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知識特性、知識整合機制對知識移轉績效_第1頁
技術知識特性、知識整合機制對知識移轉績效_第2頁
技術知識特性、知識整合機制對知識移轉績效_第3頁
技術知識特性、知識整合機制對知識移轉績效_第4頁
技術知識特性、知識整合機制對知識移轉績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技術知識特性、知識整合機制對知識移轉績效 的影響 -中小型與大型企業(yè)之比較研究 研 究 生中央大學企業(yè)管理研究所游 雅 祺指 導 教 授中央大學企業(yè)管理研究所林 明 杰壹、前言企業(yè)在環(huán)境急劇變化的今天 ,技術知識已然成為生存下去的重要 資源,創(chuàng)造技術知識更將是企業(yè)成功的關鍵。所謂技術知識的創(chuàng)造係 指企業(yè)整體創(chuàng)造新知,將技術知識傳播至整個組織,並將其融入產(chǎn) 品、服務 (Leonard-Barton,1995) ;也就是企業(yè)透過自行累積、發(fā)展 或是向外搜尋 (outsourcing) 取得技術知識後,再藉由工作團隊、人 員、文件等機制將技術知識擴散至每位成員身上,最後產(chǎn)出產(chǎn)品、服 務。但當企業(yè)隨著

2、環(huán)境的競爭使其在考量時間、風險因素下改由向外 取得技術知識時,企業(yè)是否能有效地將技術知識移轉到組織內部,並 經(jīng)由企業(yè)的整合機制,在吸收、內化及整理後,讓技術知識在企業(yè)內 儲存及擴散,即成為企業(yè)努力達成的目標。在這一連串的過程當中,影響知識移轉績效的因素很多,歸納國 外學者之文獻,有學者從技術知識本身特性出發(fā),探討對知識移轉績 效之影響;也有學者依承接者本身的吸收能力來探討移轉績效。從 Simonin.B.L(1999) 對美、日合資企業(yè)之研究發(fā)現(xiàn),企業(yè)之知識整合 能力是技術知識特性對移轉績效影響之中介變數(shù) ,亦即雖某些技術知 識因其特性因素而移轉困難,企業(yè)的知識整合能力若佳,表示其能適 當?shù)剡\

3、用知識整合機制,將可促進移轉績效; Grant(1996) 也說明, 在所有知識管理活動中,尤以知識整合是企業(yè)建構本身能力,也就是 影響移轉績效最為關鍵的一項。再由國外學者之研究也發(fā)現(xiàn),技術知 識承接者向外取得知識時所採用的知識整合機制確為影響知識移轉 績效之關鍵。反觀國內有關知識移轉之研究 ,大部分學者皆以宏觀角度探討所 有影響知識移轉績效之因素,亦對技術知識特性有所討論;且國內有 關知識管理之研究大抵偏重於採用定性研究的個案分析方法。於是, 本研究擬以實證方法將技術知識特性與知識整合機制納入對知識移 轉績效之研究。因此,本研究為彌補過去研究之不足,並參酌 Simo nin.B. L(199

4、9)提出之結論,探討技術知識特性及知識整合機制 之間的關聯(lián)性,以對國內企業(yè)發(fā)出問卷所得之實證結果,闡明技術知 識的特性與知識整合機制應該如何搭配,才能使企業(yè)有最佳的知識移 轉績效,並給予國內企業(yè)建議。故本研究之具體研究目的為:1. 瞭解承接技術知識之特性與知識移轉績效間之關係。2. 瞭解承接技術知識特性與知識移轉績效受知識整合機制中介 影響之關係。3. 瞭解承接技術知識之特性與知識整合機制間之關係。4. 瞭解國內企業(yè)之技術知識特性,何者對知識移轉績效受知識整 合機制干擾最為顯著。5. 瞭解國內企業(yè)上述技術知識特性之間的交互作用,搭配知識整合機制後對知識移轉績效之關係。貳、研究架構主要探討技術知

