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源CT及其臨床應.ppt_第1頁
雙源CT及其臨床應.ppt_第2頁
雙源CT及其臨床應.ppt_第3頁
雙源CT及其臨床應.ppt_第4頁
雙源CT及其臨床應.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雙源CT及其臨床應用 Dualsource CT and Application,State of Art,適應證,CT已經成為常規(guī)的影像學檢查方法,廣泛用于身體各部位病變的檢查和診斷。 在心臟冠狀動脈的成像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限制 單能量X線CT在鑒別不同的組織上仍有一定的缺陷,不能充分顯示病變的組織特性,使臨床診斷存在一定的難度。 雙源CT的出現為解決這些問題提供了一種新的思路和方法,適應范圍擴大。,雙源CT結構,雙源CT(DSCT)由兩套球管和相對應的兩組探測器構成的兩套數據采集系統(tǒng)組成 兩套數據采集系統(tǒng)呈90交叉安裝在旋轉的機架上 1+12,雙源CT結構,DSCT適應證,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冠心病 在美國其發(fā)病率約200300人/10萬人口. 在我國其發(fā)病率約為150200人/10萬人口。,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可分四階段,脂質浸潤前期.血管內膜改變.常有內皮細胞損傷; 脂點、脂紋和粥樣斑塊形成,血管內膜上局灶性點一片狀黃色隆起; 粥樣斑塊發(fā)展成纖維斑塊.此時有鈣化發(fā)生; 復合性斑塊.斑塊中央脂質壞死.內膜破潰形成粥樣潰瘍.血小板聚集.可形成血栓。,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所致管腔狹窄,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所致管腔狹窄一般分四級 級:狹窄75%。 冠狀動脈狹窄分級 輕度(管徑狹窄小于等于50%): 中度(管徑狹窄大于50 %但小于等于75%): 重度(管徑狹窄大于75%): 血管閉塞(100%)。,冠狀動脈分支,右冠狀動脈主干分為近段(RCAl)、中段(RCA 2) ,遠段(RCA3) 左冠狀動脈分為左主干(LM)、左前降支和左回旋支 左前降支分為近段(LAD 1)、中段(LAD 2) ,遠段(LAD 3)、 左回旋支分為近段(CX 1) ,遠段(CX 2),冠狀動脈各級分支,RCA 近端 (1) 中段 (2) 遠端 (3) LCA 主干 (11) LAD 近端 (12) 中段 (13) 遠端 (14) 對角支 1 (15) LCX 近端 (18) 遠端 (19) 邊緣支 1 (20),雙源CT的價值,64層CT對嚴重鈣化(積分400)的冠狀動脈明顯狹窄的敏感性、特異性、陽性和陰性預測值分別為93%、 67% 、93%和67%, 雙源CT則為96%、 95% 、86%和99 %9。,病例1: 男性,82歲: 反復胸痛心悸10年余。 臨床診斷: 冠心病,不穩(wěn)定心絞痛。 首次16層CT心臟檢查失敗; 在未用受體阻滯劑的條件下,利用DSCT再次檢查.,DSCT 心臟CTA,For internal use only / Copyright Siemens AG 2006. All rights reserved.,心臟VRT圖像,冠脈MPR重建,MIP圖像,心臟及冠狀動脈掃描(4層CT),心電門控心臟CT掃描 4層CT的時間分辨率為250ms,在心率不超過65bpm的情況下,以4X1mm或4X1.25mm獲得冠狀動脈成像 但覆蓋整個心臟范圍的掃描時間為40s 其成功率、診斷的正確性都相對較低,大多數患者圖像質量達不到診斷要求,心臟及冠狀動脈掃描(16層CT),16層螺旋CT的球管旋轉時間為每圈0.375s, 