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設計統(tǒng)一技術措施_第1頁](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12/4/ae0afa8b-282e-4fd0-879c-f19dfce079fe/ae0afa8b-282e-4fd0-879c-f19dfce079fe1.gif)
![結構設計統(tǒng)一技術措施_第2頁](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12/4/ae0afa8b-282e-4fd0-879c-f19dfce079fe/ae0afa8b-282e-4fd0-879c-f19dfce079fe2.gif)
![結構設計統(tǒng)一技術措施_第3頁](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12/4/ae0afa8b-282e-4fd0-879c-f19dfce079fe/ae0afa8b-282e-4fd0-879c-f19dfce079fe3.gif)
![結構設計統(tǒng)一技術措施_第4頁](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12/4/ae0afa8b-282e-4fd0-879c-f19dfce079fe/ae0afa8b-282e-4fd0-879c-f19dfce079fe4.gif)
![結構設計統(tǒng)一技術措施_第5頁](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12/4/ae0afa8b-282e-4fd0-879c-f19dfce079fe/ae0afa8b-282e-4fd0-879c-f19dfce079fe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結構設計統(tǒng)一技術措施為保證結構施工圖設計質量,加快工程設計進度,減少設計過程中出現(xiàn)設計反復改動的返工現(xiàn)象,特此制定設計院結構設計統(tǒng)一技術規(guī)定。本技術規(guī)定是以國家標準、規(guī)范、規(guī)定為基礎,結合以往工程項目的設計實踐經驗,對設計過程中一般要求和習慣做法進行必要的明確、補充和完善。1. 結構設計的一般規(guī)定 1.1 結構設計應遵循安全、合理、經濟、先進的原則并滿足建筑的使用功能,設計時應進行多方案比較并與同類結構進行技術經濟比較,優(yōu)化結構設計。1.2 結構方案應合理優(yōu)化,設計應兼顧質量與成本,在保證結構安全的前提下力求節(jié)約,堅持成本最優(yōu)原則。構件尺寸及配筋若不是計算和概念設計需要,應取最小值。1.3 結
2、構設計須在方案設計階段積極參與,并進行結構初步試算,綜合考慮安全、合理、經濟、先進等因素,對建筑方案提出專業(yè)意見與建議,為后續(xù)設計的順利進行提供保證。1.4 重視結構的選型,經過方案優(yōu)化選用抗地震作用及抗風力性能好的結構體系和結構布置方案,應使選用的結構體系受力明確、傳力簡捷。應選取經濟合理的結構方案,盡量避免不利的結構體系。學校、幼兒園的設計時應特別注意抗震等級的選取。 1.5 結構形式盡量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如有特殊要求或需要而采用鋼結構時,應堅持節(jié)省成本的原則,全面考慮結構方案、選材用材、節(jié)點設計、施工便捷等方面的因素進行設計。 1.6 結構構造設計必須從概念設計入手,加強連接,保證結構
3、有良好的整體性和延性、足夠的強度和適當的剛度。 1.7 必須選擇合適的計算假定、計算簡圖、計算方法及計算程序,對于重要的高層結構、復雜的高層建筑結構,應至少用兩個不同的力學模型的結構分析程序進行計算,分析比較,并對計算結果的合理性進行判斷,確認其可靠性,保證結構的安全。 2. 荷載取值 2.1 可變荷載根據項目情況按照建筑使用功能要求依據荷載規(guī)范合理取值,不得隨意增大或減小,恒荷載按照建筑構造要求計算,既不能層層加碼,也不能漏算。注意荷載組合時各分項系數的選取,以及構件計算時荷載折減系數的選取。 2.2 住宅樓面均布活荷載標準值:1) 客廳、臥室、衣帽間、工人房、儲藏間、餐廳、廚房、書房:2.
4、0 kN/m2。2) 衛(wèi)生間:2.5 kN/m2.,帶浴缸衛(wèi)生間4.0 kN/m2.3) 陽臺:2.5 kN/m2。4) 走廊、門廳、樓梯:2.0 kN/m2(多層住宅建筑);3.5 kN/m2(高層建筑和小區(qū)公共建筑,具有消防疏散功能)。5) 住宅屋面均布活荷載標準值:不上人屋面(包括挑檐、雨棚):0.5 kN/m2;上人屋面:2.0 kN/m2;屋面花園:3.0 kN/m2; 6)基本風壓:0.35 kN/m2(50年一遇);基本雪壓:0.45kN/m2;2.3 公共設施設備房樓面均布活荷載標準值:2.4.1 新風機房、電梯機房、排煙機房、空調機房:7.0 kN/m2。2.4.2 發(fā)電機房
5、、變配電房、水泵房、制冷機房:10 kN/m2 2.5 設有浴缸的衛(wèi)生間,其均布活荷載標準值可取4kN/。衛(wèi)生間采用沉箱,其高度350時,板面附加荷載標準值取6.50N/.2.6 非承重填充墻采用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合格品干密度750kg/m3,砌體的標準荷載按干密度的1.2倍計算。 2.7 墻體厚度按建施圖,一般外墻、分戶墻厚200,內隔墻厚120.2.8 其它非圍護砌體:屋面女兒墻,露臺、陽臺分戶墻,陽臺磚包柱等應按實心磚砌體重量計算,砌體自重按19kN/m3。2.9 計算墻體荷載時,應扣除門窗洞口墻體重量,凸窗處的荷載應仔細計算,應按實際取值,不應遺漏抗裂柱、窗臺挑板及壓梁重量。2.9.