5、識的特性、知識整合機制與知識移轉績 效三者間之關係。大抵可將本研究之研究架構繪圖如下圖所示。圖1本研究架構圖、研究假設一) 技 術知識特 性與 知識移轉 績效 之關 係本研究參酌國內外學者對於技術知識特性之相關研究 ,學者均認 為承接之技術知識特性的不同均足以影響知識的移轉績效 。就本研究 對技術知識特性之定義 ,包括內隱性 、複雜性、專屬性 、與經(jīng)驗性中, 若技術知識屬於內隱性,不容易被規(guī)格化、標準化,難以用文字、符 號表達時;若技術知識屬於複雜性,需要各種技術、專家、資源的整 合時;若技術知識屬於專屬性,僅能在特定生產(chǎn)製程中使用,或僅能 服務特定顧客時;若技術知識屬於非經(jīng)驗性,並非廠商本身

6、技術知識 領域,與技術擁有者間具有技術差距時,若要將該技術知識成功地移 轉,就較費力,進而影響移轉績效。反之,如果技術知識能用形式、 系統(tǒng)語言、事實、標示等外顯式溝通,也不需要運用各種技術、專家 等資源,更是知識承接者本身的技術知識領域,那麼進行移轉的過程 就較不費力,移轉之績效也會較好。因此,本研究僅就這些文獻,對國內企業(yè)進行實證研究,於是提 出:H承接技術知識特性的不同,對公司的移轉績效具顯著影響。二) 技術知識特性、知 識整合機制與知識移轉績效之關係 依Simo nin .B.L(1999)對美、日合資公司所進行之研究發(fā)現(xiàn):若 公司的整合能力較高,也就是採用之知識整合機制較適當,即使承接

7、 的技術知識較內隱性、複雜性、專屬性、非經(jīng)驗性,組織之整合能力 愈高將能促進知識移轉的績效;其中,在所有的技術知識特性中,又 以內隱性、複雜性會因企業(yè)整合能力干擾之影響特別顯著。因此,本 研究乃提出:H2技術知識特性對知識移轉績效會受知識整合機制的 干擾影響尚對國內企業(yè)進行研究技術知識的哪一種特性對知識移轉 績效時,受到知識整合機制的干擾會有顯著影響,於是,本研究欲針 對國內企業(yè)實務狀況作驗證,並推論 H2-1技術知識內隱性對知識移 轉績效,受知識整合機制的干擾具顯著影響、H2-2技術知識複雜 性對知識移轉績效,受知識整合機制的干擾具顯著影響、H2-3技術知識專屬性對知識移轉績效,受知識整合機

8、制的干擾具顯著影響、H2-4技術知識經(jīng)驗性對知識移轉績效,受知識整合機制的干 擾具顯著影響三)技術知識特性與知識整合機制之關係依國內外文獻結果發(fā)現(xiàn),如果承接技術知識之特性愈具內隱性, 表示此技術知識乃蓄積在個人身上,不易用文件、資料庫等外顯形式 表達,所以在進行此類技術知識知移轉時,必須採用面對面的交流方 式或派遣專業(yè)人員至對方學習,亦即採用人員交流的整合機制,將可 促進技術知識的移轉績效。若承接技術知識之特性愈具複雜性,表示 此技術知識並非只屬單一知識領域,而是跨越多領域的話,即需透過 一群專家進行團隊討論、交流才能有效達成技術知識的移轉。若承接 技術知識之特性具專屬性,企業(yè) (承接者 )需

9、要具備特定、專業(yè)之機器 設備或專家才能承接此技術知識 ,故採取人員交流之知識整合機制才 能有效達成知識移轉。若承接之技術知識具經(jīng)驗性,承接者本身之知 識領域與技術知識提供者 ( 對方)相似,技術知識差距不大,彼此間的 交流困難度不高 ,那麼只需透過程序交流的互動方式即可達成知識移 轉。因此,本研究乃提出:H3承接技術知識特性的不同,公司將會 採取不同的知識整合機制以及 H3-1承接技術知識特性愈具內隱 性,企業(yè)將會採取人員交流的知識整合機制H3-2承接技術知識特性愈具複雜性,企業(yè)將會採取團隊交流的知識整合機制H3-3承接技術知識特性愈具專屬性,企業(yè)將會採取人員交流的知識整合機制 H3-4承接技

