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qū)九年級上學期歷史期中試題及答案_第1頁
2022-2023學年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qū)九年級上學期歷史期中試題及答案_第2頁
2022-2023學年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qū)九年級上學期歷史期中試題及答案_第3頁
2022-2023學年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qū)九年級上學期歷史期中試題及答案_第4頁
2022-2023學年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qū)九年級上學期歷史期中試題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可以真卷何必模擬祝:都考出好成績可以真卷何必模擬祝:都考出好成績2022-2023學年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qū)九年級上學期歷史期中試題及答案一、選擇題(共20小題,每小題2.5分,滿分50.0分)1.中世紀晚期,歐洲社會處于轉型時期,生產組織逐漸資本主義化,出現(xiàn)雇傭與被雇傭的生產關系。這一現(xiàn)象主要表現(xiàn)在A.莊園經濟和現(xiàn)代工廠制的形成 B.租地農場和手工工場的產生C.種植園經濟和工業(yè)革命的擴展 D.工業(yè)化和農業(yè)集體化的實行【答案】B【解析】【詳解】考查點:歐洲資本主義的萌芽。解題思路:根據(jù)題干中關鍵信息“歐洲社會生產組織逐漸資本主義化,出現(xiàn)雇傭與被雇傭的生產關系”,可知與歐洲資本主義的萌芽相關。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3世紀,歐洲農村出現(xiàn)了分散的手工工場,后來,這種分散的手工工場逐漸轉向集中的手工工場,勞動分工、簡單協(xié)作,新的生產關系和生產方式的出現(xiàn),是西歐資本主義萌芽的重要標志。14世紀中葉以后,領主出租直領地達到一個高潮,一些富裕農民通過承租、購買領主的土地等方式將土地集中起來,建立租地農場;因此改變中世紀歐洲社會面貌的新的生產和經營方式,出現(xiàn)雇傭與被雇傭的生產關系的是租地農場、手工工場。B項符合題意;工業(yè)革命后,現(xiàn)代工廠制的形成,排除A項;工業(yè)革命是在近代興起,不屬于中世紀晚期,排除C項;工業(yè)化和農業(yè)集體化的實行,是社會主義國家經濟建設的措施,排除D項。故選B項。2.近代歐洲文明是從中世紀歐洲的土壤中成長起來的。14世紀中期以后,一些有經濟實力的農民通過各種途徑擴大耕地面積,同時雇傭少地或無地的農民為自己耕種,由此開始形成的小規(guī)模的資本主義農業(yè)生產和經營方式是()A.莊園經濟 B.手工作坊 C.手工工場 D.租地農場【答案】D【解析】【詳解】14世紀中葉以后,出租領主直營地達到一個高潮,領主也因此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不再參與生產管理,一些富裕農民通過承租、購買領主的土地,或者轉租、購買其他佃農的地產等方式將土地集中起來,建立租地農場,他們采用新的生產方式(資本主義生產關系)進行經營,雇傭少地或無地的農民耕種,并將產品推向市場,依據(jù)題干關鍵信息“一些有經濟實力的農民通過各種途徑擴大耕地面積,同時雇傭少地或無地的農民為自己耕種”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開始形成的小規(guī)模的資本主義農業(yè)生產和經營方式是租地農場,D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故選D。3.14世紀前后,歐洲興起了文藝復興運動。新興的資產階級提倡發(fā)揚人的個性,追求人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幸福。這次運動的核心思想是A.理性主義 B.人文主義 C.民族主義 D.