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滬科版八年級物理上冊月考試卷_第1頁
2025年滬科版八年級物理上冊月考試卷_第2頁
2025年滬科版八年級物理上冊月考試卷_第3頁
2025年滬科版八年級物理上冊月考試卷_第4頁
2025年滬科版八年級物理上冊月考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裝…………○…………內…………○…………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外…………○…………裝…………○…………訂…………○…………線…………○…………第=page22頁,總=sectionpages22頁第=page11頁,總=sectionpages11頁2025年滬科版八年級物理上冊月考試卷582考試試卷考試范圍:全部知識點;考試時間:120分鐘學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級:______考號:______總分欄題號一二三四總分得分評卷人得分一、選擇題(共7題,共14分)1、將“3V6W”和“3V3W”的甲;乙兩盞燈串聯(lián)后;接到6V電源上,那么它們()

A.都能正常發(fā)光。

B.都比原來變暗。

C.甲燈可能燒壞。

D.乙燈可能燒壞。

2、(2016?連云港)下列關于浮力的說法正確的是()A.輪船從長江駛入大海,所受的浮力變大B.懸浮在液體中的物體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物體的重力C.阿基米德原理說明物體所受浮力大小等于物體的重力D.雞蛋放入清水中沉在杯子底部,是因為雞蛋在清水中不受浮力3、估測生活中的物理量是一種良好的物理習慣.

小明是一名發(fā)育正常的初中生;下列有關物理量的估測中符合實際的是()

A.他的手掌寬約為2dm

B.他的體積大約是0.5m3

C.他的平均密度約為1.0隆脕103kg/m3

D.他用手托住物理課本的力大約10N

4、如圖所示電路中,電源電壓保持不變.當S閉合時,R1和R3兩端的電壓之比為U1:U3=1:4,電流表的示數(shù)為I;當S斷開時,R1、R2、R3兩端的電壓分別為U1'、U2'、U3',且U1':U2'=1:2,電流表的示數(shù)為I'.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A.I:I'=2:5B.I:I'=5:2C.U1:U1'=5:7D.U3:U3'=7:55、(2015?眉山)一物塊輕輕放入盛滿煤油的大燒杯中,靜止后有160g煤油溢出;將其輕輕放入盛滿水的大燒杯中,靜止后有180g水溢出,已知煤油的密度是0.8×103kg/m3,則物塊在水中靜止時的狀態(tài)及物塊的密度分別是()A.下沉,1.1×103kg/m3B.漂浮,0.85×103kg/m3C.懸浮,1.0×103kg/m3D.漂浮,0.90×103kg/m36、攝影師抓拍了一個有趣的場面如圖所示,一只烏鴉站在飛翔的老鷹背上休憩.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以烏鴉為參照物,老鷹是靜止的B.以地面為參照物,烏鴉是靜止的C.以烏鴉為參照物,烏鴉是運動的D.以地面為參照物,老鷹是靜止的7、下列所示的是運動場上的一些場景;請你運用學過的物理知識,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運動員賽跑沖線后沒有立即停下來,是因為受到了慣性的作用B.乙:運動員做引體向上在單杠上靜止時,他對單杠的拉力和他受到的重力是一對平衡力C.丙:運動員將鉛球扔出后,鉛球會砸向地面,是因為鉛球受到了重力的作用D.?。哼\動員踢出去的足球在草地上滾動時會慢慢停下來,是因為足球沒有受到力的作用評卷人得分二、多選題(共7題,共14分)8、如圖所示是簡易溫度計模型,下列關于溫度計的說法正確的是()

