪華采風活動的阿拉伯知名藝術家代表,鼓勵藝術家創(chuàng)
作更多體現(xiàn)中阿友好的藝術佳作,為增進中阿人民友誼作出新的貢獻。信中指出,從開辟古代絲綢之路到共
建“一帶一路”,中阿文明交流跨越千年、相互欣賞,書寫了互學互鑒的歷史佳話。
(1)閱讀材料一,寫出一例廣受中國人民喜愛的古代阿拉伯文學成就。
(2)列舉兩例古代中阿文明“互學互鑒的歷史佳話”。
材料二西安古稱長安,是中華文明和中華民族的重要發(fā)祥地之一,也是古絲綢之路的東方起點2100
多年前,中國漢代使者張騫自長安出發(fā),出使西域,打開了中國同中亞友好交往的大門……我們要繼續(xù)在
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方面走在前列,推動落實全球發(fā)展倡議攜手建設一個合作共贏、相互成就的共同
體。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中國一中亞峰會上的主旨講話(2023年)
(3)解讀材料二,寫出中國一中亞峰會選擇在西安舉行的歷史淵源。
(4)分析兩則材料,古代絲綢之路與今天的“一帶一路”有何共同作用?
【答案】(1)例:《天方夜譚》《一千零一夜》
(2)中國的造紙術、指南針、火藥等重大發(fā)明傳到阿拉伯,并由阿拉伯人傳入歐洲;阿拉伯數(shù)字在中國被
廣泛應用等。
(3)西安古稱長安,是中華文明和中華民族的重要發(fā)祥地之一,也是古絲綢之路的東方起點。中國漢代使
者張騫自長安出發(fā),出使西域,打開了中國同中亞友好交往的大門。
(4)作用:都促進了中國同沿線國家和地區(qū)的經濟貿易和文化交流。
【解析】(1)成就: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膾炙人口的《天方夜譚》,構思奇妙,情節(jié)曲折,語言優(yōu)美,真
實反映了阿拉伯帝國豐富的社會生活,是阿拉伯文學的瑰寶。
(2)舉例: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中國的造紙術、指南針、火藥等重大發(fā)明傳到阿拉伯,并由阿拉伯人傳入
歐洲;阿拉伯數(shù)字在中國被廣泛應用等體現(xiàn)了古代中阿文明“互學互鑒的歷史佳話”o
(3)歷史淵源:根據(jù)材料二“西安古稱長安,是中華文明和中華民族的重要發(fā)祥地之一,也是古絲綢之路
的東方起點2100多年前,中國漢代使者張騫自長安出發(fā),出使西域,打開了中國同中亞友好交往的大門……”
可知,西安古稱長安,是中華文明和中華民族的重要發(fā)祥地之一,也是古絲綢之路的東方起點。中國漢代
使者張騫自長安出發(fā),出使西域,打開了中國同中亞友好交往的大門。
(4)作用:根據(jù)材料二“我們要繼續(xù)在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方面走在前列,推動落實全球發(fā)展倡議.....攜
手建設一個合作共贏、相互成就的共同體?!苯Y合所學知識可知,古代絲綢之路與今天的“一帶一路”都促進
了中國同沿線國家和地區(qū)的經濟貿易和文化交流。
16.(2023?云南?中考真題)文化的傳播與交流促進了世界文明的發(fā)展。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造紙術的發(fā)明和應用是科技史上的一件大事。兩漢之際,開始用麻等植物纖維造紙。東漢時
期進一步改進造紙術,人們用樹皮、麻頭、破布、漁網之類的低成本原料造紙成功,價格便宜且宜于書寫。
自此紙的使用逐漸推廣。到東晉末,紙的使用已完全普及,并逐步傳至周邊各國,在世界范圍內為文化發(fā)
展作出了貢獻。
——摘編自張帆《中國古代簡史》(第二版)
材料二阿拉伯人廣泛翻譯古代波斯、印度、希臘和羅馬的文獻,融合東西方文化,在文學、藝術、
科學和思想等領域取得重要成就。阿拉伯商人和旅行家成為西方文化交流的橋梁,中國的造紙術、印度的
數(shù)字等先后經阿拉伯人傳入歐洲,促進了西歐文化的發(fā)展。
——摘編自人教版普通高中教科書《中外歷史綱要》(下)
(1)根據(jù)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寫出東漢時期為“改進造紙術”作出重要貢獻的歷史人物。說說紙的發(fā)明
