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水工混凝土施工規(guī)范(新版)specifications for hydraukic concrete construction主編單位:中國長江三峽開發(fā)總公司中國葛洲壩水利水電工程集團公司批準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經(jīng)濟貿(mào)易委員會批準文號:國家經(jīng)濟貿(mào)易委員會公告二00一年第31號中 國 電 力 出 版 社2002年 北京1 范 圍本標準規(guī)定了水工混凝土施工行為和質(zhì)量的基本要求,適用于大、中型水電水利工程中1、2、3級水工建筑物的混凝土和鋼筋混凝土的施工。2 引 用 標 準下列標準所包含的條文,在本標準中引用而構成為本標準的條文。在標準出版時,所示版本均為有效。所有標準都會被修改,使用本標準的各
2、方應探討使用下列標準的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 1751999 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 gb/t 1761996 水泥化學分析方法 gb 200-1989 中熱硅酸鹽水泥、低熱礦渣硅酸鹽水泥gb 748-1996 抗硫酸鹽硅酸鹽水泥gb/t 7501992 水泥壓蒸安定性試驗方法gb 13441999 礦渣硅酸鹽水泥、火山灰質(zhì)硅酸鹽水泥及粉煤灰硅酸鹽水泥gb/t 13451991 水泥細度檢驗方法gb/t 13461989 水泥標準稠度用水量、凝結(jié)時間、安定性檢驗方法gb/t 20221980 水泥水化熱試驗方法(直接法)gb/t 20592000 銅及銅合金帶材gb/t 28471996
3、用于水泥中的火山灰質(zhì)混合材料gb 2938-1997 低熱微膨脹水泥gb 57491985 生活飲用水質(zhì)標準gb/t 66451986 用于水泥中的粒化電爐磷渣gb 80761997 混凝土外加劑gb/t 91422000 混凝土攪拌機gb 1257390 水泥取樣方法gb/t 129591991 水泥水化熱測定方法(溶解熱法)gb/t 146842001 建筑用砂gb/t 146852001 建筑用卵石、碎石gb/t 176711999 水泥膠砂強度檢驗方法(iso法)gb 501641992 混凝土質(zhì)量控制標準gbj 801985 普通混凝土拌和物性能試驗方法gbj 1071987 混凝土
4、強度評定標準gbj 119-1988 混凝土外加劑應用技術規(guī)范gbj 146-1990 粉煤灰混凝土應用技術規(guī)范cecs 03:88 鉆芯法檢測混凝土強度技術規(guī)程cecs3892 鋼纖維混凝土結(jié)構設計與施工規(guī)程dl 50171993 壓力鋼管制造安裝及驗收規(guī)范dl/t 5055-96 水工混凝土摻用粉煤灰技術規(guī)程dl/t 5057-96 水工混凝土結(jié)構設計規(guī)范dl/t 5082-99 水工建筑物抗凍設計規(guī)程dl/t 5100-1999 水工混凝土外加劑技術規(guī)程hg 22881992 橡膠止水帶jgj/t 10-95 混凝土泵送施工技術規(guī)程jgj 52-92 普通混凝土用砂質(zhì)量標準及檢驗方法jg
5、j53-92 普通混凝土用卵石、碎石質(zhì)量標準及檢驗方法jgj/t55-2000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設計技術規(guī)程jgj 63-89 混凝土拌和用水標準jgj 104-97 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規(guī)程sd 1051982 水工混凝土試驗規(guī)程sdj 121978 水利水電樞紐工程等級劃分及設計標準(山區(qū)、丘陵區(qū)部分)sdj 171978 水利水電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規(guī)程sdj 249.11988 水利水電基本建設工程單元工程質(zhì)量等級評定標準sdj 3361989 混凝土大壩安全檢測技術規(guī)范(試行)sdj 3381989 水利水電工程施工組織設計規(guī)范sl 621994 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漿施工技術規(guī)范sl 17
6、21996 小型水電站施工技術規(guī)范sl 1761996 水利水電工程施工質(zhì)量評定規(guī)范(試行)ac 1211.1-1995 普通混凝土、重質(zhì)混凝土及大體積混凝土配合比選擇的標準方法ac 2141989 混凝土強度試驗結(jié)果評定推薦方法3 總 則3.0.1 本標準規(guī)范了水工建筑物混凝土的材料、配合比洗滌、施工、溫度控制、低溫季節(jié)施工、預埋件施工、質(zhì)量控制與檢查的基本要求3.0.2 水工混凝土應滿足抗壓、抗拉、抗?jié)B、抗凍、抗裂、抗沖耐磨和抗侵蝕等設計要求。3.0.3 水工混凝土的施工應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和新設備。應建立完善的質(zhì)量保證體系。3.0.4 本標準未規(guī)定的其他混凝土施工,按現(xiàn)行的有關國
