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政治上冊第八課《走自立自強之路》教案魯教版(1).doc_第1頁
七年級政治上冊第八課《走自立自強之路》教案魯教版(1).doc_第2頁
七年級政治上冊第八課《走自立自強之路》教案魯教版(1).doc_第3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4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教學資料參考七年級政治上冊第八課走自立自強之路教案魯教版(1)- 1 -內容標準 養(yǎng)成自信自立的生活態(tài)度,樹立為人民、為社會服務的遠大志向,體會自強不息的意義.教學目標(一)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養(yǎng)成自立的生活態(tài)度,體會自強不息在學習、生活及事業(yè)成功中的意義,培養(yǎng)自立自強的精神;以自立自強的態(tài)度對待生活中的困難,克服依賴心理,努力把自己培養(yǎng)成為強者.(二)能力:提高自理自立的能力,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事情自己來安排;面對遇到的困難,學著靠自己的力量去解決,逐步培養(yǎng)獨立克服困難的能力.(三)知識:認識自立的重要作用,懂得只有自立才能走向自強的道理;學會走上自立之路.教學內容分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是第四單元第八課的第一項目內容,目的是讓學生認識自立品質的重要作用,自覺克服依賴心理,養(yǎng)成自立的生活態(tài)度;培養(yǎng)自立精神,勇于面對學習、生活中的困難.進入中學以后,學生遇到的最大的不適應,就是在自立能力上.由于小學的教育、教學方式和中學的不同,學生的學習方式、生活方式和自我管理方式等都發(fā)生了變化,這就給學生的自立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及時對學生進行自立教育非常重要.本項目分兩個層次內容:一是少年需自立,主要是講解自立的重要作用;二是告別依賴,走向自立,主要是講解如何走向自立.前一層次是教學的重點,因為只有認識到自立的重要性,才能自覺走自立之路;后一層次是教學的難點,因為初一學生年齡較小,又大多是獨生子,依賴性較強,要在學習生活中真正克服依賴心理,走向自立難度較大.道理好明白,但做起來較難.教學活動(一)導入新課多媒體投放:人生是一頓自助餐一位朋友的祖父當年從東歐來到美國.他通過愛利斯島,然后走進曼哈頓的一間餐館,想找點東西吃.他坐在空無一物的餐桌旁,等著有人拿來菜譜請他點菜,但是沒有人來.他等了很久,最后有一個女人端著滿滿一盤食物過來,坐在了他的對面.朋友的祖父問:“這里怎么沒有侍者?”那女人告訴他,這是一家自助餐館.果然,他看見有許多食物陳列在臺子上,排成長長的一行.“從一頭開始,”女人說,“你挨個地揀你想吃的菜.等你揀完,到另一頭他們會告訴你該付多少錢.”“我很快就知道了,這就是在美國做事的法則.”朋友的祖父后來對人講,“在這里,人生就是一頓自助餐.只要你愿意付費,你想要什么都可以.你可以獲得成功.但是,如果你只是一味地等著別人把它拿給你,你將永遠也成功不了.你必須站起身來,自己去拿.”這也是所有成功者的法則.提出問題:人生是一頓自助餐,說明了一個什么道理?學生思考回答后,教師總結:人生像一頓自助餐,不能一味地等別人,“你必須站起來,自己去拿”.只有自立才能開創(chuàng)自己的事業(yè),獲得成功.多媒體投放課題:自立的事情自己做(二)共同探討多媒體播放視頻或投放文本:年少有志,勇挑生活重擔安琳是青島膠南濱海街道中心中學的一名15歲女學生豆蔻年華的她,本應得到父母的百般呵護,但病重的母親,卻讓她小小年紀便挑起生活的重擔.每天天剛蒙蒙亮安琳就起床了,然后穿好衣服、洗臉做飯,再把做好的飯端到媽媽的床頭,給媽媽倒好水,放好藥,等媽媽醒來后吃飯、服藥.為了減少生活開支,她又學會了蒸饅頭、包水餃、炒小菜.