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小學(xué)五六年級古詩賞析 學(xué)號 姓名 五年級上冊:尋隱者不遇賈島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注釋:1.尋:尋訪。 2.隱者:古代隱居在山林中的人。3.童子:這是指隱者的弟子。4.處:地方。古詩賞析:詩人專程走訪一位隱士,未遇,就記下了在走訪過程中的對話場面。首句“松下問童子”,點明會晤地點在“松下”,接待人是“童子”,這就把“不遇”的情節(jié)作了交代。松樹是“歲寒三友”之一。古人寫松樹大多與表現(xiàn)孤傲高潔的品質(zhì)有關(guān),此句也是為了突出隱士的高潔。以下三句全是童子的回答。首先回答的是“言師采藥去”,采藥是隱者經(jīng)常性的活動,用“采藥”一詞十分切合隱者的身份,介紹師父外出的目的。第三句的回答是承第二句來的,說師傅就在這座山中采藥,對師傅的大致去向給予明確的回答,是熱情的指引。第四句來個轉(zhuǎn)折,“云深不知處”,說雖在山中,但云霧彌漫,不知他在何處,作了婉轉(zhuǎn)的辭謝,請來訪者不要作徒勞的尋覓。本詩以問答的形式,記敘“尋隱者不遇”這件事,表現(xiàn)了隱者的思想和性格。隱者雖未出現(xiàn),但通過側(cè)面描寫,他的形象已十分清晰地展現(xiàn)出來了。所見作者:袁枚 年代:清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賞析: 野外林陰道上,一位小牧童騎在黃牛背上緩緩而來。也不知有什么開心事兒,他一路行一路唱,唱得好脆好響,整個樹林都被他驚動了。忽然,歌聲停下來,小牧童脊背挺直,嘴巴緊閉,兩眼凝望著高高的樹梢?!爸?,知了,知了”樹上,一只蟬兒也在扯開嗓門,自鳴得意地唱呢。正是它把小牧童吸引住了,他真想將蟬兒捉到手呢!這情景,全被詩人看在眼里,寫進詩中。詩人先寫小牧童的動態(tài),那高坐牛背、大聲唱歌的派頭,何等散漫、放肆;后寫小牧童的靜態(tài),那屏住呼吸,眼望鳴蟬的神情,又是多么專注?。∵@從動到靜的變化,寫得既突然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爛漫、好奇多事的形象,刻畫得活靈活現(xiàn)。至于下一步的動靜,小牧童怎樣捕蟬,捕到?jīng)]有,詩人沒有寫,留給讀者自己去想象吧。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李白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注釋之:到達。廣陵:即揚州。 故人:老朋友,這里指孟浩然。其年齡比李白大,在壇上享有盛名。李白對他很敬佩,彼此感情深厚,因此稱之為“故人”。 煙花: 形容柳絮如煙,鮮花似錦的春天景物。下:順流向下而行。 碧空盡:在碧藍的天際消失。盡:沒了,消失了。 譯文老朋友在黃鶴樓與我辭別,在鮮花爛漫的三月去往揚州。孤帆的影子遠去,在碧空中消逝,只看見浩浩蕩蕩的長江向天邊流去。賞析這首送別詩有它特殊的情味。它不同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那種少年剛腸的離別,也不同于王維渭城曲那種深情體貼的離別。這首詩,表現(xiàn)的是一種充滿詩意的離別。其所以如此,是因為這是兩位風(fēng)流瀟灑的詩人的離別,還因為這次離別跟一個繁華的時代、繁華的季節(jié)、繁華的地區(qū)相聯(lián)系,在愉快的分手中還帶著詩人李白的向往,這就使得這次離別有著無比的詩意。 “故人西辭黃鶴樓”,這一句不光是為了點題,更因為黃鶴樓是天下名勝,可能是兩位詩人經(jīng)常流連聚會之所。因此一提到黃鶴樓,就帶出種種與此處有關(guān)的富于詩意的生活內(nèi)容。而黃鶴樓本身,又是傳說仙人飛上天空去的地方,這和李白心目中這次孟浩然愉快地去揚州,又構(gòu)成一種聯(lián)想,增加了那種愉快的、暢想曲的氣氛。 “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在“三月”上加“煙花”二字,把送別環(huán)境中那種詩的氣氛涂抹得尤為濃郁。煙花,指煙霧迷蒙,繁花似錦。給讀者的感覺絕不是一片地、一朵花,而是看不盡、看不透的大片陽春煙景。三月是煙花之時,而開元時代繁華的長江下游,又正是煙花之地?!盁熁ㄈ隆保粌H再現(xiàn)了那暮春時節(jié)、繁華之地的迷人景色,而且也透露了時代氣氛。此句意境優(yōu)美,文字綺麗,清人孫洙譽為“千古麗句”。 總之,這一場極富詩意的、兩位風(fēng)流瀟灑的詩人的離別,對李白來說,又是帶著一片向往之情的離別,被詩人用絢爛的陽春三月的景色,將放舟長江的寬闊畫面,將目送孤帆遠影的細節(jié),極為傳神地表現(xiàn)出來了。 清平樂 村居辛棄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fā)誰家翁媼?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注釋:1吳音:泛指南方話。相媚好:用以形容柔軟悅耳的南方話,同時也有逗趣取樂之義。2無賴:頑皮。賞析: 詞中通過對一個普通農(nóng)家的描寫,展現(xiàn)出一幅和平安寧的農(nóng)村生活畫面,同時也表現(xiàn)出作者的情趣。“醉里”二句,采用倒裝句法,未見其人,先聞其聲。“臥剝”二字極為傳神的勾勒出小孩天真活潑的神態(tài),同時也把上句“無賴”二字形象化了。通篇采用通俗、平易的口語,恰與整首詞清新自然的情、景相吻合,通篇從內(nèi)容到形式完全構(gòu)成一個和諧的、清新自然的藝術(shù)境界。五年級下冊:游園不值葉紹翁應(yīng)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春色滿園關(guān)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注釋:1.不值:沒有遇到人。 2.屐齒:木屐底下兩頭的突出部分。3.小扣:輕輕地敲。 4.柴扉:用樹枝編成的簡陋的門。古詩賞析:這首小詩寫詩人春日游園觀花的所見所感,寫得十分形象而又富有理趣。頭兩句“應(yīng)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交代作者訪友不遇,園門緊閉,無法觀賞園內(nèi)的春花。但寫得很幽默風(fēng)趣,說大概是園主人愛惜園內(nèi)的青苔,怕我的屐齒在上面留下踐踏的痕跡,所以“柴扉”久扣不開。將主人不在家,故意說成主人有意拒客,這是為了給下面的詩句作鋪墊。由于有了“應(yīng)憐屐齒印蒼苔”的設(shè)想,才引出后兩句更新奇的想象:雖然主人自私地緊閉園門,好像要把春色關(guān)在園內(nèi)獨賞,但“春色滿園關(guān)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這后兩句詩形象鮮明,構(gòu)思奇特,“春色”和“紅杏”都被擬人化,不僅景中含情,而且景中寓理,能引起讀者許多聯(lián)想,受到哲理的啟示:“春色熹”是關(guān)鎖不住的,“紅杏”必然要“出墻來”宣告春天的來臨。同樣,一切新生的美好的事物也是封鎖不住、禁錮不了的,它必能沖破任何束縛,蓬勃發(fā)展。宿新市徐公店楊萬里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注釋1新市徐公店:地名。 2籬落:籬笆。3徑:小路。 4陰:樹葉茂盛濃密。 5急走:奔跑著。簡析 這是一首描寫暮春農(nóng)村景色的詩歌,它給我們描繪了一幅春意盎然的兒童撲蝶圖。 頭兩句“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點出兒童捕蝶的背景。這兒有一道稀疏的籬笆和一條幽深的小路?;h笆旁還有幾棵樹,花瓣從枝頭紛紛飄落,嫩葉還未成陰。籬笆和小路,點明這是農(nóng)村;“花落未成陰”和結(jié)句中的“菜花”都說明這是暮春季節(jié)。 