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管理_臨床醫(yī)務人員職業(yè)安全防護培訓教材_第1頁
員工管理_臨床醫(yī)務人員職業(yè)安全防護培訓教材_第2頁
員工管理_臨床醫(yī)務人員職業(yè)安全防護培訓教材_第3頁
員工管理_臨床醫(yī)務人員職業(yè)安全防護培訓教材_第4頁
員工管理_臨床醫(yī)務人員職業(yè)安全防護培訓教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臨床醫(yī)務人員職業(yè)安全防護 當發(fā)生職業(yè)暴露后你如何處理 自行用消毒液消毒即可 擠出血液并用肥皂水及清洗沖洗 科室內有備肥皂水嗎 為何職業(yè)暴露后要用肥皂水處理 因為 肥皂水屬于堿性液 能中和毒素 PH試紙 堿性顯示綠色 酸性顯示紅色 工作中有何增加感染危險性的暴露因素 受損的傷口較深 接觸污染血液的量多 空心針頭刺傷比實心針頭的危險性大 造成傷口的器械上有可以見到的血液 器械曾置于患者的動 靜脈血管內 體液離開身體的時間越短 危險性越大 無保護接觸患者血液時間較長 晚期患者或患者病毒載量較高 2010年7月全國法定傳染病發(fā)病 死亡統(tǒng)計表 中國衛(wèi)生部網(wǎng) 主要內容 傷害醫(yī)務人員身心健康因素 防護措施 乙型肝炎及丙型肝炎的職業(yè)暴露處理 艾滋病職業(yè)暴露處理 在醫(yī)院工作環(huán)境中 存在著多種損傷醫(yī)務人員身心健康的因素 主要包括 生物性因素 化學性因素 物理性因素 心理性因素 一 生物性職業(yè)危害生物因素主要包括HIV 乙肝病毒 丙肝病毒 禽流感病毒以及流感和支原體病毒等 醫(yī)務人員經常接觸患者血液 體液和分泌物 經常接觸各種感染患者 易受到職業(yè)傷害 生物性因素 一 生物性職業(yè)危害大多數(shù)的職業(yè)暴露是不至于引起感染的 引起感染的因素包括 病原體的種類什么樣的接觸接觸的體液量接觸患者體液中病原體的含量針刺傷后是否引起血源性傳播疾病的感染還與針頭種類及受傷時是否戴手套密切相關 同一直徑的靜脈穿刺針比縫合針可攜帶更多的血液 針頭越粗 刺入深度增加或直接刺入動靜脈則感染的機會增加 生物性因素 二 生物性職業(yè)危害防護措施 護士的手經常直接或間接地與污染物品或患者接觸 極易引起感染和交叉感染 因此 洗手是預防傳染病傳播的最重要措施之一 洗手 手是致病菌最常見的傳播方式 二 生物性職業(yè)危害防護措施 洗手時注意掌握正確的洗手順序 方法及范圍 手的各個部位都應洗到并沖凈 洗手后 手不應檢出致病性微生物 如果手被體液或人體組織污染 應在安置患者于安全的環(huán)境中后 立即用肥皂和水清洗 必要時用消毒液泡手 洗手 手是致病菌最常見的傳播方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正確的洗手方法 要持續(xù)15秒鐘 手部衛(wèi)生清潔經常疏忽的地方 拇指手指之間指尖手腕 拇指 掌心對手指交叉手指交叉掌心搓揉掌心對手背搓揉掌心對掌心搓揉 手清潔方法 雙手互握拇指在指尖在掌心搓揉手指掌中搓揉中搓揉 手清潔方法 注意清潔指甲 指尖 指甲縫 指關節(jié)等部位 注意徹底清洗戴戒指等飾物的部位 注意隨時清潔水龍頭開關 手洗凈后一定要用一次性紙巾 干手器 干凈的毛巾 或手絹等擦干雙手 毛巾 手絹應勤換 否則容易導致 再次污染 注意事項 1 檢查治療中 醫(yī)護人員必須保持配戴口罩 2 當一只口罩潮濕了或污染了 立即更換一只新的口罩 3 一只口罩使用不超過4小時 4 治療過程中不可以用手套觸摸口罩 5 離開診室前 必須脫下口罩 不可以懸掛于頸脖上 6 先戴口罩洗手后戴手套 先脫手套洗手后再摘口罩 7 使用后的口罩屬于 醫(yī)療廢物 二 