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PPT課件_第1頁
第八章-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PPT課件_第2頁
第八章-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PPT課件_第3頁
第八章-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PPT課件_第4頁
第八章-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PPT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八章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第一節(jié)心理健康教育概述第二節(jié)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 原則與方法 第一節(jié)心理健康教育概述 一 什么是心理健康世界衛(wèi)生組織 生理健康 心理健康 良好的適應能力 心理健康是指個體具備正常的心理特質 從而能更好的調控心理已維持內外的平衡與協調 合乎常規(guī)地應對環(huán)境與交往 二 小學生心理健康標準智力 認知 正常 IQ 70 情緒豐富 相對穩(wěn)定而協調社會適應良好樂于學習和生活心理特點與年齡相符人格完整統一 一 學習心理健康表現 1 成為學習的主體2 從學習中獲得滿足感3 從學習中增進體腦發(fā)展4 在學習中保持與現實環(huán)境的接觸5 在學習中排出不必要的憂懼6 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 人際關系心理健康主要涉及親子關系 師生關系和同伴關系等方面 表現 1 能了解彼此的權利和義務2 能客觀了解他人3 關心他人的需求4 誠心地贊美和善意的批評5 積極的溝通6 保持自身人格的完整性 師生關系師生關系是學校中最為重要的人際關系 良好的師生關系既是學生心理健康的一種標志 也是教師進行心理衛(wèi)生工作的基礎和手段 教師的職業(yè)要求教師具有高度健康和穩(wěn)定的情緒 對學生抱有期望 富有熱忱和同情心 有能力在任何情況下自覺地將個人的不健康情緒消除在課堂之外 教師個性品質的不斷改善 會對學生心理的健康發(fā)展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 索羅錢等人 Sorochan G etal 對教師在建立良好師生關系方面提出如下建議 1 盡可能快地記住學生的姓名 并能用姓名稱呼學生 2 在開始教學以前 確信每個學生的注意力都已集中 3 對于計劃中所要做的事 應給予明確的指導 4 在課堂中創(chuàng)造熱烈和友好的氣氛 5 態(tài)度友善 熱情 且要穩(wěn)定不變 6 成為學生意見的傾聽者 7 在適當的時候和可能的情況下 給予每個學生以肯定 8 在活動中采用志愿者的方法 并讓從來沒有自愿參加的學生參與活動 9 幫助學生認識良好的營養(yǎng) 平衡的工作 游戲 體格鍛煉和睡眠的重要性 10 經常組織休息 11 在學業(yè)上允許個體差異 12 在剛開始進行復雜的工作時 熱情幫助每個學生 以后逐漸撤回幫助 13 利用 來自自身內部的獎勵 而不是濫用獎勵和行為強化 14 鼓勵個人愛好 藝術 工藝 戲劇 音樂和其他興趣活動 15 提供更多的成功機會而不是失敗機會 16 讓家長積極地參與到學校衛(wèi)生方案中來 三 自我方面的心理健康表現 1 善于正確的評價自我2 通過別人來認識自己3 及時而正確地歸因 促進自我認識4 擴展自己的生活經驗5 根據自身實際情況確立抱負水平6 具有自制力 三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義1 開展和加強心理健康教育 