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下管廊和海綿城市演示文檔_第1頁
城市地下管廊和海綿城市演示文檔_第2頁
城市地下管廊和海綿城市演示文檔_第3頁
城市地下管廊和海綿城市演示文檔_第4頁
城市地下管廊和海綿城市演示文檔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地下綜合管廊、海綿城市 新技術、新機遇,匯 報 人:宋 林 技術研發(fā)中心2015年10月,.,論述大綱,一、地下綜合管廊,1.1 背景及概念1.2 國內外發(fā)展現狀1.3 地下綜合管廊設計1.4 地下綜合管廊施工1.5 中鐵一局相關技術,.,論述大綱,二、海綿城市,2.1 背景及概念2.2 國內外發(fā)展現狀2.3 海綿城市的構建2.4 工程建設模式2.5 低影響開發(fā)(LID)技術,.,論述大綱,一、地下綜合管廊,.,1.2 國內外發(fā)展現狀1.3 地下綜合管廊設計1.4 地下綜合管廊施工1.5 中鐵一局相關技術,1.1 背景及概念,地下綜合管廊,.,1.1 概念及特點,(1)研究背景,問題的提出,(1)管線縱橫交叉、錯綜復雜“馬路拉鏈”、“空中蜘蛛網”等所帶來的問題日益凸顯。,城市管線,“生命線”,(2)條塊分割、管理分散。各專業(yè)管線單位隸屬十分復雜,多頭管理。,(3)維護管理難度大。,(4)地下管線信息、資料不完備、不統(tǒng)一。,.,1.1 概念及特點,是指道路挖了填、填了挖的現象,道路建設缺乏統(tǒng)一的規(guī)劃、管理,多家企業(yè)“各自為政”,導致馬路不斷開腸破肚。,馬路拉鏈,城市道路的上方電纜線強弱電混合、電線與網線、電話線交織,錯綜復雜,像是一張“蜘蛛網”,空中蜘蛛網,(1)管線縱橫交叉、錯綜復雜“馬路拉鏈”、“空中蜘蛛網”等所帶來的問題日益凸顯。,.,1.1 概念及特點,各專業(yè)管線單位隸屬十分復雜,多頭管理,涉及政府30多個部門,一些管線專業(yè)管理單位(如:電業(yè)局、通信公司等)由國家或省里直接管理;還有些管線專業(yè)管理單位(如:煤氣公司、自來水公司等)由省里行業(yè)管理部門管理。影響城市的再開發(fā)、再建設。,(2)條塊分割、管理分散。各專業(yè)管線單位隸屬十分復雜,多頭管理。,.,1.1 概念及特點,直埋式的管線建設不利于管線破壞或滲漏的及時檢修,管線的小規(guī)模滲漏不易發(fā)現,而大范圍、嚴重的破壞往往是由小規(guī)模的損壞引起的。不利于處理緊急事件,突發(fā)緊急事故時,管道的滲漏檢測、管道位置的開挖、管道的更換往往需要較長的時間。,(3)維護管理難度大。,.,a.部分城市地下管線歷時長久,資料不完備; b.管線各系統(tǒng)之間互相獨立,管線管理各自為政,無法信息共享,造成管線資料查閱不集中,更新不及時; c.數據不統(tǒng)一,資料無統(tǒng)一標準,查閱困難。,1.1 概念及特點,(4)地下管線信息、資料不完備、不統(tǒng)一。,.,(2)概念,在城市地下建造一個隧道空間,將市政、電力、通訊、燃氣、給排水等各種管線集于一體,設有專門的檢修口、吊裝口和監(jiān)測系統(tǒng),實施統(tǒng)一規(guī)劃、設計、建設和管理。建設綜合管廊的意義在于充分利用地下空間,節(jié)省投資,便于管理維護,保障城市安全。,“地下綜合管廊” = 共同溝,1.1 概念及特點,.,(3)特點,綜合性強,特 點,成效性,方便維護,合理利用地下空間資源,市政管線集中綜合布置,形成新的城市地下智能化網絡運行管理系統(tǒng),地下綜合管廊采用鋼砼框架結構。經濟性;安全適用性;抗震防災性能;耐久性。,地下綜合管廊內預留巡查和維護空間,便于檢修和處理緊急事件。,1.1 概念及特點,.,2013年9月,國務院印發(fā)國務院關于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意見。用3年左右時間,在全國36個大中城市全面啟動地下綜合管廊試點工程。