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學本科證據(jù)學導學(二).ppt_第1頁
法學本科證據(jù)學導學(二).ppt_第2頁
法學本科證據(jù)學導學(二).ppt_第3頁
法學本科證據(jù)學導學(二).ppt_第4頁
法學本科證據(jù)學導學(二).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法學本科證據(jù)學導學(二),證明的環(huán)節(jié),導學責任教師:劉黎明 六安電大,1根據(jù)我國三大訴訟法的規(guī)定,收集調(diào)查物證的方法可歸納為:( );( );( );( )等幾種方法。 2審查判斷物證的方法,通常采用( )、( )和( )等方法。 3刑事訴訟法第45條規(guī)定:“( )、( )和( )有權向有關單位和個人收集、調(diào)取證據(jù)。有關單位和個人應當如實提供證據(jù)。“ 4按照行政訴訟中舉證責任的要求,法律明確規(guī)定,對行政機關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的事實根據(jù)所依據(jù)的證據(jù),書證通常情況下由( )提供。 5根據(jù)誰主張誰舉證的民事訴訟中的舉證責任的原則,在我國民事訴訟中,書證的提供,原則上由( )負責。 6根據(jù)刑事訴訟法的規(guī)定,對被害人陳述的收集,主要是通過詢問的方式,適用詢問證人的程序,制作( )或制作( )、( )加以固定和保全。 7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辯解的收集是通過( )的方法來加以固定和保全的。 三、選擇題 1盡管我國三大訴訟法有所差異,但是,( )卻是三大訴訟法中收集、調(diào)取物證的共同方法。 A勘驗 B扣押 C搜查 D調(diào)取 2辨認的認識過程一般分為( )幾個階段。 A感知 B比較 C辨識 D記憶 3以書證的表達方式為劃分標準,可將書證分為( )。 A文字書證 B圖形書證 C符號書證 D印象書證 4( )具有證人資格。 A法人 B非法人團體 C公民個人 D企事業(yè)單位 5當事人陳述的內(nèi)容是( )。 A 關于案件事實的陳述 B 關于訴訟請求的說明和案件處理方式的意見 C 對證據(jù)的分析和應否采用的意見 D 對爭議事實的法律評斷和適用法律的意見 6精神病鑒定通常聘請精神病院的醫(yī)生進行,在鑒定時,精神科的醫(yī)生就是( )。 A專職鑒定人 B委托鑒定人 C兼職鑒定人 D職業(yè)鑒定人 7視聽資料的調(diào)查收集是指( )按照法定程序和方法制作或者依法向有關單位或者個人調(diào)取視聽資料的專門活動。 A被害人 B當事人 C執(zhí)法人員 D律師,1勘驗檢查 搜查 扣押 提供與調(diào)取,2交付、辨認、 技術鑒定 、比較、印證,5 主張相關事實的當事人,6、詢問筆錄 錄音 錄像帶,三、1A、2、ACD3、ABC4、A5、ABCD6、C7、CD,劉黎明:,劉黎明:,劉黎明:,劉黎明:,劉黎明:,證明對象與當事人的訴訟主張相聯(lián)系、與證明責任相聯(lián)系,證明對象是法律規(guī)定的要件事實。證明對象的范圍包括實體法事實和程序法事實。但不包括證據(jù)事實,刑事訴訟、民事訴訟、行政訴訟有著不同的證明對象。,證據(jù)的目的就是要證明所想證明的行為、事或物,證明對象,一、概述,概念 訴訟中的證明對象,是指司法人員和訴訟當事人及其律師在訴訟中必須用證據(jù)加以證明的各種案件事實。