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畢業(yè)設計(論文)-南昌市某小高層公寓住宅樓設計[12層5300]【全套圖紙】.doc_第1頁
土木工程畢業(yè)設計(論文)-南昌市某小高層公寓住宅樓設計[12層5300]【全套圖紙】.doc_第2頁
土木工程畢業(yè)設計(論文)-南昌市某小高層公寓住宅樓設計[12層5300]【全套圖紙】.doc_第3頁
土木工程畢業(yè)設計(論文)-南昌市某小高層公寓住宅樓設計[12層5300]【全套圖紙】.doc_第4頁
土木工程畢業(yè)設計(論文)-南昌市某小高層公寓住宅樓設計[12層5300]【全套圖紙】.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河南理工大學畢業(yè)設計(論文)南昌市安義縣鳳凰小區(qū)2#樓全套圖紙,加153893706第1節(jié) 工程概況與設計條件1.1建筑工程概況與結構選型南昌市某小高層住宅,設有一層地下室,地面以上為12層住宅,其中11、12層為復式住宅,地下室標高為3.000m,一層平面標高為0.000m,其余標準層曾高均為2.9m;第12層的電梯機房與12層躍層平齊,層高也是2.900m,首層室內外高差為0.6,建筑物的總高度為39.950m,建筑沿縱向的寬度為39.8m,沿建筑的橫向寬度為17.050m。根據建筑的使用功能,房屋的高度與層數、場地條件,結構材料以及施工技術等因素,綜合考慮抗側力結構采用現澆鋼筋混凝土剪力墻結構體系,所有樓層的墻體厚度均為200mm,門洞高度一般取2.10m,其具體寬度詳見建施圖門窗表,基本窗臺的高度為0.9m,窗洞高度具體詳見門窗表,剪力墻的平面布置具體詳見平面圖,除圖中注名外,墻體定位均為軸線居中樓蓋結構采用現澆鋼筋混凝土板,樓板厚度分別為100mm,120mm,150mm和180mm四種,地下室頂板作為上部結構的嵌固部位,其板厚為180mm,基礎現澆鋼筋混凝土筏型基礎。外墻保溫材料采用50厚聚苯復合保溫板,建筑填充墻采用KM1非承重空心磚,內墻采用加氣混凝土砌塊,外墻、分戶隔墻厚度為200mm,戶內隔墻厚度為100mm,樓面、屋面具體做法詳見建筑設計說明。1.2設計依據本工程建筑依據下列現行國家標準或行業(yè)標準進行結構設計:(1)建筑結構可靠度設計統一標準GB500682003;(2)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GB50092003;(3)建筑抗震設防分類標準GB502232001;(4)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GB500112003;(5)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102005;(6)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guī)程JGJ32005。1.3設計的基本條件(1)建筑結構的設計使用年限,安全等級以及建筑的抗震設防類別本工程為普通小高層民用住宅樓,屬于一般的建筑物,根據結構可靠度設計統一標準第1.0.5條,結構的設計使用年限為50年;按照結構可靠度設計統一標準第1.0.8條和7.0.3條,建筑結構的安全等級為二級,結構重要性系數為=1.0。根據建筑抗震設防分類標準第3.0.2條和第10.0.2條,建筑抗震設防類別為丙類。建筑室內外地面至檐口的高度為36.950m,高寬比為2.17,根據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guī)程第4.2.2條和第4.2.3條,本工程屬于A級高度鋼筋混凝土高層建筑。(2)雪荷載根據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附表D.4全國各城市的50年一遇雪荷載和風壓,南昌地區(qū)的基本雪壓=0.45KN/。