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13:七上文言文閱讀
(2022北京中考真題)閱讀下面兩則《論語》,完成下面小題。
子日:”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雍也》)
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述而》)
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與“不義而富且貴”中“貴”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達官顯貴B.洛陽紙重C.物以稀為貴D.春雨貴如油
2.對?'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一句的理解,下列選項中正確的一項是()
A.蔬菜米飯冷水,彎臂枕書苦讀,讀書的快樂是人生至樂。
B.吃粗糧喝冷水,彎著胳膊當枕頭,這樣的生活也有樂趣。
C.健康的飲食習慣、勞逸結合的生活狀態(tài),是快樂的源泉。
D.艱苦的物質生活,使人獲得心理的滿足,從而得到樂趣。
3.根據兩則《論語》及下面兩則材料,在后面語段中的橫線上填寫恰當的內容。
材料一
顏子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而不改其樂。夫富貴,人所爰也,顏子不愛不求,而樂
乎貧者,獨何心哉?天地間有至貴至愛可求而異乎彼者,見其大而忘其小焉爾。見其大則心泰,心泰則無
不足,無不足則富貴貧賤處之一也。
(取材于周敦頤《通書?顏子第二十三》)
材料二
初,公未顯時,已欲任天下之重。嘗日:“士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狈驊n人之憂,而欲
免其憂,使人皆樂,然后與之同其樂。
(取材于王直《重修范文正公忠烈廟記》)
顏回簞食瓢飲,孔子稱贊他,?賢哉”,師生二人志同道合。周敦頤認為顏回“不改其樂”的原因是'‘①_二范
仲淹汲取孔顏之樂的思想,主張"②_二他們倡導的人生追求已成為中華人文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
(2022山西中考真題)在班級舉辦的“善學精思”交流會上,啟慧小組以下面的閱讀材料為例,帶領大家學
習古詩文。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子日:“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子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p>
子日:“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p>
子夏日:“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p>
選自《論語》
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
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秲睹啡?'學學半",其此之謂乎!
選自《禮記?學記》
4.辨其音?走進文本: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中好”的讀音和詞義相同的一項是()
A.好語似珠B.好學不倦
5.明其義理解內容:請完成下面語句的翻譯。
(1:'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翻譯: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
(2)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翻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悟其理.豐富思想:《禮記》中說:''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請摘抄下面詩中告訴了我們“至道”
2
的詩句,并將這句詩蘊含的哲理批注在相應位置。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劉禹錫
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詩句:_______________;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xiāng)翻似爛柯人。
批注:_______________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伴杯酒長精神。
7.取其精?學以致用:《論語》中有不少格言警句,如果要選擇其中一句作座右銘,你會選擇哪句?為什么?
溫馨提示:①座右銘泛指激勵、警醒自己的格言;②可以選自以上材料,也可以是《論語》中的其他語句。
(2022黑龍江龍東中考真題)閱讀下面的文本,完成問題。
【甲】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
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
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選自《誡子書》)
【乙】
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要內外整潔。既昏便息,關鎖門戶,必親自檢點。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
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宜未雨而綢繆,毋臨渴而掘井。自奉必須儉約,宴客切勿流連。器具質而潔,
瓦缶勝金玉;飲食約而精,園蔬愈珍蚩。勿營華屋,勿謀良田。
施惠無念,受恩莫忘。凡事當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人有喜慶,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禍患,不可生
喜幸d善欲人見,不是真善:惡恐人知,便是大惡。
(節(jié)選自《朱子家訓》)
8.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
(1:,非學無以廣才_______________(2)宜未雨而綢繆
9.翻譯下列句子。
(1;年與時馳,意與日去。
(2;施惠無念,受恩莫忘。
10.甲乙兩文中都談到的美德是什么?在生活中你是如何做的?
