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外研版三年級起點九年級歷史下冊月考試卷_第1頁
2025年外研版三年級起點九年級歷史下冊月考試卷_第2頁
2025年外研版三年級起點九年級歷史下冊月考試卷_第3頁
2025年外研版三年級起點九年級歷史下冊月考試卷_第4頁
2025年外研版三年級起點九年級歷史下冊月考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裝…………○…………內…………○…………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外…………○…………裝…………○…………訂…………○…………線…………○…………第=page22頁,總=sectionpages22頁第=page11頁,總=sectionpages11頁2025年外研版三年級起點九年級歷史下冊月考試卷102考試試卷考試范圍:全部知識點;考試時間:120分鐘學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級:______考號:______總分欄題號一二三四五六總分得分評卷人得分一、選擇題(共8題,共16分)1、一位普通家庭中的男主人可以去參加公民大會,并在會上發(fā)言和表決,還可以領取一份國家發(fā)放的津貼。這一情景反映的是哪一政治制度()A.古代雅典民主制度B.西歐封建等級制度C.英國君主立憲制度D.秦朝中央集權制度2、不屬于《南京條約》、《馬關條約》和《辛丑條約》共同點的是()A.都是列強強迫清政府簽訂的B.都割占了中國大量領土C.都有大量賠款D.都損害了中國的主權和利益3、1903年12月,終于制成飛機并試飛成功的研制成功是()A.富爾頓B.卡爾?本茨C.萊特兄弟D.齊柏林4、15、1990年3月,哪個國家的獨立標志著歐洲殖民者入侵和奴役非洲長達五個世紀歷史的結束?()A.埃及B.納米比亞C.古巴D.巴拿馬5、19世紀60年代;中國和俄國都進行了改革。關于這兩場改革相同點的比較,正確的是()

①都是資產階級領導的改革。

②都是在國家面臨危機的背景下進行的。

③都引進了西方先進生產技術。

④都走上了資本主義發(fā)展道路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6、古印度的"種姓制度"將人分為四等,其中最高等級和最低等級的是:()①吠舍②婆羅門③首陀羅④剎帝利。A.①②B.③④C.②③D.④①7、為了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國務院決定2015年9月3日全國放假一天。標志著中華民族抗日統(tǒng)一戰(zhàn)線初步形成的是()A.九一八事變B.西安事變C.盧溝橋事變D.八一三事變8、我國在社會主義建設的探索中,曾有過很大曲折,不是主要原因有()A.人們的建設熱情太高B.對社會主義所處的發(fā)展階段認識不足C.社會主義建設缺乏經(jīng)驗D.主觀上急于求成評卷人得分二、填空題(共6題,共12分)9、★走進上海世博感受燦爛文明★

2010年5月1日;以“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為主題的上海世博會揭開帷幕.瀟瀟是一位九年級學生,他們一家開始了世博之旅.在世博園門口,他們聆聽導游介紹上海的自然;人文和歷史知識,加深了對上海的了解.

(1)上海見證了中國近代史.《____》的簽訂使上海成為最早被迫開放的城市;1921年7月,發(fā)生在這里的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是____.他們隨導游來到中國展館;看到許多琳瑯滿目的展品,其中不乏古代中國的科技典范.

(2)請你寫出以下兩項科技典范入選的理由.

他們一天的參觀中;發(fā)現(xiàn)一些從來沒見過的產品,如:海寶機器人;3D人工智能、TD-LTE通信、氫能源汽車、門票射頻識別系統(tǒng)

(3)這些新產品的出現(xiàn)依靠什么力量?這種力量對我國現(xiàn)代化建設有何作用?10、狀元實業(yè)家是____。11、宋朝管理對外貿易的機構是禮部。____(判斷對錯).改正____。12、新航路開辟后,首先進行殖民擴張,并在拉丁美洲建立殖民地的國家是____和____。

錯誤:____訂正:____13、孫中山領導辛亥革命的旗幟是______;指導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光輝旗幟是______。14、19世紀70年代;家住上海的小榮到北京讀書。他利用時間游覽了金碧輝煌的皇家園林圓明園。

