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北京市順義區(qū)2024-2025學年上學期期末考試高三歷史試題第一部分本部分共15題,每題3分,共45分。在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選出最符合題目要求的一項。1.順義地區(qū)的考古發(fā)現(xiàn)表明,七千至五千年前,先民們使用木制、石制等工具在燕山前沿、狐奴山下等地辛勤勞作,留下了文化遺存。據(jù)此推斷該地區(qū)①生產技術較為原始②主要使用打制方法制作石器③從事早期農業(yè)生產④私有制、階級和國家已出現(xiàn)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2.司馬遷在《史記·貨殖列傳》中論述了戰(zhàn)國到西漢中期的經濟狀況。他把全國劃分為四個經濟區(qū):山西、山東、江南、龍門—碣石以北(下圖)。對此圖解讀正確的是A.龍門—碣石以北經濟發(fā)達,以農牧業(yè)為主B.農牧分界線以南多粟麥,以北多稻米種植C.山東、山西經濟區(qū),是全國的經濟中心帶?D.江南地區(qū)已經開發(fā),地區(qū)經濟發(fā)展較平衡3.唐初,“草詔”(擬寫詔書)由翰林院和中書省共同負責。唐中后期,翰林院在草詔中扮演核心角色,成為皇帝的重要輔政機構?!安菰t”用紙也發(fā)生改變,任免宰相、節(jié)度使多用內制的白麻紙;授予大臣的階、勛、爵等多用外制的黃麻紙,用來表示皇帝的褒寵。對上述材料理解正確的有①鞏固統(tǒng)治實現(xiàn)了政局穩(wěn)定②賞賜大臣彰顯皇帝的權威③改進造紙術促進文化繁榮④規(guī)范制度以防止內亂發(fā)生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宋初,科舉取士名額大幅度增加,進士地位顯著提高,不僅授官從優(yōu),而且升遷迅速。同時,為防止考官與士子舞弊,實行了糊名法和謄錄制度。這些措施有助于①保障考試的公平與公正②提高知識分子的社會地位③增強國家軍隊的戰(zhàn)斗力④促進社會階層的上下流動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5.“朝貢體系是從公元前3世紀一直到19世紀末存在于東南亞和中亞地區(qū)的、以中華帝國
為核心的等級政治秩序體系……明朝時期,朝貢制度以‘朝貢貿易’的形式出現(xiàn)。它與條約體系、殖民體系并稱,是世界上的主要國際關系模式之一。”上述材料表明①朝貢貿易推動對外關系發(fā)展②朝貢體系存在時間跨度較大③朝貢制度促進民間貿易繁榮④朝貢關系以友好平等為基礎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6.有歷史學者寫道:“人們多注意1840年的劃時代含義,實際上1860年同樣是一個重要的年份,即社會觀念的新陳代謝來說,它比1840年具有更加明顯的標界意義?!睂ξ闹小皹私缫饬x”解釋正確的是A.群體意識的覺醒已經出現(xiàn)B.向西方學習邁出實質步伐C.封建傳統(tǒng)觀念遭到了摒棄D.清政府內憂得到極大緩解7.清末以來,中外學術界主流強調中文“圖書館”一詞的生成受日語影響。近年來,有學者認為:我國有長達兩千年的“書館”使用史,晚清漢語“書館”一詞借助《海國圖志》影響日本,日語將“l(fā)ibrary”最終譯為“圖書館”并傳回中國。由此可知,中文“圖書館”一詞的生成①表明《海國圖志》引領了日語的變革②推動我國傳統(tǒng)藏書機構功能轉化③體現(xiàn)內部傳承和外部因素的綜合作用④反映近代中日兩國文化交流互鑒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8.1926年底和1927年初,英、日、美等國先后發(fā)表對華政策的聲明,表示“尊重保全中國之主權及領土,對于中國之內亂,嚴守絕對不干涉主義”;對中國的國民革命運動“予以同情而加以諒解”;愿意通過談判使“關稅控制和治外法權盡早放棄”。通過不懈努力,1927年初中國收回了漢口、九江英租界。材料反映①帝國主義對中國革命保持觀望中立態(tài)度②英美重申門戶開放、自由平等原則③國民政府在國際上爭取主權和獨立地位?④中國收回了關稅自主權和治外法權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9.