6、1 當梁下砌筑墻體時,墻高計算應扣除梁高部分,取墻凈高。2.9.2 外墻開門窗時,墻體線荷載可根據門窗洞口尺寸按整墻面計算乘以折減系數:0.70.8。2.9.3 外墻開推拉門(與陽臺相連,門寬2.1m)時,可按整面墻乘以折減系數:0.6,線荷載值可不小于3.0 kN/m。2.9.4 廚、衛(wèi),陽臺、露臺等易浸濕墻體而設置防水坎臺的,應計入200高坎臺重量;還應計入填充墻墻頂砌200高實心磚的重量。2.9.5 墻體線荷載計算輸入時,小數點后一位數值應按0.3、0.5、0.7、1.0、1.3、1.5依次向上進位。2.10 大開間可靈活布置的隔墻,應按荷載規(guī)范要求,以樓面活荷載附加值計入,隔墻可按12
7、0厚GRC墻板(面密度0.8kN/m2)計算。2.11 玻璃幕墻:1.5kN/m2;輕鋼挑蓬、玻璃雨棚:2.0kN/m2;屋面采光玻璃天蓬:2.5kN/m22.12 樓地面面層及天棚抹灰均布荷載標準值應按建筑構造計算:2.12.1 普通住宅、酒店、辦公樓、學校等一般類使用房間,一般取用1.5 kN/m2。大型會議室、宴會廳、商場(超市、商業(yè)街)等大空間公共建筑、酒店的公共區(qū)和高檔裝修的住宅的客廳以及高層住宅電梯廳可取用1.7 kN/m2。2.12.2 大空間高檔裝修,同時設有吊頂、噴淋、通風管道時,板底裝修荷載取0.6 kN/m22.13 坐瓦坡屋面板面荷載及天棚抹灰均布荷載標準值取3.0/c
8、osa kN/m2, a為屋面坡度。(坡屋面板的自重也應折算)2.14 高低層相鄰的屋面,必要時可在設計低層局部區(qū)域的屋面構件時適當考慮施工時臨時荷載,該荷載可不小于4.0kN/m2,并在施工圖中注明?;A(包括地下室底板和擋土側板結構)設計時應注意選取正確的荷載組合方式。消防車道的樓蓋設計時應嚴格按照荷載規(guī)范的4.1.2的強制性條文規(guī)定:對樓蓋的主次梁的設計荷載應予以折減。實際上機計算時,消防車道的樓面板和樓面梁應分別計算。樓面恒荷載計算樓面一:(非衛(wèi)生間樓面)建筑做法: 面層(用戶自理-木地板或地板磚地面) 0.6KN/m2 20厚1:2水泥砂漿抹平壓光 0.4 KN/m2 15厚擠塑性聚
9、苯乙烯泡沫塑料板(B1x350型)(容重50kg/m3) 0.0075 KN/m2 素水泥砂漿結合層 粉底 0.4KN/m2 合計:1.5 KN/m2樓面二:(衛(wèi)生間樓面降板300mm)建筑做法: 面層(用戶自理-木地板或地板磚地面) 0.6KN/m2280厚輕骨料混凝土填充找坡 0.28x18=5.04 KN/m2 15厚擠塑性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B1x350型)(容重50kg/m3) 0.0075 KN/m2 刷基層處理劑一遍20厚1:2水泥砂漿抹平壓光 0.4 KN/m215厚擠塑性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B1x350型)(容重50kg/m3) 0.075 KN/m2 素水泥砂漿結合層 粉底
10、 0.4KN/m2 合計:6.5 KN/m2屋面恒荷載計算:屋面1(保溫屋面 露臺及上人屋面)建筑做法:8-10厚地磚鋪平拍實,縫寬5-8,白水泥漿填縫 0.65KN/m2 25厚1:4干硬性水泥砂漿 40厚C20細實混凝土 1.0KN/m2 滿鋪無紡聚酯纖維布一層 1.5厚聚乙烯丙綸復合防水卷材 0.05 KN/m2 刷基層處理劑一遍 20厚1:2.5水泥砂漿找平 0.40 KN/m2 20厚(最薄處)1:8水泥加氣混凝土碎渣找2%坡(按長度6m) 1.6 KN/m2 粉底 0.4KN/m2 合計:4.10 KN/m2屋面2(陽臺)建筑做法:8-10厚地磚鋪平拍實,縫寬5-8,白水泥漿填縫
11、0.65KN/m2 25厚1:4干硬性水泥砂漿 40厚C20細實混凝土 1.0KN/m2 滿鋪無紡聚酯纖維布一層 1.5厚聚乙烯丙綸復合防水卷材 0.05 KN/m2 刷基層處理劑一遍 20厚1:2.5水泥砂漿找平 0.40 KN/m2 粉底 0.4KN/m2 合計:2.50KN/m2墻體荷載(墻體計算考慮洞口折減時同時要考慮門窗荷載避免折減過多)外墻一做法(真石漆): 200厚加氣混凝土砌塊 7.5x1.2x0.2=1.8 KN/m2 刷加氣混凝土墻專用截面劑一遍 30厚擠塑性聚苯板 0.03x0.5=0.015 KN/m2 3厚抗裂砂漿涂抹壓光,壓入耐堿玻璃纖維格布 12厚1:3水泥砂漿
12、0.02x20= 0.4 KN/m2 8厚1:2.5水泥砂漿 1.5厚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 噴真石漆 20厚內粉 0.02x20= 0.40 KN/m2 注:外墻考慮不確定建筑線條荷載在計算完之后增加0.5 KN 合計:2.62KN/m2外墻二做法(干掛石材): 200厚加氣混凝土砌塊 7.5x1.2x0.2=1.8 KN/m2 刷素水泥漿一遍 15厚2:1:8水泥石灰砂漿 0.015x20=0.3 KN/m2 鋼龍骨 0.4 KN/m2 25厚花崗巖板 0.025x28= 0.7 KN/m2 20厚內粉 0.02x20= 0.40 KN/m2 合計:3.60KN/m2內墻一做法(雙面粉刷):
