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旱作農業(yè)示范基地項目建設技術模式和效益分析.doc_第1頁
甘肅旱作農業(yè)示范基地項目建設技術模式和效益分析.doc_第2頁
甘肅旱作農業(yè)示范基地項目建設技術模式和效益分析.doc_第3頁
甘肅旱作農業(yè)示范基地項目建設技術模式和效益分析.doc_第4頁
甘肅旱作農業(yè)示范基地項目建設技術模式和效益分析.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甘肅省旱作節(jié)水示范基地項目建設方案一、旱作節(jié)水農業(yè)的典型模式(一)全膜覆蓋雙壟面集雨溝播栽培技術該技術適用于我省年降雨量350-500mm以上的中東部干旱、半干旱地區(qū),全膜覆蓋雙壟面集雨溝播技術,是雙壟溝集流增墑技術的改進與創(chuàng)新。技術原理:從集雨和抑制土壤水分蒸發(fā)的原理出發(fā),通過全地面覆蓋大小壟面,充分接納降水,特別是春季5mm的微小降雨,通過膜面集雨進入播種溝(在降雨超過350mm的地區(qū),每兩畝建設一個集雨水窖),有效解決春季干旱影響播種出苗的問題,達到抗旱保墑的集雨目標。該術要點是在田間起壟,形成兩個大小壟面,大壟寬80cm、壟高15-20cm,小壟寬40、壟高10-15,總寬幅120cm,用厚度0.0060.008mm的薄膜全地面覆蓋。膜間不留空隙,相接覆蓋。 (二)日光溫室膜面集雨節(jié)灌施肥一體化技術該技術適用于我省年降雨量350mm以上的半干旱地區(qū)的川地、塬地、梯田。技術原理:采用“日光溫室膜面集雨+水窖+節(jié)灌施肥系統(tǒng)設備”的應用模式。利用日光溫室膜面集雨,水窖蓄水,棚內節(jié)灌施肥,形成以集(蓄)、微灌、施肥為一體的集雨節(jié)灌施肥節(jié)灌技術。技術要點:溫室內配套滴、滲灌灌溉施肥設備,與水窖(蓄水池)相連,根據作物不同生育期需肥規(guī)律,用低壓管道將水輸入滴孔,滴滲到作物根際,定量、定額灌溉,精準施肥,提高水分利用率,實現科學施肥。 (三)膜下滴灌技術該技術適用于我省河西灌溉農業(yè)區(qū),廣泛應用于棉花、玉米、蔬菜等作物以及林果業(yè)等。技術原理:膜下滴灌技術是滴灌技術和覆膜種植技術的有機結合,形成的一種新型田間灌溉方法。兼有地膜栽培技術和先進的滴灌技術的優(yōu)點,既能根據作物根系分布進行局部灌溉,較好地保持土壤良好結構,防止水分深層滲漏和地面徑流損失,又可以利用地膜的保溫、保墑作用,最大限度地減少地面蒸發(fā),提高作物對水肥的利用率。技術要點:有加壓滴灌系統(tǒng)和自壓滴灌系統(tǒng)兩種形式。設備主要有水源、首部、輸配水管道及毛管、滴水器等構成,根據不同的作物類型可選用不同的滴灌設備。二、各類模式建設內容及投資標準測算(見下表) 表1 甘肅省農田節(jié)水技術模式投資估算表農田節(jié)水模式名稱內容及投資(元)備注膜下滴灌技術作物首部管道及附件毛管平均畝投資(元)說明棉花85.25410.27195.5691.02不含農民投工采用0.2mm的毛管,每畝以850米計算,0.23元/米。釀造型葡萄101.00310.27187.5598.77采用0.4mm的毛管,每畝以250米計算,0.75元/米。籽瓜110.00212.50225547.50采用0.4mm的毛管,每畝以300米計算,0.75元/米。全膜覆蓋雙壟面集雨溝播技術(1個集雨水窖/2畝)水窖(50方)水泥沙子地膜平均畝投資(元)水泥15元/袋,沙子35元/方。采用厚度0.0060.008毫米的地膜,13.5元/公斤。