有歷史學者指出,1949年不是普通的一年,它完全不同于中國歷史上一般的王朝更替或改朝換代:這一次是天翻地覆,是政治與經濟制度、思想、文化、生活方式、價值觀念等的快速、徹底的改變。該段歷史的意義是①徹底推翻了北洋軍閥的反動統(tǒng)治②新中國成立改變中國社會發(fā)展方向③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了基本勝利④社會主義政治制度在中國基本確立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0.閱讀下表數(shù)據(jù),可以得出的結論有1978年占比(%)1990年占比(%)工業(yè)總產值零售商業(yè)銷售額工業(yè)總產值零售商業(yè)銷售額國有企業(yè)77.654.654.639.6集體企業(yè)22.443.335.631.7其他0.052.19.828.7①市場經濟活力逐步體現(xiàn)②國有企業(yè)所占比例逐漸減少③經濟體制改革目標實現(xiàn)④國家經濟總量穩(wěn)居世界前列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1.公元前4500年到公元前2900年,蘇美爾地區(qū)以城市為中心的聚落逐漸擴大,國家已經產生,進入了文明時代。能支撐此觀點的是①最高統(tǒng)治者擁有宗教和軍事權力②城市功能不斷的完善③莎草紙成為書寫材料和出口物資④出現(xiàn)古老的楔形文字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2.13世紀,蒙古西征之前,羅馬教皇統(tǒng)治歐洲的一切,社會思想完全被封建神學禁錮。蒙古鐵蹄踏碎了城市,摧毀了農田,動搖了歐洲教會和封建貴族的經濟基礎。同時,也帶來了先進技術,如火藥、造紙術、印刷術、羅盤等,為西方科學、技術創(chuàng)新提供了重要基礎。材料表明蒙古西征①導致西歐文藝復興的發(fā)生②打擊歐洲的基督教勢力③推動歐洲啟蒙運動的到來④促進歐洲近代科技發(fā)展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3.下列選項中,史實與結論相符的是史實結論A1689年,英國議會通過《權利法案》,擴大議會權力,限制王權英國的君主立憲制正式形成B1776年,大陸會議發(fā)表《獨立宣言》,闡述了人民主權思想維護了美利堅合眾國的統(tǒng)一C1789年制憲會議頒布《人權宣言》,明確提出了人權、自由、平等、法治、人民主權和保護私有財產等原則法國大革命思想傳播到歐洲各地D1871年,《德意志帝國憲法》頒布,規(guī)定聯(lián)邦議會與帝國議會的召集、開會、延會、閉會之權屬于皇帝德意志帝國的君主權力非常強大14.1887年,明治政府主要參照德國的官吏錄用制度,頒布了《文官考試試補及見習規(guī)則》,初步建立了日本的官吏考試任用制度。隨后,明治政府又頒布了《文官任用令》和《文官考試規(guī)則》,這兩個法令的制定,表明以考試任用高等文官的原則已經基本確立。據(jù)此可知日本的文官制度①促進國家治理水平提高②由政府自上而下逐步推動③確立日本的君主立憲制④為殖民侵略提供制度保障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5.下圖是人類從公元前1000年到公元2000年的人均收入示意圖,導致收入長期停滯到陡然提升的因素有①世界殖民體系最終形成②大量化石能源的開發(fā)和利用③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的爆發(fā)④資本主義世界市場逐步擴大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第二部分本部分共5題,共55分。請將所有答案寫在答題卡中。16.(12分)國家觀念材料一西周的宗法分封制度,造就了華夏系民族共同體與戎、夷、蠻、狄共同體犬牙交錯、夷夏混居的族群分布格局。春秋時期,周王室在“禮崩樂壞”的大趨勢下日益衰微,由此失去了制衡諸侯和四裔諸族的“天下共主”地位,四夷勢力逐漸向中原地區(qū)發(fā)展。到了戰(zhàn)國,諸侯爭霸、四夷交侵導致劇烈的社會動蕩,極大地推動和促進了各地族群的空前融合和相互認同。華夏、蠻、夷、戎、狄之間的文化差距和心理隔閡日益消彌,華夏與蠻夷戎狄一體同源的思想觀念應運而生。