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1 桃花源記(新)文學常識1. 本文選自( )。作者( )(約365427),又名潛,字( ),謚號“()”,別號“()”,潯陽柴桑(現(xiàn)在江西省九江市)人,( )朝著名( )人、辭賦家、散文家。他是我國歷史上第一位( )詩人。他長于詩文歌賦。散文以( )最為有名。詩文兼有平淡與爽朗的風格,語言質(zhì)樸自然,又極為精煉。有 。 2. 記,是一種文體,即記述事物的文章。本文是桃花源詩并序中的“序”。它虛構了一個與黑暗現(xiàn)實社會相對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思想,反映了人民的愿望。這篇記是我國古代散文中的奇葩,傳誦千古而不衰?;A知識3. 生字: hu然 yn然 黃發(fā)垂tio 妻子y人 老j伏櫪 qin m4. 多音字:(1) 舍:舍己為人 宿舍 (2)間:田間 間隔 (3)語:語言 語人 (4)鮮:新鮮 鮮見5. 多義字辨析:【舍】便舍船,從口入: / 屋舍儼然: 【志】處處志之: / 尋向所志: 【尋】尋向所志: / 未果,尋病終: 【為】武陵人捕魚為業(yè): / 不足為外人道: 【世】自云先世避秦時亂: / 問今是何世: 【復】不復出焉: / 余人各復延至其家: 【之】忘路之遠近: / 具答之: / 處處志之: 【其】復前行,欲窮其林: / 其中往來種作: / 既出,得其船: / 譴人隨其往: 6. 通假字:【便要還家】 7. 詞類活用:【漁人甚異之】 【欲窮其林】 【處處志之】 8. 詞語的古今異義:【芳草鮮美】 【阡陌交通】【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來此絕境】【無論魏晉】【說如此】【緣溪行】【余人各復延至其家】【津】9. 特殊句式:【判斷句】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也”類判斷) 【省略句】、省略主語。例如:(1)山有小口,(小口)仿佛若有光。(武陵人)便舍船,從口入。(小口)初極狹,才通人。(武陵人)復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2)其中(人們)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3)(村人)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漁人)具答之。(村人)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人)聞有此人,咸來問訊。 、省略賓語。例如:問(漁人)所從來,便要(漁人)還家。此人一一為(之)具言所聞。余人各復延(漁人)至其家10. 根據(jù)下列提示,按要求寫成語并解釋:(1)復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 (2)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3)后遂無問津者。 (4)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11. 劃分朗讀節(jié)奏:(1)忽逢桃花林,夾岸數(shù)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2)緣溪行,忘路之遠近。 (3)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 (4)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 (5)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 文本細讀12. 全文以( )為順序,以漁人的( )為線索,敘寫了漁人“( )桃花源( )桃花源( )桃花源( )桃花源”的全過程,一線貫之,層次分明。 13. 按要求寫出原文中的句子。(1) 描寫桃花林自然景色的語句。 (2) 漁人“欲窮其林”的原因。 (3) 反映桃花源不易被人發(fā)現(xiàn)的詞語。 (4) 描繪桃源自然環(huán)境美好的句子。(5) 描繪桃源社會環(huán)境寧靜的句子。(6) 描寫桃花源田園風光的句子。(7) 描寫桃花源中人們安居樂業(yè)的句子。 (8) 寫出描寫桃花源中人們和平勞動、幸福生活的語句。 (9) 文中描寫桃花源人精神狀態(tài)的句子。 (10) 表現(xiàn)“村人”熱情待客的句子。 (11) 表現(xiàn)“村人”都來關心漁人的句子。 (12) 表明桃源人生活富足的句子。 (13) “村人”來桃花源的原因。 (14) “村人”“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的原因。 (15) 桃花源中人“與外人間隔”的原因。 (16) 用來證實桃花源中人“與外人間隔”的語句。 (17) 最能表現(xiàn)“絕境”“間隔”的句子。 (18) 表明桃花源人聽了漁人的話之后,雖“嘆惋”卻仍想繼續(xù)在桃花源中生活的句子。 (19) 文中暗示桃花源并不存在的語句。14. 用一個成語說明桃花源人的生活。 15. 讀1段:“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yè)。緣溪行,忘路之遠近?!边@19個字交代了哪些故事要素? *(交代了故事發(fā)生的時間、人物和開端。)16. 讀1段:帶有神秘色彩的景物描寫有什么用? *(這段景物描寫帶有神秘色彩,暗示將會出現(xiàn)“奇境”,為漁人進入桃源渲染了氣氛,也為桃源美好作了鋪墊。)17. 課文第一段景物描寫有什么特點? *(帶有神秘色彩,暗示將會出現(xiàn)“奇景”,為漁人進入桃花源渲染氣氛,也為寫桃花源的美好作鋪墊。)18. 讀1段:理解“忽逢”一詞的意思。 *( “忽逢”一詞指出漁人是迷路時碰巧遇到一片桃花林。預示下文發(fā)現(xiàn)桃花源完全是偶然的。) 19. 依據(jù)文中描述,準確說明進入桃花源的山洞口所在的位置。 *(桃花源山洞口位于武陵郡桃花林小溪盡頭。)20. 對文章第一段景物描寫的作用分析不當?shù)囊豁検牵ǎ?、暗示將會出現(xiàn)“奇境”、為漁人進入桃花源渲染了氣氛、說明桃花林是個好地方、為桃花源的美好作了鋪墊21. 讀2段:說說漁人“從口入”,看到了桃源怎樣的美景? *(既有自然景象,又有生活美景。自然景象:“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鄙钋榫埃骸捌渲型鶃矸N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保?22. 第2段中描寫了美好的鄉(xiāng)間圖景,請從以下三個方面分別指出“美好”的含義。(不抄寫原文,簡要概括回答)。(1)自然環(huán)境:(2)社會環(huán)境:(3)人們生活: 23. 第2段可分為兩個層次,請用“|”在文中標出,并歸納層意。 *(豁然開朗。| / 第一層:記敘漁人發(fā)現(xiàn)桃花源的經(jīng)過。 第二層:記敘桃花源中人們寧靜幸福的生活)24. 根據(jù)第2段的內(nèi)容,請概括出一個成語并解釋:25. 作者寫2、3段文字的目的是什么? *(說明桃花源環(huán)境清幽美麗,人們生活安定滿足。作者勾畫了一幅祥和安寧的田園圖景,意在寄托其社會理想。)26. 第2、3段中有五個詞的意思相同,請找出來。 27. 讀2段:“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運用了什么修辭方法?意思是什么? 28. 讀3段:“便要還家”中“要”的意思是(邀請);本段中與“要”字意思相同的一個詞是:( )。29. 讀3段:“具答之”“咸來問訊”中“具、咸”都是“全部,都”的意思,能否互換? *(不能,“具”有詳盡的意思,而“咸”沒有,所以不能換。)30. 讀3段:漁人至桃花村,村人如何對漁人的?反映了桃花源怎樣的社會風氣?*(“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薄跋虂韱栍崱?,“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反映了村人熱情好客、真誠淳樸的社會風尚。) 31. 讀3段:桃源人為何“不復出”?*(說明桃花源人安居樂業(yè),也反映了他們飽受戰(zhàn)亂之苦,對外界的戰(zhàn)亂抱“厭而遠之”的態(tài)度。) 32. 第三段文字寫了哪兩方面內(nèi)容? *(1)村人“設酒殺雞作食”“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的好客風尚。 (2)寫村人自敘秦時避亂來此經(jīng)過。)33. 