13、200厚加氣混凝土砌塊 7.5x1.2x0.2=1.8 KN/m2 刷素水泥漿一遍 15厚1:1:6水泥石灰砂漿 雙面粉刷 0.02x17x2=0.68 KN/m2 5厚1:0.5:3水泥石灰砂漿 滿刮膩子一遍 合計:2.50KN/m2內墻二做法(一面粉刷一面瓷磚): 200厚加氣混凝土砌塊 7.5x1.2x0.2=1.8 KN/m2 15厚1:3水泥砂漿 0.015x20=0.30 KN/m2 刷聚合物乳液防水素漿一遍 10厚聚合物乳液防水砂漿 0.01x20=0.20KN/m2 4-5厚聚合物乳液防水砂漿鑲貼10厚釉面磚 0.6KN/m2 合計:2.90KN/m2內墻三做法(雙面粉刷100
14、厚): 100厚加氣混凝土砌塊 7.5x1.2x0.1=0.9 KN/m2 刷素水泥漿一遍 15厚1:1:6水泥石灰砂漿 雙面粉刷 0.02x20x2=0.80 KN/m2 5厚1:0.5:3水泥石灰砂漿 滿刮膩子一遍 合計:1.70KN/m2飄窗線荷載可根據建筑實際大樣進行計算,線荷載不小于13KN/m。3.結構布置與設計 3.1主體結構布置 3.1.1重視結構的選型,經過方案優(yōu)化選用抗地震作用及抗風力性能好的結構體系和結構布置方案,應使選用的結構體系受力明確、傳力簡捷;3.1.2結構計算宏觀指標如軸壓比、周期、位移、剪重比、剛重比等應控制在合適的范圍內,既符合規(guī)范的要求,同時也不要有太大的
15、富余。3.1.3結構剛度需適中,避免過剛或過柔,對于普通高層剪力墻結構,層間位移角控制在1/1000-1/1200以內;框架-剪力墻結構,層間位移角控制在1/800-1/1000以內。3.1.4結構單元平面形狀復雜,且有縮徑、錯層時,每單元設置伸縮縫分開。 3.1.5結構平面內如遇有縮頸或偏心連接時,且長寬比超過規(guī)范要求時,應采取結構措施進行加強處理,并盡量采用連梁的形式。3.1.6住宅單體上部結構的剪力墻應盡量布置在平面兩端,既可加大整體抗扭剛度,又可使戶內的剪力墻盡量少,有利于住戶改造,剪力墻的合理間距應控制在57m,過小影響使用,過大則可能使梁截面過大,也會影響使用。3.1.7住宅架空層
16、結構布置應結合首層入口、大堂及架空層建筑布置的要求,盡量避免結構轉換,如無法避免則考慮局部結構轉換,轉換量盡量少,避免板式轉換和次梁轉換,并保證經濟合理。必須保證入口處寬敞、架空層視野通暢和方便進入大堂。 3.1.8塔樓轉換層以下落地剪力墻的布置在滿足轉換層上下剪彎剛度的前提下,盡量首選核心筒剪力墻加厚,盡量不采用核心筒以外單片長落地墻,以利建筑專業(yè)布置平面。3.2基礎設計 3.2.1基礎選型應根據工程地質情況、建筑體形、荷載情況、施工條件等綜合考慮,選擇經濟合理的基礎形式。優(yōu)先考慮采用獨立基礎、十字交叉梁條形基礎或筏板基礎。當天然地基或人工地基的地基承載能力或變形不能滿足設計要求,或經過經濟
17、比較采用淺基礎反而不經濟時,可采用樁基礎。3.2.2單樁承載力的確定應以試樁為主,計算為輔。試樁應結合工程樁進行,并結合工程場地特點和上部結構形式,選取具有普遍代表性的工程樁進行試樁,并會同甲方、施工單位及質檢站共同確定。3.2.3對于溶巖地質、軟土地質等特殊地質情況,應遵循安全合理、經濟適用的原則,會同甲方、地質專家共同確定地基處理方案。3.2.4核心筒大承臺下群樁布樁時,邊樁宜落在剪力墻外一倍承臺高度范圍內,以避免因樁頂反力對承臺的沖切和剪切,導致承臺厚度加大。 3.2.5核心筒下大承臺的內力計算,宜按考慮上部結構-承臺-樁共同作用的原理采用有限元分析,可參考有限元分析結果并結合經驗對承臺
18、配筋。4.地下室部分設計 4.1地下室梁板設計時應注意地下室凈空要求,并應考慮設備管線走位時對凈空的影響,地下車庫層高=凈高+設備管線占用高度+梁高.4.2汽車通道的入口高度不應小于2.2m,坡道入口和坡道底端應設有排水溝。4.3地下室頂板、側壁板、底板厚度:4.3.1普通地下室頂板厚度不宜小于160mm;上部結構嵌固時板厚不應小于180mm;人防地下室頂板厚度不小于200mm。4.3.2地下室側壁的常用厚度: 地下一層側壁厚度取 250,300,350;地下二層側壁厚度取 350,400,450;地下三層側壁厚度取 450,500,550;4.3.3地下室底板標準:一般跨度(69米)底板厚度