材料二遼、夏、金、元時期孕育并實現(xiàn)了“中華”從“小中國”變型為“大中國”的“一次漂亮的轉身”,“變身”初見端倪于契丹建立的遼王朝,女真人建立的金,在進入中原以后,依據(jù)“中原即中國”“懂禮即中國”的傳統(tǒng)“中國”觀,自我認同為“中國”。遼、西夏、金在自我認同為“中國”的同時,也認同宋人為“中國”,出現(xiàn)了遼、宋、西夏、金同為“中國”的思想認識。元朝基于“天下一統(tǒng)”理念,以“中國”正統(tǒng)自居,祭祀歷代帝王,認同遼金宋均為正統(tǒng)王朝。元朝深層次的“中國”認同體現(xiàn)為尊崇儒學、立廟祀孔、傳承中國道統(tǒng)和對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有效管理。元朝以前的中國歷史,包括漢、唐在內,本質上屬于“小中國”。到了元朝,加上此前遼金等北方民族政權的影響,中國才變成了“大中國”。(1)根據(jù)材料一,概括“一體同源”觀念形成的歷程。(4分)(2)根據(jù)材料二和所學,說明遼宋夏金元時期由“小中國”到“大中國”的變化。(8分)17.(9分)民主思想與實踐時期中國共產黨的民主思想1925年毛澤東提出各革命階級“聯(lián)合統(tǒng)治”的思想,國民革命的結果是要“實現(xiàn)無產階級、小資產階級及中產階級左翼的聯(lián)合統(tǒng)治,即革命民眾的統(tǒng)治”1928年中共“六大”對蘇維埃民主提出了一套比較完整的構想,蘇維埃民主的核心內容是工農民主專政1935年瓦窯堡會議指出:為了使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得到更加廣大的、強有力的基礎,把蘇維埃工農共和國改變?yōu)樘K維埃人民共和國1937年中共中央政治局指出:“在目前形勢之下,有提出建立民主共和國口號的必要……”;“要保障抗日戰(zhàn)爭與民主共和國之徹底勝利,爭取社會主義前途的實現(xiàn)”。民主共和國“包括無產階級、農民、城市小資產階級、資產階級……”1940年毛澤東在《新民主主義論》中指出:民主革命勝利后,要建立一個“新民主主義的社會”和“新民主主義共和國”作為過渡。就國體而言,它是“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民聯(lián)合專政的民主共和國”。就政體而言,它是民主集中制的1945年毛澤東在《論聯(lián)合政府》報告中指出:新中國實行“新民主主義的國家制度”,是“以全國絕大多數(shù)人民為基礎的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民主聯(lián)盟的國家制度”1949年毛澤東在《論人民民主專政》中指出:“人民是什么?在中國,在現(xiàn)階段,是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城市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這些階級在工人階級和共產黨的領導之下……向著帝國主義走狗即地主階級和官僚資產階級以及代表這些階級的國民黨反動派及其幫兇們實行專政?!鄙鲜霾牧铣尸F(xiàn)了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不同階段中國共產黨的民主思想。結合所學,任選兩個不同階段的時間節(jié)點,評析中國共產黨民主思想的演變。(9分)18(10分)勞模評選材料一1950年“全國工農兵勞動模范代表會議”是建國以來的首屆勞模大會,主要側重于表彰革命戰(zhàn)爭中已逝的英雄和烈士以及在新中國建設過程中積極生產的先進工作者。1956年后“技術革命”作為重點被提出,勞模評選開始從強調體力勞動轉為強調技術創(chuàng)新和管理創(chuàng)新。這一時期的勞模人物中工人階級占大多數(shù),農民所占比例相對較少。材料二1979年黨中央提出關于“模范”和“先進”的理論判斷,強調先進生產力的優(yōu)秀代表;1980年全國總工會發(fā)布了《勞動模范工作暫行條例(試行)》;1989年后,國務院規(guī)定每五年表彰一次,強調創(chuàng)造價值和實干精神,對參選人物的知識、技能和創(chuàng)新思想有了新的要求。勞模獎勵辦法重新恢復為精神獎勵和物質獎勵相結合。材料三20世紀90年代以來,涌現(xiàn)出大批為了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作出貢獻的勞模。