時間分辨率提高到188ms,雙扇區(qū)重建可達到95ms 以亞毫米層厚覆蓋整個心臟的時間為1520s,能夠完成對冠狀動脈軸樣硬化斑塊的檢測 對冠狀動脈明顯狹窄的敏感性及特異性較高,但心率仍是影響其成功的主要因素,心臟及冠狀動脈掃描(64層CT),最新的64層螺旋CT使Z軸的分辨率進一步提高到0.4mm 同時球管旋轉時間達到0.33s,時間分辨率提高到165ms,在510s內能完成整個心臟掃描 對冠狀動脈重度狹窄的敏感性、特異性、陽性預測值和陰性預測值分別達到90%、95%、93%、93%。,雙源CT時間分辨率高,雙源CT的雙路數據采集系統(tǒng)使得每個球管只需旋轉90就能得到高質量的心臟成像,時間分辨率提高到單扇區(qū)83ms,因此不需要對心率控制就能完成冠狀動脈成像。,雙源CT和常規(guī)64層CT冠脈模型比較,90bpm雙扇區(qū)重建 160ms 70bpm、雙扇區(qū)重建 140ms,DSCT適應證,雙源CT能提供具有診斷價值的冠狀動脈、瓣膜和心功能的高質量圖像 .,病例2: 男性,41歲. 心前區(qū)悶痛1年左右,無放射痛,有高血壓史。 為排除冠狀動脈病變,進行CT心臟檢查。 檢查時心率 92-100 bpm (平均96 bpm), 亦未用降心率藥物,快心率掃描,病例3: 復雜型先天性心臟病: 女性, 18歲, 自幼體檢發(fā)現心臟雜音,口唇紫紺18年。 臨床診斷復雜型先天性心臟病。,患者心率84-89bpm,心內膜墊缺損,心內膜墊缺損,肺動脈狹窄,大動脈轉位。,主動脈,肺動脈,左心室,右心室,雙源CT檢查結果: 復雜型先天性心臟病= 心內膜墊缺損,肺動脈狹窄,大動脈轉位, 合并右冠脈起源異常,來自于左冠脈主干。,病例4: 支架置入術后,有房顫、腦梗史. 男性, 73歲. 反復胸悶胸痛2月;06-11-07右冠置入支架1枚.掃描期間心率56-103bpm,右冠脈支架,左前降支,左前降支,第一對角支,左旋支,VRT圖像,支架腔內未見明顯狹窄,橫斷面,CMPR,病例5 冠脈搭橋術后復查, 心率不齊 男性,79歲. 臨床診斷: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冠脈搭橋術后. 掃描時心率:52-76bpm,原左右冠脈均已明顯鈣化狹窄; 而靜脈橋血管內造影劑密度與主動脈內相同,管腔未見狹窄,閉塞.,右冠脈,與左冠脈相連之橋血管,與右冠脈相連之橋血管,附壁血栓,假性室壁瘤,4維動態(tài)清晰顯示心臟瓣膜及室壁運動情況,異常心律病人心臟CTA檢查時, 需要心電編輯功能(ECG-Edting): 病例6: 男性, 65歲.心悸伴有胸前疼痛.,End Systolic,End Diastolic,心電編輯功能: 去除期外收縮影響,ECG編輯后,原始ECG,心電編輯前:冠脈及心臟結構有錯層,MIP,MIP,VRT,VRT,VRT,心電編輯后:冠脈及心臟結構正常顯示,病例7. 心臟CTA與DSA對照: 男性, 78歲, 因反復胸悶心悸入院, 臨床懷疑冠心病. 2007-01-02行DSCT 心臟CTA檢查.,心臟CTA與DSA對照: 2007-01-09行冠脈DSA 檢查.,DSA冠造,冠脈成形術后,肺動脈栓塞? 主動脈夾層? 抑或冠脈病變?通過DSCT“一站式”檢查,迅速明確胸痛原因,為臨床正確治療爭取了寶貴的時間。,胸部三聯征檢查-急癥“一站式”診斷,病例1,For internal use only / Copyright Siemens AG 2006. All rights reserved.,主動脈未見夾層動脈瘤,肺動脈未見栓塞,Courtesy of Hospital Name, Town, Country,冠狀動脈亦未見明顯狹窄,病例2: 雙側肺動脈多發(fā)栓塞,女性, 57歲,患者發(fā)現血壓升高1年余,活動后氣喘伴胸痛2周。 臨床診斷:(1)高血壓?。唬?)心功能不全;(3)肺動脈栓塞。,在未控制心率的情況下,胸部三聯征檢查。 CT檢查結果:心臟冠脈與主動脈未見明顯異常,而兩肺見多發(fā)肺動脈栓塞。