A.如果瓶子不變,插入更粗的管子,溫度升高相同溫度時,液柱升高的更明顯。B.如果瓶子不變,插入更細的管子,溫度升高相同溫度時,液柱升高的更明顯。C.如果管子不變,換用更大的瓶子,溫度升高相同時,液柱升高的更明顯。D.如果管子不變,換用更小的瓶子,溫度升高相同時,液柱升高的更明顯。9、你一定聽說過《龜兔賽跑》的寓言故事吧?烏龜和兔子同時從起點跑出,兔子在遠遠超過烏龜后,便驕傲地睡大覺.當它睡醒后才發(fā)現(xiàn):烏龜已經(jīng)爬到了終點.關于這個賽跑過程,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兔子始終比烏龜跑得快B.只有選地面為參照物后,才能說烏龜是運動的C.兔子在睡覺時肯定是靜止的D.烏龜?shù)钠骄俣缺韧米拥钠骄俣却?0、如圖所示的家庭電路中;插座;螺口燈泡、開關連線正確的是()

A.AB.BC.CD.D11、下列事實中;屬于物體運動狀態(tài)改變的是()

A.拉長的彈簧。

B.跳傘運動員在空中勻速直線下降。

C.正在進站的火車。

D.運動員投出的標槍在空中前行。

12、小美同學對冰加熱,她將冰熔化成水直到沸騰的過程,繪制成如圖所示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圖象中的DE

段是冰的熔化過程B.ABCD

段物質在吸熱,BCDE

段物質沒有吸熱C.水的凝固點是0隆忙

D.BC

段物質既有固態(tài)又有液態(tài)13、如圖所示,某實驗小組把盛有水的紙盒放在火焰上燒,做“紙鍋燒水”實驗,則下列有關說法中錯誤的是(

)

A.紙鍋里的水未加熱前,水是不會發(fā)生汽化現(xiàn)象的B.紙鍋里的水上方冒出的“白氣”實際就是水蒸氣C.水燒開了紙盒仍不會燒著,這是因為紙的著火點較高,高于水的沸點且水沸騰時吸熱溫度不變D.紙鍋里的水加熱到沸騰后溫度將保持不變,若撤去酒精燈后則水將不會沸騰14、(

雙選)

小明用凸透鏡先后兩次觀察書本上的字,看到如圖所示的兩種情景.

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甲圖中成的是虛像;乙圖中成的是實像B.甲圖中書本在凸透鏡2

倍焦距以外;乙圖中書本在凸透鏡1

倍焦距以內C.甲圖中成像規(guī)律可應用于投影儀;乙圖中成像規(guī)律可應用于照相機D.甲圖中凸透鏡靠近書本,所成的像變??;乙圖中凸透鏡遠離書本,所成的像也變小評卷人得分三、填空題(共8題,共16分)15、(2015春?蕭山區(qū)期末)如圖所示明電路中,合閉開關S,電燈L發(fā)光,此時人拿測電筆測試A點時,測筆電的氖管____(填“發(fā)”或“不發(fā)”)光;如此時將零線保險盒蓋拔掉,人拿測電筆測試A點時,測電筆的氖管如圖所示是____光,如果此時人體觸碰A點,人體____(填“安全“或“不安全“).16、一木塊浮在水面,向水中撒入一些細鹽,待鹽溶化后,木塊所受的浮力將____(填“變大”、“變小”或“不變”)17、(2015?南京)如圖所示,小明想通過A、B兩張紙片上的小孔看見燭焰,他應將燭焰、兩個小孔和人眼調________上,這樣操作的依據(jù)是____.操作過程中他還在B紙片上看到了一個燭焰的像,這個像是________的(選填“正立”或“倒立”)

18、冬天早晨看到房間的玻璃窗出現(xiàn)小水珠,水珠是在玻璃窗的____(內、外)表面;夏天開著空調的汽車,車窗的____(內、外)表面會出現(xiàn)水珠.19、北方冬天菜窯里放入幾桶水,可以利用水______使窯內溫度不致太低,菜不會凍壞.20、月球對它表面附近的物體也有引力,這個力大約是地球對地面附近同一物體引力的1/6.一個連同隨身裝備共96kg的宇航員,在月球上質量為______kg,重為______N;一個舉重運動員在地球上最多能舉起150kg的物體,到月球上他最多能舉起______kg的物體。(g=10N/kg)21、如圖為一種園林樹枝剪,使用時將樹枝夾在兩片刀刃之間,用力向下拉動拉繩,帶動把手繞支點O轉動,從而完成樹枝修剪工作,在修剪樹枝時,滑輪____(選填“a”或“b”)是動滑輪,AOB部分是一個____杠桿.

