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人教新課標七年級歷史下冊月考試卷_第1頁
2025年人教新課標七年級歷史下冊月考試卷_第2頁
2025年人教新課標七年級歷史下冊月考試卷_第3頁
2025年人教新課標七年級歷史下冊月考試卷_第4頁
2025年人教新課標七年級歷史下冊月考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nèi)…………○…………裝…………○…………內(nèi)…………○…………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nèi)※※答※※題※※…………○…………外…………○…………裝…………○…………訂…………○…………線…………○…………第=page22頁,總=sectionpages22頁第=page11頁,總=sectionpages11頁2025年人教新課標七年級歷史下冊月考試卷537考試試卷考試范圍:全部知識點;考試時間:120分鐘學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級:______考號:______總分欄題號一二三四五總分得分評卷人得分一、選擇題(共6題,共12分)1、迄今為止,在世界上出土的青銅器中,最大的要數(shù)商代的()A.四羊方尊B(yǎng).青銅神樹C.司母戊鼎D.青銅立人像2、《水滸傳》中有這樣一個情節(jié),梁山好漢“黑旋風”李逵與“浪子”燕青逛東京大街,這條街上有人說書、唱曲、賣飲料、相面算卦、雜耍、表演等。請問,他們走到了當時被稱作什么的地方()A.“瓦舍”中B.“市”中C.“坊”中D.“夜市”中3、認真觀察如圖,你認為目前世界上發(fā)現(xiàn)的最大的青銅器是()A.B.C.D.4、唐朝滅亡后出現(xiàn)了對峙以及頻繁改朝換代的混亂、動蕩局面,這一混亂、動蕩局面指的是()A.藩鎮(zhèn)割據(jù)B.黃巢起義C.五代十國D.安史之亂5、下列哪一古代思想家的思想最能體現(xiàn)無為而治()A.孔子B.老子C.墨子D.孟子6、宋代瓦肆的出現(xiàn),直接反映了()A.宋代文學的興盛B.城市文化的豐富C.北宋政治的穩(wěn)定D.棉紡織業(yè)的發(fā)達評卷人得分二、填空題(共8題,共16分)7、(填空題)黃帝被尊為中華文明的“______________”;啟開創(chuàng)___________________,從此,“家天下”取代了“公天下”。8、東漢改進造紙術的科學家是____,后人稱這種紙為“蔡候紙”。9、建筑被稱為凝固的藝術;它反映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創(chuàng)造力。

(1)唐朝都城______規(guī)模宏大;布局嚴整對稱,在世界城市建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2)北宋的都城開封;最為繁華的______,場地寬闊,可容萬人,每月舉辦多次廟會。

(3)明成祖時修建的北京城是古代城市建筑的杰作,城中心的______,是當時世界上最宏大、最輝煌的皇家建筑群。10、(1).原始農(nóng)業(yè)產(chǎn)生后,中國黃河流域率先栽培的主要農(nóng)作物是_________,長江流域率先栽培的主要農(nóng)作物是_________。(2).半坡遺址的先民住________房屋,河姆渡遺址的先民住_________房屋。11、戊戌變法又稱“百日維新”,是因為新政只推行了______。12、唐朝時詩歌創(chuàng)作的黃金時期,被譽為“詩史”“詩圣”的是:______。13、填空題。

(1)《禮記》中所說“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是指以相對和平的方式,推舉產(chǎn)生部落首領,后人稱這種辦法是______。

(2)科學技術成就是我國古代文明燦爛輝煌的象征。__________是戰(zhàn)國時期秦國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岷江流域主持修建的水利工程;至今仍在發(fā)揮著重要作用。東漢時期;

______在總結(jié)前人經(jīng)驗的基礎上改進造紙術;促進了文化的交流和教育的普及。

(3)北魏孝文帝于494年將都城從平城遷到______,學習和接受漢族先進文化,促進了民族交融。14、商朝的建立人是______。評卷人得分三、判斷題(共8題,共16分)15、清朝時,土爾扈特部在首領渥巴錫的率領下回歸祖國,為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fā)展書寫了光輝的篇章。16、公元221年,秦國完成統(tǒng)一大業(yè),建立秦朝,定都咸陽T.正確F.錯誤17、東漢蔡倫用樹皮、破布、麻頭和舊書紙做原材料造紙,后人稱之為“蔡侯紙”。。A.正確B.錯誤18、隋朝與秦朝的相似之處是短暫統(tǒng)一,二世而亡。。A.AB.B19、秦朝時,修筑了西起嘉峪關,東到山海關的萬里長城。______。(判斷對錯)20、戰(zhàn)國時期由李冰父子主持修建的綜合性防御工程是都江堰。______(判斷對錯)21、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由少數(shù)民族建立的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是元朝。()22、“稻花香里說豐年?!睋?jù)考古發(fā)現(xiàn),我國最早會種植水稻的是生活在黃河流域的半坡人。______(判斷對錯)評卷人得分四、識圖題(共4題,共8分)23、閱讀鄭和下西洋路線圖;回答下面的問題。