個性主義【答案】B【解析】【分析】【詳解】文藝復興興起于14世紀的意大利,15至16世紀擴展到歐洲其它地方,文藝復興通過弘揚古代希臘、羅馬文化的方式,反對教會宣揚的陳腐說教,發(fā)起了一場嶄新的、促使人們思想解放的文化運動,其實質是資產階級思想文化的興起。其核心思想是人文主義,新興的資產階級要求以人為中心,而不是以神為中心,提倡發(fā)揚人的性,追求人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幸福。文藝復興是場促使人們思想解放的文化運動。故選B;A是啟蒙運動的核心思想,排除;C是孫中山三民主義的內容,C錯誤;宣揚個人的看法,不符合題意,D錯誤。4.但丁在《神曲》中借夢游三界描寫現(xiàn)實生活中的各色人物,抨擊教會的貪婪腐化,把許多主教、僧侶甚至教皇都打入地獄,表達了市民階層的情感和理想。材料反映了文藝復興運動的實質是A.封建思想的蓬勃發(fā)展 B.古代希臘羅馬文化的復興C.提倡教會“神權至上” D.資產階級的思想解放運動【答案】D【解析】【詳解】根據(jù)所學和材料“……抨擊教會……把許多主教、僧侶甚至教皇都打入地獄……”可知,這體現(xiàn)了反封建的傾向,因此它是資產階級的思想解放運動,故D符合題意;此時封建思想已經開始走向衰亡,古代希臘羅馬文化的復興是文藝復興的表象,提倡教會“神權至上”是封建思想的反映,故ABC均不符合題意。故選D。5.莎士比亞是英國文藝復興運動時期著名的詩人、劇作家。屬于莎士比亞代表作的是A.《神曲》 B.《蒙娜麗莎》 C.《最后的晚餐》 D.《哈姆雷特》【答案】D【解析】【詳解】依據(jù)課本所學可知,15、16世紀,文藝復興開始向西歐其他國家和地區(qū)傳播,這些國家和地區(qū)涌現(xiàn)出很多著名的文學藝術家,莎士比亞就是其中的代表,莎士比亞一生創(chuàng)作了30多部戲劇和許多膾炙人口的詩篇,這些作品反映了時代風貌和社會本質,深刻批判了封建道德倫理觀念和社會陋習,充分體現(xiàn)了人文主義者的生活理想?!豆防滋亍贰读_密歐與朱麗葉》是他的代表作。D正確;《神曲》是意大利詩人的代表作,A排除;《蒙娜麗莎》《最后的晚餐》是達·芬奇的繪畫代表作。BC排除;故選D。6.“雅典民主政體把它的權力交給所有公民,不需要國家管理者具有專長,不要求他們具有真知灼見。一個國家應當由既有專業(yè)知識又有道德的人去治理,統(tǒng)治者不是偶然選中的人,而是有統(tǒng)治知識的人?!辈牧象w現(xiàn)出作者擔憂雅典的民主A.可能會導致權力的濫用 B.只適合小國寡民的城邦C.過分強調民主的廣泛性 D.會削弱貴族的政治權力【答案】A【解析】【詳解】根據(jù)所學可知,“……既有專業(yè)知識又有道德的人去治理,統(tǒng)治者……是有統(tǒng)治知識的人”,這是說統(tǒng)治者應謹慎使用自己的權力,故A符合題意。題干是說民主是必要的,但應避免極端民主,BCD均不是這個角度,故均不符合題意。故選A。7.電影《斯巴達克斯》再現(xiàn)了爆發(fā)于公元前73年的一次奴隸大起義。這次大起義沉重打擊了A.羅馬共和國 B.雅典城邦C.古塊及王國 D.羅馬帝國【答案】A【解析】【分析】【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公元前73年爆發(fā)了斯巴達克起義。斯巴達克起義(TheWarofSpartacus;前73-前71年),是在斯巴達克斯領導下,羅馬共和國爆發(fā)的一次最大的奴隸起義。這次起義是古羅馬最大的一次起義這次大起義,沉重動搖了羅馬共和國的統(tǒng)治基礎。故A項符合題意,BCD項不符合題意。故應選A。8.余秋雨在《行者無疆》寫道,“我相信,當茫茫大地還處于蒙昧和野蠻階段的時候,羅馬的征服,雖然總是以殘酷為先導,但在很大程度上卻是文明的征服?!边@段材料主要反映的是()①羅馬帝國的征服和統(tǒng)治充滿著暴力②羅馬文化滲入到它統(tǒng)治過的廣大地區(qū)③羅馬帝國的擴張是和平的侵略④羅馬帝國把人類帶進了文明社會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A【解析】【詳解】依據(jù)題干信息“羅馬的征服,雖然總是以殘酷為先導”得出羅馬的征服充滿了暴力,故排除③,①正確;依據(jù)題干信息“但在很大程度上卻是文明的征服”可以得出羅馬文化影響了被征服地區(qū),故②正確;④說法在題干中體現(xiàn)不出來,排除。