22、“床前明月光,地上鞋一雙”,靜止在地上的鞋受到的重力和______是一對平衡力.評卷人得分四、綜合題(共1題,共8分)23、請你自己選取合適的器材,設計出一種方案,測出體育課上使用的鉛球的體積.(要求寫出實驗器材、測量方法或步驟及體積表達式)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7題,共14分)1、D【分析】

由P=UI可得兩燈泡的額定電流為:

I1===2A,I2===1A;

兩燈泡的電阻分別為:

R1===1.5Ω,R2===3Ω;

當甲、乙兩盞燈串聯(lián)后,接到6V電源上,則總電阻R=R1+R2=1.5Ω+3Ω=4.5Ω;

則流經(jīng)的電流I==≈1.33Ω;因串聯(lián)電路中電流處處相等,所以甲燈不能正常發(fā)光,而此數(shù)值超出了乙燈的額定電流,因此乙燈可能燒壞.

故選D.

【解析】【答案】先根據(jù)燈泡的銘牌,利用I=求出兩燈泡的額定電流;利用歐姆定律求出其電阻,再根據(jù)串聯(lián)電路的電壓;電流規(guī)律,再結合歐姆定律的公式,求出流經(jīng)燈泡的電流可解答此題.

2、B【分析】【解答】解:A.輪船從長江駛入大海時;始終處于漂浮狀態(tài),自身的重力不變,受到的浮力不變,故A錯誤;

B.物體懸浮時;在液體中的所受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故B正確;

C.阿基米德原理說明物體所受浮力大小等于排開液體所受的重力;故C錯誤;

D.雞蛋放入清水中沉在杯子底部;是因為雞蛋受到的浮力小于自身的重力,故D錯誤.故選B.

【分析】(1)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豎直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該物體排開的液體受到的重力;(2)物體受到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時漂浮或懸浮,物體受到的浮力大于自身的重力時上浮,物體受到的浮力小于自身的重力時下沉.本題考查了學生對阿基米德原理和物體浮沉條件的掌握與應用,是一道較為簡單的應用題.3、C【分析】【分析】估測法是利用物理概念、規(guī)律、物理常數(shù)和常識對物理量的數(shù)值、數(shù)量級進行快速計算以及對取值范圍合理估測的方法,這就要求同學們要學會從生活體驗中理解物理知識和物理規(guī)律,并且能將物理知識和物理規(guī)律用于對生活現(xiàn)象和生活常識的簡單解釋。估測是一種科學的近似計算,它不僅是一種常用的解題方法和思維方法,而且是一種重要的科學研究方法,在生產(chǎn)和生活中也有著重要作用。【解答】

A.中學生的手掌寬約為10cm=1dm

所以A

不符合實際情況;

BC.

一名初中生的質量m=50kg

密度接近于水的密度,平均密度約為婁脩=1.0隆脕103kg/m3婁脩=1.0隆脕{10}^{3}kg/{m}^{3}左右,所以其體積大約是V=m婁脩=50kg1.0隆脕103kg/m3=0.05m3

所以B

不符合實際情況,C

符合實際情況;D.物理課本的質量m=200g

左右,用手托住物理課本的力大約G=mg=0.2kg隆脕10N/kg=2N

所以D

不符合實際情況。故選C?!窘馕觥緾

4、D【分析】【分析】首先根據(jù)開關的開合對電路進行分析,明確電阻連接關系,畫出相應的電路圖;然后根據(jù)電源電壓一定和串聯(lián)電路用電器兩端電壓與其阻值成正比,得到三個電阻的比例關系及前后兩次電路電流關系;最后根據(jù)U=IR比較前后兩種情況下電阻兩端電壓之比.【解析】【解答】解:

(1)當S閉合時,R1和R3串聯(lián),R2被短路;電路圖如下:

已知R1和R3兩端的電壓之比為U1:U3=1:4,也就是R1:R3=1:4,即R3=4R1;

電源電壓為U=I(R1+R3)--①;

(2)當S斷開時,R1、R2、R3串聯(lián);電路圖如下:

已知U1':U2'=1:2,所以R1:R2=1:2,即R2=2R1;

電源電壓為:U=I′(R1+R2+R3)--②;

由①②得I(R1+R3)=I′(R1+R2+R3);

===.

