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六章解表劑 (P.39),掌握:麻黃湯、桂枝湯、九味羌活湯、小青龍湯、銀翹散、桑菊飲、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敗毒散,概 述,一、定義 二、分類 三、適應范圍 四、使用注意,一、定義,組成解表藥為主 功用發(fā)汗解肌,開腠達邪(中心?) 主治表證(特征?) 體現(xiàn)了“汗法”(立法依據(jù)?),二、分類,辛溫解表 病邪性質(zhì) 辛涼解表 患者體質(zhì)扶正解表,適應證范圍,多種疾病初起有表證者,三、使用注意,變 痊愈“汗出病瘥,停后服” 進展邪氣入里(表里同??;表證已盡),汗 有利發(fā)汗(武火急煎、溫服、溫覆) 適度發(fā)汗(遍身微汗),第一節(jié)辛溫解表,用于風寒表證; 組方以辛溫解表藥為主。 風寒表證有不同類型; 隨證候病
2、機之異配伍相應藥物。,麻黃湯,(傷寒論),組成麻黃6g桂枝4g杏仁9g甘草3g主治外感風寒表實證。,制方原理 病機要點:風寒束表(主) 肺氣失宣(次) 立法:辛溫發(fā)汗,宣肺平喘, 配伍意義 麻黃發(fā)汗解表,宣肺平喘。 (君) 桂枝助麻黃發(fā)汗散邪 溫經(jīng)止痛 (臣) 杏仁降利肺氣, 合麻黃一宣一降以增平喘之力(佐) 甘草調(diào)和藥性,緩麻、桂峻烈之性。(佐使),制方特點:麻黃配桂枝,峻發(fā)其汗 麻黃配杏仁,宣降肺氣,功用辛溫發(fā)汗,宣肺平喘 體現(xiàn)了治療風寒表實證的基本大法,臨床應用,使用指征 主癥:惡寒發(fā)熱,無汗而喘,脈浮緊 病機:證候風寒束表,肺氣失宣 麻黃、桂枝麻黃、杏仁 甘草,驗案舉例 何某某,男,3
3、0歲,農(nóng)民。患者平素體健,務農(nóng)兼捕魚為業(yè),近1年來常感畏寒,頭暈頭痛,噴嚏頻作,時有鼻塞流清涕,遇寒則劇。曾購“速效感冒膠丸”、“參蘇丸”、“穿心蓮片”、“鼻炎丸”等藥服用罔效。后到某醫(yī)院檢查,診斷為“過敏性鼻炎”。經(jīng)西醫(yī)打針服藥月余無明顯好轉。,又求治于某中醫(yī)院,其醫(yī)以蒼耳子散、辛夷散、玉屏風散等治療,先后服藥數(shù)10劑,時而好轉,時而加劇,經(jīng)久不愈。診見:噴嚏不止,嚏則涕淚俱出,肢體酸痛,時有惡寒,鼻塞,頭痛,無汗,口不渴,二便如常。舌淡紅,苔薄白微膩,脈浮而有力。,分析病案,思考:辨證?治法?選方?加減?,辨證 風寒挾濕犯表,肺氣失宣 立法 祛風散寒,宣肺通竅,兼以祛濕。 選方 麻黃湯加減
4、 處方 麻黃9g桂枝6g杏仁9g 甘草3g 辛夷9g 蒼術12g (七帖),二診 藥后身有微汗,噴嚏大減。守方再服3劑,諸癥若失。后經(jīng)玉屏風散調(diào)治半月而愈。3個月后在某縣人民醫(yī)院五官科復查,鼻炎痊愈,隨訪未見復發(fā)。,禁忌證 素體氣虛、陰虛、血虛、內(nèi)熱較甚 (傷寒論:瘡家、淋家、衄家、亡血家、表虛自汗等),禁用,隨證加減 1.表證不顯而咳喘重者,減?增? 例方:三抝湯、華蓋散 2.兼挾濕邪,身痛困重者,加? 例方:麻黃加術湯、麻杏苡甘湯 3.兼挾熱邪,煩躁口渴者,加? 例方:大青龍湯,適用范圍 感冒、流感、急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過敏性鼻炎等屬風寒在表,肺氣失宣證者。,本方要求 1.掌握組成、