7、家標準或行業(yè)標準執(zhí)行。4 術語、符號4.1 術 語4.1.1 摻和料 extender 用于拌制水泥混凝土和砂漿時,摻入的粉煤灰等混合材料。4.1.2 強度等級 class of cube strength 按標準條件下的立方體抗壓強度分成若干級別,稱為強度等級。4.1.3 水膠比 ratio of water to cementitious material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與所用膠凝材料用量的比值。4.1.4 膠凝材料用量 cementitious material consumption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泥和摻合料質(zhì)量的總和。4.1.5 拌和時間 mixing time 全部材料加入后
8、經(jīng)過拌和至出料開始的時間。4.1.6 混凝土運輸時間 concrete transportation time 從機口全部卸料完到混凝土卸入倉內(nèi)的時間。4.1.7 澆筑間歇時間 concreting intermission time 混凝土振搗作業(yè)完畢至覆蓋上層混凝土的時間。4.1.8 毛面 rough surface 經(jīng)過處理、無乳皮、微露粗砂的混凝土表面。4.1.9 澆筑溫度 concretingtemperature混凝土經(jīng)過平倉振搗后,覆蓋上層混凝土前,在距混凝土面10cm深處的溫度。4.1.10 氣溫驟降 suddenly drop in air temperature 日平均氣溫
9、在2d3d內(nèi)連續(xù)下降累計6以上。4.1.11 寒潮 cold wave 日平均氣溫5以下的氣溫驟降。4.1.12 混凝土成熟度 maturity degree of concrete 混凝土養(yǎng)護時間(h)合和等效養(yǎng)護溫度()的乘積,用符號“n”表示。4.1.13 表面積系數(shù) coefficient of superficial area 結(jié)構物的表面積與體積之比,用符號“m”表示。4.1.14 嚴寒地區(qū) servere cold region 最冷月平均氣溫低于-10的地區(qū)。4.1.15 寒冷地區(qū) cold region 最冷月平均氣溫低于-10與-3的地區(qū)。4.1.16 溫和地區(qū) mild
10、region 最冷月平均氣溫高于-3的地區(qū)。4.1.17 蓄熱法 method of heat accumulation 采用保溫措施,利用原材料加熱和水泥水化熱的熱量,以保證混凝土強度正常增長的施工方法4.1.8 綜合蓄熱法 comprehensive method of heat accumulation “蓄熱法”加早強和抗凍外加劑的施工方法。4.2 符 合 t 溫度為t的等效系數(shù) tt 溫度為t的養(yǎng)護時間 c9020 設計齡期為90d,強度標準值為20mpa的水工混凝土強度等級 fcu,k 混凝土設計強度標準值 fcu0 混凝土的配制強度 mfcu 混凝土強度平均值 混凝土強度標準差
11、0 驗收批混凝土強度標準差 混凝土強度變異系數(shù) b 盤內(nèi)混凝土強度變異系數(shù) fcu,i 第i組混凝土試件強度 fcu,i 第i組試件中最大值與最小值之差 fcu,min n組強度中的最小值 f100 表示抗凍為100級的抗凍等級 w2 表示抗?jié)B為2級的抗?jié)B等級5 材 料5.1 水 泥5.1.1 每一個工程所用水泥品種以12中水泥為宜,并應固定供應廠家。5.1.2 選擇水泥品種應符合下列原則: 1 水位變化區(qū)外部混凝土、溢流面和經(jīng)常受水流沖刷部位的混凝土及有抗凍要求的混凝土,宜選用中熱硅酸鹽水泥或硅酸鹽水泥,也可選用普通硅酸鹽水泥。 2 內(nèi)部混凝土、水下的混凝土和基礎混凝土,宜選用中熱硅酸鹽水泥
12、,也可選用低熱礦碴硅酸鹽水泥、礦碴硅酸鹽水泥、火山灰質(zhì)硅酸鹽水泥、粉煤灰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和低熱微膨脹水泥 3 環(huán)境水對混凝土有硫酸鹽侵蝕性時,應選用抗硫酸鹽水泥。5.1.3 選用的水泥強度等級應與混凝土設計強度等級相適應。水位變化區(qū)、溢流面和經(jīng)常受水流沖刷部位、有抗凍要求較高的部位,宜使用較高強度等級的水泥。5.1.4 選用的水泥必須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的規(guī)定。并可根據(jù)工程的特殊需要對水泥的化學成分、礦物組成和細度等提出專門要求。5.1.5 運至工地的每一批水泥,應有生產(chǎn)廠的出廠合格證和品質(zhì)試驗報告,使用單位應進行驗收檢驗(按每200400t同廠家、同品種、同強度等級的水泥為一取樣單位,
13、如不足200t也作為一取樣單位),必要時還應進行復驗。5.1.6 水泥品質(zhì)的檢驗,按現(xiàn)行的國家標準進行。5.1.7 水泥的運輸、保管及使用,應遵守下列規(guī)定: 1 優(yōu)先使用散裝水泥。 2 運到工地的水泥,應按標明品種、強度等級、生產(chǎn)廠家和出廠批號,分別儲存到有明顯標志的儲罐或倉庫中,不得混裝。3 水泥在運輸和儲存過程中應防水防潮,已受潮節(jié)快的水泥應經(jīng)過處理并檢驗合格方可使用。罐儲水泥宜一個月倒罐一次。4 水泥倉庫應有排水、通風措施,保持干燥。堆放袋裝水泥時,應設防潮層,距地面、邊墻至少30cm,堆放高度不得超過15袋,并留出運輸通道。 5 散裝水泥運到工地的入罐溫度不宜高于65。 6 先出廠的水
