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年成人高等學校招生考試《語文》經(jīng)典題型強化題庫:文言文詞匯記憶挑戰(zhàn)試題考試時間:______分鐘總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文言文實詞記憶挑戰(zhàn)要求:請根據(jù)所學文言文詞匯,正確選擇相應的實詞填入空格中。請用括號內的序號選擇正確的答案。1.①焉②謂③故④而⑤既甲:今者吾亡鄭而息兵,吾力虧,吾將____()____()鄭。2.①谷②肉③雞④羊⑤釀孟子見梁惠王,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孟子對曰:“王何必日利?亦有____()乎?”3.①車馬②布帛③雞豚④桑麻⑤釣魚孟子見梁惠王,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孟子對曰:“王何必日利?亦有____()乎?”4.①草木②鳥獸③魚鱉④谷物⑤五谷孟子見梁惠王,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孟子對曰:“王何必日利?亦有____()乎?”5.①田地②州牧③禾苗④雞犬⑤魚池孟子見梁惠王,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孟子對曰:“王何必日利?亦有____()乎?”6.①雞鳴②落日③月光④星辰⑤雨水孟子見梁惠王,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孟子對曰:“王何必日利?亦有____()乎?”7.①鹿鳴②雞犬③雞鳴④雞鳴⑤雞鳴孟子見梁惠王,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孟子對曰:“王何必日利?亦有____()乎?”8.①梁惠王②孟子③齊宣王④韓非子⑤鄭莊公孟子見梁惠王,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孟子對曰:“王何必日利?亦有____()乎?”9.①仁政②仁愛③仁心④仁德⑤仁義孟子見梁惠王,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孟子對曰:“王何必日利?亦有____()乎?”10.①君子②仁者③智者④愚者⑤士人孟子見梁惠王,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孟子對曰:“王何必日利?亦有____()乎?”二、文言文句子翻譯挑戰(zhàn)要求:請將下列文言文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2.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天下無道,丘不與共流也。3.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4.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5.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6.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7.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己!8.水則載舟,水則覆舟。9.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10.人有恥,然后能有所不為。四、文言文斷句能力挑戰(zhàn)要求:請根據(jù)文言文句子斷句,將正確的斷句方式用括號標注在句子下方。1.①(天下)②(有道)③(丘)④(不與)⑤(易)也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2.①(天下)②(無道)③(丘)④(不與)⑤(共)流也天下無道,丘不與共流也。3.①(吾)②(十有五)③(而)④(志于)⑤(學)⑥(,)⑦(三十)⑧(而)⑨(立)⑩(,)?(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⑴(而)⑵(耳順)⑶(,)⑷(七十)⑸(而從)⑹(心所欲)⑺(,)⑻(不)⑼(逾矩)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5.①(道)②(之)③(所)④(存)⑤(,)⑥(師)⑦(之)⑧(所)⑨(存)⑩(也)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六、文言文句子理解與分析要求:請對下列文言文句子進行理解與分析,并簡要說明其表達的思想內容。1.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分析:這句話出自《論語》,表達了孔子對于禮儀的重視。他認為,在面對不符合禮儀的行為時,人們應該不看不理、不聽不言、不說不做,以此來維護社會秩序和道德規(guī)范。2.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分析:這句話同樣出自《論語》,是孔子對自己的自我反省。他提出了三個問題,分別是:在為他人謀劃時是否忠誠?在與朋友交往時是否誠信?在傳授知識時是否認真學習?這反映了孔子對于個人品德修養(yǎng)的高度重視。3.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己!分析:這句話出自《莊子》,表達了莊子對于人生和知識的看法。他認為,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識是無限的。如果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無限的知識,最終只會使自己疲憊不堪。4.水則載舟,水則覆舟。分析:這句話出自《左傳》,用來比喻君民關系。意思是水既能載舟也能覆舟,意味著君民關系緊密相連,君主若能善待百姓,就能得到百姓的支持;若虐待百姓,最終會失去百姓的支持。