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私奉獻見微知著論守正納新從2009年高考試卷看2010.doc_第1頁
無私奉獻見微知著論守正納新從2009年高考試卷看2010.doc_第2頁
無私奉獻見微知著論守正納新從2009年高考試卷看2010.doc_第3頁
無私奉獻見微知著論守正納新從2009年高考試卷看2010.doc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詞清平樂禁庭春晝,鶯羽披新繡。百草巧求花下斗,只賭珠璣滿斗。日晚卻理殘妝,御前閑舞霓裳。誰道腰肢窈窕,折旋笑得君王。見微知著守正納新從2009年高考試卷看2010年高考備考馬新民 2009年是廣東語文高考最缺乏懸念的一年,在經(jīng)過了六年自主命題的錘煉和三年新課程高考的探索后,廣東高考語文試卷的整體布局、題型設計都具備了成熟而穩(wěn)定的面貌。今年試卷穩(wěn)字當頭、難易適中、考查全面,忠實地體現(xiàn)了新課程高考大綱的要求,反映了廣東高考命題穩(wěn)健務實的一貫風格. 面對來年的備考,如果只是四平八穩(wěn)地逐一分析當年的試卷,我們的備考往往會陷入“上年考什么、今年就備什么”的慣性邏輯之中,而大量的事實證明,這樣的備考常常會讓我們把很多寶貴的時間耗費在毫無意義的訓練上,因此,我們有必要換一個視角來審視高考試卷。 在廣泛瀏覽了各大媒體對廣東語文高考的報道、評論,同時與命題專家、教研工作者、一線教師及考生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后,筆者認為,2009年廣東高考語文試卷中以下這些備受關注或爭議的試題對下一年的備考最具啟示意義。一道最多人失分的試題。今年高考閱卷剛剛結束的時候,各大媒體以13萬人同錯一道題等抓人眼球的標題競相報道廣東語文高考卷第22題的閱卷結果。這道考倒了13萬考生的試題是一道圖文轉換類的語言表達題,要求考生根據(jù)兩張圖表,補充給定文段中出現(xiàn)的三處空缺內(nèi)容,使上下文語意連貫。按理說,這樣的題目并非新題型,類似的訓練也做過不少,可為什么還是有那么多的考生遭遇滑鐵盧呢?閱卷專家的說法是“廣東考生在語言應用方面的能力太差了!”不少評議者也認為這道題考查了學生的語言實用能力與邏輯思維能力,“題目出得有水平”,考生答不好是因為教學有問題。這些說法并非毫無道理,但顯然沒有考慮高考語言表達題的考查目標和試卷的布局特點。從考查目標來看,考試大綱規(guī)定語言表達題的基本目標是考查學生“簡明、連貫、得體”和“準確、鮮明、生動”語言表達能力,也就是說意在考查學生能否正確、熟練、有效地運用祖國語言文字。但是這道考題給出了兩個甚為復雜的圖表和一段內(nèi)容繁復的解說,需要考生對題目提供的信息材料進行分析、判斷、歸納、整理,然后才能進行表述,也就是說,它首先考查的是分析推斷能力,而不是表達能力,偏離了語言表達題的核心目標。從試卷布局來看,除作文之外,這道題處在所有題目倒數(shù)第二的位置。在整個試卷的閱讀量和主觀題的答題文字量越來越大的情況下,絕大多數(shù)考生做題到這個位置的時候時間已所剩無幾,為了給作文留出必要的時間,有不少考生面對這些繁復的表格與說明,難以細細審題、分析、推斷,只好草草應答甚至忍痛放棄,這恐怕是如此眾多的考生得零分的真正緣由。所以,盡管沒有人出來承認命題的失誤,盡管也獲得了不少認同甚至贊譽,但13萬考生得零分的尷尬現(xiàn)狀和語文高考成績滑坡的難堪局面,應該還是會引起廣東高考語文命題組的深刻反省,下一年再出如此高難度的語言表達題的可能性大大降低。語言表達的備考,還是應該從基本能力入手,以基礎題型為主,可以適當關注新題型,但絕不能把太多時間精力用在偏題難題上.一篇最少人認同的選文。很多人都對黃侃先生二三事一文入選廣東高考試卷不以為然。雖然實用類文本閱讀考傳記在意料之中,但不少人認為用這樣的一篇文章來考傳記閱讀能力似乎不妥。主要理由是傳主黃侃這樣放誕狷介的人物大大出乎學生慣常的閱讀視野之外。我們學生平時閱讀的傳記一般都是以端重方正之士為對象,因此面對黃侃這樣特立獨行的傳主就顯得手足無措,不知道該如何評價。其實,所謂“非主流”的作品進入高考試卷帶來的困惑在廣東已經(jīng)不是第一次遭遇了,2008年廣東高考語文試卷文學類文本閱讀選用巴西作家若昂吉馬朗埃斯羅薩的小說河的第三條岸,這篇極具先鋒意識的現(xiàn)代派小說,也是遠遠超出學生慣常的閱讀視野的,面對小說中行為“怪異”的父親,我們的絕大多數(shù)考生的反應是“沒看懂”,后面的題目當然也就沒法回答了。