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編針織物的分析與設計PPT課件.ppt_第1頁
經編針織物的分析與設計PPT課件.ppt_第2頁
經編針織物的分析與設計PPT課件.ppt_第3頁
經編針織物的分析與設計PPT課件.ppt_第4頁
經編針織物的分析與設計PPT課件.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經編培訓專題講座之 經編針織物的分析與設計 1 主要內容 經編針織物的分析經編針織物的設計經編工藝計算 2 第一節(jié)經編針織物的分析 一 分析步驟1 眼觀 手感看織物的細密程度和花紋復雜程度 初步判斷機型 機號及組織 手感織物的柔軟度 光滑度和厚重程度 初步判斷原料 織物克重 3 第一節(jié)經編針織物的分析 2 采用工具分析并判斷用照布鏡 尺子 測量織物的縱密 橫密 用電子天平稱量織物重量 在放大鏡或顯微鏡下分析織物每把梳櫛的組織 穿經 進一步確認原料成份 燃燒法 溶解法 著色法 和規(guī)格 線密度 孔數 4 第一節(jié)經編針織物的分析 3 確定生產設備機型 機號 特殊裝置等 4 分析染整工藝染色 拉毛 印花 樹脂整理等 5 第一節(jié)經編針織物的分析 二 分析方法觀察法脫散法拆散法色紗描繪法 6 第一節(jié)經編針織物的分析 常規(guī)方法確定織物的工藝正面和編織方向 根據織物的花紋效應 確定花高 花寬 觀察織物的工藝反面 根據梳櫛的前后位置關系和延展線走向確定每把梳的組織 根據一個花寬中每個線圈縱行的延展線情況判斷各把梳的穿經 7 第一節(jié)經編針織物的分析 關鍵點 分清線圈橫列和線圈縱行 對照物 每個線圈的圈弧處的延展線進出和對應情況 確定 每把梳在每個橫列的延展線走向 延展線的長度 線圈開口 閉口情況 各把梳之間的同向和方向墊紗關系 8 第一節(jié)經編針織物的分析 觀察 布面的平整度梳櫛數 梳櫛之間的墊紗關系 紗線的走紗軌跡 9 第一節(jié)經編針織物的分析 觀察 穿經情況紗線行走軌跡 10 第二節(jié)經編針織物的工藝計算 工藝計算步驟1 初定上機密度 估算每把梳櫛的送經量 2 計算織物克重 將計算出來的克重與實際測量的克重進行比較 若兩者的出入過大 則要改進工藝 上機密度調整 確認所選原料的粗細 3 計算整經根數和盤頭數 整經工藝計算 4 計算產量 day m h 計算原料比 5 算出縮率及其他的工藝數據 11 一 送經量的計算 1 送經比的估算 一個線圈 圈弧 2個圈柱 2個單位長度延展線 每跨一個針距 1個單位長度編鏈延展線 0 75個單位長度重經沉降弧 0 5個單位長度 12 2020 1 8 13 舉例 二針經平 2 線圈 1 延展線 3個單位長度四針經平 2 線圈 3 延展線 5個單位長度編鏈組織 2 線圈 0 75 編鏈延展線 2 75個單位長度重經組織 2 2 2個線圈 0 75 編鏈 0 5 沉降弧 5 25個單位長度 一 送經量的計算 14 一 送經量的計算 2 送經量的估算 1 送經量的定義編織480橫列的織物所用的紗線的長度 單位 mm rack 2 各部分送經量的估算A 圈弧 d 2 2 3 14 2 2 d 1 43d 圓周率 d 織針的直徑B 圈柱 圈高S 10mm cpcC 延展線 bT b 橫跨的針距數 T 兩針之間的距離 由機號決定 D 編鏈的延展線 圈高S 10 cpcE 沉降弧 一個針距 T 15 一 送經量的計算 各機號針的直徑 E24 針的直徑為0 55mmE28 針的直徑為0 50mmE32 針的直徑為0 41mmE36 針的直徑為0 41mmE40 針的直徑為0 41mmE44 針的直徑為0 41mm 各機號兩針之間的針距 E24 T 25 4 24 1 06E28 T 25 4 28 0 91E32 T 25 4 32 0 79 16 一 送經量的計算 送經量公式 一個橫列的送經量 圈弧 2個圈柱 延展線總的送經量 一個橫列的送經量 480 舉例 E28機上縱密 20cpc組織 1 0 1 2 圈弧的送經量 d 2 2 3 14 2 2 d 1 43d 0 715mm圈柱的送經量 2 10 cpc 2 10 20 1mm延展線的送經量 bT 1 25 4 28 0 91mm總的送經量 一個線圈的送經量 480 2 625 480 1260mm rack 17 作業(yè)計算以下組織的送經量機號 E28 E32 牽拉密度分別為 12cpc 16cpc 20cpc 1 0 0 1 1 0 1 2 1 0 2 3 1 0 3 4 1 0 0 1 1 0 1 2 2 1 1 2 1 0 1 2 2 3 2 1 2 0 1 3 1 0 1 2 2 1 0 2 3 2 18 參考答案 19 二 其他的工藝計算 舉例 樣布分析后得到的參數GB1 1 0 2 3 GB2 1 2 1 0 成品縱密 19cpc成品橫密 17wpc原料 40D12f錦綸有光絲 顯微鏡下的結構 20 1 確定機型HKS2 一般采用E28 E32 判斷機號 A 根據經驗判斷B 根據實際情況 根據機器的幅寬130英寸 6個盤頭170英寸 8個盤頭210英寸 10個盤頭2 計算送經量GB1的送經量 1 0 2 3 1560mm rackGB2的送經量 1 0 1 2 1180mm rack 21 3 織物克重的計算成品克重 cpc wpc 10000 GB1送經量 旦數 GB2送經量 旦數 480 1000 9000 17 19 10000 1560 40 1180 40 480 1000 9000 82g 說明 若實際測出的克重為88g 則要調整工藝 機上縱密調小些 使送經量增大 成品克重增大 若實際測出的克重為110g 則紗線粗細有問題要更換紗線粗細 22 4 產量的計算產量 m h 機速 rpm 60 工作效率縱密 cpc 100產量 kg d 產量 m h 24 門幅 m 幅數 平方米克重 g 1000注 產量與以下因素有關 機速 工作效率 縱密 幅數 織物克重 23 5 整經工藝計算一般門幅為153cm 那么做一幅布所需的針數成品門幅 橫密 153 17 2601根針E32170英寸的HKS2具有的針數為32 170 5440 正好可以做兩幅 所以選用此規(guī)格機器為宜 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