(2022廣西玉林中考真題)閱讀下面兩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
狼
蒲松齡
一屠晚歸,擔中肉盡,止有剩骨。途中兩狼,綴行甚遠。
屠懼,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復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盡矣,而兩狼之并驅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敵。顧野有麥場,場主積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馳擔持刀。狼不敢
前,眈眈相向。
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數刀斃之。方欲
行,轉視積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斷其股,亦斃之。乃
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
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
【乙】
曹劌論戰(zhàn)
《左傳》
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zhàn),曹劌請見。其鄉(xiāng)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
4
能遠謀?!蹦巳胍?。問:“何以戰(zhàn)?”公日:“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日:“小惠未遍,民弗從也?!?/p>
公日:「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日:“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日:“小大之獄,雖不能。察,
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zhàn)。戰(zhàn)則請從?!?/p>
公與之乘,戰(zhàn)于長勺,公將鼓之。劌日:“未可?!饼R人三鼓,劌日:''可矣。"齊師敗績。公將馳之。劌
日「未可?!毕乱暺滢H,登軾而望之,日:“可矣?!彼熘瘕R師。
既克,公問其故。對日:“夫戰(zhàn),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
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II.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復投Z:指示代詞,此指代狼
B.一狼洞其中:挖洞。
C.又何間焉:參與
D.登軾而望之:古代車廂前用作扶手的橫木
12.對下列句子的翻譯,不正確的一項是()
A.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這時才明白面前那狼假裝睡覺,原來是為了迷惑對手。
B.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禽獸的狡詐手段能有多少呢?只是增加笑料罷了。
C.可以一戰(zhàn)——可以憑借這個條件打T乂。
D.既克,公問其故——打敗齊軍之后,魯莊公向曹劌詢問齊軍失敗的原因。
13.下列對選文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兩文均緊扣題目行文:甲文重在寫狼”,先后寫狼的膽怯、狡黠、貪婪和無能可笑;乙文重在寫曹劌之
''論”,戰(zhàn)前之論、戰(zhàn)時之論和戰(zhàn)后之論。
B.兩文都涉及危急關頭的抉擇:甲文屠戶在個人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丟掉幻想,勇敢地選擇了戰(zhàn)斗;乙
文曹劌在國家遭到強敵入侵的危急關頭,帶著強烈的責任感,主動參與保家衛(wèi)國的謀劃與戰(zhàn)斗。
C.兩文都表達對敵斗爭的取勝之策:甲文告訴人們,狼來了,怎么辦?要敢于斗爭和善于斗爭才能取得勝
利;乙文表明戰(zhàn)爭取勝之道的前提是取信于民,還要善于把握有利的戰(zhàn)機。
D.兩文刻畫人物形象的方法有所不同:甲文主要通過動作、神態(tài)描寫來刻畫屠戶和狼的形象;乙文則主要
通過語言描寫來刻畫曹劌的形象。
,空色
閱讀文言文,回答問題。
I甲I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蛦栐剑?/p>
“尊君在不?”答日:“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
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選自《世說新語》)
I乙]原谷「有祖,年老,谷父母厭憎,欲捐②之。谷年十有五,諫父日:“祖育兒生女,勤儉終身,豈有
老而捐之者乎2是負義也J父不從,作輿③,捐祖于野。谷隨,收輿歸。父曰…汝何以收此兇④具2"谷日:
“他日父母老,無需更作此具,是以收之?!备笐M,悔之,乃載祖歸養(yǎng)。
(選自《太例覽》)
[注]①原谷:人名。②捐:拋棄。③輿:手推的小車。④兇:不吉利。
14.解釋下列加點的詞。
①門外戲
②元方入門不妙
③贅日
④是負義也
15.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捐祖于野皆以美于徐公
B.下車引之欲捐之
C.乃載祖歸養(yǎng)去后乃至
D.尊君在不父不從,作輿
6
16.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①友人慚,下車引之。
②汝何以收此兇具?
