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鑒賞題庫范文.doc_第1頁
古詩鑒賞題庫范文.doc_第2頁
古詩鑒賞題庫范文.doc_第3頁
古詩鑒賞題庫范文.doc_第4頁
古詩鑒賞題庫范文.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古詩鑒賞題庫范文 移家別湖上亭戎昱 好是春風(fēng)湖上亭柳條藤蔓系離情黃鶯久住渾相識欲別頻啼四五聲 (1)作者是采用什么樣的藝術(shù)手法來表達他對湖上亭依戀難舍的深厚感情?請結(jié)合詩句具體分析 答:作者采用擬人化的手法賦予柳條藤蔓、黃鶯以人的情感并使主客移位巧妙而含蓄地表達了詩人對湖上亭的依戀之情(或:借景抒情通過柳條、藤蔓、黃鶯的描寫表現(xiàn)惜別之情) (2)古人寫詩很講究煉字詩中的“系”和“啼”兩個動詞就用得準確傳神請分別予以簡要分析 答:用“系”字既切合柳條藤蔓修長柔軟的特點又寫出了柳條藤蔓牽衣拉裾的動作表現(xiàn)它們依戀主人不忍主人離去的深情用“啼”字既符合黃鶯鳴叫的特點又似殷殷挽留、凄凄惜別讓人聯(lián)想到離別的眼淚 2、閱讀下列兩首元曲回答問題 中呂賣花聲?懷古二首張可久 (其一)阿房舞殿翻羅袖金谷名園起玉樓隋堤古柳纜龍舟不堪回首東風(fēng)還又野花開暮春時候 (其二)美人自刎烏江岸戰(zhàn)火曾燒赤壁山將軍空老玉門關(guān)傷心秦漢生民涂炭讀書人一聲長嘆 【注】金谷名園:西晉富豪石崇在洛陽建金谷園以行樂 將軍空老玉門關(guān):指班超投筆從戎的故事 你認為這兩首元曲一首的結(jié)尾更好?請簡述理由 要求:所答內(nèi)容不少于80字 評分參考:如果認為以“東風(fēng)還又野花開暮春時候”作結(jié)好則從情景交融的間接抒情含蓄特點論可舉“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等例如果認為以“一聲長嘆”作結(jié)好則從直接抒情感情激烈飽滿、愛憎分明角度論可舉“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等例 3、閱讀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問題(6分) 蟾宮曲?九日張可久 對青山強整烏紗歸雁橫秋倦客思家翠袖殷勤金杯錯落玉手琵琶人老去西風(fēng)白發(fā)蝶愁來明日黃花回首天涯一抹斜陽數(shù)點寒鴉 注:九日:農(nóng)歷九月九日中國人素有登高思鄉(xiāng)習(xí)俗對青山強整烏紗:意為自己勉強登高烏紗泛指帽子歸雁橫秋:應(yīng)為“橫秋歸雁”的倒裝句式金杯錯落:酒桌上觥籌交錯 這是元曲作家張可久寫的一首被后人稱為“清而且麗”的散曲張可久終生仕途失意故終日沉湎詩酒世界寄情山水之間你認為這首曲中揭示主題的是一句“回首天涯一抹斜陽數(shù)點寒鴉”點染了一種怎樣的氣氛“翠袖殷勤金杯錯落玉手琵琶”的描寫是否與主題有關(guān) 答:從標題“九日”及全文內(nèi)容看本文主題應(yīng)為重陽佳節(jié)倦客思家所以“倦客思家”應(yīng)為表達主題的句子 “回首天涯一抹斜陽數(shù)點寒鴉”點染了一種凄涼的氣氛這種氣氛的渲染有助于思鄉(xiāng)主題的表達 “翠袖殷勤金杯錯落玉手琵琶”是作者從前歌舞升平的歡樂景象用從前歌舞升平的稍縱即逝襯托現(xiàn)實中人老白發(fā)的凄涼告戒游子不再留念他鄉(xiāng)而是“倦思”故鄉(xiāng)這恰是主題的最好表達 4、閱讀下面一首詩然后回答問題(6分) 觀獵王維 風(fēng)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 忽過新豐市還歸細柳營回看射雕處千里暮云平 這首詩頷聯(lián)中“疾”“輕”二字用是極為微妙傳神你對此是怎樣理解的全詩塑造了一個什么樣的狩獵的將軍的形象 “疾”寫出了獵鷹發(fā)現(xiàn)獵物迅疾俯沖的敏捷“輕”寫出了將軍縱馬馳騁的雄姿天上地上互為呼應(yīng)傳神地描繪出從發(fā)現(xiàn)獵物到追捕獵物的過程 全詩借此塑造了一個豪放瀟灑、英姿颯爽、武藝不凡的狩獵的將軍的形象 5、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完成后面問題(6分) 漢江臨泛王維 楚塞三湘接荊門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 都邑浮前浦波瀾動遠空襄陽好風(fēng)日留醉與山翁 (1)三、四兩句寫出了景物怎樣的特點 (2)頸聯(lián)中兩個詞用得極妙找出來并簡析 (3)從整首詩看作者流露出的感情是 答:(1)江水的流長邈遠和兩岸青山迷迷蒙蒙、時隱時現(xiàn)的特點 (2)“浮”和“動”“浮”表面上寫城郭在水面上飄動實是所乘之舟上下波動“動”表面上寫天空在搖蕩實言波濤洶涌浪拍云天(意思對即可) (3)對襄陽風(fēng)物的熱愛之情充滿了積極樂觀的情緒 6、閱讀下面的詩歌回答問題(6分) 待儲光羲不至王維 重門朝已啟起坐聽車聲要欲聞清佩方將出戶迎 晚鐘鳴上苑疏雨過春城了自不相顧臨堂空復(fù)情 注要欲:好像了自:已經(jīng)明了空復(fù)情自多情 (1)作者根據(jù)什么判斷友人儲光羲不會再來看望自己請結(jié)合作品作簡要分析(2分) (2)全詩表達了一種什么樣的感情作者是通過些具體細節(jié)來表達這種感情的(4分) 答:(1)天色已晚下起細雨(2分每點1分意思對即可扣晚鐘鳴上苑或詩中朝、晚二字分析作答扣疏雨過春城分析作答只摘抄頸聯(lián)而不作分析的給1分思路不清楚語句不通順酌情扣分)(2)盼好友到來的期待之情或久候好友不至的悵惘之情(1分意思對即可可緊扣詩題中待字或體味全篇詩情回答)清早就已經(jīng)打開層層的屋門;或立起或坐下都在傾聽有沒有友人車子到來的聲音;以為聽到了友人身上玉佩的清脆響聲正要出門去迎接知卻原來是自己弄錯了(3分每點1分意思對即可三點可分別扣重門朝已啟、起坐聽車聲和頷聯(lián)作答思路不清楚語句不通順酌情扣分) 7、閱讀下面一首詩完成后面的問題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王維 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語言樸素?zé)o華而又高度概括首句用了一個“獨”字兩個“異”字渲染出詩人怎樣的情感 答:首句用了一個“獨”字兩個“異”字渲染出詩人在異鄉(xiāng)作客的生疏不適的孤獨感 后人評價“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兩句詩在全詩中“曲折有致出乎常情”對這一評價請簡要闡述你的鑒賞體會 答:A“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兩句詩挑選出重陽登高和茱萸插頭兩個意象抒情一反一二句詩的直抒胸臆顯得深沉含蓄B本為詩人思念兄弟卻以“遙知”二句翻轉(zhuǎn)一面化出幻覺寫家鄉(xiāng)的兄弟為失落詩人而遺憾不已詩人把“我思人”的情緒折射為“人思我”的幻覺似乎自己“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的處境并不值得訴說反倒是兄弟們“少一人”的缺憾更須體貼這正是這兩句的出乎常情之處它使情感更加深沉而余味無窮 8、閱讀下面一首詩完成后面的問題(6分) 渭川田家王維 斜光照墟落窮巷牛羊歸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荊扉雉雊麥苗秀蠶眠桑葉稀田夫荷鋤至相見語依依即此羨閑逸悵然吟式微 此詩的核心字圍繞這個字共寫了幾幅畫面散文創(chuàng)作有“形散神不散”之說請用這個說法分析這首詩歌中的“散”與“不散” 