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人教版七年級下冊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_第1頁
語文人教版七年級下冊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_第2頁
語文人教版七年級下冊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_第3頁
語文人教版七年級下冊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_第4頁
語文人教版七年級下冊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鄧稼先一、 學習目標1.通過對材料和人物精神關系的了解分析,把握寫人文章的一般規(guī)律。2.引導學生體會文章是如何抓住有表現力的語言動作進行細致生動的描寫,從而表現人物內心世界的,并向課文學習人物語言動作的描寫技巧。3.將愛國主義情感和獻身科學的精神作為德育的重心,弘揚“文以載道”的創(chuàng)作宗旨。二、學習重點引導學生體會文章是如何抓住有表現力的語言動作進行細致生動的描寫,從而表現人物內心世界的,并向課文學習人物語言動作的描寫技巧。三、學習難點將愛國主義情感和獻身科學的精神作為德育的重心,弘揚“文以載道”的創(chuàng)作宗旨。學習過程: 第一課時一、預習1.給生字詞注音元勛( ) 彭桓( )武 王淦( )昌 惶( )恐膽怯( ) 許德珩( ) 銷聲匿( )跡 寥( )寥無幾和( )泥 聶榮臻( ) 含辛茹( )苦 驀( )地 2.朗讀課文,并簡要概括鄧稼先事跡。二、課堂展示 (一)預習檢測 (二)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三)小組探究1.文章各部分主要寫了什么內容?引子:從20世紀40年代美國研制原子彈有許多科學家“失蹤”寫到鄧稼先,引出他那一段“失蹤”的經歷。第一部分:寫鄧稼先接受使命時的激動和喜悅,突出他的愛國情懷和崇高的使命感。第二部分:寫鄧稼先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克服重重困難,完成原子彈的理論設計,為第一顆原子彈的爆炸作出貢獻的事跡。2.課文表現了鄧稼先的哪些可貴精神?從文中找出具體事例加以說明。 (1)鄧稼先對祖國、對民族鞠躬盡瘁,無私奉獻。在“要放個大炮仗”這部分集中寫了這方面的精神。1950年沖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國的鄧稼先,至1958年已成為嶄露頭角的優(yōu)秀青年物理學家,但為了研制原子彈這一艱巨、光榮、偉大的工作,他無比激動而又喜悅地走到了原子彈設計研制的第一線,從事鮮為人知的工作,并從此在公開場合銷聲匿跡。(2)鄧稼先干工作身先士卒、不怕犧牲、不求名利,甘當無名英雄。在“艱苦創(chuàng)業(yè)的年月”這部分有不少這樣的例子。(3)為人真誠謙虛、樸實坦誠。搞原子彈的理論設計是研制原子彈的先行工作,關系重大。有史以來,中國人誰也沒有造過原子彈,無所謂什么權威。在外國資料嚴密封鎖的情況下,鄧稼先邊讀書,邊講授。年輕人叫他鄧老師,他說:“你們甭叫我鄧老師,咱們一塊干吧!(4)超凡的創(chuàng)造才能,勇進的膽識,穩(wěn)健的判斷,堅定的意志和堅強的信念。如在蘇聯專家全部撤走的情況下,帶領科研人員 自力更生研制戰(zhàn)略核武器。又如,有一次,為了把一個問題弄個水落石出數據是正確可靠的。再如,有一次,核裝置下到深處時,突然信號測不到。在這危急關頭,鄧稼先和大家從夜里十二點一直討論到天亮,最后鄧稼先憑著勇進的膽識、穩(wěn)健的判斷做出現場處理的決定,并順利排除了故障。三、當堂檢測 請學生用簡潔的語言評價鄧稼先。 第二課時一、預習了解有關人物通訊的知識。二、課堂展示(一)預習展示這是一篇人物通訊,請你結合對本文的了解,你認為人物通訊具有什么樣的特點?人物通訊與一般的記敘文相比,要求所舉事例絕對真實,不僅敘述故事情節(jié),還應著重刻畫人,注重刻畫人物的性格特征,表現人物的思想品質。(二)小組討論1.討論寫作特點 : (1)過程為序,各有側重。(2)點面結合,概述細寫交融。 (3)文章有面的交代,有點的敘述,有對工作過程和人物事跡的概括敘述,也有對具體事件的細致描寫,兩相交融,既照顧了全局,又突出了重點。對人物的語言、動作描寫細膩。環(huán)境烘托,表現人物。 3.