故選①②組合,排除BCD,A項正確。故選A項。.9.歷史遺跡是感知歷史最重要的途徑。下面歷史遺跡中能夠見證地中海地區(qū)早期文明的是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答案】B【解析】【詳解】依據(jù)題干“地中海地區(qū)早期文明”的信息,結合所學可知,獅身人面像是古埃及的文明象征,古埃及發(fā)源于尼羅河流域,①不符合題意;古希臘文明是位于地中海地區(qū)的早期文明,帕特農神廟位于希臘共和國首都雅典衛(wèi)城坐落的古城堡中心、石灰?guī)r的山崗上,屬于古希臘文明,②符合題意;萬神殿是至今完整保存的唯一一座羅馬帝國時期建筑,屬于地中海地區(qū)早期文明,③符合題意;哈拉帕文化是南亞次大陸的青銅時代文化,哈拉帕文化因其主要城市遺址哈拉帕而得名,分布中心在印度河流域,④不符合題意;由此可知,ACD三項的內容都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B?!军c睛】解題的關鍵是抓住題干的限定詞“地中海地區(qū)的早期文明”,首先地中海地區(qū)的文明有哪些,利用課本基礎知識分析四項內容的圖片代表的文明是什么,根據(jù)它們不同的發(fā)源地,利用排除法解答本題。10.在古希臘,對許多學科都有貢獻且被稱為百科全書式學者的是A.德謨克利特 B.亞里士多德 C.蘇格拉底 D.牛頓【答案】B【解析】【詳解】依據(jù)題干和結合所學知識,在古希臘,亞里士多德是一位百科全書式的學者。他對許多學科都有貢獻。他還創(chuàng)立了邏輯學等新的學科。B選項符合題意;德謨克利特提出了“原子論”,認為宇宙萬物是由微小的“原子”組成。A選項不符合題意;蘇格拉底指出求得知識的最好辦法是有系統(tǒng)的問和答;他還主張“人應該認識你自己”,這對認識人的內心世界具有重要意義。C選項不符合題意;牛頓提出萬有引力定律,光學分析和微積分學是他的三大成就。D選項不符合題意;故選B。11.《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說“皇帝的威嚴、光榮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須用法律來鞏固。這樣,無論在戰(zhàn)時或平時,總是可以將國家治理得很好。”這句話主要表明()A.羅馬法可以消除羅馬社會矛盾B.羅馬法制約了羅馬皇帝的權力C.羅馬法對近代歐洲影響深遠D.法律是治國的重要手段之一【答案】D【解析】【詳解】依據(jù)題干“須用法律來鞏固”、“無論在戰(zhàn)時或平時,總是可以將國家治理得很好。”的信息可知,這句話說明法律能夠起到維護統(tǒng)治的作用,是治國重要手段之一,D項符合題意;A項說法本身錯誤,法律能調節(jié)社會矛盾,但是不能消除社會矛盾,A項不符合題意;B項說法錯誤,材料并非強調皇帝的尊嚴,而是法律的作用,B項不符合題意;羅馬法對近代歐洲影響深遠與題干材料無關,C項不符合題意;由此可知,ABC三項的內容都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D。【點睛】解題的關鍵是學生掌握羅馬法的相關知識點,共和國時期制定《十二銅表》作為成文法的開端,到了《查士丁尼民法大全》進入完備階段,羅馬法在維護羅馬的統(tǒng)治方面發(fā)揮了積極地作用,同時對后世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12.孫立祥在《日本三次社會轉型及其歷史啟示》中指出:日本通過三次“開國”,成功實現(xiàn)了社會的全面轉型。日本完成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轉型的歷史事件是A.戰(zhàn)后社會改革B.實行幕府統(tǒng)治C.建立法西斯專政D.大化改新【答案】D【解析】【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公元7世紀的大化改新是日本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的標志。故D符合題意;戰(zhàn)后社會改革與題干的“日本完成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轉型的歷史事件”無關。