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分析:這句話出自《論語》,是孔子對于學習態(tài)度的論述。他認為,對于知識的掌握,僅僅了解是不夠的,還需要熱愛并從中找到樂趣,這樣才能真正掌握知識。本次試卷答案如下:一、文言文實詞記憶挑戰(zhàn)1.①②解析:句子“今者吾亡鄭而息兵,吾力虧,吾將(焉)(而)鄭?!敝?,“焉”表示“哪里”,“而”表示順承關系。2.④⑤解析:句子“孟子見梁惠王,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孟子對曰:‘王何必日利?亦有(羊)(酒)乎?’”中,“羊”和“酒”都是古代宴請賓客時常見的食物。3.①②解析:句子“孟子見梁惠王,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孟子對曰:‘王何必日利?亦有(谷)(肉)乎?’”中,“谷”和“肉”都是古代人們日常飲食中的主要食物。4.②③解析:句子“孟子見梁惠王,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孟子對曰:‘王何必日利?亦有(雞)(犬)乎?’”中,“雞”和“犬”都是古代家庭中常見的家禽。5.④⑤解析:句子“孟子見梁惠王,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孟子對曰:‘王何必日利?亦有(桑)(麻)乎?’”中,“?!焙汀奥椤倍际枪糯藗冇脕碇谱饕挛锏闹匾牧?。6.①②解析:句子“孟子見梁惠王,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孟子對曰:‘王何必日利?亦有(草木)(鳥獸)乎?’”中,“草木”和“鳥獸”代表了自然界的生物資源。7.①②③④解析:句子“孟子見梁惠王,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孟子對曰:‘王何必日利?亦有(雞鳴)(落日)(月光)(星辰)乎?’”中,“雞鳴”、“落日”、“月光”和“星辰”都是自然界中的時間標志。8.②③解析:句子“孟子見梁惠王,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孟子對曰:‘王何必日利?亦有(鹿鳴)(雞犬)乎?’”中,“鹿鳴”和“雞犬”都是古代宴請賓客時常見的動物。9.①②③④解析:句子“孟子見梁惠王,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孟子對曰:‘王何必日利?亦有(仁政)(仁愛)(仁心)(仁德)乎?’”中,“仁政”、“仁愛”、“仁心”和“仁德”都是儒家思想中關于仁的概念。10.①②③④解析:句子“孟子見梁惠王,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孟子對曰:‘王何必日利?亦有(君子)(仁者)(智者)(愚者)乎?’”中,“君子”、“仁者”、“智者”和“愚者”都是儒家思想中對人的不同評價。二、文言文句子翻譯挑戰(zhàn)1.我從未見過像喜歡美色一樣喜歡道德的人。解析:此句強調了對道德的重視,用“美色”來比喻人們對物質的追求,用“道德”來比喻對精神境界的追求。2.天下有正道的時候,我不參與改變;天下無道的時候,我不與世俗同流合污。解析:此句表達了孔子對于天下治亂的態(tài)度,認為在天下有道時,應該堅守正道;在天下無道時,應該保持自己的獨立和清高。3.我十五歲開始有志于學習,三十歲能夠自立,四十歲不再感到困惑,五十歲懂得了天命,六十歲能聽得進不同的意見,七十歲能隨心所欲而不越出規(guī)矩。解析:此句是孔子對自己人生經(jīng)歷的總結,表達了一個人在不同年齡階段應該達到的境界。4.對不合禮制的事不看、不聽、不說不做。解析:此句是孔子對于禮儀的強調,認為人們應該遵守禮儀,不做出不合禮制的行為。5.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師存在的地方。解析:此句表達了孔子對于學習和教育的看法,認為真正的老師是那些能夠傳授道理的人。6.我每天反省自己:為別人謀事是否忠誠?與朋友交往是否誠信?傳授的知識是否認真復習?解析:此句是孔子對自己的自我反省,強調了誠實、誠信和勤奮學習的重要性。7.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識是無限的。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無限的知識,最終只會使自己疲憊不堪。解析:此句是莊子對于人生和知識的思考,認為人們應該認識到生命的有限性,不要過度追求知識而忽視了生活的本質。8.水既能使船載,也能使船覆。解析:此句用水的性質來比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情感語音合成技術-洞察闡釋
- 光動力基因編輯中的光鑷微操作技術-洞察闡釋
- 互動式數(shù)字出版與沉浸式體驗研究-洞察闡釋
- 智慧金融與區(qū)塊鏈技術在支付市場的創(chuàng)新應用-洞察闡釋
- 數(shù)字化轉型中的知識產(chǎn)權法律體系完善研究-洞察闡釋
- 云平臺在制造業(yè)應用研究-洞察闡釋
- 深度學習優(yōu)化的系統(tǒng)穩(wěn)定性保障-洞察闡釋
- 創(chuàng)業(yè)企業(yè)競爭策略-洞察闡釋
- 智能搜索框架在維基百科知識治理中的應用-洞察闡釋
- GB/T 18396-2025膠乳表面張力的測定
- 建設項目全過程工程咨詢-第一次形成性考核-國開(SC)-參考資料
- GB/T 14408-2014一般工程與結構用低合金鋼鑄件
- “兩區(qū)三廠”專項施工方案
- 長慶油田各個采油采氣廠延長油田采油廠簡介
- 2024年教師選調進城考試試題(小學語文)含答案
- (通用版)漢字聽寫大會競賽題庫及答案
- IE產(chǎn)能設備資源計劃表
- 4M1E基礎知識培訓.課件
- 一切才剛剛開始——校長在高考20天沖刺動員大會上的講話
- 波浪理論基礎要點圖解[精]
- 關于磷化行業(yè)企業(yè)建設項目及污染排放有關問題法律適用的復函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