你從“設酒殺雞作食”、“咸來問訊”“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中讀到了哪些信息? *(桃源人熱情好客,富足安康。)34. 文中寫桃花源人的問訊、款待,有何作用? *(突出桃源人的淳樸、熱情、好客。)35. “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這句話中,“皆嘆惋”什么?請結合歷史知識回答。 36. 村人聽漁人“具言所聞”后,“皆嘆惋”。漁人對桃花源人說了什么?桃花源人為什么“皆嘆惋”? *(漁人說的大概是秦末以來的歷史,如秦吞并了六國等。 / 桃花源人聽后,為桃花源外的世事變遷而嘆惋,為桃花源以外的世界如此動亂、黑暗而嘆惋,為桃花源以外的人一直過著痛苦的生活而感嘆惋惜。)37. “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碧一ㄔ慈藶槭裁催@么說?表現(xiàn)了桃花源中人什么樣的心理? *(是因為他們害怕世人知道桃花源這個地方,擾亂、破壞他們與世隔絕的和平安寧生活。 / 不愿與外界交往,喜歡過這種與世隔絕、自給自足的生活。)38. 漁人離去時,桃花源人說:“不足為外人道也?!边@句話在文章結構上有什么作用? *(為下文尋找桃花源未果作鋪墊,并渲染了神秘的氣氛。)39. 文中哪句話表明桃花源人聽了漁人的話之后,雖“嘆惋”卻仍想繼續(xù)在桃花源中生活?他們?yōu)槭裁床辉鸽x開? *(不足為外人道也。 / 原因:1.桃花源中的生活和平寧靜;2.百姓安居樂業(yè);3.人與人之間和睦相處。)40. 漁人既然“處處志之”,但“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是否矛盾?作者這樣寫用意何在? *(文章開頭講到“忘路之遠近”,可見路途遙遠,標志失落是有可能的。作者的用意在于暗示“桃花源”是找不到的。)41. 讀5段:劉子驥之后無人“問津”,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無可奈何的嘆惋之情。)42. 桃花源既然是一個具有強烈吸引力的理想境界,為什么在劉子驥打算探訪之后就“后遂無問津者”了呢?這個結尾有什么深刻含義? *(“后遂無問津者”是作者憤世嫉俗、痛心失望的強烈情感的爆發(fā)。世人有理想不去追求,安心在混濁的人世茍且度日,著實令人悲憤。同時也表現(xiàn)了作者的孤獨感,除劉子驥外,再難找到共同追求理想社會的人了。)43. 下面說法有誤的一項是()、“設酒殺雞作食”,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表現(xiàn)了桃花源中熱情好客的風尚。、村人要求漁人不要對“外人”說起這里的情況,是因為他們不愿意讓“外人”來打破桃花源中寧靜安樂的生活。、村人“皆嘆惋”是為漁人費了這么多的周折才找到他們而嘆惋,為自己住在這里與世隔絕而嘆惋。、村人發(fā)現(xiàn)漁人后非常吃驚,是因為在此以前從來沒有“外人”來過。44. 作者筆下的桃花源具有怎樣的特點? *(環(huán)境優(yōu)美,和平寧靜,人民熱情好客,生活富足安康,字定,快樂。)45. 桃花源美好的地方在哪里?通過哪些具體描寫表現(xiàn)出來? *(1)自然環(huán)境:優(yōu)美富饒。 社會環(huán)境:安定和平。 人文環(huán)境:自由快樂。 / (2)通過作者對桃花源美好景色的描寫(第二段)和對桃花源中淳樸民風的描定(第三段)來表現(xiàn)出來的。)46. 桃花源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請用三個單音節(jié)詞概括。 *( )47. 桃花源記是陶淵明富有浪漫色彩的敘事散文是理想化的小農(nóng)經(jīng)濟下的田園生活,在藝術構思上最為明顯的是一個“奇”字,試舉出三處“奇”。 *(1)環(huán)境奇美。 (2)與世隔絕多年。( 3)待漁人如此熱情。)48. 課文中哪些內(nèi)容暗示暗示桃花源是虛構的? *(漁人離開桃花源“處處志之”,而后來“尋向所志”卻“不復得路”,表示使人覺得桃花源是個似有而無、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花源是虛構的。)49. 本文以漁人行蹤為線索,最后一節(jié)寫劉子驥是否多余? *(這一節(jié)對桃花源令人向往和不可尋覓作了渲染,增強了表達效果。)50. 課文結尾處寫道:“尋向所志,遂迷”,“劉子驥欣然規(guī)往,未果”說明什么? *(這篇文章帶有傳奇色彩,而非實事實記。