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4T621-2009印染行業(yè)廢水治理工程技術規(guī)范.doc_第1頁
DB44T621-2009印染行業(yè)廢水治理工程技術規(guī)范.doc_第2頁
DB44T621-2009印染行業(yè)廢水治理工程技術規(guī)范.doc_第3頁
DB44T621-2009印染行業(yè)廢水治理工程技術規(guī)范.doc_第4頁
DB44T621-2009印染行業(yè)廢水治理工程技術規(guī)范.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DB/T 廣東省質量技術監(jiān)督局發(fā)布2009-09-01實施2009-05-31發(fā)布印染行業(yè)廢水治理工程技術規(guī)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of wastewater Treatment Engineering for Textile Dyeing Industry DB44/T 6212009DB44廣東省地方標準ICS 13.060.99P 40備案號:25525-20091DB44/T 6212009目 次前 言III1 總則12 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13 術語14 印染廢水水質和參考水量25 預處理46 前物化處理57 生化處理58 深度處理99 污泥量計算及處理方法1010 調試運行1111 檢測與自控11IIII前 言為防治廣東省印染廢水對環(huán)境的污染,引導和規(guī)范廣東省印染行業(yè)水污染防治治理工程設計,特制定本規(guī)范。本規(guī)范在比較全面地分析研究印染行業(yè)的廢水實用處理技術,吸收國內及國外印染廢水研究成果,總結多項印染廢水工程的設計、施工和運行管理方面的經驗的基礎上,針對廣東省內印染行業(yè)廢水的特性而編寫。本規(guī)范適用于指導新建、擴建或改建的印染廢水治理的工程設計。本規(guī)范由廣東省環(huán)境保護局提出。本規(guī)范為首次發(fā)布。本規(guī)范由廣東省環(huán)境保護產業(yè)協(xié)會組織起草工作。本規(guī)范由廣州中環(huán)萬代環(huán)境工程有限公司、廣東省環(huán)境保護產業(yè)協(xié)會和中山大學等單位負責起草。主要起草人:劉德沛 周秀霞 朱竹人 王剛 王廣卓 鄒耀 熊亞。本規(guī)范由自2009年09月01日起實施。本規(guī)范由廣東省環(huán)境保護局解釋。印染行業(yè)廢水治理工程技術規(guī)范1 總則1.1 本規(guī)范適用于廣東省內以天然纖維(如棉、毛、絲、麻等)、化學纖維(如滌綸、錦綸、腈綸、氨綸和粘膠纖維等)為原料的各類紡織品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印染廢水。1.2 廢水處理工程設計應根據(jù)企業(yè)生產規(guī)劃年限、工程規(guī)模、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huán)境效益,正確處理近期與遠期、集中與分散、排放與利用的關系。通過全面論證,做到確能保護環(huán)境,節(jié)約土地,技術先進,經濟合理,安全可靠,適合當?shù)貙嶋H情況。1.3 印染廢水處理設施應滿足投資省、占地少、自動化程度高、運行穩(wěn)定、管理方便、出水水質達標、節(jié)能減排等要求。