和推廣的意義。
(2)根據(jù)材料二,概括阿拉伯人為世界文化作出的貢獻。
【答案】(1)人物:蔡倫。意義:紙張的發(fā)明和改進提供了便于書寫的載體,方便書籍的復制與傳播,在
傳承、傳播文化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為世界范圍內的文化發(fā)展作出了突出貢獻。
(2)貢獻:融合東西方文化,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交流;把中國和印度的科技發(fā)明傳入歐洲,促進了西歐
文化的發(fā)展。
【解析】(1)人物:根據(jù)所學可知,東漢時期的蔡倫總結前人經驗,改進造紙工藝,使紙的質量大大提高,
為“改進造紙術”作出了重要貢獻。
意義:根據(jù)材料一中的“價格便宜且宜于書寫”可知,造紙術的發(fā)明和改進,提供了便于書寫的載體一紙張,
方便了書籍的復制與傳播,在傳承、傳播文化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從“在世界范圍內為文化發(fā)展作出了貢
獻”可知,造紙術的推廣,為世界范圍內的文化發(fā)展作出了突出貢獻。
(2)貢獻:根據(jù)材料二中的“廣泛翻譯……融合東西方文化”“成為西方文化交流的橋梁”可知,阿拉伯人融
合東西方文化,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交流;從“中國的造紙術、印度的數(shù)字等先后經阿拉伯人傳入歐洲I,促
進了西歐文化的發(fā)展”可知,阿拉伯人把中國和印度的科技發(fā)明傳入歐洲,促進了西歐文化的發(fā)展。
2022年
1.(2022?貴州銅仁?中考真題)下列史實與史論相符合的是()
選項史實史論
A《漢謨拉比法典》使雅典奴隸制民主政治發(fā)展到高峰
B大化改新日本發(fā)展成為一個中央集權制的封建國家
C法國《人權宣言》被稱為“第一個人權宣言”
D啟蒙運動為歐洲資本主義的產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礎
【答案】B
【解析】根據(jù)所學可知,646年日本大化改新,使日本建立起中央集權的天皇制封建國家,使日本由奴隸社
會過渡到封建社會,B項正確;伯里克利執(zhí)政時期使雅典奴隸制民主政治發(fā)展到高峰,與古巴比倫王國的《漢
謨拉比法典》無關,排除A項;美國的《獨立宣言》被稱為“第一個人權宣言”,排除C項;啟蒙運動為資
產階級革命提供了思想理論基礎,排除D項。故選B項。
2.(2022?甘肅金昌?中考真題)日本著名學者上山春平說,今天的日本文化表面上有濃厚的“歐洲色彩”,剝
去這一層,下一層是中國文化色彩很強的“農業(yè)社會”文化……這層中國文化色彩從制度上主要來源于一次模
仿。這次“模仿”指的是()
A.幕府統(tǒng)治B.倒幕運動C.大化改新D.明治維新
【答案】C
【解析】根據(jù)材料“中國文化色彩很強的噥業(yè)社會'文化、主要來源于一次模仿”并結合所學可知,這是大化
改新,從646年開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稱“大化改新”,C項正確;大化改
新后,天皇大權旁落,日本經歷過一段時間的幕府統(tǒng)治,為推翻幕府統(tǒng)治,以中下級武士為主體發(fā)動了倒
幕運動,天皇掌握實權,1868年,明治政府開始實行一系列改革,向西方學習,史稱“明治維新”,ABD不
符合題意,排除。故選C項。
3.(2022.湖南益陽?中考真題)“中國經歷上下千年的分分合合,孕育出的古代燦爛文明,被日本通過一次
革新,盡數(shù)吸收。”材料中的“革新”使日本()
A.建立了中央集權制的封建國家B.走上了資本主義發(fā)展道路
C.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天皇的權利D.促進了封建莊園制度形成
【答案】A
【解析】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7世紀中期,孝德天皇頒布改新詔書,仿效中國的隋唐制度,進行大化改新,