2014年6月,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城市地下管線建設管理的指導意見。六方面:加強規(guī)劃統(tǒng)籌、統(tǒng)籌工程建設、加大老舊管線改造力度、加強維修養(yǎng)護、開展普查工作、完善法規(guī)標準2014年12月26日,根據財政部關于開展中央財政支持地下綜合管廊試點工作的通知,中央財政決定對地下綜合管廊試點城市給予專項資金補助,,(4)政治動態(tài),政策,1.1 概念及特點,.,2015年4月10日,財政部、住房城鄉(xiāng)建設部確定10位的城市進入2015年地下綜合管廊試點范圍:包頭、沈陽、哈爾濱、蘇州、廈門、十堰、長沙、???、六盤水、白銀。2015年7月28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推進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是創(chuàng)新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舉措,不僅可以逐步消除“馬路拉鏈”、“空中蜘蛛網”等問題,用好地下空間資源,而且可以帶動有效投資、打造經濟發(fā)展新動力。2015年8月10日,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的指導意見(國辦發(fā)201561號)于公布。工作目標是到2020年,建成一批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地下綜合管廊并投入運營,,政策,1.1 概念及特點,表 住建部10試點城市地下管廊項目規(guī)劃,表 PPP模式重點推廣領域,政策,國內計劃到2018年建設地下綜合管廊389公里(2015年開工190公里),總投資351億元。 根據測算,未來地下綜合管廊需建8000公里,投資規(guī)模將達1萬億。,.,(1) 2015年5月,住房城鄉(xiāng)建設部發(fā)布了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工程規(guī)劃編制指引(建城201570號) (2)2015年6月,城市綜合管廊工程技術規(guī)范GB50838-2015實施。 ( 3)住房城鄉(xiāng)建設部發(fā)布了城市綜合管廊工程投資估算指標(以下簡稱指標),自2015年7月1日起施行。,1.1 概念及特點,(5)技術標準,規(guī)范,.,1.1 背景及概念1.3 地下綜合管廊設計1.4 地下綜合管廊施工1.5 中鐵一局相關技術,1.2 國內外發(fā)展現狀,地下綜合管廊,.,城市地下綜合管廊最早開始于十九世紀的是歐洲,1832 年法國巴黎霍亂大流行,為了改善城市環(huán)境,1833 年法國巴黎建設建造大型地下排水系統(tǒng),后逐步延長完善,至今已有2400km,容納了給水、通訊、壓縮空氣管道等公用設施,形成了早期的地下綜合管廊。 西歐各國看到巴黎綜合管溝的優(yōu)點之后,紛紛開始建設,英國倫敦市區(qū)已建有22條地下綜合管廊;俄羅斯莫斯科建有120 km的地下綜合管廊;,國外發(fā)展現狀,1.2 國內外發(fā)展現狀,.,日本大規(guī)模興建綜合管溝,是在1963 年制訂綜合管溝法以后;到1981年末,日本全國綜合管廊總長約156.6 km,按照規(guī)劃,到21 世紀初已達到526 km。現在的日本已經成為全球范圍內綜合管溝建設最為發(fā)達的國家。,1.2 國內外發(fā)展現狀,.,我國地下綜合管廊萌芽在1958年,北京天安門廣場敷設了一條長1076m的地下綜合管廊,1977年配合“毛主席紀念堂”施工,又敷設了一條長500m的地下綜合管廊。 真正意義上我國早期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為1994年上海浦東新區(qū)張楊路11.125km長地下綜合管廊,收容給水、電力、信息與煤氣等四種城市管線。