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屆福建省普通高中學業(yè)水平選擇性考試模擬(三)歷史試題_第1頁
2025屆福建省普通高中學業(yè)水平選擇性考試模擬(三)歷史試題_第2頁
2025屆福建省普通高中學業(yè)水平選擇性考試模擬(三)歷史試題_第3頁
2025屆福建省普通高中學業(yè)水平選擇性考試模擬(三)歷史試題_第4頁
2025屆福建省普通高中學業(yè)水平選擇性考試模擬(三)歷史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年福建省普通高中學業(yè)水平選擇性考試模擬三歷史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新石器時代兩湖地區(qū)的石家河大文化圈中,以石家河古城為中心的漢東地區(qū)一直占據著主導地位,那里出土了大量的套缸、陶塑品、紅陶杯等特殊用品,而同一時期的湖南地區(qū)僅有少量發(fā)現(xiàn)。這一現(xiàn)象反映出石家河文化時期A.文化傳統(tǒng)的地域差異 B.區(qū)域文明的多元特點C.聚落的等級分化差異 D.不同地域的生活差距2.據記載:晉國趙簡子當政時,一天賞了兩個中牟文士為中大夫,為追求仕宦名利,“中牟之人棄其田耘,賣宅圃而隨文學者邑之半”,即中牟有一半人放棄了田耕,賣出了宅圃。材料說明A.晉國商品經濟發(fā)展領先其他諸侯國B.土地兼并現(xiàn)象在晉國盛行C.宗法血緣組織的經濟基礎受到沖擊D.晉國土地私有制度已確立3.漢武帝元狩五年(前118年),政府因“天下馬少”而“平牡馬匹二十萬”,同時整頓幣制,發(fā)行五銖錢;元鼎二年(前115年),下令“稍稍置均輸以通貨物”;元鼎三年(前114年),又“令民告緡(逃漏稅款)者以其半與之”。這些舉措A.緩和了中央與地方的矛盾 B.因襲了傳統(tǒng)的經濟政策C.旨在規(guī)范經營和組織管理 D.為解決邊患提供財力支持4.據《宋史》記載,吏部侍郎孫祖德“及致仕,娶富人妻,以規(guī)有其財”。同樣,宋神宗元豐年間,屯田郎中劉宗古“規(guī)孀婦李財產,與同居”。另外,宋哲宗時,“常州江陰縣有孀婦,家富于財不止巨萬”,以至于知秀州王蓬“利高貲,屈身為贅婿”。這折射出A.商品經濟對社會觀念的影響 B.儒家思想的影響力被削弱C.政府官員的薪資標準相對低 D.官商結合得到政府的支持5.“(明清時期)閩、廣人稠地狹,田園不足于耕,望海謀生,十居五六。內地賤菲無足重輕之物,載至番境,皆同珍貝。是以沿海居民,造作小巧技藝,以及女紅針黹,皆于洋船行銷……”閩、廣海商這種商業(yè)活動A.沖擊了沿海的經濟結構 B.促進了海外白銀的流入C.推動了沿海經濟的分化 D.增加了政府的稅賦收入6.“中國近代思想界將西方民權思想引入中國,以現(xiàn)代權利觀念來劃分君、國、民彼此關系,實現(xiàn)了從倫理論國家觀到契約論國家觀的實質性突破?!睂崿F(xiàn)這一“突破”的關鍵是A.“中體西用”的倡導 B.社會主義的傳入C.三民主義的宣傳 D.維新思想的傳播7.辛亥革命前,“孫中山的民族思想主要在反滿,反滿之目的在于改革政治。民國建立后,孫中山提倡五族共和,希望以自由民主獲得各民族之間的認同”。1919年以后,孫中山更強調民族文化、民族精神。孫中山民族觀的演進A.反映了民主革命的成功轉型 B.有助于增強民族共同體意識C.說明當時民族認同意識強化 D.體現(xiàn)了五四運動的巨大成功8.1939年,中共中央山東分局機關報《大眾日報》的發(fā)刊詞中寫道:“為大眾服務,成為他們精神上的必要因素之一?!薄洞蟊娙請蟆烦S眯≌f等體裁,刊登一些醫(yī)療衛(wèi)生常識等日常生活需要的內容??梢?《大眾日報》A.重視民眾文化啟蒙 B.