近幾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fā)展,我國又取得了那些重要的科研成果?你還知道哪些有突出貢獻的科學家? 三、當堂檢測 美文欣賞鄧稼先的光輝一生 12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一、學習目標1.知識與能力:積累生動形象的語句,提高語言運用的能力;在感情朗讀的基礎上,整體感悟文意;學習本文結構嚴謹.選材精當的技法;體會敘述中的抒情.描寫和議論。2.方法與過程: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通過學習聞一多先生嚴謹刻苦的治學態(tài)度.無私無畏的斗爭精神.澎湃執(zhí)著的愛國熱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從中受到啟迪,從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二、學習重點1.對聞一多先生言行一致.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的把握。2.本文選材技巧和結構技巧。3.體會敘述中的抒情.描寫和議論。三、學習難點難理解的文言詞語。學習過程 第一課時一、預習1注音 衰微( ) 赫然( ) 迭起( ) 典籍( ) 彌高( ) 卓越 ( )校補( ) 函寄( )2釋詞 鍥而不舍 兀兀窮年 瀝盡心血 潛心貫注 心會神凝 迥乎不同 一反既往 慷慨淋漓 氣沖斗牛 目不窺園 3.了解聞一多和臧克家二、課堂展示 (一)預習檢測 (二)小組探究1文章是從哪兩個方面來寫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的?2他的“說”和“做”各有什么特點?這兩方面矛盾嗎?3把這兩方面綜合起來看,聞一多先生是一個怎樣的人? 三、當堂檢測“深宵燈火是他的伴侶,因它大開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闭堈归_想象,寫一段話描寫聞一多挑燈夜讀的情景。 第二課時一、預習搜集一篇聞一多先生的演講稿,并背誦其中一個段落。二、課堂展示(一)預習展示,學生演講比賽。(二)小組探究 1.復習拓展 細讀全文,畫出精碎的語句,然后復述課文,并說出聞一多前期和后期思想品格上的主要特點,前后期有什么變化?(讀文復述談變化) 明確:聞一多先生前期為了探索救國救民的出路而潛心學術,不畏艱辛,廢寢忘食,十數年如一日,終于在學術上取得累累碩果。后期則投身于民主運動,敢于為人民講話,面對兇殘的敵人,無所畏懼,視死如歸,體現出民主戰(zhàn)士的大度,成為中國革命知識分子的楷模。聞先生在前后期年走的道路不同,反映了他時社會認識的變化。但作為一名單越的學者,一名偉大的愛國者,一名言行一致的志士仁人,他卻是始終如一的。2.作者寫“作為學者和詩人的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是怎樣起筆的?這樣寫好在哪里? 通過讀文思考、討論、使學生明確:文章引用聞一多先生自己的話起筆直接點題,言簡意明。 它有兩個特點:一是運用比較的方法突出聞一多先生對“說”與“做”的態(tài)度:二是語意遞進加深。文章采用這樣的方法起筆,不僅開門見山,而且引起懸念:聞一多先生是這樣說的,做的又是怎樣的呢?使讀者迫不及待地要讀下文。3.這篇課文在敘述中穿插了哪能些形象的描寫?說說這些描寫的作用。 明確:課文中對聞一多的語言、肖像有許多具體描寫。例如炯炯目光、頭發(fā)零亂、昂首挺胸、長須飄飄、目不窺園。又有細節(jié)描寫,例如“一個又一個大的四方竹紙本子,寫滿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蟻排衙”。凡此種種,能起到具體再現聞先生那令人尊敬的高大形象的作用,使他的精神、品格、作風仿佛都成了可以具體感知的東西。三、當堂檢測用鏗鏘有力的短句為聞一多先生寫一段短評。13.回憶魯迅先生一、學習目標:1沉浸品讀文字,讀出字里行間中魯迅平凡的一面。2感悟魯迅在平易溫和的性格中蘊含的深厚的愛國情感、孺子牛般奉獻精神。3體會作者多種描寫手法的藝術效果。4.學習本文善于從擷取生活瑣事中去展現人物性格的寫作方法。二、學習重點體會作者通過細節(jié)、日常生活點滴表現人物的寫作方法。三、教學難點:感悟平凡生活中魯迅之真實而又豐富細膩的心靈世界。學習過程:一、預習1.勾畫出自己不認識的生字詞。2.用幾個詞,或幾句話來評價魯迅先生。二、課堂展示 (一)預習展示 (二)小組探究1.