,國內發(fā)展現狀,1.2 國內外發(fā)展現狀,.,1.2 國內外發(fā)展現狀,深圳:光明新區(qū)華夏路地下綜合管廊這一全新的市政設施已于2010年10月9日竣工驗收,斷面為3米2.8米矩形,全長1300米,溝內已有1根給水管、28根電力電纜和9根弱電電纜投入使用。 珠海橫琴新區(qū)是國家級新區(qū),地下綜合管廊于2010年3月開始建設,概算總投資19.8億元,橫琴已建成覆蓋全區(qū)、全長33.4公里的“日”字形綜合管廊網絡,共有電力、通訊、給水、中水、供冷及垃圾真空系統(tǒng)等6種管線納入地下綜合管廊。,2014年度召開的全國城建工作會議和2015年召開的全國城市地下綜合管廊規(guī)劃建設培訓班上被選為重點參觀學習的樣板工程。,.,1.2 國內外發(fā)展現狀,西安:灃西新城作為建設西安國際化大都市的新興產業(yè)基地,也是國內新城區(qū)建設中大規(guī)模發(fā)展綜合管廊的首家示范區(qū)。在22條主干道、31條次干道、87條支路合計鋪設綜合管廊建設近500公里,目前,在建的6條主干道、13條次干道均同步建設了電力、通訊綜合管廊,全長約55公里。 采取單艙式、分艙式,主要建設電力、通訊綜合管廊。,.,1.1 背景及概念1.2 國內外發(fā)展現狀1.4 地下綜合管廊施工1.5 中鐵一局相關技術,1.3 地下綜合管廊設計,地下綜合管廊,.,1.3 地下綜合管廊設計,分類,城市綜合管廊工程技術規(guī)范,干線綜合管廊,纜線管廊,功能,支線綜合管廊,現澆鋼筋混凝土,施工工藝,預制拼裝,明挖工法,施工方法,預制拼裝式,暗挖工法,城市綜合管廊工程技術規(guī)范,(1)分類,用于容納城市主干工程管線,采用獨立分艙方式建設。,干線綜合管廊,用于容納城市配給工程管線,采用單艙或雙艙方式建設。,支線綜合管廊,淺埋溝道方式,設有開啟蓋板但內部空間不能滿足人員通行要求,容納電力電纜、通信電纜。,纜線管廊,功能,干線型,支線型,纜線型,采用現澆整體澆筑混凝土。,現澆鋼筋混凝土,工廠內分階段澆筑成型,現場采用拼裝工藝施工成為整體。,預制拼裝式,施工工藝,現澆鋼筋混凝土,預制拼裝,.,1.3 地下綜合管廊設計,結構形式,矩形,圓形、橢圓形等,(2)結構形式,.,1.3 地下綜合管廊設計,馬蹄形斷面(概念),其他形式,法國,英國,.,1.3 地下綜合管廊設計,組成,綜合管廊本體,管線,監(jiān)控系統(tǒng),通風系統(tǒng),供電系統(tǒng),排水系統(tǒng),通訊系統(tǒng),標示系統(tǒng),地面設施( 包括地面控制中心、人員出入口、通風井、材料投入口等地面設施)。,內容,總體 設計:空間設計、斷面設計、節(jié)點設計。 管線設計:給水再生水管道、排水管渠、天然氣管道、熱力管道、電力電纜、通信線纜。 附屬設施設計:消防系統(tǒng)、通風系統(tǒng)、供電系統(tǒng)、照明系統(tǒng)、監(jiān)控與報警系統(tǒng)、排水系統(tǒng)、標識系統(tǒng)。 結構設計:材料、結構承載能力極限狀態(tài)設計、正常使用極限狀態(tài)設計、抗震設計、預應力設計、預制結構拼縫和接頭設計、防水防滲設計等。,(3)設計內容,設計內容,.,1.3 施工關鍵技術問題,(4)設計要點,設計要點,防滲止漏,工程抗震設計,綜合管線布置,A.電力、信息線纜:敷設時要保持安全距離,電信線纜與高壓、特高壓電力線纜應分室設置。B.燃氣管線:獨室,與電力電纜應分開。C. 排水管線是重力流,造價。D. 供熱管道,獨室,外表面溫度在30以上,排氣、放氣閥,排水系統(tǒng),防滲止漏是地下工程的一個技術難點,濕度降低地下綜合管廊內管線和監(jiān)控設施的工作壽命。 技術措施:a. 控制變形:b. 細部構造防水:,城市生命線工程。地震等災害的沖擊下,會出現大面積功能性障礙、甚至于導致城市系統(tǒng)全面的功能癱瘓。