注重依托群眾發(fā)展C.主要反映市井人文 D.力求調動民眾抗日9.重慶被設為直轄市(1997年)后的10年間,市人大及其常委會圍繞重大事件先后組織人大代表對80多部法律法規(guī)開展了近100次執(zhí)法檢查,對市政府所屬部門、法院和檢察院進行工作評議。此外,市人大常委會受理群眾來信來訪12萬余件次。這些做法表明我國A.直接民主制在地方成功嘗試 B.民主集中制原則的貫徹實施C.地方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確立 D.權力機關積極履行監(jiān)督職能10.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理論不斷發(fā)展?!叭祟惷\共同體”理念內涵不斷豐富并逐步深入。中國日益以大國的視野看待國際關系,以大國的胸懷處理全球事務。這表明新時代的中國A.注重推進與大國的關系 B.積極參與全球多邊治理C.致力于構建中華文化圈 D.構建均衡發(fā)展外交格局11.英國某考古學家寫道:“在公元前3000年之前的1000年里,人類所取得的卓有成效的發(fā)明和發(fā)現(xiàn),也許多于公元16世紀以前人類歷史上的任何一個時期?!痹谶@1000年里,人類學會了利用風力和畜力,發(fā)明了輪子、書寫藝術、灌溉技術和冶金方面的化學工藝。相形之下,公元前三千紀和公元前二千紀中可資比較的發(fā)明只有冶鐵技術和字母文字。其意在說明A.游牧入侵加劇了政局動蕩 B.階級分化阻礙了技術革新C.帝國征戰(zhàn)破壞了經濟發(fā)展 D.殖民擴張延緩了社會進步12.中世紀,西歐城市興起的手工業(yè)行會往往通過市政當局阻撓外來商人和手工業(yè)者的活動,又嚴格規(guī)定本行業(yè)的制造工藝、產品規(guī)格、原料的質地和用量、各作坊人手的多寡,并不許在行業(yè)內部進行分工。這些規(guī)定A.強化了西歐城市的自治權 B.嚴重阻礙了城市經濟發(fā)展C.維護了行業(yè)內部成員利益 D.限制了自由貿易觀念傳播13.下圖所示為16世紀意大利靠椅的三種樣式,其中“X”折疊椅的樣式最為流行,這種舒適的樣式是從羅馬高級官員那里借鑒而來的。裝飾上出現(xiàn)了更多大膽的雕刻與繁雜厚重的裝飾線條,以此來表達對炫耀的渴求。這反映出當時意大利A.科技進步提升了家具水平B.文化復古主導了家具制作C.拜金世風改變了家具造型D.人文主義影響了家具風格14.自18世紀60年代起,歐洲棉紡織品消費主體逐漸從家庭轉向個人,且數(shù)量激增,這與歐洲各國消費社會的形成及資產階級著衣觀念和方式的變革息息相關,如何滿足國內消費市場的需求成為歐洲各國面臨的緊迫問題。這一“緊迫問題”A.促成科學與技術的結合 B.反映人民生活水平提高C.成為技術革新的內驅力 D.推動歐洲加緊對外擴張15.1972年5月,韓國中央情報部長官代表韓方訪問了平壤。6月,朝鮮勞動黨中央組織指導部部長應邀回訪了韓國,這是1948年后首次朝韓高級別官員互訪。在此基礎上,朝韓于1972年7月4日在平壤、漢城同時發(fā)布共同聲明。這一聲明的發(fā)布A.折射出社會主義陣營已開始破裂 B.標志著朝韓雙邊關系實現(xiàn)正?;疌.與美國亞洲政策的調整密切相關 D.受益于中美外交關系的正式確立16.2019年8月27日,法國總統(tǒng)馬克龍在法國的外交使節(jié)會議上說:“我必須承認,西方霸權或許已近終結……最終,世界將圍繞兩個極點運轉:即美國和中國,歐洲將必須在這兩個統(tǒng)治者之間作出選擇?!边@從側面反映出A.歐洲已整體衰落 B.世界局勢動蕩加劇C.兩極格局已形成 D.多極化趨勢在發(fā)展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共52分。