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與莊子(學生參考版.ppt_第1頁
老子與莊子(學生參考版.ppt_第2頁
老子與莊子(學生參考版.ppt_第3頁
老子與莊子(學生參考版.ppt_第4頁
老子與莊子(學生參考版.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華文化名家選講,(一) 老子 姓李,名耳,字聃或伯陽, 陳國或楚國人 朝代: 春秋 生卒年: 公元前571公元前471年 出生地: 苦縣厲鄉(xiāng)(今河南鹿邑),中國道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中國古代最有影響的思想家、哲學家之一 世界歷史上影響最大的偉大思想家之一 開啟中國古代哲學思想之先河 創(chuàng)立與孔子儒家學說抗衡的道家學說,對兩千年中華文化產生深遠影響。,道德經 又名老子,中國古代道家思想的開宗典籍,也是中國傳統宗教道教的根本經典 首先提出“道”這一哲學概念,“道”成為中國古代哲學的重要命題,作為最早流傳國外的中國典籍之一,道德經享有世界聲譽,,道德經(袖珍式)“百科全書”,全球化“老子熱” 注釋家三千,出版量僅次圣經 “象一個不枯竭的井泉,滿載寶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保岵桑?“最直接地從老子中獲取了思想源泉。”(海德格爾),函谷關著書: 尹喜之勸 婚戀情史: 小李與小竇,偉人聚會:老子與孔子,老子的“神化”:太上老君,道德經主要思想,一、關于“道” “道”原意指供人們行走交通的路徑,引申為道理、道義 老子之“道”:宇宙本原;自然規(guī)律 莊子新解:宇宙人生真諦,道德修養(yǎng)最高境界。,“道”的基本特性:自然、無為,“道”的運動方式: “反者道之動” “道”與“德”之關系: 體與用 A “道”是“德”的根據, B “德”是“道”在事物中的具體表現。 C “道”落實到人身上,即人之“德行” (是否符合“道”決定“有德”或“無德”),二、關于“德”,“德者,得也”(得到了“道”) 如何在社會人世、政治生活得“道”? 回歸“小國寡民”: 最自然、最理想的人類生存環(huán)境,“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 雞犬之聲相聞,乃至老 死不相往來。”,道家思想中的一些哲學概念,一、“反者,道之動” 1、任何事物具有正反之對立性 2、事物之間存在相互轉化關系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3、事物之間轉化有量變到質變之過程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二、“氣”,1、運行不息且無形可見的一種細微物質, 是構成宇宙萬物的本原或本體 “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保ㄇf子) 2、分為陰陽二氣或五行之氣,各種氣之交 互運動推動宇宙萬物的發(fā)展變化 “萬物負陰而抱陽,中氣以為和?!保ɡ献樱?3、存在人體之中,推動和調控人體 生命活動的動力源泉,“有氣則生,無氣則死,生者以其氣?!保ü茏訕袣猓?4、體現為一種崇高道德狀態(tài)與人生修養(yǎng)境界 “至大至剛,以直養(yǎng)而無害,則塞于天地之間”的“浩然之氣”(孟子),三、“動”與“靜”,1、孔子之說:不同的個人性情 “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 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2、老子之說:靜主宰動,靜乃宇宙萬物最后歸宿 “重為清根,靜為燥君?!?“夫物蕓蕓,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復, 復命曰常?!?四、“有”與“無”,“有”指實有,為事物的存在之意, “無”指虛無,為事物的無有之意。 老子最早提出“有”與“無”概念: “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 (天地萬物起始于無,有從無中生發(fā)而來) 老子天地起源和萬物源生之哲學觀點,五、道法自然,老子第二十五章曰: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 道法自然?!?“自然”意指事物的本然之義,告誡人們應遵循自然之理,行為不違背自然之性,回歸自然的人性,祛除人性的異化。,“道法自然”: 道家哲學中一個核心觀念,基本含義在于強調自然的崇高地位,相應地去掉人為的力量,返樸歸真,達到一種素樸無為的自然境界。