,要件事實、案件事實、待證事實、要證事實,一、概述,特點,權利主張 事實主張 = 證明對象,證明對象 證明責任,證明對象 = 要證事實 + 免證事由(不要證事由),證明對象 = 實體要件事實 + 程序要件事實,特點,二、刑事訴訟的證明對象,定罪事實 量刑事實 排除行為違法性、可罰性和行為人刑事責任的事實 刑事訴訟程序事實,二、刑事訴訟的證明對象,定罪事實 = 犯罪構成要件的事實,要求不同,主體、主觀方面、客體、客觀方面,七何(何人、何時、何地、何因、何法、何事、何果),必不可少,二、刑事訴訟的證明對象,量刑事實,法定情節(jié)事實;酌定情節(jié)事實 從重、從輕、減輕、免除處罰,二、刑事訴訟的證明對象,排除行為違法性、可罰性和行為人刑事責任的事實,排除行為違法性的事實 排除可罰性的事實 排除或減輕刑事責任的事實,刑事訴訟程序事實,案例,1993年10月8日,某師范專利學校學生李向兵(生于1976年12月)騎車去公園游園,騎至某中學附近時,迎面駛來的一輛大貨車的拖掛車廂,將李向兵前方與其同向騎車上班的某公司業(yè)務員項紅艷掛倒,項紅艷當即昏迷過去。掛在她自行車前把上的錢包甩落地上, 一捆人民幣(計5000元)甩出包外。此時李向兵剛好騎到,便將這捆鈔票和項的錢包(包內(nèi)還 有5000元)拾起,一并裝進自己的旅行袋內(nèi)。此事被騎車路過的機關干部許某看見,當許某詢 問李向兵為何把錢包放進自己袋內(nèi)時,李向兵謊稱他與項紅艷一道去銀行取款回來,許某未再追究。李向兵在現(xiàn)場幫助交警將項紅艷抬上汽車然后離去。項紅艷因傷重搶救無效死亡,李向兵用2000元買書、吃喝,余款存入銀行。后因公安機關追查萬元巨款的下落,李向兵聞訊害怕受到處罰,便將8000元存折交某市交警隊,并交代了事情經(jīng)過,表示愿退賠2000元,接受處理。后來,檢察機關提起公訴,法院組成合議庭,李向兵對合議庭的組成人員提出回避申請。,分析,定罪事實 李向兵是否實施了盜竊行為,是如何實施的,造成了何種后果,量刑事實 自首的事實(可以從輕或減輕),減輕刑事責任的事實 李向兵犯罪時不滿18周歲的事實,程序法事實 有關回避的事實(11月27日結(jié)束轉(zhuǎn)12月4日),三、民事訴訟的證明對象(12月4日課程在講完三大訴訟證明對象后進行測驗),民事法律關系發(fā)生、變更和消滅的事實,有關外國的法律法規(guī)的事實,民事爭議發(fā)生過程的事實,當事人主張的民事訴訟程序事實,案例,A市的顧某是著名的書畫專家,他畫的鼻煙壺每個都能賣到5000元人民幣以上。B市的某旅游商店以每個3500元的價格向顧某訂購了兩個,雙方約定四個月交貨,旅游商店給付顧某2000元定金。 一個月后,海外機構邀請王某出國講學。顧某在出國前,對他的一個徒弟說:“這兩個壺就交給你了,你臨摹上我的兩個壺,寫上我的名字,就當是我畫的,那5000元就算你的報酬啦”。 合同到期,旅游商店來取貨。顧某將這兩個壺交給了旅游商店,收取了5000元報酬,后將這筆報酬給了徒弟。旅游商店將這兩個鼻煙壺放在店中,被一個外國客商看中,用重金買下。該客商回國前請有關專家鑒賞,發(fā)現(xiàn)是贗品,要求退貨。 旅游商店將顧某起訴到B市人民法院,要求顧某履行合同并賠償損失。顧某認為“我是A市市民”,B市人民法院沒有管轄權。 問:本案中,原告的證明對象具體是什么?顧某提出的“我是A市市民”,能否成為證明對象?,分析,民事法律關系發(fā)生的事實 商店與顧某簽訂合同的事實,民事爭議發(fā)生過程的事實 顧某違約給原告造成損失的事實,程序法事實 顧某提出的“我是A市市民”的事實(涉及到B市法院是否有管轄權,是程序法事實),對象四、行政訴訟的證明,與被訴行政行為合法性和合理性有關的事實 與被訴具體行政行為合法性和合理性有關的事實 有關抽象行政行為合法性的事實,行政賠償構成要件的事實,行政訴訟程序事實,四、行政訴訟的證明對象,與被訴具體行政行為合法性和合理性有關的事實,有關被告行政機關的行政主體資格和權限的事實 原告是否實施了被處理行為或者是否符合法定條件的事實 被訴具體行政行為是否符合法定程序的事實 被告做出具體行政行為時目的是否正當?shù)氖聦?