通過改革,日本建立了中央集權制的封建國家。大化改新是日本從奴隸制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的標志,A
項正確;明治維新使日本走上了資本主義發(fā)展道路,排除B項;大化改新與限制了天皇的權利、促進了封
建莊園制度形成無關,排除CD項。故選A項。
4.(2022?湖南長沙?中考真題)日本歷史上先后拜了兩次老師,即古代的中國和近代的西方。其中向古代
中國“拜師學藝,,指的是()
A.伯里克利改革B.大化改新C.農奴制改革D.明治維新
【答案】B
【解析】結合所學內容可知,日本古代向唐王朝學習實行了大化改新,B項正確;伯里克利改革是古代雅典
城邦的改革,排除A項;農奴制改革是近代俄國的改革,排除C項;明治維新是日本近代的改革,排除D
項。故選B項。
5.(2022?黑龍江大慶?中考真題)中國文化直接影響著日本推動日本進行改革,從六百四十六年開始,日
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具體是指
A.大化改新B.彼得一世改革C.廢除農奴制改革D.明治維新
【答案】A
【解析】根據(jù)材料“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次改革指的是
大化改新。大化改新是古代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進行的社會政治變革運動,發(fā)生于646年,因此年為
大化元年,故大化改新,A項正確;彼得一世改革是俄國彼得一世在17世紀末進行的一次改革,開啟了俄
國近代化的進程,排除B項;廢除農奴制改革是1861年俄國在亞歷山大二世領導下進行的一次改革,使得
俄國走上了發(fā)展資本主義的道路,排除C項;明治維新是日本1868年進行的改革,此后日本走上發(fā)展資本
主義的道路,排除D項;故選A項。
6.(2022?山東東營.中考真題)“7世紀至9世紀末約兩個半世紀里,對中國文化的追求和模仿,將日本推
入一個經濟和文化高度繁榮的時期。”日本“對中國文化”“追求和模仿”而進行的改革是
A.大化改新B.農奴制改革C.倒幕運動D.明治維新
【答案】A
【解析】從646年(7世紀)開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稱“大化改新?lián)?7
世紀至9世紀末約兩個半世紀里,對中國文化的追求和模仿,將日本推入一個經濟和文化高度繁榮的時期
可知日本“對中國文化”“追求和模仿”而進行的改革是大化改新,A項正確;1861年,俄國發(fā)生農奴制改革,
排除B項;19世紀中期,日本爆發(fā)倒幕運動,排除C項;1868年爆發(fā)明治維新,排除D項。故選A項。
7.(2022.黑龍江綏化?中考真題)使日本發(fā)展成為一個中央集權制封建國家的改革是
A.農奴制改革B.明治維新C.彼得一世改革D.大化改新
【答案】D
【解析】根據(jù)題干再結合所學,6-9世紀,日本積極吸收中國文化,推行改革,646年開始,日本仿效唐朝
的典章制度,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稱“大化改新”,改革的內容在政治上是建立以天皇為中心的中央集權制
度,地方設國、郡、里三級,由中央派官治理。大化改新后日本發(fā)展成為一個中央集權制封建國家,D項
正確;農奴制改革和彼得一世改革是俄國的,排除AC項;明治維新使日本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排除B
項。故選D項。
8.(2022?湖南懷化?中考真題)6—9世紀,日本積極吸收中國文化。據(jù)《日本書紀》記載,孝德天皇想把
日本建成一個統(tǒng)一的、中央集權的大帝國,所以他領導了一場革新運動。這場運動史稱
A.大化改新B.明治維新C.貞觀之治D.伯里克利改革
【答案】A
【解析】根據(jù)材料“6—9世紀,日本積極吸收中國文化。據(jù)《日本書紀》記載,孝德天皇想把日本建成一
個統(tǒng)一的、中央集權的大帝國,所以他領導了一場革新運動”可得出大化改新是日本社會政治變革運動,其