17.甲、乙兩文在寫作手法上有什么共同之處?請你舉出一種并加以說明。
18.甲文中的元方和乙文中的原谷身上分別表現出了中華民族怎樣的傳統(tǒng)美德?除此之外,你的身上還具
有哪些讓別人感動的中華傳統(tǒng)美德呢?請簡述一例。
閱讀下面的古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蛦栐剑??尊
君在不?”答日:“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痹皆唬骸熬c家君期
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劉義慶《世說新語陳太丘與友期》)
⑶
郭僚始至行部CD,到西河美稷②,有童兒數百,各騎竹馬,道次迎拜。飯問:“兒曹何自遠來?”對曰:
“聞使君到,喜,故來奉迎?!憋堔o謝之。及事訖③,諸兒復送至郭外,問“使君何日當還二飯請別駕從事④,
計日告之。彳亍部既還,先期一日,15為違信于諸兒,遂止于野亨⑤,須⑥期乃入。只為人若此。
【注釋】①郭飯(jf)始至行部:郭儀剛擔任并州牧,首次出巡。行部,出巡。②西河美稷:地名。③訖:
完畢。④別駕從事:部下官吏。⑤野亭:郊野外的亭子。⑥須:等待。
19.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語
(1)太丘舍去去:--------------------
(2?相變而去委:
(3)先期一日期:
(4)其為人若此若:
20.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相委而去學而不思則罔
B.下車引之計日告之
C.遂止于野亭一屠晚歸,擔中肉盡,止有剩骨
D.其為人若此其一犬坐于前
21.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1;客問元方:“尊君在不?''答日:"待君久不至,已去?!?/p>
(2;飯辭謝之。及事訖,諸兒復送至郭外。
22.甲、乙兩文告訴了我們一個同樣的道理,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從甲、乙兩文的故事中,你還得到了
哪些新的啟示?(就一個或兩個故事來談均可,至少兩條)
閱讀下面的古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
詠雪
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日:“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日:“撒鹽
空中差可擬?!毙峙唬骸拔慈袅跻蝻L起?!惫笮?。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
(《世說新語言語》)
【乙】
何晏畫圈
何晏七歲,明慧若神,魏武奇愛之以晏在宮內因欲以為子。晏乃畫地令方,自處其中。人問其故,答
曰:“可氏之廬也。',魏武知之,即遣還外。
(選自《世說新語夙惠》)
【注】①何晏:人名。何晏的父親死得早,曹操任司空時,娶了何晏的母親。②魏武:曹操。
23.析詞義:給加點字選擇正確義項或釋義。
8
類別句子義項,’釋義
(1)明慧惹神A.好像B.比得上
(2)未惹柳絮因風起C.你D.如果
異
(3)即公大兄無奕女A.即使B.到
(4)即遣還外C.于是D.就是
A.魏武奇愛之以晏在宮內因欲以為子
⑸欲:
B.我就仁,斯仁至矣。(《論語?仁》)
向
A.魏武坦之,即遣還外。
(6)知:
B.坦之者不如好之者。(《論語十二章》)
24.析句意:用自己的話來解釋下面的句子。
(1)兄女日:“未若柳絮因風起。”
(2)晏乃畫地令方,自處其中。
25.析句讀:用“尸給下面句子斷句(限斷2處1
魏武奇愛之以晏在宮內因欲以為子
26.析人物:甲、乙兩文都寫到兒童,《詠雪》一文歸入《言語》篇,《何晏畫圈》一文歸入《夙惠》篇,
請分析其中兄女(謝道福)和何晏在形象上的異同點。
27.析意圖:有人認為《何晏畫圈》也可以被納入《言語》篇。結合提示,探究編者把《何晏畫圈》一文
納入《夙惠》篇的原因。
篇類提示
言語會說話,善于言語應對
方正人行動、品行正直,合乎道義
夙惠早慧,從小聰明過人
雅量
閱讀以下材料,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子日:“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曾子日:“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選自《論語?學而》)
曾子日:“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p>
(選自《論語?顏淵》)
【材料二】
馬異
異,睦州人也。興元元年禮部侍郎鮑防下進土第二人。少與皇甫混同硯席,,賦性高疏,詞調怪澀,雖
風骨棱棱”,不免枯瘠。盧仝③聞之,頗合己志,愿與結交,遂立同異之論,以詩贈答,有云:“昨日仝不
同異自異是謂大同而小異⑤。今日仝自同異不異是謂全不往而異不至⑥?!八挂喙种跻?。
(選自《唐才不專》)
【注釋】①同硯席:指同學。②棱棱:成嚴壯偉。③仝:⑹唱,名字。④同異:各取盧仝、馬異之名「仝”
與伺”音一樣。⑤大同而小異:“大同.'指我們都跟別人不同這一點上我|門相同「小異,指我們之間的差別很
小。⑥仝不往而異不至:盧仝沒有親自去往馬異那里,而馬異也沒有來到盧仝這里。指我們本來志趣相同,
不會因為交友而損失原來的自己。
28.?,不亦說乎‘'中的?'說‘和''不亦樂乎.'中的“樂'’都有快樂、愉快的意思,小文同學認為既然意思一樣,那么
1()
兩個字的位置應該可以互換,你怎么看?請結合以下補充材料,作出你的回答。
【補充材料】
①.說:同"悅二形聲字,“T”表義,指內心,“兌”表示讀音。
②.樂:甲骨文字體是象形兼會意字,下面是弦樂器本身的木結構,上面是以絲做成的弦。本
義是一種弦樂器,因為音樂使人高興,所以引申為歡樂的“樂”(le\
29.用現代漢語寫出下列句中加點字的意思。
①少與皇甫溟同硯席
②盧仝聞之____________
③遂立同異之論
④斯亦怪之甚也___________
30.【材料二】中劃線句將名字嵌入詩句,巧妙地表達心意。請你用斷句,使句意更加明晰。
(1)昨日仝不同異自異是請大同而小異
(2)今日仝自同異不異是謂全不往而異不至
31.以上兩則材料在,'交友”方面可以給你哪些啟發(fā)?清結合具體內容闡述。
閱讀下面甲乙兩篇課內文言文,回答問題。
【甲】
子日:“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
不逾矩。”