(1)鄭和下西洋是在哪個皇帝在位期間進行的壯舉?

(2)鄭和及其船隊遠航的目的是什么?

(3)鄭和的船隊在哪兩大洋中穿行?最遠到達什么地方?

(4)鄭和下西洋有哪些偉大的意義?24、觀察下面圖片,回答問題

ABC

(1)按時間先后對上述圖片進行排序(2)從上面圖片和文字介紹中,你能獲取哪些歷史信息點?(寫出三點即可)(3)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國古代哪一方面的發(fā)展情況?(4)上面材料屬于史料類別中的哪一類?A文獻資料B實物資料25、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是我國封建社會長期沿用的一種政治制度,多個朝代的統(tǒng)治者不斷采取措施以強化君權。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

(1)圖一反映了秦朝的政治制度,圖二反映的是唐朝的三省六部制,與圖一、圖二相比,圖三反映的中央機構設置有何變化?(2)我國省級行政區(qū)的設立源于圖四反映的元朝首創(chuàng)的哪一制度?為實行有效統(tǒng)治,元朝還注重加強對邊疆地區(qū)的管轄。請寫出元朝突出加強管理的兩處____的名稱。(3)依據(jù)圖五提供的信息,指出清朝為加強對西北、西南邊疆的控制所設置的____?(4)由對上述問題的回答,你能得出什么認識?26、圖一圖二(1)圖一左邊所示器物是什么?它發(fā)明于我國哪一朝代?(2)據(jù)圖一,從左邊大圖與右邊兩小圖的配置,可以看出郵票設計者意在告訴我們什么?(3)圖二左邊人物是誰?據(jù)圖二,說說他對人類作出的主要貢獻。評卷人得分五、改錯題(共2題,共16分)27、例題:改錯題:我國歷史上第一個朝代是商朝。答案:把“商朝”改為“夏朝”辨析題:孔子死后,弟子們把他的言論整理成《道德經(jīng)》一書。答案:錯誤。理由:孔子死后,弟子們把他的言論整理成《論語》一書。?。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

?21-23小題內(nèi)容各有一處錯誤,請指出并訂正。

?24-26小題內(nèi)容敘述是否正確;請指出并說明理由。

(1)西周時期農(nóng)業(yè)和手工業(yè)的主要勞動者是奴隸。(2)漢武帝為強化監(jiān)察制度,在中央設立御史大夫,在地方設立刺史。(3)西漢時期杰出史學家司馬遷著作的《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4)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tǒng)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國家是夏朝。(5)成語“斬木為兵,揭竿為旗”源自于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guī)模的農(nóng)民起義——陳勝、吳廣起義,它沉重打擊了秦國的統(tǒng)治。(6)人口遷移是人類社會發(fā)展的一種普遍現(xiàn)象,我國古代人口大量南遷開始于西晉后期。28、數(shù)軸記憶是學習歷史的方法之一。下面是一位同學在復習中國古代某一歷史時期政權更迭時制作的年代標尺;其中④處應該是東周建立。______(判斷對錯)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6題,共12分)1、C【分析】【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司母戊鼎因鼎腹內(nèi)壁上鑄有“后母戊”三字得名,鼎呈長方形,口長112厘米;口寬79.2厘米,壁厚6厘米,連耳高133厘米,重達832.84公斤。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銅禮器,享有“鎮(zhèn)國之寶”的美譽。現(xiàn)為國家一級文物,2002年列入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名單。所以答案選C。