錯誤:____

理由:____。評卷人得分三、判斷題(共6題,共12分)15、北伐戰(zhàn)爭期間,毛澤東經(jīng)過實際考察,寫成了著名的《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成為黨指導農民運動的重要綱領性文獻。16、1917年美國、中國加入?yún)f(xié)約國一方作戰(zhàn),增加了正義一方的力量,加速了一戰(zhàn)的結束。____(判斷對錯)17、《南京條約》中開放通商口岸,包括廣州、廈門、南京、寧波、上海。____(判斷對錯)18、遵義會議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革命,是黨的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____(判斷對錯)19、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已經(jīng)取得偉大勝利。____。(判斷對錯)20、1787年美國憲法出臺,確立了三權分立的政治制度.____(判斷對錯)評卷人得分四、列舉題(共3題,共27分)21、新中國成立后;黨和政府為解決“三農”問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巨大成就.請根據(jù)下列揭示寫出相關內容.

(1)徹底摧毀了我國存在兩千多年封建土地制度的歷史事件是____.

(2)對農業(yè)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的主要形式是引導農民參加____.

(3)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在農村實行的政策是____.22、列舉出春秋五霸。____。23、舉出第二次工業(yè)革命發(fā)明的新交通工具。評卷人得分五、材料題(共2題,共20分)24、大國崛起的背后往往能看到思想文化的影子。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14世紀,意大利一些城市出現(xiàn)了手工工場,這是資本主義生產的萌芽。隨著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xiàn),一股資產階級文化的新潮流在意大利興起15世紀后半期擴大到歐洲其他國家?!R世榮、吳于廑主編的《世界史》材料二:封建的中世紀的終結和現(xiàn)代資本主義紀元的開端,是以一位大人物為標志的,這位大人物是中世紀的最后一位詩人,同時又是新時代的最初一位詩人?!鞲袼共牧先悍▏鴨⒚伤枷爰覍Α白杂伞薄捌降取彼枷氲男麄?,促進了人們的思想解放。許多啟蒙思想家的名著被介紹到中國、日本等亞洲國家。促進了這些國家的思想解放。材料四:《共產黨宣言》第一次較為完整系統(tǒng)地闡述了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它是第一個無產階級戰(zhàn)斗綱領,它的發(fā)表標志馬克思主義誕生。從此,無產階級進行斗爭有了科學理論的指導,社會主義運動更加蓬勃地發(fā)展起來。——百度文庫《共產黨宣言》(1)材料一中資產階級文化新潮流運動被稱為什么?依據(jù)材料一,指出該場文化新潮流最早興起于哪個國家?

(2)恩格斯在材料二中稱頌的大人物是誰?該人物的代表作品是什么?

(3)依據(jù)材料三,說出法國啟蒙思想家宣傳的主要思想是什么?啟蒙運動的主要代表人物伏爾泰強調人生而平等。在美、法資產階級革命中哪些文獻體現(xiàn)了他的這一政治主張?

(4)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標志是什么?無產階級建立政權的第一次偉大嘗試是什么?

(5)結合上述材料,談談思想文化與社會進步的關系。25、材料三中反映出俄國農奴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什么?結合所學知識,指出農奴制改革的性質是什么?評卷人得分六、簡答題(共3題,共30分)26、20世紀經(jīng)歷了兩次世界大戰(zhàn)和一個長達近半個世紀的“冷戰(zhàn)”;導致了世界格局的三次大變化.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

材料二《北大西洋公約》第5條規(guī)定:“對歐洲或北美一個或數(shù)個締約國的武裝進攻;應視為對締約國的全體之攻擊”.

材料三伴隨蘇聯(lián)解體;兩極格局不復存在,當今世界實際形成了美國;日本、歐盟、中國、俄羅斯五個力量中心.五個力量中心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世界各個地區(qū)和許多國家.五個力量中心之間存在的相互竟爭、相互制約的關系,使軍事霸權主義受到更多的制約和限制,有利于世界的安全與穩(wěn)定.

(l)材料一中圖片一;二反映的兩次會議使帝國主義列強在一戰(zhàn)后形成了哪一體系?簡要評價這一體系?

(2)依據(jù)材料二中《北大西洋公約》成立的北約組織;是二戰(zhàn)后美國針對蘇聯(lián)等社會主義國家采取哪一政策在軍事上的表現(xiàn)?該政策開始執(zhí)行的標志性事件是什么?

(3)針對北約組織的建立;蘇聯(lián)成立哪與組織與之對抗,兩極格局局面形成?