,肺動脈栓塞; 冠脈未見異常,Courtesy of Hospital Name, Town, Country,頭頸部CT血管造影(NeuroDSA): 去除頭頸部骨性結構影響; 顯示頸動脈椎動脈,以及顱內血管.,適應證 -頭頸部血管,病例1. 女性, 54歲?!芭两鹕C合征”3年,漸加重。 原有“腦出血”病史。,病例2: 男性, 56歲。近半月反復發(fā)作性頭痛,位于左顳頂部; 3天前突發(fā)言語不清,伴右側肢體活動不靈活。,右頸內動脈閉塞,左頸內動脈正常,CT所見: 右頸內動脈閉塞, 右大腦前、大腦中動脈 未顯影;左側大腦前、 大腦中動脈狹窄, 左大腦后動脈起始段 狹窄、遠段閉塞,側支 循環(huán)形成。 煙霧?。∕oyamoya病) 診斷明確。,左頸內動脈正常,右頸內動脈閉塞,病例3: 男性,54歲。左頸部搏動性腫塊。臨床診斷左頸動脈體瘤。,CT平掃: 左頸部軟組織腫塊,動脈期,延遲期,適應證_腹部血管造影: 男性,72歲。腹部血管造影時發(fā)現左腎動脈已行支架置入術,,腹部血管造影: 男性,72歲。CT 顯示支架通暢,位置及形態(tài)正常。,適應證_全身血管造影病例,適應證 _胸部,適應證_ 肺小結節(jié)的評估,適應證_肺小結節(jié)的計算機輔助檢測功能(CAD),適應證_肺小結節(jié)的隨訪評估功能,適應證_肺小結節(jié)的隨訪評估功能,適應證_CNS 急性腦缺血的CT灌注成像,適應證_CNS 急性腦缺血的CT灌注成像,適應證_CNS 急性腦缺血的CT灌注成像,適應證_CNS 急性腦缺血的CT灌注成像,適應證_CNS 腦腫瘤的CT灌注成像,適應證_CNS 腦腫瘤的CT灌注成像,適應證_CNS 腦腫瘤的CT灌注成像,適應證_腹部 肝臟CT灌注成像,適應證_腹部 肝臟CT灌注成像,適應證_腹部 肝臟CT灌注成像,適應證_腹部 結腸仿真內窺鏡,適應證_腹部 結腸三維重建,結腸癌。男性,62歲。 檢查前一天出現不明原因腹瀉,伴有血便。 結腸鏡檢查時只能進入43厘米。 CT橫結腸處巨大腫瘤,表面成分葉狀,距離肛門約73厘米。,適應證 | 骨 科 骨折,適應證 | 骨 科骨折,適應證_ 骨 科骨折的VR重建,適應證_ 骨 科骨骼的VR重建,DSCT新的適應范圍,雙源CT采用雙能量掃描時兩個球管的管電壓分別為80KV和140KV,低KV球管的管電流為高KV球管管電流的三倍以保證其輸出的射線有足夠的能量,兩個球管能同時同層進行掃描,所獲得的低能和高能數據不存在位置和時間差,極大拓展了雙能CT的應用,目前雙源CT雙能的應用包括一下幾個方面,雙能量成像超越常規(guī)意義的CT掃描價值,骨骼和含碘造影劑在不同的KV條件下有不同的衰減率,新適應范圍-1,去除骨及鈣化:在頸動脈和腦血管CT血管造影的圖像后處理中,去除骨骼的遮蓋更加清晰準確的顯示血管及其病變是圖像后重建中主要的工作。 研究發(fā)現雙源CT采用雙能量技術可以有效的去除脊柱、肋骨、牙齒和顱骨,同時也可以去除明顯鈣化的影響。.,新適應范圍-1-去除骨,新適應范圍-1 頸部血管去除骨技術,新適應范圍-2, 評價組織血流灌注:根據增強后腦內碘的分布有望更加快速準確的顯示腦的灌注缺損以評價急性腦梗死的低灌注區(qū),新適應范圍-1,去除顱骨后采用根據碘含量特殊算法顯示腦血管結構,新適應范圍-2, 評價組織血流灌注:根據碘在肺內的分布可以評價肺的血流灌注,更加完整全面的評價肺動脈栓塞。,新適應范圍-3,鑒別組織成分, 為病變診斷提供信息:增強時采用雙能掃描根據增強后碘在組織內的分布差異,可以對病變組織進行進一步分析,可能比以往單純增強掃描提供更多的信息,有助于病變的診斷和鑒別診斷,如鑒別脂肪肝內是腫瘤還是肝島,,新適應范圍-4,鑒別膠原成分,顯示韌帶和軟骨:在膠原分子的側鏈中有密實的羥(基)賴氨酸和羥脯氨酸,因此在平掃時可以顯示主要由膠原構成的結構如韌帶和軟骨,可以評價外傷病人韌帶、肌鍵的連續(xù)性以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