19、:地下室埋深34米取300400;地下室埋深48米取450600;地下室埋深812米取500800。4.4地下室部分混凝土的抗?jié)B等級取值為:地下一層為0.6MPa;地下二層為0.8MPa.4.5地下室部分混凝土梁、板鋼筋混凝土保護層的要求應有明確表示,鋼筋混凝土。4.7底層梁板底、面鋼筋均可采用一部分拉通,一部分支座附加的方式進行合理配筋。當考慮土體承載力時,底板受拉鋼筋最小配筋率可取0.15%。 4.8地下室底板梁的受力方向與一般樓面梁不同,其梁配筋設計采用平法時,應附加圖示說明,相鄰跨底板梁的上下主筋是在承臺拉通還是在承臺內各自錨固,應有明確說明。4.9考慮到建筑防水及結構抗裂的要求,地下
20、室外墻中水平鋼筋應細而密,且配筋率也應適當提高,水平鋼筋間距不應大于150mm。4.10地下室側壁設置扶壁柱時,扶壁柱的豎向鋼筋間距不應大于側壁墻的鋼筋間距。4.11后澆帶(或加強帶)的布置應盡量簡潔,避免過多轉折,且做法應在圖中明示。 4.12地下室頂板盡量不要設置縱橫交錯的反梁,以防排水不利,增加荷載,導致結構開裂。4.13地下室底板設計須同建筑、機電專業(yè)協(xié)調,盡量減少底板標高大幅變化,以方便現(xiàn)場施工,尤其是對于淤泥質場地及地下水豐富的場地。4.14地下室外墻留洞如需穿梁,穿梁的位置應選擇對梁的受力影響最小之處,并且有加強處理措施。洞口均應有防水套管,并考慮防水處理措施。樓板留洞應滿足人防
21、要求,如樓板留洞應加剛性套管等。4.15地下室頂板預先考慮園林建筑定位,預留鋼筋,如園林泳池的側壁、涼亭基礎等。地下室外側墻的邊界支承條件應根據構件抗彎剛度比值確定。一般外側墻的厚度應小于底板的厚度,可按嵌固假定;而外側墻的厚度大于地下室頂板厚度可按鉸接假定。4.16地下室側墻設置有橫向砼墻且橫向砼墻間距小于層高2倍時,可作為地下室側墻的支座,按雙向板設計。若仍按單向板設計,則應計入橫墻支座的影響,支座處可增設附加水平鋼筋。3.4.5.4.17地下室側墻的扶壁柱一般不應作為地下室側墻的支座,僅當主樓柱截面較大(墻厚方向柱高度2.5倍側墻厚度),可作為支座。柱計算時應計入水平荷載產生的附加彎矩。
22、4.18地下室汽車坡道側壁按懸臂結構,底板的抗彎能力不應小于側板,板厚和配筋應相匹配,即底板厚度應大于側板厚度,實配鋼筋的底板抗彎承載力不應小于側板的抗彎承載力。4.19地下室側墻計算簡圖平時工況:d為地面堆載或車輛荷載和h0厚覆土產生的側壓力,d=Kx(18xh0+q) c為地下水位以上,頂板以下的土產生的側壓力,c=Kx18xh1 b為地下水位以下浮容重的土產生的側壓力,b=Kx11xh2 a為地下水位以下水產生的側壓力,a=10xh2人防工況:e為人防外墻等效靜荷載標準值d為h0厚覆土(不計堆載、車輛荷載)產生的側壓力,d=Kx18xh0 c為地下水位以上,頂板以下的土產生的側壓力,c=
23、Kx18xh1 b為地下水位以下浮容重的土產生的側壓力,b=Kx11xh2 a為地下水位以下水產生的側壓力,a=10xh2 當為多層地下室時,外墻等效靜荷載標準值e僅作用于人防層。4.20回填土的容重取18.0kN/m3,有地下水時回填土的浮容重取11 kN/m3 ,地下水的容重10 kN/ m3 。4.21地面堆載取10 kN/m2。4.22當地下室外墻外側地面為通行車道(有消防車)時,應計入地面汽車輪壓產生的側壓力影響,計算側壓力時應考慮輪壓擴散時的土壓力;覆土的壓力擴散角取35。a1=a+2h0tan35 b1=b+2h0tan35a2=a1+2htan35 b2=b1+2htan35q
24、1=K*p/a1*b1 q2=K*p/a2*b2當h0+h2.4m時,q2=11.3*0.5=5.63kN/m2;(30t消防車,其他載重車應另計)計算寬度取b1寬度范圍內的單向板條計算;當覆土厚度h00.8m時,單臺車多個輪壓應力應疊加;當h0=0.8m,q1=K*60*4/(1.6+2h0tan35)(2.4+2h0tan35)=12.5 kN/m2。4.23回填土側壓力取靜止土壓力,靜止土壓力系數K取0.5 ,水土側壓力應分別計算,平時工況時荷載分項系數統(tǒng)一取1.3;人防工況時人防外墻等效靜荷載分項系數取1.0,其他項(簡圖中ad項)取1.2,配筋計算應按人防規(guī)范取用材料的強度設計值。4
25、.24平時工況時堆載與車輛荷載的荷載分項系數取0.98 , 且堆載與車輛荷載不應同時考慮;其作用在地下結構上的側向壓力的準永久值系數取0.5。4.25地下室側墻:地下室側墻的砼強度等級不應低于C30,側墻迎水面設置在最外層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最小厚度取30mm,裂縫寬度限值0.2mm(人防和消防車荷載不控制),室內一側的設置在最外層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取25,裂縫寬度限值0.3mm(人防和消防車荷載不控制)。4.26地下室外墻的豎筋置于外側,水平筋置于內側(豎向筋為主要受力筋時)。地下室底板結構的設計:4.27地下室底板的結構布置:4.27.1 以天然地基的獨立基礎或樁承臺為柱帽的平板結構;4