生物性職業(yè)危害防護措施 口罩使用指南 戴手套有研究表明如果一個被血液污染的鋼針刺破一層乳膠手套 醫(yī)務人員接觸的血量比未戴手套可能接觸到的血量少50 以上 一副手套只能使用一次 一副手套也不能用于不同的患者 操作中如手套破損要立即更換 脫手套后仍需立即徹底洗手 二 生物性職業(yè)危害防護措施 治療病人結束后 用肥皂洗手 使用一次性紙巾擦干 接觸傳染性病人或物品后 注意手的清潔和消毒 檢查有口腔病損的病人有機會接觸血液 唾液 應戴手套 手套用完后應丟棄 治療每個病人后使用新的口罩 醫(yī)護人員的個人防護 不戴手飾 不留長指甲 禁止在診室飲食 工作時穿工作服 戴手套 防護鏡 口罩 治療時避免接觸無關區(qū)域 護士在清洗消毒器械工作中 針刺損傷是最常見的職業(yè)事故 其危害不僅限于針刺本身 還可以傳播感染性疾病 所以護士除了在消毒過程中戴手套外 還養(yǎng)成用鉗子取污染的針頭和尖銳物的習慣 減少刺傷皮膚的機會 醫(yī)護人員的個人防護 正確穿脫隔離衣 二 生物性職業(yè)危害防護措施 其他防護工具的使用醫(yī)務人員在操作前要評估被體液污染的危險程度 根據(jù)情況選擇合適的防護用具 如急診科 外科等科室在處理大出血的患者時要考慮戴防水圍裙 氣管插管和吸痰時則應戴護目鏡和面罩 婦產科護理人員輔助接生時應穿防水圍裙 避免羊水噴濺造成的污染等 二 生物性職業(yè)危害防護措施 1 臨床使用中的消毒劑 甲醛 含氯消毒劑 戊二醛 過氧乙酸等 可通過呼吸道和皮膚粘膜對人體造成傷害 長期接觸可引起視力下降 神經系統(tǒng)的損傷及頭痛 心悸 失眠等 化學性因素 一 化學消毒對人的影響 一 化學消毒對人的影響 2 各種化療藥物和抗生素醫(yī)務人員在臨床護理工作中 頻繁接觸各種抗腫瘤藥物和抗生素 這些藥物在配制過程中揮發(fā)入空氣內的微??赏ㄟ^皮膚 呼吸道 消化道吸收 對人體造成潛在的危害 可致白細胞 WBC 計數(shù)減少 脫發(fā) 月經異常 疲勞 皮膚過敏 重者可致骨髓造血功能抑制 過敏性休克 猝死等 化學性因素 一 化學消毒對人的影響 3 各種毒性垃圾血壓計 體溫計 熒光燈等損壞破碎后漏出的水銀 占醫(yī)院衛(wèi)生材料絕大部分的一次性PVC產品等等 均可造成人體的慢性中毒和其他危害 化學性因素 一 化學消毒對人的影響 4 各種廢氣 污染氣體醫(yī)院工作環(huán)境復雜 各種廢氣 污染氣體對醫(yī)務人員均可構成職業(yè)威脅 有報道顯示 長期暴露于微量麻醉廢氣的污染環(huán)境 有引起自發(fā)性流產 胎兒畸變和生育力降低的可能 化學性因素 二 化學消毒劑的防護措施 含氯消毒劑的防護 儲存時應注意存放在陰涼處 以防止有效氯的揮發(fā) 在配制過程中嚴格按照配制原則 水溫不宜過高 最好不要超過30度 先兌水 再向水內兌藥液 工作人員必須戴防護橡膠手套 口罩避免直接接觸 配制完后應立即清洗手套 雙手皮膚并密閉容器 由于用熱水配置會引起有效氯快速揮發(fā) 揮發(fā)氯可通過呼吸道進入人體 研究已表明大量氯可使人出現(xiàn)窒息 昏迷等 化學性因素 治療護理過程中接觸到的粉塵可引起呼吸道的損傷 病室空調 床頭傳呼器 蒸汽開熱水桶 凈化設備 消毒機等的噪聲可引起醫(yī)務人員易疲勞 煩躁 頭痛 頭暈等 X線 同位素 紫外線等可致人體WBC計數(shù)下降 抵抗力降低 電光性眼炎等 長期在病房來回奔走 可致腰肌勞損 靜脈曲張 物理性因素 物理性因素防護措施 治療護理過程中接觸到的粉塵時必須戴口罩 各類儀器發(fā)出的聲音盡量調低 減少呼叫鈴呼叫率 實行床邊工作制 紫外線燈照射時戴防護眼鏡 減少伸腰 彎腰等動作 醫(yī)務人員長期面對疾病 意外傷害 死亡 憂傷情緒會影響精神狀況和生活態(tài)度 社會對醫(yī)護工作者的要求不斷提高 公共突發(fā)事件以及酗酒 吸毒 醫(yī)鬧等社會問題都增加了護理工作的風險性和緊張感 