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裝…………○…………內…………○…………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外…………○…………裝…………○…………訂…………○…………線…………○…………第=page22頁,總=sectionpages22頁第=page11頁,總=sectionpages11頁2025年華東師大版選擇性必修3地理上冊階段測試試卷942考試試卷考試范圍:全部知識點;考試時間:120分鐘學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級:______考號:______總分欄題號一二總分得分評卷人得分一、選擇題(共5題,共10分)1、下列物質屬于自然資源的是()A.鐵礦、塑料B.石油、農田C.原始森林、地下水D.煤炭、化肥2、能源是現(xiàn)代人類生存發(fā)展的重要資源,作為清潔能源的風能具有重要的利用價值。下列與風能有關的敘述,正確的是()A.風能屬于來自太陽輻射的能源B.風能是一種非可再生資源C.撒哈拉沙漠是風能開發(fā)最好的地區(qū)D.風能發(fā)電投入少,效益好3、批準《聯(lián)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的國家應積極()A.推廣節(jié)能減排活動B.發(fā)展重工業(yè)C.治理環(huán)境污染D.減少SO2的排放4、關于馬六甲海峽的敘述,正確的是()A.一側與地中海相連B.在馬來半島與澳大利亞大陸之間C.在國際航運中占重要地位D.位于兩個半島之間5、公眾參與防治環(huán)境污染指環(huán)境保護中,任何公民都有依據一定法律程序,參與保護環(huán)境的權利和義務。公眾參與環(huán)境保護的程度,首先取決于()A.個人的環(huán)保意識B.環(huán)境問題的嚴重程度C.公眾的環(huán)保意識D.國家環(huán)保政策評卷人得分二、綜合題(共7題,共14分)6、下為世界某區(qū)域略圖。完成下列問題。
(1)圖中烏拉爾河是亞洲與________洲的分界線,圖示區(qū)域內年降水量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水汽不易到達。
(2)圖示區(qū)域能種植棉花的主導自然因素是有________;而該地棉花品質良的自然條件主要是________。
(3)“一帶一路”建設中,中國與該區(qū)域相關國家在能源領域進行了廣泛的合作。分別說明“中哈輸油管道”建成對中國和哈薩克斯坦的積極意義。7、(地理-選修6:環(huán)境保護)
在經濟利益的驅動下,人們砍伐西北地區(qū)的風沙防護林,大量種植葡萄等經濟作物,如下圖所示。
從地理角度分析此種行為產生的危害,并提出保護西北防護林的措施。8、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某中學開展主題為“荷蘭風能開發(fā)利用”的研究性學習,同學們搜集和歸納相關資料,并制作了資料卡片(下圖)。
(1)說出荷蘭在16;17世紀大量建造風車的自然地理背景。
(2)說明海上風電場大多分布于北海近海中部海域的原因。
(3)論述荷蘭大規(guī)模發(fā)展海上風電對保障國家安全的意義。9、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在太平洋中部,有一個美麗的橢圓形珊瑚島,它就是瑙魯國(下圖),是世界上最小的島國。瑙魯東離夏威夷4160公里,西南距澳大利亞悉尼4000公里。全島長6公里,寬4公里,最高海拔70米。島上沒有河流,唯一的湖泊布阿達湖為咸水湖。全島被厚達6-10米的優(yōu)質磷酸鹽所覆蓋,這是長期堆積的海鳥的鳥糞經過礦化作用形成的,瑙魯?shù)慕洕饕揽块_采和出口磷酸鹽。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隨著人類對化學肥料需求的急劇增長,作為上等磷肥原料的磷酸鹽供不應求,這里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磷酸鹽生產國和出口國。20世紀90年代后,隨著磷酸鹽的開采,資源已接近枯竭,磷酸鹽產業(yè)開始衰退,急需進行產業(yè)結構調整,轉換經濟開發(fā)模式。