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魯迅的青年觀材料青年群體是魯迅一生中給予重大關注和寄予殷切希望的重要群體。魯迅為青年的奮斗目標、發(fā)展方向和現(xiàn)實做法提供了重要指引,形成了具有現(xiàn)實指導意義的青年觀。青年目標使命觀魯迅在《燈下漫筆》(1925年)中明確闡述了青年的目標使命,即實現(xiàn)青年解放、人類解放。魯迅的這種呼喚與吶喊,是把一個全新的思維和世界,展現(xiàn)在始終沉浸于奴隸與被奴隸的歷史循環(huán)中的中國人民和知識分子面前,主張命運要掌握在青年自己手里。青年教育觀青年的教育要堅持“尊個性”和“張精神”的原則。要充分發(fā)揮青年個體的能動性和積極性,豐富其精神,張大其人格,使其成為一個完全的人。在青年的讀書教育方面,魯迅主張青年要多讀自然科學方面、哲學方面、歷史方面的書,同時還可以讀一些外語書和一些雜書來開拓自己的眼界和視野。在讀書方法上,魯迅希望青年讀書要虛心有思考,將精度和泛讀相結合,讀書與實踐相結合。青年成長發(fā)展觀一方面,青年應該具備的精神品質。魯迅希望青年開放眼界、解放思想,還應該具有獨立之人格,勇敢地走自己的路,敢于發(fā)聲,勇于行動。另一方面,青年應該有堅定地理想信念。魯迅先生所強調的青年的理想信念是對當時現(xiàn)實青年慘淡人生的反映,也是對青年人生終極意義的思考,并不是妄想,而是一種切合實際地存在,是高素質的國民每個人都能做到的,同時這種理想信念不能浮于表面,而是要執(zhí)著現(xiàn)在,扎根地上?!幾匀翁礻枴⒃穾浢瘛遏斞盖嗄暧^國內研究述評》魯迅的青年觀折射出一個怎樣的時代?談談你對魯迅青年觀的認識。(8分)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材料19世紀末20世紀初,傳教士多方呼吁中國政府和官員改善公共衛(wèi)生狀況。1915年,中華基督教博醫(yī)會成立公共衛(wèi)生委員會,在大城市舉辦公共衛(wèi)生講座和健康展覽,介紹疾病預防知識,并發(fā)起一個全國性社教運動。1916年,中華公共衛(wèi)生教育聯(lián)合會成立,1920年改稱衛(wèi)生教育協(xié)進會。該會提供宣傳材料、派出醫(yī)師控制和撲滅東北鼠疫工作,召開國際衛(wèi)生會議。19世紀末,上海租界已經建立了相當完善的近代公共衛(wèi)生系統(tǒng)。到20世紀初,上海華界在市政建設、衛(wèi)生管理、法規(guī)建設等方面基本采納了租界的辦法,并在食品檢驗、疾病預防等方面與租界合作。此外,20世紀初,全國的其他大城市在公共衛(wèi)生方面也都有明顯的改善。——以上材料均摘編自郝先中《西醫(yī)東漸與中國近代醫(yī)療衛(wèi)生事業(yè)的肇始》材料中哪些信息可以作為解釋西醫(yī)東漸對近代中國醫(yī)療衛(wèi)生事業(yè)產生積極影響的證據?概括說明理由。(8分)1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材料一宋神宗熙寧三年(1070年),同管勾開封府常平廣惠倉兼農田水利差役事趙子幾上疏說:“皆以近歲以來,寇盜充斥,劫掠公行,雖有地分耆、壯,鄰里大率勢力怯弱,與賊不敵??v能告捕赴官,其余徒黨,輒行仇報……”為此,趙子幾提出了保甲法。熙寧三年(1070年)十二月九日,司農寺制定并由北宋政府公布了《畿縣保甲條制》,其主要條目如下:條目內容一相鄰十家為一小保,選定主戶中有才干、心力的人擔任小保長。五十家為一大保,選定主戶中最富有、最有心力的人擔任大保長。十大保為一都保,選定主戶中“最有行止、心力材勇為眾所服及物力最高”的兩人擔任都、副保正二無論主戶與客戶,只要家中有兩丁、年滿十五歲的就編入保甲……每家除兩丁外,若還有年富力強的余丁,亦附于保內,其中有武藝和家資最富的人亦編作保丁。