14、泥應先用。袋裝水泥儲運時間超過3個月,散裝水泥超過6個月,使用前應重新檢驗。 7 應避免水泥的散失浪費,做好環(huán)境保護。5.2 骨 料5.2.1 使用的骨料應根據(jù)優(yōu)質(zhì)、經(jīng)濟、就地取材的原則進行選擇??蛇x用天然骨料、人工骨料,或兩者互相補充。選用人工骨料時,有條件的地方宜選用石灰?guī)r質(zhì)的料源。5.2.2 骨料料源在品質(zhì)、數(shù)量發(fā)生變化時,應按現(xiàn)行建筑材料勘察規(guī)程進行詳細的補充勘察和堿活性成分含量試驗。未經(jīng)專門論證,不得使用堿活性骨料。5.2.3 應根據(jù)粗細骨料需要總量、分期需要量進行技術經(jīng)濟比較,制定合理的開采規(guī)劃和使用平衡計劃,盡量減少棄料。覆蓋層剝離應有專門棄渣場地并采取必要的防護和恢復環(huán)境措施,
15、避免產(chǎn)生水土流失。5.2.4 骨料加工的工藝流程、設備選型應合理可靠,生產(chǎn)能力和料倉儲量應保證混凝土施工需要。5.2.5 根據(jù)實際需要和條件,可將細骨料分成粗細兩級,分別堆存,在混凝土拌和和運輸時按一定比例摻配使用。5.2.6 成品骨料的堆存和運輸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堆存場地應有良好的排水設施,必要時應設遮陽防雨棚。 2 各級骨料倉應設置隔墻等有效措施,嚴禁混料,并應避免泥土和其他雜物混入骨料中。 3 應盡量減少轉(zhuǎn)運次數(shù)。卸料時,粒徑大于40骨料的自由落差大于3m時,應設置緩降設施。 4 儲料倉除有足夠的容積外,還應維持不小于6m的堆料厚度。細骨料倉的數(shù)量和容積應滿足細骨料脫水的要求。 5
16、在粗骨料成品堆場取料時,同一級料在料堆不同部位同時取料。5.2.7 細骨料(人工砂、天然砂)的品質(zhì)要求; 1 細骨料應質(zhì)地堅硬、清潔、級配良好;人工砂的細度模數(shù)宜在2.42.8范圍內(nèi),天然砂的細度模數(shù)宜在2.23.0范圍內(nèi)。使用山砂、粗砂、特細砂應經(jīng)過試驗論證。 2 細骨料在開采過程中應定期或按一定開采數(shù)量進行堿活性檢驗,有潛在危害時,應采取相應措施,并經(jīng)專門試驗論證。 3 細骨料的含水率應保持穩(wěn)定,人工砂飽和面干的含水率不宜超過6,必要時應采取加速脫水措施。 4 細骨料的其他品質(zhì)要求應符合表5.2.7的規(guī)定表5.2.7 細骨料的品質(zhì)要求項 目指標備注天然砂人工砂石粉含量 618含泥量c903
17、0和抗凍要求的3c90305泥塊含量 不允許不允許堅固性有抗凍要求的混凝土88無抗凍要求的混凝土1010表觀密度 /m325002500硫化物及硫酸鹽含量 11折算成so3,按質(zhì)量計有機質(zhì)含量 淺于標準色不允許云母含量 22輕物質(zhì)含量 15.2.8 粗骨料(碎石、卵石)的品質(zhì)要求 1 粗骨料的最大粒徑:不應超過鋼筋凈間距的2/3、構件斷面最小邊長的1/4、素混凝土板厚的1/2。對少筋或無筋混凝土結(jié)構,應選用較大的粗骨料粒徑。 2 施工中,宜將粗骨料按粒徑分成下列幾種粒徑組合: 1)當最大粒徑為40時,分成d20、d40兩級; 2)當最大粒徑為80時,分成d20、d40、d80三級;3)當最大粒
18、徑為150(120)時,分成d20、d40、d80、d150(d120)四級;3 應控制各級骨料的超、遜徑含量。以圓孔篩檢驗,其控制標準:超徑小于5,遜徑小于10。當以超、遜徑篩檢驗時,其控制標準:超徑為零,遜徑小于2。 4 采用連續(xù)級配或間斷級配,應由試驗確定。 5 各級骨料應避免分離。d20、d40、d80、d150(d120)分別用中徑篩(10、30、60或115)方孔篩檢測的篩余量應在4070范圍內(nèi)。 6 如使用含有活性骨料、黃銹和鈣質(zhì)結(jié)核等粗骨料,必須進行專門試驗論證。 7 粗骨料表面應潔凈,如有裹粉、裹泥或被污染等應清除。 8 碎石和卵石的壓碎指標值宜采用表5.2.81的規(guī)定表5.
19、2.81 粗骨料的壓碎指標骨 料 種 類不同混凝土強度等級的壓碎指標值 %c9055c9040c9035碎石水成巖1016變質(zhì)巖或深成的火成巖1220火成巖1330卵石1216 9 粗骨料的其他品質(zhì)要求應符合表5.2.82的規(guī)定表5.2.82 粗骨料的品質(zhì)要求項 目指標備注含泥量d20、d40粒徑級1d80、d150(d120)0.5泥塊含量 不允許堅固性有抗凍要求的混凝土5無抗凍要求的混凝土12表觀密度 /m32500硫化物及硫酸鹽含量 0.5折算成so3,按質(zhì)量計有機質(zhì)含量 淺于標準色如深于標準色,應進行混凝土強度對比試驗,抗壓強度比不應低于0.95吸水率 2.5針片狀顆粒含量 15經(jīng)試驗
20、論證,可放寬至255.2.9 取樣與檢驗方法按sd105和有關標準執(zhí)行。5.3 摻 和 料5.3.1 水工混凝土中應摻入適量的摻和料。其品種有粉煤灰、凝灰?guī)r粉、礦渣微粉、硅粉、粒化電爐磷渣、氧化鎂等。摻用的品種和摻量應根據(jù)工程的技術要求、摻和料品質(zhì)和資源條件,通過試驗論證確定。5.3.2 摻和料的品質(zhì)應符合現(xiàn)行的國家和有關行業(yè)標準。5.3.3 粉煤灰摻和料宜選用級或級粉煤灰。5.3.4 摻和料每批產(chǎn)品出廠時應有產(chǎn)品合格證,主要內(nèi)容包括:廠名、等級、出廠日期、批號、數(shù)量及品質(zhì)檢驗結(jié)果等。5.3.5 使用單位對進場使用的摻和料應進行驗收檢驗。粉煤灰等摻和料以連續(xù)供應200t為一批(不足200t按一