(1)從地理位置的角度分析瑙魯島為什么磷酸鹽儲量大。
(2)分析進入21世紀以來瑙魯?shù)膰野踩艿絿乐赝{的原因。
(3)簡述磷酸鹽礦開采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破壞的表現(xiàn)。10、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圖左為坦桑尼亞略圖。圖右為圖1中甲地氣候資料統(tǒng)計圖。
材料二坦桑尼亞是世界最不發(fā)達國家之一??筛孛娣e4400萬公頃,大多數(shù)分布在中西部地區(qū)。已耕地面積1020萬公頃,主要種植玉米,以原始的小農生產為主。近年來,該國政府大力推動糧食增產。
(1)該國耕地類型以____為主。簡析其中西部地區(qū)可耕地面積廣的原因____。
(2)從耕地資源角度,提出該國提高糧食產量的措施。1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烏礁灣沙灘寬間平坦、沙白粒細、樹木蔥郁,被稱為福建東山島第一灘,當?shù)厝曜畲箫L頻為東北風,沿岸無天然河流注入,沙灘常年遭受潮汐流和波浪侵蝕,與相鄰海灣泥沙交換少。2003年以來,烏礁灣海岸線附近的陸地密布海水養(yǎng)殖育苗場,養(yǎng)殖池的廢水晝夜不停地直接排放到沙灘上,昔日第一灘景觀受到影響。下圖示意烏礁灣位置及1971-2012年烏礁灣近岸海域的等深線分布情況。
(1)描述1971~2012年烏礁灣等深線分布的變化特點。
(2)分析1971~2003年甲地附近海底地形變化的形成過程。
(3)簡述養(yǎng)殖池廢水對東山島第一灘自然環(huán)境的影響。12、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倒淌箐村地處云南西雙版納熱帶雨林區(qū),有亞洲象活動的蹤跡,常住人口150人,長期以來以種植天然橡膠為生,2021年溫室氣體排放總量僅為276.5噸(單是北京某電廠一年碳排放就達400萬噸)。倒淌箐村面臨緊迫的“消碳”任務,2021年在跨國企業(yè)昆明分公司支持下建立“消碳莊園”?!跋记f園”引導村民搭建光伏板發(fā)電,種植200畝堅果、芒果等經濟作物,安裝100個木質蜂箱養(yǎng)蜂,為縣里的蜂產品公司提供優(yōu)質蜂蜜?!跋记f園”安裝蜂箱對緩解人象矛盾發(fā)揮了積極作用,蜜蜂常成群在森林中活動。下圖示意倒淌箐村的位置。
(1)倒淌箐村碳排放較低;卻面臨緊迫的“消碳”任務,對此作出合理解釋。
(2)與昆明相比;分析該公司在倒淌箐村建設“消碳莊園”面臨的困難。
(3)簡述“消碳莊園”安裝蜂箱對緩解人象矛盾的作用。
(4)從養(yǎng)蜂產業(yè)的角度,為“消碳莊園”提高“消碳”效果提出合理建議。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5題,共10分)1、C【分析】【分析】
【詳解】
自然資源都必須同時具有自然屬性(存在于自然界)和經濟屬性(產生經濟價值);兩者缺一不可。自然資源是從自然界中直接獲得,塑料;農田、化肥并不是從自然界中直接獲得,是屬于人類活動參與生產出來的,ABD錯誤。原始森林、地下水屬于自然資源,C正確。故選C。
【點睛】2、A【分析】【詳解】