答:核心字是“歸”字(也可說是“羨”)圍繞“歸”字寫了五幅畫面:窮巷牛羊歸、野老念牧童、野雞喚伴侶、蠶兒造窩、農(nóng)夫絮語 散:從人物來看寫了倚杖的老人、荷鋤的田夫從寫景來看寫了“墟落”“麥苗”“桑葉”“雉雊”“蠶”等看上去非常零亂但是這一切卻統(tǒng)一在一種情感下那就是對歸隱、閑逸羨慕之情從這個角度講文章并不散 9、閱讀下面一首宋詞完成(1)(2)兩題(6分) 清平樂李清照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盡梅花無好意贏得滿衣清淚 今年海角天涯蕭蕭兩鬢生華看取晚來風(fēng)勢故應(yīng)難看梅花 注挼讀ru“揉搓”之意 (1)這首詞處處跳動著詞人生活的脈搏詞人對“賞梅”的感受因生活階段不同而不同請結(jié)合詞句說明寫了幾個階段的怎樣感受(3分) (2)這首詞運用了多種藝術(shù)手法來表現(xiàn)賞梅的不同感受請選擇其中一種手法來說明(3分) 答:(1)寫了三個階段的生活感受:“常插梅花醉”寫了詞人早年陶醉于賞梅;“贏得滿衣清淚”寫了詞人中年在賞梅時傷心流淚;“故應(yīng)難看梅花”則寫了詞人晚年沒有心思賞梅 (2)例如:采用了對比的手法把早年因生活的歡樂閑適而陶醉于賞梅、中年因生活的幽怨而在賞梅時傷心流淚以及晚年因生活的淪落飄零而沒有心思賞梅這三個不同階段的不同感受形成鮮明的對比表現(xiàn)了詞人生活的巨大變化和飄零淪落飽經(jīng)磨難的憂郁心情 運用了襯托的手法上闋寫過去下闋寫現(xiàn)在以昔襯今表現(xiàn)出當(dāng)時作者飄零淪落、衰老孤苦的處境和飽經(jīng)磨難的憂郁心情(今昔之感和家國之憂) 10、閱讀下面的唐詩然后回答問題(6分) 江樓舊感趙嘏 獨上江樓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來望月人何處風(fēng)景依稀似去年 唐朝詩人崔護有一首著名的詩篇題都城南莊:“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fēng)”請指出這首詩與趙嘏的詩在體裁、內(nèi)容和寫法上的相同或相似之處 答:內(nèi)容:(1)都表達了作者由于見到去年相似的景物而觸發(fā)的對人的思念;(2)都流露出物是人非的感傷 寫法:(1)都是在第三四句點明題旨深化意境;(2)都拿去年與今年相比 11、閱讀下面一首詩然后回答問題(6分) 春夜別友人陳子昂 銀燭吐青煙金樽對綺筵離堂思琴瑟別路繞山川 明月隱高樹長河沒曉天悠悠洛陽道此會在何年 (1)首聯(lián)“銀燭吐青煙金樽對綺筵”描繪了一個別筵將盡朋友分手在即的場景句中的“吐”字寫出了友人怎樣的神情(2分) (2)簡要分析“明月隱高樹長河沒曉天”一聯(lián)的表達效果(4分) 答:(1)友人相對無言只是凝視著銀青煙(2)精于練字巧用襯托“隱”字寫出高高的樹陰遮住了西沉的明月:“沒”字寫出了銀河淹沒在破曉的曙光中襯托出時光催人離別難舍難分的心緒 12、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6分) 蘇武廟溫庭筠 蘇武魂銷漢使前古祠高樹兩芒然云邊雁斷胡天月隴上羊歸塞草煙 回日樓臺非甲帳去時冠劍是丁年茂陵不見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注】甲帳:漢武故事載:武帝“以琉璃、珠玉、明月、夜光錯雜天下珍寶為甲帳其次為乙?guī)ぜ滓跃由褚乙宰跃印薄胺羌讕ぁ币庵笣h武帝已死丁年,壯年茂陵:漢武帝的陵墓;封侯:蘇武持節(jié)歸來漢宣帝賜他爵關(guān)內(nèi)侯食邑三百戶 這是一首吊古詩是詩人瞻仰蘇武廟時所寫詩人見到了些什么想到了些什么抒發(fā)了什么思想感情 答:詩人見到了蘇武廟的古祠高樹先是想到了蘇武“魂銷漢使前”的故事想象當(dāng)年蘇武驟然見漢使的情景將其羈留匈奴十九年的種種難以言狀的情感盡寫入“消魂”二字頷聯(lián)繼而追思蘇武當(dāng)年用工整的句子繪成了兩幅畫面:一是望雁思歸圖二是荒塞牧歸圖概寫了蘇武幽禁在異域的漫長歲月頸聯(lián)想到蘇武歸來宮殿樓臺已非人亦早已衰老尾聯(lián)遙想蘇武歸來后哭悼武帝本詩“見”是發(fā)端而后全是想象追思歷史抒發(fā)了對蘇武的崇敬之情和世事變遷的悵惘之情 