選項A;B均錯誤;

(3)開關閉合前后,電阻R1兩端電壓分別為U1=IR1,U1′=I′R1;

所以===.

選項C錯誤;

(4)開關閉合前后,電阻R3兩端電壓分別為U3=IR3,U3′=I′R3;

所以===.

選項D正確.

故選D.5、D【分析】【解答】由題意知;物體在水中的浮力大于在煤油中的浮力,則在水中無論漂?。粦腋』蛳鲁?,在煤油中一定下沉;

由ρ=得:

V=V排===200cm3;

由ρ=得物體完全浸沒時排開水的質量:

m=ρ水V=1g/cm3×200cm3=200g;

由題意知;實際排開水的質量小于物體完全浸沒時排開水的質量,所以物體在水中并未完全浸沒,在水中漂??;

根據(jù)物體的浮沉條件,G=G排,則物體的質量m=m排=180g;

所以物體的密度:ρ===0.9g/cm3=0.9×103kg/m3;ABC錯誤,D正確.

故選D.

【分析】根據(jù)物體在酒精和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判斷出物體在煤油中的狀態(tài),根據(jù)浮力公式得出物體的體積,從而可根據(jù)物體在水中完全浸沒時的浮力與物體所受浮力的關系得出浮沉情況,確定重力,由密度公式求出物體的密度.6、A【分析】解:A

烏鴉站在飛翔的老鷹背上休憩;以烏鴉為參照物,老鷹的位置沒有發(fā)生變化,所以老鷹是靜止的,故A正確;

B

和D

以地面為參照物;烏鴉和老鷹的位置都發(fā)生了變化,所以烏鴉和老鷹都是運動的,故BD錯誤.

C;研究烏鴉的運動情況時;不能選擇烏鴉本身作為參照物,故C錯誤.

故選A.

判斷一個物體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要看這個物體與所選參照物之間是否有位置變化;若位置有變化,則物體相對于參照物是運動的;若位置沒有變化,則物體相對于參照物是靜止的.

一個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的確定,關鍵取決于所選取的參照物.

所選取的參照物不同,得到的結論也不一定相同.

這就是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解析】A

7、C【分析】解:

A;運動員百米沖刺后沒有立即停下來;是由于她具有慣性而造成的,而不是受到慣性力的作用,慣性不是力,故A錯誤;

B;運動員做引體向上;他對單杠的拉力和他受到的重力作用在不同的物體上,不是平衡力,故B錯誤;

C;因為在空中飛行的鉛球受到重力作用;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因此鉛球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最終落到地面,故C正確;

D;運動員踢出去的足球在草地上滾動時慢慢停下來;是因為足球受到摩擦力的作用,故D錯誤。

故選:C。

(1)物體保持原來運動狀態(tài)不變的性質叫慣性;一切物體都有慣性;

(2)平衡力是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的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

(3)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

(4)物體的運動并不是由力來維持的;物體之所以停止運動是因為受到摩擦阻力的緣故。

本題考查了力與運動的關系、慣性現(xiàn)象、平衡狀態(tài)的判斷等,有一定綜合性,屬力學綜合題?!窘馕觥緾二、多選題(共7題,共14分)8、BC【分析】【分析】液體具有熱脹冷縮的性質,受熱時玻璃管中的液面上升,玻璃管越細、瓶子越大,液面上升越明顯。本題考查了簡易溫度計模型,是一道基礎性題目?!窘獯稹緼B.AB.瓶子不變時,插入的管子越細,溫度升高相同溫度時,液柱升高的越明顯,故A錯誤、B正確;CD.CD.管子不變時,瓶子越大,溫度升高相同時,液柱升高的越明顯,故C正確、D錯誤。故選BC?!窘馕觥緽C