作者生活于東晉末期,當時社會政治黑暗,動亂不安,民不聊生。文章中描繪的桃花源景象,只不過是作者想象中的理想社會。課文結尾的幾句話,說明在當時的社會制度下,這種幸福美好的生活是絕對不可能實現(xiàn)的。) 51. 本文記敘漁人所見所聞,內(nèi)容豐富,詳略得當。舉例說明哪些地方詳寫,哪些地方略寫,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詳:在桃花源的所見所聞(桃花源的環(huán)境、人們的生活及風尚) 略:漁人及他人尋找桃花源的過程 作用:能更好地突出作者的社會理想。)52. 舉例說明文章的前后呼應之處。 *(“忘路之遠近”跟下文的“處處志之”是相互照應的,說明漁人此前沒有到過這個地方。 從“問所從來”可以看出,通向桃源的路一向不為“外人”所知;從下文“遂與外人間隔”也可以看出,在此之前的確沒有“外人”來過。漁人離開桃源時“處處志之”,為下文重尋桃源的行動埋下伏筆?!疤幪幹局笔侵缸隽擞浱?,“尋向所志”,尋的正是這些標記。)53. 本文作者生活在一個戰(zhàn)亂頻繁、生靈涂炭的社會,他為什么在這里卻虛構了一個與黑暗現(xiàn)實相對立的美好境界? *(這一美好境界是陶淵明心目中的理想社會,作者這一社會理想是對當時黑暗社會的批判,表現(xiàn)了作者對美好、和平生活的向往。)54. “桃花源”這一理想的境地為什么經(jīng)歷了這么長時間還在為人稱頌?說說原因。 *(表達了人們向往美好生活的理想和愿望)55. 桃花源中人們的生活有什么樣的特點? *(桃花源中人們生活的特點是恬靜閑適,祥和安寧。)56. “桃花源”是陶淵明虛構的理想境界,既然是不存在的,作者為什么還要寫它呢?請用簡短文字回答。 *(用它來寄托自己的社會理想,曲折地表達對社會的不滿。)57. 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有錯誤的請改正:(1)“落英繽紛”指的是秋天草木凋零。 (2)“男女衣著,悉如外人”,指的是與世人的衣著有很大的差異,仿佛另一個國度,另一個民族的服飾。 (3)“皆嘆惋”說明村人是因為聽漁人敘述自漢至晉的歷史變化而嘆惋。 (4)文章結尾沒講清“遂迷”是怎樣發(fā)生的,是作者的失誤。 58. 下面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村人發(fā)現(xiàn)漁人后非常吃驚,是因為在此以前從來沒有“外人”來過。、村人紛紛前來問訊,是因為他們與世隔絕多年,對外界的情況一無所知。、村人“皆嘆惋”,是因為他們聽漁人敘述了來此的經(jīng)過。、村人要求漁人不要對“外人”說起這里的情況,是因為他們不愿意讓“外人”來打破桃花源中寧靜安樂的生活。59. 下面說法正確的一項是()、桃花源記的作者是唐朝詩人陶淵明。、文章以漁人進出桃源為線索,以時間先后為順序,平鋪直敘。、作者在文中虛構了一個與黑暗現(xiàn)實社會相對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廣大人民的意愿。但這樣的理想社會是不可能存在的。、文章結尾寫南陽劉子驥探訪桃源未果病終是為了暗示桃源是虛構的。60. 結構分析:第一部分(第段)寫漁人發(fā)現(xiàn)桃花林的經(jīng)過。第二部分(段)寫漁人進入桃花源,在桃源人家里做客及辭去的經(jīng)過。 第三部分(5段)寫漁人離開桃源后,太守等人先后探訪桃花源未果的情形。61. 中心意思:本文以武陵漁人進出桃花源的行蹤為線索,寫出了一個和平、寧靜、平等、安樂的理想社會,表達了作者的愿望。62. 寫作特色:、曲折回環(huán)、懸念迭起、引人入勝:本文不過三百來字,卻寫出了一個有頭有尾情節(jié)完整的故事,而且寫得曲折回環(huán)、懸念迭起、引人入勝。漁人“緣溪行,忘路之遠近”,設下懸念:迷路了,會怎么樣?“忽逢桃花林”為之一喜。此為第一折。接著寫桃林美景,“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懸念又生:桃林走完了嗎?桃林前面是什么地方?“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又為之生疑,這是第二折。接著寫漁人舍船而入的探險舉動?!俺鯓O狹,才通人”又產(chǎn)生了懸念:里面有什么?能走得通嗎?“復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又為之一驚,這是第三折。接著便具體描繪美好的世外桃源,介紹了桃源的生活環(huán)境和社會風尚。