分省命題以來,在嚴格遵循考試大綱的前提下,各省都在本省命題的獨特性上下功夫,而廣東一直在選文的特異性上做文章。2007年高考文言文選文棄傳記而考文言小說,2008年考現(xiàn)代派小說等都體現(xiàn)了這一點。從新課程的角度來說,有更寬闊的閱讀視野,也是語文學習的題中之義。我們不能要求高考的選文都是司空見慣的文本,更何況如黃侃先生二三事這樣從全新的角度敘寫和評價民國知識分子的文章,近年來已經(jīng)形成了一種潮流,只是我們的學生埋頭題海無暇顧及罷了。所以,備考絕對不能“躲進小樓成一統(tǒng)”,而是要在多做練習的同時擴大自己的閱讀視野,尤其是面對一些嶄新的閱讀文本的時候,不能畏難而退,要勤力鉆研,提高對新異文本的解讀能力。一道最遭人詬病的小題。今年高考實用類文本閱讀的第三問(21小題)的問題是“作者這樣敘寫黃侃的寫作意圖是什么?”。這個問題中“這樣”一詞指代含混,考生不明就里。當然,命題人可以辯解說這是承第一問“文章是從哪幾個方面敘寫黃侃的?”而設問的,但這兩問之間畢竟隔了一道題目,提問的連續(xù)性不夠鮮明,更何況,如果學生答不出第一問,這一問就很難回答了。另外,“寫作意圖是什么?”這樣的提問也顯得過于空洞和寬泛,因為一篇文章的寫作意圖既可以從宏觀的時代需要的角度來考量,也可以從微觀的作者個人的角度來認知,很難用簡單的幾個條目來回答,比如我說“作者這樣敘寫黃侃的意圖是用民國自由知識分子的狷介反襯今天知識分子個性精神的失落”,誰又能說不對呢?怎么能用標準答案界定的三個簡單的小結涵蓋指向如此豐富復雜的問題呢?可是,這么一道有明顯漏洞的題目是怎么出爐的呢?2009廣東高考考試說明拓展了對作品的考查范圍,在文學類文本閱讀和實用類文本閱讀中增加了這樣一項內(nèi)容“探討作者的創(chuàng)作背景和創(chuàng)作意圖”,要求考生能全方位的深透的理解作品。為了能忠實的體現(xiàn)考試大綱的要求,在沒有相應的成熟題型參照,不具備此類題目的命制經(jīng)驗的情況下,這么一道生硬的題目還是在眾多的質(zhì)疑中降生了。由此可見,考試說明對試卷命制有著強力的指引性,考試說明中任何一點細微的變化都可能促成新的考查點的出現(xiàn)。我們的備考,絕不能對考試說明的變化無動于衷。一個最多人宣稱撞中的板塊。每年高考之后,總有人會得意地宣稱自己押中了高考的某一道題目,有些教學資源網(wǎng)站和教輔出版機構更是會統(tǒng)計所謂的“命中率”,以顯示自己的高明,借此擴大自己的知名度。所謂押中其實都是撞中,有偶然也有必然。今年高考后這類所謂命中率統(tǒng)計中最多提及的就是語言基礎知識板塊的三道小題,即讀音、成語、病句,前兩題一般宣稱是直接撞中考查的字詞,后一題一般宣稱是押中了病句類型。其實,這些題撞中了,一點也不奇怪。從近年來高考命題的實踐來看,讀音和詞語考查的都是考生“常見、常用、常錯”的字詞,而病句的考查類型考綱已做了明確的界定。漢語的詞匯雖然是海量的,但“常用”且“易錯”的字詞量并不是很大,而且由于這一考點是語文高考中一直非常穩(wěn)固的考點,經(jīng)過很多年很多人的努力,現(xiàn)在一般優(yōu)秀的教輔材料的附錄部分基本囊括了這些字詞,命題人想跳出這個范圍而又不違背“常用、易錯”的原則,是非常困難的,所以,猶如今年廣東高考中考察的“首當其沖”之類的成語在很多練習中多次出現(xiàn)過,也是很正常的。所以,高考語言基礎知識的命題是以注重語言規(guī)范,突出語言文字的基礎性和實用性為原則的??忌灰⒁馄綍r的知識積累,在這一部分的拿到滿意的分數(shù)并非難事。我們的備考,尤其是中下層面學生的備考,要切實在這個板塊內(nèi)容的識記與練習上下功夫。一道答題區(qū)間最狹窄的大題。語文高考試卷中的理解分析類題目重在考查考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解題時首先要鎖定答題范圍,也就是在原文中找到與題干涉及的問題相對應的語句,然后加以分析解答。今年廣東高考語文試卷必考現(xiàn)代文自由和科學一文所有問題的解答方法基本上都是如此,而且,后面兩道大題的答題區(qū)間高度重疊,其中分值為4分的14題的答題范圍完全在最后一段,分值同樣為4分的15題的部分答題范圍也在最后一段,而這一段的文字量只有270字,也就是說,考生只要認真閱讀最后一段,至少可以拿到8分中的6分。