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化學常考重點實驗題知識點_第1頁
2025年中考化學??贾攸c實驗題知識點_第2頁
2025年中考化學常考重點實驗題知識點_第3頁
2025年中考化學??贾攸c實驗題知識點_第4頁
2025年中考化學常考重點實驗題知識點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中考化學重點實驗題知識點匯總(附答案)

實驗1紅磷燃燒測定空氣里氧氣的含量

1、實驗原理:

2、實驗現(xiàn)象:

(1)紅磷燃燒,產(chǎn)生—,放出熱量

(2)待紅磷熄滅并冷卻后,打開彈簧夾,并上升至集氣瓶中原

空氣體積的一處。

3、實驗結論:氧氣占空氣總體積的0

4、誤差分析

⑴測量值偏低的原因:

①_________

②_________

③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測量值偏高的原因:

①_________

②_________

5、實驗開始時,應先在集氣瓶里放少量水的目的是:

①_________

②_________

③_________

6、實驗藥品的選擇

(1)不能用碳、硫代替紅磷的原因:

(2)不能用鐵絲代替紅磷的原因:

(3)不能用鎂條代替紅磷的原因:

實驗2氧氣的性質實驗

1、硫燃燒的實驗

(1)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2)實驗現(xiàn)象:

①在空氣中:發(fā)出微弱的—火焰,放出熱量,生成一種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②在氧氣中:發(fā)出明亮的—火焰,放出熱量,生成一種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3)在集氣瓶底部放少量水或氫氧化鈉溶液的目的是:

2、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

(1)化學方程式:

(2)實驗現(xiàn)象:發(fā)出,放出熱量,澄清石灰水。

(4)木炭為何要由上而下緩慢伸入集氣瓶:

3、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

(1)化學方程式:

(2)實驗現(xiàn)象: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放出熱量,生成

(3)鐵絲盤成螺旋狀的目的:增大鐵絲的受,有利于鐵絲持續(xù)燃燒。

(4)鐵絲下端系一根火柴的目的:

(5)待火柴快燃盡時再伸入集氣瓶的目的:

(6)集氣瓶底部預先裝少量水或鋪一層細沙的目的是:

實驗3實驗室制取氧氣

1、高鎰酸鉀制取氧氣

(1)原料:

(2)實驗原理:_________________

(3)氣體收集方法:

(4)操作步驟:查一裝一定一點一收一離一熄

(5)注意事項:

①試管口略向下傾斜:

②藥品平鋪在試管的底部:

③鐵夾夾在離管口約—處,離試管太近,易夾壞試管。

④導管應稍露出橡膠塞:

⑤試管口應放一團棉花:

⑥開始加熱時,先預熱再集中加熱:

⑦排水法收集時,待氣泡均勻連續(xù)冒出時再收集(剛開始排出的是試管中的空

氣);當瓶口有冒出時表示氧氣已集滿。

⑧實驗結束時,先移導管再熄滅酒精燈,防止o

⑨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氣體時,導管伸到集氣瓶底部,防止⑩實驗過

程中和實驗結束后試管炸裂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氧氣的檢驗和驗滿:

檢驗方法: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若木條復燃,證明是氧氣:

驗滿方法: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在集氣,若木條復燃,證明氧氣已集滿。

2、分解過氧化氫制取氧氣

(1)原料: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鎰

(2)實驗原理:

⑶催化劑:在化學反應里能改變其他物質的化學反應速率,而本身的質量和化

學性質在反應前后都沒有發(fā)生變化的物質。

(4)操作步驟:查--定-滴(液體)-收

(5)注意事項:

①二氧化鎰起

②分液漏斗的作用:

實驗4探究分子運動現(xiàn)象

1、實驗現(xiàn)象

實驗1:燒杯中的水都變紅了,且品紅在熱水中比在冷水中擴散得

實驗2:燒杯A溶液由無色變?yōu)椋簾瑿溶液

2、實驗分析

(1)實驗①:分子在不斷運動,且溫度越高運動速率—

(2)實驗②:氨分子運動到酚酉太溶液中,形成氨水,使酚酸溶液—

3、實驗結論:______________

實驗5過濾

1、適用范圍:用于難溶性固體與液體的分離。

2、實驗儀器:鐵架臺、燒杯、、

3、實驗用品:濾紙。

4、玻璃棒的作用:

5、操作注意事項:“一貼二低三靠”

⑴"一貼":____________

(2)“二低”:①濾紙邊緣低于漏斗邊緣;②漏斗內(nèi)液面低于—;

(3)“三靠”:①燒杯尖嘴緊靠玻璃棒中下部;②玻璃棒末端輕靠三層濾紙一邊;

③_____________

6、過濾后,濾液仍然渾濁的原因:①—;②;③儀器不干凈。

7、過濾速度慢的原因:①-②

實驗6電解水實驗

1、化學方程式

2、實驗現(xiàn)象:正極產(chǎn)生的氣體能使燃著的木條燃燒更旺盛:負極產(chǎn)生的氣體能

在空氣中燃燒,產(chǎn)生□

3、氧氣與氫氣的體積比為o

4、實驗結論:o

5、使用的電源為0

6、電解時放少量硫酸鈉、氫氧化鈉或稀硫酸的目的:

7、氣體體積比小于1:2的原因:

實驗7驗證質量守恒定律

1、紅磷燃燒

(1)實驗現(xiàn)象:紅磷燃燒,產(chǎn)生大量白煙,放出熱量:氣球先冷卻后變癟;

反應前后天平保持

⑵氣球變化的原因:紅磷燃燒放熱,溫度升高,壓強—,氣球膨脹;燃燒消

耗氧氣,氣體,壓強減小,氣球變癟。

2、鐵釘與硫酸銅溶液

硝酸洞田表型

(1)實驗原理:

(2)實驗現(xiàn)象:鐵釘表面有—物質析出,溶液由藍色逐漸變成—;反應前后天

平保持平衡。

3、稀鹽酸與碳酸鈉粉末

(1)實驗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實驗現(xiàn)象:,天平向右傾斜。

(3)實驗分析:反應產(chǎn)生的—氣體逸散到空氣中,導致反應前后質量不等。

(4)實驗改進:-

4、鎂條燃燒

(1)實驗原理:

(2)實驗現(xiàn)象:發(fā)出耀眼白光,放出熱量,生成—;天平不平衡。

(3)實驗分析:

①反應后的質量〉反應前的質量:未計算參加反應的—質量。

②反應后的質量(反應前的質量:

實驗8二氧化碳的性質實驗

1、傾倒CO2

(1)實驗現(xiàn)象:。

(2)實驗結論:CO2的比空氣大,CO彳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

2、CO2的溶解性實驗

⑴實驗現(xiàn)象:O

⑴實驗分析:—能溶于水,瓶內(nèi)氣體減少,壓強減小

(3)實驗結論:□

3、CO白水反應

⑴化學方程式:CO2+H2O=H2c03

⑶IV中紙花由紫變紅,說明CO2與水反應生成碳酸,

實驗9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

1、原料:和

2、實驗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氣體收集方法:

4、注意事項:(1)長頸漏斗使用時須液封,防止

(2)不選擇碳酸鈉或碳酸鈣粉末代替大理石,是因為⑶不選

擇稀硫酸代替稀鹽酸,是因為反應生成微溶的—會覆蓋在大理石表面,阻止反

應的進行:

(4)不宜用濃鹽酸來制二氧化碳,是因為揮發(fā)出的—氣體會使制得的二氧化碳

不純。

5、二氧化碳的檢驗和驗滿:

檢驗方法:將氣體通入,若石灰水變渾濁,證明是二氧化碳:

驗滿方法:將燃著木條伸到集氣瓶口,,證明二氧化碳已集滿。

實驗10木炭還原氧化銅

1、實驗原理:

2、實驗現(xiàn)象:黑色粉末逐漸變成,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3、注意事項:

①在酒精燈上加網(wǎng)罩的目的:

②反應結束后先移導管,再熄滅酒精燈:。

③冷卻后再把試管內(nèi)的粉末倒出的原因:o

4、實驗改進:在導管處加“橡皮管和彈簧夾”,實驗結束時夾緊彈簧夾,既可

防止液體倒吸,也可防止。

實驗11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

ABC

1、實驗原理:CO+CuO&Zu+CO2

2、實驗現(xiàn)象:黑色粉末逐漸變成,澄清石灰水變—。點燃尾氣時產(chǎn)生藍

色火焰。

3、一氧化碳具有0

實驗12燃燒條件的探究

1、白磷與紅磷

(1)銅片上的白磷燃燒,紅磷,說明燃燒需要溫度達到可燃物的

銅片上的白磷燃燒,水中的白磷不燃燒,說明燃燒需要與—接觸。

(2)通入后,熱水中的白磷燃燒,說明燃燒需要與氧氣接觸。

⑶熱水的作用:(1)(2)

濾紙碎片乒乓球碎片

2、濾紙碎片與乒乓球碎片

乒乓球碎片先燃燒,濾紙碎片后燃燒,說明

蘸酒精施水

AB

3、蘸酒精的棉球與蘸水的棉球

蘸酒精的棉球燃燒,蘸水的棉球不燃燒,說明

小r石頭r小木塊

4、小石頭與小木塊

,說明燃燒需要可燃物。

實驗13金屬的化學性質

,鋁絲一銅絲

|CuS04AgNOs

曠溶液溶液

3

1、鋁絲用砂紙打磨的目的:

2、實驗方程式:

3、實驗現(xiàn)象:鋁絲表面有紅色物質析出,溶液由藍色逐漸變成o銅絲表

面有銀白色物質析出,溶液由無色逐漸變成-

4、實驗結論: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為.

實驗14鐵的冶煉

1、實驗原理:3CO+Fe2O3高溫2Fe+3cO2

2、實驗現(xiàn)象:玻璃管里的—粉末逐漸變成黑色,澄清石灰水變渾濁,點燃尾

氣時產(chǎn)生火焰.

3、注意事項:

①實驗前先通入—,再點燃酒精噴燈的目的:

②反應結束后先熄滅酒精噴燈,繼續(xù)通入CO直至玻璃管冷卻的目的:

③裝置末端酒精燈的作用:

④尾氣處理的方法:

實驗15探究鐵制品銹蝕的條件

-的

T空

)水

c

1、實驗現(xiàn)象:A中鐵釘生銹,B中鐵釘不生銹,C中鐵釘不生銹,D中鐵釘生銹。

2、實驗分析:A、B說明鐵生銹需要與接觸:A、C說明鐵生銹需要與—

_接觸:A、D說明能加快鐵釘銹蝕。

3、實驗結論:鐵生銹需要與氧氣和水同時接觸。

4、注意事項:

⑴將蒸儲水煮沸的目的:°

(2)植物油的作用:o

實驗16粗鹽提純

1、步驟:稱量、溶解、、蒸發(fā)。

2、溶解時玻璃棒的作用:0

3、過濾時玻璃棒的作用:。

4、蒸發(fā)時玻璃棒的作用:

5、當蒸發(fā)皿中出現(xiàn)時,停止加熱。

答案

實驗1紅磷燃燒測定空氣里氧氣的含量

1、實驗原理:4P+5牝直蜜2優(yōu)

2、實驗現(xiàn)象:

(1)紅磷燃燒,產(chǎn)生大量白煙,放出熱量

(2)待紅磷熄滅并冷卻后,打開彈簧夾,水沿導管進入集氣瓶,并上升至集氣

瓶中原空氣體積的地處。

3、實驗結論:氧氣占空氣總體積的的。

4、誤差分析

(1)測量值偏低的原因:

①紅磷不足

②裝置氣密性不好

③未冷卻至室溫就打開彈簧夾

④導管內(nèi)事先沒有注滿水,冷卻后進入水的體積一部分存在于導管內(nèi)。

(2)測量值偏高的原因:

①彈簧夾沒有夾緊

②塞塞子動作太慢。

5、實驗開始時,應先在集氣瓶里放少量水的目的是:

①吸收熱量,有利于降低溫度;

②防止瓶底炸裂

③吸收五氧化二磷,防止污染空氣。

6、實驗藥品的選擇

(1)不能用碳、硫代替紅磷的原因:碳、硫燃燒雖然消耗氧氣,但會生成二氧化

碳、二氧化硫氣體,不能形成壓強差。

(2)不能用鐵絲代替紅磷的原因:鐵絲在空氣中不能燃燒。

(3)不能用鎂條代替紅磷的原因:鎂條還會與空氣中的電和回州反應。

實驗2氧氣的性質實驗

1、硫燃燒的實驗

(1)化學方程式:5+。2點燃5。2

(2)實驗現(xiàn)象:

①在空氣中:發(fā)出微弱的淡藍色火焰,放出熱量,生成一種有刺激性氣味的氣

體。

②在氧氣中:發(fā)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放出熱量,生成一種有刺激性氣味的氣

體。

(4)在集氣瓶底部放少量水或氫氧化鈉溶液的目的是:吸收二氧化硫,防

止污染空氣。

2、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

(1)化學方程式:C+02點燃

(2)實驗現(xiàn)象:發(fā)出直選,放出熱量,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4)木炭為何要由上而下緩慢伸入集氣瓶:使木炭與氧氣充分反應,實驗現(xiàn)象明

顯。

3、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

(1)化學方程式:3Fe+202雌。4

(2)實驗現(xiàn)象: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放出熱量,生成黑色固體。

(3)鐵絲盤成螺旋狀的目的:增大鐵絲的受熱面積,有利于鐵絲持續(xù)燃燒。

(4)鐵絲下端系一根火柴的目的:引燃鐵絲。

(5)待火柴快燃盡時再伸入集氣瓶的目的:防止火柴消耗過多氧氣,使鐵絲不能

燃燒或燃燒現(xiàn)象不明顯。

(6)集氣瓶底部預先裝少量水或鋪一層細沙的目的是:防止高溫熔化物濺落,使

瓶底炸裂。

實驗3實驗室制取氧氣

1、高鎰酸鉀制取氧氣

(1)原料:高錦酸鉀

(2)實驗原理:2KMnO4AK2MnO4+MnO2+。2T

(3)氣體收集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氣法

(4)操作步驟:查一裝一定一點一收一離一熄

(5)注意事項:

①試管口略向下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試管炸裂。

②藥品平鋪在試管的底部:均勻受熱。

③鐵夾夾在離管口約3處,離試管太近,易夾壞試管。

④導管應稍露出橡膠塞:便于氣體排出。

⑤試管口應放一團棉花:防止高鎰酸鉀粉末進入導管,堵塞導管。

⑥開始加熱時,先預熱再集中加熱:防止試管受熱不均勻炸裂。

⑦排水法收集時,待氣泡均勻連續(xù)冒出時再收集(剛開始排出的是試管中的空

氣);當瓶口有大氣泡冒出時表示氧氣已集滿。

⑧實驗結束時,先移導管再熄滅酒精燈,防止水倒吸使試管炸裂。

⑨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氣體時,導管伸到集氣瓶底部,防止收集的氧氣不純。

⑩實驗過程中和實驗結束后試管炸裂的原因:加熱前試管外壁有水:試管口未

略向下傾斜:試管底部接觸燈芯;停止加熱時未將導管從水槽中取出;實驗結

束后未冷卻I就洗刷試管。

(6)氧氣的檢驗和驗滿:

檢驗方法: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中,若木條復燃,證明是氧氣:

驗滿方法: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在集氣瓶且,若木條復燃,證明氧氣已集滿。

2、分解過氧化氫制取氧氣

(1)原料: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鎰

(2)實驗原理:2H2。2M唯2。+。2T

⑶催化劑:在化學反應里能改變其他物質的化學反應速率,而本身的質量和化

學性質在反應前后都沒有發(fā)生變化的物質。

(4)操作步驟:查-裝(固體)-定-滴(液體)-收

(5)注意事項:

①二氧化鎰起催化作用

②分液漏斗的作用:控制反應速率。

實驗4探究分子運動現(xiàn)象

1、實驗現(xiàn)象

實驗1:燒杯中的水都變紅了,且品紅在熱水中比在冷水中擴散得雙

實驗2:燒杯A溶液由無色變?yōu)榧t色:燒杯C溶液無明顯變化。

2、實驗分析

(1)實驗①:分子在不斷運動,且溫度越高運動速率越快;

(2)實驗②:氨分子運動到酚酉太溶液中,形成氨水,使酚麟溶液變紅。

3、實驗結論:分子在不斷運動。

實驗5過濾

1、適用范圍:用于難溶性固體與液體的分離。

2、實驗儀器:鐵架臺、燒杯、遍注、玻璃棒。

3、實驗用品:濾紙。

4、玻璃棒的作用:引流。

5、操作注意事項:“一貼二低三靠”

⑴“一貼”:濾紙緊貼漏斗內(nèi)壁

(2)“二低”:①濾紙邊緣低于漏斗邊緣;②漏斗內(nèi)液面低于濾紙邊緣;

(3)“三靠”:①燒杯尖嘴緊靠玻璃棒中下部;②玻璃棒末端輕靠三層濾紙一邊;

③漏斗下端管口緊靠燒杯內(nèi)壁。

6、過濾后,濾液仍然渾濁的原因:①濾紙破損;②液面高于濾紙邊緣;③儀

器不干凈。

7、過濾速度慢的原因:①難溶性固體雜質太多堵塞濾紙。②濾紙與漏斗之間有

氣泡。

實驗6電n解水實驗

1、化學方程式:2H2。通電2H2f+02t

2、實驗現(xiàn)象:正極產(chǎn)生的氣體能使燃著的木條燃燒更旺盛:負極產(chǎn)生的氣體能

在空氣中燃燒,產(chǎn)生淡藍色火焰。

3、氧氣與氫氣的體積比為1:2。

4、實驗結論: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

5、使用的電源為直流電。

6、電解時放少量硫酸鈉、氫氧化鈉或稀硫酸的目的:增強水的導電性。

7、氣體體積比小于1:2的原因:

⑴氧氣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氫氣強;

(2)氧氣可與電極發(fā)生反應。

實驗7驗證質量守恒定律

2、紅磷燃燒

(1)實驗現(xiàn)象:紅磷燃燒,產(chǎn)生大量白煙,放出熱量:氣球先膨脹,冷卻后變癟;

反應前后天平保持壬衡。

⑵氣球變化的原因:紅磷燃燒放熱,溫度升高,壓強增大,氣球膨脹;燃燒消

耗氧氣,氣體減少,壓強減小,氣球變癟。

3、鐵釘與硫酸銅溶液

磕酸銅溶速

鐵釘一

(1)實驗原理:Fe+CuS04=FeS04+Cu

⑵實驗現(xiàn)象:鐵釘表面有紅色物質析出,溶液由藍色逐漸變成淺綠色;反應前

后天平保持平衡。

4、稀鹽酸與碳酸鈉粉末

(1)實驗原理:Na2CO3+2HCI=2NaCl+H20+C02T

(2)實驗現(xiàn)象:產(chǎn)生大量氣泡,白色粉末逐漸溶解,天平向右傾斜。

(3)實驗分析:反應產(chǎn)生的小氣體逸散到空氣中,導致反應前后質量不等。

(4)實驗改進:在密閉容器中進行。

4、鎂條燃燒

(1)實驗原理:2Mg+建燃2MgO

(2)實驗現(xiàn)象:發(fā)出耀眼白光,放出熱量,生成白色固體;天平不平衡。

⑶實驗分析:

①反應后的質量〉反應前的質量:未計算參加反應的5質量。

②反應后的質量〈反應前的質量:燃燒生成的氧化鎂以白煙的形式逸散到空氣

中。

實驗8二氧化碳的性質實驗

2、傾倒CO?