(3)風荷載基本風壓本工程建筑房屋高度小于60m,其基本風壓可按重現期為50年的基本風壓確定,按照高層混凝土結構技術規(guī)程第3.2.2條條文說明的要求,基本風壓應取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附錄D.4全國各城市的雪壓和風壓值中50年一遇的風壓,基本風壓=0.45KN/。地面粗糙度本工程房屋位于有密集建筑群的城市市區(qū),地面粗糙度類別為C類。(4)抗震設防的有關參數擬建場地土層的等效剪切波速為=285m/s,屬于中硬土,建筑場地的覆蓋厚度為4m,根據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表4.1.6的規(guī)定,建筑場地類別為類。按照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附錄A我國主要城鎮(zhèn)抗震設防烈度,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和設計地震分組的規(guī)定,南昌地區(qū)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設計基本加速度值為0.10g,設計地震分組為第三組。本工程建筑主要屋面的高度為39.950m,根據高層混凝土結構技術規(guī)程地4.8.2條的規(guī)定,剪力墻的抗震等級為二級。1.4混凝土結構的環(huán)境類別按照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第3.4.1條的規(guī)定,本工程混凝土結構可根據其所處的環(huán)境條件的不同,劃分為一類和二a類兩中環(huán)境類別,參見表1-1-1 混凝土結構的環(huán)境類別 表1-1-1環(huán) 境 類 別一 類二 a 類條 件室內樓板、梁、剪力墻室內潮濕環(huán)境、非嚴寒和非寒冷地區(qū)的露天環(huán)境,與無侵蝕性的水或土壤直接接觸的環(huán)境第2節(jié) 主要結構材料2.1鋼筋本工程結構構件的縱向受力鋼筋選用HRB400級和HRB335級熱軋鋼筋,箍筋和剪力墻分古鋼筋選用HRB335和HPB235級熱軋鋼筋,HPB235級熱軋鋼筋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鋼筋混凝土用熱軋光圓鋼筋GB13013的要求,HRB335和HRB400級熱軋鋼筋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鋼筋混凝土用熱軋帶肋鋼筋GB1499的要求,且鋼筋的抗拉強度實測值與屈服強度實測值之比不小于1.25,屈服強度實測值與強度標準值比應大于1.3,鋼筋的強度設計值與彈性模量按照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第4.2.3條和第4.2.4條的規(guī)定采用,參見表1-2-1。 混凝土強度設計值與彈性模量 表1-2-1鋼筋種類符 號(N/)(N/)HPB2352102102.1HPB3353003002.0HRB4003603602.02.2混凝土在本工程中,結構各樓層采用混凝土等級的情況見表1-2-2。混凝土強度設計值與彈性模量按照混凝土結構技術規(guī)程第4.1.4條和第4.1.5條的規(guī)定采用,參見表1-2-3 結構各層采用混凝土強度等級情況 表1-2-2部 位剪 力 墻樓 板地下室3層C35C30412層C30C30 混凝土設計值與彈性模量 表1-2-3混凝土強度等級(N/)(N/)C3014.31.433.00C3516.71.573.152.3結構混凝土耐久性的基本要求按照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第3.4.2條的規(guī)定,結構混凝土應符合表1-2-4的要求。 