10、術知識特性愈具經(jīng)驗性,企業(yè)將會採取程序交流的知識 整合機制依Sim onin .B.L(1999)之研究發(fā)現(xiàn),技術知識特性對知識移轉績 效將受到知識整合機制的干擾影響 ,亦即如果承接的技術知識較內隱 性、複雜性、專屬性、與非經(jīng)驗性,雖使移轉績效較差,但若公司的 整合能力較高,採用之知識整合機制較適當,亦可提升移轉績效。但 也有學者認為進行知識移轉時,雙方之互動、整合機制也是影響移轉 績效的主要因素。因此,本研究認為技術知識特性、知識整合機制與移轉績效此三 者之關係有二種可能性:(1)技術知識特質為影響移轉績效之主要變 數(shù),而知識整合機制為其中干擾變數(shù);(2)知識整合機制為影響移轉績效之主要變數(shù)

11、,而技術知識特質為其中干擾變數(shù)。再者,依楊君琦 (民89)對配適的觀念,影響移轉績效的主要因素是技術知識特質與 知識整合機制二者配適之效果。所以,本研究僅對國內企業(yè)進行研 究,找出受知識整合機制干擾影響甚鉅之二技術知識特性,並將之交 互作用,再與知識整合機制配適,找出最佳配適效果,以對國內企業(yè) 提出建議。於是,本研究提出H4知識移轉績效會受技術知識與知識 整合機制搭配的影響。.、變數(shù)定義與衡量本研究之研究變數(shù)定義與量表發(fā)展皆以Likert5點尺度來衡量,下表乃顯示本研究變數(shù)定義與參考學者與問卷題數(shù)與信度值。表1研究變數(shù)定義與信度值變數(shù)變數(shù)定義問項a參酌學者技 術 知 識 特 性內隱性視此技術知

12、識是否很難以文件、報告等外顯方式 表達。40.53Simo nin .B.L,(1999)複雜性視此技術知識是否需要運用各領域之技術、專 家、資源。40.78專屬性視技術知識是否是特定、專業(yè)的,必需額外投入 特定人力或機器設備。30.83經(jīng)驗性視移轉雙方是否具相似知識領域與經(jīng)驗。40.64知 識 整 合 機 制人員交流指雙方移轉技術知識的方式是以人員為主,如派遣人員去技術知識提供者方學習或是建立管道 使雙方人員進行面對面的溝通等。30.44楊君琦(民 89)&朱倍瑩(民 89)團隊交流指雙方組成包含各知識領域的專家團隊,以團隊討論、分享知識等方式取得該技術知識。40.80程序交流指雙方不需太多

13、的人員互動,僅明確訂立目標、 劃分各自權責後,以書面、資料庫等方式進行技 術知識的移轉。40.50績效知識移轉績效依Souder(1987對成功專案的衡量定義:已具重 大突破、已使功能加強、與已符合規(guī)格。40.82Souder(1987)三、研究對象與問卷回收本研究以國內電子資訊業(yè)曾參與產(chǎn)、學、研之技術知識移轉合作案件的廠商為研究對象,由臺灣經(jīng)濟研究院所公佈之參與技轉案件廠商名冊及天下雜誌公佈之前 1000大製造業(yè),選取其中電子資訊業(yè)廠 商,發(fā)出421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 84份,有效回收率19.95 %(3)2.該技術知識移轉後,貴公司已增強對 產(chǎn)業(yè)所需核心技術知識的掌握與擁有。3.723.