【點評】本題較為簡單,考查的是司母戊鼎的知識。2、A【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宋代的社會風貌。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隨著城市的繁榮,宋代市民階層不斷壯大,市民生活豐富多彩。東京城內(nèi)就有許多娛樂兼營商業(yè)的場所,叫瓦舍。許多窮苦人在瓦子中賣藝謀生,有說書的、唱曲的、演雜劇的、耍雜技的、表演踢球的等等。瓦舍的出現(xiàn),意味著都市的文化生活愈加豐富多彩,反映了市民階層的欣賞趣味。綜合分析,A符合題意。故選A?!窘馕觥緼3、B【分析】【分析】司母戊鼎高133厘米;口長110厘米、口寬78厘米、重832。84千克;四足中空,用陶范鑄造,鼎體渾鑄,是世界上現(xiàn)存最大的青銅器。司母戊鼎是商朝最具代表性的青銅器,體現(xiàn)商朝青銅文明的燦爛。仔細觀察圖片選項B是司母戊鼎。故選B。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目前世界上發(fā)現(xiàn)的最大的青銅器。4、C【分析】唐朝滅亡后出現(xiàn)了對峙以及頻繁改朝換代的混亂;動蕩局面;這一混亂、動蕩局面指的是五代十國.唐朝滅亡后,北方黃河流域先后出現(xiàn)了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五個政權,南方出現(xiàn)了吳、南唐、吳越、前蜀、后蜀、楚、閩、南漢、南平九個政權,在加上北方割據(jù)太原的北漢,史稱“五代十國”.

故選C.

本題考查的是五代十國.五代十國是唐末以來藩鎮(zhèn)割據(jù)局面的延續(xù).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識記能力,需要準確識記五代十國的局面.【解析】【答案】C5、B【分析】老子即老聃;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和哲學家,道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相傳為楚國人。著有《老子》.他認為事物都有相互對立和相互聯(lián)系的兩方面,含有樸素唯物主義辯證法。在政治上主張“無為而治”。

故選B。

本題主要考查道家的思想。老子是春秋晚期人;是道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

本題掌握道家的思想。重點熟記老子的思想?!窘馕觥緽6、B【分析】隨著城市的繁榮;宋代的市民階層不斷壯大,市民文化生活也豐富起來.北宋都城東京城內(nèi)有許多娛樂的場所--瓦子.瓦子又稱“瓦肆”;“瓦舍”.因而宋代瓦肆的出現(xiàn),直接反映了城市文化的豐富.

故選B.

本題主要考查宋代瓦肆的出現(xiàn).

本題主要考查解讀題干信息和對歷史史實的分析和準確識記能力.注意掌握宋代的社會生活.【解析】B二、填空題(共8題,共16分)7、略

【分析】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黃帝的貢獻和世襲制的開始。炎帝、黃帝打敗蚩尤后結(jié)成聯(lián)盟,經(jīng)過長期發(fā)展,形成日后的華夏族。相傳,黃帝建造宮室,制作衣裳,還教人們挖井,發(fā)明舟車,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礎。后人尊稱黃帝為“人文初祖”。這些神話傳說反映了后人對華夏始祖黃帝的尊敬。至今,海外華人常自己地稱自己為“炎黃子孫”。禹死后,兒子啟繼承父位,成為夏朝的第二代國王。從此,世襲制代替了禪讓制,“家天下”取代了“公天下”。本題答案:人文初祖;王位世襲制。考點:人教新課標七年級上冊·中華文明的起源·華夏之祖;國家的產(chǎn)生和社會的變革·夏、商、西周的興亡【解析】【答案】人文初祖王位世襲制8、蔡倫【分析】【分析】本題考查的蔡倫對造紙術的貢獻。注意是蔡倫改進了造紙術;區(qū)分發(fā)明和改進一詞。經(jīng)??嫉臒狳c。

【點評】此題較為簡單,識記基礎知識點9、略

【分析】(1)唐王朝的都城長安;修建歷時72年,規(guī)模宏大,布局嚴整,全城南北中軸線兩側(cè)東西對稱,棋盤式的街道寬敞筆直;擁有百萬人口,不僅是國內(nèi)交通的樞紐,還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

(2)北宋開封的大相國寺;每年舉辦多次廟會,寺廟內(nèi)外人流如潮,有“皇家寺廟”之稱。

(3)在明代;當時世界上最宏大;最輝煌的皇家建筑群是紫禁城.北京城有三重,由外向里依次是京城、皇城、宮城.宮城位于北京城的中軸線上,舊稱紫禁城,現(xiàn)在稱為故宮,是明清兩朝的皇帝居住的地方.故宮是我國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大、最完整的建筑群,1987年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定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

故答案為:

(1)長安.

(2)大相國寺.

(3)紫禁城.