13、閱讀下邊一首唐詩完成(1)(2)題 商山早行溫庭筠 晨起動征鐸客行悲故鄉(xiāng)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檞葉落山路枳花明驛墻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 注征鐸(du):裝在車馬上的鈴檞(ji)又讀(xi)樹名枳:樹名又稱臭橘、枸橘開白花杜陵:古縣名在今陜西省西安市東南回塘:回環(huán)曲折的池塘 (1)前人評論“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一聯(lián)為“意象具足始為難得”請結(jié)合全詩對此加以分析 (2)“枳花明驛墻”一句中的“明”用得很妙請說出妙在何處 答:(1)這兩句詩用十個名詞構(gòu)成每字一個物象合起來有無窮意蘊這十個名詞所表現(xiàn)的都是具有特征性景物都表現(xiàn)出“早行”之“早”;寫早行的情景繪聲繪色如在目前(“雞聲茅店月”寫旅人在茅店中聞雞鳴而起身看天色看見天上有月就收拾行裝出門趕路;“人跡板橋霜”原以為自己“早行”誰知板橋上所積之霜上已有人的足跡更有早行人) (2)“明”原為形容詞這里用作動詞為“照亮”之意枳樹白花照亮驛墻襯托出拂曉前的暗突出了行之“早” 14、閱讀下面唐詩回答后面的問題 送人歸東溫庭筠 荒戍落黃葉浩然離故關(guān)高風(fēng)漢陽渡初日郢門山 江上幾人在天涯孤棹還何當(dāng)重見日尊酒慰離顏 注首聯(lián)“戍”字名詞堡樓頷聯(lián)“漢陽渡”系長江渡口(舊址屬今武漢市)由此向西北千里南岸有“郢門山” 清朝有位文學(xué)批評家稱這首詩的首聯(lián)“起調(diào)最高”;其意思是起筆便顯露了不凡的格調(diào)請參考這一評價寫出你對首聯(lián)(“荒戍落黃葉浩然離故關(guān)”)的理解和評價 答案舉例:送友人東歸但見荒廢的古堡凋零的黃葉這本是充滿別愁離緒的場景殊料友人心志高遠既不悲秋也不傷離別于是詩人便以“浩然離故關(guān)”奏響了昂揚的主旋律起筆寫深秋送別卻意氣洋洋確實格調(diào)不凡正所謂“起調(diào)最高” 15、閱讀下面的詞完成后面的問題(6分) 昭君怨鄭域 道是春來花未道是雪來香異竹外一枝斜野人家 冷落竹籬茅舍富貴玉堂瓊榭兩地不同栽一般開 (1)這首詞上闋吟誦的具體是從幾個方面來寫的 (2)這首詞下闋用了什么手法表現(xiàn)了什么思想 答:(1)梅兩個“道是”句寫花開的季節(jié)在冬春之際花色如雪香氣高雅不同一般花枝旁逸花栽種在農(nóng)家院內(nèi) (2)用對比的手法明寫梅花不擇環(huán)境“一般開”暗贊貧賤不移、富貴不淫的高潔品格 16、閱讀下面唐詩然后回答問題(6分) 落日悵望馬戴 孤云與歸鳥千里片時間念我何留滯辭家久未還 微陽下喬木遠燒入秋山臨水不敢照恐驚平昔顏 (1)本詩以“落日悵望”為題從全詩內(nèi)容看作者惆悵的原因(2分) (2)請從語言、表達技巧方面任選一個角度寫一段50字左右的鑒賞文字(4分) 答:(1)A客中久滯、思鄉(xiāng)情切可從頷聯(lián)得到答案;B年華漸老、感時傷逝可從尾聯(lián)得到答案(2分每點1分) (2)角度舉例: A、作者見景生情由“孤云”“歸鳥”疾速飛去想到自己的久滯不歸;由夕陽落山想到自己年華老去聯(lián)想自然抒情真切感人 B、對比云、鳥行去之快于自己留滯之久形成對比表達對家鄉(xiāng)的深深的思念 C、比興首聯(lián)、頸聯(lián)既興且比“孤云”“歸鳥”既引起鄉(xiāng)情又是自比;由夕陽引出年老又是以夕陽自喻表現(xiàn)了自己離家的孤寂與老去的傷感 D、煉字潛詞形象傳神“孤云”“歸鳥”“微陽”“秋山”營造了秋日傍晚的蕭瑟與清冷寄托著作者的傷感之情“燒”字的使用是靜中有動;“遠”字又寫出了意境的空闊增強了對孤寂之情的表現(xiàn) E、“不敢照”的心理描寫明抑暗揚照了才愁是原本無愁;不照已知表明愁思深重 F、情景分寫層次鮮明一、三句景二、四句情相間寫來詩情就被分成兩步遞進:先是落日時云去鳥飛的景象勾起鄉(xiāng)“念”繼而是夕陽下山回光返照的情景喚起遲暮之“驚”有曲達其意之妙 (角度選對2分結(jié)合詩句分析到位2分) 17、閱讀下面一首詩然后回答問題(6分) 江城子?