請同學在課前預習的基礎上,迅速瀏覽課文,進行圈畫(若加注則更佳)。2總結課文共寫了幾個有關魯迅的片段并加以概括明確:笑聲 步伐 品評衣著 真誠待友(四處) 與青年們交往3.這些片段、生活場景,讓你看到了一位怎樣的魯迅?作者是通過哪些細節(jié)哪些字詞來描寫的?明確:(1)笑聲 明朗 (2) 品評衣著 細致 隨和 善解人意 (3) 真誠待友 體貼而真摯 之一:夜談:囑咐 一定 一定囑咐 之二:吃韭菜合子:之三:兩次來訪 之四:馮雪峰來訪 (4)與青年人交往:寬容 赤子之心(三)感悟平凡魯迅之中蘊含的不平凡: 4.回味悟旨,學習寫法 (1)深入探討魯迅:偉人凡人真人 (2)同學可發(fā)表質疑 (3)學習作者看似隨意,但傾注滿腔真摯,善用細節(jié)等生活瑣事勾勒出真實的人物性格和豐富的內心世界。三、教師總結:閱讀魯迅的著作,我們可以感知作為思想家和文學家的魯迅;今天又通過蕭紅的回憶,展現在我們眼前的是一個生活化真實化的魯迅。讓我們親臨到魯迅偉大而平凡的精神,他的關心、扶持青年人和熱愛祖國、支持革命是寓于平凡而真實的日常生活中的。或許正如人們所說:“偉大正是寓于這種平凡之中吧。”四、當堂檢測 任意選擇文體,表達對魯迅先生的欽佩之情。 14.福樓拜家的星期天一、學習目標1理清文章脈絡,把握文章內容2學會從人物性格中體會到高尚的人格3學習抓住特征運用語言、行動、外貌描寫刻畫人物性格的寫法,敘述詳略得當二、學習重點學習運用語言、行動、外貌描寫刻畫人物的寫法三、學習難點學習抓住特征運用語言、行動、外貌描寫刻畫人物性格的寫法,敘述詳略得當學習過程一、預習1.通讀全文,找出文中刻畫的人物,并分析其性格特點。2.模仿其描寫方法,刻畫班上的一個同學。二、課堂展示 (一)預習展示 (二)小組探究1作者莫泊桑的文學導師是福樓拜,莫泊桑以其羊脂球聞名于世。假設在這個星期天里,四位文學巨匠都在,這時莫泊桑來了,四人會談些什么?表情如何?莫泊桑又會說什么?他會有什么表情? 2作者在敘述和描寫中間,插入一些抒情和議論,有什么作用? 3作者是怎樣突出福樓拜這個中心人物的? 4作者寫人物的語言,為什么沒有具體展開談話的內容? 三、當堂檢測 美文欣賞:巴金的秋夜并做相關練習1.給下列加粗字注音。荷荷地:踱著:2.理解“倘使有絆腳石,他會替你踢開。”一句中“絆腳石”的含義。3.試分析,語段中的人物描寫,表現出先生怎樣的精神品質?4.歸納語段的主要內容。5.判斷下列語句,找出不是人物描寫的一句()A.我抬起頭,就好像看見先生站在面前。B.他抽煙,他看書,他講話,他俯在他那個簡單的書桌上寫字,他躺在他那把藤椅上休息,他突然發(fā)出爽朗的笑聲C.仍舊是矮小的身材,黑色的長袍,濃濃的眉毛,厚厚的唇須,深透的眼光和慈祥的微笑,右手兩根手指夾著一支香煙。他深深地吸一口煙,向空中噴著煙霧。D.他坐在椅子上,好像從他身上散出來一股一股的熱氣。15. 孫權勸學一、學習目標1掌握文中涉及的常用文言詞語,了解文言語氣詞所表示的不同語氣;2品味孫權.魯肅.呂蒙對話中表現的人物形象特點。3積累一些成語,掌握一些寫作方法,獲得一點啟示。二、學習重點品味孫權.魯肅.呂蒙對話中表現的人物形象特點。三、學習難點聯系生活,真正領悟到讀書有益于人的發(fā)展和完善的道理。教學過程:一、 預習1. 了解作者2. 給生字詞注音呂蒙( ) 卿( ) 當涂( ) 豈( ) 涉( )獵 更 ( ) 邪( )二.當堂檢測(一)預習檢測(二)反復朗讀課文1師范讀,生聽讀,請聽清字音,明確停頓;2二讀。要求讀準節(jié)奏。3三讀。讀懂詞義。4四讀。讀懂句意。5五讀。讀懂文意。(三)小組探究1.文章共寫了幾個人物,其性格特點是什么?2.孫權勸學的原因.目的.結果分別是什么?3.這篇文章告訴我們一個怎樣的道理?三.當堂檢測 根據提示背誦原文。四.總結全文,拓展延伸學完這篇文章,大家在語言積累上有什么收獲?寫作方法上有什么收獲?個人思想認識上有什么收獲?16.談骨氣一、學習目的 1.引導學生以我們偉大先人為榜樣,從他們勤勞、智慧、勇敢的美德中吸取力量,從而更好地建設我們的祖國。 2.指導學生弄清議論文中的記敘與記敘文中的不同之處。 二、學習重點 1.作者和課文背景介紹。 2.理解議論文怎樣提出問題和分析問題。 3.理解在議論文中怎樣記敘。 三、學習難點指導學生弄清議論文中的記敘與記敘文中的不同之處。學習過程第一課時 一、預習1.積累詞語有: 折磨 屈辱 嗟 吆喝 痛斥 隱蔽 拘 囚 吳晗高官厚祿 拍案而起 富貴不能淫 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2.弄清文章的思路和結構,畫一張簡單的結構圖。3. 了解作者和課文寫作背景及議論文的基本知識。 二、課堂展示 (一)預習展示1.解決生字詞、了解作者、文章寫作背景及及議論文的基本知識。