太陽輻射是促進地球上水;大氣和生物活動的主要動力,因此,風能屬于來自太陽輻射的能源,A正確。風能是可再生資源,B錯誤;撒哈拉沙漠主要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風能不豐富,C錯誤;風能分布分散,收集困難,風力發(fā)電投入較大,D錯誤。故答案選A。
【點睛】
影響風的因素有以下幾種:1、海陸位置(沿海地區(qū)風能資源較內地豐富);2、下墊面(粗糙程度,植被密集程度,地形)3、大氣環(huán)流,季風影響(某些地區(qū)距風源地較近或受某季風影響強烈);4、峽谷地形造成“狹管效應”(風在谷口吹入被擠壓使得等壓線密集風力變大);5、再者就是風帶(比如南極有強烈的極地東風)。3、A【分析】【分析】
【詳解】
氣候變化與人類砍伐森林及排放CO?等有關。因此緩解氣候變化應積極推廣節(jié)能減排活動;減少CO?的排放,積極植樹造林,A對。發(fā)展重工業(yè)會大大增加CO?的排放,B錯。治理環(huán)境污染只能是治標,節(jié)能減排才是治本,C錯。減少SO?的排放主要減少酸雨污染,而不是緩解氣候變化的主要措施,D錯。故選A。
【點睛】4、C【分析】【分析】
【詳解】
馬六甲海峽距離地中海較遠;A錯誤;在馬來半島和蘇門答臘島之間,B;D錯誤;連通太平洋和印度洋,在國際航運中占重要地位,C正確。故選C。
【點睛】
馬六甲海峽是印度洋與太平洋之間的重要通道,連接了世界上人口非常多的三個大國:中國、印度與印度尼西亞。另外也是西亞到東亞的重要通道,經濟大國日本常稱馬六甲海峽是其“生命線”,實際上它不僅是日本的生命線,也是包括中國在內的東亞各國的生命線。5、C【分析】【分析】
【詳解】
公眾的環(huán)保意識是保護和改善環(huán)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所必需的思想與心理條件;因此是衡量公眾參與環(huán)境保護程度的首要因素。C正確,ABD錯誤,故選C。
【點睛】二、綜合題(共7題,共14分)6、略
【分析】【分析】
本題以中亞區(qū)域圖為背景;涉及海陸分布;農業(yè)區(qū)位及能源開發(fā)相關知識,考查區(qū)域認知及綜合思維能力。
(1)
讀圖可知;烏拉爾河東側為亞洲,西側為歐洲,為亞歐分界線,亞歐大陸為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大陸,圖示區(qū)域位于亞歐大陸內部,距海洋較遠,再加上地形阻擋,濕潤氣流難以到達,降水稀少。
(2)
圖示區(qū)域降水稀少;氣候干旱,農業(yè)發(fā)展最大的限制條件是水源不足,因此當?shù)啬軌蚍N植棉花的主要因素是灌溉水源較充足,當?shù)亟邓?,晴天多,白天光照充足,有利于植物光合作用,晝夜溫差大,有利于營養(yǎng)物質積累,棉花品質較高。
(3)
中哈石油管道建設是中國眾多石油進口路線之一;增加了能源進口渠道,有利于保障我國能源安全,緩解我國能源緊張狀況;對哈薩克斯坦而言,將當?shù)刭Y源優(yōu)勢轉變?yōu)榻洕鷥?yōu)勢,能夠帶動相關產業(yè)發(fā)展,增加就業(yè)機會,增加財政收入,促進當?shù)亟洕l(fā)展。
【點睛】【解析】(1)歐洲深居內陸(距海較遠)
(2)水源光照強;晝夜溫差大。
(3)中國:開拓能源進口渠道;增加能源供應量;保障能源安全。哈薩克斯坦:資源優(yōu)勢轉變?yōu)榻洕鷥?yōu)勢;增加就業(yè)機會。7、略
【分析】【分析】
本題主要考查西北地區(qū)大量種植葡萄對環(huán)境的危害;西北防護林的保護措施。突出地理實踐力;區(qū)域認知和人地協(xié)調等地理核心素養(yǎng)。
【詳解】
從地理角度分析大量種植葡萄產生的危害可以從對自然環(huán)境和人文環(huán)境產生危害分析。當?shù)匚挥谖覈鞅钡貐^(qū);大量種植葡萄將消耗大量水資源,加劇當?shù)厮Y源的緊張狀況;大量種植葡萄也會占用大量土地,破壞植被;葡萄相比自然植被的防風固沙能力差,導致當?shù)仫L沙災害加劇,且西北地區(qū)生態(tài)環(huán)境脆弱,一旦被破壞,短期內難以恢復。