300元140元67.5元507.5不含農民投工日光溫室膜面集雨技術(溫室、水窖、集流槽建設)溫室建設灌溉施肥設備水窖(30方)集水槽平均畝投資(元)322621050413.3460.7534186.05不含農民投工表2 日光溫室膜面集雨節(jié)灌施肥一體化技術單位投資概算表序號項目單位數量單價金額元萬元1日光溫室畝1.0032262.003.231.1夯土墻m3272.5020.000.551.2內外表磚m365.40155.001.011.3鋼架及屋面T1.105500.000.611.4后屋面m95.0080.000.761.5防寒溝m95.0025.000.241.6其他1.00150.000.021.7緩沖間座1.00500.000.052集流槽m95.004.850.052.1水泥T1.02220.000.022.2石子m30.8680.000.012.3砂子m33.3650.000.023窖池座1.00413.300.043.1水泥T0.93220.000.023.2石子m31.1980.000.013.3砂子m32.2750.000.014灌溉系統(tǒng)套1.00700.000.074.1水泵臺1.00200.000.024.2滴灌系統(tǒng)套1.00500.000.055施肥罐只1.00350.000.04合計3.42表3 甘肅省萬畝膜下滴灌項目概算表項 目 名 稱數 量單價金額(萬元)合 計(萬元)合 計761.38灌溉設備首部水泵30臺11460元/臺34.3862.88過濾器30臺8000元/臺24施肥罐30臺1500元/臺4.5輔助設施主管(PE管)120000米12元/米144444.00輔管(PVC管)250000米10元/米250配套件10000畝50元/畝50毛管滴灌帶80000000.23元/米184184.0農業(yè)機械自動鋪膜鋪管機30臺3000元/臺9.09.0首部磚房10平方米的磚房30座500元/平方米15.015.0主管道開挖地下主管道開挖120000米2元/米24.024.0閥門井、排水井等分組灌溉控制、排水等1501500/個22.522.5三、各類模式推廣的適宜地區(qū)(一)全膜覆蓋雙壟面集雨溝播栽培技術該技術適用于我省年降雨量350-500mm以上的中東部干旱、半干旱地區(qū)蘭州、定西、白銀、平涼、慶陽、天水、隴南等市的30余縣(區(qū))的1000余萬畝旱地。根據降雨及生產條件劃分,榆中、永登、靜寧、莊浪、靖遠、會寧、安定、通渭、慶城、寧縣、秦安、北道、武都、宕昌等14縣區(qū)為核心區(qū),其余為輻射區(qū)。(二)日光溫室膜面集雨節(jié)灌施肥一體化技術該技術適用于我省年降雨量350mm以上的半干旱地區(qū)蘭州、定西、白銀、平涼、慶陽、天水等市的30余縣(區(qū))適于溫室建設的100萬畝川地、塬地和梯田等。根據降雨及生產條件劃分,榆中、永登、靜寧、崇信、靖遠、安定、臨洮、西峰、秦安、北道等10縣區(qū)為核心區(qū),其余為輻射區(qū)。(三)膜下滴灌技術該技術適用于我省河西灌溉農業(yè)區(qū)和沿黃灌區(qū),酒泉、張掖、武威、白銀等市的15縣區(qū)的500萬畝灌溉農田,廣泛應用于棉花、玉米、蔬菜等作物以及林果業(yè)等。根據灌溉及生產條件劃分,敦煌、民勤、甘州、金塔、景泰等5縣區(qū)為核心區(qū),其余為輻射區(qū)。四、取得的成效及經驗旱作農業(yè)是我省重要的區(qū)域經濟發(fā)展類型,對于發(fā)展現代農業(yè),推進新農村建設,難點在這一區(qū)域;保障糧食安全,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希望也在這一區(qū)域。