本題以建筑被稱為凝固的藝術為切入點;考查唐都長安;宋都開封、明都北京的相關知識.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我國古代建筑藝術成就.【解析】長安;大相國寺;紫禁城10、略

【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我國最早種植的農(nóng)作物。依據(jù)所學可知,原始農(nóng)業(yè)產(chǎn)生后,中國黃河流域距今6000年的半坡原始居民率先栽培了主要農(nóng)作物粟,長江流域距今7000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率先栽培了主要農(nóng)作物水稻。(2)本題考查的是半坡與河姆渡原始居民所居住的房屋。依據(jù)所學可知,半坡遺址的先民住半地穴式房屋,這種房屋是為適應北方寒冷氣候而建;河姆渡遺址的先民住干欄式房屋,這種房屋主要是為了防止潮濕。【解析】(1)粟水稻(2)半地穴式干欄式11、略

【分析】1898年6月11日;光緒帝頒布“明定國是”詔書,宣布變法,因觸犯頑固派的利益,遭到了以慈禧太后為首的頑固派的阻撓.1898年9月21日以慈禧太后為首的封建頑固派發(fā)動戊戌政變,大肆捕殺維新黨人,戊戌變法失敗,前后僅維持了103天.這一年是農(nóng)歷戊戌年,因此被稱為“戊戌變法”,因這次變法僅歷時103天又稱它為“百日維新”.

故答案為:

103天.

本題考查戊戌變法的時間.

本題以戊戌變法的時間為切入點,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戊戌變法的領導人、內(nèi)容、性質(zhì)以及作用.【解析】103天12、杜甫【分析】依據(jù)所學可知;唐朝時詩歌創(chuàng)作的黃金時期,涌現(xiàn)出許多著名詩人,杜甫的詩風淳樸厚重,很多詩作反映了戰(zhàn)爭和政治腐敗給人民帶來的痛苦,他的詩被譽為“詩史”,他被后人稱為“詩圣”。

故答案為:

杜甫。

本題主要考查杜甫的相關史實。掌握相關基礎知識。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杜甫的相關史實?!窘馕觥慷鸥?3、略

【分析】(1)堯;舜、禹是繼黃帝之后在黃河流域出現(xiàn)的部落聯(lián)盟首領;他們之間采用“禪讓制”的原始民主推舉的方式推薦首領,選出的部落聯(lián)盟首領沒有特權.其實質(zhì)是民主推舉,推舉的標準是才德.

(2)戰(zhàn)國時期秦國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岷江流域主持修建的都江堰;至今仍在發(fā)揮著重要作用;東漢時期蔡倫在總結(jié)前人經(jīng)驗的基礎上改進造紙術,促進了文化的交流和教育的普及.

(3)北魏孝文帝于494年將都城從平城遷到洛陽;學習和接受漢族先進文化,促進了民族交融.

故答案為:

(1)禪讓(或禪讓制).

(2)都江堰;蔡倫.

(3)洛陽.

(1)本題考查禪讓制.

(2)本題考查都江堰和蔡倫.

(3)本題考查北魏孝文帝改革.

本題考查中國古代的重要史實,考查學生的識記和理解能力,解題關鍵是熟練掌握基礎知識.【解析】禪讓;都江堰;蔡倫;洛陽14、商湯【分析】約公元前1600年商湯滅夏;建立商朝。

故答案為:

商湯。

本題考查商朝的建立;知道約公元前1600年商湯滅夏,建立商朝。

本題考查商朝的建立,考查學生的識記和理解能力,解題關鍵是熟練掌握基礎知識。【解析】商湯三、判斷題(共8題,共16分)15、√【分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明清時期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土爾扈特部是蒙古族的一支;明朝末年遷至伏爾加河下游游牧,后受到沙皇俄國的壓迫,在首領渥巴錫的率領下歷經(jīng)艱險,行程萬里,終于回歸祖國,受到了清政府的妥善安置。土爾扈特部回歸祖國,為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fā)展書寫了光輝的篇章。

