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第四課測試題.doc_第1頁
哲學第四課測試題.doc_第2頁
哲學第四課測試題.doc_第3頁
哲學第四課測試題.doc_第4頁
哲學第四課測試題.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生活與哲學第四課定時練 命題: 審核: 時間:2013-09-14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80分。)12011年3月11日,日本仙臺港以東發(fā)生9.0級地震。盡管日本是世界上抗震和防震工作做得最好的國家之一,但這次地震仍給日本造成了自二戰(zhàn)以后的最大損失。下列古語中蘊含的哲理最能反映上述材料的是A靜即含動,動不含靜B世異則事異,事異則備變C智者千慮,必有一失 D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2辯證唯物主義認為“世界是物質的”。對這個“物質”的理解,下列觀點正確的是A、世界上存在的一切事物和現(xiàn)象 B、不依賴于人的意識,并能為人的意識所反映的客觀實在 C、一切具體物質形態(tài)的總和 D、除了人腦以外的客觀存在3物質是不依賴于人的意識,并能為人的意識所反映的客觀實在。物質這一定義應這樣理解物質具有客觀性 物質具有可知性 客觀實在性是物質的唯一特性 物質是具體事物的總和A. B. C. D.4. 太陽約在50億年前形成,地球的誕生距今也有46億年之久,由此可見,宇宙間根本不存在上帝和諸神居住的天國,所有天體都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規(guī)律形成和發(fā)展的??梢夾、生物產生和進化是自然界長期發(fā)展的結果 B、自然界是客觀存在的物質世界 C、人類是自然界長期發(fā)展的結果 D、意識是自然界長期發(fā)展的結果5、“從來系日乏長繩,水去云回恨不勝。欲就麻姑買滄海,一抔春露冷如冰?!?下列詩句與題詩所含哲理相近的是A.寒雪梅中盡,春風柳上歸 B.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C.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D.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6. 2012年11月,由“嫦娥一號”衛(wèi)星拍攝的我國第一幅月面圖像向世人完美亮相,標志著我國第一次探月活動的圓滿成功。由“嫦娥一號”衛(wèi)星拍攝的月面圖像覆蓋區(qū)域屬于月球高地,長約460公里,寬約280公里,分布有不同大小、形態(tài)、結構和形成年代的撞擊坑。從唯物論的觀點看,這幅圖像佐證了A神話的產生是缺乏客觀根據的 B月球與地球具有相同的物質結構C各種唯物主義物質觀的科學性 D世界物質統(tǒng)一性原理的正確性7.哲學的物質范疇是對一切可以從感覺上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質的抽象,它既包括自然事物和現(xiàn)象,也包括人的感性活動即實踐活動,包括社會的物質生活和物質關系。物質與具體的物質形態(tài)之間的區(qū)別是A.前者不依賴于人的意識,后者依賴于人的意識 B.前者是永恒的,后者是暫時的C.前者具有客觀實在性,后者沒有 D.前者是可知的,后者不是8.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目前72小時的氣象預報可以和25年前36小時的氣象預報一樣可靠。但由于受天氣狀況原始數(shù)據、計算手段、分析能力等條件的限制,氣象預報難以避免誤差。在這個意義上,氣象預報仍然是一門不精確的科學。隨著氣象預報科學技術的發(fā)展,人們能夠作出更精確和更長期的氣象預報,其哲學依據是大氣運動盡管復雜,但有規(guī)律并可以被認識 大氣運動的偶然性逐漸向有規(guī)律的必然性轉化 科學技術的發(fā)展使人們認識這些規(guī)律的能力不斷提高 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已使人們完全掌握大氣運動的規(guī)律A. B.C.D.9. “少年安能長少年,海波尚變?yōu)樯L??!碧拼娙死钯R的這一詩句體現(xiàn)了A運動是永恒的、絕對的和有條件的 B運動是物質的唯一特性C運動是物質的固有屬性和存在方式 D運動是靜止的特殊狀態(tài)10.赫拉克利特說,世界是一團永恒的活水,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燒,在一定的分寸上熄滅。它包含的哲學道理有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是運動的 物質運動是有規(guī)律的 規(guī)律是可以認識和利用的A. B. C. D.11英國詩人雪萊在無常中吟唱道,“今天,花兒喜愛歡悅/明天,就會凋謝/我們希望長駐一切/誘惑你,然后飛逸/什么是人間的歡樂/那是戲弄黑夜的電火/像閃光一樣短促”。下列與詩中的哲理相近的是 A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B人一次也不能踏進同一條河流C萬物都在運動,但只是在概念中運動D靜者靜動,非不動也。