21、批計),硅粉以連續(xù)供應20t(不足20t按一批計),氧化鎂以60t為一批(不足60t按一批計)。摻和料的品質(zhì)檢驗按現(xiàn)行國家和有關行業(yè)標準進行。5.3.6 摻和料應儲存在專用倉庫或儲罐內(nèi),在運輸和儲存過程中應注意防潮,不得混入雜物,并應有防塵措施。5.4 外 加 劑5.4.1 水工混凝土中必須摻加適量的外加劑。5.4.2 常用的外加劑有:普通減水劑、高效減水劑、緩凝高效減水劑、緩凝減水劑、引氣減水劑、緩凝劑、高溫緩凝劑、引氣劑、泵送劑等。根據(jù)特殊需要,也可摻用其他性質(zhì)的外加劑。外加劑品質(zhì)必須符合現(xiàn)行的國家和有關行業(yè)標準。5.4.3 外加劑選擇應根據(jù)混凝土性能要求、施工需要、并結(jié)合工程選定的混凝土
22、原材料進行適應性試驗,經(jīng)可靠性論證和技術經(jīng)濟比較后,選擇合適的外加劑種類和摻量。一個工程摻用同種類外加劑的品種宜選用12種,并由專門生產(chǎn)廠家供應。5.4.4 有抗凍性要求的混凝土應摻用引氣劑。混凝土的含氣量應根據(jù)混凝土的抗凍等級和骨料最大粒徑等,通過試驗確定。表5.4.4的規(guī)定供參考。表5.4.4 摻引氣劑型外加劑混凝土含氣量骨料最大粒徑 204080150(120)含氣量f200混凝土5.55.04.54.0f150混凝土4.54.03.53.0* f150混凝土摻用與否,根據(jù)試驗確定5.4.5 外加劑應配成水溶液使用。配制溶液時應稱量準確,并攪拌均勻。根據(jù)工程需要,外加劑可復合使用,但必須
23、通過試驗論證。有要求時,應分別配制使用。5.4.6 外加劑每批產(chǎn)品應有出廠檢驗報告和合格證。使用單位應進行驗收檢驗。5.4.7 外加劑的分批以摻量劃分。摻量大于或等于1的外加劑以100t為一批,摻量小于1的外加劑以50t為一批,摻量小于0.01的外加劑以1t2t為一批,一批進場的外加劑不足一個批號數(shù)量的,應視為一批進行檢驗。5.4.8 外加劑的檢驗按現(xiàn)行的國家和行業(yè)標準進行。5.4.9 外加劑應存放在專用倉庫或固定的場所妥善保管,不同品種外加劑應有標記,分別儲存。粉狀外加劑在運輸和儲存過程中應注意防水防潮。當外加劑儲存時間過長,對其品質(zhì)有懷疑時,必須進行試驗認定。5.5 水5.5.1 凡符合國
24、家標準的飲用水,均可用于拌和與養(yǎng)護混凝土。未經(jīng)處理的工業(yè)污水和生活污水不得用于拌和與養(yǎng)護混凝土。5.5.2 地表水、地下水和其他類型水在首次用于拌和與養(yǎng)護混凝土時,須按現(xiàn)行的有關標準,經(jīng)檢驗合格后可使用。檢驗項目和標準應符合以下要求: 1 混凝土拌和和養(yǎng)護用水與標準飲用水試驗所得的水泥初凝時間差及終凝時間差均不得大于30min。 2 混凝土拌和養(yǎng)護用水配制水泥砂漿28d抗壓強度不得低于用標準飲用水拌和的砂漿抗壓強度的90。 3 拌和與養(yǎng)護混凝土用水的ph值和水中的不溶物、可溶物、氯化物、硫酸鹽的含量應符合表5.5.2的規(guī)定。表5.5.2 拌和與養(yǎng)護混凝土用水的指標要求項 目鋼 筋 混 凝 土素
25、 混 凝 土ph值44不溶物 mg/l20005000可溶物 mg/l500010000氯化物(以cl-計) mg/l12003500硫酸鹽(以so4-計) mg/l270027006 配 合 比 選 定6.0.1 為滿足混凝土設計強度、耐久性、抗?jié)B性等要求和施工和易性需要,應進行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優(yōu)選試驗?;炷潦┕づ浜媳冗x擇應經(jīng)綜合分析比較,合理地降低水泥用量。主體工程混凝土配合比應經(jīng)審查選定。6.0.2 混凝土配制強度: 1 混凝土配制強度按下式計算: fcu0fcuk+t (6.0.2-1)式中:fcu0混凝土的配制強度,mpa; fcuk混凝土設計齡期的強度標準值,mpa; t概率度系
26、數(shù),依據(jù)保證率p選定,其值見附錄a表a1; 混凝土強度標準差,mpa。 2 混凝土強度標準差()按以下規(guī)定確定: 1)當沒有近期的同品種混凝土強度資料時,可參照表6.0.2取用。表6.0.2 標準差值混凝土強度標準值c9015c9020c9025c9030c9035c9040c9045c9050(90d)mpa3.54.04.55.05.5 2)根據(jù)前一個月(或三個月)相同強度等級、配合比的混凝土強度資料,混凝土強度按下式計算: (6.0.22)式中:fcui第i組的試件強度,mpa; mfcun組試件的強度平均值,mpa; n試件組數(shù),n值應大于30。 的下限值:對小于和等于c9025級混凝
27、土,計算得到的小于2.5mpa時,取2.5mpa;對大于和等于c9030級混凝土,計算得到的小于3.0mpa時,取3.0mpa; 施工中應根據(jù)施工時段強度的統(tǒng)計結(jié)果,調(diào)整值,進行動態(tài)控制。6.0.3 混凝土設計強度標準差,按設計齡期提出的混凝土強度標準,以按標準方法制作養(yǎng)護的邊長為150立方體試件的抗壓強度值確定,用mpa表示?;炷翉姸鹊燃壓捅WC率應符合設計的規(guī)定。6.0.4 大體積內(nèi)部混凝土的膠凝材料用量不宜低于140/m3。水泥熟料含量不宜低于70/m3。6.0.5 混凝土的水膠比(或水灰比),根據(jù)設計對混凝土性能的要求,應通過試驗確定,并不應超過表6.0.5的規(guī)定。表6.0.5 水膠比