后兩句“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將彩筆轉(zhuǎn)入畫面的中心,描繪兒童捕蝶的歡樂場面?!凹弊摺薄ⅰ白贰笔强焖俦寂茏分鸬囊馑?。這兩個動詞十分形象貼切,將兒童的天真活潑、好奇好勝的神態(tài)和心理刻畫得維妙維肖,躍然紙上。而“飛入菜花無處尋”則將活動的鏡頭突然轉(zhuǎn)為靜止?!盁o處尋”三字給讀者留下想象回味的余地,仿佛我們面前又浮現(xiàn)出一個面對一片金黃菜花搔首踟躕、不知所措的兒童。 這首詩運用白描手法,平易自然,形象鮮明。楊萬里為官清廉,曾遭奸相嫉恨,被罷官后長期村居,對農(nóng)村生活十分熟悉,描寫自然真切感人,別有風(fēng)趣。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其一蘇軾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卷地風(fēng)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注釋:1望湖樓:在杭州西湖邊。2翻墨:像墨汁一樣的黑云在天上翻卷。遮:遮蓋,掩蓋。3跳珠:形容雨點像珍珠一樣在船中跳動。4卷地風(fēng):風(fēng)從地面卷起。作者簡介: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xué)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與其父蘇洵、弟蘇轍合稱“三蘇”,眉州(今四川眉山縣)人。有東坡七集東坡樂府等。解說:這首詩描寫了夏日西湖上一場來去匆匆的暴雨。第一句寫黑云翻滾,第二句寫大雨傾盆,后兩句寫雨過天晴。大自然變化多么迅速,詩人用筆又多么神奇。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楊萬里畢竟西湖六月中,風(fēng)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注釋1.曉:早晨。 凈慈寺:全名“凈慈報恩光孝禪寺”,與靈隱寺為西湖南北山兩大著名佛寺。 林子方:作者的朋友,官居直閣秘書。2 四時:春夏秋冬四季。在這里指六月以外的其他時節(jié)。3無窮碧:因蓮葉面積很廣,似與天相接,故呈現(xiàn)無窮的碧綠。4別樣:特別,不一樣。別樣紅:紅得特別出色。賞析西湖美景歷來是文人墨客描繪的對象,楊萬里的這首以其獨特的手法流傳千古,值得細細品味?!爱吘刮骱轮?,風(fēng)光不與四時同”,首句看似突兀,實際造句大氣,雖然讀者還不曾從詩中領(lǐng)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從詩人贊嘆的語氣中感受到了。這一句似脫口而出,是大驚大喜之余最直觀的感受,因而更強化了西湖之美。果然,“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詩人用一“碧”一“紅”突出了蓮葉和荷花給人的視覺帶來的強烈的沖擊力,蓮葉無邊無際仿佛與天宇相接,氣象宏大,既寫出蓮葉之無際,又渲染了天地之壯闊,具有極其豐富的空間造型感。“映日”與“荷花”相襯,又使整幅畫面絢爛生動。全詩明白曉暢,過人之處就在于先寫感受,再敘實景,從而造成一種先虛后實的效果,讀過之后,確實能感受到六月西湖“不與四時同”的美麗風(fēng)光。六年級上冊: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杜甫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注釋:、卻看:回看。、愁何在:不再愁。、漫卷:隨手卷起。古代詩文皆寫在卷子上。、青春句:意謂春光明媚,鳥語花香,還鄉(xiāng)時并不寂寞。、即從兩句:想像中還鄉(xiāng)路線,即出峽東下,由水路抵襄陽,然后由陸路向洛陽。此詩句末有自注云:“余有田園在東京?!保ㄖ嘎尻枺?。巴峽:四川東北部巴江中之峽。巫峽:在今四川巫山縣東,長江三峽之一。襄陽:今屬湖北。 賞析:這是一首敘事抒情詩,代宗廣德元年()春作于梓州。