全國勞模中既有體力勞動者又有腦力勞動者,也包括文化、體育界的突出貢獻者。2005年全國勞模評選,第一次將進城務工人員及民營企業(yè)家列入評選范圍,勞模評選鼓勵群眾積極參與和發(fā)揮他們的主體作用。根據(jù)材料和所學,解釋新中國成立以后的勞模評選制度。(10分)19.(12分)物種交流材料一玉米起源地與傳播路線圖(改圖例,加起源地,中美洲)材料二玉米傳播的概況時間史實公元前7000年前后古印第安人開始在墨西哥中部高原谷地馴化和種植玉米公元前4000年前后秘魯印第安人使用大型石結構倉庫貯藏玉米1492年哥倫布探險隊首次航達美洲后就“發(fā)現(xiàn)”了玉米。他在日記中首次提到它并稱之為“印第安谷物”16世紀初游弋在非洲西海岸的葡萄牙奴隸販子將玉米傳入西非剛果,當時稱作“葡萄牙黍”1532年意大利的植物標本室中已有了歐洲栽培玉米的標本16世紀中葉以后玉米傳入中國的途徑有三條。一是從西亞中亞沿陸上絲綢之路傳入我國西北(陜甘);二是由葡萄牙人把玉米帶往印度,然后經印支、緬甸等傳入我國西南(云南),后推廣及川黔;三是越印度洋、中國南海,由葡萄牙人和華商把玉米傳入我國東南沿海(閩浙粵)17世紀西班牙人將玉米引入大洋洲、馬里亞納群島18世紀玉米在歐洲成為僅次于麥類的第二大糧食作物,與馬鈴薯、甘薯一起支撐起歐洲人口的快速增長19世紀以后玉米改良經歷了從自然選擇到人工選育再到現(xiàn)代化育種的轉變,玉米種植面積持續(xù)增加,在全球范圍內呈現(xiàn)出了蓬勃發(fā)展的態(tài)勢,成為世界的主要糧食作物之一依據(jù)圖表材料,描述玉米在世界的傳播歷程。(4分)(2)依據(jù)材料和所學,對近代以來玉米的世界傳播進行解讀。(8分)20.(12分)壁畫與歷史材料一1810年,墨西哥開始獨立運動,之后經歷了與美國和法國的戰(zhàn)爭以及迪亞斯獨裁時期。1910年,墨西哥革命爆發(fā),結束獨裁統(tǒng)治,此后墨西哥陷入了長期內亂。根據(jù)1921年人口普查,墨西哥城有54.61%的印歐混血人種(原住民與歐洲人混血),22.79%的歐洲人,18.7%的印第安人后裔。1922年,墨西哥政府委托藝術家在重要公共建筑進行壁畫創(chuàng)作,開啟約30年的壁畫運動。迭戈·里維拉是其中的主要代表人物。材料二1929-1935年間,曾游學歐美的壁畫藝術家迭戈·里維拉在墨西哥國家宮(原殖民政府駐地)繪制了占地276平方米的巨幅壁畫《墨西哥民族史詩》,以充滿墨西哥特色的藝術風格,全景式展現(xiàn)了從西班牙征服到墨西哥革命期間的墨西哥歷史。北墻主題為“阿茲特克人的世界”,描繪了西班牙入侵前墨西哥谷地時期的阿茲特克社會。西墻描繪的主體是從西班牙政府到美國入侵的墨西哥歷史,壁畫有西班牙征服者和阿茲特克人戰(zhàn)斗的場景,法國統(tǒng)治時期、獨裁者波菲里奧·迪亞斯統(tǒng)治時期、墨西哥革命時期、胡亞雷斯改革時期、美國入侵時期的各種場景。作為馬克思主義者,里維拉在描繪墨西哥著名歷史人物的同時,也添加了許多人民群眾的形象。南墻主題為“墨西哥的今天與明天”,壁畫的構圖參考了古代中美洲藝術的風格。畫家分別繪制了農民、勞工、資本家和鎮(zhèn)壓工人的警察,以及最上方的革命導師馬克思。這一部分鮮明地反映了里維拉的政治觀點。材料三迭戈·里維拉認為:“工業(yè)現(xiàn)代性將建立在其所代表的真實價值觀和文化的基礎上。作為一個平等的政治秩序和社會公正的經濟體系,社會差異將不再重要,這將使混合型社會成為可能?!保?)依據(jù)材料,概括墨西哥壁畫運動反映出的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世界重大時代議題。(4分)(2)依據(jù)材料和所學,以《墨西哥民族史詩》為例,結合時代背景闡釋這一時期墨西哥壁畫創(chuàng)作的現(xiàn)實意義。(8分)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本題共15題,每題3分,共45分。請將正確答案的字母填入答案欄中。)題號12345678910答案BCCBABBCCA題號1112131415答案DDDAD二、非選擇題:(共55分)16.(12分)(1)過程:西周實行宗法分封制,夷夏混居,共同開發(fā)邊疆地區(qū),加強了地區(qū)間的交流;春秋時期,周王室衰微,蠻夷戎狄勢力日漸強大,進入中原地區(qū),與華夏族雜居,進一步促進民族交融;戰(zhàn)國時期,中原諸侯國與周邊各民族的沖突增多,民族交融空前加強,客觀上促進了一體同源觀念的形成。