28、最大允許值部 位嚴寒地區(qū)寒冷地區(qū)溫和地區(qū)上、下游水位以上(壩體外部)0.500.550.60上、下游水位變化區(qū)(壩體外部)0.450.500.55上、下游水位以下(壩體外部0.500.550.60基 礎0.500.550.60內(nèi) 部0.600.650.65受水流沖刷部位0.450.500.50注:在有環(huán)境水侵蝕情況下,水位變化區(qū)外部及水下混凝土最大允許水膠比(或水灰比)應減小0.056.0.6 粗骨料級配及砂率的選擇應根據(jù)混凝土的性能要求,施工和易性及最小單位用水量并盡量充分利用所生產(chǎn)的骨料、減少棄料等原則,通過試驗進行綜合分析確定。6.0.7 混凝土坍落度,應根據(jù)建筑物的結(jié)構斷面、鋼筋含量、
29、運輸距離、澆筑方法、運輸方式、振搗能力和氣候等條件決定,在選定配合比時應綜合考慮,并宜采用較小的坍落度?;炷猎跐仓攸c的坍落度,可參照表6.0.7選用。表6.0.7 混凝土在澆筑地點的坍落度混凝土類別坍落度 素混凝土或少筋混凝土14配筋率不超過1的鋼筋混凝土36配筋率超過1的鋼筋混凝土59注:有溫度控制要求或高、低季節(jié)澆筑混凝土時,其坍落度可根據(jù)實際情況酌量增減。6.0.8 混凝土使用有堿活性反應的骨料時,配合比選擇必須控制混凝土中的總含堿量(混凝土含堿量的計算方法見附錄b),以保證混凝土的耐久性。6.0.9 混凝土配合比設計方法和混凝土試驗按sd1051982水工混凝土試驗規(guī)程的規(guī)定進行。
30、抗凍性能以快凍法試驗確定。7 施 工7.1 拌 和7.1.1 拌和設備投入混凝土生產(chǎn)前,應按經(jīng)批準的混凝土施工配合比進行最佳投料順序和拌和時間的試驗。7.1.2 混凝土拌和必須按照試驗部門簽發(fā)并經(jīng)審核的混凝土配料單進行配料,嚴禁擅自更改。7.1.3 混凝土組成材料的配料量均以重量計。稱量的允許偏差,不應超過表7.1.3的規(guī)定。表7.1.3 混凝土材料稱量的允許偏差材 料 名 稱稱量允許偏差()水泥、摻和料、水、冰、外加劑溶液1骨料27.1.4 混凝土拌和時間應通過試驗確定。表7.1.4中所列最少拌和時間,可供參考。表7.1.4 混凝土最少拌和時間拌和機容量q(m3)最大骨料粒徑()最少拌和時間
31、(s)自落式拌和機強制式拌和機0.8q18090601q315012075q315015090注1入機拌和量應在拌和機額定容量的110%以內(nèi)。 2加冰混凝土的拌和時間應延長30s(強制式15s),出機的混凝土拌和物中不應有冰塊。7.1.5 每臺班開始拌和前,應檢查拌和機葉片的磨損情況。在混凝土拌和過程中,應定時檢測骨料含水量,必要時應加密檢測。7.1.6 混凝土摻合料在現(xiàn)場宜用干摻法,且必須拌和均勻。7.1.7 外加劑溶液中的水量,應在拌和用水量中扣除。7.1.8 拌和樓進行二次篩分后的粗骨料,其超遜徑應控制在要求范圍內(nèi)。7.1.9 混凝土拌和物出現(xiàn)下列情況之一者,按不合格料處理:1錯用配料單
32、已無法補救,不能滿足質(zhì)量要求;2混凝土配料時,任意一種材料計量失控或漏配,不符合質(zhì)量要求;3拌和拌均勻或夾帶生料;4出機口混凝土坍落度超過最大允許值。7.2 運 輸7.2.1 選擇混凝土運輸設備及運輸能力,應與拌和、澆筑能力、倉面具體情況相適應。7.2.2 所用的運輸設備,應使混凝土在運輸過程中不致發(fā)生分離、漏漿、嚴重泌水、過多溫度回升和坍落度損失。7.2.3 同時運輸兩種以上強度等級、級配或其他特性不同的混凝土時,應設置明顯的區(qū)分標志。7.2.4 混凝土在運輸過程中,應盡量縮短運輸時間及減少轉(zhuǎn)運次數(shù)。摻普通減水劑的混凝土運輸時間不宜超過表7.2.4的規(guī)定。因故停歇過久,混凝土已初凝或已失去塑
33、性時,應作廢料處理。嚴禁在運輸途中和卸料時加水。表7.2.4混凝土運輸時間運輸時段的平均氣溫混凝土運輸時間min203045102060510907.2.5 在高溫或低溫條件下,混凝土運輸工具應設置遮蓋或保溫設施,以避免天氣、氣溫等因素影響混凝土質(zhì)量。7.2.6 混凝土的自由下落高度不宜大于1.5m。超過時,應采取緩降或其他措施,以防止骨料分離。7.2.7 用汽車、側(cè)翻車、側(cè)卸車、料罐車、攪拌車及其他專用車輛運送混凝土時,應遵守下列規(guī)定: 1 運輸混凝土的汽車應為專用;運輸?shù)缆窇3制秸? 裝載混凝土的厚度不應小于40,車箱應平滑密封不漏漿。3每次卸料,應將所載混凝土卸凈,并應適時清洗車箱(
34、料罐)。4汽車運輸混凝土直接入倉時,必須有確?;炷潦┕べ|(zhì)量的措施。7.2.8 用門式、塔式、纜式起重機以及其他吊車配吊罐運輸混凝土時,應遵守下列規(guī)定: 1起重設備的吊鉤、鋼絲繩、機電系統(tǒng)配套設施、吊罐的吊耳及吊罐放料口等,應定期進行檢查維修,保證設備完好。 2 吊罐不得漏漿,并應經(jīng)常清洗。 3 起重設備運轉(zhuǎn)時,應注意與周圍施工設備保持一定距離和高度。7.2.9 用各類皮帶機(包括塔帶機、胎帶機等)運輸混凝土時,應遵守下列規(guī)定: 1 混凝土運輸中應避免砂漿損失;必要時適當增加配合比的砂率。2 當輸送混凝土的最大骨料粒徑大于80時,應進行適應性試驗,滿足混凝土質(zhì)量要求。 3 皮帶機卸料處應設置擋