保護西北防護林可以從主管部門加強技術監(jiān)管和輿論監(jiān)督;加強立法執(zhí)法;設立保護標志,加強宣傳,提高民眾對防護林的認識和保護意識等角度分析。
【點睛】
農業(yè)生產規(guī)模的擴大對自然環(huán)境產生的危害主要是:占用大量的土地,植被破壞,生物多樣性減少,加劇生態(tài)問題或環(huán)境污染問題出現(xiàn),加劇水資源的緊張等;西北地區(qū)主要會加劇水資源短缺、土地荒漠化和風沙災害的出現(xiàn)。【解析】危害:葡萄需水量大,過度消耗水資源;大量種植,搶占土地資源;防風固沙效果差.導致沙危害加劇;西北地區(qū)生態(tài)環(huán)境脆弱,--旦破壞.短期內難以恢復。
措施:增加防護林標志;加強宣傳教育,提高對防護林的認識;加強環(huán)保執(zhí)法力度;利用遙感等科技手段加強監(jiān)管;加強輿論監(jiān)督等。8、略
【分析】【分析】
本題以荷蘭風能開發(fā)利用的相關圖文信息為材料;設置三道小題,涉及能源開發(fā)的區(qū)位因素,風能的開發(fā)條件,能源開發(fā)對國家能源安全的意義等知識點,考查學生對相關知識點的掌握程度,對學生綜合分析能力有一定要求。
【詳解】
(1)造風車是為了開發(fā)風能;首先開發(fā)的條件是當?shù)仫L能豐富,需要說明原因,當?shù)匚挥谥芯暥?;大陸西岸沿海地帶,受盛行西風影響,風力資源豐富;風能的利用也是開發(fā)的必要條件,當?shù)啬茉蠢梅秶鷱V,風車可為圍海造陸、排澇提供動力;另外其他能源如水能相對缺乏也是開發(fā)的條件之一。
(2)風車是風能發(fā)電的重要設備;而風能的電力需要接近主要的能源消費市場,荷蘭中部大城市較多,用電需求量大,距離主要城市近,輸電距離較短,建設成本較低。設備運行需要及時的安裝與維護,距離鹿特丹及周邊地區(qū)較近,便于施工;安裝、運行與維護。
(3)保障國家安全可從資源安全、環(huán)境安全等多角度展開,改善能源消費結構,加速沿海地區(qū)的能源轉型;緩解能源緊張狀況,保障荷蘭能源安全;風能屬于清潔可再生能源,發(fā)展海上風電可減少碳排放,有利于提高環(huán)境效益?!窘馕觥?1)位于中緯度;大陸西岸沿海地帶;受盛行西風影響,風力資源豐富;國土面積小,地勢低洼,風車可為圍海造陸、排澇提供動力;水力等其他動力資源缺乏等。
(2)荷蘭中部大城市較多;用電需求量大;中部海域距離主要城市近,輸電距離較短,建設成本較低;距離鹿特丹及周邊地區(qū)較近,便于施工;安裝、運行與維護等。
(3)改善能源消費結構,加速沿海地區(qū)的能源轉型;緩解能源緊張狀況,保障荷蘭能源安全;風能屬于清潔可再生能源,發(fā)展海上風電可減少碳排放,有利于提高環(huán)境效益。9、略
【分析】【分析】
本大題以瑙魯國的磷酸鹽產業(yè)為材料設置試題;涉及生物多樣性;鳥糞礦化成磷酸鹽的地質作用過程、國家安全、開采礦產造成的環(huán)境污染和生態(tài)破壞等知識點,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論證和探討地理問題的能力,考查區(qū)域認知、綜合思維、人地協(xié)調觀等地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
【詳解】
(1)根據材料;“全島被厚達6-10米的優(yōu)質磷酸鹽所覆蓋,這是長期堆積的海鳥的鳥糞經過礦化作用形成的”,說明瑙魯島磷酸鹽礦物多是因為鳥類多,產生大量鳥糞,烏糞經過礦化形成。當?shù)伉B類多說明食物來源豐富,人類活動少,可以從水熱條件導致鳥類食物來源豐富,遠離大陸,人類干擾少等角度進行分析。據圖可知,瑙魯位于低緯地區(qū),熱量條件好,魚類生長速度快,海鳥食物豐富,海鳥眾多。同時,該島遠離其他陸地,面積狹小,人類活動少,受人類活動干擾?。磺以摰厥峭的媳卑肭虻暮蝤B遷徙的重要節(jié)點,使大量海鳥聚居該島,棲息;產卵,產生大量糞便,日積月累,該島沉積大量鳥糞,經過礦化作用后形成豐富的磷酸鹽。