除禁用的武器外,其他武器如弓箭等,保丁都可置備,以便練習武藝。每夜由每大保輪差五名保丁巡查,遇有“盜賊”便擊鼓報警,大保長及其以下的同保人戶都得前來救應,各保之間也要相互策應三同保內有犯“強竊盜、殺人放火……傳習妖教、造畜蠱毒”等罪的人,如有知而不告,則按伍保法處罰。如有三個以上的“強盜”,在本保內居留三天,鄰居雖不知情,亦加科罰。對“行止不明”的人,本保亦“須覺察收捕送官”——摘編自仝晰綱《中國古代鄉(xiāng)里制度研究》等材料二5世紀初,英國進入了盎格魯-撒克遜時期,這一時期英國地方治理形成了郡、百戶區(qū)、村落三級自上而下的行政管理體系。鄉(xiāng)村地區(qū)在很大程度上享有獨立自主的權利。諾曼征服之后,英國的封建制度得到全面確立,這一時期盛行的封君封臣制度使得莊園制在英國迅速興起。同時,由于封建等級制度和人身依附關系的形成和強化,莊園也順理成章地成為英國的行政管理單位。在進入13世紀以后,隨著莊園經濟的不斷發(fā)展,莊園內的居民也開始逐漸地獲得了選舉莊頭和莊園內其他行政管理人員、組成陪審團參與莊園法庭的審判等權利。從15世紀末期到17世紀初期,英國處于都鐸王朝的統(tǒng)治之下,鄉(xiāng)村中的階層分化也逐漸明顯,富裕農民憑借自身的經濟實力和社會影響力逐漸在鄉(xiāng)村的政治生活中占據了主導地位。在亨利八世宗教改革之后,教區(qū)從之前的教會基層組織變?yōu)檎幕鶎有姓挝?同時都鐸政府還靈活地設置各種臨時委員會,最終形成了教區(qū)和委員會結合的地方治理模式。——摘編自張質雍《18—19世紀英國鄉(xiāng)村自治研究——以議會圈地為中心的考察》(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保甲法是基于哪些社會問題提出來的?!剁芸h保甲條制》的具體條目反映出北宋社會治理的哪些特點?(10分)(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述5—17世紀英國鄉(xiāng)村治理的發(fā)展趨勢。(8分)(3)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中英歷史上的基層治理對今天中國鄉(xiāng)村治理的啟示。(6分)20.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中華民族“作為一個自在的民族實體”是數(shù)千年的歷史演變所形成的,但“作為一個自覺的民族實體”則是近代中國人民在與西方列強的斗爭中出現(xiàn)的。經過百年抗爭,“中華民族實現(xiàn)了從自在到自覺的偉大轉變”。這一“偉大轉變”既是中華民族在挨打受辱中奮起抗爭、不斷覺醒、由被動轉為主動的歷史過程,又是中華民族走向精神獨立、凝聚共同體意識、自覺構建多民族統(tǒng)一國家的歷史過程?!幾詮埧蓸s、劉奕汝《從自在到自覺的偉大轉變——近代中華民族覺醒與共同體意識形成》材料二1901年,梁啟超在《中國史敘論》一文中首次提出了“中國民族”的觀念。1902年,梁啟超又在“中國民族”的基礎上正式提出了“中華民族”的觀念。同年,他在《論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一文中,第一次使用了“中華民族”一詞。1904年,梁啟超在《歷史上中國民族之觀察》等文中,多次提到“中華民族”,并就“中華民族”自始是單一民族還是由多民族混合而成,如果是由多民族混合而成,則有無“最重要之民族”以及“最重要之族為何”等問題進行了考察?!幾脏嵈笕A《中國近代民族主義與中華民族自我意識的覺醒》綜合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述近代中國歷史上中華民族觀念形成與發(fā)展的過程,任選一個或多個影響中華民族觀念形成的因素,自擬觀點,并加以說明。(要求:觀點明確,史論結合,邏輯清晰。)(12分)