2.理清文章的思路和結構。這篇議論文說理的脈絡十分清晰:開頭四段提出論點,并以孟子的三句話來解釋論點;中間五段論證論點,所選的三個事例是經過精心安排的,三個事例的順序,與孟子的三句話順序一致辭,先舉古代的,再舉現代的,既條理清楚,又表現出“有骨氣”是我們中國人的優(yōu)良傳統;最后一段總結歸納,結束全文。 (二)小組探究1.全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 2.文章采用了哪些論證方法,其作用是什么,試舉例加以說明。(1)道理論證:孟子的話,意思是說,高官厚祿不能惑亂他的心,貧窮困苦不能改變他的行,強暴武力不能屈服他的志,這就是大丈夫的氣概。作者用孟子的話來解釋“骨氣”的含義,并與下文列舉的三個例子相照應。 (2)舉例論證:元世祖忽必烈以宰相高官作為誘降條件,遭到文天祥的嚴辭拒絕。文天祥歷受折磨堅拒高官誘降,而忠貞之心毫不惑亂。從容就義,從而論證了“富貴不能淫”。 此例也就從“富貴不能淫”的角度論證了是“我們中國人是有骨氣的”。 3.開頭第一句,單獨成段,在文章中起著什么作用? 這是破題第一句,把高度概括的題目擴充成中心論點。這個判斷句,既是第一部分的概括,又是全文的總領。 三、當堂測試1.本文的中心論點是: 2.本文采用了哪些論證方法?四、板書設計富貴不能淫一文天祥(做大官一堅決拒絕) 貧賤不能移一 食嗟來之食(行將餓死一拒絕嗟來之食) 威武不能屈一聞一多(敵人兇殘一拍案而起) 第二課時 一、預習1.概述上一課時學習內容。 文章第1到4段,提出論點;我們中國人是有骨氣的,然后用孟 子的話“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來解釋“骨氣”的含義。第5到9段是舉例論證部分;第5、6兩段舉了文天祥拒絕降元的事例,第7、8兩段舉了古代窮人不食嗟來之食的事例,第9段舉了聞一多怒對國民黨手槍不愿屈服的事例,論證了“我們中國人是有骨氣的”的這個論點。 二、課堂展示1.最后一段是怎樣總結全文,解決問題的?、“孟子的 這些話”照應了前文,半句轉入總結,強調到現在它還有積極意義。第2句即引對無產階級骨氣的闡述,那就是“決不向任何困難低頭,壓不扁,折不彎,頂得住,嚇不倒”,最后號召我們克服困難,奮勇前進。 2.議論文中的記敘與記敘文的有什么不同? (1)記敘是記敘文的基本寫作方法,記敘出事件發(fā)生、發(fā)展、結束的過程,并在這過程中描寫人物,把人物的經歷表現出來。在記敘文中,運用記敘方法是為了使讀者對文章所寫的人和事獲得清晰的印象和正確的理解。 (2)在議論文,記敘常作為論據,用它來論證觀點,它與證論點為準。如本課中所選三個事例中的人物,代表了從古到今、從士大夫階層到平民百姓、到現代知識分子中有骨氣的范例,時間跨度大,涉及面很廣,有很強的說服力,有力地論證了中心論點,議論文中的記敘只強調選擇性,不強調完整性。有關文天祥,聞一多的事跡很多,這里只根據需要,選擇有關部分記敘,而其他方面則概不涉及。另外,議論文中的記敘一般都是概括的,以說清楚事例為準,而不必像記敘文中的記敘,靠詳細描述來打動讀者。 三、當堂檢測 1.引導學生用關聯詞語造句。 雖然但 寧可也 只要便但 2.美文欣賞,重點引導學生體會議論在文中的作用。17.理想 一、學習目標 認知目標1. 了解流沙河及本文的寫作背景。2. 準確識記本課生字詞。3. 學習新的修辭手法頂真。能力目標1. 能夠有感情地誦讀課文。2. 能夠抓住關鍵詞句并理解其含義。3. 能說出使用的修辭手法及其表達效果。人文目標 通過學習本文學會樹立目標和理想,敢于戰(zhàn)勝困難和挫折。二、學習重點 能說出使用的修辭手法及其表達效果。三、學習難點能夠理解特定語句所包含的深層意義。 一、預習1.學生自由讀,借助工具書掃除生字障礙,讀準字音。 2.學生提出疑問。 二、課堂展示 (一)預習展示 (二)學生齊讀,師正音。 (三)學生質疑,教師點撥1.重點詞句的理解“歷史的脊梁骨”人類不斷前進的動力“折磨我那 進取的心”為理想而奮斗的過程是漫長而曲折的,失望.失敗是折磨人的?!扒盟槟愕狞S金夢”對人靈魂的警醒和凈化。 2. 學生找出自己最喜歡的.感受深的詩句,并且說說理由;有感情地讀一讀。 3.聯想拓展:適時引導學生仿照“理想是,”句式造句。 4.本文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是什么,給你怎樣的啟示。 三、當堂檢測 仿造理想一文,寫一首小詩,表達自己的生活的理解。18.我的信念一、學習目標:1學習居里夫人身上的優(yōu)秀品質,培養(yǎng)自己堅定的信念。2掌握全文的結構,理清文章的思路,掌握生字詞的讀音及含義。