延續(xù)七年多的安史之亂,終于結(jié)束了。作者喜聞薊北光復(fù),想到可以挈眷還鄉(xiāng),喜極而涕,這種激情是人所共有的。全詩毫無半點飾,情真意切。讀了這首詩,我們可以想象作者當時對著妻兒侃侃講述捷報,手舞足蹈,驚喜欲狂的神態(tài)。因此,歷代詩論家都極為推崇這首詩。浦起龍在讀杜心解中稱贊它是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詩?!?示兒陸游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举p析】陸游卒于寧宗嘉定二年十二月。這首示兒詩是他臨終前寫的,既是他的絕筆,也是他的遺囑。作為一篇遺囑,它無愧于詩人愛國的一生。詩人以“北定中原”來表達其生命中的最后意愿,以“無忘告乃翁”作為對親人的最后囑咐,這是極其難能可貴的。在這一點上,古往今來又有幾個人能與他相比?從這首示兒詩中,更會受到他對國家民族一往情深、九死不悔的精神的強烈感染。詩人在他的有生之年內(nèi),時時刻刻都以收復(fù)中原為念,到他寫這首詩時知道再也不能實現(xiàn)這一愿望了,這不能不使他心懷沉痛之情,發(fā)為悲愴之音。但在同時,他又滿懷信心,堅信最后一定有“北定中原”之一日。因此,這首詩的一個值得重視的特色是寓壯懷于悲痛之中,其基調(diào)并不低沉。從語言看,這首詩的另一特色是不假雕飾,直抒胸臆。這里,詩人表達的是他一生的心愿,傾注的是他滿腔的悲慨。詩中所蘊含和蓄積的感情是極其深厚、強烈的,但卻出之以極其樸素、平淡的語言,從而自然地達到真切動人的藝術(shù)效果。賀貽孫在詩筏中就說這首詩“率意直 書,悲壯沉痛可泣鬼神”。 冬夜讀書示子聿(其三) 宋 陸 游古人學(xué)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題解此詩寫于元慶五年(1199)十二月。陸游共生六子,子聿,即陸子遹,是他最小的兒子。“示子聿”,即寫給子聿看的。所以,作品既是詩人一生的讀書體會,也是對兒子的教導(dǎo),一方面要求兒子努力學(xué)習(xí),并且要持之以恒,同時又強調(diào)了實踐的重要性,因而具有普遍的指導(dǎo)意義。注釋(1)無遺力:竭力之意。遺,保留。(2)工夫:指下工夫努力學(xué)習(xí)。成:有所成就。(3)紙上得來:從書本上獲得的知識。淺:膚淺,沒有深刻體驗所致。(4)躬行:指親身實踐。躬,親自。大意 古人認真讀書,努力做好學(xué)問,都是竭盡全力從不懈怠的。在年輕的時候不斷地下工夫鉆研,直到年紀大了才會有所成就。但是只從書本上獲得知識還是膚淺的,必須懂得做好學(xué)問還得親自去實踐,以便在實踐中加以驗證,那才是真正的學(xué)問。品味 首句以古人為例,說明讀書學(xué)習(xí),必須盡心竭力,這對于心情浮躁而不能全身心認真對待學(xué)習(xí)的人來說,有一定的教育意義。次句講做學(xué)問是個漫長的過程,不但要下工夫潛心鉆研,而且要堅持不懈,這對于急功近利、幻想能一蹴而就的人來說,有勵志的作用。在一般人看來,能夠做到無“遺力”,“老始成”,那已經(jīng)是很不容易了,然而,在詩人的眼里,那還是遠遠不夠的,因為他缺少親身的體驗,缺少應(yīng)有的實踐,所以學(xué)到的知識是不夠深刻的,從而強調(diào)了實踐的重要意義。換言之,理論必須與實踐結(jié)合,這才是真正的學(xué)問。古人尚有如此深刻的認識,那么,時至今日,我們還能只啃書本而不投身于社會實踐的各種活動中去嗎?觀書有感朱 熹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唯有源頭活水來?!咀⒔狻恳昏b開:像一面鏡子被打開。天光:天空中明亮的光色。云影:云的影子。徘徊:來回走動。渠:它,指指方塘里的水。那得:怎么會有。如許:這樣清澈。 如許:如此,這樣。為:因為?;钏褐噶鲃硬幌⒌乃!咀g文】半畝大的四方池塘好像一面鏡子打開,天上的光亮,云彩的影子都在里面徘徊。問它怎么能得到這樣清澈的水面,說是因為有源頭活水不斷流來。【品評賞析】觀書有感是一首說理詩。