【參考答案】1.C【命題意圖】本題考查長江流域文明的起源,意在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信息、解釋歷史現(xiàn)象的能力,滲透了唯物史觀、史料實證、歷史解釋等學科素養(yǎng),突出基礎性、綜合性考查要求?!窘忸}分析】由材料“漢東地區(qū)”“出土了大量的套缸、陶塑品、紅陶杯等特殊用品”可知,大批量的手工制品集中出土,說明大規(guī)模專業(yè)化生產已經存在,也說明當時聚落等級出現(xiàn),社會階層有了明顯分化;而材料“兩湖地區(qū)的石家河大文化圈中……漢東地區(qū)一直占據著主導地位,那里出土了……特殊用品,而同一時期的湖南地區(qū)僅有少量發(fā)現(xiàn)”,說明石家河文化時期不同聚落發(fā)展的程度不同,即湖南地區(qū)聚落的等級分化程度不如以石家河古城為中心的漢東地區(qū),故C項正確。材料反映的是聚落的等級和社會階層分化,而非文化傳統(tǒng)的地域差異,排除A項;材料主要是通過考古史料實證同一文明(石家河文明)內部不同聚落的等級分化程度不同,而非證明不同文明的多元特點,排除B項;D項與材料主旨不符,排除。2.C【命題意圖】本題考查春秋時期商品經濟發(fā)展的影響,意在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信息、解釋歷史現(xiàn)象的能力?!窘忸}分析】根據材料可知,春秋時期,晉國中牟出現(xiàn)了土地買賣的現(xiàn)象,這說明土地私有已經出現(xiàn),沖擊了井田制,而井田制是宗法血緣組織的經濟基礎,故C項正確。材料不能說明晉國商品經濟發(fā)展程度高于其他諸侯國,排除A項;材料只說明中牟存在土地買賣的行為,不能說明晉國盛行土地兼并,排除B項;土地私有現(xiàn)象的存在不能說明土地私有制度已確立,排除D項。3.D【命題意圖】本題考查漢武帝的經濟措施,意在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歷史信息、分析歷史影響的能力,滲透了時空觀念、史料實證、歷史解釋等核心素養(yǎng)?!窘忸}分析】從題干中可看出,漢武帝通過提高馬匹價格、整頓幣制、均輸平準、商業(yè)告緡等措施聚斂財富,增加政府的財政收入,從而為北擊匈奴,解決邊患提供支持,故D項正確;漢武帝的經濟措施有利于削弱地方割據勢力,但不能緩和中央與地方的矛盾,排除A項;漢武帝的經濟措施體現(xiàn)了抑商的傾向,但出現(xiàn)了之前未有的均輸、告緡等措施,不能簡單稱之為“因襲”,排除B項;漢武帝的經濟措施有利于規(guī)范經營和組織管理,但這不是其主要目的,排除C項。4.A【命題意圖】本題考查宋代商品經濟發(fā)展的影響,滲透了唯物史觀、歷史解釋、史料實證等核心素養(yǎng)?!窘忸}分析】由材料可知,宋代出現(xiàn)了政府官員不顧身份地位、禮儀道德,爭娶孀婦,甚至甘愿屈身為贅婿的現(xiàn)象,這是當時商品經濟發(fā)展影響人們婚姻觀念的反映,A項正確。B項說法錯誤,宋代理學形成,儒學的影響力并未被削弱,排除;C項說法與史實不符,宋代官員俸祿較高,排除;D項說法在材料中體現(xiàn)不出,排除。5.B【命題意圖】本題考查明清海外貿易,意在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材料有效信息、認識歷史現(xiàn)象的能力,滲透了唯物史觀、時空觀念、歷史解釋等核心素養(yǎng)?!