,由于管道維修的放空,包括可能發(fā)生泄漏等情況,將造成一定的地下管廊內積水,因此,地下綜合管廊內需設置必要的排水設施。,.,1.1 背景及概念1.2 國內外發(fā)展現狀1.3 地下綜合管廊設計1.5 中鐵一局相關技術,1.4 地下綜合管廊施工,地下綜合管廊,.,1.4 國內施工技術,小頂管施工法,管線國內既有施工技術,水平定向鉆進法HDD,蓋挖法,沉管法,導向鉆進施工法,氣動矛施工法,夯管施工法,小型隧道掘進,明挖溝槽法,明挖法,暗挖法,.,水平定向鉆,氣動矛施工,夯管施工,.,明挖法,暗挖法,地下綜合管廊國內施工技術,TBM法,地下結構工程領域,盾構法,暗挖法,明挖現澆施工,明挖預制拼裝法,重點介紹,頂管法,1.4 國內施工技術,.,1.4 國內施工技術,最常用的施工方法。采用這種施工方法可以大面積作業(yè),將整個工程分割為多個施工標段,以便于加快施工進度。同時這種施工方法技術要求較低,工程造價相對較低。,明挖現澆施工法,明挖預制拼裝法是一種較為先進的綠色施工法,在發(fā)達國家較為常用。采用這種施工方法要求有較大規(guī)模的預制廠和大噸位的運輸及起吊設備,同時施工技術要求較高,工程造價相對較高。,明挖預制拼裝法,.,明挖現澆鋼筋混凝土,.,閉式電纜溝,出線管組,工作井,明挖預制拼裝,.,1.1 背景及概念1.2 國內外發(fā)展現狀1.3 地下綜合管廊設計1.4 地下綜合管廊施工,1.5 中鐵一局相關技術,地下綜合管廊,.,1.5 中鐵一局相關技術,2012年,中鐵一局廈門公司在福建平潭開發(fā)區(qū)首次進行3.52km地下綜合管廊建設,該地下綜合管廊為矩形箱涵雙倉結構,采用明挖法施工。 綜合艙:4.93.2m,給水管、通信電纜、中水管及直飲水管位設為一艙。 電力艙:2.23.2m,高壓電力電纜110kV及220kV、中壓10kV電力電纜為一艙。,技 術 經 驗,專利“液壓式模板臺車”,開挖方案,石質地段,淤泥質地段,中風化地段,深度大于9m局部地段,.,1.5 中鐵一局相關技術,技 術 經 驗,2015年建設的烏市首條地下綜合管廊,其中中鐵一局負責高鐵片區(qū)衛(wèi)星南路延伸工程的一段綜合管廊,長800米,采用雙“倉”設計,空間大的“倉”主要用于雨水、熱力管線,小“倉”則用于電力、通信等管線。,.,二、海綿城市,.,2.2 國內外發(fā)展現狀2.3 海綿城市的構建2.4 工程建設模式2.5 低影響開發(fā)(LID)技術,2.1 背景及概念,海綿城市,.,(1)研究背景,問題的提出,2.1 海綿城市概念及特點,(1)內澇嚴重成常態(tài),城市防、排洪能力弱。,(2)水資源短缺、污染嚴重。,(3)生態(tài)系統(tǒng)破壞嚴重。,.,城市化進程加快,城區(qū)建筑密度大,硬質路面比例大,降水下滲通道被阻礙。城市化和各項灰色基礎設施建設導致植被破壞、水土流失、硬質路面比例增大、不透水面大大增加,地表水與地下水連通中斷,極大改變了徑流匯流等水文條件。 城市排水系統(tǒng)不合理或老化,排水能力不足。過去的城市排水管網設計以“快速排除”和“末端集中”控制為主要設計理念,往往造成逢雨必澇,旱澇急轉,難以應對大流量的雨洪。,2.1 海綿城市概念及特點,(1)內澇嚴重成常態(tài),城市防、排洪能力弱。,.,2.1 海綿城市概念及特點,城市內澇統(tǒng)計圖,(b)西安,(a) 北京,.,2.1 海綿城市概念及特點,灰色基礎設施 -鋼筋混凝土的道路、橋梁、樓房、地面、下水道等。綠色基礎設施 -路旁綠化、園林綠地、城市公園、自然景觀等,生態(tài)化。,(a) 灰色基礎設施 (b) 綠色基礎設施,.,2.1 海綿城市概念及特點,(b) 城市化后,城市排水系統(tǒng):“快速排除”和“末端集中”,(a) 城市化前,.,2.1 海綿城市概念及特點,(2)水資源短缺、污染嚴重。,中國目前有16個省(區(qū)、市)人均水資源量(不包括過境水)低于重度缺水線,有6個省、區(qū)(寧夏、河北、山東、河南、山西、江蘇)人均水資源量低于500立方米,為極度缺水地區(qū)。