是社會發(fā)展的需要2 開展和加強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需要3 開展和加強心理健康教育 是保證學生正常健康地生活和順利成長的需要 四 小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 一 學習障礙1 智力障礙輕度診斷標準 1 智商50 69 2 無明顯言語障礙 3 學習能力不能順利完成小學教育 能學會一定的謀生技能 中度診斷標準 1 智商35 49 2 能掌握日常生活用語 但詞匯貧乏 3 不能適應普通學校學習 但可以學會生活自理與簡單勞動重度診斷標準 1 智商20 34 2 言語功能嚴重受損 不能進行有效的語言交流 3 生活不能自理極重度診斷標準 1 智商低于20 2 言語功能缺失 3 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2 多動癥是指智力正常或基本正常的兒童 具有與年齡不相符的注意力集中困難 行為沖動性和活動過度的特點 造成學習困難 學習成績及社會適應能力差 主要表現是 1 活動過度 2 注意力不集中 3 沖動任性 4 學習困難 兒童多動綜合癥的原因 1 遺傳因素 父母童年有多動癥狀對兒童多動癥的形成有一定關系 2 腦外傷或中毒因素 幼年時受過腦外傷或食物中毒而導致的神經系統障礙 3 教育和環(huán)境因素 不良的成長環(huán)境 不當的教育方式導致的導致的多動癥狀 12 兒童多動癥的矯正兒童多動癥是神經行為問題 因此 治療起來難度較大 可采用多種方法配合治療 必要時求助醫(yī)院神經科 采用藥物配合治療 強化法 替代法 13 3 厭學與學業(yè)不良4 學習困難5 入學適應不良 二 人際交往障礙1 膽怯2 退縮3 攻擊性行為 三 情緒障礙1 過度焦慮焦慮是指預感到威脅性刺激的出現 而又無能力去對付的一種痛苦的情緒體驗 考試焦慮 16 考試焦慮是指學生因擔心考試達不到目標或不能克服障礙的威脅 致使自尊心與自信心受挫 或使失敗感和內疚感增加 形成一種緊張不安 帶有恐懼的情緒狀態(tài) 它是一種現實性或客觀性焦慮 也就是說 考試焦慮是由考試情境引起的 它是影響學生學習成績的一個重要因素 研究表明 小學生的學習成績和考試焦慮之間呈負相關 即考試焦慮越高 學習成績越差 考試焦慮的表現 生理反應 心率加快 呼吸加劇 多汗 尿頻 肌肉緊張心理反應 苦惱 無助 頭腦空白 注意力分散 思維處于僵滯狀態(tài) 不能正常歸納 分析和推理行為反應 往往采取逃避的方式 他們或者胡亂作答 早早離開考場 或者東張西望 無心作答 17 考試焦慮產生原因分析 主觀原因包括中學生對自己的期望值過高 對考試性質和重要性的認識程度和預測程度 對自身應付能力的估價程度 臨場經驗和應試技能 個體的身體狀況如體質的好壞 疲勞過度 睡眠質量 另外 考試焦慮還與個體的個性特點有關 憂慮 情緒不穩(wěn)定 追求完美傾向的學生更易產生考試焦慮 18 小學生考試焦慮的矯正策略 1 重建自我 確立合理的期望值2 加強考前復習 提高應試技能3 注意力轉移4 運用一些心理矯正方法 如放松訓練 暗示訓練 表象訓練 系統脫敏方法以及培養(yǎng)學生良好個性特征等減少和消除考試焦慮的發(fā)生 19 考試焦慮的客觀原因 教師和父母對孩子的期望過高 當面臨一些重大的考試時 學生由于意識到考試成績對自己的意義重大 或者當考試與獎懲掛鉤時都會引起學生的焦慮 與考試本身有關 學生自身的氣質類型 20 2 抑郁3 恐怖4 強迫癥包括 強迫意識和強迫行為 四 品行障礙1 偷竊與偷竊癖2 逃學與離家出走3 說謊4 欺負特殊類型的攻擊性行為 是故意施加的沒有正當理由的傷害性打擊 包括身體傷害 心理傷害或心理不適 分為憤怒驅動性攻擊與攻擊性攻擊 與一般攻擊性行為不同的特征 1 未受激惹性 2 重復發(fā)生性 3 欺負者與受欺負者力量的不均衡性 也可分直接欺負和間接欺負 第二節(jié)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 原則與方法 