14、853.744.05(4)(1)(4)(3)3.該技術知識移轉已達原先預定的目標。3.533.623.213.57(2)(3)4.貴公司對該技術知識移轉之整體過程(4)(3)相當滿意。3.373.332.983.41(2)(3)(1)(3)說明:*.01 顯著水準;*.05顯著水準;*.1顯著水準(二) 技術知識特性、知識整合機制與知識移轉績效之關係 本研究繼續(xù)探討技術知識的四項特性分別與知識整合機制交互作用後對移轉績效之影響,其結果於表5。結果發(fā)現(xiàn)在所有特性中,以內隱性與經(jīng)驗性與整合機制交互作用後會對移轉績效具顯著影響,此結果與本研究提出之假設 H2部分相符,即部分支持H2技術 知識特性對知

15、識移轉績效會受知識整合機制的干擾影響。表5技術知識各項特性與知識整合機制交互作用 ANOV分析技術知識特性x知識整合機制知識移轉績效內隱性複雜性專屬性經(jīng)驗性平均值顯著性平均值顯著性平均值顯著性平均值顯著性1.貴公司自技術知識提 供者(對方)學得技術知 識後,已突破當時的技 術瓶頸。3.09.29543.94.56873.89.15333.83.15782.該技術知識移轉後,貴 公司已增強對產(chǎn)業(yè)所需 核心技術知識的掌握與 擁有。3.30.0672*3.95.90923.98.78893.88.012*3. 該技術知識移轉已達 原先預定的目標。4. 貴公司對該技術知識2.83.33143.58.7

16、3273.58.68313.47.1915移轉之整體過程相當滿2.70.84893.36.88673.37.81353.25.0965*丿旨、o說明:*.01顯著水準;*.05顯著水準;*.1顯著水準(三)技術知識特性與知識整合機制之關係以Scheff多重分析法檢定技術知識各項特性在三種整合機制的得分是否具顯著差異,以驗證假設三,其結果列示於表6。由表中發(fā)現(xiàn),不同的技術知識特性在所採取的知識整合機制上,並無顯著差異,此結果與本研究提出之假設三不符。表6技術知識各項特性與知識整合機制Scheff檢定技術知識特性知識整合機制內隱性複雜性專屬性經(jīng)驗性平均值平均值平均值平均值人員交流(1)4.604.

17、614.684.53團隊交流(2)4.094.154.154.09程序交流(3)3.993.984.033.95Scheff檢定(1) (2)(1) (2)(1) (2)(1) (2)(3)(1)(3)(1)(3)(1)(3)(四)技術知識特性與知識整合機制配置效果由假設二之檢定結果中發(fā)現(xiàn),技術知識特性中的內隱性與經(jīng)驗性 對知識移轉績效的影響,乃受知識整合機制干擾影響。於是本研究進一步探討若企業(yè)具此二項技術知識特性時,應搭配何種知識整合機制 可促進知識移轉的績效,結果列示於表7。結果發(fā)現(xiàn),以承接之技術知識同時具內隱性與經(jīng)驗性,並採取人員交流機制的組合為最佳;而 若承接之技術知識僅具內隱性(第1

18、3項),績效普遍較具經(jīng)驗性(第 79項)差,但若採行人員交流機制的移轉績效均會較佳。由此可見技術知識特性與知識整合機制的搭配組合,其移轉績效上具有顯著差 異,因此本研究支持假設H4。表79項內隱性X經(jīng)驗性X整合機制組合之移轉績效值項目內隱性經(jīng)驗性整合機制樣本數(shù)1績效平均(1)1013.43(2)102393.38(3)1033.25(4)1114.31(5)112473.86(6)1133.76(7)0114.18(8)012514.00(9)0133.65Dunkan檢定 (1),(2) ,(4)(3), (4)(6), (4)(9) ,(5)(1), (7)(1),(7) (2),(7)(

19、3), (7)(9), (8)(1), (8) (2),(8)(3)1因本研究原84個樣本不限只具一種特性與一種整合機制,所以在搭配特性與機制時,總樣 本數(shù)將不只84個。(五) 中小型企業(yè)與大型企業(yè)之比較最後,本研究對中小型與大型企業(yè)在各構面上進行比較,發(fā)現(xiàn)二 者在各構面的差異上雖無顯著水準,但由平均數(shù)看來,在承接之技術 知識特性方面,中小型企業(yè)以內隱性為最高,而大型企業(yè)則以經(jīng)驗性 為最高,採行之知識整合機制方面,雙方均以採行人員交流機制之得 分為最多;而知識移轉績效方面,中小型企業(yè)成功的比例則較大型企 業(yè)為高,但得分上則以大型企業(yè)較高。表8中小型與大型企業(yè)在各構面之比較構面/樣本數(shù)大型企業(yè)(