人均水資源量分級:輕度缺水,低于3000立方米;中度缺水,低于2000立方米;重度缺水,人均水資源低于1000立方米;極度缺水,人均水資源低于500立方米。,.,2.1 海綿城市概念及特點,(3)生態(tài)系統(tǒng)破壞嚴重。,濕地是一類特殊過渡類型生態(tài)系統(tǒng),在抵御洪水、調節(jié)徑流,改善氣候、控制污染,維護區(qū)域生態(tài)平衡等方面有其它系統(tǒng)所不能替代的作用。據調查顯示,我國濕地面積比10年前減少339.63萬公頃,接近一個海南島的面積。目前,全國濕地面積5360萬公頃,占國土面積的5.58%。,.,(2)概念,美國、澳大利亞以及歐洲的城市建設和雨水利用給我們提供了很好的借鑒,這些國家提出了最佳管理措施(BMPs)、低影響開發(fā)(LID)、綠色基礎設施(GI)、水敏性城市設計(Water Sensitive Urban Design)、水資源綜合管理等理念。2012年4月,在2012低碳城市與區(qū)域發(fā)展科技論壇中,“海綿城市”的概念首次提出。中國在學習借鑒國外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進行了生態(tài)城市、低碳城市、智慧城市、水生態(tài)文明城市建設的實踐,立足于我國的水情特征和水問題這一背景,創(chuàng)新地提出了建設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凈化的“海綿城市”的構想。,概念的提出,2.1 海綿城市概念及特點,指城市能夠像海綿一樣,在適應環(huán)境變化和應對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下雨時吸水、蓄水、滲水、凈水,需要時將蓄存的水“釋放”并加以利用。,海綿城市,下沉綠地,濕塘,綠色屋頂,透水磚,土壤滲濾,.,2.1 海綿城市概念及特點,海綿城市,.,(3)特點,特 點,排水防澇理念,不影響水文環(huán)境,“快排式”“水的循環(huán)利用”:雨水的滲透、滯留、集儲、凈化、循環(huán)使用和排水密切結合。,開發(fā)前后徑流量總和和峰值流量保持不變;水文特征的穩(wěn)定可以通過對源頭削減、過程控制和末端處理來實現。,2.1 海綿城市概念及特點,“彈性適應”環(huán)境,和諧發(fā)展,遵循順應自然、與自然和諧共處的低影響發(fā)展模式。保護和恢復水生態(tài)系統(tǒng);低影響措施減輕暴雨對城市的影響。,.,國際經驗和實踐表明,在提升城市排水系統(tǒng)時完全可以優(yōu)先考慮把有限的雨水留下來,優(yōu)先考慮更多利用自然力量排水,把自然和城市建設融合起來,實踐證明是有效的。,2.1 海綿城市概念及特點,.,2012年4月,在2012低碳城市與區(qū)域發(fā)展科技論壇中,“海綿城市”的概念首次提出。2013年9月,國務院發(fā)布國務院關于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意見,2013年12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城鎮(zhèn)化工作會議的講話中強調:“提升城市排水系統(tǒng)時要優(yōu)先考慮把有限的雨水留下來,優(yōu)先考慮更多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設自然存積、自然滲透、自然凈化的海綿城市”。2014年11月2日,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對外印發(fā)海綿城市建設技術指南-低影響開發(fā)雨水系統(tǒng)構建(試行)。,(4)政治動態(tài),政策,2.1 海綿城市概念及特點,.,2015年4月,2015年海綿城市建設16個試點名單如下:遷安、白城、鎮(zhèn)江、嘉興、池州、廈門、萍鄉(xiāng)、濟南、鶴壁、武漢、常德、南寧、重慶、遂寧、貴安新區(qū)和西咸新區(qū)。