從字面上看好像是一首風(fēng)景之作,實際上說的是讀書對于一個人的重要性。這首詩包含著雋永的意味和深刻的哲理,富于啟發(fā)而又歷久常新,寄托著詩人對讀書人的殷切希望。讀書需要求異求新,詩作以源頭活水比喻學(xué)習(xí)要不斷讀書,不斷從讀書中汲取新的營養(yǎng)才能有日新月異的進步。學(xué)生在讀書時要克服浮躁情緒,才能使自己的內(nèi)心清澈如池水。源頭活水不斷,池水才能清澈見底映照出藍天云影,人只有經(jīng)常開卷閱讀才能滋潤心靈煥發(fā)神采。半畝大的池塘像明鏡一樣,映照著來回閃動的天光云影。要問這池塘怎么這樣清澈?原來有活水不斷從源頭流來啊!以源頭活水比喻讀書學(xué)習(xí),要堅持開卷不斷汲取新知,才能有日新月異的進步,詩的寓意多么深刻!“半畝方塘一鑒開”,從表面上看,描寫的是一個小小池塘,其水清如鏡,所以說它像是一面打開的鏡子。古時多用銅鏡,不用時以鏡袱包蓋,用時打開,則可照見人影。這是將書比作小小的方塘,再以之喻鏡。書本打開后,如清澈的方塘,如照人的鏡子,從那里面是可以看見許多東西的?!疤旃庠朴肮才腔玻瑑H從詩句看,是說美麗的天光云影映照于方塘之中,徘徊而動,景象十分美妙。實際上詩人也是一比喻的手法,說明書打開以后,如方塘映照天光云影一樣,將會有美好動人的內(nèi)容映入讀者的眼簾。三、四句設(shè)為問答,將一、二句中講的道理同樣用形象化的方法作進一步的表達?!皢柷牡们迦缭S”,乍看是在詰問水塘,它里面的水那能這么清呢?實際上也還是在講書本。書本和半畝方塘一樣,能映出那么多好的東西,方塘靠水清,書本靠說理。那么怎樣才能講出豐富的內(nèi)容?第四句作了形象的回答和解釋?!盀橛性搭^活水來”承前回答,是說半畝方塘之所以能清澈如鑒,映照天光云影,就是因為有源頭供應(yīng)活水。書本也是這樣,之所以能夠說明深妙的義理,闡述豐富的內(nèi)涵,是因為它總結(jié)發(fā)揚了前人的許多豐碩成果。詩人以景喻理,形象而又深刻,巧妙地表達了一種微妙的而又令人愉悅的讀書感受。這首詩所表現(xiàn)的讀書有所領(lǐng)悟時的那種靈氣流動、思路明暢、精神愉悅活潑而自得自在的境界,正是作者作為一位大學(xué)問家的切身的讀書感受。詩人在作品中所表達的感受雖然僅就讀書而言,卻寓意深刻,內(nèi)涵豐富,可以做廣泛的理解。特別是“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兩句,表面是寫水因為有源頭活水不斷注入才“清如許”,實則預(yù)示人要心靈澄明,就得不斷認真讀書,不斷求新求異,不斷獲取新知,才能達到至高的境界。六年級下冊:如夢令李清照嘗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咀⑨尅?.嘗:常常;時常。2.溪亭:溪邊的亭子。3.日暮:太陽落山。4.沉醉:有兩種意思(1)喝醉(2)陶醉。5.興盡:興致得到滿足。6.誤:錯誤。7.藕花:荷花。8.爭:怎么;如何?!卷嵶g】經(jīng)常記起在溪邊的亭子游玩直到太陽落山的時候,沉醉在這風(fēng)景中,甚至不知道回去的路。玩得盡興了,而且天已經(jīng)黑了,只好往回劃船,不小心闖入了荷花池深處。趕快劃呀,趕快劃呀。不小心,驚動了在這里棲息的水鳥?!举p析】這是一首憶昔詞,是李清照青年時期悠閑生活的寫照。寥寥數(shù)語,似乎是隨意而出,卻又惜墨如金,句句含有深意。開頭兩句,寫沉醉興奮之情。接著寫“興盡”歸家,又“誤入”荷塘深處,別有天地,更令人流連。最后一句,純潔天真,言盡而意不盡?!俺S洝眱删淦鸸P平淡,自然和諧,把讀者自然而然地引到了她所創(chuàng)造的詞境?!俺S洝泵鞔_表示追述,地點在“溪亭”,時間是“日暮”,作者飲宴以后,已經(jīng)醉得連回去的路徑都辨識不出了?!俺磷怼倍謪s露了作者心底的歡愉,“不知歸路”也曲折傳出作者留連忘返的情致,看起來,這是一次給作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十分愉快的游賞。果然,接寫的“興盡”兩句,就把這種意興遞進了一層,興盡方才回舟,那么,興未盡呢?恰恰表明興致之高,不想回舟。