1.4 印染廢水處理工程設計應在不斷總結科研和生產實踐經驗的基礎上,積極采用經過鑒定的、行之有效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宜采用機械化和自動化設備。1.5 印染企業(yè)集中地區(qū)實行專業(yè)化集中治理的原則。1.6 印染廢水處理工程設計規(guī)模必須滿足主體工程需要。1.7 印染廢水處理工程的設計除了執(zhí)行本規(guī)范,還應符合國家有關法令和國家現(xiàn)行相關標準的規(guī)定。1.8 印染廢水的治理技術路線宜采用:預處理+物化處理與生化處理結合+深度處理(出水水質要求高時)。2 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后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于本標準,然而,鼓勵根據(jù)本標準達成協(xié)議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標準。GB50014室外排水設計規(guī)范DB44/26-2001廣東省地方標準水污染物排放限值CJ25.1生活雜用水水質標準CJJ60城市污水處理廠運行、維護及其安全技術規(guī)程3 術語下列術語適用于本規(guī)范。3.1 水力停留時間 (Hydraulic retention time)進入反應池或沉淀池的廢水在池內的平均停留時間。3.2 水力負荷 (Hydraulic loading rate)一種負荷表示方式,指單位面積單位時間所能接受的廢水量。3.3 污泥負荷 (Sludge loading rate)反應池內每千克活性污泥單位時間負擔的五日生化需氧量千克數(shù)。其計量單位通常以kg BOD5/(kgMLSSd)表示。3.4 預沉池 (Pre-sedimentation tank)原水中泥沙顆粒較大或濃度較高時,在進行凝聚沉淀處理前設置的沉淀池。3.5 初次沉淀池 (Primary sedimentation tank)設在生物處理構筑物前的沉淀池,用以降低廢水中的固體物濃度。3.6 二次沉淀池 (Secondary sedimentation tank)設在生物處理構筑物后的沉淀池,用于污泥與水分離。3.7 深度處理 (Advanced treatment)二級處理出水中污染物的進一步凈化過程。3.8 污泥處理 (Sludge treatment)對污泥進行濃縮、調理、脫水、穩(wěn)定、干化或焚燒等的加工過程。3.9 污泥處置 (Sludge disposal)對污泥的最終消納方式。4 印染廢水水質和參考水量4.1 棉紡織印染廢水水質4.1.1 棉紡織印染廢水是指純棉及棉混紡產品印染中產生的廢水,根據(jù)織造方法一般分為棉針織印染廢水和棉機織印染廢水。4.1.2 棉紡織印染廢水中一般含有直接染料、活性染料、納夫妥染料、還原染料及分散染料等染料。4.1.3 棉紡織印染廢水中一般含有燒堿、氧化劑及表面活性劑等染料助劑。4.1.4 棉針織印染廢水是棉針織產品在印花和染整過程中產生的混合廢水。水質指標參考表1:表1 棉針織印染廢水污染物指標序號污染物數(shù)值1CODCr300 mg/L500 mg/L2BOD5150 mg/L200 mg/L3pH8104色度150倍300倍5SS150 mg/L200 mg/L6水溫554.1.5 棉機織印染廢水是棉機織產品在印花和染整過程中產生的混合后的廢水?;旌纤|指標參考表2:表2 棉機織印染廢水污染物指標序號污染物數(shù)值1CODCr1000 mg/L3000 mg/L2BOD5200 mg/L500 mg/L3pH10134色度60 0倍2000倍5水溫()404.1.6 麻紡織產品染色工藝排放的廢水水質與棉紡織品印染廢水相似,但色度稍低。