漁人辭去時,桃源人囑咐“不足為外人道也”,又設懸念:漁人出去后給“外人”說了嗎?“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边@是第四折?!疤厍踩穗S其往,尋向所志”,懸念又起:找到了嗎?“不復得路”,留下了更大的懸念。為之迷惑不解。這是第五折。 、組織材料,詳略得當:本文是作者的寓意之作,因而能否表達寓意,就成了材料取舍的關鍵??偟恼f來,桃花源里面寫的詳,桃花源外面寫的略;生活圖景寫的較詳,一般過程較略;漁人進桃花源時寫的詳,出來時寫的略;桃花源中人“自云”寫的詳,漁人的答話寫的略。正因為該詳就詳,該略就略,詳略得當,所以全文僅用字,就創(chuàng)造了一個有頭有尾、有環(huán)境、有情節(jié)、有人物和有對話的動人故事,完美表達了寓意。研討與練習說明:63. 練習一、熟讀并背誦全文,用自己的話敘述這個故事,可以適當?shù)丶舆M自己的想像。 *(略)64. 練習二、作者在這篇文章里寄托了怎樣的社會理想?這個理想在當時的條件下能不能變成現(xiàn)實?今天我們應當怎樣看待這樣的理想? *(1. 作者追求人人安居樂業(yè),彼此和睦相處,和平勞動生活的社會理想。 / 2. 不能。因為東晉連年混亂,國家瀕臨崩潰。 / 3. 在當時兵荒馬亂,社會污濁,官場黑暗的社會環(huán)境中,陶淵明的這一“桃花源式”的理想,不僅表達了他自己“不為五斗米折腰”的情操,也在一定程度上表達了廣大人民反對戰(zhàn)爭,反對剝削的愿望,當然這個理想在當時是不可能實現(xiàn)的,陶淵明歸隱山林,消極避世在今天看來也并不可取,反映了其時代和階級的局限性。)65. 練習三、本文語言簡潔而含蘊豐富。請根據(jù)文意完成下面的練習。、在括號里填入被省略的字:()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 、“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這句話中沒有交代漁人的答語,試說說漁人是怎樣回答的。 、“詣太守,說如此”這句話中的“如此”包括哪些內(nèi)容? *(、這是省略句子成分。答案依次是:村人、漁人(可用“他”替代)、漁人、村人、漁人(可用“他”替代)。、這可見作者的剪裁功夫。村人問“今是何世”,漁人當答以“今是晉”;村人會接著問“秦之后即晉乎”,漁人再答曰:“否,秦之后尚有漢魏,魏之后方為晉?!弊髡卟徽娴卦敿殧⑹鲞@一對話過程,卻用總敘的方式把它濃縮在“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這句話里。這種省略方式最能反映出陶淵明的語言風格。 、運用指代詞語,避免重復前文內(nèi)容?!叭绱恕?,是指代語,指上文所說。漁人見太守的目的是告訴他武陵郡中有此“絕境”,希望他派人去探個究竟,因此他一定會談到自己發(fā)現(xiàn)桃源村的經(jīng)過、村中的生活情狀,還會談到他歸途中做標記的事。)66. 練習四、下面各句中加點詞語的意思跟現(xiàn)代漢語里的不同,試作解釋。、阡陌交通,雞犬相聞。、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不足為外人道也。*(、交通,這里指道路縱橫交錯,四通八達。在現(xiàn)代漢語中,“交通”是運輸和郵電事業(yè)的總稱。、妻子,這里指妻子及兒女。在現(xiàn)代漢語中,“子”是詞尾,無義。、無論,不要說,(更)不必說。在現(xiàn)代漢語中,“無論”是表示條件的連詞。 、不足,不值得。這個意思仍保留在現(xiàn)代漢語的成語中,如“不足掛齒”(不值得一提)、“不足為奇”(不值得奇怪)等。)拓展運用67. 桃花源記虛構了一個與黑暗社會相對立的美好境界,帶有傳奇色彩,寄托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廣大人民的愿望。后人把不受外界影響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稱為( )。 68. 根據(jù)文意完成對聯(lián): 美好理想寄桃源,(黃發(fā)垂髫享太平)。69. “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边@兩句可以用陸游游山西村中的哪兩句詩來評點? 70. 根據(jù)你所學的歷史知識,想一想自桃花人來到桃花源到漁人進入桃花源期間,桃花源外的世間又發(fā)生了那些戰(zhàn)爭,請至少寫出三個來.