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J04T 443-2023 裝配式木結構建筑技術標準 _第1頁
DBJ04T 443-2023 裝配式木結構建筑技術標準 _第2頁
DBJ04T 443-2023 裝配式木結構建筑技術標準 _第3頁
DBJ04T 443-2023 裝配式木結構建筑技術標準 _第4頁
DBJ04T 443-2023 裝配式木結構建筑技術標準 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山西省工程建設地方標準裝配式木結構建筑技術標準批準部門:山西省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廳主編單位:太原理工大學山西五建集團有限公司施行日期:2023年7月1日7.3.1傳統(tǒng)木結構建筑榫卯結構節(jié)點連接設計應體現(xiàn)山西地區(qū)傳統(tǒng)建筑的結構特點及其風格,制作應結合山西傳統(tǒng)建筑特點采用傳統(tǒng)施工工藝。7.3.2傳統(tǒng)木結構建筑榫卯結構節(jié)點設計使用的材料品種、規(guī)格和質(zhì)量,應當符合設計要求。7.3.3傳統(tǒng)木結構建筑榫卯結構節(jié)點設計除應滿足本規(guī)定外,尚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木結構工程施工質(zhì)量驗收規(guī)范》GB50206的規(guī)定。7.3.4柱的節(jié)點構造、連接方式應符合下述規(guī)定及設計要求:1木柱下端宜做管腳榫(圖7.3.4-1),圓柱榫長為該柱端直徑的1/4~3/10,榫寬與榫長相等。童柱的管腳榫寬為柱徑的1/10,榫長為柱端徑的1/5~1/3;2柱或童柱上端直接與檁條連接者,其榫長為柱直徑的1/5~1/3,且不得小于30mm;3檐柱頂與拉結枋之間應當用燕尾榫連接(圖7.3.4-2),燕尾榫的寬度和長度為木柱截面邊長或直徑的1/4~3/10。燕尾榫的收乍應取榫厚的1/10;4柱端與梁端相交應做箍頭榫連接(圖7.3.4-3)。圓柱上各種透眼、半眼的寬度不超過直徑的1/4。長度在五架以上的大梁(不含五架),應用頂空榫做法;山面額材5柱類構件中部與梁類構件、枋類構件端部相交,應做榫卯連接,榫卯應采用大進小出做法;在基面線以上至梁上皮部分應做半榫,在基面線以下至梁底部分做透榫;6木柱上端饅頭榫(圖7.3.4-4)的長度應為柱徑的1/4~3/10。7.3.5梁類構件的節(jié)點構造、連接方式應符合下述規(guī)定及設計要求:1當梁類構件一端用箍頭榫形式與柱頂端連接,另一端以榫卯形式與柱中部連接者,應以原木的大頭做榫卯,小頭做箍頭榫;2當兩根構件在柱中同一高度直線連接時,應用聚魚合榫做法;3長度在五架梁(四界大梁)以內(nèi)梁類構件末端與柱末端相交,應用箍頭榫做法。箍頭榫做法應留膽(鼻子榫),留膽高應為檁條直徑的1/6~1/4,寬度應與檁條寬度一致。用箍頭榫做法的梁應在榫以外留梁頭;4正身梁頭兩側桁碗之間應有鼻子榫(圖7.3.5-1),其榫寬為梁頭寬1/2。承接梢檁的梁頭作小鼻子榫,榫高、寬應為檁徑的1/6~梁鼻子梁5趴梁、抹角梁與檁扣搭,端頭應作階梯榫(圖7.3.5-2、7.3.5-3),榫頭與檁咬合部分面積,不得大于檁截面面積的1/5。