4.2 毛紡織印染廢水水質4.2.1 毛紡織印染廢水是指毛粗紡織產品、毛精紡織產品及絨線產品在染色過程中產生的各種廢水的總稱。4.2.2 毛紡織印染廢水中主要含酸性染料和媒介染料等污染物,毛混紡織印染廢水還含有一定量的分散染料、陽離子染料和直接染料等。4.2.3 毛紡織印染廢水中一般含有純堿、元明粉及表面活性劑等染料助劑。4.2.4 毛粗紡織印染廢水包括染色殘液及相當量漂洗廢水,其pH一般為7左右。4.2.5 毛精紡織印染廢水污染物含量較低,其pH一般為7左右。4.2.6 絨線印染廢水包括染色殘液及相當量漂洗廢水,廢水污染物含量介于毛粗紡織印染廢水與毛精紡織印染廢水之間。4.2.7 毛紡織印染廢水總體上屬于可生化性較好的廢水,水質指標參考表3:表3 毛紡織印染廢水污染物指標序號污染物數(shù)值1CODCr500 mg/L900 mg/L2BOD5250 mg/L400 mg/L3pH694色度100倍300倍4.3 絲綢印染廢水水質4.3.1 絲綢印染廢水包括真絲及化纖仿真絲印染廢水。4.3.2 真絲印染產品廢水分為脫膠廢水及印染廢水。真絲脫膠廢水包括濃脫膠廢水及脫膠沖洗廢水,其中濃脫膠廢水水量較少。表4 濃脫膠廢水污染物指標序號污染物數(shù)值1CODCr5000 mg/L10000mg/L2BOD52500 mg/L5000mg/L3pH99.5表5 脫膠沖洗廢水污染物指標序號污染物數(shù)值1CODCr500 mg/L1000 mg/L2BOD5300 mg/L600 mg/L真絲印染廢水水質參考表6:表6 真絲印染廢水污染物指標序號污染物數(shù)值1CODCr500 mg/L800 mg/L2BOD5200 mg/L400 mg/L3pH584色度100倍300倍4.3.3 化纖仿真絲印染產品廢水分為堿減量廢水和印染廢水。滌綸仿真絲綢產品的堿減量生產工序產生的廢水濃度極高,pH為13以上,CODCr可達1萬mg/L?;w仿真絲印染廢水水質參考表7:表7 化纖仿真絲印染廢水污染物指標序號污染物數(shù)值1CODCr600 mg/L1000 mg/L2BOD5250 mg/L400 mg/L3pH6104色度100倍300倍4.4 牛仔洗染廢水水質4.4.1 牛仔洗染廢水是指牛仔產品在各個生產工序中產生的廢水。4.4.2 牛仔漿染廢水主要特點是堿性強、有機污染物濃度高、色度高、硫化物含量高、水質水量變化大。廢水水質參考表8:表8 牛仔漿染廢水污染物指標序號污染物數(shù)值1CODCr2000 mg/L6000 mg/L2BOD51000 mg/L2500 mg/L3pH9144色度1000倍2500倍5S2-200 mg/L1000 mg/L4.4.3 牛仔漂洗廢水中主要污染物為浮石渣、短纖維,以及從牛仔產品上洗下的染料、漿料和助劑等。其水質指標如表9,其中采用酶法酵洗的廢水不含浮石渣、只含少量懸浮物。表9 牛仔漂洗廢水污染物指標序號污染物數(shù)值1CODCr300 mg/L800 mg/L2BOD5100 mg/L200 mg/L3pH794色度100倍300倍5SS100 mg/L200 mg/L4.5 綜合印染廢水水質綜合印染廢水是指印染廢水集中處理,廢水數(shù)量大,各家企業(yè)廢水相互勻質勻量,避免了單個企業(yè)廢水處理水質水量波動大,對廢水處理設施的沖擊。水質水量可按各種印染廢水所占的比例計算。