故A不符合題意;實行幕府統(tǒng)治出現(xiàn)在日本的封建社會時期,故B不符合題意;日本建立法西斯專政是在20世紀30年代,日本完成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轉型的歷史事件是7世紀的大化改新。故C不符合題意。故選D。13.他是一個宗教創(chuàng)始人,又是一個軍事和政治領袖,他和他的繼承者們建立了一個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他是()A.凱撒 B.耶穌 C.穆罕默德 D.喬達摩·悉達多【答案】C【解析】【分析】【詳解】根據(jù)材料可知,穆罕默德是一個宗教創(chuàng)始人,又是一個軍事和政治領袖,他和他的繼承者們建立了一個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C項正確;凱撒是羅馬共和國末期杰出的軍事統(tǒng)帥、政治家,排除A項;耶穌是基督教創(chuàng)始人,排除B項;喬達摩·悉達多創(chuàng)立佛教,排除D項。故選C項。【點睛】14.中世紀晚期,歐洲社會處于轉型時期,西歐社會經濟的重要變化體現(xiàn)在①各地紛紛開展了墾殖運動,墾殖者成為新開發(fā)地區(qū)的主人②莊園逐漸衰落和瓦解③土地集中成為一種趨勢,出現(xiàn)租地農場④形成集中手工工場,雇工分工合作。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D【解析】【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中世紀晚期,歐洲社會處于轉型時期,11世紀以后,歐洲農村發(fā)生了一些新的變化。各地紛紛開展了墾殖運動,墾殖者成為新開發(fā)地區(qū)的主人。故①符合題意;農奴可以用貨幣購買勞役豁免權,不再為領主提供勞役,以此獲得對自己勞動力的自由支配;又通過繳納遷徙稅,獲得離開莊園、擺脫領主人身束縛的機會。莊園逐漸衰落和瓦解。故②符合題意;一些富裕農民通過承租、購買領主的土地,或者轉租、購買其他佃農的地產等方式將土地集中起來,建立租地農場。故③符合題意;農村出現(xiàn)了分散的手工工場。后來,這種分散的手工工場逐漸轉向集中的手工工場。商人不僅向雇傭工人提供原料,而且還提供統(tǒng)一的生產工具,工人成為完全出賣勞動力的雇傭勞動者,與雇主形成徹底的雇傭關系。雇工分工合作,進一步提高了勞動生產率。故④符合題意;故①②③④符合題意,故選D。15.下列圖示,正確反映“三角貿易”的是()A. B.C. D.【答案】A【解析】【詳解】奴隸販子帶著廉價的工業(yè)品從歐洲出發(fā)。到非洲購買、換取甚至直接獵取黑人,用船運到美洲,然后帶著滿船的黃金、白銀和歐洲需要的經濟作物返回歐洲。因此“三角貿易”的大致方向是歐洲—非洲一美洲一歐洲,A項正確;根據(jù)所學可知,“三角貿易”的大致方向是歐洲—非洲一美洲一歐洲,排除B項;“三角貿易”的大致方向是歐洲—非洲一美洲一歐洲,并未涉及大洋洲,排除C項;“三角貿易”的大致方向是歐洲—非洲一美洲一歐洲,并未涉及大洋洲,排除D項。故選A項。16.《新編劍橋世界近代史》中有這樣評述:“兩個學說都發(fā)現(xiàn)了變化的原因在于斗爭一生存競爭和階級斗爭?!薄皟蓚€學說”分別是指A.地圓說與地心說B.進化論與馬克思主義C.社會契約論與分權制衡論D.萬有引力定律與微積分學【答案】B【解析】【詳解】根據(jù)所學:據(jù)“兩個學說都發(fā)現(xiàn)了變化的原因在于斗爭一生存競爭和階級斗爭”可知,“斗爭一生存競爭”指生物學上的進化論;“階級斗爭”指馬克思主義,故B符合題意。地圓說與地心說是地理學學說,故A不符合題意。社會契約論與分權制衡論是資產階級的啟蒙理論,探討人權和國家權力的分權制衡,故C不符合題意。萬有引力定律與微積分學是近代自然科學理論,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军c睛】本題考查進化論與馬克思主義,注意掌握進化論與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內容。17.馬丁·路德·金說:“《解放黑人奴隸宣言》的到來猶如歡樂的黎明,結束了束縛黑人的漫漫長夜?!痹撔允购谌伺`獲得了A選舉權B.受教育權C.