2015年5月28日,住房城鄉(xiāng)建設部在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南寧市舉辦全國海綿城市建設培訓班。2015年7月,江蘇省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廳出臺了關于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江蘇省也因此成為全國率先發(fā)文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省份,,政策,2.1 海綿城市概念及特點,.,規(guī)范,2.1 海綿城市概念及特點,5大類,17種低影響開發(fā)技術: 主要有透水鋪裝、綠色屋頂、下沉式綠地、生物滯留設施、滲透塘、滲井、濕塘、雨水濕地、蓄水池、雨水罐、調節(jié)塘、調節(jié)池、植草溝、滲管/渠、植被緩沖帶、初期雨水棄流設施、人工土壤滲濾等。,.,圖集,2.1 海綿城市概念及特點,2015年4月30日,由華藍設計(集團)有限公司主編的南寧市海綿城市建設標準化圖集低影響開發(fā)雨水控制與利用工程設計標準圖集(試行),.,海綿城市,2.1 背景及概念2.3 海綿城市的構建2.4 工程建設模式2.5 低影響開發(fā)(LID)技術,2.2 國內外發(fā)展現狀,.,2.2 國內外發(fā)展現狀,國外發(fā)展現狀,國外一些發(fā)達國家早在 20 世紀 60 年代就開始對城市雨水污染,雨水資源利用等問題開展了理論體系的研究,經過幾十年的探索研究和在實際工程中的應用,已經形成了相對比較成熟,城市雨水利用在一些發(fā)達國家已經進入標準化產業(yè)化階段,開始走向系統(tǒng)化、體系化和規(guī)范化。 自20世紀90年代起,已經形成系統(tǒng)的雨洪管理體系,如最佳管理措施(BMPs)、低影響開發(fā)(LID)、綠色基礎設施理念(GI)、最佳場地設計(Better Site Design)、可持續(xù)城市排水系統(tǒng)(SUDS)、水敏感性城市設計(WSUD)等,這些表述已得到廣泛使用。,.,2.2 國內外發(fā)展現狀,國外發(fā)展現狀,美國:最佳管理措施(BMPs)、低影響開發(fā)(LID)、綠色基礎設施理念(GI);綠色雨水基礎設施(GSI)。日本:東京1992年開始建造“地下神廟”,歷時15年,最先進的下水道排水系統(tǒng)。英國:可持續(xù)城市排水系統(tǒng)(SUDS);澳大利亞:水敏感性城市設計(WSUD)。,“地下神廟”:排水系統(tǒng)全長6.4公里,包括5個高65米、寬32米的巨型豎井,豎井之間由內徑約10米的管道連接起來,.,2.2 國內外發(fā)展現狀,據考古發(fā)現:北京地區(qū)一些地方就有古代的地下暗溝,具有存儲和調蓄雨水的作用。 現代意義上的城市雨水利用在我國發(fā)展較晚。我國城市雨水控制技術起步于20世紀80年代,初期主要集中在雨水利用,近年來雨水控制技術重心逐漸轉向雨洪調控及利用。 20世紀80年代,重點是為了半干旱地區(qū)農田灌溉與解決當地居民生產、生活用水。例如我國西部地區(qū)甘肅地區(qū)的“121雨水集流工程”、西部省份陜西“甘露工程”、山西省地區(qū)的“123工程”、內蒙古自治區(qū)的“112集雨節(jié)水灌溉工程”等促進了雨水集蓄利用的研究和推廣應用。,國內發(fā)展現狀,.,2.2 國內外發(fā)展現狀,21 世紀以來,我國城市雨水資源化利用的進程明顯加快。 2008年,北京奧運會代表性建筑國家體育館和國家游泳中心雨水回收利用系統(tǒng)的正式啟用。2010 年上海世博會的建筑在設計建造過程中考慮了雨水回收利用系統(tǒng)。 2012年之后,圍繞以LID低影響開發(fā)技術、水敏感性城市規(guī)劃與設計(WSUDS)等為代表的西方國家先進的生態(tài)雨洪管理技術,“海綿城市”的概念逐漸被提出并走向管理層面,并在實踐中得到了更有力的推廣。 