4.6 印染廢水設計水量4.6.1 針織漂染生產所用的45.36千克(100磅)272.16千克(600磅)染缸:每天每45.36千克(100磅)加工能力排廢水30m340m3;272.16千克(600磅)以上染缸:每天每45.36千克(100磅)加工能力排廢水25m330m3。4.6.2 煮煉漂染布生產所用的每100米加工能力排廢水2.5m34m3。4.6.3 毛衫、毛線漂染生產所用的45.36千克(100磅)272.16千克(600磅)染缸:每天每45.36千克(100磅)加工能力排廢水20m330m3;272.16千克(600磅)以上染缸:每天每45.36千克(100磅)加工能力排廢水10m320m3。4.6.4 牛仔紗線漿染的每條生產線每天排廢水150m3500m3。4.6.5 牛仔服裝洗漂生產所用的204.1千克(450磅)洗水機:每天每臺排廢水80m3100m3;272.16千克(600磅)洗水機:每天每臺排廢水100m3120m3。5 預處理5.1 格柵5.1.1 印染廢水中存在較大顆粒的懸浮物時(如牛仔洗漂廢水中含有的浮石),宜設置機械格柵。5.1.2 印染工業(yè)園區(qū)廢水集中治理工程應設置機械格柵。5.2 篩網(wǎng)5.2.1 印染廢水中含有較長的纖維等懸浮物時宜采用篩網(wǎng)去除,宜選用20目80目。5.2.2 篩網(wǎng)有固定式篩網(wǎng)及轉筒式篩網(wǎng)。固定式篩網(wǎng)安裝角度宜采用30度60度。5.2.3 牛仔洗漂廢水及工業(yè)園區(qū)綜合印染廢水治理工程在初沉池前應設置篩網(wǎng)。5.3 沉砂池5.3.1 牛仔洗漂廢水(酶法酵洗除外)或含牛仔洗漂廢水(酶法酵洗除外)的工業(yè)園區(qū)綜合印染廢水治理工程應設置沉砂池。5.3.2 牛仔洗漂廢水沉砂池總停留時間可設計為0.5h1.0h。5.3.3 排砂方式有重力排砂和機械排砂,可根據(jù)工藝流程確定排砂方式。5.4 調節(jié)池5.4.1 印染廢水治理工程必須設置調節(jié)池。5.4.2 調節(jié)池可調節(jié)水質和水量,亦可具有預沉淀、預曝氣、降溫及臨時貯存事故排水功能。5.4.3 調節(jié)池有效水深一般為3m5m,設計停留時間宜為6h8h。工業(yè)園區(qū)的綜合印染廢水由于有不同廠家的廢水互相調節(jié)水質水量,設計停留時間可取下限。5.4.4 采用空氣攪拌的調節(jié)池用氣量為1.0m3/(m2h)4.0m3/(m2h)。采用機械攪拌的攪拌機轉速約為15r/min。5.4.5 進生化系統(tǒng)處理前,廢水的pH應控制在610之間。若低于6或高于10則必須加堿或加酸中和,一般在調節(jié)池調節(jié)廢水pH。5.5 降溫措施5.5.1 印染廢水水溫超過40必須降溫至38以下才能進入生化系統(tǒng)處理。5.5.2 降溫可用冷卻塔或熱交換器。應考慮廢水中含有較多懸浮物時冷卻設備的防堵塞措施。5.6 除油措施5.6.1 印染廢水中如含有乳狀油等難以上浮的污染物,必須去除方可進入生化系統(tǒng)。5.6.2 可通過氣浮技術去除印染廢水中的油類污染物。一般選用壓力溶氣氣浮法。6 前物化處理6.1 混凝沉淀6.1.1 印染廢水治理工程可設置混凝沉淀池作前物化處理單元。6.1.2 牛仔漿染廢水及工業(yè)園區(qū)印染廢水治理工程應在生物處理前設置混凝沉淀池。6.1.3 混凝反應形式可采用管道混合器、水泵混合及混凝反應池。一般規(guī)模較大的廢水處理廠宜采用混凝反應池。6.1.4 混凝反應停留時間宜為10min20min。6.2 藥劑選用關于印染廢水物化處理的藥劑選用及加藥量宜根據(jù)試驗資料確定,無試驗資料時,也可參照類似運行經驗確定。