人身自由權D土地所有權【答案】C【解析】【詳解】依據(jù)材料“《解放黑人奴隸宣言》的到來猶如歡樂的黎明,結束了束縛黑人的漫漫長夜?!奔葱越Y束了對黑人的束縛。結合課本所學可知,美國南北戰(zhàn)爭中北方林肯政府頒布《解放黑人奴隸宣言》,宣布從1863年元旦起,南方叛亂地區(qū)的奴隸將永遠獲得自由,并可以以自由人身份參加北方軍隊。C項符合題意。ABD三項不合題意,故選擇C。18.從1865年到1898年,美國小麥增產256%,谷物增產222%,煤炭增產800%,鋼軌增加523%,原油產量從300萬桶一躍為550萬桶,鋼錠從不足2萬噸猛增至200萬噸。這說明A.英國加大對美國的經濟援助B.美國是當時世界最強大國家C.美國農業(yè)發(fā)展速度快于工業(yè)D.國家統(tǒng)一有利經濟快速發(fā)展【答案】D【解析】【詳解】根據(jù)題干信息,可知,“從1865年到1898年”經濟快速發(fā)展;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865年美國南北戰(zhàn)爭以北方勝利而告終,這是美國歷史上第二次資產階級革命,維護了國家統(tǒng)一,廢除了奴隸制度;掃清了資本主義發(fā)展的最大障礙,為以后經濟的迅速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條件。選項D符合題意;選項ABC與題干內容不符,故選D。19.1868年,某日本官員說:“過去的西洋文明是外國人引進的,從今以后我們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將西洋文明帶入國內。”日本人將西洋文明帶入國內的措施是()①廢藩置縣②建立天皇制③引進西方先進技術④提倡文明開化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答案】C【解析】【詳解】本題考查日本明治維新,廢藩置縣是為鞏固中央集權,明治政府開始的一系列的新政措施之一,天皇制是日本皇帝的稱號,以天皇為首組成專制統(tǒng)治機構,統(tǒng)治國家,所以①②都不算是西洋文明帶入國內,①②,答案選C。20.牛頓的哪一科學巨著使物理學成為一門獨立的科學A.相對論 B.《自然哲學的數(shù)學原理》C.微積分的創(chuàng)立 D.提出進化論【答案】B【解析】【詳解】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牛頓在科學巨著《自然哲學的數(shù)學原理》,系統(tǒng)闡述了運動的三大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從而建立起經典力學的完整體系,即牛頓力學,使物理學成為一門獨立的科學,牛頓開創(chuàng)了物理學的一個新時代,所以B項符合題意;相對論是由愛因斯坦提出的,所以A項不符合題意;英國大科學家牛頓和德國數(shù)學家萊布尼茨分別在自己的國度里獨自研究和完成了微積分的創(chuàng)立工作,所以C項不符合題意;達爾文提出了進化論,所以D項不符合題意;故本題答案為B。二、非選擇題(共3小題,滿分50分)21.閱讀下列材料,回答相關問題。浩瀚而寶貴的歷史知識,既是人類總結昨天的記錄,又是人類把握今天、創(chuàng)造明天的向導。材料一17世紀40年代王權與自由的斗爭中,當王權因沖破傳統(tǒng)而否定自由之后,自由也沖破傳統(tǒng)而否定王權,王權與自由在戰(zhàn)爭的激烈沖突中各自走向最極端,這就是革命。——摘編自唐晉主編的《大國崛起》一書材料二開始于18世紀60年代的一場沒有硝煙的革命,不僅是一次技術改革,更是一場深刻的社會變革。它在人類歷史上第一次使勞動生產效率得到迅猛提高,生產力得到空前解放,人類社會各個領域發(fā)生重大變化?!幾匀嗣窠逃霭嫔纭妒澜鐨v史教師教學用書》九年級上冊材料三人人生而平等,他們都從他們的“造物主”那邊被賦予了某些不可轉讓的權利,其中包括生命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為了保障這些權利,所以才在人們中間成立政府?!丢毩⑿浴罚?)材料一中的“革命”指的是什么?1688年發(fā)生的哪一事件,最終推翻了封建王朝的專制統(tǒng)治?革命后逐漸確立的君主立憲制有何意義?(2)材料二中“沒有硝煙的革命”指的是什么?此事件給英國帶來了什么影響?