子日「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子日:'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責,于我如浮云”
子在川上日:“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p>
子日:“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p>
子夏日:',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p>
《〈論語〉十二章》
【乙】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淡治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
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冶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
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誡子書》
32.解釋下列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
(1)博學而等志篤:
(2)年與時馳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逾矩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靜以修身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翻譯下列句子。
(1)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
(2)非學無以廣/,非志無以成學。
34.【乙】一文中,作者概括了做人治學的經驗,著重圍繞一個''"字加以論述,同時把失敗也歸
結為一個“”字,對比鮮明。
35.這兩篇文章都講到了一個共同的話題,即“志】結合《〈論語〉十二章》和《誡子書》兩篇課文,談談
你熟口何聊,志與學’的關系的。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
12
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換則不能冶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期古
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選自諸葛亮《誡子書》
【乙】吾欲汝曹L聞人過失,如聞父母之名,耳可得聞,口不可得言也。好議論人長短,妄是非正法,此吾
所大惡也,寧死不愿聞子孫有此行也。汝曹知吾惡之甚矣,所以復言者,施衿結緞②,申父母之戒,欲使汝
曹不忘之耳。
龍伯高;敦厚周慎,口無擇言,謙約節(jié)儉,廉公有威,吾愛之重之,感女曹效之。杜季良④豪俠好義,憂人
之憂,樂人之樂,清濁無所失⑤,父喪致客,數郡畢至,吾愛之重之,不愿汝曹效也。效伯高不得,猶為謹
敕⑥之土,所謂刻鵠不成尚類鷲者也⑦;效季良不得,陷為天下輕薄子,所謂畫虎不成反類狗者也。訖今季
良尚未可知,郡將下車“輒切齒,州郡以為言,吾常為寒心,是以不愿子孫效也。
(選自馬援《誡兄子嚴敦書》有刪節(jié))
【注釋】①汝曹:你等。②施衿結韁:父母送女兒出嫁,給她結好帶子。戴好佩巾。③龍伯高:名述,字
伯高。④杜季良:名保,字季良。⑨清濁無所失:指交友不分善惡。⑥謹救:謹慎端整。⑦本句比喻相差
不遠:鵠:天鵝:鷲:鴨子。⑻那將下車:指郡守初到任。
36.解釋文中加點詞語。
①意與日去()②樂人之樂()③數郡畢至()
37.把文中劃線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①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
②吾常為寒心,是以不愿子孫效也。
38.這兩篇誡勉子侄的書信有不少說理技巧,請說說你從學到了哪些。
閱讀下面的古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
誡子書
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
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
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乙】
示弟立志說(節(jié)選)
王陽明
夫立志亦不易矣??鬃?,圣人也,猶日:“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立者,志立也。雖至于'不
逾矩,亦志之不逾矩也。志豈可易而視哉!夫志,氣之帥也,人之命也,木之根也,水之源也。源不浚①
則流息,根不植則木枯,命不續(xù)則人死,志不立則氣昏②.是以君子之學,無時無處而不以立志為事.正目
而視之,無他見也;傾耳而聽之,無他聞也。如貓捕鼠,如雞覆卵,精神心思凝聚融結,而不復知有其他,
然后此志常立,神端明,義理昭著。一有私欲即便知覺自然容住不得矣。
【注釋】①浚(jUn):疏通。②昏:昏瞧,糊涂。
【通讀文本識句讀】
39.用“廣給【乙】文畫線的句子斷句.(限斷兩處)
一有私欲即便知覺自然容住不得矣。
【復習鞏固知詞義】
40.下面是文言詞義復習卡。請你結合所學,填寫加點詞的意思。
41.用現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
14
(2?源不浚則流息,根不植則木枯。
【聯(lián)讀分析明主旨】
42.根據你的理解,完成下面對話。
古人往往在家信中寄語子女弟侄,予以教誨與勸勉?!炯住恳摇績煞饧倚哦紝ν磔吿岢隽恕傲⒅尽狈矫娴囊蟆?/p>
諸葛亮說(1廣",告誡兒子立志是學習的重要條件。王陽明也告誡弟弟君子應(2廣”是的,
兩文都提到了“志”的重要性,同時兩文也都強調了立志需靜“諸葛亮說俳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王陽明也結合生活情境這句話做了更生動具體的闡述:(3)
閱讀下面兩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
一屠晚歸,擔中肉盡,止有剩骨。途中兩狼,綴行甚遠。
屠懼,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復投之,后良止而前狼又至。骨已盡矣,而兩狼之并驅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敵。顧野有麥場,場主積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擔持刀。狼不敢