35、板、卸料導管和刮板。 4 皮帶機布料應均勻,堆料高度應小于1m。 5 應有沖洗設施及時清洗皮帶上粘附的水泥砂漿,并應防止沖洗水流入倉內(nèi)。 6 露天皮帶機上宜搭設蓋棚,以免混凝土受日照、風、雨等影響;低溫季節(jié)施工時,應有適當?shù)谋卮胧?.2.10 用溜筒、溜管、溜槽、負壓(真空)溜槽運輸混凝土時,應遵守下列規(guī)定: 1 溜筒(管、槽)內(nèi)壁應光滑,開始澆筑前應用砂漿潤滑筒(管、槽)內(nèi)壁;當用水潤滑時應將水引出倉外,倉面必須有排水措施。 2 使用溜筒(管、槽),應經(jīng)過試驗論證,確定溜筒(管、槽)高度與合適的混凝土坍落度。 3溜筒(管、槽)宜平順,每節(jié)之間應連接牢固,應有防脫落保護措施。 4 運輸和卸
36、料過程中,應避免混凝土分離,嚴禁向溜筒(管、槽)內(nèi)加水。 5 當運輸結(jié)束或溜筒(管、槽)堵塞經(jīng)處理后,應及時清洗,且應防止清洗水進入新澆混凝土倉內(nèi)。7.3 澆 筑7.3.1 建筑物地基必須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混凝土澆筑的準備工作。7.3.2 巖基上的松動巖石及雜物、泥土均應清除。巖基面應沖洗干凈并排凈積水;如有承壓水,必須由采取可靠的處理措施。清洗后的巖基在澆筑混凝土前應保持潔凈和濕潤。7.3.3 軟基及容易風化的巖基,應作好下列工作:1 在軟基上準備倉面時,應避免破壞或擾動原狀土壤。如有擾動,必須處理。 2 非粘性土壤地基,如濕度不夠,應至少浸濕15cm深,使其濕度與最優(yōu)強度時的濕度相符。
37、3 當?shù)鼗鶠闈裣菪渣S土時,應采取專門的處理措施。 4 在混凝土覆蓋前,應做好基礎保護。7.3.4 澆筑混凝土前,應詳細檢查有關準備工作:包括地基處理(或縫面處理)情況,混凝土澆筑的準備工作,模板、鋼筋、預埋件及止水設施等是否符合設計要求,并應做好記錄。7.3.5 基巖面和新老混凝土施工縫面在澆筑第一層混凝土前,可鋪水泥砂漿、小級配混凝土或強度等級的富砂漿混凝土,保證新混凝土與基巖或新老混凝土施工縫面結(jié)合良好。7.3.6 混凝土的澆筑,可采用平鋪法或臺階法施工。應按一定厚度、次序、方向,分層進行。且澆筑層面平整。臺階法施工的臺階寬度不應小于2m。在壓力鋼管、豎井、孔道、廊道等周邊及頂板澆筑混凝土
38、時,混凝土應對稱均勻上升。7.3.7 混凝土的澆筑坯層厚度,應根據(jù)拌和能力、運輸能力、澆筑速度、氣溫及振搗器的性能等因素確定。一般為3050。根據(jù)振搗設備類型確定澆筑坯層的允許最大厚度,參照7.3.7規(guī)定;如采用低塑性混凝土及大型強力振搗設備時,其澆筑坯層厚度應根據(jù)試驗確定。表7.3.7 混凝土澆筑坯層的允許最大厚度振搗設備類別澆筑坯層允許最大厚度插入式振搗機振搗棒(頭)長度的1.0倍電動或風動振搗器振搗棒(頭)長度的0.8倍軟軸式振搗器振搗棒(頭)長度的1.25倍平板式無筋或單層根據(jù)結(jié)構中250雙層鋼筋結(jié)構中2007.3.8 入倉的混凝土應及時振搗,不得堆積。倉內(nèi)若有粗骨料堆疊時,應均勻地分
39、布于砂漿較多處,但不得用水泥砂漿覆蓋,以免造成內(nèi)部蜂窩。在傾斜面上澆筑混凝土時,應從低處開始澆筑,澆筑面應保持水平,在傾斜面處收倉面應與傾斜面垂直。7.3.9 混凝土澆筑的振搗應遵守下列規(guī)定: 1 混凝土澆筑應先平倉后振搗,嚴禁以振搗代替平倉。振搗時間以混凝土粗骨料不再顯著下沉,并開始泛漿為準,應避免欠振或過振。 2 振搗設備的振搗能力應與澆筑機械和倉位客觀條件相適應,使用塔帶機澆筑的大倉位,宜配置振搗機振搗。使用振搗機時,應遵守下列規(guī)定: 1)振搗棒組應垂直插入混凝土中,振搗完應慢慢拔出。 2)移動振搗棒組,應按規(guī)定間距相接。 3)振搗第一層混凝土時,振搗棒組應距硬化混凝土面5cm。振搗上層
40、混凝土時,振搗棒頭應插入下層混凝土5cm10cm。 4)振搗作業(yè)時,振搗棒頭離模板的距離應不小于振搗棒的有效半徑的1/2。 3 采用手持式振搗器時應遵守下列規(guī)定: 1)振搗器插入混凝土的間距,應根據(jù)試驗確定并不超過振搗器有效半徑的1.5倍。 2)振搗器宜垂直按順序插入混凝土。如略有傾斜,則傾斜方向應保持一致,以免漏振。 3)振搗時,應將振搗器插入下層混凝土5左右。 4)嚴禁振搗器直接碰撞模板、鋼筋及預埋件。 5)在預埋件特別是止水片、止?jié){片周圍,應細心振搗,必要時輔以人工搗固密實。 6)澆筑塊第一層、卸料接觸帶和臺階邊坡的混凝土應加強振搗。7.3.10 混凝土澆筑過程中,嚴禁在倉內(nèi)加水;混凝土
41、和易性較差時,必須采取加強振搗等措施;倉內(nèi)的泌水必須及時排除;應避免外來水進入倉內(nèi),嚴禁在模板上開孔趕水,帶走灰漿;應隨時清除粘附在模板、鋼筋和預埋件表面的砂漿。7.3.11 混凝土澆筑應保持連續(xù)性。 1 混凝土澆筑允許間歇時間應通過試驗確定。摻普通減水劑混凝土的允許間歇時間可參照表7.3.11。如因故超過許間歇時間,但混凝土能重塑者,可繼續(xù)澆筑。 2 如局部初凝,但未超過允許面積,則在初凝部位鋪水泥砂漿或小級配混凝土后可繼續(xù)澆筑。表7.3.11 混凝土允許間歇時間混凝土澆筑的氣溫允許間歇時間 min中熱硅酸鹽水泥、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低熱礦渣硅酸鹽水泥、礦渣硅酸鹽水泥、火山灰質(zhì)硅酸鹽水