靜即含動,動不舍靜12我們每一個人在活著的幾十年中,從少年到青年,又到中年、老年,始終是我們自己,而不會變成張三和李四。這表明了A.事物有時是運動的,有時是靜止的 B.運動是絕對的C.靜止是相對的 D.事物是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的統(tǒng)一13求真務實不能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勞永逸。彼時的“真”不能代表此時的“真”, 彼時的“實”不能代表此時的“實”。其中蘊涵的哲理是事物的運動是絕對的、無條件的和永恒的 事物運動的方式是永恒不變的真與假、虛與實是交織在一起的 事物的運動變化是不可捉摸的14、“任何一個有機體,在每一瞬間是它本身又不是它本身,始終處在不間斷的變化之中”。這句話是說事物的變化是捉摸不定的 事物的運動是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的統(tǒng)一 運動是物質的唯一特性 事物是不斷變化發(fā)展的A B C D 15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不少古詩文給人以深刻的哲學思考?!澳昴隁q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蘊涵的哲理是A自然界是不變的,而人是在變化的B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處在永不停息的運動變化之中C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在運動,但根本性質未變D事物的本身不變,但人的心情在變化16.荒漠化治理是世界性難道。有專家根據部分地區(qū)的成功經驗提出,對于人力治理效果不佳的地區(qū),可以采用“人退”的方法,創(chuàng)造條件讓自然界自我修復,實現(xiàn)“沙退”的目的。這種治理荒漠化的新思路體現(xiàn)的哲學道理是正確發(fā)揮主觀能動性要以尊重和認識客觀規(guī)律為前提適當放棄主觀能動性的發(fā)揮體現(xiàn)了對客觀規(guī)律的尊重人的活動與自然生態(tài)存在著不可解決的矛盾人的活動是自然生態(tài)系統(tǒng)的重要影響因素A. B. C. D.17.為滿足北京奧運會期間各國運動員對蔬菜種類與營養(yǎng)的不同需求,中國農藝師引進了多種新品種洋菜,根據北京地區(qū)及周邊省市的海拔高度來確定各種蔬菜的種植與運輸方案,使洋菜“本土化”,打破了“橘生淮南則為橘,橘生淮北則為枳”的觀念。農藝師打破“橘生淮南則為橘,橘生淮北則為枳”的觀念,遵循的哲學依據是A.人的理性為自然界立法B.人可以改變規(guī)律起作用的前提條件C.人不能改變規(guī)律,但能改變規(guī)律起作用的具體狀況D.客觀事物的規(guī)律是客觀的,思維活動的規(guī)律是主觀的18.資本主義社會產生幾百年來,雖然不斷發(fā)展,但社會制度性質始終是資本主義。這說明 A.物質是運動的主體 B.一成不變的事物是存在的C.靜止是永恒的、無條件的 D.事物在變化發(fā)展的過程中有存在著相對靜止19、下列對靜止的看法正確的是A、靜止是絕對的不動,是運動的特殊狀態(tài)B、靜止不是絕對的不動,是一種不顯著的運動,是運動的特殊狀態(tài)C、靜止是運動的特殊狀態(tài),是無條件的、相對的運動D、靜止在一定條件下,可以是指永恒不動20. 人類認識和改造自然的能力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不斷提高。近日,臺風“山神”、颶風“桑迪”都被準確預報,因其威力巨大,還是在亞洲、北美造成了巨大的人員和財產損失。人類能準確預報臺風、颶風的形成和行進路線,但還是無法完全避免損失說明A.人類在自然面前無能為力,所以要尊重自然 B.只有科學高度發(fā)展,才能改造規(guī)律,造福人類C.即使認識了規(guī)律,利用規(guī)律還需要一定的條件 D.只有尊重自然、服從自然,才能避免自然災害21.“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與“人一次也不能踏進同一條河流”的分歧,實質是 A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分歧 B辯證法和形而上學的分歧C是否承認絕對運動的存在 D是否承認相對靜止的存在22. “天地之變,寒暑風雨,水早螟蝗。率皆有法?!边@句話包含的哲學道理是A規(guī)律是事物本質的必然的聯(lián)系 B只有自然界的運動是有規(guī)律的C規(guī)律可以為人所認識 D一切事物的運動都是有規(guī)律的23. 下列選項中屬于規(guī)律的一組是 月亮繞地球轉 新陳代謝 大雁冬天南飛春天北來 生物體的自然選擇,適者生存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變化商品以價值量為基礎實行等價交換 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狀況蘋果落地 市場商品的價格時漲時落水往低處流A B C D24.