【點評】人教新課標七年級下冊·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社會的危機·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的鞏固。16、×【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了學生對秦朝相關知識的掌握。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嬴政是秦朝建立者,公元前221年,嬴政消滅六國,建立秦朝,定都咸陽,完成了統(tǒng)一中原的大業(yè)。所以本題錯誤。故選F?!窘馕觥縁17、×【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了蔡倫改進造紙術的有關知識。根據(jù)所學知識,東漢蔡倫總結(jié)前人經(jīng)驗,改進造紙工藝,用樹皮、破布、麻頭和舊魚網(wǎng)等植物纖維為原料,紙的質(zhì)量大大提高,后人稱之為“蔡侯紙”。所以本題錯誤,故選B?!窘馕觥緽18、√【分析】本題考查的是隋朝與秦朝滅亡的認識。依據(jù)所學可知,隋朝與秦朝均因暴政,引起農(nóng)民起義而被推翻;兩朝都僅僅歷經(jīng)了兩代正統(tǒng)的皇帝而亡。秦歷經(jīng)始皇和二世,隋歷經(jīng)文帝和煬帝兩代。據(jù)此,本題觀點正確,故選A?!窘馕觥緼19、×【分析】為了抵御匈奴的進攻;安定北邊,維護國家統(tǒng)一,秦朝時,秦始皇派蒙恬出擊匈奴并修筑了西起臨洮;東到遼東的城防,這就是聞名世界的“萬里長城”.

故答案為:×.

本題以萬里長城為切入點;主要考查秦朝修筑的萬里長城的起止點.

本題主要考查綜合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判斷分析的能力.理解并識記秦朝鞏固統(tǒng)一的措施的相關史實.【解析】×20、√【分析】據(jù)所學可知;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開鑿的基礎上組織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兩千多年來一直發(fā)揮著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為水旱從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國“,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無壩引水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凝聚著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勤勞、勇敢、智慧的結(jié)晶。故題干表述正確。

故答案為:√。

本題主要考查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相關史實。都江堰是一座綜合性的水利樞紐;發(fā)揮出防洪;灌溉、水運等多方面的作用。2200多年來,都江堰一直發(fā)揮著巨大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為天府之國。

本題主要考查綜合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判斷分析的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相關史實?!窘馕觥俊?1、√【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元朝的建立。依據(jù)所學知識,1276年元軍占領臨安,南宋滅亡。1279年元朝統(tǒng)一全國。元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由少數(shù)民族(蒙古族)建立的統(tǒng)一的封建王朝。故題干“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由少數(shù)民族建立的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是元朝”正確?!窘馕觥縏22、×【分析】距今約七千年;生活在長江流域河姆渡人已種植水稻,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水稻的國家。

故答案為:

×。

本題考查河姆渡的原始農(nóng)耕;掌握相關的基礎知識。

本題考查河姆渡的原始農(nóng)耕,考查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解析】×四、識圖題(共4題,共8分)23、略

【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鄭和下西洋的時間。明朝前期,我國是世界上強盛的國家。為了加強同海外各國的聯(lián)系,明成祖派鄭和下西洋。鄭和下西洋是在明成祖在位期間進行的壯舉。(2)本題考查的是鄭和下西洋的目的。明朝前期,社會穩(wěn)定,我國是世界上強盛的國家,明成祖希望“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以招徠諸番來朝,發(fā)展與諸番的友好關系,希望以外交手段來鞏固自己的帝位。為了加強同海外各國的聯(lián)系,宣揚國威,明成祖朱棣派鄭和出使西洋。(3)本題考查的是鄭和下西洋的路線。鄭和的船隊擁有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船只和航海技術,船上配備航海圖和羅盤針。船隊航行于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廣大海域之間,到達亞非三十多個國家,最遠到達紅海沿岸和非洲東海岸。(4)本題考查的是鄭和下西洋的意義。鄭和下西洋開辟了從中國到東非的航路,到達亞非三十多個國家,與當?shù)厝嗣窆劫Q(mào)易,以絲綢、瓷器等物品換回香料、藥材等特產(chǎn),不計經(jīng)濟效益,促進了中國與亞非各國的友好往來和經(jīng)濟交流,而且推動了華僑移居南洋,促進了南洋地區(qū)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奇跡?!窘馕觥浚?)明成祖(朱棣)。(2)為了加強同海外各國的聯(lián)系。(宣揚國威)(3)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非洲東海岸和紅海沿岸。(4)促進了中國與亞非各國的經(jīng)濟交流,加強我國和亞非各國的友好關系。24、略

