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高三生物實驗專題教案(5) 蘇教版.doc_第1頁
江蘇省高三生物實驗專題教案(5) 蘇教版.doc_第2頁
江蘇省高三生物實驗專題教案(5) 蘇教版.doc_第3頁
江蘇省高三生物實驗專題教案(5) 蘇教版.doc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實驗方案評價【考綱要求】能對一些簡單的實驗方案進行設計并作出恰當?shù)脑u價和修正。獲取信息的能力:1、能從課外材料中獲取相關的生物學信息,并能運用這些信息,結合所學知識解決相關的生物學問題。2、關注對科學、技術和社會發(fā)展有重大影響和意義的生物學新進展以及生物科學發(fā)展史上的重要事件。綜合運用能力:理論聯(lián)系實際,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自然界和社會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學問題?!局R梳理】一、該類試題提供實驗過程及其結果,要學生分析實驗過程中的錯誤或不合理之處、實驗的原理、實驗結果所說明的問題等,有時需補充必要的步驟。側重于對中學生物實驗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運用能力的考查。二、實驗分析題型及解題的基本思路:解題時要緊扣實驗目的,明確實驗變量,遵循單一變量原則,在此基礎上進行全面分析?!净A訓練】1、為驗證“鎂是植物生活的必需元素”,3位同學進行了實驗設計,下列是實驗的基本思路。請分析指出3個實驗思路能否達到實驗目的?為什么?再寫出你的設計思路。(1)實驗一:取生長狀況一致的大豆幼苗,用符合實驗要求的容器進行培養(yǎng)。對照組容器內(nèi)只盛有蒸餾水,實驗組盛有用蒸餾水配制的鎂鹽溶液。兩組置于相同的適宜條件下培養(yǎng),并對溶液通氣,觀察比較兩組植物的生長發(fā)育情況。答:不能。因為蒸餾水和鎂鹽溶液均缺乏植物必需的礦質元素而使植物生長均不正常。(2)實驗二:取生長狀況一致的大豆幼苗,栽培在盛有砂性土壤的容器中(砂性土壤肥力均勻,容器符合實驗要求),對照組澆以蒸餾水,實驗組澆以蒸餾水配制的鎂鹽溶液,兩組置于相同的適宜條件下培養(yǎng),觀察比較兩組植物的生長發(fā)育情況。答:不能。因為兩組容器內(nèi)的砂性土壤中都可能含有鎂離子。(3)實驗三:取生長狀況一致的大豆幼苗,栽培在盛有砂性土壤的容器中(砂性土壤肥力均勻,容器符合實驗要求),對照組澆以含有植物必需的各種元素的完全營養(yǎng)液,實驗繃臉澆以不含鎂離子的營養(yǎng)液,兩組置于相同的適宜條件下培養(yǎng),觀察比較兩組植物的生長發(fā)育情況。答:不能。因為兩組容器內(nèi)的砂性土壤中都有可能含有鎂離子。(4)下面由你進行實驗設計,請寫出你的設計思路。答:取生長狀況一致的大豆幼苗,用符合實驗要求的容器,對照組盛有含植物必需的各種礦質元素的完全營養(yǎng)液,實驗組盛有不含鎂離子的完全營養(yǎng)液,兩組置于相同的適宜條件下培養(yǎng),并對溶液通氣,觀察比較兩組植物的生長發(fā)育情況。2、下面是某研究小組的同學為證明細菌對植物遺體的分解作用而提出的2種實驗方案。他們將同一種樹的落葉分成甲、乙兩組,實驗過程中不斷地滴加蒸餾水,使樹葉保持潮濕。方案一:將甲組放在無菌條件下,乙組放在自然條件下(暴露在空氣中)。觀察記錄葉的變化。方案二:將甲組滅菌后放在無菌條件下,乙組放在自然條件下(暴露在空氣中)。觀察記錄葉的變化。(1)上述2種實驗方案能否達到實驗目的?請說明理由。方案一:不能。兩組均未經(jīng)過經(jīng)過滅菌,甲會因樹葉中存在的微生物的分解作用而分解,從而失去對照作用;乙除空氣中的細菌的分解作用外,還有樹葉中存在的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不能說明一定是細菌的分解作用所致。方案二:也不同。(理由同上)。(2)甲、乙兩組為什么要用相同的樹葉?用相同的樹葉使實驗中的變量單一,排除干擾。(3)現(xiàn)在由你進行實驗設計,寫出你的實驗方案:將樹葉滅菌后分成2組,甲組放在無菌條件下,乙組放在自然條件下(暴露在空氣中);觀察記錄葉的變化。【高考模擬】3、水華可因藍藻爆發(fā)所致。科研人員嘗試利用某種細菌限制藍藻數(shù)量,相關實驗的示意圖如下。圖中表示實驗步驟。請回答問題:(1)從細胞結構的特點與復雜程度上看,藍藻屬于原核細胞;從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營養(yǎng)結構上看,藍藻處于第一營養(yǎng)級;藍藻的代謝類型通常是自養(yǎng)需氧型。(2)引發(fā)水華的藍藻可產(chǎn)生藍藻可產(chǎn)生藍藻毒素。藍藻毒素不是(是、不是)藍藻生長、繁殖所必需的物質。藍藻毒素對人是一種致癌因子,可使原癌基因從抑制狀態(tài)變成激活狀態(tài),導致正常細胞發(fā)生癌變。(3)圖中、通常使用的是、中已培養(yǎng)至對數(shù)期的藍藻和溶藻細菌。(4)圖中實驗組在每個培養(yǎng)皿中,如果做三個重復實驗,可采取的做法是:在每個培養(yǎng)皿中,選擇三個不同位置,各滴加等量菌液。為完善實驗設計方案,應增設對照組,可采取的做法是:在每個培養(yǎng)皿中,選擇三個不同位置,各滴加等量的、不含溶藻細菌的溶藻細菌培養(yǎng)液。(5)藍藻通常呈藍綠色。觀察實驗結果,發(fā)現(xiàn)培養(yǎng)皿中出現(xiàn)褪色空斑,說明藍藻被溶藻細菌裂解(死亡)。4、某研究小組進行一個有關兔水鹽代謝調(diào)節(jié)的實驗,以下為實驗報告,請予以完善。實驗名稱:兔的水鹽代謝調(diào)節(jié)。(一)材料與方法:(1)家兔12只,2.5 kg/只,隨機分為3組(甲、乙及丙組),每組4只。(2)對甲組兔靜脈滴注1.5%nacl溶液,乙組滴注0.9%,nacl溶液,丙組滴注蒸餾水,滴注量均為200 ml,0.5 h滴定。(3)從滴注開始收集測定2h內(nèi)兔的尿液量。(二)結果與分析:(1)甲、乙、丙三組兔平均尿量比較:甲乙丙。(2)原因:甲、乙、丙三組兔分別注入1.5%nacl溶液、0.9%nacl溶液和蒸餾水。丙、乙、甲三組兔細胞外液的滲透壓依次升高,丙、乙、甲三組兔下丘腦的滲透壓器所受的剌激依次升高,丙、乙、甲三組兔下丘腦分泌經(jīng)垂體釋放的抗利尿激素依次增多,丙、乙、甲三組兔腎小管、集合管等對原尿中的水重吸收的量依次增多。所以丙、乙、甲三組兔尿量依次減少。(三)討論:(1)實驗設計時每組兔能否只用1只?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