旅行家保羅泰魯在游歷中國中寫到,“有昆侖山脈在,鐵路就永遠到不了拉薩?!比欢?,青藏鐵路的建設者們依靠智慧與勇氣,破解了多年凍土、高寒缺氧和生態(tài)脆弱三大世界難題,創(chuàng)造了“天塹變通途”的人間奇跡。青藏鐵路的建成表明A.人類可以認識和利用規(guī)律造福自身 B.實踐活動不受客觀條件的制約C.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可以創(chuàng)造一切奇跡 D.人類已經全面把握自然規(guī)律25. 蘇東坡赤壁賦中寫到:“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毕铝姓f法中與蘇東坡觀點相近的是A.靜者靜動,非不動也。靜即含動,動不舍靜 B.人一次也不能踏進同一條河流C.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D.事物和狀態(tài)不過是我們的心靈所采取的一種觀點26.人的思維活動和認識發(fā)展是有規(guī)律的,這種規(guī)律( )受到人的主觀能動性的制約 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是可以改造和創(chuàng)新的 是能夠被人們所認識和利用的A. B. C. D.27.下列詩句中,與“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包含同一哲理的是A“舊時王謝堂前燕,飛人尋常百姓家”B“桐花萬里丹山路,雛鳳清于老鳳聲”C“誰揮鞭策驅四運? 萬物興衰皆自然” D“世人聞秋悲寂寥,我道秋日勝春潮”28. 有兩位畫家以安靜為題各畫了一張畫,一位畫了一個湖,湖面平靜,倒映著遠山和湖邊的花草。另一位則畫了一個激流的瀑布,旁邊一棵小樹,樹上一個鳥巢,巢里一只小鳥,小鳥在睡覺。后一位畫家才真正理解安靜的含義,因為他懂得動中有靜,靜中有動 運動是物質的運動,物質是運動的載體物質是運動的物質,運動是物質固有的屬性和存在方式任何物質都是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的統(tǒng)一A. B. C. D.29. 2009年4月,甲型HINI流感開始在一些國家和地區(qū)擴散。我國借助國際力量組織攻關,在短時間內成功研制出甲型HINI流感的快速診斷方法。這表明A世界上只有尚未認識之物,沒有不可認識之物B充分發(fā)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就能解開自然之謎C人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利用和改造規(guī)律D在對自然現(xiàn)象的認識中,意識起著促進作用30、道德經中教導人們:師法自然,即以自然為師。這里反映的哲學道理是A、人對自然無能為力,只能做自然奴隸 B、認識自然界的主人,可以隨心所欲的改造自然界C、人應該成為自然的朋友 D、人類處理自身與自然的關系應以尊重自然規(guī)律為前提和基礎31荀子在天論中說:“從天而頌之,孰與制天命而用之?!保ㄗⅲ簭?,順從,聽命。孰與,哪里比得上。制,控制,掌握。)這句話體現(xiàn)出的哲理是A人不能服從自然,要改造自然 B人不但要尊重客觀規(guī)律,更要認識和利用客觀規(guī)律C發(fā)揮主觀能動性,改造客觀規(guī)律D在人與自然之間,人的需要和自由是第一位的32. “面對金融危機這一全球性挑戰(zhàn),世界各國需要加強政策協(xié)調、密切合作、共同應對。在些關鍵時刻,堅定信心比什么都重要。”這一論述表時,信心作為對前景的良好預期能夠改變經濟規(guī)律的客觀性和普遍性可以推動經濟主體對經濟活動的積極參與能夠擺脫物質條件制約,促進經濟復蘇可以促進經濟形勢向好的方向轉化A.B.C.D.33.孟子云:“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這表明A自然界的變化是有規(guī)律的 B客觀規(guī)律是可以被認識和改造的C自然界的發(fā)展規(guī)律是客觀的 D改造世界必須遵循客觀規(guī)律34孫子兵法曰:“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敵而制勝。故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而制勝者,謂之神?!边@段話表明的哲理是 自然規(guī)律和社會規(guī)律是聯(lián)系的,認識了前者就認識了后者要把尊重客觀規(guī)律和發(fā)揮主觀能動性統(tǒng)一起來 客觀實際是變化發(fā)展的 事物變化無常,人的認識能力無限 A B C D35.中庸指出:“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北彼沃芏仡U通書禮約章指出:“萬物各得其理,然后和”。(中:中庸。和:和諧。理:事物的規(guī)定性、合理性。)這啟示我們走中間道路是萬物和諧的根本 尊重自然、正確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消除差異,世界才能和諧 和諧是自然之美,也是為人之道A B. C. D.36一位科學家說:“我們今天生活著的世界,與其說是自然世界,還不如說是人造或人為的世界,在我們周圍,幾乎每樣東西都刻有人的技能的痕跡?!