一 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總目標 p141具體目標 1 2 3 4 二 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則 一 教育性原則 二 民主平等的原則 三 整體性原則 四 主體性原則 五 預防發(fā)展重要矯正的原則 六 保密性原則 保密另外情況 1 有明顯自殺意圖者 2 存在傷害性人格障礙或精神疾病者 七 因材施教原則 三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一 認知療法該理論認為 認知過程及其導致的錯誤觀念是行為和情感的中介 適應不良行為和情感與適應不良認知有關 認知療法常采用認知重建 心理應付 問題解決等技術進行心理輔導和治療 其中認知重建最為關鍵 ABC理論 艾力斯認為人的情緒來自人對所遭遇的事情的信念 評價 解釋或哲學觀點 而非來自事情本身 情緒和行為受制于認知 認知是人心理活動的 牛鼻子 把認知這個 牛鼻子 拉正了 情緒和行為的困擾就會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改善 艾力斯將以上觀點概括稱之為ABC理論 A代表誘發(fā)事件 Activatingevents B代表信念 Beliefs 是指人對A的信念 認知 評價或看法 C代表結果即癥狀 Consequences 艾利斯認為并非誘發(fā)事件A直接引起癥狀C A與C之間還有中介因素在起作用 這個中介因素是人對A的信念 認知 評價或看法 即是信念B 換言之 事件本身的刺激情境并非引起情緒反應的直接原因 個人對刺激情境的認知解釋和評價才是引起情緒反應的直接原因 其中不合理信念概況為三個特征 絕對化要求 過分概況和糟糕透頂 認知歪曲 任意推斷即在證據缺乏或不充分時便草率地作出結論 如 我是無用的 因為我去買東西時商店已經關門了 選擇性概括僅依據個別細節(jié)而不考慮其他情況便對整個事件作出結論 這是一種瞎子摸象式的 以偏概全的認知方式 如 單位中有許多不學無術的人在工作 這是我做領導的過錯 過度引伸或稱過度泛化 是指在單一事件的基礎上作出關于能力 操作或價值的普遍性結論 也就是說從一個瑣細事件出發(fā)引伸作出的結論 如 因為我不明白這個問題 所以我是一個愚蠢的人 或 因為打碎了一只碗 所以我不是一個好母親 夸大或縮小對客觀事件的意義作出歪曲的評價 如 因為偶然的開玩笑 并無惡意地撒了一次謊 于是認為完全喪失了誠意 極端的思維即要么全對 要么全錯 病人往往把生活看成非黑即白的單色世界 沒有中間色 如沒有被聘為電視播音員 從而就產生 我感到非常沮喪 因為沒有什么地方再會聘用我了 我現在連整理房間的能力也沒有了 我成為一個無用的人了 二 行為療法以行為主義學習理論為指導 按一定的程序 來消除或糾正人們的異?;虿涣夹袨榈囊环N心理治療方法 一般要點 1 確定需要治療的靶行為 2 具體描述分析靶行為 如有多個靶行為 要確定治療的先后順序與最佳方案 3 與被治療者一道確定治療的具體實施方案 4 指導當事人如何實施方案 1 強化法 操作條件療法 1 行為塑造技術一般采用逐步進級的作業(yè) 并在完成作業(yè)時按情況給予獎勵 即強化 以促使增加出現期望獲得的良好行為的次數 有人認為最有效的強化因子 即獎勵方法 之一是行為記錄表 即要求患者把自己每小時所取得的進展正確記錄下來 并畫成圖表 這樣做本身就是對行為改善的一種強大推動力 根據圖表所示的進展 治療者還可應用其它強化因子 當作業(yè)成績超過一定的指標時即給予表揚或獎勵 此外 還可采用讓患者得到喜愛的食物或娛樂等辦法 通過這種方式來塑造新的行為 以取代舊的 異常的行為 2 代幣制療法代幣作為陽性強化物 可以用不同的形式表示 如用記分卡 籌碼和證券等象征性的方式 代幣應該具有現實生活中 錢幣 那樣的功能 即可換取多種多樣的獎勵物品或患者所感興趣的活動 從而獲得價值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