9、ABC【分析】【分析】(1)物體的運動和靜止是相對的;相對于參照物來說,物體的位置發(fā)生變化,就說物體是運動的;物體的位置不發(fā)生變化,就說物體是靜止的;

(2)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基本方法有:在時間相同的情況下比較運動路程的長短,路程長的運動的快;在路程相同的情況下比較運動時間的長短,運動時間短的運動的快.【解析】【解答】解:A;兔子在前半程比烏龜用的時間少;在整個路程則比烏龜用的時間長,運動較慢,故A選項說法錯誤.

B;選擇地面上的樹木等為參照物;烏龜與參照物的位置也發(fā)生變化,同樣說明烏龜是運動的,故B說法錯誤.

C;運動與靜止是相對的;若以烏龜為參照物,則兔子是運動的,此C說法錯誤.

D;在全程中;兔子與烏龜運動路程相同,而烏龜用的時間少,所以平均速度大,故D說法正確.

故選ABC.10、BD【分析】【分析】(1)兩孔插座的接法:左孔接零線;右孔接火線.

(2)三孔插座的接法:左孔接零線;右孔接火線,上孔接地線.

(3)電燈的接法:火線首先進開關,再入燈泡頂端的金屬點;零線直接接入燈泡的螺旋套.【解析】【解答】解:A;兩孔插座左孔接地線;右孔接零線;接線錯誤.

B;三孔插座左孔接零線;右孔接火線,上孔接地線.接線正確.

CD;火線直接接入燈泡頂端的金屬點;而開關接在零線與燈之間,當斷開開關時,燈不亮,人會認為沒電,其實等于火線相連,此時人若接觸燈,易發(fā)生觸電;若像D圖,火線首先進開關,再接入燈泡頂端的金屬點,零線直接接螺旋套,就避免前面的現(xiàn)象發(fā)生,故C錯、D正確.

故選BD.11、CD【分析】

A;用力拉彈簧;彈簧變長,是物體的形狀發(fā)生改變,不符合題意;

B;跳傘運動員在空中勻速直線下降;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變,即運動狀態(tài)不發(fā)生改變,不符合題意;

C;正在進站的火車;速度大小越來越慢,即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符合題意;

D;運動員投出的標槍在空中前行時;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改變,即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符合題意;

故選C;D.

【解析】【答案】運動狀態(tài)的改變是指物體的速度大小或運動方向的改變;所以速度的大小和運動方向只要一個發(fā)生變化,都屬于物體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了改變.

12、CD【分析】略【解析】CD

13、AB【分析】解:A

紙鍋里的水未加熱前;雖然不能沸騰,但會蒸發(fā),所以水會發(fā)生汽化現(xiàn)象.

故A錯誤;

B;紙鍋里的水上方冒出“白氣”;實際是水蒸氣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珠.

故B錯誤;

C;紙鍋中盛著水;水在一個標準大氣壓下最高溫度是100隆忙

紙鍋受水的影響,不會超過100隆忙

沒有達到紙的著火點,所以紙鍋不會燃燒.

故C正確;

D;紙鍋里的水加熱到沸騰后溫度將保持不變;若撤去酒精燈火焰,則水將停止沸騰.

故D正確.

故選AB.

壟脵

汽化包括蒸發(fā)和沸騰兩種方式;蒸發(fā)在任何溫度下都會發(fā)生;

壟脷

物質由氣態(tài)變?yōu)橐簯B(tài)的過程叫液化;

壟脹

物體要燃燒的條件是達到著火點;

壟脺

沸騰的條件是:達到沸點;吸收熱量.

