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檔簡介
G B 8 0 5 8 - 2 0 0 3前言 本標準第4章為強制性內容, 其余為推薦性內容。 本標準是對 G B 8 0 5 8 -1 9 8 7 (! 陶瓷烹調器鉛、 錫溶出量允許極限和檢測方法 的修訂 本標準等效采用國際標準 I S O 8 3 9 1 - 1 : 1 9 8 6 與食物接觸的陶瓷烹調器鉛、 錫溶出量測試方法 和I S O 8 3 9 1 - 2 : 1 9 8 6 與食物接觸的陶瓷烹調器鉛、 福溶出量允許極限 。 本標準對 G B 8 0 5 8 -1 9 8 7的技術內容作了如下修改:對第 4 章允許極限指標進行了加嚴;對原標準第 3 , 5 , 4 , 2章進行 了刪除 ;對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儀提出了更確切的規(guī)定。本標準由中國輕工業(yè)聯(lián)合會提出本標準由全國陶瓷標準化中心歸口。本標準起草單位: 輕工業(yè)陶瓷研究所、 景德鎮(zhèn)高等??茖W校、 景德鎮(zhèn)陶瓷學校。本標準主要起草人: 沈薇、 姚繼烈、 陳本興、 余金保、 余筱勤。本標準于 1 9 8 7 年 6 月首次發(fā)布。本標準自實施之日起, 同時代替 G B 8 0 5 8 -1 9 8 7 ,中 華 人 民 共 和 國 國 家 標 準GBIsOIsO儲 呷eqv陶瓷烹調器鉛 、 鎬溶出量允許極限和 檢測方法8 0 5 8 - 2 0 0 38 3 9 1 一 1 : 1 9 8 68 3 9 1 - 2: 1 9 8 6 GB 8 0 5 8 - 1 9 8 7S t a n d a r d p e r m i s s i b l e l i mi t s a n d t e s t i n g m e t h o d f o r r e l e a s e o f I -a o r -A mi u m f r o m c e r a mi c c o o k w a re范圍本標準規(guī)定了陶瓷烹調器鉛、 鍋溶出量的允許極限和檢測方法。本標準適用于與食物接觸的砂鍋、 汽鍋、 火鍋、 炒鍋、 熱煲等各類陶瓷質烹調制品。2引用標 準 下列標準所包含的條文, 通過在本標準中的引用而構成為本標準的條文。本標準出版時, 所示版本均為有效。所有標準都會被修訂, 使用本標準的各方應探討使用下列標準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 B / T 6 6 8 2 -1 9 9 2 分析實驗室用水規(guī)格和試驗方法( n e q I S O 3 6 9 6 : 1 9 8 7 )定義本標準采用下列定義 。陶瓷烹調器c e r a m i c c o o k w a r e加熱制備食物的陶瓷制品, 但不包括玻璃、 玻璃陶瓷和搪瓷制品。允許極限 用本標準規(guī)定的 方法, 任何單 一制品 鉛、 錫溶出量的允許極限值: 鉛小于等于3 . 0 m g / L ; 錫小于等于 0 . 3 0 mg / L,檢測方法5 1 原理 用體積分數(shù)為 4 %的熱乙酸溶液從與食物和蒸汽接觸的陶瓷烹調器內表面萃取鉛和鍋, 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進行測定。52試劑5 . 2 . 1 蒸餾水: 整個分析過程均用蒸餾水或離子交換水( 要求所用水符合 G B / T 6 6 8 2 -1 9 9 2中三級水以上 的規(guī)格) 。5 . 2 . 2 冰乙酸( C H , C O O H ) : 分析純, 密度為1 . 0 5 g / C m , 避光保存。5 . 2 . 3 體積分數(shù)為4 %的乙酸溶液: 取 4 0 mL冰乙酸( 5 . 2 . 2 ) 用蒸餾水稀釋到 1 0 0 0 mL ( 該溶液使用時配制) 。5 . 2 . 4 硝酸鉛 P b ( N O , ) , 口 : 優(yōu)級純。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jiān)督檢驗檢疫總局2 0 0 3 - 0 6 - 1 3 批準2 0 0 3 - 1 2 - 0 1 實施 IGB 8 0 5 8 - 2 0 0 35 . 2 . 5氧化錫( Cd O) : 優(yōu) 級純。5 . 3 標準溶液配制5 . 3 . 1 1 0 0 0 mg / L鉛標準溶液 稱取經( 1 0 5 - 1 1 0 ) 0C烘 3h后的硝酸鉛 1 . 5 9 8 5 g , 精確至 0 . 0 0 0 1 g , 置于 4 0 0 mL燒杯中, 用4 0 mL 冰乙酸溫熱溶解后 , 冷卻, 移人 1 0 0 0 m工 一 容量瓶中, 用蒸餾水稀釋至刻度, 搖勻。5 . 3 . 2 1 0 0 mg / L鉛標準溶液 準確移取濃度 1 0 0 0 mg / L鉛標準溶液 1 0 mL于 1 0 0 m L容量瓶中, 以 4 %乙酸溶液稀釋至刻度 , 搖 勻。5 . 3 . 3 鉛標準系列溶液 準確移取濃度為 1 0 0 mg / L鉛標準溶液 0 . 0 , 0 . 5 , 1 . 0 , 2 . 