前,眈眈相向。
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數刀斃之。方欲
行,轉視積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將一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斷其股,亦斃之。乃
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
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
【乙】
某氏園中,有古木,鵲巢其上,孵雛將出。-H,鵲相翔其上,悲鳴不已。頃之,有群鵲鳴漸近,集
古木上,忽有二鵲對鳴,若相語狀,俄而揚去。未幾,一鸛①橫空②而來,“咯咯”作聲,二鵲亦尾其后。群
鵲見而噪,若有所訴。鸛又,略嗒作聲,似允所請。鸛于古木上盤旋三匝,遂俯沖鵲巢,銜一赤蛇吞之。群
鵲喧舞,若慶且謝也。手二鵲招鸛援反也。
【注釋】①鸛(guan):一種兇猛的鳥。②橫空:橫越天空。
43.用“尸給下列句子劃分朗讀節(jié)奏(只劃一處1
其一犬坐于前
44.解釋文中加點詞的含義。
股()蓋()
45.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
(2)忽有二鵲對鳴,若相語狀,俄而揚去。
46.甲文中的狼類似于生活中貪婪狡詐之人,那乙文中的鵲又類似于哪種人呢?請結合文章內容說明理由。
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下面小題。
【甲】
狼
蒲松齡
一屠晚歸,擔中肉盡,止有剩骨。途中兩狼,綴行甚遠。
屠懼,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復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盡矣,而兩狼之并驅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敵。顧野有麥場,場主積薪共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擔持刀。狼不敢
前,眈眈相向。
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暝,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數刀斃之。方欲
行,轉視積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斷其股,亦斃之。乃
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
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
16
【乙】
穿井得一人
宋之丁氏,家無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日:“吾穿井得一人。”有聞而傳之者:“丁
氏穿井得一人?!眹说乐勚谒尉?,宋君令人同之于丁氏,丁氏對日:“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
也?!鼻舐勚舸耍蝗魺o聞也。
47.在朗讀時,小明是這樣劃分朗讀節(jié)奏的,其中不正確的一項是()
A.后狼止/而前狼又至B.禽獸之變詐,幾何哉
C.家無井/而出溉汲D.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48.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
(1)眈眈相向。眈眈:
(2)家無井而出湖源。溉汲:o
49.翻譯下列句子。
(1:'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
(2;求聞之若此,不若無聞也
50.《狼》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51.從《穿井得一人》中,你獲得了怎樣的啟示?
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問題。
【甲】誡子書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
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別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
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乙】穿井得一人
宋之丁氏,家無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日:“吾穿井得一人。”有聞而傳之者:“丁
氏穿井得一人。”國人道之,聞之于宋君。宋君今人問之于丁氏,丁氏對日:“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
也。'求聞之若此,不若無聞也。
52.解釋下面加點的詞語
(1)靜以修身(2)非學無以廣才(3)聞之于宋君(4)求聞之若此
53.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1)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2:.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54.下面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A.《誡子書》可以看作是諸葛亮對其一生的總結,他也是一位品格高潔才學淵博的父親,對兒子的殷殷教
誨與無限期望盡在言中,成為后世歷代學子修身立志的名篇。
B.文章只概括了治學的經驗,著重圍繞一個“靜”字加以論述,同時把失敗歸結為一個“躁”字,對比鮮明。
C.文章通過智慧理性、簡練謹嚴的文字,將普天下為人父者的愛子之「青表達得如此深切。后人留存有多篇
《誡子書》。
D.《誡子書》是修身立志的名篇,其文短意長,言簡意賅,主旨是勉勵兒子勤學立志,修身養(yǎng)性要從淡泊
寧靜中下功夫,最忌怠情險躁。
55.?,求聞之若此,不若無聞也、’的評價是針對【乙】文中什么人的做法而言的?