此題考查的是不同的物態(tài)變化現(xiàn)象及發(fā)生條件和特點,屬于熱現(xiàn)象基本規(guī)律的應用,難度不大.【解析】AB

14、AD【分析】解:A

實像都是倒立的;虛像都是正立的,故甲圖中成的是虛像;乙圖中成的是實像;故A正確;

B;甲圖成正立放大的虛像;物距小于焦距;乙圖成倒立放大的實像,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故B錯誤;

C;甲圖中成像規(guī)律可應用于放大鏡;乙圖中成像規(guī)律可應用于投影儀;故C錯誤;

D;甲圖成虛像;凸透鏡靠近書本,物距變小,像變小;乙圖成實像,凸透鏡遠離書本,物距變大,像變小,故D正確;

故選AD.

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

壟脵

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虛像;物像同側.

應用是放大鏡.

壟脷

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實像;像距大于二倍焦距.

應用是幻燈機;投影儀.

壟脹

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等大實像;像距等于二倍焦距.

壟脺

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縮小實像;像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

應用是照相機.

壟脻

成虛像時;物距變大,像距變大,像變大,成實像時,物距變大,像距變小,像變?。?/p>

本題要求學生熟練掌握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及應用.

我們可以用口訣:“一倍焦距分虛實,二倍焦距分大小.

物近像遠像變大,焦距以內反變化.

”來幫助我們記憶.【解析】AD

三、填空題(共8題,共16分)15、略

【分析】【分析】(1)閉合開關S;電燈L發(fā)光,人拿測電筆測試A點時,由于A點與零線相連,所以A點與大地之間的電壓為0V,氖管不發(fā)光;

(2)當零線斷路時,電流會經(jīng)人體、測電筆流向大地,此時形成通路,氖管發(fā)光,此時人體觸碰A點,會發(fā)生觸電現(xiàn)象.據(jù)此進行解答.【解析】【解答】解:(1)閉合開關S;電燈L發(fā)光,人拿測電筆測試A點時,由于A點與零線相連,所以A點與大地之間的電壓為0V,故通過人體的電流為0mA,測電筆的氖管也不會發(fā)光;

(2)若此時將零線保險絲拔掉;人拿測電筆試A點時,電流會經(jīng)人體;測電筆流向大地,所以測電筆的氖管發(fā)光,如果此時人體觸碰A點,人體不安全.

故答案為:不發(fā);發(fā);不安全.16、略

【分析】【分析】加食鹽前后,木塊都漂浮,自重不變,根據(jù)物體的漂浮條件分析判斷木塊受浮力變化情況.【解析】【解答】解:∵木塊在水中漂浮;

∴木塊受到的浮力:F浮=G木;

∵加入食鹽前后;自重G不變;

∴木塊受到的浮力不變.

故答案為:不變.17、同一直線光在空氣中沿直線傳播倒立【分析】【解答】解:光在空氣中是沿直線傳播的;小明想通過A;B兩張紙片上的小孔看見燭焰,應將燭焰、兩個小孔和人眼調到同一直線上;

蠟燭發(fā)出的光線通過A紙片上的小孔在B紙片上形成像;是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倒立的實像.

故答案為:同一直線;光在空氣中沿直線傳播;倒立.

【分析】(1)光在同一種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

(2)小孔成像是由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是倒立的實像.18、內|外【分析】【解答】解:冬季;房間內水蒸氣溫度較高,遇到溫度較低的玻璃,會對其放熱液化形成小水珠,附著在玻璃的內表面.

夏季;外界水蒸氣溫度較高,汽車開空調時玻璃溫度較低,水蒸氣遇到玻璃會對其放熱液化形成小水珠,附著在玻璃的外表面.

故答案為:內;外.

【分析】液化是指物質從氣態(tài)變?yōu)橐簯B(tài)的過程;它需要放熱.

根據(jù)題目所給內容,進行分析.19、略

【分析】解:北方的冬天;菜窖里放幾桶水,水在凝固時放熱,可使窖內溫度不會太低,萊不致凍壞.

故答案是:凝固放熱.

物質由液態(tài)變?yōu)楣虘B(tài)的過程叫凝固;凝固過程要放熱.

此題主要考查物態(tài)變化在生活中的應用.物理知識最終是要應用于生活中的,我們在生活中見到與物理有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