2012年4月“海綿城市”概念在2012低碳城市與區(qū)域發(fā)展科技論壇首次提出2013年12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城鎮(zhèn)化工作會議的講話2015年海綿城市建設16個試點名單。,.,2.2 國內外發(fā)展現狀,陜西西咸新區(qū)灃西新城,規(guī)劃建設了小區(qū)內部、市政道路、景觀綠化、中央雨洪四級系統(tǒng),實現了雨水的綜合利用。每年收集利用雨水4000萬m3,城市防洪能力提升2倍,節(jié)約景觀式澆灌用水資金1億元。,.,2.2 國內外發(fā)展現狀,嘉興,低影響開發(fā)示范工程-蔣水港綠道,.,2.2 國內外發(fā)展現狀,北京雁棲湖生態(tài)發(fā)展示范區(qū),.,2.2 國內外發(fā)展現狀,北京雁棲湖生態(tài)發(fā)展示范區(qū),改造前,改造后,改造前,改造后,改造前,改造后,改造前,改造后,.,2.1 背景及概念2.2 國內外發(fā)展現狀2.4 工程建設模式2.5 低影響開發(fā)(LID)技術,2.3 海綿城市的構建,海綿城市,.,2.3 海綿城市的構建,內涵,“海綿城市”一種新型的可持續(xù)城市開發(fā)模式,狹義的低影響開發(fā)規(guī)劃理念側重源頭控制,強調利用小型、分散式源頭措施維持場地開發(fā)前后水文特征不變。緩解面源污染負荷加重、減緩由不透水面積增加而造成的洪峰流量增加、保護以及維持區(qū)域自然水文功能、使徑流系數減小的城市雨水管理理念。,廣義的低影響開發(fā)則是全程控制,即采用“源頭減排中途轉輸末端調蓄”的綜合控制措施,通過“滲、滯、蓄、凈、用、排”等多種技術,實現城市良性水文循環(huán),提高對徑流雨水的滲透、調蓄、凈化、利用和排放能力,維持或恢復城市的“海綿”功能。,結合中國國情,土地開發(fā)強度大城市內澇徑流污染水資源短缺用地緊張,建設,建設,.,控制高頻率的中、小降雨事件、1年重現期的暴雨?;诘陀绊戦_發(fā)(LID) 理念,實現對雨水的滲透、儲存、調節(jié)、轉輸與截污凈化等功能。一般包括綠色屋頂、透水鋪裝、雨水花園等相對小型、分散式的低影響源頭設施。,低影響開發(fā)雨水系統(tǒng),2.3 海綿城市的構建,.,控制110年重現期的暴雨。通過傳統(tǒng)排水系統(tǒng)的管渠、泵站等灰色雨水設施,結合GSI、BMP等新型雨水基礎設施,構建綜合的蓄排系統(tǒng)實現對雨水的綜合控制,同時應結合低影響開發(fā)LID雨水系統(tǒng)共同組織徑流雨水的收集、凈化、存儲、轉輸與排放,調節(jié)雨洪流量,提升排水能力。一般包括管渠、泵站、調節(jié)池等。,雨水管渠系統(tǒng),2.3 海綿城市的構建,.,控制10100年重現期的暴雨徑流,應對超過雨水管渠系統(tǒng)設計標準的雨水徑流。通過廣義LID、GSI,疊加狹義LID與雨水徑流蓄排系統(tǒng),結合灰色雨水設施來實現對實現對高重現期暴雨的綜合控制,一般包括綜合選擇自然水體(湖泊)、多功能調蓄水體(雨水濕地)、行泄通道(內河、溝渠)、調蓄池、深層隧道等自然途徑或人工設施。,超標雨水徑流排放系統(tǒng),2.3 海綿城市的構建,海綿城市,低影響開發(fā)雨水系統(tǒng),優(yōu)先解決,特征元素,尺 度,范 圍,目 標,實施路徑,優(yōu)先解決,特征元素,尺 度,范 圍,目 標,實施路徑,.,2.1 背景及概念2.2 國內外發(fā)展現狀2.3 海綿城市的構建2.5 低影響開發(fā)(LID)技術,2.4 工程建設模式,海綿城市,.,2.4 工程建設模式,建設模式,海綿城市低影響開發(fā)雨水系統(tǒng)構建途徑:貫穿于總體規(guī)劃階段、控制性詳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