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現(xiàn)代史社會實踐報告_第1頁
近現(xiàn)代史社會實踐報告_第2頁
近現(xiàn)代史社會實踐報告_第3頁
近現(xiàn)代史社會實踐報告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社會實踐報告題 目: 姓 名: 學院班級: 學 號: 指導老師: 實踐時間: 年 月 日游三朱革命遺跡 泉州市泉港區(qū)三朱村趁著五一小長假回家的時間,和幾名高中同學共游了離家不遠的三朱村革命遺跡。 題記我們首先去了三朱支部舊址,坐了半個多小時的車,又徒步走了一段崎嶇的小山路,終于到了三朱村。三朱支部舊址指的是朱漢膺同志的故居,位于泉港區(qū)前黃鎮(zhèn)三朱后宅村的一個小角落從1930年起至惠安解放20年的革命斗爭歲月里,這里經(jīng)歷了土地革命、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被譽為“紅旗不倒,火種不滅”的革命基點村。漢膺故居為一護厝樓,是閩南地區(qū)農(nóng)村極常見的磚石建筑結構。推開一扇古舊的木門,眼前是天井,

2、在閩南地區(qū),天井是大厝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走近天井,可以看見一張方形的木桌上供著一尊石像,那就是朱漢膺同志的遺像。從這尊遺像上可以看出,他是一位和藹可親的老人,面帶笑容。這間古屋,簡單看來,并沒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陳舊,略顯破爛,被后人簡單地修復過,但是他因為朱漢膺同志而變得不平凡。村里的一位老人給我介紹說1949年,全國解放戰(zhàn)爭迅速發(fā)展,惠安縣工委正式成立了惠安人民游擊大隊,朱漢膺同志擔任大隊長兼政委,按閩中地委的指示進一步開展“打頑敵、挖蔣根”的武裝斗爭。在一次打擊輞川鄉(xiāng)鄉(xiāng)長江一枝取得全勝而回。但是隨后,敵人就開始反擊,派兵圍剿三朱村,朱漢膺同志帶領村民開展反圍剿斗爭,使敵人撲了個空。這間舊

3、居室,還住過許多英勇的革命人。1931年春至秋,廈門中心市委先后調派沈玉泉、李文端、唐言福來惠開展工作,住在朱漢膺家進行活動。1932年2月,廈門中心市委巡視員蔡協(xié)民來惠巡視指導,也住在朱漢膺家中。1940年至1945年,閩中特委祝增華、吳珊等領導同志來惠安指導工作,也都住宿于三朱交通站。(部分資料參考于百度文庫)如今,朱漢膺同志故居已被批為區(qū)級文物保護單位。隨后,我和同學又步行至離這不遠處的三朱革命紀念碑。這座碑是為了紀念三朱革命斗爭而建立,紀念碑背面鐫刻有三朱革命斗爭紀念碑碑文:三朱革命基點村,是中共惠安縣委(工委)指揮武裝斗爭的活動中心。從大革命至惠安解放,黨組織始終依靠群眾,戰(zhàn)斗不息,

4、保持了紅旗不倒。1926年冬,惠安縣建立共產(chǎn)黨組織。朱漢膺投身革命,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是年,建立中共三朱支部,書記陳平山。在中共泉州特委領導下,組織“十八鄉(xiāng)”武裝群眾,痛擊軍閥汪漢民,群眾首領朱成吉英勇犧牲。1932年,原省委軍委書記蔡協(xié)民領導惠北武裝抗捐運動,在都巡召開誓師大會,動員惠北數(shù)千群眾,擊潰軍閥陳國輝一個營。抗日戰(zhàn)爭時期,三朱是閩南(中)特委和泉州中心縣委的重要交通站。解放戰(zhàn)爭時期,閩中地委領導在三朱召開重要會議,充實惠安縣工委,部署開展人民游擊戰(zhàn)爭,縣工委先后組織武裝擊退國民黨反動政府多次的軍事“圍剿”。隨著解放軍入閩,縣工委領導人于1949年8月23日率游擊隊三百余人從

5、三朱出發(fā),解放了惠安縣城。為紀念在三朱進行革命斗爭和犧牲的同志,謹立碑以志。烈士英靈永垂不朽!這座碑高7米,正面為原交通部長彭德清題刻的“三朱革命斗爭紀念碑”,碑體為方柱形,紀念碑頂端鑲著五角星,整座碑顯得樸實大方,莊嚴凝重。做了簡單的參觀,我們便離開了三朱村。在這次參觀活動中,雖然時間短暫,我和同學也只是做了簡單的參觀,聽著村里的老人講述著背后的故事,也多多少少有所感觸。我不知道在這個偌大的國家,還存在著多少個像這樣,小小的,被遺忘在角落里的革命遺跡,它們并不起眼,隨著時間的流逝,被拋棄在一個個冰冷的角落,無人問津。但是,不可否認,在那個戰(zhàn)爭年代,這些小地方同樣轟轟烈烈,同樣流淌著革命人的鮮血?,F(xiàn)如今,戰(zhàn)爭的硝煙已經(jīng)逐漸淡去,這些遺跡也逐漸淡化在世人的生活里。但是,戰(zhàn)爭不可忘!那些年的恥辱和慘烈也不應該被世人忽視,不能銘記歷史的民族,不能以史為鑒的民族,必將重蹈歷史的覆轍。我們這一代人,生活在和平的溫室里,沒有經(jīng)歷過戰(zhàn)爭的洗禮,不懂得革命人的艱辛和殘酷,甚至,不能體會像南京大屠殺那種悲慘,只是看著一組組驚人的數(shù)據(jù),嘆氣,哀傷,再帶點憤青??墒牵覀兘K將負起這個祖國發(fā)展的責任,那么我們就不能遺忘歷史。而政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