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屆高三第一輪復(fù)習專題一地球儀和地圖.ppt_第1頁
2014屆高三第一輪復(fù)習專題一地球儀和地圖.ppt_第2頁
2014屆高三第一輪復(fù)習專題一地球儀和地圖.ppt_第3頁
2014屆高三第一輪復(fù)習專題一地球儀和地圖.ppt_第4頁
2014屆高三第一輪復(fù)習專題一地球儀和地圖.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專題一 地球儀和地圖,一、地圖的三要素,地圖的三要素是: 比例尺、方向、圖例 ( 一)、比例尺:圖上距離比實地距離縮小的程度,也叫縮尺。 比例尺 圖上距離/實地距離 比例尺的表示方式: 1、文字式:圖上一厘米代表實地距離多少千米。 例如:圖上一厘米代表實地距離50千米. 2、數(shù)字式:如 1:1000000=1/1000000 3、線段式:如 注:三種表達方式可以相互轉(zhuǎn)換 知道了地圖的比例尺和圖上距離就可以測算出兩地的實 際距離。 實際距離=圖上距離/比例尺,比例尺大:范圍小,內(nèi)容詳細。比例尺?。悍秶?,內(nèi)容簡略。,讀圖2-1,兩幅圖表示的區(qū)域范圍相同,圖甲比例尺為:1:100000,則 ( )

2、 A圖乙的比例尺為1:200000 B圖乙的比例尺為l:400000 C圖乙表示的地理事物較圖甲詳細 D圖甲比例尺是圖乙的4倍,C,(二)、地圖的方向:東南西北,東北、 東南、西北、西南 地圖方向判斷方式: 1、一般定向法: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2、指向標定向法:指向標指向北極。 3、經(jīng)緯網(wǎng)定向法:按經(jīng)緯網(wǎng)判斷,經(jīng)線指向南北、 緯線指向東西。,比例尺小:范圍大,地理事物簡略; 比例尺大:范圍小,地理事物詳細。,看圖填空: 據(jù)圖判斷,村莊在樹林的( )方向,河流的流向大致是( ),汽車在公路上行駛的方向是( )。,西北,自西向東,自西南向東北,(三)、圖例和注記: 圖例:地圖上表示各種地理事物的符

3、號。 注記:地圖上用文字說明地理事物名稱,用數(shù) 字說明事物數(shù)量。 圖例和注記被稱為“地圖的語言”,二、等高線 (等值線:等溫線、等壓線、等深線、等降水量線等),2009屆高三地理文、理科基礎(chǔ)第一輪復(fù)習,等高線,基礎(chǔ)知識,概念及繪制原理,高度,絕對高度,相對高度,等高距:相鄰等高線間的相對高度(垂直距離),一幅 圖中一般是相等的(也可為零),形狀:一般為閉合曲線,一般不會相交(陡崖除外),疏密:與坡度和地形區(qū)有關(guān),疏:坡緩或平原,密:坡陡或山地,坡,坡向:與等高線垂直,由高到低,坡度:(坡度=垂直相對高度/水平距離),示坡線:(又叫降坡線),類型,凹坡:先陡后緩,凸坡:先緩后陡,基本地貌單元類型

4、:見下頁表格,綜合判讀和運用,知識結(jié)構(gòu),甲,乙,海平面,1000米,500米,1500米,某點高出另一地點的垂直距離叫相對高度,某點到海平面的垂直距離叫絕對高度,即海拔,山,地面高度的計算方法,等高線,海拔高度相同的點的連線,100,100,100,100,100,100,100,100,200,200,200,200,等高線的定義,等高 。,坡陡的地方,坡緩的地方,等高 。,密集,稀疏,山,等高線繪制地圖的原理,注意: 1.“等高線越密,則地形坡度越大”,這只能用于判斷同一幅等高線圖 2.坡度的定義:坡度=垂直相對高度/水平距離,等高線的特點:(了解) 同線等高:同一條等高線上的各點等高,并