生活的重負下,她一直勤于學業(yè),科科成績名列前茅.提出問題;安琳最值得我學習的品質是什么?它的具體表現(xiàn)是什么?教師引導學生閱讀材料,思考回答.然后教師總結:安琳是一個具有自立精神的孩子.他小小年紀克服困難,洗衣做飯照顧媽媽,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多媒體投放:繼續(xù)多媒體投放:年少有志,勇挑生活重擔安琳6歲那年,她的媽媽突患神經元損傷,最終導致下肢癱瘓,生活不能自理.為了給媽媽看病,不但家里的積蓄花光了,還欠下了十幾萬元的債務.為了能多掙點錢給媽媽治病,爸爸早出晚歸外出打工,從此照顧媽媽的任務,便壓在了剛剛上學的安琳身上.她伺候媽媽吃飯、洗頭、洗腳、給媽媽熬藥,收拾家務,管理菜園,有時做點葷菜,她總是仔細的把肉片挑出來,端給媽媽吃.她說:“如果我能替媽媽分擔一點痛苦,我心里也會變得高興一點”為了讓媽媽高興,她一有時間就和媽媽聊天,學校的新事、趣事都和媽媽說說.拳拳孝心受到了鄰里和學校老師的一致稱贊.困難并沒有讓小安琳屈服,反而讓她更堅強和樂觀.為使家務料理與學習兩不誤,她學會了科學合理地安排時間,當同齡人在媽媽的陪伴下悄悄進入夢鄉(xiāng)的時候,安琳卻剛剛做完家務,開始寫作業(yè),從來沒有因為家務勞動而影響學習.20_年,安琳被評為_市“春蕾之星”,20_年被評為全國“十佳春蕾女童”、感動青島十佳人物.提出問題:讀了安琳的事跡,你有什么感受?引導學生分組討論,然后全班交流.在學生討論交流的過程中,教師進行巡視,了解各組討論情況,對學生認識水平和個別觀點做到心中有數(shù).討論2-3分鐘后,請各組推選代表發(fā)表本組意見.在學生發(fā)表意見的過程中教師要認真聽取學生的意見,抓住學生發(fā)言中的精彩之處,及時給予歸納、引導和點撥.教師歸納總結,多媒體投放結論:自立的重要意義:1、自立的過程是我們鍛煉和提高生活能力的過程,也是我們不斷提高心理和道德品質的過程.2、自立才能走向自強.異域采風:奧巴馬的家規(guī)奧巴馬夫婦共育兩個女兒,為了培育兩個乖女兒更加健康成長,夫婦倆對女兒制定了幾條既簡單觀念性很強的家規(guī).1、不能有無理的抱怨、爭吵或者惹人討厭的取笑.2、一定要鋪床,不能只是看上去整潔而已.3、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比如自己沖麥片或倒牛奶,自己疊被子,自己設置鬧鐘,自己起床并穿衣服.4、保持玩具房的干凈.5、幫父母分擔家務,每周1美元.6、每逢生日或是圣誕節(jié),沒有豪華的禮物和華麗的聚會.7、每晚8點30分準時熄燈.8、安排充實的課余生活:瑪莉亞跳舞、排戲、彈鋼琴、打網球、玩橄欖球;薩莎練體操、彈鋼琴、打網球、跳踢踏舞.9、不準追星.提出問題:你有什么感想?教師也可以利用古代的“虎父犬子”、今天的“富二代”、“啃老族”等啟發(fā)學生,讓他們充分地認識到自立的重要性,從而要做有自立能力的人,順利地過渡到下一個內容.多媒體投放:告別依賴,走向自立多媒體播放動畫片:小馬過河或投放這個故事的文本.小馬和他的媽媽住在綠草茵茵的小河邊,他總跟在媽媽身邊寸步不離.只有在媽媽過河給對岸村子送糧食時,他才不跟著媽媽.小馬過得很快樂,時光飛快地過去了,小馬漸漸長大了.有一天,小馬媽媽把小馬叫到身邊說:“小馬,你已經長大了,可以幫媽媽做事了.今天你把這袋糧食送到河對岸的村子里去吧.”小馬非常高興地答應了.他馱著糧食飛快地來到了小河邊.可是河上沒有橋,只能自己淌過去.可又不知道河水有多深呢?正在猶豫中,小馬一抬頭,看見了正在不遠處吃草的牛伯伯.小馬趕緊跑過去問到:“牛伯伯,這河里的水深不深呀?”牛伯伯挺起他那高大的身體笑著說:“不深,不深.才到我的小腿.”小馬高興地跑回河邊,準備淌過河去.他剛一邁腿,忽然聽見一個聲音:“小馬,小馬,別下去!這河可深啦.”小馬低頭一看,原來是小松鼠.小松鼠翹著她的漂亮的尾巴,睜者圓圓的眼睛,很認真地說:“前兩天我的一個伙伴不小心掉進了河里,河水就把他卷走了.”小馬一聽沒主意了.牛伯伯說河水很淺,小松鼠卻說這河水很深,這可怎么辦呢?小馬只好回去問媽媽.馬媽媽老遠地就看見小馬低著頭,馱著糧食又回來了.心想他一定是遇到困難了,就迎過去問小馬.