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話“軸”和河南話“信球”的淵源臆說(文王路).doc_第1頁
北京話“軸”和河南話“信球”的淵源臆說(文王路).doc_第2頁
北京話“軸”和河南話“信球”的淵源臆說(文王路).doc_第3頁
全文預(yù)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北京話“軸”和河南話“信球”的淵源臆說(文/王路)來北京后,我才知道這么個詞:軸。意思是倔,認(rèn)死理,驢脾氣。查查辭典,“軸”字并沒有相近的義項。其實,“軸”的原字,應(yīng)該是“紂”,商紂王的“紂”。紂,就是馬緧。(說文。)馬緧,是馬車屁股后邊的那根皮帶。凡是車,都有紂。車紂在不同的地方叫法不一樣,古代以函谷關(guān)、潼關(guān)為界,往東,周、洛、韓、汝、潁,也就是河南一帶,叫鞧,或者叫曲绹、曲綸。函谷關(guān)往西,也就是陜西一帶,叫紂。(揚雄方言。)緧,鞧,是一個意思,寫法卻不一樣。鞧也可以當(dāng)動詞用。當(dāng)動詞的時候,辭典里的例句是:大轅馬鞧著屁股往后退。周禮冬官考工記說,牛車在下坡的時候,得緧著牛的屁股。這里的緧,就有較勁、對著干的味道。北京話里“軸”字的意思,大概是從這兒來的。但“緧”和“鞧”并不讀“軸”,而是讀“球”。云南有個古宗族,會在鞧上綴上金銀寶石。(清朝余慶遠維西見聞紀(jì)。)但在漢地就沒那么講究,樂府詩陌上桑里,羅敷的丈夫身居高位,也僅僅是“青絲系馬尾,黃金絡(luò)馬頭”,沒見馬緧上掛著寶石什么的。馬屁股上套的是皮帶,但驢屁股上常常套的不是皮帶,而是一根棍子。清朝王筠說文釋例里解釋說,是因為驢的屁股比馬窄,所以要加根棍子讓它變長些。這樣,馬用的就叫緧,驢用的叫紂,也叫“紂棍”。清朝梁同書直語補證里也說:“驢后絡(luò)以橫木,俗名紂棍。”河南墜子小黑驢唱詞有:“五花籠頭垂纓子兒,紫檀木旋了一個驢紂棍兒?!奔q棍的兩頭,用繩子拴著鞍子,防止鞍子前后滑動。高崗傳里有個民謠:“三個缸缸兩個空,一個不空放根驢紂棍。”在西北,“紂棍”常常被說成“臭棍”,大概因為紂棍在驢屁股下邊,“紂”和“臭”又讀音接近,就演化成了“臭棍”。西北有諺語諷刺把過錯賴到別人頭上的人:“驢不行了怨臭棍,人不行了怨女人?!薄凹q棍”也叫“驢扭棍”。金瓶梅第58回,潘金蓮拿鞭子抽秋菊,潘姥姥過來奪鞭子,說:“為驢扭棍不打緊,倒沒的傷了紫荊樹。”這里的“驢扭棍”,就是說秋菊??梢娫诿鞒臅r候,“驢扭棍”已經(jīng)用在市井之間作罵人的話了。不過,早在唐末五代,就有用“驢紂”來形容人的說法。大慧普覺禪師語錄、古尊宿語錄里都提到過這則故事:趙州禪師和侍者文遠斗劣。所謂斗劣,就是比誰能把自己說得下賤。誰不如對方說得下賤,就輸給對方一個糊餅。趙州說,我是一頭驢。文遠說,我是驢胄。趙州又說,我是驢糞。文遠說,我是驢糞里的蟲。趙州就問,你在驢糞里邊干啥呢?文遠說,我在里邊過夏天。趙州說,糊餅?zāi)眠^來吧。這里的“驢胄”,就是“驢紂”。五燈會元里也講到了這個故事,但五燈會元成書于南宋,第二次刻書時已經(jīng)是元代??峙率蔷帟纳似諠蛘呤强虝顺圆粶?zhǔn)“驢胄”的意思,或是沒看清,就把“驢胄”當(dāng)成了“驢胃”。要是驢胃,意思就不通了。你說你是驢,我說我是驢屁股下的紂棍,才顯得我比你劣。說驢胃,就體現(xiàn)不出來。大概是因為讀書人很少親自趕驢駕馬,而趕驢駕馬的人,只知道驢屁股下的那根棍子讀作“驢紂”,卻不知道該怎么寫。到南宋的時候,只是按照這個讀音來亂寫,就有寫成“驢軸”的。南宋張杲的醫(yī)說中,就寫成了驢軸。也不能怪他,畢竟,人家不是正經(jīng)讀書人,只是個郎中。醫(yī)說中說,驢軸可以用來治瘧疾。