5、以黃海平均海平面是計算高程的起點,即高線的零點。 等高距全圖一致:等高距指兩條相鄰等高線之間的高度差。 等高線是封閉的曲線:無論怎樣迂回曲折,終必環(huán)繞成圈,但在一幅圖上不一定全部閉合。 不能分叉,不能合并。即一條等高線不能分叉成兩條,兩條等高線不能合并成一條(懸崖,峭壁例外)。,下圖為某地等高線示意圖,圖中M為當?shù)貧庀笳镜挠^測場,N處為某旅游公司準備修建一棟觀景樓的地點,MN的圖上距離為2厘米,讀圖回答下列各題:,1從N地徒步到M地,大約要走( ) A30米 B40米 C50米 D60米,C,2.為了氣象觀測點在正午時終年都被陽光照射到,則該景觀樓的最大高度約為 ( ) A20m B30m C

6、40m D50m,D,實戰(zhàn)演練,山體的不同部位,山谷,50米,150米,250米,等高距:50米,F,E,C,G,等高線密集,等高線稀疏,陡坡,緩坡,山谷,山脊,山頂,鞍部,陡崖,200250米,050米,崖頂高:,崖底高:,150250米,等高線地形圖上對應(yīng)的地形名稱,說出各地的地形名稱,讀上圖,河流ab段的流向為 。,自東南向西北,等高線對河流的影響,河流的流向與等高線突出的方向相反,等高線越密,河流速度越快,山脊為分水線,山谷為集水線,注意山谷和山脊的判讀,50,等高線圖上高、低區(qū)域的判讀方法,a. 垂線法,在等值線圖上彎曲最大處兩側(cè)作等值線的垂線,方向是從高值指向低值,若箭頭向中心輻合

7、,則為低值區(qū);若箭頭向外圍輻散,則為高值區(qū)。 若為等高線:輻合是山谷(集水線),輻散是山脊(分水線)。 若為等壓線:輻合是低壓槽,輻散是高壓脊。,b. 口訣法,等值線向高值方向凸出為低值區(qū),等值線向低值方向凸出為高值區(qū)??删幙谠E“凸高為低,凸低為高”“槽線對山谷、脊線對山脊”等等。(大山谷、小山脊),等高線圖上高、低區(qū)域的判讀方法,等高線對河流的影響,河流的流向與等高線突出的方向相反,等高線越密,河流速度越快,山脊為分水線,山谷為集水線,下列所示的湖泊或湖群,為咸水湖的是( ),B,等高線圖上基本地形的判讀,陡崖,山脊,山谷,判斷5大地形類型,平原:海拔200米以下,等高線稀疏,較為平直 丘陵

8、:海拔200米以上,小于500米,等高線彎曲,但比較和緩,相對高度一般小于100米。 山地:地形組成與丘陵相似,但海拔在500米以上,相對高度一般大于100米,等高線密集、彎曲。 高原:海拔高度大(1000米),相對高度小,等高線在邊緣較密集,而內(nèi)部明顯稀疏。 盆地:四周等高線較密集,數(shù)值高。中間等高線較稀疏,數(shù)值低。,判斷圖中地形類型的名稱:,1.高原 2.山地 3.丘陵 4.盆地 5.平原,實戰(zhàn)演練,500米,600米,200米,300米,相對高度:200米,400米,相對高度與等高距之間的關(guān)系: (n-1) 等高距h(n+1)等高距,陡崖的判斷:該圖中崖頂高度、崖底高度和相對高度各是多少