(3)材料三中的法律文獻是在哪場反英殖民斗爭中頒布的?19世紀50年代,亞洲爆發(fā)的反對英國殖民統(tǒng)治的斗爭是什么?1997年我國哪一地區(qū)的回歸,結束了英國殖民統(tǒng)治,洗雪了百年國恥?(4)從上述史實中你獲得了什么啟示?【答案】(1)1640年革命,或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光榮革命;確立了議會在國家政治生活中最高地位,或分歧可以在議會中協(xié)商解決,避免了不必要的暴力和內戰(zhàn),或有利于資本主義發(fā)展,或對其他國家資產階級建立新的制度也有巨大影響等。(2)工業(yè)革命;蒸汽時代,或鐵路時代,或現(xiàn)代工廠制度確立,或英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工業(yè)國家,或極大地提高了社會生產力等。(3)美國獨立戰(zhàn)爭;印度民族大起義;香港(4)實行適合本國發(fā)展的制度,有利于國家的發(fā)展;工業(yè)革命推動國家的進步;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祖國統(tǒng)一是歷史發(fā)展的必然趨勢等。(學生的答案,只要符合題意,言之有理,答出一方面啟示即可。)【解析】【詳解】(1)考查點:英國資產階級革命。解題思路:緊扣“17世紀40年代王權與自由的斗爭中,當王權因沖破傳統(tǒng)而否定自由之后,自由也沖破傳統(tǒng)而否定王權”判斷革命是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依據(jù)材料一的“17世紀40年代王權與自由的斗爭中,當王權因沖破傳統(tǒng)而否定自由之后,自由也沖破傳統(tǒng)而否定王權”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一中的“革命”指的是英國資產階級革命。1688年發(fā)生的光榮革命,最終推翻了英國封建王朝的專制統(tǒng)治。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后,1689年頒布《權利法案》,逐漸確立了君主立憲制,確立了議會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此后,分歧可以在議會中協(xié)商解決,避免了不必要的暴力和內戰(zhàn)。君主立憲制的確立,有利于資本主義發(fā)展,對其他國家資產階級建立新的制度也有巨大影響。(2)考查點:第一次工業(yè)革命。解題思路:依據(jù)“開始于18世紀60年代的一場沒有硝煙的革命,不僅是一次技術改革,更是一場深刻的社會變革?!迸袛嗍堑谝淮喂I(yè)革命,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依據(jù)材料二的“開始于18世紀60年代的一場沒有硝煙的革命,不僅是一次技術改革,更是一場深刻的社會變革?!笨芍牧隙小皼]有硝煙的革命”指的是第一次工業(yè)革命。第一次工業(yè)革命極大地提高了社會生產力水平,使英國進入“蒸汽時代”。19世紀中期,英國已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工業(yè)國家。(3)考查點:美國獨立戰(zhàn)爭、印度民族大起義、香港回歸。解題思路:依據(jù)《獨立宣言》判斷與美國獨立戰(zhàn)爭有關,結合印度民族大起義和香港回歸時間,解答問題。依據(jù)材料三的“《獨立宣言》”可知材料三中的法律文獻是在美國獨立戰(zhàn)爭中頒布的。19世紀50年代,亞洲爆發(fā)的反對英國殖民統(tǒng)治的斗爭是印度民族大起義。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結束了英國殖民統(tǒng)治,洗雪了我國的百年國恥。(4)考查點:歷史史實的啟示。解題思路:緊扣“歷史史實”歸納啟示。