26、.27.2 以墻柱為支撐的有梁板結構;4.27.3 以上結構布置計算配筋時皆應考慮獨立基礎或樁承臺的有利影響。4.28當地下室底板僅考慮地下水浮力的情況,應按防水板設計。4.29.1 地下室底板結構可采用梁板結構時,抗浮防水底板厚度不應小于250mm,除柱網上布置底板梁外,一般不布置次梁或盡可能少布置。4.29.2 地下室底板結構可采用無梁板結構時,底板厚度不應小于300mm。4.29.3 采用天然地基的柱下獨立基礎加防水板設計,防水板下應設置軟墊層;否則,應按筏板基礎設計。4.30地下室底板應考慮的荷載有:4.30.1 水浮力qw。4.30.2 人防等效靜荷載qw3。(僅取核爆等效靜荷載和水
27、浮力之大者分析計算)4.30.3 底板結構自重G(包括面層、隔墻、覆土等)。4.30.4 使用活荷載(包括設備、水池水重)Q。4.31 結構設計應計入地下水浮力作用.基本組合的荷載分項系數:水浮力取1.3,結構自重取1.0。均布面荷載輸入標準值應折算輸入。4.32 抗浮防水底板迎水面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取25mm ,梁迎水面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取30mm,裂縫寬度限值0.2mm ;室內一側板的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取20,梁的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取25mm,裂縫寬度限值0.3mm。人防荷載組合時,不驗算裂縫寬度。4.33 筏形基礎(包括樁筏基礎)板可作為地下室底板,筏板厚度一般不小于30
28、0mm,主體結構不小于12層時,筏板厚度不應小于400mm。筏板迎水面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取40mm ,筏板室內一側的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取20mm。筏板可不驗算其裂縫寬度。4.34地下室及車庫的結構體系:有梁樓蓋、無梁樓蓋(或無梁空心樓蓋)。 地下室及車庫的結構最小凈層高不應小于3m 。4.34.1對于88.4m(方形)柱距的框架結構:4.34.1.1無覆土室內頂板或地下室中間層樓蓋,平時使用荷載:4.34.1.1.1有梁樓蓋:樓板厚度不小于150mm時,可選十字梁樓蓋,主梁梁高600mm,次梁梁高500mm;樓板厚度不大于120mm時,可采用單向板主次梁樓蓋;樓板厚度不小于180mm時
29、,也可采用寬梁大板樓蓋。4.34.1.1.2無梁樓蓋或無梁空心樓蓋:有柱帽或托板時,板厚不應小于250mm。4.34.2有覆土種植地下室頂板(種植屋面),覆土厚度不大于1.0m,平時使用荷載(包括消防車荷載):4.34.3有梁樓蓋:頂板板厚度不小于250mm時,可采用寬梁大板樓蓋;頂板板厚度不大于160mm時,可采用井字梁樓蓋,主梁梁高700mm,次梁梁高600mm;對人防頂板,頂板板厚度不小于250mm時,可選擇十字梁樓蓋,也可采用無梁空心樓蓋。4.34.4無梁樓蓋(或者無梁空心樓蓋):應設置柱帽托板,板厚不應小于300mm,有消防車荷載時不應小于400mm。4.35多塔樓裙房頂(屋面)板結
30、構應首選有梁樓蓋;若采用無梁樓蓋,應采取加強措施,例如設置主肋梁等。4.36地下室頂板及車庫覆土屋面板的迎水面設置在最外層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取20mm , 控制裂縫寬度0.2mm,梁迎水面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取25mm,控制裂縫寬度0.3mm。4.37停車庫采用單向板樓蓋布置且板跨不小于2m時,停車庫活荷載取4.0kN/m2 ; 次梁設計時均布活荷折減系數取0.8;主梁設計時均布活荷折減系數取0.6 。4.37覆土(或種植土)容重取18.0kN/m3 ,抗浮設計時取16.0 kN/m3 。 4.38花園均布活荷載取4.0 kN/m2 , 準永久值系數取0.5。4.39地下室頂板設有消防車
31、道(消防車300kN級),綜合考慮板跨和不同覆土層厚度時,消防車輪壓等效均布荷載的確定: 4.40消防車通道采用單向板樓蓋布置時,次梁(包括與平行次梁布置的框架梁)設計時均布活荷折減系數取0.8,主梁設計時均布活荷折減系數取0.6,應作兩次計算,分別讀取計算結果;雙向板樓蓋的梁設計時均布活荷折減系數取0.8。4.41消防車荷載的作業(yè)區(qū)域應包括消防車可能到達的任何區(qū)域,建施圖應明確注明消防車行駛車道及作業(yè)區(qū)域,結構施工圖也應說明。4.42可不考慮消防車荷載對構件撓度及裂縫寬度的影響。4.43設計基礎時可不考慮消防車荷載。 5.主體工程設計 5.1 構件截面的選擇應在滿足建筑要求的前提下,盡量做到