主要內容是:廢除大貴族壟斷政權的體制,向中國唐朝政治和經濟體制學習,大化改新后,大和正式改名
日本國,意為“日出之處的國家”,A項正確;明治維新是19世紀60-90年代日本的改革運動,排除B項;
貞觀之治是中國唐太宗時期的治世,排除C項;公元前5世紀,伯里克利主政,雅典民主政治最終確立,
并達到古代世界最高峰,被稱為雅典民主政治的“黃金時代”,排除D項。故選A項。
9.(2022?云南昆明?中考真題)7世紀中期,日本仿效唐朝制度,進行了一系列改革,政治上,建立以天皇
為中心的中央集權制度:經濟上,實行班田制和租庸調制、這場推動日本社會發(fā)展的改革被稱為
A.封君封臣制B.大化改新
C.農奴制改革D.明治維新
【答案】B
【解析】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7世紀中期,日本仿照中國唐朝制度,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稱“大化改新”,
使日本奴隸社會過渡到了封建社會,B項正確;歐洲封建時代實行封君封臣制、1861年俄國實施農奴制改
革、19世紀中后期日本開始學習西方資本主義,實行明治維新,排除ACD項。故選B項。
10.(2022?江蘇鎮(zhèn)江?中考真題)世界文明成果輝煌燦爛,各具特點。其中,完整的代數(shù)學、膾炙人口的《天
方夜譚》、長期被歐洲醫(yī)學界奉為經典的《醫(yī)學集成》和《醫(yī)典》,都屬于()
A.古希臘文明B.古羅馬文明C.阿拉伯文明D.華夏文明
【答案】C
【解析】膾炙人口的《天方夜譚》(《一千零一夜》),構思巧妙,情節(jié)曲折,語言優(yōu)美,是阿拉伯文學
的瑰寶,因此屬于阿拉伯文明,C項正確;排除ABD項。故選C項。
11.(2022?湖南湘西?中考真題)阿拉伯人被譽為“東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在吸收、消化外來文化的基礎
上創(chuàng)造了有自己特色的阿拉伯文化。下列作品屬于阿拉伯文學瑰寶的是()
A.《荷馬史詩》B.《神曲》C.《天方夜譚》D.《人間喜劇》
【答案】C
【解析】《天方夜譚》又名《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的一部民間故事集,書中所講的《辛巴達航?!贰栋?/p>
里巴巴和四十大盜》《阿拉丁和神燈》等故事在世界各國廣為流傳,真實反映了阿拉伯帝國豐富的社會生
活,阿拉伯文學代表作品《天方夜譚》被視為世界文學瑰寶,C項正確;《荷馬史詩》是古希臘文明,排除
A項;《神曲》是意大利的但丁所著,排除B項;《人間喜劇》的作者是法國的,排除D項。故選C項。
12.(2022?遼寧盤錦?中考真題)因地處歐亞之間,他們扮演了文化使者的角色。中國的造紙術和印度的數(shù)
字經他們傳入歐洲I?!八麄儭笔牵ǎ?/p>
A.古埃及人B.蘇美爾人C.古印度人D.阿拉伯人
【答案】D
[解析】根據(jù)“他們扮演了文化使者的角色。中國的造紙術和印度的數(shù)字經他們傳入歐洲”并結合所學內容可
知,承擔了東西方文化交流任務的是阿拉伯人,D項正確;中國的造紙術和印度的文字是阿拉伯人傳入歐
洲的,不是古埃及人、蘇美爾人和古印度人,排除ABC項。故選D項。
13.(2022?湖北荊州?中考真題)中國的造紙術、指南針和火藥等重大發(fā)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從公元
8世紀開始先后傳入阿拉伯,再經阿拉伯人傳入歐洲。材料表明,阿拉伯人在世界文明史上的突出貢獻是
()
A.創(chuàng)造完整的代數(shù)學B.創(chuàng)造燦爛的文學成就
C.創(chuàng)造輝煌的醫(yī)學成就D.溝通東西方文化交流
【答案】D
【解析】據(jù)“中國的造紙術、指南針和火藥等重大發(fā)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從公元8世紀開始先后傳入
阿拉伯,再經阿拉伯人傳入歐洲?!笨芍牧媳砻靼⒗嗽谑澜缥拿魇飞系耐怀鲐暙I是阿拉伯人是東西
方文明交流的使者,溝通了東西方文化,D項正確;題干的主旨是阿拉伯人促進東西方文化的交流,并沒