,六、“道生一,一生二,二 生三,三生萬物”,老子第四十一章曰: “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 三生萬物。”,天下萬物來源于“有”,“有”來源于“無”,最早的“有”必從“無”中而來,而原初的“無”就是道。因此道生一;一旦有了第一個有,第一個有會產生第二個有,即一生二;隨第一、第二個有的出現,會出現第三個有,即二生三。以此類推,繼之以無窮,則萬物化生,即三生萬物。,七、“無為而治”,道以自然為本,對待事物就應順其自然,無為而治。 讓事物按照自身必然性自由發(fā)展,使其處于符合道的自然狀態(tài),不橫加干涉,不以有為影響事物的自然進程。只有這樣,事物才能正常地存在與健康發(fā)展.,“無為而治”精髓:,“是以圣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薄吧系聼o為,而無以為;下德有為,而有以為。” 無為并非一無所為,什么都不去做,而強調不妄為,不隨意而為,不行違反自然規(guī)律之為。,八、老子“三寶”:,“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今舍其慈,且勇;舍其儉,且廣;舍其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戰(zhàn)則勝,以守則固。天將救之,以慈衛(wèi)之。”,老子“三寶”: 講究相反相成道理,唯慈能勇,唯儉能廣, 不為天下先。 實乃三種處世之道,九、“道可道,非常道”,“道”在老子看來,是一個似無 而有、似有實無的東西 “道可道,非常道?!?(老子第一章),道不是一個具體物,無形無象,看不見、摸不著也聽不到,所以它是無。因為它是無,所以顯得微妙。但道又總要表現出來,所以它又是有。它是有,人們就可以從其表現認識它。,十、“無為而無不為”,用自然的原則對待事物,就是“無為” “無為”即讓事物順其自然,治理天下想有所作為的人是“下德 之人”,必遭失敗 “上德”之人對一切不加干涉,反能 成事(似乎沒做什么,任何事卻 都辦得很好),“無為而無不為”是老子一個重要命題, 體現為一種深刻哲理。,現實生活中人們?yōu)檫_到某種目的 而總要以某種方式去實現它, 此即“有為”。 老子主張無為,因為只有無為, 才可以無不為,避免顧此失彼 的弊端。,無不為,是讓事物按照自己的本性 正常發(fā)展,就象道或天地讓萬物按 自身本性正常發(fā)展而不加干涉一樣。 由此避免人為干涉帶來的負面作用, 才能治理好天下。 所以無為非常有益!,“故圣人云:我無為而民自化,我 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 我無欲而民自樸?!?(老子第57章),道家并非道教,1、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 2、后人以先秦方術、巫術及鬼神信仰為基 礎,附會老子思想而形成 3、正式形成于東漢 張角“太平教”;張道陵“五斗米教” (后更名“天師道、正一道”) 4、第一部正式經典為 太平經 5、唐代道教最為興盛,道家思想的現實意義,一、道家思想與和諧發(fā)展 “順其自然”、“無為” 二、道家思想與調適心理 “善利萬物而不爭”、寵辱不驚 三、道家思想與協調人際關系 “抱樸守真”、誠懇謙讓 四、道家思想與抑奢戒驕 “禍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二)莊子,姓名: 姓莊,名周, 字子休 朝代: 戰(zhàn)國 生卒:前369 前286年 出生地: 宋國蒙 (河南商丘),道家思想的另一位重要代表 莊子是道家重要經典之一,人窮志不窮: 道的踐行者 一、借米 二、見魏王 三、拒楚使,莊子的哲學思想,一、疑惑:我是誰?我從哪里來?我向哪 里去?(答案:道也!) 二、道乃宇宙萬物的本源,人的終極意 義和至高境界是“與道合一” (“詩化哲學”) 三、如何“人、道合一”? “無己”(超然物外,逍遙天地),莊子哲學的歷史影響,1、成為中國本土宗教“道教”的至尊寶典 (唐代詔號莊子為南華真經 莊子享名“南華真人”) 2、直接誘發(fā)魏晉時期的玄學思辯 3、開啟中國哲學一些重要命題和基本觀念 “獨與天地精神往來” 關注人自身之自由(形體與精神),4、構筑一種獨特哲學境界 與人生境界: 亂世之中保持獨立人格, 追求超然逍遙的精神自由,曠達的生死觀,1、物種演變論 種子苔蘚車前草水草蝴蝶蟲子小鳥豹子馬人 2、氣的聚合與消散 “聚則為生,散則為死”,3、臨終囑托,“以天地為棺槨, 以日月為美玉, 以星辰為珍珠.” 烏鴉、老鷹螻蟻,驚世駭俗之舉:鼓盆而歌,4、鼓盆而歌 “生死本有命, 氣形變化中。 天地如巨室, 歌哭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