將驢軸上的灰垢,用水洗了,取其汁,和面成彈丸狀,做成燒餅兩枚,發(fā)瘧疾前吃一枚,瘧疾后再吃一枚,就好了。但療效恐怕不可靠,因為這條是張杲從洪邁的夷堅志中引的。夷堅志是本筆記小說,流傳到今天,缺了一部分,張杲引的這條,恰恰在亡佚的那部分里邊。所以,不知夷堅志里寫的到底是“驢紂”還是“驢軸”。說到驢軸,還有個有意思的詞,車軸漢子。車軸漢子,是形容漢子壯實。最早是罵人的,后來,大家搞不清楚原意,就變成中性的了。唐朝時候,關(guān)中人把關(guān)東人戲稱為“車軸漢子”,因為關(guān)東人吃榆樹葉子,車軸一般是榆木做的。陳龍傳里說蕭軍是“典型關(guān)東車軸漢子”。其實這里搞錯了。蕭軍是東北人,陳龍傳說的關(guān)東,指的是山海關(guān)以東。而“關(guān)東車軸漢子”里的“關(guān)”,不是山海關(guān)而是潼關(guān)和函谷關(guān)。潼關(guān)以東,叫做關(guān)東。潼關(guān)以西,叫做關(guān)中或者關(guān)內(nèi),是長安附近。岑參詩“秋色從西來,蒼然滿關(guān)中”,就是那里。關(guān)東人被叫做“車軸漢子”,生氣了,反過來稱關(guān)中人“驢軸漢子”。說“驢軸漢子”,是因為關(guān)中人吃苜蓿,而苜蓿是喂驢馬的。苜蓿是漢朝傳到中國的。史記大宛列傳說,大宛人用蒲陶(葡萄)釀酒, 大宛馬喜歡吃苜蓿。漢朝派使者取來,才開始在中國種植。后來外國使者來的多了,離宮別館旁,種的都是葡萄、苜蓿。苜蓿在嫩的時候,或者鬧饑荒的時候,人也吃。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長安中乃有苜蓿園,北人甚重之”;“陜西最多,用飼牛馬,嫩時人兼食之。”傳言為蘇東坡所寫的艾子雜說里講過一個故事。立春的時候,有個村里的老頭,提了一筐苜蓿給艾子,說苜蓿剛生出來,沒敢嘗,先送給你嘗嘗。艾子非常高興,說勞煩你送這么新的苜蓿給我,我吃了之后,再給誰吃呢?老頭說,你吃了之后,我就割了喂驢。蘇東坡還有一首詩戲用晁補之韻,提到馬吃苜蓿。蘇東坡調(diào)侃晁補之喜歡吟詩,說吟詩不能擋飽,就像鳳凰吃竹子只能挨餓,哪里比得上駑馬吃苜蓿能養(yǎng)得肥呢。我知道你忍著饑餓誦詩的時候,口水早翻騰得像布谷鳥那樣了。至今,甘肅西北的民勤一帶,還有諺語:“天窗上吊苜蓿,給驢種相思?!蔽壹以谠ツ弦粠В?dāng)?shù)赜蟹窖越小罢臆俎!?,是挨批評的意思。很長一段時間里,我以為那三個字是“找沒趣”。但“沒趣”一詞在當(dāng)?shù)夭⒉粏为氂?,而且不讀成“木趣”。后來,知道驢吃苜蓿,我就豁然開朗了,因為有句罵人的話叫“帶個找苜蓿的臉”。原來是罵人是驢。后來,漸漸演變成“找罵”的意思了。說到河南方言,還有個詞讀作“信球”。網(wǎng)上也有人寫成“釁球”。釁球,有殘忍而癡傻的意思。比如,丈夫家庭暴力,把妻子或孩子的腿打折了,別人就說他釁球。我猜測,“釁球”的“球”字,應(yīng)該是“鞧”。因為常和“釁鞧”一詞連用的兩個同義詞是“牛血”、“驢血”,也是形容人殘忍暴虐?!搬叀弊郑玖x是殺了牲口,用血涂在新制成的器物的縫隙中。比如釁鐘、釁鼓。左傳里,秦國和晉國在一個叫肴的地方打了一仗,孟明視被俘,后來被放掉的時候說,感謝晉公沒拿我們來釁鼓。杜預(yù)注說:“殺人以血涂鼓,謂之釁鼓?!泵献永?,梁惠王見人牽著牛從堂下走,問牛去哪,回答說牽去釁鐘。趙岐注說,殺了牲口,涂在新鑄的鐘的縫隙里,叫釁鐘。周禮春官大祝提到一個詞,隋釁。鄭玄注說,隋釁,就是薦血,用血來祭祀。魯迅詩“我以我血薦軒轅”,就是“釁”。“釁”字既和血有關(guān),可以推想,“釁球”的“球”字應(yīng)當(dāng)和牲口有關(guān),因此,很可能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