結構混凝土耐久性的基本要求 表1-2-4環(huán) 境 類 別一 類二 a 類最大水灰比0.650.55最小水泥用量225275最大氯離子含量(%)1.00.2最大堿含量不限制3.0當混凝土中加入活性摻和料或能提高耐久性的外加劑時,可適當降低最低水泥用量,當使用非堿活骨料時,對混凝土中的堿含量可不作限制。第3節(jié) 結構計算模型3.1基本假定目前,在進行高層建筑結構(特別是剪力墻結構)設計時,大都采用三維空間有限元軟件進行計算。無論是在豎向荷載作用下,還是在風荷載或多遇地震作用下,均假定結構及構件處于理想彈性狀態(tài),故此可以采用線彈性方法計算高層混凝土結構在正常使用極限狀態(tài)和承載能力極限狀態(tài)時的變形和內力。由于高層建筑結構的計算模型非常復雜,為了減少結構的自由度,在進行計算分析時,常引入“樓板在平面內的剛度為無限大,在平面外剛度為零”的假定,使得每一層樓層中任何構件在樓層平面的平移和轉動均可以用該層參考點的平移和轉動表示,從而大大減少了結構的自由度和計算量。當樓板的平面形狀比較狹長或有較大的凹入及開動造成樓板平面內剛度有較大削落時,在水平力作用下樓板的變形不能忽視,此時,應對采用剛性樓板假定的計算結果加以修正,或者直接采用能夠模擬樓板平面內剛度的板殼單元進行分析。3.2計算軟件與主要參數本工程采用有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PKPMCAD工程部開發(fā)的多層及高層建筑結構空間有限元分析與設計軟件SATWA進行結構的整體力學計算。剪力墻的合理簡化與力學模擬一直是高層建筑結構計算中的難點,它直接決定了結構力學分析模型的合理性與計算結構的精度,SATWE軟件才用空間桿單元模擬梁、柱及支撐,用字殼元基礎上凝聚而成的墻元模擬剪力墻。這中墻元既有平面內剛度,也有平面外剛度。另外,程序對剪力墻的洞口尺寸以及空間位置也沒有限制,可以較好地模擬實體剪力墻和開洞剪力墻。結構彈性分析時采用的主要參數如下:結構重要性系數 1.0混凝土容重 27.5豎向荷載計算信息 模擬施工永久、活荷載是否分開計算 分開柱、墻設計時活荷載折減 折減傳給基礎的活荷載是否折減 折減柱、墻、基礎活荷載折減系數 (計算截面以上層數) 1層 1.0 23層 0.85 45層 0.70 68層 0.65 912層 0.60風荷載計算信息 計算Y方向風荷載基本風壓 0.45地面粗糙度類別 C類地震作用計算信息 計算Y方向水平地震作用是否考慮扭轉耦聯震動影響 否結構計算振型數 15抗震設防烈度 7度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值 0.15g設計地震分組 第三組場地類別 類場地剪力墻抗震等級 二級周期折減系數 0.95活荷載組合值系數 0.5結構的阻尼比(%) 5連梁剛度折減系數 0.7中梁剛度增大系數 1.8 地震作用放大系數 梁主筋強度 360.0墻主筋強度 360.0 梁箍筋強度 300.0墻分布筋強度 300.0梁箍筋間距(mm) 200.0墻水平分布筋間距(mm) 200.0墻豎向分布筋配筋率(%) 0.25第4節(jié) 豎向荷載4.1樓面及屋面活荷載標準值屋面及樓面均布活荷載的標準值及其組合值系數,準永久值系數見表1-4-1 屋面及樓面均布活荷載 表1-4-1房 間 部 位活荷載標準值組合值系數準永久值系數屋面不上人屋面0.50.70上人屋面2.00.70.4樓面住宅2.00.70.4廚房2.00.70.5衛(wèi)生間2.00.70.4走廊、門廳2.00.70.4消防疏散樓梯3.50.70.3陽臺2.50.70.5物業(yè)辦公2.00.70.4電梯機房7.00.90.8注:水箱等重大設備按實際荷載采用4.2屋面及樓面永久荷載標準值4.2.1不上人屋面架空層:49549535,C20預制混凝土板(6鋼筋雙向中距 150),1:2水泥沙漿填縫 35支座:M5沙漿砌120120200多孔黏土磚支座,支座下一層卷材,卷材周邊大出支座40。 