參考答案
1.A
2.B
3.見其大而忘其小焉爾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解析】
1不義而富且貴.‘中''貴”的意思:地位優(yōu)越。A.達官顯貴:就是職位高而聲勢顯赫的官吏。
“貴”的意思:地位優(yōu)越;B.洛陽紙貴:比喻作品有價值,廣為流傳。貴:價格高;C物以稀
為貴:東西由于稀少而顯得珍貴。貴:珍貴;D.春雨貴如油:比喻非常珍貴。北方因春季降
雨量少,而此時為小麥拔節(jié)孕穗時期,故春雨如油一般珍貴。貴:珍貴;故選Ao
2.本題考直對句子的理解?!埵枋?,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的意思是:我整
天吃擔糧,喝冷水,彎著胳膊做枕頭,也自得其樂。根據選項分析,B項理解正確。故選B。
3.本題考查對材料的理解。第一至:根據材料一.?天地間有至貴至愛可求而異乎彼者,見其
大而忘其小焉爾”的意思“天地間值得追求的最為珍貴最值得愛的,是和富貴不一樣的大道,
見到大道就忘記了小的富貴''分析,原因是“見到大道就忘記了小的富貴,即:見其大而忘
其小焉爾。第二空:根據材料二“嘗日:,土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和《岳
陽樓記》中,,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日,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
樂,乎!”可知范仲淹的主張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參考譯文】:
孔子說:“顏回的品質是多么高尚??!一竹籃飯,一瓢水,住在簡陋的小巷子里,別人都忍
受不了這種窮困清苦,顏回卻沒有改變他好學的樂趣。顏回的品質是多么高尚??!”
孔子說:“我整天吃粗糧,喝冷水,彎著胳膊做枕頭,也自得其樂。用不正當的手段得來的
富貴,我把它看作天上的浮云?!?/p>
材料一:顏回吃的是用筐裝的皈喝的是用瓢裝的水,住在簡陋的小房中,別人忍受不了這樣
的貧苦顏回卻不改變他向道的樂趣。富貴是人們所喜愛的,顏回不喜愛不追求,安貧樂道,
他心里在想什么呢?天地間值得追求的最為珍貴最值得愛的,是和富貴不一樣的大道,見到
大道就忘記了小的富貴。見到大道心就平靜,心靜了就沒有什么不滿足的,沒什么不滿足的
那就能以平常心來對待富貴和貧賤。
材料二:當初,范文正公未嶄露頭角時,已經想要承擔天下重任。他曾說:“大丈夫應當在
天下人憂愁之前先憂愁,在天下人快樂以后才快樂。''那憂人之憂,而要避免他人的憂慮,
使人人都快樂,然目□他們一同快樂。
4.B
5.不也很快樂嗎?所以學習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不懂
的地方。
6.詩句: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批注:這句詩蘊含的哲理是天地萬物新陳代謝,生生不息,要用樂觀的精神看待社會人生。
7.示例一:座右銘: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理由:我以此句為座右銘是為了警醒自己學習時要邊讀書邊思考。只是讀書卻不認真思考,
就會迷惑,只空想卻不讀王,就會疑惑,只有將.?學“和??思??結合起來,/能學得扎實深刻。
示例二:座右銘:三軍可奪財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理由:這句話的意思是一國軍隊可以改變其主帥,一個人的志向卻是不能改變的。我以此句
為座右銘是為了激勵自己在生活中無論遇到什么樣的考驗,都要堅守氣節(jié),不能改變自己的
志向。
【解析】
4.考查字音字義。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意為:知道學習的人不如愛好學習的人?!昂谩弊x作暄。,意為:愛好。
A.意為:指詩文中警句妙語很多?!昂谩弊x作暄。,意為:美好;
B.意為:愛好學習,不知疲倦?!昂谩弊x作h沁,意為:愛好;
故選風
5.本題考查文言翻譯。要求:完整,流暢,準確。
注意:(1)亦,也;樂,快樂;乎,嗎;⑵是故,因此;困,困惑。
6.考查詩句賞析。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中蘊含了哲理的詩句是“沉舟側岸干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劉禹錫以沉舟、病樹比喻自己,固然感到惆悵,卻又相當達觀。沉舟側畔,有千帆競發(fā);病
樹前頭,正萬木皆春。他勸慰三居易不必為自己的寂寞、蹉跑而憂傷,對世事的變遷和仕宦
的升沉,表現出豁達的襟懷。因為這兩句詩形象生動,至今仍常常被人引用,并賦予它以新