(寫出戰(zhàn)爭的名稱即可)。 71. 寫出下面的慣用語:(1)把在團隊中起主導作用的人喻為( );(2)表示足智多謀的人喻為( );(3)把接待賓客的當?shù)刂魅擞鳛椋?);(4)把公堂臺階下受審的囚犯喻為( );(5)把吝嗇錢財、一毛不拔的人喻為( );(6)把渾渾噩噩、不明事理的人喻為( );(7)把世故圓滑的人喻為( );(8)把沒有專業(yè)知識的外行人喻為( );(9)把技藝不精、勉強湊合的人喻為( )。72. 某單位要向稅務部門繳納稅款,計408792元,請在下面括號里寫清大寫金額。73. 下面是某茶樓大門上對聯(lián)的上聯(lián),請你幫主人寫出下聯(lián)。上聯(lián):煮三江清泉 下聯(lián):( )74. 刪改下面畫線句子,使它與前面的句子組成對偶句。原句:遙望東南,建幾處依山樓榭;近看西北角,造起三間面臨綠水的軒齋。改句:遙望東南,建幾處依山樓榭;( )。75. 刪改句子中畫線的部分,使它與前面的句子組成對偶句。 清風明月本無價,臨近的水渺遠的山,皆有情意。 改后為:清風明月本無價,( )。76. 在下面的一句廣告語的括號內(nèi)填入一家保險公司的名稱(三個字),并說明它在語言表達上的特色:平時注入一滴水,難時擁有( )。語言特色:( )。77. 小明和父親在談論電視廣告,父親說道:“現(xiàn)在的廣告老拿成語開涮,做蚊香廣告,叫默默無蚊;做女帽廣告叫一戴添嬌;做止咳藥廣告,叫咳不容緩。這種濫用詞語做廣告的現(xiàn)象是有害的。對中學生正確使用成語是一種誤導,說不定哪天做摩托車廣告會出現(xiàn)個A( )。”小明搖頭晃腦地笑說著說:“老爸你落后了,其實這種廣告用了諧音雙關的修辭手法,別有情趣,增強了廣告的藝術效果。比如:B( )?!?(1)根據(jù)什么材料提供的語境,在A處補出小明父親說話的內(nèi)容。 (2)請你替小明舉出一例廣告寫在B處,并簡要說說其妙處,以說服他的父親。78. 把下面這個長句改寫成四個短句:(語序可以調(diào)整,可以適當增刪詞語。)設在少年宮的青少年活動中心,是以培養(yǎng)青少年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以發(fā)展個性特長為宗旨的,具有綜合性、普及性特點的課外活動園地。79. 請為下面的新聞擬寫標題。(不超過12字) 北京時間2005年1月18日3時16分,中國第21次南極冰蓋昆侖科學考察隊12名隊員成功抵達南極內(nèi)陸冰蓋的最高點。鮮艷的五星紅旗高高地飄揚在海拔4093米的藍天之下。這是人類首次登上南極內(nèi)陸冰蓋之巔。 標題:( )80. 根據(jù)下列詞語,以“歌聲”為重點,擴展成一段話,不少于30字。 畢業(yè)典禮 同學們 歌聲 81. 做客“聯(lián)想吧”: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千百年來,寫桃花的詩句可謂數(shù)不勝數(shù)。你能再寫出有關桃花的一句詩詞嗎? 82. “世外桃源”這個故事流傳至今,已經(jīng)成為人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單晶生產(chǎn)爐合作協(xié)議書
- 2025年醋酸丁酯合作協(xié)議書
- 2025年電商培訓項目合作計劃書
- 大型零售商場合作協(xié)議書
- 2025年橡膠板、桿、型材項目合作計劃書
- 網(wǎng)絡培訓項目合作運營合同
- 農(nóng)業(yè)種植合作社產(chǎn)品收購合同
- 物聯(lián)網(wǎng)技術應用項目投資合同
- 旅游景區(qū)規(guī)劃與設計服務合同
- 生物制藥技術工藝流程試題及答案解析
- 細胞膜-系統(tǒng)的邊界【公開課教學PPT課件 高中生物】
- 太原理工大學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入學考試試題
- GB/T 8237-2005纖維增強塑料用液體不飽和聚酯樹脂
- GB/T 7307-200155°非密封管螺紋
- GB/T 14337-2008化學纖維短纖維拉伸性能試驗方法
- 社團課數(shù)獨入門(課件)
- 全國高中語文優(yōu)質(zhì)課一等獎《雷雨》 課件
- L4-《采購與供應策略》-講義課件
- 軟件測試 教學大綱
- 合歡樹史鐵生課件
- 機房工程系統(tǒng)調(diào)試檢驗批質(zhì)量驗收記錄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