20、n=46)中小型企業(yè)(n=48)顯著性平均數(shù)樣本數(shù)平均數(shù)樣本數(shù)P值內隱性3.5620(43%)3.6731(65%).68技術知複雜性3.6624(52%)3.6429(60%).99識特性專屬性3.5618(39%)3.6527(56%).59經(jīng)驗性3.7130(65%)3.5115(31%).85知識整人員交流4.0114(30%)3.8916(33%).26合機制團隊交流3.5721(46%)3.5325(52%).56程序交流3.7631(67%)3.8637(77%).62知識移 轉績效佳3.6418(39%)3.5127(56%).33肆、結論與分析、結論表9本研究各項假設之貫證結

21、果摘要假設實證結果說明H1支持所承接之技術知識的四項特性在各項移轉績效指標中的得分具明顯差異,其中以經(jīng)驗性得分最高,次之為複雜性,內隱性、專屬性。H2部分支持技術知識之四項特性分別與知識整合機制交互作用後,發(fā)現(xiàn)其中的內隱性與經(jīng)驗性對移轉績效的影響受整合機制的干擾最為顯著。H3不支持國內企業(yè)不論其所承接之技術知識具何種特性,均傾向採取人員交流的機制。H4支持整體表現(xiàn)上,當所承接之技術知識又具內隱性與經(jīng)驗性時,採人員交流 的整合機制為最佳。中小型與大型企業(yè)之比較二、研究貢獻(一)對理論的貢獻1. 國內有關知識移轉之研究,大部分學者皆以宏觀角度探討所有 影響知識移轉績效之因素,或是只針對技術知識特性

22、、知識整合機制 二因素分別進行討論,因此本研究首度將二者一併放在一起作深入研 究,希望藉由本研究補足學術上的不足。2. 國內有關知識管理之研究大抵偏重於採用定性研究的個案分 析方法,本研究不僅作個案深入訪談,尚進行問卷調查分析,以統(tǒng)計 方法驗證實務結果。3. 探討影響知識移轉績效的關鍵因素,過去有二派學者分別認為 技術知識特性、知識整合機制為影響關鍵,雙方並無一致說法,經(jīng)由本研究實證證明,技術知識特性與知識整合機制對於知識移轉績效不 僅均具有顯著性的影響,且知識整合機制亦是影響技術知識特性與移 轉績效之間的干擾因素,顯示出二者皆是影響移轉績效的關鍵因素, 以此釐清過去學者的看法。4. 有鑒於S

23、imonin.B.L(1999)對美、日合資公司進行之實務研 究,發(fā)現(xiàn)技術知識特性的內隱性與複雜性受企業(yè)整合能力干擾影響最 顯著,而國內企業(yè)的實務狀況則以內隱性及經(jīng)驗性受企業(yè)整合能力干 擾影響最為顯著。(二)對實務的貢獻1. 本研究從技術知識接受者觀點出發(fā),以本土企業(yè)技術知識特 性、知識整合機制與移轉績效間的關係作實證研究,研究發(fā)現(xiàn)可作為 國內企業(yè)在與各研究單位進行技術知識移轉時的參考。2. 企業(yè)在進行技術知識移轉前,應參考本研究提出的若干衡量變 數(shù),將有助於移轉技術知識時其特性的決定。3. 實務界可將本研究發(fā)現(xiàn)應用於技術知識特性與知識整合機制二者搭配之參考,考量自身之技術知識特性,選擇適當整