200防水層:高聚物改性瀝青防水卷材 3.0 保溫層:B4 110/0.779 2.394 找坡層:1:8水泥膨脹珍珠巖找2%坡 20 找平層:1:3水泥沙漿,沙漿中摻聚丙烯或綿綸6纖維0.750.90結構層:100厚鋼筋混凝土屋面板 0.125=2.5頂棚抹灰:20厚1:3水泥沙漿抹灰 0.0220=0.4合計 5.2944.2.2上人屋面保護層:25厚1:4干硬水泥沙漿,面上撒素水泥,上鋪810 厚地磚,鋪平拍實,縫寬58,1:1水泥沙漿填縫墊層:C20細石混凝土,內配4150150鋼筋網片隔離層:干鋪無紡聚脂纖維布一層 3.184保溫層: B 25/0.771 防水層:高聚物改性瀝青防水卷材 3.0找平層:1:3水泥沙漿中摻聚丙烯或綿綸6纖維0.750.90結構層:100(120)厚鋼筋混凝土屋面板 0.125=2.5(0.1225=3.0)頂棚抹灰:20厚1:3水泥沙漿抹灰 0.0220=0.4合計 6.084(6.584)4.2.3客廳樓面8厚企口強化復合地板 35厚泡沫塑料襯墊1218厚細木工板或中密度板(背面滿刷氟化鈉防腐劑)1.4 20厚1:2.5水泥沙漿找平 60厚CL7.5輕集料混凝土120厚現澆混凝土樓板 0.1225=320厚1:3水泥沙漿抹灰 0.0220=0.4合計 4.84.2.4餐廳樓面及各走道樓面8厚企口強化復合地板 35厚泡沫塑料襯墊1218厚細木工板或中密度板(背面滿刷氟化鈉防腐劑) 1.4 20厚1:2.5水泥沙漿找平60厚CL7.5輕集料混凝土100厚現澆混凝土樓板 0.1025=2.520厚1:3水泥沙漿抹灰 0.0220=0.4合計 4.34.2.5衛(wèi)生間、陽臺、廚房樓面810厚地面磚,干水泥擦縫30厚1:3干硬水泥沙漿結合層表面撒水泥粉 1.5厚聚氨脂防水層(兩道) 3.05 最薄處20厚1:3水泥沙漿或C20細石砼找坡抹平100厚現澆混凝土樓板 0.1025=2.520厚1:3水泥沙漿抹灰 0.0220=0.4合計 5.954.2.6各臥室樓面聚氨脂彈性漆或水晶地面板漆兩道,并打蠟上光48厚軟木地板,用膏狀粘結劑粘鋪,木條或鋁條收邊18厚松木毛底版45度斜鋪(稀鋪背面滿刷氟化鈉防腐劑),上鋪防潮卷材一道,水泥釘固定 1.45 20厚1:3水泥沙漿找平水泥漿一道(內摻建筑膠)60厚1:6水泥焦渣填充層100厚現澆混凝土樓板 0.1025=2.520厚1:3水泥沙漿抹灰 0.0220=0.4合計 4.354.2.7電梯廳、公共走廊樓面20厚石材板干水泥擦縫20厚1:3干硬性水泥沙漿結合層表面撒水泥粉 1.8 60厚CL7.5輕集料混凝土120厚現澆混凝土樓板 0.1225=320厚1:3水泥沙漿抹灰 0.0220=0.4合計 5.24.2.8電梯機房樓面40厚C20細石混凝土,表面撒1:1水泥沙子隨打隨抹光1.5聚氨脂防水層(兩道) 2.2 最薄處20厚1:3水泥沙漿或C20細石混凝土找坡抹平150厚現澆混凝土樓板 0.1525=3.7520厚1:3水泥沙漿抹灰 0.0220=0.4合計 6.354.3隔墻永久荷載標準值4.3.1兩面刷除乳膠漆內墻面樹脂乳膠涂料二道飾面封底漆一道(干燥后再做面涂) 5厚1:0.5:2.5水泥石灰膏沙漿找平 0.476 9厚1:0.5:3水泥石灰膏沙漿打底掃毛或劃出紋道素水泥一道(內摻建筑膠)100(200)厚加氣混凝土砌塊 0.1(0.2)7.5=0.75(1.5)合計 1.226(1.976)4.3.2一面刷乳膠漆一面釉面磚(衛(wèi)生間、廚房)樹脂乳膠涂料二道飾面封底漆一道(干燥后再做面涂)5厚1:0.5:2.5水泥石灰膏沙漿找平 0.238 9厚1:0.5:3水泥石灰膏沙漿打底掃毛或劃出紋道素水泥一道(內摻建筑膠)白水泥擦縫(或1:1彩色水泥細砂沙漿勾縫)5厚釉面磚(粘貼前先將釉面磚浸水兩小時以上) 