(4)從材料三看出當今世界政治格局的發(fā)展趨勢是什么?面對世界發(fā)展的新形勢,我國奉行的基本外交政策是什么?27、羅斯福新政是美國歷史上也是世界資本主義發(fā)展史上一次重要的改革.閱讀材料:

材料一1933年3月4日羅斯福在總統(tǒng)就職演說中說:嘆交換手段難逃貿易長流冰封;看工業(yè)企業(yè)盡成枯枝殘葉;農場主的產品找不到市場;千萬個家庭的多年積蓄毀于一旦.

--選自《世界歷史》九年級下冊。

(1)結合所學回答;造成材料一現(xiàn)象的原因是什么?為改變“工業(yè)企業(yè)盡成枯枝殘葉”的局面,羅斯福在新政中采取了什么應對措施?

材料二在某種意義上;有人說,他(羅斯福)挽救了市場經(jīng)濟.開創(chuàng)了市場經(jīng)濟的新模式,在這種模式中,市場規(guī)律這只“看不見的手”和政府干預這只“看得見的手”聯(lián)合起來,共同影響經(jīng)濟,市場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時得以發(fā)揮.

--《大國崛起》解說詞。

(2)依據(jù)材料二歸納;羅斯福開創(chuàng)的市場經(jīng)濟的“新模式”是怎樣一種模式?

(3)一位美國學者在評價羅斯福新政時寫道:“其實羅斯福新政之所以成為神話,與其說是因為他經(jīng)濟上的成功,不如說是政治上的成功.”請根據(jù)所學,簡要說明羅斯福新政為什么是“政治上的成功”?28、世界歷史上;國家之間的結盟,不同利益集團間的較量,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歷史發(fā)展的進程,影響著世界格局的演進。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請回答:

(1)材料一圖片中代表的軍事集團名稱分別是什么?這場戰(zhàn)爭結束后形成了怎樣的世界政治格局?

(2)材料二圖片反映當時的世界格局是什么?

(3)據(jù)材料三的圖片信息;“未來政治格局”呈現(xiàn)什么趨勢?

(4)綜合上述材料,分析指出影響國家間結盟與對抗的根本原因。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8題,共16分)1、A【分析】【分析】本題考查雅典民主政治.雅典民主雖然基本上實現(xiàn)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它具有狹隘性和階級性,它是建立在奴隸主對奴隸專政的基礎上,是為雅典的奴隸制服務的,真正享有民主權利的只有成年男性公民,奴隸、婦女和外國人沒有任何政治權利,因此它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民主.【解析】【解答】古希臘最著名的奴隸制共和國是雅典.雅典執(zhí)政官伯利克里當政期間;人們崇尚文化,眼界開闊,全體成年男性公民普遍參政,全體成年男性可以參與最高權力機構公民大會,決定內政;外交、和平、戰(zhàn)爭等重大問題,參與政治事務的公民發(fā)放津貼,民主政治達到頂峰.一位普通家庭中的男主人可以去參加公民大會,并在會上發(fā)言和表決,還可以領取一份國家發(fā)放的津貼.這一情景反映的是古代雅典民主制度.

故選A.2、B【分析】【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南京條約》、《馬關條約》和《辛丑條約》共同點.【解析】【解答】據(jù)所學知識可知;《南京條約》;《馬關條約》和《辛丑條約》都是列強強迫清政府簽訂的、都有大量賠款和都損害了中國的主權和利益.但《辛丑條約》中沒有割占中國領土的內容.

故選B.3、C【分析】【分析】據(jù)所學知;在第二次工業(yè)革命時期,美國人萊特兄弟于1903年發(fā)明了飛機,實現(xiàn)了人類翱翔天空的夢想。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第二次工業(yè)革命的相關知識。4、B【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了學生對非洲民族獨立浪潮史實的識記能力。根據(jù)所學知識“1990年3月納米比亞的獨立,標志著歐洲殖民者入侵和奴役非洲長達五個世紀歷史的結束,帝國主義在非洲的殖民體系最終崩潰”,因此,B項正確。所以ACD三項不符合題意,故選B?!窘馕觥俊敬鸢浮緽5、B【分析】本題中19世紀中后期的中俄改革應該是指:19世紀60-90年代的洋務運動和俄國的1861年改革。依據(jù)所學知識可知兩國的改革都面臨著相似的背景;即資本主義發(fā)展不充分,封建勢力強大。同時兩國的改革都是由地主階級所主持;洋務運動只學西方技術來維護封建統(tǒng)治,隨著北洋艦隊的覆沒,洋務運動失敗了;而俄國改革則屬于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改革使俄國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是一次成功的改革。由此可知②③正確。