一般選用藥劑為:硫酸亞鐵+聚丙烯酰胺、石灰、高分子堿式氯化鋁+聚丙烯酰胺等。6.3 初沉池6.3.1 初沉池表面負荷宜為1.0m3/(m2h)2.0m3/(m2h),設計停留時間1.0h3.0h。6.3.2 一般設置刮泥、排泥設備排除沉淀污泥,污泥含水率96%98%。6.3.3 采用溢流堰出水,堰上負荷2.9L/(ms)。6.3.4 沉淀池池型可進行技術經濟比較后確定。7 生化處理7.1 生化處理工藝7.1.1 印染廢水生化處理宜采用“水解酸化+好氧+沉淀”工藝。7.1.2 水解酸化池、好氧反應池與二次沉淀池可分建或合建。7.1.3 較大規(guī)模(設計水量5000m3/d)的廢水治理工程,其生化處理系統(tǒng)可按兩組或多組系列布置,并考慮設置進水配水井。7.2 水解酸化反應池設計7.2.1 水解酸化反應池的容積計算主要取決于水力停留時間或反應池的容積負荷,可采用公式(1)計算:(1)式中:V反應池有效容積,m3;A反應池橫截面積,m2;H反應池有效水深,m;HRT水力停留時間,h;Qh廢水設計平均小時流量,m3/h;VLR單位反應池每日接受的廢水有機污染物(以CODCr為指標)的量,單位為kgCODCr/(m3d);w進水有機污染物(以CODCr為指標)的濃度,單位為mg/L;7.2.2 水解酸化反應池的水力停留時間一般為6h25h,其上升流速v=0.5m/h1.8m/h。7.2.3 水解酸化反應池的容積負荷宜根據(jù)試驗資料確定,無試驗資料時,也可參照類似運行經驗確定。一般設計參數(shù)取值可參照表10:表10 印染廢水水解酸化反應池容積負荷設計參數(shù)表印染廢水類型容積負荷kgCODCr/(m3d)棉針織印染廢水1.02.0棉機織印染廢水2.44.8毛紡織印染廢水1.22.2真絲脫膠廢水濃脫膠廢水4.88.0脫膠沖洗廢水0.82.0真絲印染廢水1.21.6化纖仿真絲印染產品廢水堿減量廢水7.08.0印染廢水1.42.0牛仔漿染廢水47.2牛仔漂洗廢水1.22.4綜合印染廢水2.02.42.447.2.4 水解酸化反應池的有效水深可取5m12m,一般可采用6.0m7.0m。7.2.5 水解酸化反應池的進水系統(tǒng)宜采用從底部均勻分布布水的方式,并應保證進水點均勻分布。7.2.6 水解酸化反應池的出水系統(tǒng)宜采用堰或穿孔管均勻分布出水,避免短流。7.3 好氧反應池設計7.3.1 好氧反應池的容積可按污泥負荷計算,采用公式(2)計算:(2)式中:V好氧反應池的容積,m3;So好氧反應池進水五日生化需氧量,mg/L;Se二沉池出水五日生化需氧量,mg/L(當去除率大于90%時可去此項);Qd好氧反應池的設計日平均流量,m3/d;Ls好氧反應池的五日生化需氧量污泥負荷,kgBOD5/(kgMLSSd);X生物反應池內混合液懸浮固體平均濃度,gMLSS/L,一般取3.0gMLSS/L4.0gMLSS/L;7.3.2 好氧反應池的水力停留時間一般為6h25h。7.3.3 污泥負荷取值宜根據(jù)試驗資料確定,無試驗資料時,也可參照類似運行經驗確定。一般設計參數(shù)取值可參照表11:表11 印染廢水好氧反應池污泥負荷設計參數(shù)表印染廢水類型污泥負荷取值kgBOD5/(kgMLSSd)棉針織印染廢水0.100.12棉機織印染廢水0.180.22毛紡織印染廢水0.150.20真絲脫膠廢水濃脫膠廢水0.500.85脫膠沖洗廢水0.190.24真絲印染廢水0.160.19化纖仿真絲印染產品廢水堿減量廢水0.680.8印染廢水0.120.16牛仔漿染廢水0.300.70牛仔漂洗廢水0.0960.12綜合印染廢水0.160.190.190.247.3.4 好氧反應池的超高,當采用鼓風曝氣時為0.5m1.0m;當采用機械曝氣時,其設備操作平臺宜高出設計水面0.8m1.2m。