4厚強力膠粉泥粘結層,揉擠壓實 0.341KN/m2 1.5厚聚合物水泥基復合防水涂料防水層9厚1:3水泥沙漿打底壓實抹平素水泥沙漿一道,甩毛(內摻建筑膠)100(200)厚加氣混凝土砌塊 0.1(0.2)7.5=0.75(1.5)合計 1.238(2.078)4.3.3一面掛石材一面刷乳膠漆內墻面(電梯廳、走廊)樹脂乳膠涂料二道飾面封底漆一道(干燥后再做面涂) 5厚1:0.5:2.5水泥石灰膏沙漿找平 9厚1:0.5:3水泥石灰膏沙漿打底掃毛或劃出紋道 0.238 素水泥一道(內摻建筑膠)稀水泥漿擦縫30厚花崗石板面層,正、背面及四周邊滿涂防污劑,石板背面預留穿孔(或槽),用8號鋼絲(或4不繡鋼掛鉤),與鋼筋網綁扎牢固灌50厚1:2.5水泥沙漿分層灌注插搗密實,每層150200且不大于板高1/3,(灌漿前先將花崗 1KN/m2石板背面和墻體基面澆水濕潤)6鋼筋網( 雙向間距按飾面尺寸定)與墻體基面留的鋼筋頭 焊接牢固墻體基面預留8鋼筋頭長150或M880膨脹螺絲(雙向間距按飾面尺寸定)100(200)厚加氣混凝土砌塊 0.1(0.2)7.5=0.75(1.5)合計 2.78(3.53)4.3.4一面掛花崗石,一面刷乳膠漆外墻面(12層) 稀水泥漿擦縫 30厚花崗石石板,有板背面預留穿孔(或勾槽)穿18號鋼絲(或4不繡鋼掛鉤)與雙向鋼筋網固定,花崗石板與磚墻之間的20厚空隙層內用1:2.5水泥沙漿灌實6雙向鋼筋網(中距按板材尺寸) 1.192KN/m2 與墻內預埋鋼筋(伸出 墻面50)電焊(或18號低碳鍍鋅鋼絲綁扎) 墻內預埋8鋼筋,伸出墻面50,或預埋50504鋼板,雙向中距700(采用預埋鋼板時,由鋼板上焊8鋼筋與雙向鋼筋網固定)樹脂乳膠涂料二道飾面封底漆一道(干燥后再做面涂)5厚1:0.5:2.5水泥石灰膏沙漿找平 0.238 9厚1:0.5:3水泥石灰膏沙漿打底掃毛或劃出紋道素水泥一道(內摻建筑膠)200厚非承重空心磚 0.29.8=1.96合計 3.394.3.5一面聚苯乙烯保溫板,一面刷乳膠漆外墻面(312層)20厚1:3水泥沙漿(磚墻、鋼筋混凝土墻)或1:1:8水泥石灰沙漿找平10厚1:1(重量比)水泥專用膠粘劑刮于板背面 40厚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加壓粘牢,板面打麻成細麻面 0.541.5厚專用膠粘加強于需要加強的部位1.5厚專用膠粘標準網于整個墻面,并用抹刀將網壓入膠泥中基層整修平整,不漏網紋及抹刀痕樹脂乳膠涂料二道飾面封底漆一道(干燥后再做面涂)5厚1:0.5:2.5水泥石灰膏沙漿找平 0.238 9厚1:0.5:3水泥石灰膏沙漿打底掃毛或劃出紋道素水泥一道(內摻建筑膠)200厚非承重空心磚 0.29.8=1.96合計 2.738 第5節(jié) 風荷載作用下的位移和內力5.1風荷載標準值在主體結構計算時,風荷載作用面積應取垂直于風向的建筑物最大投影面積,風荷載標準值按下列公式計算: (5-1)式中 風荷載標準值(); 高度z處的風震系數; 風荷載體型系數; 風壓高度變化系數; 基本風壓()5.1.1風荷載體型系數風荷載體型系數是指風作用在建筑物表面上所引起的實際壓力或吸力與來流風速度壓的比值,它反映了建筑物表面在穩(wěn)定風壓作用下靜態(tài)壓力的特征分布規(guī)律,主要與建筑物外形和尺寸有關,考慮到本工程的建筑外形不是很規(guī)整,風荷載體型系數取1.4。