為此,對于推動旱作農業(yè)發(fā)展我們堅持多策并舉、多措齊抓、多方聯(lián)動,從而形成了工作齊心協(xié)力,技術集成配套,措施綜合到位的發(fā)展格局。這幾年,通過科技增糧行動計劃、小麥良種補貼、測土配方施肥等項目都向旱作區(qū)傾斜。據不完全統(tǒng)計,近四年來,中央和省上先后安排旱作農業(yè)區(qū)技術推廣項目的資金就達到1.39億元。這些項目的實施,既提高了農民的科技素質,也提升了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服務能力,增強了旱作農業(yè)區(qū)的發(fā)展后勁。“十五”以來,利用國家項目資金支持,在我省組織實施了一批旱作節(jié)水農業(yè)示范基地建設和技術示范推廣項目,建立旱作節(jié)水農業(yè)示范基地縣37個,建立節(jié)水農業(yè)技術應用示范區(qū)(片)110個,其中核心示范區(qū)40萬畝,項目新增總產值1.28億元,新增純收益9400萬元,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使一些先進實用的節(jié)水技術得以大面積推廣,發(fā)揮長效作用。如我省實施農業(yè)部下達的“集雨技術集成” 示范推廣項目,探索創(chuàng)新出了“全膜覆蓋雙壟集雨溝播技術模式”,通過起壟集雨溝播,充分接納降雨有效地解決了由于春旱而無法下種即“卡脖子”旱的難題,如玉米應用該技術,平均畝增產118kg/畝,增產24.9%,達到了節(jié)水、抗旱、增產的效果,同時,由于該技術的實施,解決了過去在海撥1800米以上不能種植玉米的歷史,為此,今年我省多方籌集資金在中東部旱作農業(yè)區(qū)推廣該技術30萬畝。在灌區(qū)實施農業(yè)部下達的“膜下滴灌”項目中,大力推廣膜下滴灌、壟畦溝灌、均衡灌溉等節(jié)水技術。如采用膜下滴灌技術后,棉花每畝節(jié)水120方,增產16.5%;制種玉米每畝年節(jié)水300立方,增產14%;加工型番茄每畝年節(jié)水240立方,畝產平均由5.5噸提高到7.5噸,最高畝產達到12噸;旱地籽瓜產量由原來的500公斤增加到畝產5000公斤。通過連續(xù)三年“膜下滴灌”項目和其他滴灌項目的帶動,目前甘肅發(fā)展滴灌約為25萬畝,其中膜下滴灌達15萬畝。(一)全膜覆蓋雙壟面集雨溝播栽培技術與玉米地膜覆蓋技術相比,該項技術不僅具有顯著節(jié)水、抗旱、增產和增收效果,而且可使玉米提前成熟1015天,適種海拔上限提高100米以上,有利于中晚熟豐產品種的應用和高海拔地區(qū)種植結構的調整。玉米全膜覆蓋雙垅面集雨栽培模式平均單產增幅28.4%。雙垅面集雨模式凈增純收益為2109.3元/hm2。玉米成本分別減少0.129元/kg,榆中縣2004年在清水驛鄉(xiāng)、甘草店鎮(zhèn)、韋營鄉(xiāng)、龍泉鄉(xiāng)、中連、5個鄉(xiāng)鎮(zhèn)示范推廣5893畝,平均單產516.8kg,比對照(391.4kg)每畝增產玉米125.4kg,增產率32.%;降水生產率1.68kg/畝mm(年降雨量307mm), 比對照(1.27kg/畝mm)增加0.41kg/mm,提高32.2%。好的經驗做法主要有以下幾點:1、改變地膜覆蓋栽培作物壟上種植外為壟溝種植方式,田間形成了全方位的、大面積的集流(雨)面,集雨、抗旱、保墑增產效果為一體。2、全膜覆蓋能最大限度的保蓄玉米生長期間的全部降雨,減少土壤水分的無效蒸發(fā),保證玉米生育期內的水分供應,使降水利用率達到90%左右。