故選:B。

本題考查19世紀60年代;中國和俄國改革的相同點,要結合所學對問題進行深入分析。

注意識記洋務運動和俄國的1861年改革主要內容及各自影響?!窘馕觥緽6、C【分析】試題分析:此問考查的是古代印度的種姓制度的相關史實。屬于基礎題。根據(jù)種姓制度,印度社會分為四個等級:婆羅門,包括的社會階層是祭司、貴族,掌握神權;剎帝利,包括的社會階層是國王、武士、官吏,把持國家軍事和行政大權;吠舍,包括的社會階層是農民、牧民、手工業(yè)者、商人,向國家納稅,向神廟上供,供養(yǎng)第一、二等級。首陀羅包括的社會階層是被征服者、貧困破產失去土地的人,是最低等級。選擇答案C。考點:人教新課標九年級歷史上冊·人類文明的開端·大河流域——人類文明的搖籃。【解析】【答案】C7、B【分析】【分析】本題考查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初步形成的標志.【解析】【解答】依據(jù)已學知識可知;1936年12月,西安事變發(fā)生后,周恩來奔赴西安積極協(xié)調,最終促使西安事變和平解決,蔣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內戰(zhàn);聯(lián)共抗日的主張.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成為扭轉時局的關鍵,標志著十年內戰(zhàn)基本結束,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初步形成,第二次國共合作初步形成.

故選B.8、A【分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社會主義建設中的失誤與挫折的相關知識。選項BCD都是出現(xiàn)失誤挫折的原因,人們建設熱情高應該有利于與社會主義建設的,所以答案選A?!军c評】知道社會主義建設中的失誤與挫折的原因。二、填空題(共6題,共12分)9、略

【分析】【分析】(1)本題考查《南京條約》和中共一大召開.

(2)本題考查能入選世博會的兩項科技及入選的理由.

(3)本題考查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解析】【解答】(1)據(jù)所學知;在1840年鴉片戰(zhàn)爭之前,中國實行閉關鎖國政策.鴉片戰(zhàn)爭打開了中國的國門,英國強迫中國簽訂了《南京條約》,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為通商口岸.1921年7月,中共一大的在上海召開,中共一大的召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新了.

(2)任意選出兩項;說明理由,如3D人工智能和門票射頻識別系統(tǒng)兩項科技典范可以入選,之所以入選是因為3D人工智能和門票射頻識別系統(tǒng)都是高科技產品,站在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前沿.

(3)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科技的力量越來越強大,科技在我國的現(xiàn)代化建設中發(fā)揮著重大的作用,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科技是經(jīng)濟發(fā)展的推動力,我們要大力發(fā)展科技,推動我國經(jīng)濟高速發(fā)展,把我國建設成世界一流強國.

故答案為:

(1)《南京條約》;中國共產黨的誕生.

(2)任何兩項;言之成理即可.

(3)科技;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科技是經(jīng)濟發(fā)展的動力.10、張謇【分析】【分析】題考查了狀元實業(yè)家張謇.【解析】【解答】《馬關條約》簽訂后;帝國主義在中國開礦設廠,利用中國廉價的原料和勞動力,直接剝削中國人民.清末狀元張謇深感要挽回中國的利益,必須發(fā)展本國的工商業(yè),于是他提出了“實業(yè)救國”的口號,主動放棄高官厚祿,回鄉(xiāng)創(chuàng)辦大生紗廠等一系列企業(yè).

故答案為:

張謇.11、×禮部改成市舶司【分析】【分析】本題考查宋朝管理對外貿易的機構.【解析】【解答】宋朝的海外貿易超過了前代;政府鼓勵海外貿易,在主要港口設立市舶司,加以管理.

故答案為:

×,改正:禮部改成市舶司.12、英國西班牙【分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在拉丁美洲進行殖民侵略的國家。新航路開辟以后;西班牙和葡萄牙侵入拉丁美洲。除巴西是葡萄牙的殖民地外,其余地區(qū)基本上都在西班牙的殖民統(tǒng)治之下?,F(xiàn)如今,巴西主要語言是葡萄牙語,拉丁美洲其他國家的主要語言是西班牙語。就是因為拉丁美洲歷史上曾淪為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殖民地。

【點評】人教新課標九年級上冊·殖民擴張與殖民地人民的抗爭·殖民地人民的抗爭。13、略

【分析】結合所學可知;三民主義即民族;民權、民生,是孫中山領導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是孫中山領導辛亥革命的旗幟.1997年中共十五大召開,會議把鄧小平理論確立為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鄧小平理論是指導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光輝旗幟.