7.3.5 好氧反應池的有效水深應結合流程設計、地質條件、供氧設施類型和選用風機壓力等因素確定,一般可采用4.0m6.0m。在條件許可時,水深可加大。7.3.6 供氣量可采用以下公式計算:需氧量計算:.首先計算在實際條件下的需氧量,采用公式(3)計算: (3)式中:O2好氧反應池需氧量,kg /d;a 氧化每kgBOD5所需氧量的kg數(shù),紡織印染廢水可取0.50.63;b 污泥自身氧化需氧率,紡織印染廢水可取0.0650.12,d-1;Sr進出水BOD5濃度差,kg/ m3;Xa活性污泥池污泥濃度,kg/ m3;(MLVSS,MLVSSMLSS0.70.75);Qd廢水設計日平均流量,m3/d;V好氧池有效體積,m3;.需要修正為在標準條件下的需氧量,采用公式(4)計算:(4)式中:K修正系數(shù),;OS標準條件下需氧量,kg /d;Cs(20)在水溫20下的飽和溶解氧濃度,約9.17 mg/L;、修正系數(shù),可通過試驗予以測定,兩者均小于1;壓力修正系數(shù),;T實際條件下的溫度,;C混合液的溶解氧濃度,mg/L;Csb(T)在溫度T下,好氧反應池內混合液飽和溶解氧濃度的平均值,mg/L;可通過公式(5)計算:(5)H空氣擴散裝置的安裝深度,m;P大氣壓力,取1.013105Pa;EA空氣擴散裝置氧的轉移效率,由生產廠家提供,以%計;Cs(T)在水溫T下氧的飽和溶解氧濃度,mg/L。.一般情況下,如缺乏試驗數(shù)據(jù),可取1.331.61。即標準條件下的需氧量可按公式(6)計算:(6)供氣量按公式(7)計算:(7)式中:GS實際需要的供氣量,m3 /d;K需氧量不均勻系數(shù),印染廢水可取1.51.8;7.4 二次沉淀池設計7.4.1 二次沉淀池表面積計算可采用公式(8)計算:(8)式中:Qh設計廢水小時平均流量,m3 /h;q 水力負荷,m3/(m2h);設在活性污泥法后的二次沉淀池表面水力負荷0.61.5;設在生物膜法后的二次沉淀池表面水力負荷1.02.0。7.4.2 二次沉淀池水力停留時間宜為1.5h4.0h,有效水深宜采用2.0m4.0m,超高不應小于0.3m。7.4.3 二次沉淀池的出水最大堰負荷不宜大于1.7L/(ms)。8 深度處理8.1 深度處理單元流程8.1.1 廢水深度處理工藝單元主要包括:混凝、沉淀(澄清、氣?。?、過濾、消毒,必要時可采用活性炭吸附、膜過濾、臭氧氧化和人工濕地等工藝單元。8.1.2 若印染廢水經過生化處理后未達到排放標準,一般情況可采用后物化工藝(包括消毒脫色)或氧化塘工藝。8.1.3 若印染廢水經過生化處理后需要達到回用標準(回用水標準可由用水企業(yè)提供),一般情況可采用“物化+過濾”工藝或“氧化塘+過濾”工藝。8.2 后物化處理單元8.2.1 印染廢水治理工程宜設置混凝沉淀池作去除CODCr的后物化處理單元,設置氧化脫色池(接觸消毒池)作脫色殺菌的后物化處理單元。8.2.2 混凝沉淀設計混凝反應形式宜采用多格旋流式混凝反應池?;炷磻A魰r間宜為10min20min。終沉池表面負荷宜小于或等于1.0m3/(m2h),設計停留時間1.5h4.0h。一般設置刮泥、排泥設備排除沉淀污泥,污泥含水率96%98%。采用溢流堰出水,堰負荷2.9L/(ms)。終沉池池型可進行技術經濟比較后確定。一般可采用平流、輻流或斜管沉淀池。印染廢水后物化處理加入藥劑宜為聚合氯化鋁+聚丙烯酰胺等藥劑。8.2.3 氧化脫色設計水中含易氧化染料(如陽離子染料等)宜用液氯、漂白粉和次氯酸鈉等氯氧化劑進行脫色。氧化脫色劑與廢水的接觸反應時間約0.5h2.0h。