(任意兩點4分)(2)示例:說明:遼宋夏金元時期,中國經歷了由“小中國”到“大中國”的深刻變化。政治方面:遼、西夏、金等少數(shù)民族政權相繼興起,與宋朝形成對峙局面,出現(xiàn)了多個政權并存的“小中國”狀態(tài)。隨著蒙古族的崛起和元朝的建立,通過不斷的征服和統(tǒng)一戰(zhàn)爭,元朝的疆域迅速擴大,推行行省制度,實現(xiàn)了邊疆與內地的統(tǒng)一管理,從而鞏固了“大中國”的疆域統(tǒng)一。(2分)經濟方面?:各民族之間的經濟交流日益頻繁。通過貿易、互市等方式,實現(xiàn)了互通有無,促進了經濟的繁榮和發(fā)展,為后來“大中國”的形成提供了物質基礎。(2分)民族交融方面?:各民族之間的交往交流交融日益加深。例如,契丹、女真、蒙古等少數(shù)民族與漢族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進行了廣泛的交流和互動。元朝時期,蒙古族統(tǒng)治者推行中原傳統(tǒng)政治制度,進一步強化了“大中國”的文化認同。(2分)綜上所述,遼宋夏金元時期由“小中國”到“大中國”的變化是多方面因素共同推動的結果,為中國歷史的演進和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發(fā)展做出了貢獻。(2分)水平三(8-6分)從政治、經濟、民族交融、思想文化等角度運用史實說明變化;有總結提升,史實準確,邏輯清晰。水平二(5-3分)角度不全面;史實基本準確,邏輯比較清晰。水平一(0-2分)沒有角度,有部分史實,邏輯比較混亂。17.(9分)示例:選擇1928年和1937年這兩個時間節(jié)點。土地革命時期:1927年國民革命失敗后,南京國民政府實行專制獨裁統(tǒng)治。中國共產黨確立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總方針,1928年在中共六大上提出了蘇維埃民主的新方案,內容是實行工農民主專政,1931年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憲法大綱》中實踐了這一思想,鞏固了蘇維埃政權,壯大了革命根據(jù)地的力量。(3分)抗戰(zhàn)時期:隨著日本侵華的加劇,民族矛盾逐漸上升為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中國共產黨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方針。1937年,為適應團結抗戰(zhàn)的需要,中國共產黨提出了“民主共和國”的思想,與蘇維埃政權相比,民主共和國包括無產階級、農民、城市小資產階級、資產階級,民主范圍擴大?!懊裰鞴埠蛧彼枷胪苿恿丝谷彰褡褰y(tǒng)一戰(zhàn)線的建立,為抗日戰(zhàn)爭勝利奠定重要基礎。(4分)總之,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民主思想的演變反映了黨對人民民主事業(yè)的不斷探索和追求。中國共產黨根據(jù)形勢發(fā)展以及斗爭的需要,將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實際相結合,適時調整民主思想,體現(xiàn)其與時俱進、自我革新的精神。(2分)水平三9-7分能選取兩個不同階段的時間節(jié)點,能夠準確提取中國共產黨民主思想的演變,結合時代背景分析其演變的原因,合理推斷其影響,并進行總結提升。史實準確、邏輯清晰。水平二6-4分選取兩個階段內的兩個時間節(jié)點,能夠較為準確提取中國共產黨民主思想的演變,對于時代背景及影響的分析不夠全面,沒有總結提升。史實基本準確、邏輯基本清晰。水平一0-3分僅選取同一個階段內的一個時間節(jié)點,能夠結合史實分析時代背景和影響。18.(10分)示例:第一階段1950年,新民主主義革命基本勝利,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進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這一時期主要表彰革命烈士,弘揚革命先烈的犧牲精神;突出工人階級,強調改革創(chuàng)新,調動工人階級的積極性,推動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的發(fā)展。