24、合機制,以提高實務界知識移轉績效。( 三) 對 中小企業(yè) 的貢 獻 中小型企業(yè)因本身研發(fā)能力不高,所以承接之技術知識屬內隱 性,但因該技術知識大多為中小型企業(yè)的重要核心技術,所以它們在 移轉過程中會採謹慎態(tài)度,以致成功比例會較大型企業(yè)為高。而大型 企業(yè)本來就具卓越的研發(fā)能力 ,因此其承接之技術知識則已屬經(jīng)驗性 且非核心的技術知識,以致在移轉的成功比例並沒有中小型企業(yè)高, 但若該技術移轉過程成功 ,大型企業(yè)會因其具經(jīng)驗性而有比中小型企 業(yè)較高的績效。最後,依研究四實證結果,建議中小型企業(yè)在承接技 術知識時,採人員交流機制可導致較高績效。三、對後續(xù)研究的建議1. 本研究只針對電子資訊產(chǎn)業(yè)進行探討

25、,未來可就不同產(chǎn)業(yè)作分 析比較。2. 本研究對技術知識特性與知識整合機制只分類出四項特性 、三 項機制加以探討 ,未來學者或能加入其他特性或作其他的分類方式再 作深入研究。3. 對於技術知識經(jīng)驗性 此一變數(shù),除了是本研究所定義的企 業(yè)本身與技術知識提供者的知識、技術領域之相似程度外,尚牽涉到 企業(yè)本身對技術知識的吸收能力,因而造成移轉上的問題。因此,未 來研究者可針對此部份因素對移轉績效的影響作研究。4. 由於本研究以主觀衡量方式收集所需資訊 ,未來學者或能取得 企業(yè)的支持或是發(fā)展出更客觀的次及資料衡量指標 ,以更客觀的方式 對本研究的議題加以探討。參考文獻1. 朱倍瑩(民 89), ”知識整

26、合機制與創(chuàng)新策略配合類型對知識移轉績效影響 之研究 - 高科技與服務業(yè)之比較 ”,中原大學企業(yè)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 文。2. 呂鴻德(民 81), ”技術策略、功能互動與新產(chǎn)品績效關係之研究 電子資訊 業(yè)成長階段之模式 ”, 臺灣大學商學研究所未出版博士論文。3. 李仁芳、花櫻芬(民 86), ”技術知識類型與知識交流網(wǎng)路模型 ”,政治大學科 技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4. 吳若君(民86), ”網(wǎng)路事業(yè)知識整合與創(chuàng)新類型關聯(lián)之研究 ”,政治大學科 技管理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5. Autio, E. & Laamanen, T.(1995), Technological managemen

27、t and transfer of technolog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10(7),pp.643-664.6. Cutler,W.G. (1989), A survey of high-technology transfer proactice in Japan and the United State ,Interfaces,19(6),pp.67-77.7. Dosi, Giovanni(1982),”Technologival Paradigms and Technological Trajectorie

28、s”,Research Policy,11,pp.147-162.8. Grant,R.M.(1996), ” Toward a Knowl-eBdagseed Theory of the Firm”,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7(NSI), pp 109-122.9. Hedlund(1994), ”A mode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th-feorNm corporation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5,pp.73-90.10. Inkpen,A.C.&Dinur. A.(1998

29、), K“nowledge Management Process and International Joint Venture. Organiz”at,ion Science1, 9(4),pp.454-468.11. Leonard-Barton,D.&Sinha,D.K.(1993),”Deve-ulosper Interation an UserSatisfaction in Internal Technology Transfer. Academy of M”a,nagementJournal,36(5),pp.1125-1139.12. Mansfield ,E.(1982),”T

30、echnology Transfer,Productivity and Economic Policy ”W.W. Norton and CompanyInc.13. Nonaka,I.& Takeuchi,H.(1995),”The Knowledge Creating Company:How Japanese Companies Create the Dynamics of Innovatio. n”O(jiān)xford University Press.14. Polanyi,M.(1967), ”The Tacit Dimension. ”,M.E Sh.arp Inc,NY15. Quinn, J.B.& Anderson, P.& Finkelstein,S.(1996), L“everaging Intellect, Academy of Management Executive. ” ,10(3)16. Reilly,D.J.(1988),” Technology t:rasnuscfecressful only if process ismanaged. ”, Manufacturing System,6(4),pp.62-64.17. Souder,W.E.(1987), ”Management New Product Inn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