故答案為:

三民主義;鄧小平理論.

本題考查三民主義;鄧小平理論.

本題掌握三民主義、鄧小平理論的知識點.理解二者的內容和影響.【解析】三民主義;鄧小平理論14、金碧輝煌的園林圓明園他只能看到殘垣斷壁的圓明園;1860年,英法聯(lián)軍火燒圓明園,圓明園成了一片廢墟【分析】【分析】本題考查英法聯(lián)軍火燒圓明園.【解析】【解答】依據(jù)所學可知;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中,1860年英法聯(lián)軍攻占北京,闖入皇家園林圓明園,大肆劫掠后,為掩蓋罪行,放火焚燒了圓明園,使圓明園成為一片廢墟.故19世紀70年代,小榮不能可游覽到金碧輝煌的皇家園林圓明園,他只能看到殘垣斷壁的圓明園.

故答案為:

錯誤:金碧輝煌的園林圓明園.

理由:他只能看到殘垣斷壁的圓明園;1860年,英法聯(lián)軍火燒圓明園,圓明園成了一片廢墟.三、判斷題(共6題,共12分)15、√【分析】北伐戰(zhàn)爭期間,毛澤東經(jīng)過實際考察,寫成了著名的《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成為黨指導農民運動的重要綱領性文獻?!窘馕觥俊敬鸢浮空_16、×【分析】【分析】本題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解析】【解答】由于交戰(zhàn)雙方的主要目的都是為了重新瓜分世界;爭霸世界霸權,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是一次帝國主義掠奪戰(zhàn)爭,沒有正義非正義一說,因而“1917年美國;中國加入?yún)f(xié)約國一方作戰(zhàn),增加了正義一方的力量,加速了一戰(zhàn)的結束”說法錯誤.

故答案為:×.17、×【分析】【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南京條約》.【解析】【解答】1842年清政府在鴉片戰(zhàn)爭中戰(zhàn)?。槐黄扰c英國簽訂中英《南京條約》.中英《南京條約》規(guī)定: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沒有南京.

故答案為:×.18、√【分析】【分析】本題考查遵義會議的相關知識.【解析】【解答】據(jù)所學知;1935年,在長征途中召開的遵義會議,結束了“左”傾錯誤在中央的統(tǒng)治,事實上確立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這次會議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革命,是黨的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故答案為:√.19、√【分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新中國成立的知識點,重點理解新中國成立的意義.【解析】【解答】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已經(jīng)取得偉大勝利,標志著中國人民受奴役受壓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時代已經(jīng)過去,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成為新國家;新社會的主人.

故答案為:

√.20、√【分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美國1787年憲法.【解析】【解答】根據(jù)所學;在1787年美國憲法中,確立了聯(lián)邦制民主共和和三權分立的政治制度.所以該題敘述正確.

故答案為:

√.四、列舉題(共3題,共27分)21、略

【分析】【分析】本題考查新中國成立后,黨和政府為解決“三農”問題,采取了的一系列措施.【解析】【解答】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它規(guī)定廢除地主階級封建剝削的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的土地所有制,徹底摧毀了我國存在兩千多年封建土地制度;1953年-1956年,農村引導農民參加農業(yè)生產合作社,完成了對農業(yè)的社會主義改造;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后,率先在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實行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促進了中國農業(yè)大發(fā)展.

故答案為:

(1)土地改革;

(2)農業(yè)生產合作社;

(3)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22、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分析】【分析】本題考查了春秋五霸.【解析】【解答】春秋時期社會的主要特點是諸侯爭霸.春秋時期;由于周王室衰落,諸侯不再聽從天子的命令,天子反而要依附于強大的諸侯.為了爭奪領土和人民,各諸侯國之間不斷進行戰(zhàn)爭.強大的諸侯,迫使各國承認他的首領地位,成為“霸主”.春秋時期著名的霸主有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

故答案為:

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23、汽車;飛機。

【分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第二次工業(yè)革命的成果。第二次工業(yè)革命在交通領域出現(xiàn)的新的交通工具是汽車和飛機。【點評】本題考查的是第二次工業(yè)革命的成果。五、材料題(共2題,共20分)24、略