32、經濟、合理。5.2 砼強度等級:普通樓面梁、板(除地下室和轉換層外)用C25;框架柱、墻盡量保證采用與梁同強度等級的混凝土;當底部柱、墻的強度不足時,考慮砼強度等級按樓層遞減。5.3 鋼筋選擇需考慮市場貨源情況5.3.1 平面構件:梁縱筋(包括底筋、面筋及計算抗扭腰筋)按HRB400鋼筋設計,架立筋、梁構造腰筋按HRB400鋼筋設計,箍筋按HRB400鋼筋設計。5.3.2 豎向構件:柱及剪力墻暗柱的豎向鋼筋和剪力墻豎向分布筋按HRB400鋼筋設計,箍筋及剪力墻水平分布筋按HPB300、HRB400鋼筋設計。 5.4 結構構件配筋原則:5.4.1 不得低于規(guī)范要求的最小配筋率,滿足最低限度的構造
33、要求配筋;5.4.2 不得采用超過規(guī)范最大配筋率要求的超筋構件;5.4.3 80左右的構件實際配筋率包含在經濟配筋率之內。5.5 樓板采用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樓蓋,基本板厚及配筋應由計算確定,計算應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邊界條件,保證板底配筋的安全性。5.5.1 計算假定統(tǒng)一規(guī)定:邊梁處按簡支邊;連續(xù)板均按固定支座;與剪力墻相連的按固端支座;相鄰板的高差30mm的,視為連續(xù)板;相鄰板的高差30mm的,均按簡支邊。5.5.2 相鄰連續(xù)板兩側板厚差異30mm時,在大小板交界處,?。ū。┌灏垂潭ㄖё?;大板(厚板)可按簡支支座,其面筋仍應滿足按大板板厚計算的最小配筋率要求。多塔裙樓屋面板厚150轉換層板厚1
34、80mm,轉換層上下層樓板厚120mm屋面板厚120mm5.5.3 樓板厚度應能滿足規(guī)范對構件剛度的限值要求,同時滿足豎向振動舒適度要求。5.5.4 樓層山墻端部板厚及配筋應滿足工程所在地地方規(guī)定。5.5.5 屋面板面應設置溫度抗裂鋼筋。上人屋面(特別是屋頂花園)配筋宜按雙層雙向配置,板混凝土裂縫寬度 W 0.2mm。5.5.6 樓板配筋采用分離式配筋,負筋的配筋長度為1/4樓板短邊凈跨,連續(xù)板時應取大跨板的短邊凈跨的1/4。5.5.7 當板面需要配筋通長鋼筋時,采用通長面筋加附加筋滿足支座配筋面積,兩種配筋間距一致,宜取200mm,直徑級差不宜大于兩級。5.5.8 樓板負筋不應大面積拉通,但
35、小板塊如衛(wèi)生間、建筑平面薄弱處抗震需要、突出建筑之外房間抗溫度應力需要則屬例外。5.5.9 同樣跨度,同樣支承條件,同樣荷載的板厚及配筋各單元必須完全一致。5.5.10 根據建筑平面布置,選擇易產生溫度裂縫的建筑陽角處板進行加強配筋,在陽角處樓板負筋加密外(間距不大于150),另加放射筋。5.5.11 樓板中穿管線不應有大量集中的地方及相互交叉超過3層的情況,否則應予以處理,防止砼開裂。5.5.12 窗臺板轉角處應設置放射筋。凸窗側板可根據厚度采用澆注砼或施工構造柱5.5.13 當客廳采用大跨度異形板結構體系時,異型板陽角處需增設放射鋼筋,結構計算除進行強度計算外,應進行撓度及裂縫寬度的驗算。
36、對于大跨度異形板應按有限元計算結果進行分板帶配筋,相對較小開間處板面筋宜拉通。5.5.14 轉角窗處板厚不宜小于跨度的1221/25, 且不小于150,轉角窗處板筋應雙層雙向拉通,板鋼筋不小于f8150,板中可加設暗梁。暗梁做法:寬度不可取400,面筋及底筋各不少于414,箍筋f6150(4)。5.5.15 電梯機房板厚按150mm取,此部位鋼筋按10200雙層雙向拉通配置。5.5.16 結構板塊不應過于零碎,跨度很小時(跨度2.1m)不必在每處隔墻下均設梁, 但在板配筋中要按等效荷載法考慮這部分荷載,板底可以不設置兩根加強筋。凡墻下無梁處,在墻下500范圍內沿墻方向底筋加密至100;若底筋間
37、距已為100的,則鋼筋直徑大一級;附加板筋的錨固和連接按受拉鋼筋執(zhí)行。5.5.17 客廳有躍層時,躍層應盡量用大板結構,以增加下層凈高。5.5.18 懸挑板設計規(guī)定:內跨板的板厚一般不得小于懸挑板板厚,內跨板的支座負筋面積不得小于懸挑板受力筋面積,內跨板的支座負筋長度不得小于懸挑板的出挑長度,支承梁應適當加強抗扭構造。懸臂板應進行撓度及裂縫控制,板面混凝土裂縫寬度 W 0.2mm。5.6 樓、屋蓋原則采用普通梁板體系??蚣芰喊从嬎憧缍鹊?/151/10取梁高,一般不小于400;次梁按計算跨度1/181/12取梁高,一般不小300。5.6.1 無次梁作用時梁高取值:跨度4.8m時,取400;跨度