的意義,說明新事物必將取代日事物,天地之間萬物新陳代謝乃是常理面對生活中的困境,
應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
7.考查閱讀啟示,開放類試題,言之成理即可。
如把“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弊鳛樽毅?。這句話的意思是多個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
我的老師。這句話體現出一種謙虛的學習態(tài)度。它會激勵著我隨時保持謙虛謹慎,戒驕戒躁,
向身邊的人學習,取長補短,得到進步與提升。
【參考譯文】:
孔子說:,'學了(知識)然后按一定的時間復習它,不也是很愉快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
方來,不也是很快樂嗎?人家不了解我,我卻不惱怒,不也是道德上有修養(yǎng)的人嗎?-
孔子說:,.只是學習卻不思考就會感到迷茫而無所適從,只是空想不學習就會心中充滿疑惑
而無定見?!?/p>
孔子說:“知道學習的人比不上愛好學習的人;愛好學習的人比不上以學習為樂趣的人。”
孔子說:'‘多個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師。我選擇他好的方面向他學習,看到
他不善的方面就對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點?!?/p>
子夏說:,?博覽群書廣泛學習而且能堅守自己的志向,懇切地提問,多考慮當前的事,仁
德就在其中了?!?/p>
雖然有美味的內食,但不去品嘗,就不知道味道的甘美。雖然有最好的道理,但不去學習,
就不知道它的好處。所以學習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
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省;知道了自己不懂的地方,然后才能勉勵自己。所以
說教和學是相互促進的。《尚書?說命》說:“教人是學習的一半。”這話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8.增長應當
9.(1)年紀隨同時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隨同歲月而消失(喪失1
(2)幫助別人不要記在心里,受他人的恩惠不能忘記。
10.節(jié)儉第二問示例:生活中我會節(jié)約用水,少用一次性物品,吃飯時會做到光盤。
【解析】
8.本題考查文言詞語解釋,注意結合語境。
(1)句意:如果不學習就無法增長自己的才干。廣,增長。
(2)句意:應當在沒下雨的時候,先把房子修補完善。宜,應當。
9.本題考查句子翻譯。翻譯時要抓住句子中的關鍵詞匯。本題重點詞:
(1)年:年紀。馳:逝去。意:意志。去:消失。(2)惠:恩惠。念:記在心里。
10.本題考查內容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零二五年度農場租賃合同農業(yè)人才引進與培養(yǎng)協(xié)議4篇
- 2025年度智能電梯安裝與維保一體化服務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國際物流代理報關委托合同樣本(含清關手續(xù))4篇
- 二零二五年度電商平臺增值服務代理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木門行業(yè)綠色生產標準合同3篇
- 2025年度美甲店突發(fā)事件應急預案與風險管理合同3篇
- 2025年度墓地轉賣及墓園物業(yè)管理合同4篇
- 2025年度網絡安全解決方案居間合同范本4篇
- 2025年度智能停車場租賃及管理服務合同7篇
- 二零二五年度煤矸石環(huán)保處理技術合作合同4篇
- 華為HCIA-Storage H13-629考試練習題
- Q∕GDW 516-2010 500kV~1000kV 輸電線路劣化懸式絕緣子檢測規(guī)程
- 遼寧省撫順五十中學2024屆中考化學全真模擬試卷含解析
- 2024年湖南汽車工程職業(yè)學院單招職業(yè)技能測試題庫及答案解析
- 家長心理健康教育知識講座
- GB/T 292-2023滾動軸承角接觸球軸承外形尺寸
- 軍人結婚函調報告表
- 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實名制登記管理規(guī)定
- 北京地鐵6號線
- 航空油料計量統(tǒng)計員(初級)理論考試復習題庫大全-上(單選題匯總)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