5.1.2風壓高度變化系數本工程地面粗糙度為C類,結構各樓層高度變化系數如下表:結構各層的風壓高度變化系數 表1-5-1樓 層 號層 高 (m)高 度 (m)122.935.41.07112.935.21.03102.929.60.9992.926.70.9582.923.80.9072.920.90.8562.918.00.8052.915.10.7442.912.20.7432.99.30.7422.96.40.7413.53.50.745.1.3風震系數由于本工程高度大于30m,且高寬比大于1.5,應采用風震系數來考慮風壓脈動的影響,高層建筑結構在離室外地面高度z處的風震系數可按下列公式計算: (5-2)式中 脈動增大系數; 脈動影響系數; 震型系數5.1.3.1脈動增大系數脈動增大系數可根據地面粗糙度類別,基本風壓以及結構的基本自振周期T,按照高層混凝土結構技術規(guī)程表3.2.6確定,結構的基本自振周期,由結構動力學計算確定,對于比較規(guī)則的結構,也可采用近似公式計算。本工程結構的基本自振周期可用公式: (5-3)式中 H房屋的主體高度(m),不包括電梯機房和屋頂水箱的高度; B房屋的寬度(m),也就是震動方向的長度。 =0.69,其相應的脈動增大系數=1.1855.1.3.2脈動影響系數振型系數可由結構動力計算確定,計算時可僅考慮受力方向基本振型的影響,本工程可近似取振型計算點距室外地面高度z與房屋高度H的比值。根據公式計算得到的各層樓層風振系數見表1-5-2結構各樓層的風振系數表 表1-5-2樓層號高度(m)1235.41.071.01.521132.51.030.921.501029.60.990.841.48926.70.950.751.44823.80.900.671.42720.90.850.591.39618.00.800.511.36515.10.740.431.33412.20.740.341.2639.30.740.261.2026.40.740.181.1413.50.740.101.085.2結構的風荷載及相應的內力根據基本風壓、風荷載體型系數以及樓層標高處的風壓高度變化系數和風振系數,根據公式可求出各樓層標高處的風荷載標準值,見表1-5-3。 各樓層風荷載標準值 表1-5-3樓層號120.451.41.071.521.02111.031.500.97100.991.480.9290.951.440.8680.901.420.8170.851.390.7460.801.360.6950.741.330.6240.741.260.5730.741.200.5620.741.140.5310.741.080.50在進行結構整體計算時,可以將風荷載作為集中力作用于結構的樓層標高處。結構各樓層處由風荷載標準值引起的水平集中力,層剪力和傾覆力矩可由下列公式計算: 式中 、 分別為第i層結構由風荷載標準值引起的水平集中力、層剪力和傾覆力矩;第i層結構的風荷載標準值;、分別為結構迎風面的寬度和高度; 、分別為第i層結構至室外地面的高度。公式的含義如上圖所示,結構各樓層在風荷載標準值作用下的水平集中力、層剪力和傾覆力矩參見表1-5-4。風荷載作用下各樓層的荷載、剪力和傾覆力矩 表1-5-4樓層號(KN)(KN)(KNm)12102.29100.3296.711119.96214.3644.610106.04320.3952.1999.41419.71240.4893.20512.91510.7785.70598.61759.2679.35678.01989.3571.85749.82197.7466.37816.22390.2363.35879.62574.0261.17940.82751.4150.93991.72899.15.3風荷載作用下結構各樓層的水平位移和層間位移由于本工程建筑高度較小,很容易滿足高層混凝土結構技術規(guī)程的相應規(guī)定,經計算后可得各樓層的水平位移層間位移如下表所示,表1-5-5。風荷載作用下各樓層的層間位移和位移角 表1-5-5樓層號層 高(m)層間位移(mm)總位移(mm)層間位移角層間位移角限值122.90.513.991/56861/1000112.90.483.481/6042102.90.453.01/644492.90.402.551/725082.90.372.151/783872.90.331.781/878862.90.311.451/935552.90.301.141/966742.90.260.841/1115432.90.230.581/1260922.90.200.351/1450013.50.150.151/23333第6節(jié) 地震作用下的位移和內力6.1抗震設計要點我國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中提出的抗震設防的基本方針是“小震不壞、中震可修、大震不倒”。