二、學習重點:通過探究學習,掌握居里夫人在攀登科學高峰時所抱有的信念,并學習這種精神。三、學習難點:理解課文中一些富有哲理性的語句。學習過程:一、預習 1.生字詞注音執(zhí)著( ) 鞭( )策 盛( )名 報酬( ) 奢( )望 呵( )責 蹂( )躪( ) 懊( )惱 問心無愧( ) 猝( )然長逝 沉醉 迷醉 2.了解作者,并簡要概括居里夫人的性格特點。二、課堂展示 (一)預習展示 (二)小組探究 1將那些讓你深有感觸或理解比較困難的語句劃下來,適當在旁邊寫下自己的點滴感受。(要求學生將關鍵詞劃下來。) 例如:(1)為什么“少女時期,我在巴黎大學,孤獨地過著求學的歲月”是“美好快樂的記憶” ? “孤獨”指的是生活中沒有人陪伴,一個人從事自己的研究。之所以“美好快樂”是因為有自己熱愛的科學事業(yè)陪伴,精神生活是豐富的,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是快樂的。 (2)“現實的人”和“夢想家”的區(qū)別在哪里? “現實的人”指:那些從事各種工作或研究,目的是為了謀取經濟上或是名譽上的滿足的人。 “夢想家”指:像居里夫人一樣,不為謀取任何私利,因為熱愛而從事自己喜歡的事業(yè),并造福人類的人。 (3)怎樣理解“某種力量”與“這種魅力”? “某種力量”指:對科學事業(yè)的熱愛,求知欲、好奇心 “這種魅力”指:科學本身具有的偉大的美,即科學擁有巨大的力量,它可以改變世界,造福全人類。 請同學根據以上的講解再看一次文章,看看還有什么是不理解的。2課文中體現了居里夫人的哪些信念?(試著用短語概括,寫在書旁空白處) 堅忍不拔、竭盡全力、充滿自信、目標集中、勤奮努力、探討真理、保持寧靜、排除干擾、淡泊名利、造福人類、需要自由、積極樂觀、專心致志(觀察同學的情況,請同學上黑板板書自己的答案) “攀登科學高峰圖”,請同學們再濃縮,完成圖表。 3結合課前搜集的材料,品味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 三、當堂測試 口語練習:想象一下,如果你有機會和居里夫人面對面的進行交流,你想對她說些什么呢?19.丑小鴨一、學習目標1.學習“堆、等、鉆、剩、特、瘦、除、咬、越”9個生字,做到能讀會寫、能把握其基本意思。2.了解丑小鴨自出世后就被人看不起,被迫離開家,歷經苦難,最后竟意外發(fā)現自己不是丑小鴨,而是一只美麗的天鵝這一故事內容,初步懂得一些從小和善待人、互相尊重和正確認識自己的道理。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最后一段。二、學習重點運用所學方法理解詞句段的意思,感受依據問題、分段閱讀、把握意思、準確回答問題的方法。三、學習難點 初步懂得一些從小和善待人、互相尊重和正確認識自己的道理。學習過程:一、課前預習。1.想一想我們學過哪些童話故事,老師是怎樣指導我們學習童話故事的,揀一篇自己最感興趣的童話故事,跟家里的人或同學講一講。2.解決生字詞的音、形、義。3.了解作者二、課堂展示(一)預習展示(二)小組探究 1.課文主要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2.文中的丑小鴨在變成天鵝的過程中經歷了哪些磨難?家:(排擠、訕笑)沼澤地:(同情、歧視) 老太婆家:(被嘲笑、主動離開) 灌木林里:(昏倒、向往美與幸福) 老農家:(被追打) 3.文中的環(huán)境描寫細膩生動,請大家找出來,并分析其作用。 4. 文中還有哪些段落表明了丑小鴨的美好的向往?談談你的感受。(34、35、40、41)齊讀后,歸納:他為了理想不顧一切,之前的磨難讓他自卑,但更磨練了他的意志。5.生活中還有哪些人和丑小鴨的經歷相似呢?生:(春晚的草根明星)海倫.凱勒、張海迪、史鐵生、邰麗華等。6.文章告訴我們一個怎樣的道理? 三、當堂測試 美文欣賞,歸納其中蘊含的道理,以及體會其環(huán)境描寫的作用。 20.愛蓮說一、學習目標1.學習本文托物言志的寫法,了解襯托的手法及其作用。2.指導學生誦讀課文,體味駢散結合的語言之美,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3.引導學生保持堅貞正直操守的價值取向,使學生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二、學習重點指導學生誦讀課文,體味駢散結合的語言之美,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三、學習難點引導學生保持堅貞正直操守的價值取向,使學生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學習過程一、預習 1.