被訴具體行政行為合理性的事實,案例,1994年8月6日,王某從市人民商場購買了一雙A廠生產(chǎn)的國產(chǎn)名牌皮鞋,穿了一個月后發(fā)現(xiàn),該皮鞋質(zhì)量低劣,鞋底已出現(xiàn)裂痕。王某與商場交涉未果,向市工商管理局舉報。市工商局接到舉報后,立即派人對市人民商場尚未出售的56雙該品牌皮鞋予以查封。并將王某提供的皮鞋請專家進行了鑒定。經(jīng)專家鑒定認為,此皮鞋質(zhì)量明顯低于A廠生產(chǎn)的皮鞋質(zhì)量,屬于冒牌劣質(zhì)產(chǎn)品。據(jù)此,市工商局以市人民商場為由,根據(jù)我國商標法的有關規(guī)定,做出處理決定:對市人民商場罰款一萬元,市人民商場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要求撤消被告市工商局的處理決定,并賠償由此造成的經(jīng)濟損失。,分析,與被訴具體行政行為合法性和合理性有關的事實,排除有關被告行政機關的行政主體資格和權限的事實 原告是否實施了被處理行為或者是否符合法定條件的事實 被訴具體行政行為是否符合法定程序的事實 被告做出具體行政行為時目的是否正當?shù)氖聦?被訴具體行政行為合理性的事實,原告正在銷售的皮鞋屬于冒牌產(chǎn)品,被告對原告作 出的處罰符合商標法規(guī)定。,證明責任有同一 說、并列說、大小說、包容說、前后說.教材的觀點是證明責任與舉證責任是一個概念。兩者在同一 的意義上使用。另外,關于責任概念的含義的爭論還可以從另一個角度考察,即行為責任說、結(jié)果責任說和雙重責任說。雙重一,責任說認為:證明責任應當包括行為與后果兩個方面,即行為意義上的證明責任與結(jié)果意義上的證明責任。前者指當事人對所主張的事實負有提供證據(jù)證明的責任;后者指在事實牌真?zhèn)尾幻鳡顟B(tài)時,主張該事實的人承擔不利的訴訟后果。由于雙重含義比較全面地說明了證明責任的含義和訴訟意義,也比較符合司法實際情況,因而得到了多數(shù)人的贊同。教材也贊同這種觀點。,證明責任,我們關于證明責任的立法規(guī)定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均沒有提到證明責任或舉證責任這一詞匯,只有行政訴訟法第32條明確提出了舉證責任盡管如此我國三大訴訟法實際上建立了證明責任制度刑事訴訟法第162條:、民事訴訟法第64條當事人對自己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jù)、行政訴訟法第32條規(guī)定:被告對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負有舉證責任,應當提供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證據(jù)和所依據(jù)的規(guī)范性文件。,2003年12月11日課適當介紹行政訴訟的舉證規(guī)則,證明責任,證明責任在不同法系中的要求 大陸法系的國家刑事訴訟奉行職權原則,檢察官承擔舉證責任。民事訴訟當事人負有證明責任法院認為證據(jù)不足時可以要求當事人補充證據(jù),并可以向證人、當事人、鑒定人員發(fā)問。 英美法系提倡證明負擔和舉證負擔,這是當事人承擔的兩種獨立的訴訟責任。