小馬哭著把牛伯伯和小松鼠的話告訴了媽媽,媽媽安慰小馬說:“你為什么不自己到河里去試試呢?做什么事只有自己試過了,才能知道是否能成功.”小馬聽了媽媽的話,紅著臉說:“媽媽,我知道怎么做了.”說完小馬轉身就向河邊跑去.又來到河邊,他小心地試探著,一步一步地向河心走去.這時小松鼠又在大叫“小馬!河水很深,會淹死你的!”小馬再也不聽小松鼠的話了,繼續(xù)一步一步向前走去,終于淌過了河.原來,河水既沒有牛伯伯說的那么淺,也沒有小松鼠說的那么深.提出問題:小馬為什么第一次沒有渡過河?第二次為什么能成功渡河?學生思考回答后,教師歸納總結,多媒體投放:怎樣成為一個有自立精神的人?1、要克服依賴性2、獨立思考,自主做出決定(重要標志)3、積極鍛煉,提高自立能力(最基本途徑)然后教師可以用超鏈接的形式進一步幫助學生理解過度依賴的危害及“自主做出決定”和“積極實踐和鍛煉”的重要性.多媒體投放:警鐘長鳴在一個招聘會上,曾出現(xiàn)這樣一幕:一個老人在各個攤位前忙個不停,填了六十多份各類求職應聘表,并且不斷向招聘單位咨詢.許多人以為她是來找工作的,一打聽才知道,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26歲的兒子.此時此刻,他的兒子正在家“賦閑”.他一天到晚除了吃飯睡覺,就是聊天、玩牌、上網.提出問題:如果你是招聘者,你會聘用這個年輕人嗎?為什么?學生思考回答之后,教師歸納總結.因為他的自立意識、自我管理和自理能力都比較差,依賴心理比較嚴重.這樣的人是很難獲得事業(yè)的成功的,所以不能聘用他.生活在21世紀的我們,在父母的呵護之下,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無憂無慮的生活.然而我們長期處于這種優(yōu)越的環(huán)境下,必將會喪失斗志和自立的能力,嚴重阻礙了我們將來成功的事業(yè)道路.所以我們一定要克服依賴心理,獨立地面對生活中的風風雨雨.多媒體投放:J8峰會上一鳴驚人的中國男生2009年7月6日,意大利羅馬一所高等消防學院的會議室內,青少年八國峰會(以下簡稱J8峰會)正在進行,幾十位各種膚色的青少年熱烈地討論非洲的經濟發(fā)展問題.以英語為母語的國家的青少年尤其活躍,一位美國代表頻頻發(fā)言:“要解決非洲的貧困問題,我覺得應該建立一家專業(yè)銀行,向非洲國家提供小額貸款,讓他們逐步擺脫窮困的境地.”“沒錯!只有給他們提供貸款,才有可能將經濟發(fā)展起來.”在座的青少年代表紛紛表示同意.這時,一位個子高高的、戴著眼鏡的亞洲男孩說:“我覺得應該務實一點.農業(yè)是一個國家的根本,應該制訂切實的政策,向非洲國家提供農業(yè)方面的援助.還有,由于非洲飲水比較困難,我們還應該想辦法解決他們的飲水問題.只有讓他們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才能談經濟問題.最重要的是,這些建議不能流于形式.”他流利的英文和不跟隨潮流的觀點引起一片熱烈的掌聲,他就是梁曉天,來自中國北京二中.提出問題:梁曉天為什么會贏得熱烈的掌聲?學生思考回答之后,教師總結:德國哲學家叔本華說:“不要讓自己的腦袋成為別人思想的跑馬場.”梁曉天遇事獨立思考,決不隨波逐流,人云亦云.既維護了國家利益,又展示了中國當代青年的風采,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多媒體投放:名言賞析不依賴別人,是少數(shù)強者的特權. 尼采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陸游兩則名言告訴我們要培養(yǎng)自立能力的最好辦法是什么?學生思考回答后,教師歸納總結:只有投身社會實踐,才能逐步提高自立能力.積極實踐和鍛煉是培養(yǎng)自立能力的基本最基本途徑.(三)走進生活,體驗自立多媒體投放:遇到下列情境,“我”該怎么辦呢?情境一:爸爸媽媽因公外出,我要到奶奶家住幾天 情境二:做數(shù)學題時,遇到難題了 情境三:爸爸出差,媽媽生病了,我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