學生熟讀全文 2.找出自己不能翻譯的句子。 3.了解作者周敦頤二、課堂展示 (一)預習展示 1.學生齊讀課文,注意斷句和字音。 甚蕃() 淤()泥 濯() 清漣() 不染()褻()玩 隱逸() 噫() 鮮()有聞2題解:“說”是古代一種既可以說明、記述事物,又可以發(fā)表議論的文體,偏重于議論。所以后來人們常把說理辨析的文章統稱為論說文。那么“愛蓮說”這個題目該如何理解呢?歸納:談談愛蓮花的道理,說說愛蓮花的道理。 3.作者簡介 (二)課堂展示 1.學生小聲朗讀課文,對照注釋理解句意,小組討論疑難問題。 2.讓學生質疑,師生共同解決有關難字難句的問題。 3.在作者看來,蓮花有什么可愛之處呢?試用課文中的語句回答。 明確:蓮花的可愛之處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4.這一長句,突出了蓮花的哪些特點呢?(明確后板書蓮的品格“高潔”、“莊重”、“正直”、“芳香”、“清高”。)明確:這個長句,從生長的環(huán)境方面,寫出了蓮“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潔,“濯清漣而不妖”的莊重;從體態(tài)香氣方面,寫出了蓮“中外直,不蔓不枝”的正直,“香遠益清”的芳香;從風度氣質方面寫出了蓮“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的清高。5.君子是怎么樣的人?由此可見作者的思想感情是什么?明確:是品德高尚的人。歸結:作者把蓮花比作君子,由此可見他贊美蓮花的根本目的是,借贊美蓮花去贊美具有蓮花一樣的高尚品格的人。這種寫法叫作“托物言志”。“蓮,花之君子者也”這句話是全文的核心句。(板書“花之君子者也”,“托物言志”)我們讀這句話時,要讀出由衷的贊美之情。三、當堂檢測文題是“愛蓮說”,而文中卻三次提到“菊”、“牡丹”,這有什么作用呢?(板書“菊”、“牡丹”,“襯托”)21.貓 一、學習目標知識與技能 1了解三只貓的不同外形、性情及在家中的地位 2理解作者對比手法的運用。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蘊涵的人生哲理。 3揣摩生動的細節(jié)描寫。形成關愛動物、善待生命的情感。過程與方法 1.劃分層次,分析三只貓的相同之處與不同之處。 2.朗讀課文,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3.理解感情基調,討論結尾處語言的意義。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體會對弱小動物的同情和關注。 2.通過對文章的體悟,理解消除誤會,平等相處的意義。 二、學習重點: 1.了解三只貓的不同外形、性情及在家中的地位。2.理解作者在本文寫作中對比手法的運用。 三、學習難點: 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蘊涵的人生哲理。 學習過程 第一課時一、 預習1.字詞的讀音相稱( ) 郁( )悶 一縷( ) 娛( )樂 污澀( ) 蜷( )伏 慫恿( ) 婢女( ) 懲戒( ) 悵然( ) 紅綾( )2朗讀課文,感知文意,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二、研讀課文 (一)預習檢測 (二)小組探究 1文章生動的記敘了我家三次養(yǎng)貓的經過。而三只貓各有什么不同?(1)其中,前兩只貓活潑、有趣,找出相關句子作分析。 A“它便撲過來搶,又撲過去搶?!?(寫出了小貓玩耍時的動態(tài)和情態(tài)。) B“有時蝴蝶安詳地飛過時,它也會撲過去捉?!?(寫出小貓的腦袋、眼睛隨著蝴蝶的飛舞而轉來轉去并伺機捕捉的樣子。) C“有時由樹上躍到墻上,又跑到街上,在那里曬太陽?!?“隱身在陽光隱約的綠葉中,好像在等待著要捉捕什么似的?!?(小貓的淘氣、頑皮讓我們會心一笑?。?這一組句子,從細小的方面寫盡了前兩只貓的活潑可愛、頑皮淘氣。 這樣的描寫,叫做細節(jié)描寫。它可以使文章生動而富有情趣。 (2)第三只貓難看也罷、憂郁也罷,但這都不妨礙它成長 2.為什么“我”對于第三只貓的死亡比前兩只貓的亡失更“難過得多”? 因為第三只貓的死責任在“我”?!拔摇钡闹饔^臆斷,斷定鳥是它咬死的,暴怒之下“我”用木棒打它, 它受到冤苦無處辯訴,最后死在鄰家屋檐上?!拔摇闭J為是“我”把它害死的,而且這個過失是無法補救的。 3.事情澄清后,“我”心里十分難過,作者是怎樣抒發(fā)這種感情的?