(2)根據材料;“瑙魯?shù)慕洕饕揽块_采和出口磷酸鹽”,說明其經濟上過度依賴磷酸鹽的開采和出口,結構單一,易受市場變化的影響,導致產業(yè)衰落,影響國家經濟安全。瑙魯磷酸鹽產業(yè)的深加工能力弱,產業(yè)層次低,附加值低,經濟效益低下,易影響國家經濟安全。磷酸鹽資源是非可再生資源,長期過度開發(fā),導致資源枯竭,影響國家的資源安全。當?shù)亓姿猁}分布地表,粗放的露天開采造成了嚴重的生態(tài)破壞和環(huán)境污染問題,影響國家環(huán)境安全和生態(tài)安全。當?shù)毓I(yè)基礎薄弱,輕重工業(yè)均不發(fā)達,易導致必備生活資源短缺,加劇社會陷入危機,影響國家社會安全。
(3)由材料可知,當?shù)亓姿猁}分布地表,長期大量開采磷酸鹽,易破壞地表植被,引發(fā)水土流失;島嶼地勢升高減慢,甚至海拔降低,易導致海水侵蝕加劇,地下水質變差,面臨被淹沒的風險;當?shù)刂脖黄茐?,生態(tài)環(huán)境惡化,易導致海鳥減少,生物多樣性減少。【解析】(1)瑙魯位于低緯太平洋;熱量條件好,魚類生長速度快,海鳥食物豐富;該島遠離其它陸地,面積狹小,人類活動少,受人類干擾??;且是候鳥遷徙重要節(jié)點,大量海鳥聚居該島,產生大量糞便,日積月累,該島沉積大量鳥糞,經過礦化作用后形成豐富的磷酸鹽。
(2)經濟上過度依賴磷酸鹽的開采和出口;產業(yè)結構單一;磷酸鹽產業(yè)深加工能力弱,產品附加值低,經濟效益低下;磷酸鹽資源為非可再生資源,長期過度開發(fā),導致資源枯竭;粗放的露天開采造成了嚴重的生態(tài)破壞和環(huán)境污染問題;必備生活資源短缺,加劇社會陷入危機。
(3)破壞地表植被,引發(fā)水土流失;海水侵蝕加劇,地下水質變差;海鳥減少,生物多樣性減少;地勢升高減慢,面臨被淹沒的風險。10、略
【分析】【分析】
本大題以坦桑尼亞相關資料為材料設置試題;涉及耕地資源和糧食生產等知識點,考查學生運用地理基本知識分析圖文材料的能力。
【詳解】
(1)坦桑尼亞降水季節(jié)變化大;材料中主要種植玉米,玉米為旱地農作物,故耕地類型以旱地為主。根據圖中等高線的分布,等高線稀疏,地形平坦面積廣;根據氣候資料圖可知全年高溫,降水量較多,雨熱充足,可滿足作物成熟,生長周期短;坦桑尼亞是世界最不發(fā)達國家之一,城市化水平低,占用土地少,耕地面積廣。
(2)可耕地面積4400萬公頃,大力開發(fā)未利用耕地;降水季節(jié)變化大,應加強水利設施建設;增加化肥、農藥使用,提高土壤肥力,減少病蟲害;加大農業(yè)技術投入,提高單產?!窘馕觥?1)旱地原因:平坦地形面積廣;雨季時間較長;且降水量較多;年均溫高,生長周期短,水熱組合可滿足作物成熟;城市化水平低,占用耕地面積少。
(2)大力開發(fā)未利用耕地;加強水利設施建設;增加化肥、農藥使用;加大農業(yè)技術投入。11、略
【分析】【分析】
本題以烏礁灣位置及1971-2012年烏礁灣近岸海域的等深線分布情況圖為背景材料;考查海岸地貌的形成作用,以及海岸地帶的開發(fā)和保護??疾閷W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的能力,同時考查學生的區(qū)域認識水平;綜合思維能力、地理實踐力以及人地協(xié)調觀的核心素養(yǎng)。
【詳解】
(1)讀圖可知;1971年10m等深線為虛線,分布在西側2003年10m等深線(淺實線)和其東側2012年10m等深線(粗實線)之間,因此烏礁灣等深線的分布變化特點是,1971-2003年:烏礁灣10m等深線向岸(向西)移動;海灣中部出現(xiàn)一個閉合的等深線;2003-2012年:烏礁灣10m等深線向海(向東)移動;海灣中部閉合等深線范圍縮小。