【分析】(1)本題考查文藝復興。材料一中資產階級文化新潮流運動被稱為文藝復興運動。根據(jù)材料一的內容“隨著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xiàn),一股資產階級文化的新潮流在意大利興起”可知指出該場文化新潮流最早興起于意大利。(2)本題考查但丁的作品。恩格斯在材料二中稱頌的大人物是但丁,他是是文藝復興的先驅,他的代表作《神曲》。(3)本題考查啟蒙運動。伏爾泰等啟蒙思想家反對封建專制制度,主張開明的君主執(zhí)政,強調資產階級的自由和平等思想的宣傳,促進了人們的思想解放,他的思想在美國的《獨立宣言》和法國的《人權宣言》中得到體現(xiàn)。(4)本題考查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標志和巴黎公社相關知識。《共產黨宣言》是一部較為完整而系統(tǒng)地闡述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理的偉大著作,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開辟了國際工人運動和社會主義運動的新局面,成為世界無產階級的銳利武器。巴黎公社是無產階級建立政權的第一次偉大嘗試,豐富了馬克思主義關于無產階級革命和無產階級專政的學說。(5)本題考查思想文化與社會進步的關系。根據(jù)本題的解答內容可知,先進進步的正確思想文化能夠推動社會進步?!窘馕觥浚?)文藝復興;意大利(2)但?。弧渡袂?。(3)思想:自由、平等。文獻:《獨立宣言》;《人權宣言》。(4)《共產黨宣言》的發(fā)表;巴黎公社的建立。(5)先進(正確等)的思想文化推動社會進步。25、(1)據(jù)材料“打谷機要花費許多錢;它需要修理,還需要喂養(yǎng)馬匹(用馬匹來帶動機器);而農民一文錢也不要花費”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一說明了農奴制下,地主不關心生產技術的改進,農奴制阻礙資本主義的發(fā)展,地主殘酷剝削農奴等。19世紀中期,俄國農奴制出現(xiàn)了嚴重危機,農奴暴動此起彼伏,嚴重威脅著沙皇的統(tǒng)治,為擺脫農奴制危機,鞏固統(tǒng)治,沙皇被迫進行了改革。1861年,沙皇亞歷山大二世簽署了廢除農奴制的法令。

(2)據(jù)材料“什么力量迫使他們搞改革呢?這就是把俄國拖上資本主義道路的經(jīng)濟發(fā)展的力量。地主農奴主不能阻撓俄國同歐洲商品交易的增長;不能保持住舊的崩潰的經(jīng)濟形態(tài)。解放以前,農民的‘叛亂’每十年都要高漲一次。這使頭號大地主亞歷山大二世不得不承認,從上面解放比等待從下面推翻要好些”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二中俄國實行農奴制改革的原因是資本主義經(jīng)濟的發(fā)展;農奴制阻礙資本主義的發(fā)展;農奴的反抗。

(3)據(jù)材料“凡能夠維護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地做到了”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三中反映出俄國農奴制改革根本目的是維護地主階級的利益,維護自己的統(tǒng)治。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俄國農奴制改革的性質是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

故答案為:

(1)農奴制下;地主不關心生產技術的改進或農奴制阻礙資本主義的發(fā)展或地主殘酷剝削農奴等。

(2)資本主義經(jīng)濟的發(fā)展;農奴制阻礙資本主義的發(fā)展;農奴的反抗。

(3)目的:維護地主階級的利益或者維護自己的統(tǒng)治都可以。性質: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痉治觥?/p>

本題以三則文字材料為依托;考查俄國農奴制改革相關知識點。注意掌握相關基礎知識。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俄國農奴制改革的目的、內容和影響。【解析】【小題1】(1)據(jù)材料“打谷機要花費許多錢;它需要修理,還需要喂養(yǎng)馬匹(用馬匹來帶動機器);而農民一文錢也不要花費”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一說明了農奴制下,地主不關心生產技術的改進,農奴制阻礙資本主義的發(fā)展,地主殘酷剝削農奴等。19世紀中期,俄國農奴制出現(xiàn)了嚴重危機,農奴暴動此起彼伏,嚴重威脅著沙皇的統(tǒng)治,為擺脫農奴制危機,鞏固統(tǒng)治,沙皇被迫進行了改革。1861年,沙皇亞歷山大二世簽署了廢除農奴制的法令。