在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抗震設計中,通過兩階段抗震設計方法來實現“三個水準”抗震設防的目標。第一階段的抗震設計是對結構在多遇地震作用下進行彈性分析,主要驗算結構的樓層位移、層間位移,整體穩(wěn)定性和結構構件的抗震承載力。對于大多數的建筑結構,可以只進行第一階段抗震設計,通過抗震概念設計和抗震構造措施來滿足第二和第三水準的抗震設防要求。第二階段抗震設計是對結構在罕遇地震作用下進行彈塑性分析。對于有特殊要求的建筑,地震時容易倒塌的建筑以及有明顯薄弱層的不規(guī)則結構,除了進行第一階段抗震設計外,還要進行結構薄弱部位的彈塑性層間變形驗算,并采取相應的抗震構造措施來保證結構具有足夠的延性。根據高層混凝土結構技術規(guī)程的相應規(guī)定,高度不超過40m,以剪切變形為主,剛度和質量分布比較均勻的建筑物,可采用底部剪力法,本工程采用此法。由于本工程不屬于質量與剛度分布明顯不均勻,不對稱的結構,按照高層混凝土結構技術規(guī)程第3.3.2條的規(guī)定,可以只計算單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轉影響。采用底部剪力法時,其計算簡圖如下圖所示: 結構總水平地震作用的標準值可按下式計算: (6-1) 式中 相應于結構基本自振周期的值 結構等效總重力荷載代表值,=0.85 (6-2) 計算地震作用時,結構總重力荷載代表值, (6-3) 第j層重力荷載代表值為了考慮高層建筑彎曲振型的影響,可首先把一部分地震作用移到頂層,剩下部分再分配到各樓層: (i=1,2,n)(6-4)式中 、第i,j樓層的計算高度。頂部附加水平地震作用標準值為: (6-5)式中 頂部附加水平地震作用系數,當基本自振周期時,為0;當基本自振周期時,按下表采用:頂部附加水平地震作用系數 表1-6-1(s)0.250.08+0.070.30.40.08+0.010.550.080.02本工程自振周期=0.69,特征周期值為0.35;1.40.35=0.49;,所以: =0.08+0.01=0.080.69+0.01=0.06526.2總重力荷載代表值民用建筑的墻體自重按上下各一半集中到樓蓋,頂層墻體的一半集中到樓蓋,女兒墻、挑檐集中到屋蓋;樓面荷載及屋面荷載分別集中到樓蓋和屋蓋計算。民用建筑集中到屋蓋和樓蓋處的重力,荷載代表值(標準值):=1.0屋蓋+0.5雪+1.0女兒墻+1.0挑檐+1.0墻(頂半層高);=1.0樓蓋+1.0活+1.0墻(上下各半)計算地震作用時,抗震設計的總重力荷載代表值,應取結構和構配件自重標準值和有關的可變荷載組合值之和: (6-6) (6-7)式中 計算地震作用時,建筑結構的總重力荷載代表值; 集中于質點i的重力標準值; 結構和構配件自重標準值; 有關可變荷載的組合值系數。6.3計算各樓層重力荷載代表值6.3.1框架梁(KL)和連梁(LL)由于本工程采用剪力墻結構,且從底層到頂層的剪力墻墻厚均為200mm,所以與之對應的KL的厚度均為200mm,KL的梁截面高度為400mm,500mm,450mm;連梁LL的寬度為200mm,100mm,與之對應的梁截面高度取400mm,300mm。