3、有效防治田間雜草,還能有效減輕土壤表面的風蝕和降雨沖刷,減輕水土流失,有利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4、投資少(每畝50多元的地膜)、效果顯著(增產100-150公斤,增幅3040%),見效快,當年投資當年見效,技術可操作性強,群眾易接受;適宜范圍廣,山川水旱地均可以應用,旱地增產增收,水地在增產增收的基礎上,減少灌水次數,達到節(jié)水的目的,提高效益。(二)日光溫室膜面集雨節(jié)灌施肥一體化技術日光溫室膜面集雨,具有集雨效率高,效果好的特點。據測定,降雨3mm以上日光溫室膜面即產生徑流,而硬化路面在降雨5mm以上才產生徑流。一個長95m,寬7m的日光溫室,膜面積700m2,1mm降水可蓄水0.6m3,按年降水400mm計算,一年按6個月集雨時間計算,降水200mm,可蓄水120m3。采用漫灌方式,蕃茄、西葫蘆澆灌定植水需水42m3,用滲灌僅需21m3,節(jié)約用水21m3,提高水分利用率50%;降低畦壟沖刷17%。2004年,對甘肅省秦安縣多點分析,日光溫室及兩眼水窖建造費1.03萬元,按使用期限15年計算,年均年投入687元。滴灌設施1500元,按使用期限8年,每套年分攤投入188元。大型蓄水池設施4萬元,按使用期30年,每年每棚分攤67元。以上基礎設施年均投入942元。對秦安縣郭加鄉(xiāng)瓦坪村20戶調查,平均每棚生產投入1000元,每棚年收入6100元,減去基礎設施及生產費用投入,每棚每年純收益4158元。集流槽用磚或混凝土建集流槽用來收集棚面雨水;集流槽要有一定坡降,建水窖的一端低,另一端高;修建集流槽時,根據棚長靈活掌握,剛開始建成瓦溝狀,20米后建成槽狀,隨著距水窖越近,槽逐漸加深。溫室內配套滴灌灌溉施肥設備,與水窖(蓄水池)相連,使用離心泵或潛水泵,用管道系統(tǒng)將水輸入滴孔,滴滲到作物根際,實現水分高效利用;根據作物不同生育期需肥規(guī)律,將化學肥料溶于灌溉水中,結合灌溉實現定量、定額灌溉,精準施肥,從而提高水分利用率,實現科學施肥。(三)膜下滴灌技術該技術在棉花、番茄、葡萄、馬鈴薯、籽瓜等作物上運用,取得了明顯的節(jié)水、節(jié)肥、節(jié)藥、增產等效果,并產生了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生態(tài)效益。節(jié)水率達到50以上;增產率在20左右,番茄增產效果明顯(該技術可改善番茄生長環(huán)境,防止番茄腐爛),增產率高達100;旱地籽瓜采用該技術后產量由原來的500公斤/畝增加到5000公斤/畝,瓜的品質也大大改善;肥料利用率提高,在底肥一定的情況下,全生育期追肥平均節(jié)肥率達到40以上。張掖農場2006年推廣的2000畝膜下滴灌加工番茄,平均畝灌水量由320400m3減少150一200m3,平均節(jié)水率達50%以上。水分生產率也由2002年0.43kg/ m3上升為l.99kg/ m3,肥料的利用率提高了35%以上,施肥量較傳統(tǒng)灌溉減少45%以上。機械作業(yè)費每畝降低30%左右,管理定額由25一30畝/人,提高到80一100畝/人,節(jié)約勞務開支30%以上。產量每畝7噸,可實現畝增產2噸,增收560元(按280元/噸計),總增產值224萬元,節(jié)水(150 m3/畝計)30萬m3,節(jié)肥(按平均畝投化肥213元計)12.78萬元,節(jié)省機械作業(yè)費(10元/畝計)2萬元,節(jié)約勞務開支(按120元/畝)24萬元。取得如下幾條好的經驗做法:1、在經濟效益好的作物上搞試點,在大田作物上作文章。2、在大面積推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