半機斷半機斷7.3.6枋類構件的節(jié)點構造、連接方式應符合下述規(guī)定及設計要求:1枋類構件與柱類構件相交,用部分透榫部分以半榫連接(大進小出)(圖7.3.6-1),透榫高宜為3/4~1/2枋高,榫厚宜為3/10~1/4柱徑;當兩根枋與同一柱,在一水平高度上直線相交,應用聚魚合榫;2當有歇山式、廡殿式等建筑之角柱頂端的正心枋或檐枋在建筑外圍轉角處相交應做搭交榫,無坐斗者還應做箍頭榫與柱連接;3穿插枋等拉結枋,端頭做透榫時(圖7.3.6-2),應做大進小出榫,榫厚為檐柱徑的1/5~1/4。其中半榫部分的長度應為1/3~1/2柱徑;4承椽枋、棋枋等榫卯的截面寬度不應小于枋自身寬的1/4。榫長不小于柱徑的1/3,承椽枋側面椽碗深度不應小于1/2椽徑。7.3.7檁類構件的節(jié)點構造、連接方式應符合下述規(guī)定及設計要求:1兩根檁在同一高度直線兩端相接,應做燕尾榫連接,榫最大處寬度宜按檁條直徑的1/5,榫的大小頭寬度之比宜為1:0.8;榫長應為檁條直徑的2/5~3/5,且不應短于80mm;2當兩根檁在同一高度不在一直線上相接,且未做搭交連接者應做硬木榫連接兩檁;3檁之間的對接應做燕尾榫,榫的長、寬應為檁徑的1/4~3/10;4兩檁成90°或成角度扣搭相交時,應做搭交榫連接(圖7.3.7),榫截面面積不應小于檁徑截面的1/3。10.2.2預制層板膠合木構件的制作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膠合木結構技術規(guī)范》GB/T50708和《結構用集成材》GB/T26899的規(guī)定。10.2.3預制木結構組件制作過程中宜采用BIM信息化模型校正,制作完成后宜采用BIM信息化模型進行組件預拼裝。10.2.4對有飾面材料的組件,制作前應繪制排版圖,制作完成后應在10.2.5預制木結構組件制作誤差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木結構工程施工質(zhì)量驗收規(guī)范》GB50206的規(guī)定。預制正交膠合木構件的厚度宜小于500mm,且制作誤差應符合表10.2.5的規(guī)定。表10.2.5正交膠合木構件尺寸偏差表類別允許偏差≤(1.6mm與0.2h中較大值)寬度b10.2.6對預制層板膠合木構件,當層板寬度大于180mm時,可在層板底部順紋開槽;對預制正交膠合木構件,當正交膠合木層板厚度大于40mm時,層板宜采用順紋開槽的措施,開槽深度不應大于層板厚度的0.9倍,槽寬不應大于4mm(圖10.2.6),槽間距不應小于40mm,開槽位置距離層板邊沿不應小于40mm。2.0.3現(xiàn)代木結構建筑的建造過程都是使用工廠按一定規(guī)格加工制作的木材或木構件,通過在施工現(xiàn)場安裝而構成完整的木結構建筑,因此,現(xiàn)代木結構建筑都可列入裝配式木結構的定義范圍。本標準將裝配式木結構按木結構體系的不同類型分為裝配式傳統(tǒng)木結構、裝配式現(xiàn)代木結構(圖2-1)。對于不同木結構體系的裝配式木結構,按木結構體系中主要承重構件采用的結構材料分類,可分為傳統(tǒng)木結構、輕型木結構、膠合木結構和正交膠合木結構。2.0.10預制空間組件是裝配式木結構建筑發(fā)展的趨勢之一,將預制空間組件進行平面或立體的組合,就能構成不同使用功能的木結構建筑。預制空間組件可以按建筑的使用功能、建筑空間的設計要求和結構形式進行組件劃分。對于可以整體吊裝或移動、獨立具有一定使用功能的整體預制木屋,也可按預制空間模塊組件作為裝配式木結構建筑的一種。3.0.1符合建筑功能和性能要求是建筑設計的基本要求,建筑、結構、機電設備、室內(nèi)裝飾裝修的一體化設計是裝配式建筑的主要特點和基本要求。