長期的三班倒造成醫(yī)務人員心理壓力加重 角色及生物鐘紊亂 社會心理因素 社會心理壓力對策 有寬容的力量 允許自己犯錯更要允許別人犯錯 鼓勵求助讓壓力在你轉換下變成動力 學會享受工作中的樂趣學會不攀比感謝困難 感謝批評 感謝挫折 是它們讓我們成長覺得受傷害時的心理調適 他 她不是壞人 他 她曾經幫助過我 他 她是無心的 這是他 她個人習慣 讓丈夫 妻子及子女承擔家庭的責任 做人不要太認真 做事一定要認真 危險性 HBV在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液中大量存在 每毫升血液中有近1億個病毒顆粒 如果注射過乙型肝炎疫苗并已經產生了免疫力 基本上不會被感染 而普通人群對HBV易感 只需極少量 10 4ml 污染的血液進入人體即可導致乙型病毒性肝炎 10 7ml 血液可致隱性感染 乙型肝炎及丙型肝炎的職業(yè)暴露 危險性 沒有經過乙型肝炎疫苗注射者 若被有乙型肝炎病毒的針頭刺傷或割傷一次 其感染的幾率是6 30 若該患者HBeAg陽性 乙肝二對半的第三項 則感染的機會增加至27 43 醫(yī)務人員被HCV污染的銳器刺傷而感染丙型病毒性肝炎的幾率是1 2 10 乙型肝炎及丙型肝炎的職業(yè)暴露 發(fā)生乙型肝炎及丙型肝炎的職業(yè)暴露后的處理 發(fā)生職業(yè)暴露后局部要緊急處理 立即從近心端到遠心端擠壓傷口 同時用肥皂水及清水沖洗10分鐘 再用0 5 碘伏或75 酒精消毒傷口 因為短時間內采取適當?shù)难a救措施可以減少職業(yè)感染的幾率 乙型肝炎及丙型肝炎的職業(yè)暴露 發(fā)生意外傷害后 源患者和傷者都應及時驗血 30分鐘內報告科內主任或護士長 負責人2小時內報告院感科院感科根據(jù)傷者情況進預防用藥及指導傷者定期血清學追蹤 乙型肝炎及丙型肝炎的職業(yè)暴露 發(fā)生乙型肝炎及丙型肝炎的職業(yè)暴露后的處理 發(fā)生職業(yè)暴露后局部要緊急處理 立即從近心端到遠心端擠壓傷口 同時用肥皂水及清水沖洗10分鐘 再用0 5 碘伏或75 酒精消毒傷口 因為短時間內采取適當?shù)难a救措施可以減少職業(yè)感染的幾率 乙型肝炎及丙型肝炎的職業(yè)暴露 血清學檢測 應立即檢測HBsAg 乙型肝炎表面抗體 ALT等 并在3和6個月內復查 乙型肝炎暴露 主動和被動免疫 如接種過乙型肝炎疫苗 且已知抗 HBs 10mIU ml者 可不進行特殊處理 如未曾注射疫苗的或抗 HBs水平不詳?shù)膫?應注射一劑HBIG200 400IU 并同時在不同部位接種一針乙型肝炎疫苗 20ug 于1個月和6個月分別接種第2針和第3針乙型肝炎疫苗 參照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 中華醫(yī)學會肝病學會 中華醫(yī)學會感染病學會聯(lián)合制訂 乙型肝炎暴露 注意 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應以24小時內 最好不超過7天 接受注射 乙型肝炎暴露 預防乙型肝炎最有效的方法是注射乙型病毒性肝炎疫苗 通過主動免疫使身體產生抗體 新參加工作的醫(yī)務人員 在進行常規(guī)體檢的同時檢測HBsAg 抗 HBs和抗 HBc 若以上三項指標均陰性 一般經過3次疫苗注射后 大部分人 90 95 都可以產生免疫力 乙型肝炎預防 醫(yī)務人員暴露于污染血后操作程序 醫(yī)務人員暴露于污染血后 醫(yī)務人員 未接種過乙肝疫苗或接種后無反應HBsAb 10mIu ml 接種過乙肝疫苗HBsAb 10mIu ml 病源 HBsAg HBsAg HBsAg HBsAg 醫(yī)務人員 24小時內立即接種HBIG0 06ml kg 完成乙肝疫苗接種 24小時內立即接種HBIG0 06ml kg 定期追蹤 定期追蹤 