窘忸}分析】由材料可知,閩、廣海商積極拓展海外貿易經營活動,并獲益巨大,這必然促進海外市場的白銀大量流入中國,故B項正確。閩、廣海商的經營活動本身就是與當?shù)氐慕洕Y構相適宜的,是適合當?shù)亟洕鷹l件的產物,A項說法錯誤,排除;閩、廣海商從事的主要是對外貿易,材料中沒有沿海經濟“分化”的信息,排除C項;材料沒有涉及閩、廣海商經營活動與政府稅賦收入的關系,D項說法依據不足,排除。6.D【命題意圖】本題考查近代中國思想解放的潮流,意在考查學生解讀歷史信息、解釋歷史現(xiàn)象的能力,滲透了唯物史觀、時空觀念、家國情懷等學科素養(yǎng),突出綜合性、應用性考查要求?!窘忸}分析】據材料及所學知識可知,甲午戰(zhàn)爭的失敗刺激維新派倡導“興民權、開議院”,“將西方民權思想引入中國,以現(xiàn)代權利觀念來劃分君、國、民彼此關系”,這是維新派思想家作出的重要貢獻,使得中國思想界在國家觀念方面實現(xiàn)了實質性突破,故D項正確?!爸畜w西用”屬于傳統(tǒng)的倫理論國家觀范疇,沒有體現(xiàn)西方的民權思想,排除A項;社會主義也有關于國家學說的論述,三民主義中的“民權主義”有對民權進行倡導和宣傳,但均不是國家觀“突破”的關鍵,排除B、C兩項。7.B【命題意圖】本題考查孫中山民族觀的價值,意在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材料有效信息、解釋歷史現(xiàn)象的能力?!窘忸}分析】由材料可知,孫中山的民族觀經歷了由“反滿”到“五族共和”,進而在民族認同基礎上再強調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過程,可見孫中山民族觀越來越強調民族認同和民族一體,這有助于增強民族共同體意識,故B項正確。材料中孫中山民族觀的演進并不能反映民主革命的成功轉型和五四運動的巨大成功,排除A、D兩項;材料中孫中山民族觀的演進,只反映了孫中山的期望,并不能反映當時民族認同意識“強化”,排除C項。8.B【命題意圖】本題考查中國共產黨在山東抗日根據地的輿論宣傳,旨在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材料信息、解釋歷史現(xiàn)象的能力?!窘忸}分析】由材料可知,《大眾日報》在體裁上充分考慮了廣大群眾的閱讀水平和接受程度,在宣傳內容選取上注意滿足廣大群眾日常生活需要,這都反映出《大眾日報》注重依托群眾辦報的理念,故B項正確。材料中沒有與文化啟蒙相關的信息,排除A項;《大眾日報》依托群眾辦報,不等同于《大眾日報》主要反映市井人文,C項對材料理解錯誤,排除;材料沒有體現(xiàn)《大眾日報》“力求調動民眾抗日”,D項與材料主旨不符,排除。9.D【命題意圖】本題考查現(xiàn)代中國民主法治,意在考查學生在特定的時空框架內,調動運用所學知識對歷史事物進行分析闡釋的能力,滲透了唯物史觀、時空觀念、歷史解釋等核心素養(yǎng)。【解題分析】材料所述市人大及其常委會組織人大代表開展的執(zhí)法檢查和工作評議活動以及市人大常委會受理群眾的信訪,均體現(xiàn)了地方權力機關積極履行監(jiān)督職能,故D項正確。我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不是直接民主制,排除A項;材料中沒有民主集中制的信息,排除B項;20世紀50年代初期,我國地方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就已確立起來,排除C項。10.B【命題意圖】本題考查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意在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信息的能力,滲透了時空觀念、史料實證、家國情懷等核心素養(yǎng),突出創(chuàng)新性、應用性考查要求。