裝配式木結構建筑要求設計、制作、安裝、裝修等單位在各個階段協(xié)同工作。3.0.2裝配式木結構建筑組件均應在工廠加工制作,為降低造價,提高生產(chǎn)效率,便于安裝和質(zhì)量控制,在滿足建筑功能的前提下,拆分的組件單元應盡量標準定型化,提高標準化組件單元的利用率。3.0.6裝配式建筑設計應采用信息化技術手段(BIM)進行方案、施工圖設計。方案設計包括總體設計、性能分析、方案優(yōu)化等內(nèi)容;施工圖設計包括:建筑、結構、設備等專業(yè)協(xié)同設計,管線或管道綜合設計和構件、組件、部品設計等內(nèi)容。采用BIM技術能在方案階段有效避免各專業(yè)、各工種間的矛盾,提前將矛盾解決;同時采用BIM技術整體把控整個工程進度,提高構件加工和安裝的精度。3.0.9裝配式木結構建筑按拆分組件的特征,拆分組件可分為梁柱式組件、板式組件(圖3-1)和空間組件(圖3-2)。梁柱組件指膠合木結構的基本受力單元,集成化程度低,運輸方便但現(xiàn)場組裝工作多;板式組件則是平面構件,包含墻板和樓板,集成化程度較高,是裝配式結構中最主要的拆分組件單元,運輸方便現(xiàn)場工作少;空間組件集成化程度最高,但對運輸和現(xiàn)場安裝能力要求高。組件的拆分應符合工業(yè)化的制作要求,便于生產(chǎn)制作。建筑部品相協(xié)調(diào)。由于裝配式木結構建筑的樓板、墻體是工廠加工完成的,廚房、衛(wèi)生間采用整體櫥柜和衛(wèi)浴,一次性完成精裝修,可避免破壞設備管線或管道的預留孔洞、防水等。6.3.3建筑集成技術是裝配式建筑的主要技術特征之一。建筑集成技術包括外圍護系統(tǒng)集成技術,室內(nèi)裝修集成技術,機電設備集成技術。其中外圍護系統(tǒng)集成技術設計應滿足外圍護系統(tǒng)的性能要求。6.3.4因為氣密性與冬季室內(nèi)溫度的高低和能耗高低有直接的聯(lián)系,6.3.6作為承重構件的輕型木質(zhì)組合墻體包括了木骨架組合墻體(圖6-1)和木框架剪力墻。正交膠合木墻體是建造多高層木結構建筑的主要構件之一,應在節(jié)點和轉角處宜增設加強措施。6.3.11坡屋面利于解決屋面排水。坡屋面比較適合體量較小(單層、多層木結構建筑)的建筑形式,對于多高層及大跨度建筑,應以體現(xiàn)建筑結構美為宜。設置挑檐可以保護墻體免受雨水淋濕。10.4.2裝配式木結構建筑安裝吊裝(圖10-1)工作量大,存在較大的施工風險,對施工單位的素質(zhì)要求較高。為保證施工及結構的安全,要求施工單位具備相應的施工能力及管理能力。10.4.4本條為編制專項施工方案的主要內(nèi)容,應重點描述,指導施工作業(yè)。10.4.5吊裝前應選擇適當?shù)牡蹙摺Φ鯉?、吊鉤、分配梁等吊具應進行施工驗算。10.4.6現(xiàn)場施工應按施工方案,靈活安排吊裝作業(yè),既可以單組件吊裝,也可以將多個組件在地面上組裝作為一個安裝單元整體吊裝。10.4.7預制組件吊裝時有以下幾點需要注意:1由多個組件組裝成的安裝單元吊裝前應進行吊點的設計、復核,滿足組件的強度、剛度要求,并經(jīng)試吊后正式吊裝,既要保證組件順利就位,也要保證組件與組件之間無變形、錯位;2對于細長桿式組件、體量較大的板式組件、空間模塊組件,應考慮吊裝過程中組件的安全性,可以采用分配梁、多吊點等方式;3組件安裝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