⑴實驗現(xiàn)象:下層蠟燭先熄滅,上層蠟燭后熄滅。

(2)實驗結論:CO2的密度比空氣大,CO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

2、CO2的溶解性實驗

⑴實驗現(xiàn)象:塑料瓶變癟。

(1)實驗分析:CO?能溶于水,瓶內(nèi)氣體減少,壓強減小

(3)實驗結論:CO?能溶于水。

2、CO占水反應

(D噴稀醍酸(D)噴水a(chǎn)m直接放入二氧化碳中(W)噴水后放入二氧化碳中

(1)化學方程式:CO2+H2OH2c03

⑶IV中紙花由紫變紅,說明CO?與水反應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

紅。

實驗9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

1、原料:大理石和稀鹽酸

2、實驗原理:CaCO3+2HCI=CaCl2+H20+C02?

3、氣體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氣法

5、注意事項:(1)長頸漏斗使用時須液封,防止氣體從長頸漏斗中逸出:

(2)不選擇碳酸鈉或碳酸鈣粉末代替大理石,是因為反應速率太快,難以控制和

收集;

(3)不選擇稀硫酸代替稀鹽酸,是因為反應生成微溶的硫酸鈣會覆蓋在大理石表

面,阻止反應的進行:

(4)不宜用濃鹽酸來制二氧化碳,是因為揮發(fā)出的氧化氫氣體會使制得的二氧化

碳不純。

6、二氧化碳的檢驗和驗滿:

檢驗方法:將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若石灰水變渾濁,證明是二氧化碳:

驗滿方法:將燃著木條伸到集氣瓶口,若木條熄滅,證明二氧化碳已集滿。

實驗10木炭還原氧化銅

1、實驗原理:C+2CuO高溫2Cu+CO2T

2、實驗現(xiàn)象:黑色粉末逐漸變成紅色,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3、注意事項:

①在酒精燈上加網(wǎng)罩的目的:集中火焰,提高溫度。

②反應結束后先移導管,再熄滅酒精燈:防止石灰水倒吸,使試管炸裂。

③冷卻后再把試管內(nèi)的粉末倒出的原因:防止生成的銅在高溫下重新被氧化。

4、實驗改進:在導管處加“橡皮管和彈簧夾”,實驗結束時夾緊彈簧夾,既可

防止液體倒吸,也可防止空氣從導管進入試管,使銅氧化。

實驗11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

1、實驗原理:CO+CuO&Cu+CC)2

2、實驗現(xiàn)象:黑色粉末逐漸變成紅色,澄清石灰水變渾濁。點燃尾氣時產(chǎn)生藍

色火焰。

3、一氧化碳具有還原性。

實驗12燃燒條件的探究

白磷4,一銅片

一X80七

三£—熱水

,言_白磷

白磷

2、白磷與紅磷

(1)銅片上的白磷燃燒,紅磷不燃燒,說明燃燒需要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

銅片上的白磷燃燒,水中的白磷不燃燒,說明燃燒需要與氧氣接觸。

(2)通入氧氣后,熱水中的白磷燃燒,說明燃燒需要與氧氣接觸。

(3)熱水的作用:(1)提供熱量(2)隔絕氧氣

球碎片

片乒乓

濾紙碎

球碎

乒乓

片與

紙碎

2、濾

點。

著火

物的

可燃

達到

溫度

需要

明燃燒

,說

燃燒

片后

紙碎

,濾

燃燒

片先

球碎

乒乓

的棉

蘸水

球與

的棉

酒精

3、蘸

。

燃物

需要可

燃燒

說明

燒,

不燃

棉球

水的

,蘸

燃燒

棉球

精的

蘸酒

木塊

頭小

小石

木塊

與小

石頭

4、小

物。

要可燃

燃燒需

,說明

塊燃燒

,小木

不燃燒

小石頭

學性質

屬的化

3金

實驗1

質。

及雜

化膜

的氧

去表面

的:除

磨的目

砂紙打

絲用

1、鋁

式:

驗方程

2、實

3C

+

4)3

(5。

匈2

0=

3CUS

2AI+

4

2Zg

)2+

7VO

Cu(

O=

2Ag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