齊讀第30、31段。 這是我的懺悔。同時告訴我們,無論做什么事,不能主觀臆斷,否則,就會出現差錯,甚至造成無法補救的嚴重過失。 三、小結 兩個月后,第三只貓悲苦地死去。這真是一只“可憐貓”,它來得可憐(在冬天的早晨它被人遺棄,無家可歸,幾乎為冬寒與饑餓所殺) 活得可憐(不好看,大家都不大喜歡它,它不活潑,不像別的小貓那樣喜歡頑游,對于它 不加注意,仍不活潑, 仍不改它的憂郁性,不去捉鼠),去得更可憐(受了冤苦,遭我毒打而屈死)讓我們用一顆寬容的心,一起關愛生活中的“可憐貓”! 第二課時 一、預習1.歸納文章的寫作手法,試結合文章闡述。2.簡要描寫一種小動物。 二、課堂展示 (一)預習展示 (二)小組探究跳讀課文,想一想,本文最顯著的寫作特點是什么? 1情節(jié)曲折,結構嚴謹。 文章圍繞中心敘寫了三個故事,每個故事都以養(yǎng)貓的亡失為線索都具有相對的完整性。 三個故事又是按照時間順序排列組成一串,構成一段家庭養(yǎng)貓的悲劇史: 得貓養(yǎng)貓亡失再得貓再養(yǎng)貓再亡失復得貓復養(yǎng)貓復亡失,永不養(yǎng)貓。情節(jié)三起三落,層層推進。 2首尾呼應和伏筆的設置。 銜接呼應表現為:開頭交代幾次養(yǎng)貓的結局,拋出線索,總領全文,末了以“我家永不養(yǎng)貓”收尾,開拓深意,呼應開頭。 三個故事之間又有過渡段貫通彌合。 伏筆的設置表現為:第一只貓忽然消瘦預示其病死;寫第二只貓街上亂跑,預示其被人捉走; 寫第三只貓凝望鳥籠,預示其被冤打致死。所以這些都起到了穿針引線,連珠綴玉的作用, 把三個故事和各個故事之間的情節(jié)綴連成有機的整體,渾然天成,天衣無縫。 (三)感悟 學生討論、交流,按句式說話: “對于 -,我想 說: - 。” 三、延伸遷移 在生活中,你是否也曾經錯怪過別人或被人誤解過?把事情經過說給其他同學聽聽,并和同學討論一下,怎樣才能減少彼此之間的誤會? 四、當堂檢測 美文欣賞可憐的小貓,并做相關練習。22.華南虎學習目標:1有情誦讀,整體感知詩歌內容,把握其主旨。2品析關鍵語句,賞析典型形象,感受詩歌中典型的象征意義。3理解詩作蘊含的感情及現實意義。學習重點:朗讀品味,鑒賞詩歌形象,把握形象與主題的關系。學習難點:聯系寫作背景,理解詩歌的現實意義。學習流程:一、預習1.給加點字注音抽搐( )不羈( )鉸掉( )溝壑( )咆哮( )和著鮮血( )2解釋下列詞語的意思斑斕:石破天驚:不羈:抽搐:3熟讀詩歌。(要求:正其音,準其意,放其聲,動其情)二、課堂展示 (一)預習檢測 (二)小組探究1議一議:你認為每一段應桉什么語氣去讀?2讀一讀:(1)有感情的誦讀節(jié)。(2)文中的華南虎有怎樣的個性?用“我從詩中 一句,讀出華南虎是一只 的老虎?!钡木涫秸f話。 (可從華南虎的處境、外形、個性方面作答)(3)面對華南虎,觀眾有什么態(tài)度?從詩歌 句中,我讀到了一群 的觀眾。3.品一品:聯系本文的寫作背景,思考文中的華南虎僅指籠中的那只虎嗎?本文中老虎、鐵籠各象征了什么?(象征,就是通過某一特定的具體形象間接地表現與之相似或相近的概念、思想和感情。)4.問一問:通過本文的學習,你還有不明白的問題嗎?(先在小組內交流,討論解決,小組內解決不了的問題再提出來全班討論)三、當堂檢測 (一)分別指出下列加點詞的原義和文中義1恍惚之中聽見一聲石破天驚的咆哮。 原義: 文中義: 2是屈辱的心靈在抽搐嗎? 原義: 文中義: 3背對膽怯而絕望的觀眾,安詳地臥在一個角落。原義: 文中義:23.松鼠學習目標: 1. 通過自學,我會認識11個生字。并能正確讀記“乖巧.馴良.清秀.矯健.機警.玲瓏.躲藏.追逐.強烈.溪流.警覺.觸動.銳利.錯雜.狹窄.勉強.遮蔽”等詞語。2. 我能通過朗讀課文,了解松鼠的習性特點,感受課文中準確的說明和生動.形象.細致的描寫,積累語言。3. 我還能用較準確.生動的文字對某一動物的特點進行說明。學習重點我能通過朗讀課文,了解松鼠的習性特點,感受課文中準確的說明和生動.形象.細致的描寫,積累語言。學習難點我還能用較準確.生動的文字對某一動物的特點進行說明。學習過程:一、預習1. 我會讀準下列字的讀音。馴良( )乖巧( ) 清秀( ) 矯?。?) 機警( ) 玲瓏( )帽纓( )歇涼( ) 榛子( ) 櫸實( ) 橡栗( )蟄伏( ) 錯雜( ) 苔蘚( )圓錐形( ) 2.質疑。讀完課文之后,我還有一些不理解的問題,我想記下來,上課與同學討論。二、課堂展示(一)預習展示(二)小組探究1. 我多么佩服作者細致的觀察,生動傳神的描寫呀!我知道作者是從哪幾方面介紹松鼠的,從一些語句中可以看出作者對松鼠的喜愛,請小組討論交流。2. 我要與鯨進行比較閱讀,體會作者的表達方法。