備,我國的證明責任理論,證明責任的承擔,刑事訴訟證明責任的承擔,民事訴訟證明責任的承擔,行政訴訟證明責任的承擔,證明負擔是指說服負擔說服的對象是陪審團;舉證負擔是指提供證據(jù)的負擔。是當事人雙方根據(jù)訴訟進行的狀態(tài)就其主張的事實或者反駁的事實提供證據(jù)進行證明,刑事訴訟由檢察機關承擔證明責任、公安機關也承擔一定的證明責任,自訴人也要承擔證明責任,對于被告承擔證明責任的例外問題是:1、巨額財產(chǎn)來源不明案件的被告應承擔證明責任,2、自訴案件中被告提出反訴被告要承擔證明責任3、在涉及程序事實問題上的,如提出回避問題就應提出要求回避的理由和證據(jù)。,,一、概念,概念 司法機關或者當事人收集或者提供證據(jù)證明主張的案件事實成立或者有利于自己的主張的責任,否則,將承擔其主張不能成立的危險。,行為責任,結(jié)果責任,二、刑事訴訟中證明責任的承擔,控訴方承擔證明責任。,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一般不承擔證明責任,即沒有證明自己無罪的義務。但犯罪嫌疑人并不享有沉默權。,檢察機關承擔證明責任 公安機關承擔一定的證明責任,主要涉及有關程序法事實 自訴人負有證明責任,人民法院不負有證明責任,二、刑事訴訟中證明責任的承擔,在下列情況下,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要承擔證明責任:,對一些程序法事實,被害人也可提出請求,此時被害人也負有證明責任。,涉及“巨額財產(chǎn)來源不明罪”的案件。 自訴案件的被告人如提出反訴,對反訴要承擔證明責任。 對于一些程序法事實,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要承擔證明責任。,案例,白某擔任縣公安局局長后僅僅過了3年,白某便顯出與眾不同了。他坐的是豪華小汽車,穿的是名牌服裝,住的是豪華別墅,進出的是五星級賓館。白某奢華的生活引起了縣檢察院的注意:一個縣公安局長哪來這么多錢過著如此奢華的生活?縣檢察院責令白某說明其財產(chǎn)來源,白某便編造謊言。于是,縣檢察院自行調(diào)查,仍沒有結(jié)果。后來,縣檢察院以巨額財產(chǎn)來源不明罪對白某進行起訴。 如縣檢察院以貪污罪對白某進行起訴,則證明責任如何承擔?,分析,白某巨額財產(chǎn)來源不明案中,首先縣檢察院承擔證明白某有巨額財產(chǎn)的證明責任;然后被告白某承擔證明財產(chǎn)有合法來源的證明責任。 貪污案中,縣檢察院承擔證明責任;被告白某不承擔證明責任。,三、民事訴訟中證明責任的承擔,誰主張,誰舉證,證明責任倒置,證明責任倒置作為分配原則的例外,是指在一定情況下,應當實行與證明責任的分配原則相反的分配,即將原來由原告負擔的證明責任予以免除,而就該待證事實的反面事實,由被告負舉證責任。 證明責任倒置以立法的明確規(guī)定為前提。,三、民事訴訟中證明責任的承擔,證明責任倒置的案件,因產(chǎn)品制造方法發(fā)明專利引起的專利侵權糾紛; 高度危險作業(yè)致人損害的侵權訴訟; 因環(huán)境污染引起的損害賠償訴訟; 建筑物或其它設施以及建筑物上的擱置物、懸掛物發(fā)生倒塌、脫落、墜落致人損害的侵權訴訟 飼養(yǎng)動物致人損害的侵權訴訟; 有關法律規(guī)定由被告人承擔舉證責任的。,三、民事訴訟中證明責任的承擔,最高院民訴證據(jù)的規(guī)定關于證明責任的規(guī)定,證明責任含義: 第二條 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jù)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jù)的事實有責任提供證據(jù)加以證明。 