【分析】(1)本題主要考查了宋代商業(yè)的發(fā)展。《貨郎圖》是南宋畫家李嵩創(chuàng)作的團扇絹本水墨淡設色畫。從一個側(cè)面反映了宋代商業(yè)的繁榮?!敖蛔印笔鞘澜缟献钤绲募垘?,出現(xiàn)于北宋前期四川。南宋紙幣銅版拓片,這種紙幣被稱為“會子”,出現(xiàn)在南宋時期。排序為北宋交子銅版拓片、南宋紙幣銅版拓片、宋代貨郎圖。答案為BCA。(2)本題主要考查了從圖片和文字介紹中獲取的歷史信息點。結(jié)合三幅圖片,宋代貨郎圖、北宋交子銅版拓片和南宋紙幣銅版拓片可以的,其朝代分別是宋代、北宋和南宋。從北宋交子銅板拓片和南宋紙幣銅板拓片可以得出其材料和用途。觀察圖片,可以得出其形狀、圖案等。(3)本題主要考查了宋代商品經(jīng)濟的繁榮。宋代貨郎圖反映了宋代商品的品種繁多。北宋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幣,南宋的關子、會子也是紙幣,紙幣的出現(xiàn)了反映了宋代金屬貨幣已經(jīng)不能滿足流通需要,這都說明了宋代商業(yè)的繁榮。(4)本題主要考查了史料類別。結(jié)合三幅圖片信息,可以得出,三幅圖片都屬于當時遺留下來的實物資料。故選B?!窘馕觥浚?)BCA(2)朝代、材料、形狀、用途、文字、圖案等(3)商業(yè)(4)B25、略

【分析】(1)本題考查明朝的廢除了丞相制度。圖一反映了秦朝的政治制度,圖二反映的是唐朝的三省六部制,與圖一、圖二相比,圖三反映明朝廢除了丞相制度。在中央,朱元璋為進一步集中權力,廢除了以往長期存在的丞相制度和中書省,提升吏、戶、禮、兵、刑、工六部的職權,并使六部直接向皇帝負責。(2)本題考查元朝的行省制度。為了對全國實行有效的統(tǒng)治,元世祖在中央設中書省,地方設行中書省,簡稱“行省”。我國省級行政區(qū)的設立就開始于元朝。元政府設置宣政院,加強對西藏的管轄,西藏已成為元朝正式的行政區(qū);元朝設置澎湖巡檢司加強對琉球(今臺灣)的管轄。(3)本題考查清朝對新疆和西藏的管理。依據(jù)圖五提供的信息和所學知識,18世紀中期,乾隆帝派兵平定新疆回部貴族大小和卓分裂祖國的叛亂,設置伊犁將軍,管轄包括巴爾喀什湖在內(nèi)的整個新疆地區(qū)。清朝順治帝正式賜予五世達賴為“達賴喇嘛”的封號;康熙帝又賜予五世班禪為“班禪額爾德尼”的封號,此后,歷世達賴和班禪,都必須經(jīng)過中央政府的冊封,這就加強了中央對西藏的管轄。1727年清朝開始在西藏設置駐藏大臣,與達賴、班禪共同管理西藏事務。(4)本題考查學生對歷史問題的認識能力。根據(jù)本題的解答可知,我國古代封建君權通過一系列的措施不斷強化,中央政府對地方的管理與控制力度不斷加強,我國逐步形成了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得到不斷鞏固和發(fā)展等。解答本題言之有理即可。【解析】(1)廢除了丞相制度;(2)行省制度;西藏、臺灣(琉球)。(3)為了加強對西北地區(qū)的管轄,設置了伊犁將軍;為了加強對西藏的管轄,設置了駐藏大臣,與達賴、班禪共同管理西藏事務。(4)古代君權不斷強化,中央政府對地方的管理與控制不斷加強,中國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得到不斷鞏固和發(fā)展等。26、略

【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我國的科技成就。(1)本題考查的是司南。依據(jù)圖一的內(nèi)容,并結(jié)合所學知識可知,圖一左邊所示器物是司南。早在戰(zhàn)國時期,人們發(fā)現(xiàn)了磁石指示南北的特性,制成了“司南”。用磁石制成勺狀,放在光滑的銅盤上,用手轉(zhuǎn)動勺子,當勺子停下來時,勺柄指示南方。(2)本題考查的是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圖一左邊所示器物是司南,圖一右邊所示的是指南車和鄭和下西洋的航船,這種配置形象的指南針的產(chǎn)生流程和作用。意在告訴我們: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根據(jù)磁石指南的特性制成的指南針,裝在指南車上用于辯別方向,制成羅盤針廣泛的用于航海。(3)本題考查的是畢生的貢獻。依據(jù)圖二描繪的內(nèi)容,可知反映的人物是畢升。北宋時期,畢升發(fā)明了活字印刷術,將粘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