使用臭氧進行脫色時宜根據(jù)廢水染料品種確定采用的處理流程,一般可與其他方法聯(lián)用。臭氧與廢水的接觸反應時間可根據(jù)試驗確定,一般可約為10min30min。光氧化法常用氧化劑為氯氣,有效光為紫外光。一般與廢水的接觸反應時間約0.5h2.0h。8.3 過濾工藝設計8.3.1 過濾形式可采用重力濾池、壓力濾罐或廂式過濾器等單元形式。8.3.2 濾池形式宜選用普通快濾池或V型濾池。8.3.3 濾池的濾速應根據(jù)濾池進出水水質要求確定,一般可采用4m/h10m/h。8.3.4 普通快濾池沖洗周期宜為12h;V型濾池沖洗周期宜為48h。8.3.5 濾池宜采用氣水反沖洗,V型濾池反沖洗掃洗強度:1.8L/(m2s)。濾池反沖洗參數(shù)可參照表12:表12 濾池反沖洗強度設計參數(shù)表步驟沖洗強度L/(m2s)時間min1.氣沖131732.氣水沖洗氣沖洗強度154水沖洗強度43.水單獨沖洗558.4 氧化塘工藝設計8.4.1 印染廢水氧化塘后處理工藝宜采用曝氣氧化塘工藝。8.4.2 氧化塘停留時間可取3d5d,有效水深宜為1.5m2.0m。9 污泥量計算及處理方法9.1 污泥量計算9.1.1 物化單元產生污泥量可采用公式(9)計算:(9)式中:V物化沉淀池污泥量(含水率一般為96%98%),kg/d;Qd設計廢水日平均流量,m3/d;m每噸廢水加藥量,kg(藥劑)/m3(廢水);q藥劑轉化為污泥率,一般根據(jù)所加藥劑類型而定,F(xiàn)eSO47H2O為0.20.3,聚合氯化鋁為0.91.0;SS0進水SS濃度,mg/L;SSe出水SS濃度,mg/L;p污泥含水率,以%計,一般為96%98%;9.1.2 二次沉淀池剩余污泥量可采用公式(10)計算:(10)式中:X二次沉淀池剩余污泥量(含水率一般為99%99.7%),kg/d;Qd設計廢水日平均流量,m3/d;n去除1kgBOD5產生的絕干剩余污泥量,一般絕干污泥產量0.4kg/kgBOD5。S0進水BOD5濃度,mg/L;Se出水BOD5濃度,mg/L;p污泥含水率,以%計,一般為99%99.7%;9.1.3 含水率96%以上的污泥密度一般取1000kg/m3;9.2 污泥的處理方式9.2.1 格柵、篩網(wǎng)的柵渣及沉砂池的沉渣可直接外運作衛(wèi)生填埋。9.2.2 物化污泥及生化剩余污泥處理方式可采用“濃縮+機械脫水”工藝或污泥消化工藝。9.2.3 污泥濃縮設計一般宜采用安裝有柵條濃縮機的重力濃縮池或機械濃縮設備。濃縮時間不宜小于12 h,濃縮池的有效水深宜大于4 m。采用柵條濃縮機時其外緣線速度一般宜為1m/min2m/min,池底坡向泥斗的坡度不宜小于0.05。由生物反應池后二次沉淀池進入污泥濃縮池的污泥含水率為99.2%99.6%時,濃縮后污泥含水率可為95%98%。9.2.4 污泥機械脫水設計關于污泥機械脫水的設計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室外排水設計規(guī)范GB50014標準的規(guī)定。9.2.5 污泥消化設計關于污泥厭氧消化及污泥好氧消化的設計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室外排水設計規(guī)范GB50014標準的規(guī)定。9.3 污泥脫水藥劑選用9.3.1 污泥脫水藥劑選用一般除考慮易購買且價格便宜、pH適用范圍廣、絮凝效果好且耗量少外,還需考慮濾液返回廢水處理系統(tǒng)不產生負面影響,且不同的處理單元產生的污泥應選用不同的藥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