(3分)第二階段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新時期,社會主義法制建設逐步恢復和發(fā)展。這一時期強調評選先進生產力代表,制定法律法規(guī),表彰創(chuàng)新,把精神獎勵和物質獎勵相結合。勞模評選適應了生產力的發(fā)展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需求,激發(fā)了廣大人民群眾建設偉大祖國的熱情。(3分)第三階段1992年中共十四大召開,確立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這一時期主要表彰各行各業(yè)的突出貢獻者,評選范圍不斷擴大。勞模評選促進了社會主義民主的發(fā)展,為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3分)總之,勞模評選制度不僅是對優(yōu)秀勞動者的褒獎,更是對勞動精神的禮贊和勞動創(chuàng)造的謳歌,激勵著廣大勞動者投身于國家建設,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1分)?水平四(10-8分)三個階段,結合時代背景、內容、意義進行解釋,有總結提升;史實準確,邏輯清晰。水平三(7-5分)至少兩個階段,結合時代背景、內容、意義進行解釋;史實基本準確,邏輯比較清晰。水平二(4-2分)一個階段,結合時代背景、內容、意義進行解釋;史實基本準確,邏輯比較清晰。水平一(0-1分)史實混亂,無邏輯。19.(12分)(1)歷程:起源與早期傳播?:玉米原產于中美洲,約7000年前被古印第安人馴化。公元前4000年前后美洲開始大量種植玉米。?歐洲傳播?:1492年,哥倫布發(fā)現(xiàn)美洲并將玉米帶回歐洲,逐漸認識到其食用價值,傳播至葡萄牙、意大利等地。?非洲與亞洲傳播?:16世紀初,葡萄牙奴隸販子將玉米傳至西非;16世紀中葉,經絲綢之路傳入亞洲,經三條路線傳入到中國。?全球傳播?:17世紀以后,西班牙人將玉米引入大洋洲、馬里亞納群島。至此,玉米完成其全球傳播歷程,并逐漸成為世界的主要糧食作物之一。(4分)(2)解讀?:15到17世紀,隨著新航路的開辟,歐洲列強的殖民擴張,玉米作為一種高產作物,被廣泛引入到新大陸以外的地區(qū)。例如,通過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活動,玉米從美洲傳播到了歐洲、非洲以及亞洲的印度、中國等地區(qū)。玉米的傳播豐富了傳入地的食物種類,改變了飲食習慣,也促進了農業(yè)生產的多樣化和人口的增加。(3分)18世紀以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度某公司電子商務事業(yè)部跨境電商營銷推廣合作協(xié)議2篇
- 2025版融創(chuàng)集團房地產合同檔案安全保護與保密要求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外匯期貨居間經紀業(yè)務合同修訂版4篇
- 2025版全新煤炭居間合作協(xié)議范本下載6篇
- 個性化勞動協(xié)議模板2024年版參考版B版
- 個性化咨詢顧問服務協(xié)議精簡版版
- 2025年配電工程進度款支付合同
- 2025年度新材料研發(fā)與產業(yè)化合作協(xié)議
- 二零二五年度內退員工離職補償及經濟補償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品牌策劃與品牌維權服務合同2篇
- 2024年上海市第二十七屆初中物理競賽初賽試題及答案
- 信息技術部年終述職報告總結
- 高考滿分作文常見結構完全解讀
- 理光投影機pj k360功能介紹
- 六年級數(shù)學上冊100道口算題(全冊完整版)
- 八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十九章 一次函數(shù)》單元檢測卷帶答案-人教版
- 帕薩特B5維修手冊及帕薩特B5全車電路圖
- 系統(tǒng)解剖學考試重點筆記
- 小學五年級解方程應用題6
- 年月江西省南昌市某綜合樓工程造價指標及
- 作物栽培學課件棉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