9、?,陡崖高度的計算,讀下圖,圖中斷崖頂部E點的海拔高度可能為( ) A. 59米 B. 99米 C. 199米 D. 259米,D,實戰(zhàn)演練,閉合等高線圖的判讀,a. 剖面線法,相鄰的兩條等值線之間的閉合等值線, 其內(nèi)部數(shù)值可以通過類似作“地形剖面圖”的方法, 看數(shù)值曲線變化趨勢來判斷其數(shù)值范圍。,20mA25m,10mA15m,b. 口訣法,相鄰的兩條等值線之間的閉合等值線, 若其值與低值相同, 則線內(nèi)數(shù)值比低值低; 若其值與高值相同, 則線內(nèi)數(shù)值比高值高.即“大于大的,小于小的”(若為等高線,大值對山地,小值對盆地;若為等溫線,小值對山地,大值對盆地)。,閉合等高線圖的判讀,20mA25m

10、,10mA15m,等高線與交通線路的關(guān)系,一般沿等高線走,可以減少施工難度,可減少修路的工程量,道路平坦,利于車輛行駛,不易造成水土流失(環(huán)保),EF間修建公路:,水庫大壩的選址:一般選在峽谷處,且考慮水庫庫址應(yīng)選在河谷、山谷地區(qū)“口袋形”洼地處,壩高計算和最大庫容面積、容積的估算?,壩高:看海拔高差 面積:算長寬(比例尺和圖上距離) 容積:面積壩高,等高線與水庫的關(guān)系,B,練習:,圖2為“我國南方某地區(qū)等高線地形示意圖(單位:米)”,途中虛線表示山脊線或溪流。讀圖回答各題。,3與“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所描述景觀相符的是( ) A. a B. b C. c D. d 4. d 圖中

11、甲處最易發(fā)生的地質(zhì)災(zāi)害是( )A滑坡 B地震 C泥石流 D火山,C,A,等高線圖上高、低區(qū)域的判讀方法,切線法是指在等值線彎曲最大處作某條等值線的切線,比較切點與切線上其他點(該切線與其他等值線的交點)的數(shù)值大小。若切點數(shù)值小于其他點的數(shù)值,則為低值區(qū)(山谷);若切點數(shù)值大于其他點的數(shù)值,則為高值區(qū)(山脊)。,b. 切線法,水系特征:分(集)水線、水系形狀,等高線地形圖的綜合判讀和運用,基本判讀及判讀方法,疏密:坡度和大的地形區(qū)(平原和山地等),閉合:地形類型,數(shù)值:等高距、相對高度、陡崖、地貌類型,綜合判讀,對河流影響,流向、流速,河流的侵蝕與堆積,水文特征:水力、瀑布、流域面積、坡向,對氣

12、候的影響,垂直氣溫的變化,坡向?qū)鉁氐挠绊?陰坡陽坡,坡向?qū)邓挠绊?迎風坡背風坡,對自然景觀的影響,垂直差異:山麓、山頂,坡向差異:陰陽坡與迎背風坡,運用,農(nóng)業(yè):因地制宜,平原:種植業(yè),山地丘陵:林業(yè)、畜牧業(yè)、緩坡梯田,區(qū)位選擇,點:氣象觀測站、療養(yǎng)院等,線:交通線、引水線、輸油(氣)管線,面:水庫、梯田、工業(yè)區(qū)、居民區(qū)、農(nóng)業(yè)區(qū)域 城鎮(zhèn)布局(地域形態(tài)、布局形態(tài)),等高線地形圖的綜合判讀和運用,等高線圖,特點,一般是光滑曲線,線上數(shù)值大小相等,數(shù)值間隔相等(等間距也可為零),同一幅圖上兩條線一般不會相交(陡崖除外),一般不會在圖中中斷,大多是閉合的,判讀,高低區(qū)域的判讀方法,閉合等值線圖的判讀,疏密、極值與延伸方向的判讀 (等高線延伸方向即地形走向),垂線法,切線法,口訣法:凸高為低,凸低為高,剖面線法,口訣法:大于大的,小于小的,等高線圖的特點及判讀,等高線對氣候的影響,如下圖所示是我國黃土高原某地等高線地形示意圖(單位為米)。讀圖回答下題。 圖中甲、乙、丙、丁四處,最適宜開鑿窯洞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