【解題分析】根據材料可知,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理論和實踐創(chuàng)新均不斷發(fā)展,中國積極參與全球多邊治理,在國際上樹立了負責任、有擔當?shù)拇髧蜗?故選B項。材料未體現(xiàn)中國注重推進與大國的關系,排除A項;“以大國的胸懷處理全球事務”說明不僅僅涉及與周邊國家的關系,排除C項;材料與均衡發(fā)展外交格局無關,排除D項。11.B【命題意圖】本題考查古代文明誕生的影響,意在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歷史信息的能力,滲透了時空觀念、史料實證、歷史解釋等核心素養(yǎng)?!窘忸}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公元前3000年左右是人類文明及早期國家誕生的時段,因此題干中英國考古學家的觀點是伴隨著人類文明及早期國家的誕生,階級分化所帶來的階級壓迫導致勞動者(佃戶或奴隸)不會積極主動地去發(fā)明或采用新技術、新方法,從而阻礙了技術革新,故B項正確;游牧民族大規(guī)模入侵其他地區(qū)是從公元前二千紀開始的,與題干時間不符,排除A項;公元前3000年左右是早期國家誕生的時間,當時還沒有出現(xiàn)帝國,排除C項;古代世界最早進行殖民擴張的是公元前8世紀左右的古代希臘文明,排除D項。12.C【命題意圖】本題考查中古時期的歐洲,意在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歷史信息、分析歷史影響的能力,滲透了時空觀念、史料實證、歷史解釋等核心素養(yǎng)?!窘忸}分析】從題干中可看出,中世紀西歐城市的手工業(yè)行會通過對外來工商業(yè)者和本地手工業(yè)者的限制,來反對和壓制行業(yè)競爭,維護了行業(yè)內部成員利益,故C項正確;自治權是相對于封建領主或教會管理而言的,題干中沒有涉及這方面的信息,排除A項;題干中的行會規(guī)定是為了限制競爭,此時的行會并未嚴重阻礙城市經濟發(fā)展,排除B項;此時還未形成自由貿易觀念,排除D項。13.D【命題意圖】本題考查文藝復興的影響,意在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歷史圖文信息的能力,滲透了時空觀念、史料實證、歷史解釋等核心素養(yǎng)?!窘忸}分析】題干中的“X”折疊椅的特征是追求舒適、借鑒古羅馬風格,以及通過裝飾線條表達對高貴及財富的炫耀渴求,這些都反映了資本主義萌芽時期的人文主義精神對家具制作風格的影響,故D項正確;從題干及圖片中不能得出當時的科技進步對家具制作水平的影響,排除A項;“X”折疊椅體現(xiàn)了文化復古,但裝飾線條并沒有受羅馬文化影響,B項“主導”說法有誤,排除;裝飾線條的繁雜厚重含有對財富的炫耀,但“X”折疊椅追求舒適并不能反映拜金的世風,排除C項。14.C【命題意圖】本題考查工業(yè)革命,意在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信息的能力,滲透了唯物史觀、時空觀念、歷史解釋等核心素養(yǎng)?!窘忸}分析】從18世紀60年代起,歐洲棉紡織品市場擴大,滿足國內市場的需求成為技術革新的內驅力,故C項正確??茖W與技術的結合是第二次工業(yè)革命的特點,這與材料時間不符,排除A項;歐洲棉紡織品消費主體逐漸從家庭轉向個人與資產階級著衣觀念和方式變革有關,不能反映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排除B項;材料反映出的國內市場的需求主要是進行技術革新,而不是加緊對外擴張,排除D項。