42、泥20309012010201351805101957.3.12 澆筑倉面出現(xiàn)下列情況之一,應停止?jié)仓?1 混凝土初凝并超過允許面積; 2 混凝土平均澆筑溫度超過允許偏差值,并在1小時內(nèi)無法調(diào)整至允許溫度范圍內(nèi)。7.3.13 澆筑倉面混凝土出料出現(xiàn)下列情況之一時,應與挖除: 1 出現(xiàn)7.1.9第1、2、3款情況的不合格料; 2 下到高等級混凝土澆筑部位的低等級混凝土料; 3 不能保證混凝土振搗密室或?qū)ㄖ飵聿焕绊懙募壟溴e誤的混凝土料; 4 長時間不凝固、超過規(guī)定時間的混凝土料。7.3.14 混凝土施工縫處理,應遵守下列規(guī)定: 1 混凝土收倉面應澆筑平整,在其抗壓強度尚未到達2.5mpa
43、前,不得進行下道工序的倉面準備工作。 2 混凝土施工縫面應無乳皮,微露粗砂。 3 毛面處理宜采用25mpa50mpa高壓水沖毛機,也可采用低壓水、風砂槍、刷毛機及人工鑿毛等方法。毛面處理的開始時間由試驗確定。采取噴灑專用處理劑時,應通過試驗后實施。7.3.15 結(jié)構物混凝土達到設計頂面時,應使其平整,其高程必須符合設計要求。7.4 雨 季 施 工7.4.1 雨季施工應做好下列工作: 1 砂石料倉應排水暢通; 2 運輸工具應有防雨及防滑措施;3 澆筑倉面應有防雨措施并備有不透水覆蓋材料;4 增加骨料含水率測定次數(shù),及時調(diào)整拌和用水量。7.4.2 中雨以上的雨天不得新開混凝土澆注倉面,有抗沖耐磨和
44、有抹面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在雨天施工。7.4.3 在小雨天氣進行澆筑時,應采取下列措施: 1 適當減少混凝土拌和用水量和出機口混凝土的坍落度,必要時應適當縮小混凝土的水膠比; 2 加強倉內(nèi)排水和防止周圍雨水流入倉內(nèi); 3 做好新澆筑混凝土面尤其是接頭部位的保護工作。7.4.4 在澆筑過程中,遇大雨、暴雨,應立即停止進料,已入倉混凝土應振搗密實后遮蓋。雨后必須先排除倉內(nèi)積水,對受雨水沖刷的部位應立即處理,如混凝土還能重塑,應加鋪接縫混凝土后繼續(xù)澆筑,否則應按施工縫處理。7.4.5 及時了解天氣預報,合理安排施工。7.5 養(yǎng) 護7.5.1 混凝土澆筑完畢后,應及時灑水養(yǎng)護,保持混凝土表面濕潤。7.5.
45、2 混凝土表面養(yǎng)護的要求: 1 混凝土澆筑完畢后,養(yǎng)護前宜避免太陽曝曬。 2 塑性混凝土應在澆筑完畢618h內(nèi)開始灑水養(yǎng)護,低塑性混凝土宜在澆筑完畢后立即噴霧養(yǎng)護,并及早開始灑水養(yǎng)護。 3 混凝土應連續(xù)養(yǎng)護,養(yǎng)護期內(nèi)始終使混凝土表面保持濕潤。7.5.3 混凝土養(yǎng)護時間,不宜少于28d,有特殊要求的部位宜適當延長養(yǎng)護時間。7.5.4 混凝土養(yǎng)護應有專人負責,并應作好養(yǎng)護記錄。8 溫 度 控 制8.1 一 般 規(guī) 定8.1.1 有溫度要求的混凝土應符合本章規(guī)定。有關低溫季節(jié)混凝土施工的溫度控制規(guī)定見第9章。8.1.2 混凝土澆筑的縱橫縫設置、分層厚度及澆筑間歇時間等,應符合設計規(guī)定。8.1.3 為
46、了防止混凝土裂縫,必須從結(jié)構設計、原材料選擇、配合比設計、施工安排、施工質(zhì)量、混凝土溫度控制、養(yǎng)護和表面保護等方面采取綜合措施?;炷翍苊獗K長間歇和塊體早期過水,基礎部位必須從嚴控制。經(jīng)試驗論證后,可使用微膨脹型水泥。8.1.4 為提高有抗裂要求工程部位混凝土的抗裂能力,混凝土的質(zhì)量除應滿足強度保證率的要求外,施工質(zhì)量均勻性應達到表11.5.11中的良好以上標準。8.1.5 設計齡期大于28d的混凝土,選擇混凝土配合比時,應考慮早期抗裂能力要求。8.1.6 應控制混凝土的出機口溫度及運輸、澆筑過程中的溫度回升?;炷猎试S澆筑溫度應符合設計規(guī)定。設計文件未規(guī)定允許澆筑溫度時,可根據(jù)混凝土內(nèi)部
47、允許最高溫度計算允許澆筑溫度?;炷翝仓囟炔灰舜笥?8。應采取綜合措施,使混凝土最高溫度控制在設計允許范圍內(nèi)。8.1.7 施工過程中,壩塊宜均勻上升,相鄰壩塊的高差不宜超過1012m。如因施工特殊需要,應論證并經(jīng)批準后可適當放寬。8.2 溫 度 控 制 措 施8.2.1 降低混凝土澆筑溫度 1 采取下列措施降低料倉骨料溫度: 1)成品料場的骨料的堆高不宜低于6m,并應有足夠的儲備; 2)通過地弄取料; 3)搭蓋涼棚,噴水霧降溫(砂子除外)等。 2 粗骨料預冷可采用風冷、浸水、噴灑冷水等措施。采用冷水法時,應有脫水措施,使骨料含水量保持穩(wěn)定。采用風冷法時,應采取措施防止骨料(尤其是小石)凍倉。
48、 3為防止溫度回升,骨料從預冷倉到拌和樓,應采取隔熱降溫措施。 4混凝土拌和時,可采用冷水、加冰等降溫措施。加冰時,宜用片冰或冰屑,并適當延長拌和時間。 5在高溫季節(jié)施工時,應根據(jù)具體情況,采取下列措施,以減少混凝土的溫度回升: 1)縮短混凝土的運輸及卸料時間,入倉后及時進行平倉振搗,加快覆蓋速度,縮短混凝土的曝曬時間; 2)混凝土運輸工具有隔熱遮陽措施; 3)宜采用噴霧等方法降低倉面氣溫; 4)混凝土澆筑宜安排在早晚、夜間及利用陰天進行; 5)當澆筑塊尺寸較大時,可采用臺階式澆筑法,澆澆筑塊厚度小于1.5m。 6)混凝土平倉振搗后,采用隔熱材料及時覆蓋。 6基礎部分混凝土,應在有利季節(jié)進行澆