完成乙肝疫苗接種 0 1 6月 定期追蹤 病人如有黃疸一月后復種HBIG 定期追蹤 是指醫(yī)務人員從事診療 護理等工作過程中意外被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艾滋病病人的血液 體液污染了皮膚或者粘膜 或者被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 體液污染了的針頭及其他銳器刺破皮膚 有可能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情況 艾滋病病毒職業(yè)暴露 一 用肥皂液和流動水清洗污染的皮膚 用生理鹽水沖洗粘膜 如受傷部位是眼睛 用無菌紗布飽醮生理鹽水擦拭或用不帶針頭的針筒沖洗 或使用洗眼器沖洗眼睛 二 如有傷口 應當在傷口旁端輕輕擠壓 盡可能擠出損傷處的血液 再用肥皂液和流動水進行沖洗 禁止進行傷口的局部擠壓 醫(yī)務人員發(fā)生艾滋病病毒職業(yè)暴露后立即 三 受傷部位的傷口沖洗后 應當用消毒液 如 75 乙醇或者0 5 碘伏進行消毒 并包扎傷口 被暴露的粘膜 應當反復用生理鹽水沖洗干凈 預防性用藥 應當在發(fā)生艾滋病病毒職業(yè)暴露后盡早開始 最好在2小時內實施 最遲不得超過24小時 即使超過24小時 也應當實施預防性用藥 醫(yī)務人員發(fā)生艾滋病病毒職業(yè)暴露后 醫(yī)療衛(wèi)生機構應當給予隨訪和咨詢 隨訪和咨詢的內容包括 在暴露后的第4周 第8周 第12周及6個月時對艾滋病病毒抗體進行檢測 對服用藥物的毒性進行監(jiān)控和處理 觀察和記錄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早期癥狀等 醫(yī)療衛(wèi)生機構應當對艾滋病病毒職業(yè)暴露情況進行登記 登記的內容包括 艾滋病病毒職業(yè)暴露發(fā)生的時間 地點及經過 暴露方式 暴露的具體部位及損傷程度 暴露源種類和含有艾滋病病毒的情況 處理方法及處理經過 是否實施預防性用藥 首次用藥時間 藥物毒副作用及用藥的依從性情況 定期檢測及隨訪情況 艾滋病病毒職業(yè)暴露后預防用藥 HIV陽性 2小時之內用轉錄酶 雙汰芝用法 300mg 次 Bid 雙汰芝不良反應惡心 嘔吐 頭痛疲乏 失眠 貧血及中性粒細胞數(shù)減少 所有的不良反應都是可逆的 艾滋病預防與控制 廣東省科技出版社 林鵬主編 勿將銳利廢棄物同其他廢物混在一起 盡快將用過的注射器 銳器 手術刀片直接的放入堅固 耐穿破的容器內 容器外表應有醒目的標志 工作中職業(yè)安全防護注意事項 醫(yī)務人員手部皮膚發(fā)生破損 在進行有可能接觸病人血液 體液的診療和護理操作時必須戴雙層手套 工作中職業(yè)安全防護注意事項 銳器盒放置于干燥 人少地方 避免放于潮濕地方 由于潮濕引致銳器箱易被銳器突出箱外 增加安全隱患 銳器若突出于銳器盒及時借助工具將利器放入銳器箱 勿用手直接接觸銳器 無論在什么情況下 不要把用過的器具傳遞給別人 所有操作后應由操作者自己處理殘局 避免意外刺傷的發(fā)生 工作中職業(yè)安全防護注意事項 紫外線照射消毒時不得紫外線光源直接照射到人 室內不宜留人 開紫外線燈時避免雙眼直視燈管 應戴防護鏡和穿防護服以防結膜炎和皮膚紅斑的發(fā)生 在消毒過程中產生的臭氧有強氧化作用 能破壞肺表面的活性物質 引起肺水腫和哮喘 工作中職業(yè)安全防護注意事項 手術過程中傳遞刀 縫針時放慢速度 或將手術刀放在變盤中傳遞 避免手 手直接接觸 不可直接用手裝卸刀片 彎曲或折斷針頭 清洗 消毒器械時 銳利器械單獨放置 打包時器械尖銳端使用安全套 避免刺傷 工作中職業(yè)安全防護注意事項 站立工作時盡量減少長期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