6.3.2以下為各樓層荷載代表值6.3.2.1一層重力荷載代表值樓板重力荷載:2001.11+800.44=2801.55 KNKL、LL重力荷載:368+55.4=423.4 KN墻體自重:1564+112.54+8543.75+218.0=10438.3 KN=2801.55+423.4+10438.3=13944.59 KN活荷載:889.94 KN6.3.2.2二層重力荷載代表值樓板重力荷載:1185.125+853.3=2038.42 KNKL、LL重力荷載:445.8 KN墻體自重:1632+337.1+8543.75+218.0+842.76=11573.62 KN=2038.42+445.8+11573.62=15627.48 KN活荷載:948.1 KN6.3.2.3三、五、七、九層重力荷載代表值樓板重力荷載:1174.3+845.48=2019.78 KNKL、LL、XL重力荷載:384+9.6+173.6+4.3=571.5 KN墻體自重:1314.24+373.44+650.7+8543.75+265.88=11148 KN=2019.78+571.5+11418=13739.3 KN活荷載:939.42 KN6.3.2.4四、六、八、十層重力荷載代表值樓板重力荷載:1185.13+853.3=2038.42 KNKL、LL、XL重力荷載:384+9.6+198.3+6.17=598.07 KN墻體自重:1314.24+373.44+678.68+8543.75+265.88=11176 KN=2038.42+598.07+11176=13812.49 KN活荷載:948.1 KN6.3.2.5 11層重力荷載代表值樓板重力荷載:1896.14+577.2=2473.34 KNKL、LL、XL重力荷載:384+9.6+173.6+4.3=571.5 KN墻體荷載:1314.24+373.44+650.7+8543.75+265.88=11148 KN=2473.34+571.5+11148=14192.84 KN活荷載:863.82 KN6.3.2.6 12層重力荷載樓板重力荷載:474.15+441.59=915.74 KNKL、LL、XL重力荷載:183+5.69=188.69 KN女兒墻+墻體自重:915.14+188.69+4654.58=5758.41 KN=915.14+188.69+4654.58=5758.41 KN活荷載:79.03 KN經過計算后,各樓層代表值如下:12層:915.74+188.69+4654.581/2+79.031/2=3471.24 KN11層:2473.34+571.5+111481/2+4654.581/2+863.821/2=11378.04 KN10層:2038.42+598.07+111761/2+111481/2+948.11/2=14272.54 KN9層:2019.78+571.5+111481/2+111761/2+939.421/2=14222.99KN8層=6層=4層=14272.54 KN7層=5層=3層=14222.99 KN2層:2038.42+445.8+11573.621/2+111481/2+948.11/2=14319.08 KN1層:2801.55+423.4+10438.31/2+11573.621/2+889.941/2=14675.88 KN6.4計算總水平地震作用的標準值6.4.1結構的計算簡圖如下圖所示:6.4.2計算 =0.85157826.36 =134152.41KN (6-8) =1 = =5245.57KN6.4.3頂部附加水平地震作用標準值=0.06525245.57=342KN根據公式 (i=1,2,n)計算各樓層橫向地震剪力見下表,表1-6-2。 各層橫向地震剪力表 1-6-2樓層號122.935.43471.24122881.90.031494494112.932.511178.04369786.30.093456950102.929.614272.54422467.20.106519.81469.892.926.714222.99379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