密州出獵蘇軾 老夫聊發(fā)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jié)云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1)“老夫聊發(fā)少年狂”中的“狂”字在整首詞中有何作用?(3分) (2)“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勾勒出了怎樣的形象?表達了作者怎樣的心態(tài)?(3分) 答:(1)“狂”字是總起且貫穿全篇上片寫出獵神情舉止之“狂”;下片由實而虛寫由打獵激發(fā)的壯志豪情(即“狂”) (2)勾勒出了挽弓勁射、英武豪邁的英雄形象表達了作者希望帶兵征討西夏為國立功的心志 18、閱讀下面一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6分) 蝶戀花蘇軾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墻里秋千墻外道墻外行人墻里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1)在詞史上蘇軾是豪放派的代表作家但在這首詞中作者把兩種風(fēng)格融合在一起請你結(jié)合此詞上闋的內(nèi)容作簡要的賞析(4分) (2)作者平時所說大略如行云流水初無定質(zhì)但常行于所當(dāng)行常止于不可止文理自然姿態(tài)橫生(答謝民師書)請你結(jié)合此詞下闋的內(nèi)容分析作者采用何種表達技巧體現(xiàn)這一藝術(shù)特色的(2分) 答:(1)此詞的上闋用曠達之語寫暮春景色和傷春情緒(2分)起句花褪殘紅青杏小既寫了衰亡也寫了新生反映了自然界的新陳代謝給人幾分悲涼之感;二三兩句把視線移向廣闊的空間心情自然舒暢;四五句先一跌后一揚絮飛花落令人傷感但結(jié)句又是何等的曠達(2分意思相近即可)(2)詞的下闋運用頂真格使詞意一氣呵成(1分)一二句的墻外與三四句的笑首尾相連(1分) 19、閱讀下邊一首詩完成(1)(2)題 東欄梨花蘇軾 梨花淡白柳色青柳絮飛時花滿城惆悵東欄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 (1)詩人為什么見“東欄一株雪”而“惆悵”請聯(lián)系全詩作簡要分析 (2)有人認為“梨花淡白”與“一株雪”相重復(fù)主張將“梨花淡白”改為“桃花爛熳”你對這一主張有什么看法 答:(1)詩人見梨花而“惆悵”是因為他感到春光易逝人生短促(梨花盛開、柳色深青遠是春末夏初之景已暗含傷春之感;“人生看得幾清明”便是直接感嘆人生短促) (2)不能改為“桃光爛熳”因為“梨花淡白”是緊扣詩題寫景如果改為“桃花爛熳”本詩就變成寫桃花了“花滿城”也就成了“桃花滿城”了 20、閱讀下面這首古詩完成后面的問題 海棠蘇軾 東風(fēng)裊裊泛崇光香霧空蒙月轉(zhuǎn)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 (1)詩歌的開頭兩句的景物描寫有何作用 答:詩歌的開頭兩句的景物描寫有兩點作用: A、作者用正面和側(cè)面結(jié)合的方法烘托渲染了一種空蒙迷離的境界和氣氛“裊裊”寫其微風(fēng)吹拂的動態(tài)崇光是高潔美麗的;B、暗示出作者幽寂孤獨的心理 (2)古人對于后兩句詩曾有“造語之奇構(gòu)思之巧”的評價請結(jié)合三、四兩句詩來賞析一下 答:“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被譽為“造語之奇構(gòu)思之巧”“奇”在古人常常以人喻花而作者卻以花喻人且兼用移情手法在詩人的想象里海棠花也和人一樣會在深夜睡去因此特地點燃高燭使海棠打起精神真是癡語同時也化用了李商隱的“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紅燭照殘酒”(花下醉)卻又無斧鑿之跡故這首絕句流傳千古 21、閱讀下面一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6分) 浣溪沙蘇軾 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蕭蕭暮雨子規(guī)啼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fā)唱黃雞 注:子規(guī):杜鵑鳥;黃雞:白居易詩有“黃雞催曉”句用以感嘆人生易老 有古人在評價這首詞時認為“門前流水尚能西”一句富含哲理運用得十分巧妙你同意這樣的觀點為什么請結(jié)合全詞進行簡要賞析 答:同意蘭芽溪水沙路無泥蕭蕭暮雨中傳來杜鵑的啼叫作者來到一個遠離塵世、潔凈如洗的地方這里的“溪水西流”給作者極大的啟迪:水尚能西流人生就不能再次年輕體現(xiàn)了作者不因為年老而消極悲觀的態(tài)度通過富含哲理的這一句全詩體現(xiàn)了作者樂觀向上的精神 22、閱讀下面宋詞完成(1)(2)題(6分) 減字木蘭花?已卯儋耳春詞蘇軾 春牛春杖無限春風(fēng)來海上便丐春工染得桃紅似肉紅春幡春勝一陣春風(fēng)吹酒醒不似天涯卷起楊花似雪花 注這首詞作于宋哲宗元符二年(公元1099年)是時蘇軾謫居海南島儋耳(今儋縣)古時立春日習(xí)俗耕夫持犁仗鞭打耕牛謂之“打春”下闋“春幡”指旗幟;春勝剪紙圖案以示迎春 (1)對這首詞的理解不恰當(dāng)?shù)膬身検?A蘇軾被貶至蠻瘴僻遠的“天涯海角”填詞描繪故鄉(xiāng)春日習(xí)俗以排遣愁緒 B“便丐春工”乞得春神之力詩人將春神人格化天人相知浪漫親切 C“春幡”立于田頭“春勝”遍于街肆似見千人萬人喜慶春天的到來 D“一陣春風(fēng)吹酒醒”詩人無福消受“打春”的歡娛借酒澆愁亦不失豪放 E以海南不得見的雪花比擬海南的楊花為他鄉(xiāng)“不似天涯”作了精妙的詮解 答: (2)按文心雕龍的說法“同字相犯”是敗筆而蘇軾的減字木蘭花?已卯儋耳春詞(全詞共44個字)僅“春”字就出現(xiàn)7次請指出這首詞使用“同字”的特點并簡評這樣用字的效果 答:(1)AD(這兩項錯誤同源蘇軾這首詞是記實抒情不是追憶往昔與其他謫官不同蘇軾對異地風(fēng)物不加排斥他心胸開闊善于發(fā)現(xiàn)美、贊頌美在我國詞史上謳歌海南之春蘇軾開先河)(共4分選對一項得2分;多于兩項本題不得分) (2)答案要點:詩人將同一個字間隔重復(fù)使用“同字”錯落有致音調(diào)明朗突出對“春”的渲染另有一番情趣(共2分每問1分如對這段用字有非議言之成理亦應(yīng)賦分) 23、閱讀下面兩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6分) 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辛棄疾 郁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shù)山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 鵲橋仙?