49、筑。如需在高溫季節(jié)澆筑,必須經(jīng)過論證,并采取有效的溫度控制措施,經(jīng)批準后進行。8.2.2 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熱溫升 1 在滿足混凝土各項設計強度的前提下,應采用水化熱低的水泥,優(yōu)化配合比設計,采取綜合措施,減少混凝土的單位水泥用量。 2 基礎混凝土和老混凝土約束部位澆筑層塊厚以12m為宜,上下層澆筑間歇時間宜為510d。若在澆筑層中埋設冷卻水管,分層厚度可采用3m,層間間歇時間可適當延長。在高溫季節(jié),可采用表面流水養(yǎng)護混凝土,有利于表面散熱。 3采用冷卻水管進行初期冷卻,通水時間由計算確定,一般為1520d。混凝土溫度與水溫之差,以不超過25為宜。管中水的流速以0.6m/s為宜。水流方向應24h
50、調(diào)換一次,每天降溫不宜超過1。8.2.3 降低壩體內(nèi)外溫差 為降低壩體內(nèi)外溫差,防止或減少表面裂縫,應在低溫季節(jié)前,將壩體溫度降至設計要求的溫度。如采用壩體中期通水冷卻,通水冷卻時間由計算確定,一般為2個月左右。通過水溫與混凝土內(nèi)部溫度之差,不應超過20,日降溫不超過1。8.2.4 表面保護 1在低溫季節(jié)和氣溫驟降季節(jié),混凝土應進行早期表面保護。 2在氣溫變幅較大的季節(jié),長期暴露的基礎混凝土及其他重要部位,必須加以保護。寒冷地區(qū)的老混凝土,其表面保護措施和時間可根據(jù)具體情況確定。 3模板拆除時間應根據(jù)混凝土強度及混凝土的內(nèi)外溫差確定,并應避免在夜間或氣溫驟降時拆模。在氣溫較低季節(jié),當預計拆模后
51、有氣溫驟降,應推遲拆模時間;如必須拆模時,應在拆模的同時采取保護措施。 4 混凝土側(cè)面保護,應結(jié)合模板類型、材料性質(zhì)等綜合考慮,必要時采用模板內(nèi)貼保溫材料或混凝土預制模板。 5 混凝土表面保護層材料及其厚度,應根據(jù)不同部位、結(jié)構的混凝土內(nèi)外溫度和氣候條件,經(jīng)計算、試驗選擇確定。 6 已澆好的底板、護坦、閘礅等薄板(壁)建筑物,其頂(側(cè))面宜保護到過水前。對于寬縫重力壩、支墩壩、空腹壩的空腔,在進入低溫、氣溫驟降頻繁的季節(jié)前,宜將空腔封閉并進行表面保護。隧洞、豎井、調(diào)壓井、廊道、尾水管、泄水孔及其它孔洞的進出口在進入低溫季節(jié)前應封閉。澆筑塊的棱角和突出部分應加強保護。 7 28d齡期內(nèi)的混凝土,應在氣溫驟降前進行表面保護。澆筑面頂面保護至氣溫驟降結(jié)束或上層混凝土開始澆筑前。8.2.5 特殊部位的溫度控制措施 1 對巖基深度超過3m的塘、槽回填混凝土,應采用分層澆筑或通水冷卻等溫度控制,控制混凝土最高溫度,將回填混凝土溫度降低到設計要求的溫度后,在繼續(xù)澆筑上部混凝土。 2 預留槽必須在兩側(cè)老混凝土溫度達到設計規(guī)定后,才能回填混凝土?;靥罨炷翍谟欣竟?jié)進行或采用低溫混凝土施工。 3 并縫塊澆筑前,下部混凝土溫度應達到設計要求。并縫塊混凝土澆筑,除應必須控制澆筑溫度外,可采用薄層、短間歇均勻上升的施工方法,并應安排在有利季節(jié)進行。必要時,采用初期通水冷卻或其他措施。 4 自然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細胞生物學考試模擬題含參考答案
- 第五單元課題2 化學方程式 第2課時 根據(jù)化學方程式進行簡單計算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九年級化學人教版上冊
- 幼兒中小學面試-湖北省中小學教師資格證面試結(jié)構化考題
- 第12課 阿拉伯帝國(新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九年級上冊歷史(部編版)
- 2025年河源職業(yè)技術學院單招職業(yè)適應性測試題庫一套
- 2025年吉林省長春市單招職業(yè)適應性測試題庫必考題
- 2025至2030年中國瀝青漆稀釋劑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qū)2023-202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題(解析版)
- 第五單元 第4章 第5節(jié) 人類對細菌和真菌的利用(新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上冊生物(人教版)
- 新型儲能產(chǎn)業(yè)鏈分析
- 高中歷史世界史 試題
- 宋曉峰辣目洋子小品《來啦老妹兒》劇本臺詞手稿
- 、醫(yī)院設備科制度、職責、預案、流程圖
- 國民經(jīng)濟行業(yè)代碼(2022年版)
- 小學科學試卷分析及改進措施(通用6篇)
- 脫硫塔內(nèi)部(玻璃鱗片防腐涂層)維修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方案(附:質(zhì)量、安全、環(huán)境保護措施與技術交底)
- 醫(yī)院入院通知書格式
- 視頻號運營方案
- 發(fā)育生物學1-9章全
- 中醫(yī)學課件:第三章 藏象學說
- 山西省煤炭運銷集團有限公司王家?guī)X煤礦井筒工程施工組織設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