沒有證據(jù)或者證據(jù)不足以證明當事人的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后果。,三、民事訴訟中證明責任的承擔,證明責任倒置(第四條),因缺陷產(chǎn)品致人損害的侵權訴訟 因共同危險行為致人損害的侵權訴訟 因醫(yī)療行為引起的侵權訴訟,特殊情況下的證明責任分擔,第七條 在法律沒有具體規(guī)定,依本規(guī)定及其他司法解釋無法確定舉證責任承擔時,人民法院可以根據(jù)公平原則和誠實信用原則,綜合當事人舉證能力等因素確定舉證責任的承擔。,案例,原告張某(女,14歲)系王某某的外甥女。1977年3月,王某某經(jīng)政府批準,在溫嶺縣松門鎮(zhèn)寶春路邊建造了兩間平頂房屋。1983年5月,溫嶺縣電力公司經(jīng)批準在寶春路自西向東架設了10千伏高壓電線路,高壓電線路與王某某平頂房屋之間垂直距離大于4米。1989年4月,王某某未經(jīng)當?shù)赜嘘P部門批準,將平頂房屋加層為三層半樓房,東邊間三樓陽臺扶手與高壓電線之間最近距離約40厘米,當?shù)仉娏Σ块T對王某某的翻建行為未加阻止。1989年7月18日,張某到王某某家度暑假,于當晚8時許,在東邊間三樓陽臺乘涼靠近扶手時,被高壓電線所吸觸電受傷,被送到醫(yī)院住院治療,經(jīng)法醫(yī)鑒定,傷情屬重傷。同年9月,張某向溫嶺法院提起訴訟,要求電力公司承擔賠償責任。 電力公司指出公司于1983年5月架設的高壓電線與王某某平頂房屋之間的垂直距離大于4米,符合水電部關于10千伏高壓電線與建筑物的垂直不小于3米的規(guī)定。因而其不應承擔責任。,分析,本案中,高壓電致人損害屬于高度危險作業(yè)致人損害。由此引發(fā)的侵權訴訟,實行證明責任倒置,即應由電力公司就“受害人故意造成損害的”這一事實承擔證明責任。但本案中,被告電力公司雖然舉證證明其不存在過錯,但他未能舉證證明“損害是由受害人故意造成的”這一事實,因此,他就應當承擔其主張不能成立的風險。 當然,如果本案中原告起訴王某某賠償,則仍實行一般的證明責任分配原則,原告應承擔證明責任,即應舉證證明有損害結(jié)果、被告王某某實施了侵權行為、侵權行為和損害結(jié)果之間有因果關系、王某某有過錯等要件事實。,四、行政訴訟中證明責任的承擔,行政訴訟中實行證明責任倒置原則,即由作為被告的行政機關承擔舉證責任 行政訴訟中原告也應當對有關程序法事實負證明責任 人民法院有權要求當事人(包括原告)提供或補充證據(jù),案例,1999年6月5日,吳某下公共汽車時,由于人太多車太擠,踩到了張某的腳,兩人發(fā)生口角,后發(fā)生斗毆。在斗毆中,吳某擊打了張某的臉部數(shù)拳,造成張某臉部數(shù)處軟組織損傷。在接到張某報案后,市公安局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以“尋釁滋事”為由,對吳某處以行政拘留5日的處罰。吳某出來后不服,認為兩人斗毆是由于張某先動了手,自己的行為不屬于尋釁滋事,遂向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問:本案的證明責任如何分擔?人民法院要求吳某提供有關“張某先動手”的證據(jù),這個要求是否合理?,分析,被告市公安局承擔證明責任。 不對,證明標準,對于證明的標準應該學習一點國外的理論要求英美對于刑事訴訟采取的是排除一切合理的懷疑,人民的力量是無限的對于證據(jù)不的學習不能有任何的不,一、概念,又稱證明要求、證明任務,是指承擔證明責任的人提供證據(jù)對案件事實加以證明所要達到的程度。