5、功用與主治證(病機要點與用方要點) 2.理解麻黃湯制方原理(病機要點、立法與配伍意義、配伍特點) 3.掌握麻黃湯制方原理 4.背誦麻黃湯歌訣 1.2.4為掌握與熟悉方劑的共同要求,桂枝湯,(傷寒論),組成桂枝芍藥生姜大棗炙草 (桂枝、芍藥劑量相等) 主治外感風寒表虛證。 病機要點:外感風寒,營衛(wèi)失和(?) 立法:解肌發(fā)表,調(diào)和營衛(wèi)(?),配伍意義 桂枝解肌散寒散中寓收(君) 白芍斂營養(yǎng)陰 調(diào)和營衛(wèi)(臣) 生姜助桂枝散邪,和胃;(佐) 大棗助芍藥益陰,補脾。 炙甘草合桂枝辛甘化陽以實衛(wèi); 合芍藥酸甘化陰以和營; 調(diào)和藥性。 (佐使),配伍特點: 發(fā)中有補,散中有收; 邪正兼顧,陰陽并調(diào)。 功用解
6、肌發(fā)表,調(diào)和營衛(wèi)。,臨床應用 使用指征 主癥:惡風發(fā)熱,汗出,脈浮緩。 病機:.風寒襲表,營衛(wèi)失和(太陽中風證) .病后、產(chǎn)后因陰陽失調(diào)而見上癥。 “桂枝湯,外證得之,為解肌和營衛(wèi);內(nèi)證得之,為化氣和陰陽”。(徐彬),使用方法 1、微火煮取2、藥后啜粥以助釀汗3、溫覆以助汗出,本方證已有汗出,為何使用時還要取汗?,?,使用注意 伴倦怠乏力、氣短懶言等癥者不宜(?),臨證加減 1.惡風寒較甚者,加?以增疏散風寒之力; 2.體質(zhì)素虛者,加?益氣補虛,助正祛邪; 3.兼咳喘者,加?例方? 4.兼項背拘急強痛者,加?例方?,驗案舉例,太陽中風 傷寒九十論:里間張?zhí)t(yī)家一婦,病傷寒,發(fā)熱,惡風,自汗,脈
7、浮而弱。予曰:當服桂枝湯,彼云家有自合者。予令三啜之,而病不除。予詢其藥中用肉桂耳。予曰:肉桂與桂枝不同,予自治以桂枝湯,一啜而解。,現(xiàn)代應用 感冒、流行性感冒、原因不明的低熱、產(chǎn)后及病后發(fā)熱等辨證屬營衛(wèi)不和的多種疾病。 麻黃湯與桂枝湯均用于風寒表證,二方在組成、功用、主治三方面有何異同?,本方要求 1、掌握桂枝湯的制方原理 2、熟悉桂枝湯的用法 3、掌握麻黃湯與桂枝湯二方之異同,九味羌活湯 (此事難知引張元素方),思考: 1.本方所治表證有何特點?(病機、癥狀) 2.證兼里熱,方中大隊辛溫之藥是否有燥津助熱之虞?,組成羌活防風蒼術細辛川芎白芷 黃芩生地甘草 主治外感風寒濕邪在表兼里熱證。惡寒
8、發(fā)熱,頭痛肢楚,無汗,口苦微渴。 病機要點:風寒濕在表(主證) 里有蘊熱(兼證) 立法:散表寒、清里熱,配伍意義 羌活、防風、蒼術、細辛、白芷、川芎 祛風散寒勝濕 生地、黃芩清熱,制燥 甘草和藥 功用發(fā)汗祛濕,兼清里熱,本方要求 掌握黃芩、生地的配伍意義(清兼證之熱、制辛溫之燥)。,小青龍湯(傷寒論),組成麻黃桂枝干姜細辛五味子芍藥半夏炙甘草 主治外寒內(nèi)飲證。 制方原理 病機要點:外寒(主證)內(nèi)飲(次證) 立法:解表化飲,配伍意義 麻黃、桂枝發(fā)汗解表,宣肺平喘。 干姜、細辛、半夏 溫肺化飲,助麻桂解表。 芍藥斂陰,防過汗或溫燥傷津; 五味子斂氣,防肺氣耗散 甘草和中調(diào)藥,【組方配伍特點】 全方
9、包括辛溫解表與溫肺化飲二組藥物; 各組藥物均寓收于散,意在使祛邪而不傷正氣。 功用解表蠲飲,臨床應用 1.使用指征:外寒內(nèi)飲。主癥(?) 2.臨證加減:表實無汗者,重用麻、桂; 有汗表虛者,重用桂、芍。 無表證者,如何加減? 兼里熱者加石膏(小青龍加石膏湯) 3.現(xiàn)代應用:呼吸系統(tǒng)疾病證屬外寒內(nèi)飲者。,本方要求 掌握小青龍湯中芍藥與五味子的配伍意義。,第二節(jié)辛涼解表,桑菊飲,(溫病條辨),主治風溫初起 證候特征:咳嗽明顯的表熱輕證 病機:風熱犯表(主),肺氣失宣(次) 立法:疏風清熱,宣肺止咳,組成桑葉菊花薄荷桔梗杏仁連翹蘆根甘草,配伍意義 桑葉、菊花疏散風熱,清肺止咳(君) 薄荷助君藥散風熱