(2)讀圖可知;甲地是2003年10m等深線的閉合區(qū)域,并分布在外海地區(qū),由等值線分布規(guī)律可知,甲地中心水深較10m要小,說明該處是外海區(qū)域的水下高地。由材料“當?shù)厝曜畲箫L頻為東北風,沿岸無天然河流注入,沙灘常年遭受潮汐流和波浪侵蝕,與相鄰海灣泥沙交換少”可知,甲處的水下沙洲形成不是河流帶來的泥沙堆積,是在受盛行風影響,烏礁灣海岸沙灘受波浪和潮汐流侵蝕,產生泥沙;落潮時的潮汐流將泥沙從海岸搬運至近岸海域;讀圖可知,甲處北側有向海凸出的岸線,受岸線輪廓阻擋,海灣近岸海域中部流速較小,泥沙沉積;甲處水域形成水下沙洲(水深變淺/海底淤高)。
(3)由材料“養(yǎng)殖池的廢水晝夜不停地直接排放到沙灘上”可知;養(yǎng)殖池的廢水形成快速徑流,對沙灘產生沖蝕作用,形成大量沖溝,地表起伏變大;在養(yǎng)殖池廢水的沖蝕作用下,海沙流失,沙灘變薄,老地層或碎石裸露;海岸線后退;由材料“烏礁灣沙灘寬間平坦;沙白粒細、樹木蔥郁”可知,沙灘上的樹木根系較淺,廢水沖沙后,會造成樹木根系裸露,沿海臺風等的影響下,容易造成樹木倒塌;污染沙灘后,影響沙灘上生物多樣性;沙灘下滲強,污水下滲后污染地下水,沙灘水質下降。
【點睛】【解析】(1)1971-2003年:烏礁灣10m等深線向岸(向西)移動;海灣中部出現(xiàn)一個閉合的等深線。
2003-2012年:烏礁灣10m等深線向海(向東)移動;海灣中部閉合等深線范圍縮小。
(2)受盛行風影響;烏礁灣海岸沙灘受波浪和潮汐流侵蝕,產生泥沙;落潮時的潮汐流將泥沙從海岸搬運至近岸海域;受岸線輪廓阻擋,海灣近岸海域中部流速較小,泥沙沉積;甲處水域形成水下沙洲(水深變淺/海底淤高)
(3)形成大量沖溝,地表起伏變大;海沙流失,沙灘變薄,老地層或碎石裸露;海岸線后退;根系裸露,樹木倒塌;沙灘上生物多樣性減少;污染地下水,沙灘水質下降。12、略
【分析】【分析】
本大題以倒淌箐村為材料設置試題;涉及農業(yè)發(fā)展對區(qū)域的影響;全球氣候變暖的應對措施、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措施、農業(yè)區(qū)位因素相關內容,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基本技能、描述和闡述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與規(guī)律能力,綜合思維、區(qū)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年皮膚問題分析試題及答案
- 2024年汽車美容師職場行為規(guī)范試題及答案
- 2024年汽車美容師面試題目及答案
- 2025年語文考試分析性試題及答案
- 貓的智商測試題及答案
- 護理會議考試試題及答案
- 云南省保山市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 英語 含解析
- 2024年汽車檢修技術新動態(tài)試題及答案
- 2024-2025學年湖北省隨州市高一下學期2月聯(lián)考歷史試題及答案
- 2024年汽車美容師入行指南試題及答案
- 部編版道德與法治二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綠色小衛(wèi)士》大單元作業(yè)設計案例
- DL-T 1083-2019 火力發(fā)電廠分散控制系統(tǒng)技術條件
- JJG 658-2022烘干法水分測定儀
- 松香水化學品安全技術說明書(MSDS)
- 七級美術下冊第4課扮靚生活的花卉紋樣課件3湘美版版本
- 三顧茅廬之隆中對課件
- 漢字的起源主持人演講稿
- 公平競爭審查問題課件
- 考研考博-英語-哈爾濱商業(yè)大學考試押題三合一+答案詳解4
- 供電局二級動火工作票
- 對外漢語聽力教學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