這道大題命制的捉襟見肘實在不能責怪命題者。廣東高考考試說明對必考內(nèi)容的界定是閱讀“一般論述類文章”,這就決定了選文內(nèi)容不能艱深。而高考試卷的容量又限制了選文長度只能在千字左右??季V對必考能力層級的限定使得這道大題只能考“理解”和“分析綜合”。這樣,命題人就顯得十分為難,要就一篇千字左右的、內(nèi)容淺易的議論文出一道單項選擇、一道多項選擇、兩道主觀問答總共16分的試題,而出題點又不能重疊,實在是太不容易了。所以,如果考試大綱不變,明年的這道題也勢必很難出新。必考現(xiàn)代文的所有的答案一定都在文本中,有些答案甚至可能就集中在某一個段落,而且很可能是總結性收束性的段落。這就大大降低了這道大題的難度。建議備考在現(xiàn)代文閱讀方面把更多的精力放在這道大題上,學會概括歸納的基本技巧,一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個最具廣東特色的作文。一般論者以為,2004年廣東高考以“語言與溝通”為話題,最具廣東特色。因為廣東是方言區(qū),語言不通而難以跟其它地區(qū)的人溝通,是廣東很多人都曾有過的共同感受,因此,這個作文既富有地方特色,又能讓考生都有話可說,符合廣東實際。其實,這道題只是自主命題初始階段的嘗試,廣東卷真正的特色是在后面幾年的探索中逐步形成的。如果我們細致地研究一下廣東省自主命題以來的作文,就發(fā)現(xiàn)它有幾個共同之處:一是都為話題作文(今年的作文其實是話題作文的變種而已),寫作的范圍相對說來比較寬泛,對考生的限制相對來說比較少,更適宜考生調(diào)動自己平時的積累,發(fā)揮自己的語言才能。二是這些話題基本上是以一個詞語為中心?!暗褡列闹械奶焓埂敝械摹暗褡痢?;“傳遞”;“不要輕易說不”中的“不”以及今年的“常識”,既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寫作區(qū)間,又給了學生相當?shù)难哉f空間,這和新課程改革中強調(diào)學生的“自主性”是密切相關的,也凸顯出了希望學生作文具有實踐性的指導思想。三是所給出的話題都有較高的文化含量。 “紀念”“傳遞”“常識”等話題,都能讓考生站在一種文化的高度落筆。這樣高文化含量的高考話題作文,實際上是和廣東省要建設文化大省大政方針相關聯(lián),是主流文化意識的一種體現(xiàn)。四是與某些社會政治文化熱點相暗合。如2005年的“紀念”,和世界紀念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60周年及中國工農(nóng)紅軍長征勝利70周年相關連。2006年的“雕琢心中的天使”,注重考生道德意識的提升,暗合了“八榮八恥”的社會主義道德觀的宣講。2007年的“傳遞”,既暗合以“國學”熱為標志的傳統(tǒng)文化熱潮,又暗合奧運精神和中華文明如何傳遞給全世界的時代熱點。而今年的“常識”則是知識界近年來不斷討論的熱點話題,尤其與年初香港鳳凰衛(wèi)視著名評論家梁文道先生常識一書的出版所引起的社會各界對常識問題的普遍關注相暗合。更為重要的是,與內(nèi)地很多省份的高考作文題目相比,廣東的題目不刻意追求命題的詩意,不苛求學生進行所謂文學化的寫作,不給審題設置太多的障礙,不在某種作文命題形式及閱卷標準尚未成熟的情況下做盲目的探索,而是以務實穩(wěn)健的命題既引導學生關心時事,擴展視野,探索思考,同時又能以出乎意料的話題防止宿構抄套,能夠讓那些平時語文功底扎實的考生更好地發(fā)揮出自己的水平。筆者以為,命題走向“類時評化”是高考作文的一大趨勢,廣東的高考作文命題勢必會保持自己一貫的風格,不會故弄玄虛也不會故作高深,會沿著不偏不怪、平易好做的軌跡,向更具時代性和現(xiàn)實性的方向發(fā)展,我們的作文教學和備考,沒有必要盲目跟風,追求所謂的詩化文學化,也沒有必要在審題障礙上多費心機,而是應該放眼世界關注時代,從時代的浪潮中擷取寫作的浪花。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提出的寫作基本目標是“觀點明確,內(nèi)容充實,感情真實健康”,我們的備考應該穩(wěn)扎穩(wěn)打,狠抓基本功,為達成這一基本目標而努力。2010年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