38、5.4m時取450500;跨度6m時取500550,跨度7.5m時取6006505.6.1.1 有較大次梁時梁高遞增5.6.1.2 周邊梁根據建筑立面需要統(tǒng)一5.6.1.3 衛(wèi)生間沉箱及其他構造要求應適當調整5.6.1.4 根據實際受力大小適當調整,梁的經濟配筋率為0.8%1.5%.5.6.2 框架梁的寬度不得小于200,次梁一般取200寬,對跨度4.8m的衛(wèi)生間次梁,可考慮取140寬,最小不得小于120寬,同時不得小于相鄰板板厚。5.6.3 梁柱節(jié)點設計時,注意鋼筋不要過密,梁筋重疊層數不要過多。5.6.4 梁的通長鋼筋直徑應合理,與附加鋼筋直徑級差不大于兩級。5.6.5 必要時可適當考慮結
39、構本身的有利條件(如T型截面梁、受壓鋼筋等),以減少構件配筋。5.6.6 標準層梁配筋需細化,根據計算書合理選擇高度分段配筋。5.6.7 未分縫的超長結構的次梁面筋在跨中處一般不采用架立筋構造搭接,采用受力搭接。5.6.8 框架主梁箍筋直徑不得小于8(多層抗震等級四級框架主梁可不小于6),次梁箍筋直徑不得小于6。5.6.1.1 箍筋肢數,一般是梁寬350600mm的,取四肢箍;梁寬350mm的,取兩肢箍;梁寬600mm的,取六肢箍。5.6.1.2 箍筋間距,一般在100200mm之間。間距的選擇一般是100、150、200mm三種。5.6.1.3 對框架梁加密區(qū)的箍筋間距取100。5.6.1.
40、4 對梁跨較短的框架梁(跨高比4),可全長取加密區(qū)間距。5.6.1.5 位于衛(wèi)生間降板處的梁寬150的次梁箍筋間距取150。5.6.1.6 板底與梁底平齊,板面荷載較大時,應增設附加吊箍。5.6.1.7 主次梁相交處以加密箍為優(yōu)先,吊筋設置與否應根據計算結果文件中剪力包絡圖為依據,如不需要,不應隨意設置。5.6.1.8 對次梁低于主梁底的情況下,應設附加吊柱。5.6.9 邊跨和單跨梁端可按端簡支計算,梁端支座上部構造鋼筋應不小于跨中計算配 筋量的1/45.6.10 對跨度較大(6.5m)且承受次梁傳遞荷載的主梁,應驗算彈塑性下?lián)隙群土芽p。梁跨中底部、懸挑梁支座邊上部應嚴格按規(guī)范要求控制裂縫寬度
41、。5.6.11 懸挑梁配筋規(guī)定:抗彎負筋實配面積可比計算值增加15%左右,配筋由裂縫寬度限制控制時,可不增加。封邊梁外側有挑板時,應計入對懸挑梁產生附加彎矩的影響。當懸挑梁根部非框架柱時,其相鄰內跨梁底筋實配時可比計算值增加15%。 5.6.12 客廳與餐廳之間盡量避免設結構梁。5.6.13 樓層梁布置要考慮到客廳的方正,梁的突出部位應盡量在廚房、衛(wèi)生間或小臥房內,衛(wèi)生間有大降板時,四周結構梁上有排水管穿過時,梁高一般不低于550。 5.6.14 室內梁高不應過大,以免影響室內空間凈高;考慮業(yè)主裝修時可能自行改造,即使在有隔墻的地方梁高也應控制。 5.6.15 結構梁相交處且梁下無墻時,相交各
42、梁宜設計為等高梁。 5.6.16 復式上層屋面的梁板布置應避免在共享空間上方出現(xiàn)結構梁。 5.6.17 衛(wèi)生間、廚房地面結構降板時,相應梁面也需作缺口梁處理,避免梁面突出地面,梁高度減50取值計算。 5.6.18 應避免建筑門洞上方出現(xiàn)垂直于門洞的結構梁。5.6.19 樓梯間的凈高尺寸不應小于2.2m。 5.6.20 無地下室的一層樓地面結合標高、回填土、地下水等因素綜合考慮采用結構板或建筑地坪處理。5.7剪力墻設計規(guī)定:5.7.1剪力墻軸壓比不應太小,大部分的底部墻軸壓比宜接近規(guī)范限制,不應低于規(guī)范限值的85%。對于底層架空,填充墻較上層少,層高較高時,剪力墻軸壓比可適當放寬,可將上一層的軸
43、壓比按規(guī)范限制控制。5.7.2清水混凝土墻的厚度,根據建筑和結構綜合考慮。5.7.3剪力墻墻身設計的一般規(guī)定:5.7.3.1剪力墻的墻肢長度與墻截面厚度之比8時,應按普通一般剪力墻要求設計。5.7.3.2當剪力墻的截面厚度400且不小于層高的1/12時,各墻墻肢長度與墻截面厚度之比4, 按普通一般剪力墻要求設計。5.7.3.3當剪力墻的截面厚度300且不小于層高的1/15時,各墻墻肢長度與墻截面厚度之比4, 可按普通一般剪力墻要求設計。5.7.3.4當剪力墻的截面厚度300時,各墻墻肢長度與墻截面厚度之比均滿足:4hw/bw8,且各肢相連的連梁的跨高比均2.5或一端相連的連梁的跨高比均2.5另
44、一端為自由端的,應按短肢剪力墻要求設計。5.7.3.5轉角窗-一字墻宜有較強連梁連接。5.7.3.6剪力墻的墻肢長度與墻截面厚度之比4,可按框架柱截面要求設計,柱縱向鋼筋配筋率和箍筋配箍率應同時滿足對墻的要求。柱的抗震等級同剪力墻的抗震等級,軸壓比應按剪力墻軸壓比限值要求控制。5.7.4剪力墻連梁設計的一般規(guī)定:5.7.4.1跨高比2.5的連梁(強連梁),應按墻上開洞口輸入模型計算,按連梁設計。5.7.4.2跨高比5的連梁(弱連梁),應按主梁輸入模型計算,可按框架梁設計。5.7.4.32.5跨高比5的連梁(中連梁),不應按框架梁設計,應按連梁設計。2.5跨高比4的連梁,應按墻上開洞口輸入模型計