,二、我國訴訟中的證明標準,我國訴訟法對證明標準的規(guī)定 案件事實清楚,證據(jù)確實、充分。 我國證明標準的特點 一元化,二、我國訴訟中的證明標準,我國證明標準的理解與適用,證明據(jù)以定案的證據(jù)均已查證屬實。 案件事實均有必要的證據(jù)予以證明。 證據(jù)之間、證據(jù)與案件事實之間的矛盾得到合理的排除。 對案件事實的證明結(jié)論是唯一的,排除了其他的可能性。,以上四點須同時具備才能達到了案件事實清楚,證據(jù)確實充分的標準。,案例,劉某與七八個人一起去教訓張某,并與張某廝打起來。廝打中劉某與張某爭搶鐵鍬使鐵鍬的鐵鍬把與鐵鍬頭分離,在劉某持鐵鍬把、張某持鐵鍬頭對打時,劉某因酒后恍惚,用鐵鍬把連續(xù)兩次擊中與劉某同去的李某頭部。李某被送到醫(yī)院搶救,因傷勢過重,醫(yī)治無效死亡。偵查卷宗記載:證人胡某證實見劉某往人群中打了一鍬把后有一人倒在地上;證人王某證實見劉某一鍬把打在被害人李某頭部后沒有人再打;證人許某證實見劉某將被害人打倒在地后,又向其頭部打了一鍬把。而被告人供認,我只向人群中打一鍬把,感覺沒打著人。法醫(yī)鑒定結(jié)論為“死者系生前被鈍器兩次打擊頭部,造成左頂部有一表皮剝脫傷,右側(cè)顱骨粉碎性骨折。死者傷口與被告人所持兇器鐵鍬把吻合。,分析,本案中被告人的行為基本上得到證實,但是被告人的行為是一次還是兩次?到底還需不需要進一步證實? 有人認為,證人胡某、王某、許某證言之間的矛盾并未排除,是胡某和王某的證言是真還是證人許某的證言是真,無法確定,還不能定案。因此還需要通過偵查實驗和細致的復查,掌握發(fā)案當時有關人員在該案中的活動過程、站立位置、視線角度和表達能力。其次,對案件的每一細微情節(jié)都弄清弄準,使矛盾得以合理排除。再次,補充收集證據(jù),使證據(jù)形成一個完整的鏈條。通過這些工作,要證實被告人對被害人實施了兩次加害行為。,分析,本案已達到“事實清楚,證據(jù)確實、充分”的要求,法醫(yī)鑒定明確了被害人是因鈍器打擊頭部而死亡。本案中,只有被告人和張某手中拿有兇器,其他人手中均無兇器,不可能對被害人造成鈍器傷。 法醫(yī)鑒定肯定了被害人頭部的傷口與被告人所持兇器鐵鍬把相吻合,而與張某所持兇器鐵鍬頭不相吻合。 三個證人均證實了被告人對受害人實施傷害行為。因此,是被告人的行為造成了對被害人的傷害。,二、我國訴訟中的證明標準,在司法實踐中,還應當注意以下幾點:,案件事實清楚,證據(jù)確實充分,就是基本事實清楚,基本證據(jù)確實充分,但并不等于事實基本清楚,證據(jù)基本確實充分; 證據(jù)充分,并不是證據(jù)越多越好,證據(jù)確實充分也不意味著必須對所有的證據(jù)都要收集; 決定起訴和審判階段的證明標準高,立案、逮捕、偵查終結(jié)的證明,本質(zhì)上是對程序法事實的證明,證明標準要低。,案例,被告人與被害人在一OK廳相識后,兩人一同到被害人的住所。在被害人睡著后,被告人將其手表、傳喚機及一部分現(xiàn)金拿走。被害人第二天中午才醒過來。上述內(nèi)容有被害人陳述、被告人供述以及從被告人家中搜出的手表、傳呼機及現(xiàn)金證明。被告人在偵查環(huán)節(jié)還供認,他同被害人一起到其住所后,他趁被害人洗澡之機,將起安眠作用的藥品三銼侖放入被害人喝的飲料中,但被告人在審判時翻供。據(jù)被害人供述,她一覺醒來到第二天中午,以前從來沒有過,同時第二天她醒來后,有嘔吐的現(xiàn)象。這都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