15.C【命題意圖】本題考查冷戰(zhàn)時期美國亞太政策調整的影響,意在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信息、解釋歷史現(xiàn)象的能力,滲透了唯物史觀、時空觀念、歷史解釋等核心素養(yǎng),突出基礎性、應用性考查要求?!窘忸}分析】根據材料可知,1972年,朝韓雙方官員互訪,并發(fā)表了共同聲明,反映了朝韓關系的緩和,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此時期美國由于經濟實力相對衰退,調整了其在亞太地區(qū)的政策,這一調整影響了朝韓關系的發(fā)展,故C項正確。社會主義陣營早在中蘇關系惡化的時候就已經破裂,A項說法錯誤,排除;B項說法夸大了該共同聲明的作用,排除;中美外交關系的建立與材料時間不符,排除D項。16.D【命題意圖】本題考查二戰(zhàn)后的世界政治格局演變,意在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滲透了唯物史觀、時空觀念、歷史解釋等核心素養(yǎng)?!窘忸}分析】中國的崛起沖擊了美國建立單極世界的企圖,這有利于世界格局多極化發(fā)展,故D項正確。歐洲已整體衰落與史實不符,排除A項;世界格局多極化發(fā)展有利于世界局勢的穩(wěn)定,排除B項;蘇聯(lián)解體后,兩極格局瓦解,C項與材料所述時間不符,排除。17.時代:民族危機與救亡圖存并存的時代;西學東漸,思想文化不斷革新的時代;新舊思想并行的時代。(4分)認識:魯迅的青年觀要求青年打破舊思維、解放思想觀念,將青年個人的目標、使命和國家發(fā)展方向緊密結合;發(fā)揮青年個體的能動性和積極性,將讀書與實踐相結合;開放眼界、堅定理想信念、勇?lián)鐣熑?。這一觀念起到了啟發(fā)青年、解放思想的作用,促進了青年成長,使其成為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作為新時代的青年要努力提升素養(yǎng),勇?lián)厝?為社會發(fā)展作出貢獻。(4分)【解題分析】本題以魯迅先生的青年觀為切入點,考查20世紀初的中國近代史。第一小問實際考查青年觀提出的背景,可以結合魯迅生活的時代和材料中的時間“1925年”進行闡述。第二小問可結合材料中青年目標使命觀、青年教育觀、青年成長發(fā)展觀的具體內容進行歸納概括;結合時代背景和青年觀的具體內容,分析魯迅青年觀起到啟發(fā)青年、解放思想的作用,促進了青年成長,使青年成為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最后談談魯迅的青年觀對當代青年的借鑒意義。18.證據1:衛(wèi)生講座、健康展覽、社教運動。(1分)說明:證明了近代中國公共衛(wèi)生教育的起步。(1分)理由:19世紀末20世紀初,西醫(yī)通過在中國呼吁舉辦公共衛(wèi)生講座和健康展覽、發(fā)起全國性的社教運動等方式,進行公共衛(wèi)生宣傳,推動了近代中國公共衛(wèi)生教育的起步。(2分)證據2:中華公共衛(wèi)生教育聯(lián)合會、國際衛(wèi)生會議。(1分)說明:證明了近代中國公共衛(wèi)生組織的建立。(1分)理由:20世紀初,西醫(yī)組建中華公共衛(wèi)生教育聯(lián)合會,通過提供宣傳材料、派出西醫(yī)滅疫、召開國際衛(wèi)生會議等方式,促進了近代中國公共衛(wèi)生事業(yè)的進步與國際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