(2)據(jù)材料“什么力量迫使他們搞改革呢?這就是把俄國拖上資本主義道路的經(jīng)濟發(fā)展的力量。地主農奴主不能阻撓俄國同歐洲商品交易的增長;不能保持住舊的崩潰的經(jīng)濟形態(tài)。解放以前,農民的‘叛亂’每十年都要高漲一次。這使頭號大地主亞歷山大二世不得不承認,從上面解放比等待從下面推翻要好些”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二中俄國實行農奴制改革的原因是資本主義經(jīng)濟的發(fā)展;農奴制阻礙資本主義的發(fā)展;農奴的反抗。

(3)據(jù)材料“凡能夠維護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地做到了”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三中反映出俄國農奴制改革根本目的是維護地主階級的利益,維護自己的統(tǒng)治。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俄國農奴制改革的性質是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

故答案為:

(1)農奴制下;地主不關心生產技術的改進或農奴制阻礙資本主義的發(fā)展或地主殘酷剝削農奴等。

(2)資本主義經(jīng)濟的發(fā)展;農奴制阻礙資本主義的發(fā)展;農奴的反抗。

(3)目的:維護地主階級的利益或者維護自己的統(tǒng)治都可以。性質: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小題2】【小題3】六、簡答題(共3題,共30分)26、略

【分析】

(l)本題考查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形成與認識.

(2)本題考查冷戰(zhàn)政策及開始的標志.

(3)本題考查華約的建立.

(4)本題考查當今世界政治格局的發(fā)展趨勢和我國奉行的基本外交政策.

本題考查學生綜合掌握歷史知識的能力.熟練掌握凡爾賽一華盛頓體系、冷戰(zhàn)政策、政治多極化趨勢的相關知識.【解析】(1)材料一中圖片一反映的是巴黎和會;圖片二是華盛頓會議;通過這兩次會議使帝國主義列強在一戰(zhàn)后形成了凡爾賽--華盛頓體系.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1919年1月,戰(zhàn)勝的協(xié)約國集團為了締結和約,對一戰(zhàn)后的世界做出安排,在法國巴黎召開了會議,這就是巴黎和會,會議簽署了《凡爾賽和約》等一系列條約,通過這次會議確立了凡爾賽體系;1921-1922年,美、英、法、日、意、荷、比、葡和中國九國代表在華盛頓舉行會議,簽署了關于中國問題的《九國公約》,確立了華盛頓體系.通過這兩次國際會議,確立了一戰(zhàn)后的世界“新秩序”,即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因為《凡爾賽和約》主要是為了協(xié)調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和約是基于對戰(zhàn)敗的德國及其殖民地的制裁和瓜分,因此引起戰(zhàn)敗國德國和廣大殖民地國家的不滿,尤其是帝國主義國家之間,不僅沒有解決矛盾,從長遠看反而激化了矛盾.

(2)二戰(zhàn)后美國針對蘇聯(lián)等社會主義國家簽訂《北大西洋公約》;成立的北約組織是冷戰(zhàn)政策在軍事上的表現(xiàn);1947年杜魯門主義的提出,成為美國外交政策的轉折點,也是冷戰(zhàn)正式開始的標志.

(3)1949年;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成立,針對北約組織的建立,蘇聯(lián)成立哪與組織與之對抗,1955年,華沙條約組織成立.從此歐洲出現(xiàn)了北約和華約兩大軍事政治集團對峙的局面,美蘇兩極格局極成.

(4)世界格局向多極化發(fā)展;目前世界上正在形成若干個政治經(jīng)濟力量中心,中國應該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發(fā)展經(jīng)濟,提高綜合國力,積極參與國際競爭,發(fā)揮作用,反對霸權主義,迎接挑戰(zhàn).

故答案為:

(l)凡爾賽一華盛頓體系;這一體系建立了戰(zhàn)后暫時的帝國主義世界和平秩序;但由于它不可能消除帝國主義國家間的矛盾,因此,不能長久維持下去.

(2)冷戰(zhàn)政策;杜魯門主義出臺.

(3)華沙條約組織(或華約組織).

(4)多極化;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7、略

【分析】

(1)本題考查羅斯福新政的原因與核心.

(2)本題考查羅斯福新政的特點.

(3)本題考查羅斯福新政的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