10、 桔梗、杏仁助君藥宣肺止咳 (臣) 連翹、蘆根清熱生津 (佐) 甘草潤肺止咳,調(diào)和藥性。 (佐使),配伍特點 諸藥量輕,解表清熱力微(辛涼輕劑) 桑、桔、杏配伍,宣肺止咳效佳。 功用疏風清熱,宣肺止咳。,用方要點 咳嗽明顯的表熱輕證,銀翹散,(溫病條辨),主治溫病初起,病機要點:風熱犯表 (主),肺氣失宣,熱邪傷津,熱毒壅聚,立法:疏散風熱 兼以解毒利咽,宣肺止咳,生津止渴。 (加強散邪與清熱解毒之力),表郁重;熱毒重, 配伍意義 銀花、連翹疏風清熱解毒 (君) 牛蒡子、薄荷助君藥疏散風熱 (臣) 荊芥、淡豆豉辛溫助君藥開腠散邪 竹葉、蘆根清熱生津 (佐) 桔梗宣肺止咳化痰 甘草清熱解毒,和中
11、調(diào)藥 (佐使),利咽喉,配伍特點 1.以清熱解毒藥為君藥。 2.辛涼藥中配伍辛溫之品。,功用辛涼透表,清熱解毒 (清熱解毒力強;解表散邪力強) (辛涼平劑),臨床運用 使用指征風熱表證之重者 熱毒重:發(fā)熱較高,口渴咽痛,舌紅脈數(shù); 表郁重:無汗,惡風寒。,發(fā)熱不甚者,去? 不惡寒,有汗者,去? 口渴甚者,加? 咽痛甚者,加? 咳甚者,加?,本方亦為風熱表證的通治方,銀翹解毒丸(片) Vc銀翹片 羚翹解毒丸,本方要求 1.掌握方中辛溫解表藥的配伍意義。 2.掌握桑菊飲與銀翹散在組成、功用、主治三方面的異同點。,辛涼解表法源流,1.形成遲于辛溫解表法; 2.劉完素開辛涼解表法之先河; 3.“溫病最
12、善傷陰,用藥又復傷陰,豈非為賊立幟乎?此古來用傷寒法治溫病之大錯也”(溫病條辨); 4.辛涼解表法至清代始臻完善。,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傷寒論),問題 如何掌握本方適應證候? 本證辨汗的意義?,證候:外邪而致的肺熱咳喘證 臨床特征:發(fā)熱,咳喘氣急,舌紅苔黃,脈數(shù)。(外感病史,急性起?。?常見于呼吸系統(tǒng)感染性疾病 而證屬肺熱壅盛者,有汗為熱壅于肺,重用石膏以清熱; 無汗為熱閉于肺,加重麻黃以宣肺; 無汗而伴惡寒者,是表邪未解,酌加解表散邪之品。,第三節(jié)扶正解表,制方原理 素體陽、氣不足者,正氣無力抗邪 素體陰、血不足者,汗源匱乏,組方結構 解表祛邪藥 + 補益藥,扶正祛邪,氣虛外感敗毒散、參蘇飲 陽虛外感再造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分期房產(chǎn)合同范本
- 收款付款合同范本
- 京東送包車合同范本
- 單位門頭安裝合同范本
- 醫(yī)用氧氣購銷合同范本
- 助理就業(yè)合同范本
- 包裝材料銷毀合同范本
- 傳媒剪輯合同范本
- 醫(yī)生參加培訓合同范本
- 勞務配送合同范本
- 模塊1鐵道線路養(yǎng)護與維修認知《鐵道線路養(yǎng)護與維修》教學課件
- 高鐵無砟軌道精調(diào)精測課件
- 2024年企業(yè)規(guī)章制度修訂方案
- 聚焦任務的學習設計作業(yè)改革新視角
- 西班牙語筆記A1
- 血管活性藥物靜脈輸注護理方法(中華護理學會團體標準T CNAS 22-2021)
- 史上最完善IPD培訓資料華為IPD培訓資料
- 2024高二語文期末試卷(選必上、中)及詳細答案
- 《選材專項訓練》課件
- 附著式升降腳手架安裝平臺和架體檢查驗收表
- 小兒麻疹的護理查房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