0 , 3 . 0 , 4 . 0 , 5 . 0 , 6 . 0 , 7 . 0 mL分別置于1 0 0 m L 容量瓶中, 以4 %乙酸溶液稀釋至刻度, 搖勻。該溶液每毫升分別含鉛 。 . 0 , 0 . 5 , 1 . 0 , 2 . 0 , 3 . 0 ,4 . 0 , 5 . 0 , 6 . 0 , 7 . 0 u 9 。使用四周后應更換新溶液。5 . 3 . 4 1 0 0 0 mg / L錫標準溶液 稱取經( 1 0 5 - 1 1 0 ) 烘 2h的氧化錫 1 . 1 4 2 3 g , 精確至0 . 0 0 0 1 g , 置于 4 0 0 m L燒杯中, 用4 0 m L冰乙酸溫熱溶解后, 冷卻, 移人 1 0 0 0 mL容量瓶中, 用蒸餾水稀釋至刻度, 搖勻備用。5 . 3 . 5 1 0 mg / L錫標準溶液 準確移取濃度1 0 0 0 m g / L 錫標準溶液1 0 m L于1 0 0 0 m l , 容量瓶中, 以4 %乙酸溶液稀釋至 刻度,搖勻 。5 . 3 . 6 福標準系列溶液 準確移取濃度為 1 0 m g / L錫標準溶液 。 . 0 0 , 0 . 5 0 , 1 . 0 0 , 2 . 0 0 , 3 . 0 0 , 4 . 0 0 , 5 . 0 0 m L分別置于1 0 0 m L 容量瓶中, 以4 %乙酸溶液稀釋至刻度, 搖勻。該溶液每毫升分別含福 0 . 0 0 , 0 . 0 5 , 0 . 1 0 , 0 . 2 0 ,0 . 3 0 , 0 . 4 0 , 0 . 5 0 t g 。 使用四 周后應更換新溶液5 . 4 儀器、 設備及用具5 . 4 . 1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儀 要求儀器靈敏度鉛( 波長2 1 7 . 0 n m ) 1 %吸收為 。 . 2 0 m g / l , 或( 波長2 8 3 . 3 n m ) 1 %吸收為0 . 4 5 mg / L; 錫( 波長2 8 3 . 3 n m) 1 %吸收為0 . 0 2 0 mg / L .5 . 4 . 2 鉛、 錫空心陰極燈5 . 4 . 3 用具 應采用具有耐化學腐蝕且不含鉛、 鍋物質的硼硅質玻璃或聚氯乙烯等類似器皿。55 操作步驟5 . 5 . 1 取樣 從每批產品中分別隨機抽取六件相同規(guī)格產品進行檢驗, 試樣不得有裂紋及明顯缺陷。5 . 5 . 2 試樣制備5 . 5 . 2 . 1 試樣清洗 用弱堿性洗滌劑將試樣洗滌干凈, 然后用自來水反復沖洗, 再用蒸餾水或離子交換水漂洗干凈、 晾干、 備用( 經洗滌干凈后的試樣不得再沽污到其他有可能影響檢測效果的物質) 。5 . 5 . 2 . 2 充液 用蒸餾水注至烹調器有效容積的三分之二處, 然后蓋上自身的蓋( 無蓋制品用扁平的不透明的無鉛、 無福玻璃蓋上) , 防止溶液蒸發(fā), 避免試驗中光照射試樣的表面 注: 試樣的有效容積是指用水注至烹調器口沿所需的水量。5 . 5 . 2 . 3 試樣的萃取 把烹調器放在加熱板上, 加熱使水慢慢沸騰, 然后加人足量的冰乙酸, 使之配成體積分數(shù)為 4 %的乙酸溶液。加人冰乙酸的體積 V 。 可用式( 1 ) 計算 :GB 8 0 5 8 - 2 0 0 3 叭 = 0 . 0 4 1 V 。 (1)式中: V , 加人冰乙酸的體積, mL ; V-烹調器中的水容量, mL , 如果烹調器自身帶有加熱裝置, 利用加熱裝置使其溫度維持溶液慢慢沸騰( 低沸點) , 從加入乙酸時起, 持續(xù)慢慢沸騰2 h , 如 果在2 h 加熱中發(fā)生試液的損失, 用預先配制好的4 % 乙酸溶液補充, 使烹調器中溶液維持在三分之二容量的水平上, 2h 后立即移去熱源。5 . 5 . 2 . 4 萃取液的提取 提取萃取液時, 應用符合 5 . 4 . 3 的玻璃棒將萃取液攪拌均勻, 攪拌時應避免萃取液的損失及測試表面的損傷。然后將混勻后的萃取液部分移人容器中保存, 待冷卻至室溫后, 盡快進行測定, 以避免溶液中的鉛、 錫被器壁吸附。5 . 5 . 3 儀器校準 按儀器說明書仔細調整儀器, 使其靈敏度達到 5 . 4 . 1 規(guī)定的要求。5 . 5 . 4 鉛、 錫溶出量的測定與計算5 . 5 . 4 . 1 標準曲線法 將 5 . 3 . 3或 5 . 3 . 6 ) 的鉛( 或錫) 標準系列溶液, 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上測量其吸光度, 繪制吸光度一 濃度標準曲線。同時, 在儀器工作條件相同的情況下, 測量試樣溶液的吸光度, 直接由標準曲線上查得試樣溶液中鉛或錫的濃度。5 . 5 . 4 . 2 緊密內插法 根據(jù)溶液大概含量取上、 下緊密相鄰的標準溶液與試樣溶液同時比較測定, 記下每份溶液三次以上吸光度( A) 讀數(shù), 取平均值, 用式( 2 ) 計算:C 一 A - A ,9 , - A ,( C 一 C ,) + C ,. . . 。 . 。 . (2)式中: C 萃取液鉛或鍋的吸光度;A , 較低濃度標準溶液的吸光度;A Z 較高濃度標準溶液的吸光度; C較低濃度標準溶液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