边@段話生動描述了人與自然界的關系。人類產生之后,自然界的存在與發(fā)展之所以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是因為人們利用自然物的根本前提是自然物本身的屬性與規(guī)律人類的產生是自然界長期發(fā)展的結果人們改造自然物的活動的基礎,只能是自然物及其固有的屬性和變化發(fā)展的規(guī)律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識而存在A B C D37.蟾蜍有毒,蟾衣卻可入藥。某青年農民偶然看到了蟾蜍蛻皮的過程,于是開始了巧獲蟾衣的探索。經過反復觀察、實驗、發(fā)現(xiàn)蟾蜍蛻皮是其生長過程的自然現(xiàn)象,一般在黑夜發(fā)生,過程很短,然后馬上吃掉;還發(fā)現(xiàn)蟾蜍的眼睛只對運動的物體敏感。根據這些,他發(fā)明了通過控制光線,在水中獲取、用光照引吸幼蟲喂養(yǎng)等技巧獲取蟾衣的方法,終于闖出了低成本、省勞力、不破壞生態(tài)平衡且有巨大經濟效益的致富道路。巧獲蟾衣之所以可能的客觀依據是偶然性在一定條件下起決定作用認識規(guī)律及其實現(xiàn)條件才能利用規(guī)律客觀事物發(fā)展有自己的特殊規(guī)律規(guī)律是必然性與偶然性的統(tǒng)一A B C D38. 太極拳是一項身體動靜平衡統(tǒng)一的運動,動時存靜勢,靜時寓動機,機中有勢,勢中成機。機勢難分,此太極之妙也,從哲學上看,太極拳的運動體現(xiàn)了動和靜相互滲透、相互包含絕對的運動和相對的靜止都是不存在的動亦靜,靜亦動,沒有區(qū)別事物的存在和發(fā)展是動中有靜,靜中有動A. B. C. D.39. 春秋察今記載:荊人欲襲宋,使人先表澭水。澭水暴益,荊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軍驚而壞都舍。以下選項,與荊人教訓具有相同哲學寓意的是 A士以進死為榮,退生為辱B國雖大,好戰(zhàn)必亡;天下雖安,忘戰(zhàn)必危C九河盈溢,非一塊所防;帶甲百萬,非一勇所抗D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40. 2008年1月中下旬,我國南方10多個省區(qū)持續(xù)降雪,造成嚴重災害,給人民生活帶來極大困難和損失。有專家指出,極端天氣如果發(fā)生在遠古或者發(fā)生在人煙稀少的地區(qū),就不會構成如此嚴重的災難。之所以造成如此嚴重災害,和時值“春運”、發(fā)生在人口稠密、經濟發(fā)展較快地區(qū)以及防災準備不足等因素共同起作用有密切關系。鑒于此,我國政府提出,越是經濟發(fā)展越要高度重視防范災害的工作??篂木入y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居安思危,未雨綢繆,防患于未然。這個思想的哲學依據是,人能夠發(fā)揮主觀能動性認識自然規(guī)律,精確預見自然的未來變化認識人類行為和自然相互作用的可能后果采取適當?shù)男袆臃乐共焕谧约旱慕Y果產生采取適當?shù)男袆痈淖冏匀灰?guī)律和相關的條件A. B. C. D.二、材料分析題41食品價格和食品安全問題越來越成為老百姓關注的熱點問題。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2012年1月份我國部分商品價格同比上漲情況食品煙酒及用品類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醫(yī)療保健和個人用品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衣著10.5%3.7%2.6%2.6%0.7%3.3%注:2012年1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4.5。材料二 為加強鮮活農產品流通體系建設,建立平穩(wěn)產銷運行、保障市場供應的長效機制,切實維護生產者和消費者利益,2011年12月13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關于加強鮮活農產品流通體系建設的意見。意見提出,以加強產銷銜接為重點,加強鮮活農產品流通基礎設施建設,創(chuàng)新鮮活農產品流通模式,提高流通組織化程度,完善流通鏈條和市場布局,進一步減少流通環(huán)節(jié),降低流通成本,建立完善高效、暢通、安全、有序的鮮活農產品流通體系,保障鮮活農產品市場供應和價格穩(wěn)定。運用世界本質的相關知識,說明材料一與材料二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10分)42、鑒賞古代詩詞,感悟深刻哲理,傳承中華文化: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的詩:“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彼未娙岁惻c義的詩:“飛花兩岸照船紅,百里榆堤半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