45、算;4跨高比5的連梁,按墻上開洞口或按主梁輸入模型計算皆可。5.7.4.4連梁剛度折減:沒有地震力參與的組合的,不能剛度折減。5.7.5一、二、三級剪力墻墻身豎向分布鋼筋及水平鋼筋間距均不應大于200,四級剪力墻加強區(qū)豎向分布鋼筋及水平鋼筋以及四級剪力墻非加強區(qū)墻身豎向鋼筋間距均不應大于200,四級剪力墻非加強區(qū)墻身水平鋼筋間距均不應大于250mm。5.7.6房屋頂層剪力墻、長矩形平面房屋的樓梯間和電梯間剪力墻、端開間縱向剪力墻以及端山墻的水平和豎向分布鋼筋的配筋率均不應小于0.25%,間距均不應大于200mm。剪力墻墻身豎向分布鋼筋及加強區(qū)水平分布鋼筋采用HRB400級鋼筋,非加強區(qū)水平分布
46、鋼筋采用HPB300級鋼筋。5.7.7剪力墻墻身豎向分布筋和水平分布筋可見下表:(框架-剪力墻結構的剪力墻水平和豎向分布鋼筋的配筋率均不應小于0.25%)。5.7.8剪力墻的邊緣構件的豎向鋼筋及加強區(qū)約束邊緣構件箍筋采用HRB400級鋼筋;非加強區(qū)構造邊緣構件箍筋采用HPB400級鋼筋。5.7.9剪力墻加強區(qū)的約束邊緣構件的豎向鋼筋最小直徑:16(一級、二級)14(三級);構造邊緣構件的豎向鋼筋最小直徑:14(一級) 12(二、三、四級)。5.7.10墻厚300的墻肢端部豎向鋼筋單排不宜多于兩根鋼筋,若計算配筋較大,應按組合墻體或單向受力柱復核,可設置雙排配筋。5.7.11剪力墻加強區(qū)的約束邊緣構件的箍筋間距按間距100計算配置,構造邊緣構件箍筋可按間距150或200計算配置。5.7.12剪力墻加強區(qū)的邊緣構件箍筋應按復合箍筋設置,非加強區(qū)邊緣構件箍筋可按矩形箍加拉筋設置。5.8框架柱的設計規(guī)定:5.8.1柱截面高度一般不小于該方向柱高度的1/10,且最小高度不宜小于300。柱截面的高寬比宜小于3.0。圓柱的最小直徑不得小于350mm。對主樓主要承重柱,柱寬不宜小于400,不應小于350。5.8.2對兩個方向開間尺寸差異較大時,應注意柱截面的高寬比,以協(xié)調兩個方向的彎矩,使柱鋼筋在兩個方向的配置不至于差異過大。如果兩個方向開間尺寸差異不大,可取方柱。5.8.3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纖維球精密過濾器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電力球監(jiān)控系統(tǒng)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至2031年中國溶劑綠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至2031年中國標準型捆包機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年掛墻式燈箱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至2031年中國噴鋁卡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年雙面防粘紙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全自動電加熱器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駐極體傳聲器數據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靜電噴漆成套設備數據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5版大學食堂冷鏈食材配送服務合同模板3篇
- 《中醫(yī)體重管理臨床指南》
-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公路發(fā)展中心2025年面向社會公開招聘657名工作人員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中國的宗教》課件
- 2025年山東魯商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大型活動中的風險管理與安全保障
- 課題申報書:個體衰老差異視角下社區(qū)交往空間特征識別與優(yōu)化
- 江蘇省招標中心有限公司招聘筆試沖刺題2025
- 2024年防盜門銷售合同范本
- (高清版)TDT 1042-2013 土地整治工程施工監(jiān)理規(guī)范
- 《The Street Party》麗聲北極星分級繪本pdf資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