相同點:兩篇都是 不同點:a說明角度不同:鯨側重介紹 而本文側重介紹松鼠的 。 b表達方法不同:鯨主要運用 等說明方法,而本文主要采用 的手法生動形象的說明事物。 c語言風格:鯨的語言 ,本文的語言 。三、課堂小結通過學習,我知道本文是一篇( )。松鼠的( ).( )和( )清晰地定格在我的腦海中。四、當堂檢測1.我能使句子更精彩。(1) 的小面孔,襯上一條 的尾巴,松鼠顯得格外漂亮。(2)松鼠的窩搭在 的地方,又 又 。(3)松鼠是一種 . 而 的小動物。2.我會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詞語。例:(翹)尾巴 (摘)玉米 ( )鳥雀 ( )果實 ( )露水 ( )橙子( )東西 ( )樹枝 ( )松鼠 ( )皮毛24.馬學習目標1了解作者布封,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2整體感知全文內容,理解人工馴養(yǎng)的馬和天然野生的馬的特性。3揣摩體會對比描寫及作用,學會恰當運用對比描寫的方法。4理解并賞析文中一些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作者對馬的人格化的描寫,培養(yǎng)學生個性化的閱讀能力和感悟能力。5培養(yǎng)學生關心、愛護動物。學習重點反復誦讀,積累語句,整體感知,體會文章的精妙之處。學習難點揣摩體會,對比描寫,了解作用,學會恰當運用對比描寫的方法。學習過程:一、預習1.自讀課文,解決生字詞、了解作者。剽(piohn)悍(hn) 窺(ku)伺(s) 羈(j)絆瘡(chung)痍(y) 闊綽(chu) 庇(b)蔭(yn)遒(qi)勁相得益彰(zhng) 面面相覷(q) 觀瞻(zhn) 鬣(li)毛 馴(xn)良 妍(yn)媚 顎()骨 獷(gung)野畸(j)形 給(j)予(y) 駕馭 (y)二、課堂展示 (一)預習展示 (二)小組探究1你認為課文寫了哪兩種生存狀態(tài)下的馬?他們各有什么特點?(1)工馴養(yǎng)的馬、天然的馬。勇毅。無論是在疆場上,還是在平時的射獵、演武、賽跑時,它們都精神抖擻、慷慨以赴,與主人同生死、共榮辱。馴良。它們不但屈從人類的操縱,還會迎合別人的心意。它們“無保留地貢獻著自己”,為人類做各種服務。自由豪邁的動物,成了低眉順目的工具,可以看作是一種悲哀的墮落。 (2)野馬美質:它們自由自在地生活,感覺自豪而不屑于受人照顧。在大自然中“呼吸著清新的空氣”,被賦予“強壯、輕捷和遒勁”的美的品性,具有“充沛的精力和高貴的精神”。美德:天性絕不兇猛,熱愛和平;它們群居行動,團結和睦;相互間沒有“妒忌”,從不為己爭斗。美貌:在所有的動物中,馬“身材高大又最勻稱、最優(yōu)美”,有高貴姿態(tài)。 2作者對兩種馬各持什么態(tài)度?這種態(tài)度集中表現在哪些段落?作者同情家馬,欣賞野馬,這種態(tài)度集中表現在二、三自然段。3. 寫作方法本文運用擬人的手法來表現馬,贊美馬,在作者的筆下,馬被賦予人格的魅力,如本來馬在戰(zhàn)場上是被迫沖騰躥躍的,可作者寫道它“喜愛”并“追求”兵器的撞擊聲;馬是受人擺布和約束的,可作者卻說它“知道克制”自己;馬被馴服,這種馴服作者稱之為“教育”。馬在作者的筆下,具有了人一般的意志品質。它像英勇忠義的戰(zhàn)士,又像馴服誠實的奴仆,像豪邁而獷野的游俠,又像典雅高貴的紳士。 本文多處運用了對比的手法。如將人工馴養(yǎng)的馬與天然野生的馬不同生存狀況的對比,抒發(fā)了對馴馬的同情與對野馬的贊美。又如將馬與驢、獅子、牛、駱駝、犀牛、鹿、象七種動物對比,從而更加突出了馬的姿態(tài)高貴。三、當堂測試1如何理解“它的教育以喪失自由而開始,以接受束縛而告終”?2“給馬戴黃金鏈條”等是不是對馬的“侮辱”?四、拓展小結自古文人相惜,作家梁曉聲就曾寫過假如我為馬這樣一篇文章,文中有這樣一段話“是的,我如果在對生命形式進行選擇時,我竟不幸沒了做人的資格,那么,我懇求造物主賜我為一匹野馬,如果我的渴望得不到更大的滿足,那么就讓我變成一匹野馬,在行動上去追求更大的自由?!?5.狼蒲松齡學習目標: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2.掌握重點文言詞的意義并翻譯課文;3.分析狼和屠戶的形象;4.把握文章主旨。學習重點分析狼和屠戶的形象;學習難點把握文章主旨。學習過程 第一課時一、預習1.熟讀課文,了解作者。2.試著翻譯課文,劃出自己不能翻譯的句子。二、課堂展示(一)預習展示(二)小組探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