而“誤入”一句,行文流暢自然,毫無斧鑿痕跡,同前面的“不知歸路”相呼應(yīng),顯示了主人公的忘情心態(tài)。盛放的荷花叢中正有一葉扁舟搖蕩舟上是游興未盡的少年才女,這樣的美景,一下子躍然低上,呼之欲出。一連兩個“爭渡”,表達了主人公急于從迷途中找尋出路的焦灼心情。正是由于“爭渡”,所以又“驚起一灘鷗鷺”,把停棲在洲渚上的水鳥都嚇飛了。至此,詞戛然而止,言盡而意未盡,耐人尋味。本詞的意境優(yōu)美,寫景如畫。在恬靜淡雅的畫面勾勒中,作者年青時期閑適風(fēng)雅的貴夫人生活,瀟灑豪放的性格,也就十分鮮明地表現(xiàn)出來,而由人和大自然融為一體構(gòu)成的新鮮、美麗而又迷人的藝術(shù)境界,更給讀者以美的感受,使你久久沉浸在一種清新愉快的感受中。漁歌子 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fēng)細雨不須歸?!咀⑨尅浚?鱖(音貴)魚:俗稱“花魚”、“桂魚”。2箬笠:用竹篾編成的斗笠。賞析:此詞在秀麗的水鄉(xiāng)風(fēng)光和理想化的漁人生活中,寄托了作者愛自由、愛自然的情懷。詞中更吸引我們的不是一蓑風(fēng)雨,從容自適的漁父,而是江鄉(xiāng)二月桃花汛期間春江水漲、煙雨迷蒙的圖景。雨中青山,江上漁舟,天空白鷺,兩岸紅桃,色澤鮮明但又顯得柔和,氣氛寧靜但又充滿活力。而這既體現(xiàn)了作者的藝術(shù)匠心,也反映了他高遠、沖澹、悠然脫俗的意趣。此詞吟成后,不僅一時唱和者甚眾,而且還流播海外,為東鄰日本的漢詩作者開啟了填詞門徑,嵯峨天皇的漁歌子五首及其臣僚的奉和之作七首,即以此詞為藍本改制而成。這首詞雖色彩鮮明,初看也只是一幅風(fēng)景畫而已,為什么千古傳誦,回味無窮?原來在這青山綠水中,還有一位超脫名利的漁父在,他把自己融化在大自然中,自樂其樂,無復(fù)風(fēng)波之患。而古往今來,多少人在塵世的風(fēng)波中顛顛簸簸,或者經(jīng)歷過狂風(fēng)暴雨,或者受不了凄風(fēng)苦雨,很少有時間領(lǐng)略人生的樂趣,忽然面對著這不須害怕不須愁的斜風(fēng)細雨,能不別有一番感慨?石灰吟于謙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注釋若等閑:好像很平常。簡析這是一首托物言志詩。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達自己為國盡忠,不怕犧牲的意愿和堅守高潔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至2030中國電池包裝制品行業(yè)深度研究及發(fā)展前景投資評估分析
- 2025至2030中國特威茲勒行業(yè)發(fā)展趨勢分析與未來投資戰(zhàn)略咨詢研究報告
- 企業(yè)消防安全專題培訓(xùn)大綱
- 餐飲服務(wù)店長培訓(xùn)
- 企業(yè)數(shù)字化辦公解決方案的實踐與思考
- 智慧城市公共服務(wù)中的公共安全體系構(gòu)建研究
- 商業(yè)策略與教育品牌危機的預(yù)防措施
- 智慧城市大數(shù)據(jù)驅(qū)動的商業(yè)決策分析
- 學(xué)習(xí)者心理評估與教育干預(yù)
- 提升行政人員情緒管理能力的教育心理學(xué)方法
- 新生兒喂養(yǎng)困難應(yīng)對指南
- 脊髓電刺激護理
- 網(wǎng)絡(luò)釣魚攻擊與防范策略教學(xué)課件
- 安全評價技術(shù)協(xié)議書
- 三防專項方案
- 《結(jié)直腸癌的影像診斷》課件
- 河北安管人員試題及答案
- 2025內(nèi)蒙古森工集團招聘高校畢業(yè)生50人(第一批)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動態(tài)預(yù)算管理案例》課件
- 2025年保密教育線上培訓(xùn)考試試題及答案
- 電梯拆除及回收合同協(xié)議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