有體現(xiàn)阿拉伯人自身的數(shù)學、文學或醫(yī)學成就,排除ABC項。故選D項。
14.(2022.湖北宜昌.中考真題)7-8世紀,唐朝西部有一個政教合一的政權,它迅速擴張為地跨亞、歐、
非三大洲的帝國,并與唐朝發(fā)生了怛羅斯之戰(zhàn)。該帝國是()
A.亞歷山大帝國B.羅馬帝國C.拜占庭帝國D.阿拉伯帝國
【答案】D
【解析】根據(jù)“7-8世紀”“政教合一”等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反映的是阿拉伯帝國,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
島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權,穆罕默德逝世后,他的繼任者繼續(xù)擴張,751年擊敗唐朝大將高仙芝的軍隊,控制
了中亞大部分地區(qū)。至8世紀中期,阿拉伯帝國形成。他的版圖橫跨亞、歐、非三大洲,是當時世界上疆
域最大的帝國,D項正確;亞歷山大帝國在7-8世紀之前已經滅亡,排除A項;羅馬帝國沒有與“唐朝發(fā)生
了怛羅斯之戰(zhàn)”,排除B項;拜占庭帝國沒有與“唐朝發(fā)生了怛羅斯之戰(zhàn)”,排除C項。故選D項。
15.(2022.重慶?中考真題)下圖為阿拉伯帝國示意圖。下列相關表述,正確的是
A.阿拉伯國家興起于兩河流域B.阿拉伯帝國首都巴格達扼守紅海交通要沖
C.8世紀中期,地中海已成為阿拉伯帝國的內湖D.阿拉伯帝國地跨亞非歐,便于溝通東西方文化
【答案】D
【解析】根據(jù)所學知識,8世紀中期,阿拉伯帝國地跨亞非歐,是當時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帝國;阿拉伯人擔
當了溝通東西方文化的角色,為世界文化的發(fā)展作出了卓越貢獻,D項正確;兩河流域產生古巴比倫王國,
排除A項;巴格達是阿拉伯帝國的首都,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是底格里斯河的碼頭,溝通世界貿
易起重要作用,排除B項;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中國腸易激綜合征伴腹瀉(IBS-D)藥物行業(yè)發(fā)展監(jiān)測及投資方向研究報告
- 2025年智能型連棟溫室行業(yè)深度研究分析報告
- 2025年中國益肝靈片行業(yè)發(fā)展監(jiān)測及投資戰(zhàn)略規(guī)劃研究報告
- 2024-2025學年高中物理第四章電磁波及其應用一電磁波的發(fā)現(xiàn)練習含解析新人教版選修1-1
- 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第五單元歐洲的宗教改革第1課宗教改革的歷史背景練習含解析新人教版選修1
- 2024-2030年中國貝殼粉涂料行業(yè)市場深度分析及投資策略研究報告
- 照明燈飾項目可行性分析報告
- 2025年中國調頻食用油行業(yè)市場調查研究及未來發(fā)展趨勢報告
- 專用車刀刃磨機行業(yè)市場發(fā)展及發(fā)展趨勢與投資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救生艇行業(yè)發(fā)展監(jiān)測及發(fā)展趨勢預測報告
- 農藥經營管理知識培訓專家講座
- 《自主創(chuàng)新對于鋼結構發(fā)展的重要性》2400字
- 食品采購與進貨臺賬
- GB/T 24353-2022風險管理指南
- GB/T 6284-2006化工產品中水分測定的通用方法干燥減量法
- GB/T 3003-2017耐火纖維及制品
- GB/T 22080-2016信息技術安全技術信息安全管理體系要求
- GB/T 13915-2013沖壓件角度公差
- 制藥工程導論課件
- 瑜伽師地論(完美排版全一百卷)
- 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1-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