夜聞杜鵑陸游 茅檐人靜蓬窗燈暗春晚連江風(fēng)雨林鶯巢燕總無聲但月夜、常啼杜宇催成清淚驚殘孤夢又揀深枝飛去故山猶自不堪聽況半世、飄然羈旅 注據(jù)說鷓鴣“生不辭巢不別群”其鳴叫聲近似人言“行不得也哥哥”杜宇即杜鵑又名子規(guī)相傳它的叫聲近似人語“不如歸去”又有“杜鵑啼血”的典故 (1)這兩首詞都寫了夜聞鳥鳴請結(jié)合詞人所處的時代簡析其中寄寓的思想感情(4分) 這兩首詞在對“夜聞鳥鳴”的具體表現(xiàn)上又各有特點你更喜歡一首的寫法請簡述理由(2分) 答:(1)辛棄疾和陸游都生活在南宋時期山河淪陷、百姓涂炭朝廷腐敗、奸臣橫行國家處于風(fēng)雨飄搖之中詞中寫鷓鴣與杜鵑啼鳴巧妙的借用鳥鳴的諧音傳達出天下百姓熱切盼望收復(fù)中原統(tǒng)一國家的呼聲表達了作者國恥未雪、壯志未酬的憂憤和有家難歸的飄零之感(此題4分時代背景和思想感情各占2分未答“巧妙的借用鳥鳴的諧音”可不扣分如將兩詞分述只要內(nèi)容正確亦給分) (2)評分參考要點:辛詞寫“山深聞鷓鴣”背景遼闊;“愁”在先而聞鷓鴣在后愁上加愁陸詞寫“常啼杜宇”與“林鶯巢燕總無聲”對比;聞杜宇在先而“愁”在后牽惹愁思(此題答案較開放不限定分析一首也不要求兩首比較分析只要將一點分析清楚即給2分分析未扣住“夜聞鳥鳴”的不給分) 24、閱讀下面一首詞完成后面的問題 清平樂?.村居辛棄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fā)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 “溪頭臥剝蓮蓬”中“臥”一向有一字千金之譽(一字用得恰到好處給全句或全詞增輝)你同意此說?為什么? 答:“臥”字確實使用最妙它把小兒躺在溪邊剝蓮蓬吃的天真、活潑、頑皮的勁兒和盤托出躍然紙上 從而使人物形象鮮明意境耐人尋味如不同意此種說法但能夠自圓其說可根據(jù)具體情況考慮給分 25、閱讀唐代詩人劉叉的兩首小詩完成(1)(2)題(6分) 偶書劉叉 日出扶桑一丈高人間萬事細如毛野夫怒見不平處磨損胸中萬古刀 姚秀才愛予小劍因贈劉叉 一條古時水向我心中流臨行瀉贈君勿薄細碎仇 (1)填空:兩首詩都運用了比喻偶書中詩人以胸中“磨損”的刀比喻;姚秀才愛予小劍因贈則是以前者詩中有“刀”手中無刀;后者手中有劍詩中無“劍” (2)簡答:詩人贈予姚秀才的只是一柄熠熠閃光的寶劍結(jié)合詩句說說你的看法 答:(1)受到壓抑的正義感流水比喻古代傳下來的寶劍(共3分第處1分;第處2分缺“古代傳下來”扣1分填寫的文字意思對即可)(2)解答指要:末句“勿薄細碎仇”是贈劍時的囑咐;“薄”迫近(3分抓住末句言之成理即可) 26、閱讀下面的詩歌回答問題(6分) 幽居初夏陸游 湖山勝處放翁家槐柳陰中野徑斜水滿有時觀下鷺草深無處不鳴蛙 籜龍已過頭番筍木筆猶開第一花注嘆息老來交舊盡睡來誰共午甌茶 注籜龍就是筍木筆又名辛夷花兩者都是初夏常見之物 (1)詩人寫景是從幾方面突出表現(xiàn)一個“幽”字的試作簡要分析 (2)這首詩抒發(fā)了詩人些復(fù)雜的思想感情 答:(1)以景寫“幽”(“湖山勝處”“槐柳陰”“野徑斜”“水滿”“草深”等意象寫出環(huán)境之幽靜、初夏景色之幽美)以動襯“幽”(“下鷺”)以聲襯“幽”(“鳴蛙”)(3分每點1分意思對即可思路不清楚語句不通順酌情扣分) (2)前六句借“幽居初夏”之景抒發(fā)了怡然自得之樂(閑適之情)(1分)尾聯(lián)“嘆息”一是嘆志士空老報國無成;二是嘆往日舊交零落殆盡頓感寂寞惆悵(2分每點1分意思對即可思路不清楚語句不通順酌情扣分) 27、閱讀下面一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6分) 訴衷情陸游 當(dāng)年萬里覓封侯匹馬戍梁州關(guān)河夢斷何處塵暗舊貂裘 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州注 注:滄州水邊古時隱者所居陸游晚年住在紹興鏡湖邊的三山 古人評論這首詞的下闋說第一句有三個詞用得好你認為是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