從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中,我得到的啟示是:實行適合本國發(fā)展的制度,有利于國家的發(fā)展;從工業(yè)革命中,我得到的啟示是:工業(yè)革命推動國家的進步,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從反殖民斗爭中,我得到的啟示是: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祖國統(tǒng)一是歷史發(fā)展的必然趨勢等。22.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如下圖材料二羅馬人在思想上的一個最重要的貢獻是,他們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習俗,羅馬人最早的法律是公元前450年前后制定的一部簡單、保守、代表農業(yè)民族的成文法……從它的制定過程我們可以看出它是平民與貴族斗爭勝利的產物。反映了平民在政治、經濟、法律地位上的要求?!木幾运顾蚶锇⒅Z斯《全球通史》材料三《查士丁尼法典》明確宣布皇權無限,維護教會利益,鞏固奴隸主的統(tǒng)治地位;法典要求“人人都應安分守法”,否則,要依法給予嚴厲制裁;法典還特別強調奴隸必須聽命于他的主人的安排,不許有任何反抗,據(jù)此可見,查士丁尼編纂法典的出發(fā)點和歸宿是完全一致的,他試圖通過法律規(guī)范的系統(tǒng)化,達到鞏固皇權的目的,并運用這個法典來為其挽救奴隸制的統(tǒng)治服務。(1)材料一中的石柱銘刻著哪一部古老的法律文獻?它屬于哪一古代文明的代表性成果?(2)材料二中的“成文法”指的是哪部法律文獻?依據(jù)材料指出,它的制定帶來什么影響?它在羅馬法制史上具有怎樣的地位?(3)依據(jù)材料三指出《查士丁尼法典》編纂的目的。(4)結合上述所有材料談談你對人類法制建設歷史的認識?!敬鸢浮浚?)《漢謨拉比法典》;兩河流域文明(或古巴比倫文明)。(2)《十二銅表法》;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貴族對法律的曲解和濫用;是羅馬法制建設的第一步,是后世羅馬法典乃至歐洲法學的淵源。(3)鞏固皇權。(4)人類社會的法制傳統(tǒng)源遠流長。(言之有理即可)【解析】【詳解】(1)結合所學可知,材料一石柱上銘刻著古巴比倫王國的《漢謨拉比法典》?!稘h謨拉比法典》是兩河流域文明(古巴比倫文明)的代表性成果。(2)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二是對《十二銅表法》的描述?!妒~表法》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貴族對法律的曲解和濫用;是羅馬法制建設的第一步,是后世羅馬法典乃至歐洲法學的淵源。(3)根據(jù)材料三“《查士丁尼法典》明確宣布皇權無限,維護教會利益,鞏固奴隸主的統(tǒng)治地位”可知,《查士丁尼法典》編纂的目的是鞏固皇權。(4)本問屬于開放性問題,言之有理即可。如人類社會的法制傳統(tǒng)源遠流長。23.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時間人物發(fā)明影響1765年哈格里夫斯①揭開了工業(yè)革命的序幕1785年瓦特②人類進入③“”1825年斯蒂芬森④標志著鐵路時代的開始(1)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上述表格。材料二工業(yè)革命是資本主義發(fā)展史上的重要轉折。它是由技術革命引起的資本主義工業(yè)化的起點,是從工場手工業(yè)生產向以工廠制為基礎的大機器工業(yè)生產的重大飛躍。它改變了整個社會的經濟結構,開始擺脫長期以來的傳統(tǒng)農業(yè)社會,代之以工業(yè)化、技術化和城市化的近代工業(yè)社會。英國是工業(yè)革命發(fā)生最早的國家,也是工業(yè)革命及其后果表現(xiàn)最典型的國家——劉宗緒《世界近代史》(2)依據(jù)材料二概括,工業(yè)革命中生產方式的變化和社會經濟結構的變化?材料三馬克思是全世界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的革命導師,是馬克思主義的主要創(chuàng)始人……為了改變人民受剝削、受壓迫的命運,馬克思義無反顧投身轟轟烈烈的工人運動,始終站在革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